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周易》是華夏文明的總源頭,是中華文化的聚焦點!《周易》分為《易經》和《易傳》。《易經》主要是一本占筮之書,《易傳》是一本哲理之書。《易經》《易傳》和“易學”,是中國“易學文化”進程的三部曲,也是一部中華精神文化發生、發展的歷史。“經”“傳”“學”的思想內核和理論精髓,就是“易道”。關於“中華文化主幹”的論爭,主要有“儒家主幹”“道家主幹”“儒道互補”三派觀點。“易道”對中華文化各形態、各學科的影響是深層次的。“易道”構成了中華文化最穩定、最本質的內核,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深層心理結構,促成了中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倫理道德、審美意識和風俗習慣。張其成先生提出易道主幹說,就是說,中華文化表面上分出這麼多家,實際上是互補的,有一條主線貫穿其中,而“儒道互補”的交點就在“易道”上,即“易道主幹”。
作者簡介
張其成
著名國學專家、養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客座教授,國際易學聯合會名譽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委會會長,第十二、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級非遺“張一帖”醫家第十五代傳承人。
幼承庭訓,易醫並進,章黃一脈,佛道雙修,為北京大學專攻易經的哲學博士,第一位黃帝內經博士後。首次提出“易道主幹,三教合易”的觀點,首次創立“國學管理”和“國學養生”的概念,首次建立“修心開智管理模式”“五行識人用人系統”“三寶五心養生法”及“易道功五部功法”。從2004年開始系統講授“國學五經”,2011年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2019年成立“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被譽為“國學修心第一人”,撰寫、主編多部學術著作和規劃教材。先後獲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國際易學伯崑獎、湯用彤國學獎,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學術著作獎和暢銷書獎。
名人/編輯推薦
學術界有一派觀點,認為中華文化的主幹不是儒家,而是道家,也有人提出應該是儒道互補,圍繞儒家主幹、道家主幹、儒道互補三派觀點爭論不休。作者同意儒道互補說,但覺得沒有說到位。經過反復琢磨,作者認為中國文化是有根的,而主幹一定是從根上長出來的。中華文化的根當然是中華民族原創性的經典,而《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易經》的八卦、六十四卦作為古聖先賢
的精神符號,無疑是中華文化之根,並從《易傳》開始,經歷代學人的闡釋,就長成了枝繁葉茂的大樹。這棵大樹的樹幹正是《易經》《易傳》和歷代易學的大道,是“易”的思想精髓和基本精神——“易道”。儒家、道家不是主幹,而是主枝,是長在“易道”這個堅實的樹幹上的樹枝,再加上中國化的佛家,可以說中華文化就是一幹三枝。作者將這一觀點寫成了《易道主幹》
序
易道,中華文化的靈魂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如果把佛家比作“紅蓮”,道家比作“白藕”,儒家比作“青荷葉”的
話,詩句中的“一”就代表易,這句話形象地體現了“易貫儒道禪”(禪特
指中國化的佛教)。
如在人類軸心時代,只有一本書是由符號系統與文字系統共同構成的,
那就是《周易》;在中華文化歷史上,只有一本書是為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奉
的,那就是《周易》。
《周易》是華夏文明的總源頭,是中華文化的聚焦點!
《周易》分為《易經》和《易傳》。《易經》主要是一本占筮之書,成書
於西周前期;《易傳》主要是一本哲理之書,成書於戰國後期。從“經”到
“傳”不僅反映了“易”的演進,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從巫術向人文的質變,
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軌跡。
戰國之後對《周易》的解釋,被稱為“易學”。“易學”既是《周易》
“經”“傳”的解釋之學,又是一門探求宇宙生命大規律的學問,是中國古代
科學與哲學的代表。
《易經》《易傳》和“易學”,是中國“易學文化”進程的三部曲,也是
一部中華精神文化產生、發展的歷史。“經”“傳”“學”的思想內核和理論
精髓,就是“易道”。“易”是廣大悉備的,“易道”作為“易學文化”的核
心,主要指“易”的本體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
在當今學術界,有一場關於“中華文化主幹”的論爭,主要有“儒家
主幹”“道家主幹”“儒道互補”三派觀點。我偏向於“儒道互補”說。我
認為“儒道互補”的交集點,就在“易道”上,進而提出“易道主幹”和
“易家主幹”說:歷代儒家或道家大多是易家,大多是借易說理、借易明
道,因此統貫儒、道二家的正是“易道”;歷代解易、研易、借易說理的,
就是“易家”。有意思的是,“易道”還影響了中國化佛教的產生,中國化佛
教的代表是禪宗,因此“易道”可以統貫禪宗思想。綜合起來看,正可謂
“易貫儒道禪,道統天地人”。“易道”對中華文化各形態、各學科的影響是
深層次的。無論是以易理為指導思想規範各學科的學術走向,還是以易符、
易圖為框架建構各學科的理論體系,都說明了這一點。
“易道”構成了中華文化最穩定、最本質的內核,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深
層心理結構,促成了中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倫理
道德、審美意識和風俗習慣。
將“易學”的研究置於中華文化研究的大環境之中,不僅能拓展易學
研究的範圍,獲取易學研究的新方法、新視角,而且能促進中華文化的