TOP
0
0
1/15(三)凌晨網頁進行維護,造成不見敬請見諒
數位魅影
滿額折

數位魅影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00 元
優惠價
90540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八大章。數位性涉及美學範式與檔案倫理等課題,交錯為數位檔案表面的魅影運動,貫穿臺灣當代文化數位化的實驗,也成為本書聚焦探索的主題。本書關懷臺灣當代數位文化生產,針對八種不同文化物件進行理論論述與案例分析,其中橫跨文學、電影與當代藝術等不同領域。作者嫻熟引述德希達、德勒茲、傅柯、巴特等多人的理論,透過檔案與媒介思考,對於《臺灣文學大典》、《日曜日式散步者》、《南進台灣》、《賽德克.巴萊》、《大佛普拉斯》、吳天章錄像作品與《異人茶跡》提出細膩的分析與嚴密的批評,展示數位檔案的生產體制與文化邏輯。藉由八件數位檔案物件的個案研究,本書對於臺灣當代文化部署的數位體制提出極雄辯的證言,也為未來可能研究提示了開創性的範例。

作者簡介

李育霖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台灣人文學社理事長、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等。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比較文學、臺灣文學、電影研究、生態批評、翻譯研究與德勒茲研究等。近期著作包括《擬造新地球》(2015)、《翻譯閾境》(2009)等;主編有《翻譯德勒茲》(2022)、《華語語系十講》(2020);合編有Sinoglossia(2023)、《「帝國」在臺灣II》(2020)、《「帝國」在臺灣》(2015)、Deleuze and Asia(2014)、《賽伯格與後人類主義》(2013)等書;並翻譯《德勒茲論文學》(2006)、合譯《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2016)等書。

目次

致謝辭

導言:數位科技、檔案與記憶

 

第一部分 文學史的數位星圖

 

第一章 一部數位文學史的完成:從李昂數位主題館的建置談起

第二章 以作家之名,兼論媒介翻譯:以駱以軍與伊格言數位主題館為例

第三章 朝向少數的文學史編纂:論《日曜日式散步者》紀錄片及其策展

 

第二部分 影像的保存與見證

 

第四章 歷史的魅影:《南進台灣》的數位典藏

第五章 歷史的影像事件:《賽德克.巴萊》作為視聽檔案

第六章 影像的見證:《大佛普拉斯》的數位音像組配

 

第三部分 歷史的感覺圖表

 

第七章 數位與手作:吳天章錄像裝置藝術的歷史圖表

第八章 歷史的數位感知:以《異人茶跡》新媒體策展為例

 

結語:朝向未來的歷史

論文出處

引用書目

索引

書摘/試閱

導言:數位科技、檔案與記憶(摘錄)

 

本書章節架構

 

本書聚焦當代臺灣應用數位科技技術的文學史敘述及文化生產,包括作家數位主題檔案的建置、數位影像的編輯與再製、數位錄像藝術創作,以及新媒體策展等不同型態的嘗試。數位科技作為當代文化生產的物質與科技基礎,而「數位性」則標誌了此一文化型態的重要特徵。這裡,數位性指的不僅是技術性的數位符碼運作,更指向數位技術表現的美學範式,以及由此衍生的文本政治與檔案倫理等相關問題。首先,數位性展示一個以符號運算模式與合成影像為基礎的美學範式,取代傳統文本符號連結及現實再現的模式。其次,數位檔案建置與資訊傳播,展現與以往紙本印刷及行銷相當不同的閱聽程序與知識類型。再者,數位技術的使用重塑了時間的概念,因此將檔案的倫理指向歷史的反思;歷史的技術保存因此成為記憶的揀選、擷取與再使用。整體而言,數位性展現為數位檔案建置表面的魅影運動,並以其技術運算與身體情動為其形構的中介。這些問題貫穿臺灣當代文化數位生產的實驗,同時也成為本書聚焦探索的主題。

 

〈導言:數位科技、檔案與記憶〉首先描述了當代臺灣與文學相關的文化生產及藝術活動中的數位傾向,並指出貫穿這些文化數位生產的諸多問題,特別是檔案建置、記憶保存與身體編碼等。其次,〈導言〉也對「數位性」相關的理論與論述稍作爬梳,以期為本書後續章節的討論提供一個前導性的鳥瞰。

 

第一部分題為「文學史的數位星圖」,聚焦與臺灣文學史敘述相關的數位「作品」,包括《臺灣文學大典》大型數位資料庫的建置、文學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的發行,以及以風車詩社為主題的文學策展《共時的星叢》。數位技術的使用根本性地改變了文獻資料的選擇與展現的形式,同時也形構了不同以往的文學史敘述;更重要的是,數位文學史的構成展示了不同的文本政治與閱讀程序,連帶重塑了讀者(或資訊使用者)的主體構成與文學史的理解與感知程序。

 

第一章〈一部數位文學史的完成〉以《臺灣文學大典》中「李昂數位主題館」的檔案建置為例,討論由數位文學史檔案建置所衍生的諸多問題。在作家數位主題館的檔案建置中,與作家相關的文學作品與文獻材料不再局限於傳統印刷紙本,更涵蓋多種不同媒材的資料。並且,這些不同來源的媒材,透過數位展示軟體進一步編輯組成,因此構成不同的存在樣態與敘述模式。更具體地說,書寫的軌跡與電腦程式設計的語法共同運作,構成文本的意義與詮釋;同時,不同檔案之間的資訊連結,也形構新的文學典範與知識秩序。本章除了探索這一數位科技帶來的文本轉變外,也討論了數位形式與傳播所隱含的文本政治。本章進一步以文本的「數位之死」描述印刷文本到數位文本的根本變革,指出由數位技術帶來的文本非有機生命,並藉此闡明這一數位文學史檔案建置更深刻的倫理。

 

第二章〈以作家之名,兼論媒介翻譯〉討論長久以來持續糾纏文學文本的作者問題。「作者已死」的概念早已司空見慣,但《臺灣文學大典》檔案資料庫建置中的作者問題顯然並未消失;相反地,數位化建置使相關問題更趨複雜。《臺灣文學大典》仍以作家之名來指稱個別作家,並以作家之名來命名與其相關的數位檔案建置。因此,本章以《臺灣文學大典》中的「駱以軍數位主題館」與「伊格言數位主題館」為例,探索數位檔案建置的作者概念及其構成,並藉此反省數位檔案建置的可能與限制。本章首先聚焦作家相關的圖像,一方面展示數位資訊媒介「可見性」的重要原則,另一方面則凸顯照片影像本身作為介面的雙重性。其次,本章以「媒介翻譯」的視角,檢視從紙本到數位文本的轉換,探討這一轉換程序帶來的可能與限制,同時也探究了數位主體的構成及其差異主體生產的可能。最後,本章以「作者的來生」總結從紙本時代轉換到數位時代的作者風貌。亦即,作者的身分從有機體的個人與符號文本,轉換成為非有機的機器運算與不同媒介的嫁接與組配。

 

第三章〈朝向少數的文學史編纂〉檢視黃亞歷的紀錄片作品《日曜日式散步者》中關於文學史內容的剪裁與影像的表現風格,說明這一特殊的音像配置如何形構其獨特的文學史敘述。此外,本章也兼論同樣由黃亞歷團隊以風車詩社為主軸的文學史策展。很顯然地,無論紀錄片的製作或文學史的策展,都相當依賴數位科技技術。本章將兩者的文學史敘述構成理解為「少數」的歷史編纂學,一方面固然因為影片與策展都選擇了風車詩社這一少數邊緣文學團體,但更重要的,則是因為影片的音像組配以及策展的空間布置等,都體現了不同於主流文學史的少數傾向。本章一方面將影片特殊的影像表現風格理解為電影鏡頭所構築的「自由間接敘述」,另一方面也剖析策展中特殊的空間配置所展現的類似編纂傾向。本章嘗試闡明,影片內容組織與表現風格,以及策展的空間陳列布置等,共同形塑了新的美學典範與歷史概念,藉此臨摹、想像未來可能的文學史敘述。

 

第二部分題為「影像的保存與見證」,將目光轉向數位影像的保存、編輯與見證,討論的對象包括《南進台灣》膠卷影片的保存,以及《賽德克.巴萊》與《大佛普拉斯》兩部電影作品的編輯與製作。數位技術已然被廣泛使用在影像的保存、編輯與製作程序,甚至成為一種既定的文化體制,支配著科技技術、美學表現與生命政治等相關運作。這一部分的討論,主要圍繞在數位影像保存與製作的歷史倫理及生命政治等相關議題。

 

第四章〈歷史的魅影〉針對晚近出土的日治時期政宣紀錄片《南進台灣》的數位修復與典藏計畫,討論數位檔案建置保存之於過去歷史建構的重要性。本章認為,數位化並非僅是原先影片單純的拷貝或複製;相反地,數位化典藏作為一種新的記憶技術,在檔案的表面創造了一個「無形體」(incorporeal)的空間,而過去歷史現實則化身為歷史的魅影在此空間表面上展演。正是數位化技術使這一無形體表面的形構,以及在其上的歷史魅影展演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身處當代的閱聽眾,透過資訊媒介平台觀看這些數位符碼運算合成的影像,並透過自身的影像編輯形構相當不同的閱聽程序,因而創造了全新的歷史感知。本章嘗試說明,《南進台灣》典藏計畫製作合成的歷史魅影,如何賦予當代閱聽者新的歷史感知,以及此一數位檔案的修復與典藏,如何扮演該計畫主持人所稱的「倫理」角色。

 

第五章〈歷史的影像事件〉檢視了魏德聖導演2011年電影作品《賽德克.巴萊》中的歷史敘述及其音像構成。該部電影以長久被忽略的霧社歷史事件為主題,並描繪仍有爭議的莫那.魯道歷史形象,自放映以來,便成為眾多議題爭論的焦點。本章將電影《賽德克.巴萊》視為一部關於霧社歷史事件的音像檔案,並嘗試將討論的焦點,從歷史文化再現的問題轉移至電影的音像構成,以及這一構成與歷史記憶及身分政治之間的複雜運作。在這一層意義上,電影關於歷史記憶的政治,實則為檔案的政治。換句話說,歷史記憶的遴選規範與檔案的編輯保存原則相互呼應。更重要的是,電影作為檔案提供了中介的影像表面,促使當下與過去的交流溝通成為可能,並為未來製作了一個與過去交纏的歷史圖景。在此視野下,電影作為檔案的音像配置,並不只是重新製作一部民族誌的音像紀錄,而更想像了一個尚未存在的未來人民與即將來臨的虛擬社會。這一點再次呼應了電影作為檔案的深刻意涵,亦即對於未來的關注與期待。

 

第六章〈影像的見證〉聚焦黃信堯2017年的電影作品《大佛普拉斯》,討論電影中特殊的數位音像組配,披露這一數位裝置與其編輯機制,如何捕捉及管理人物角色的行動與情感。電影描述兩名社會邊緣人透過行車記錄器目睹一樁謀殺案的過程,劇情主軸則牽扯了該謀殺事件真相的遮蔽與披露,因此關係著「見證」的問題。電影以極其繁複的手法編輯了這一「遮蔽—披露」的辯證過程,並且進一步反過來質疑這一辯證過程的真實效用。電影透過記錄器的影像與添加的畫外音旁白不斷加入電影敘述,彼此對話,相互引證。這一作法不僅複雜化電影敘述,同時更模糊了事件本身與再現體制之間的微妙區分。本章首先剖析電影中添加的畫外音旁白與行車記錄影像,如何與電影的主軸音像敘述相互交織並重新構成。本章將這一嶄新的音像構成視為「數位組配」(digital assemblage),指出這一組配不僅彰顯了數位機制的運作邏輯,更與當前數位時代的情感管理密切相關。本章認為,導演一方面以詼諧嘲諷的方式控訴數位機制的運作邏輯與情感管理,另一方面則嘗試以特殊的影像表現「見證」事件的真相與生命真實的情動力。

 

第三部分題為「歷史的感覺圖表」,更進一步將數位性相關問題的討論延伸到藝術作品創作與文化生產。事實上,在文字符號與影像表現外,臺灣當代的藝術創作與文化生產以更前衛、且更強而有力的藝術語彙與操作策略,回應數位資訊時代的來臨,並對其進行深刻反思。這一部分首先討論吳天章對於「數位」技術與美學模式的回應與尋思抗衡之道。此外,另以《異人茶跡》新媒體策展為例,討論各種數位技術使用所帶來關於時間理解與空間感知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兩部作品共同指向歷史的反思,並藉由科技技術探索歷史真實乍現的可能瞬間。

 

第七章〈數位與手作〉援引數位與類比等相關思維,藉此討論臺灣藝術家吳天章晚近錄像藝術作品中的美學問題。在其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作品,包括《心所愛的人》、《難忘的愛人》與《再見春秋閣》,再加上《孌》等幾件錄像藝術創作中,吳天章宣稱以「純手工」的實作,抗拒數位資訊時代技術與美學的宰制,因此創造出所謂「無縫之縫」的美學風格,一方面嘗試將不同的範疇或疆界縫合(例如真/假、虛/實、生/死、善/惡等),但同時仍在彼此之間留下間隙。此外,吳天章也尋求特殊的表現材質(例如人工皮膜)及舞台表演形式與之呼應。本章將吳天章「無縫之縫」的美學實驗比擬為「數位」與「類比」之間的辯證。本章認為,此一不同範疇之間的間隙,正是吳天章藝術創作的基礎。藝術家以手工方式在此操作,不斷微調,進而發展出一套「類比」的表現語言與形式,藉此將觀看的視覺空間轉化為手感的觸覺空間。本章進一步論證,吳天章晚近的錄像作品,藉由類比的藝術語言展現歷史與生命等藝術主題,意圖將生機時間從僵化的歷史記憶中奪回,並在虛偽造假的現實中逼現生命的真實。

 

第八章〈歷史的數位感知〉將數位性的相關討論,延伸至新媒體策展型態的文化生產。本章以《異人茶跡》策展為例,探索新媒體策展中數位科技的技術運用將形構何種特殊的歷史敘述,並帶來時間與空間感知模式的轉變。《異人茶跡》策展使用多種相對前沿的數位技術,包括擴增實境與空間動態偵測等,重製十九世紀臺灣茶葉的產製現場與行銷世界的景觀。擴增實境技術透過數位運算合成歷史現實的虛擬影像,並將此一虛擬現實的影像與當下展場的實際空間彼此疊合,因此創造一個過去與現在、虛擬與實際混合的「實境」。藉此,當下實際的參觀者也能與虛擬的歷史人物互動、交流與溝通。因此,本章聚焦的議題包括:擴增實境如何將數位運算合成的虛擬影像連結到實際空間,並因此改變觀展者的空間認知模式?其次,觀展者如何藉由自身的身體與情動中介獲得歷史敘述與影像感知模式?再者,觀展者如何可能逃離數位裝置與虛擬影像所形構的歷史敘述與記憶感知?本章將嘗試說明,觀展者藉由身體的情動感官與科技技術結合的中介平台,而得以在當下的時間中感受並理解一段消逝的歷史;另一方面,觀展者也可能在使用數位資訊的同時,重新獲得檔案之外的歷史經驗與記憶。

 

〈結語:朝向未來的歷史〉總結了本書的論述要點,並著重在數位魅影的運動、技術身體的編碼,以及歷史的檔案保存等幾個面向。數位技術建構了檔案表面,讓魅影的運動成為可能,並將身體的情動感知納入科技建構的平台上。值得再次強調的是,這一魅影運動本質上亦是時間的重複,一方面促使身體超越原本有機物的疆界,而朝向科技的「符碼身體」趨近;另一方面更促使檔案所保存的歷史過去,朝向未來開放。

 

本書討論的對象,包括文學史敘述、影像編輯、藝術創作,以及新媒體策展等,表面上看似分歧,但都聚焦在數位科技運用文化生產及其帶來的效用與影響。簡言之,本書是對「數位性」的美學模式、文本政治,以及時間倫理等各個面向的考察。一般認知的「數位人文」,例如資料探勘、量化分析,乃至數位工具程式研發等,並非本書主要探索的內容,本書主要針對臺灣當下使用數位工具不同型態的文化生產進行考察。但儘管如此,對於數位性的全面了解仍顯得力有未逮。面對雜多分歧的數位文化生產與創作,本書的考察同樣顯得局促。

 

在當前的全球環境中,數位科技技術的研發仍將持續不斷以飛躍的速度向前推進,例如持續發展的數位遊戲、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人工智能運算(AI),以及元宇宙(Metaverse)在各種不同領域的發展等。可以想見的是,應用數位科技各種不同型態的文化生產也必將推陳出新,令人目不暇給。當然,我們既不盲目讚揚數位化對文化生產帶來的成果,也不過分樂觀期待數位科技發展即將帶來的改變,而是相反地對這一重大的變革隨時警惕,審慎地觀察評估,判斷其可能與限制,進而提出更深刻的批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40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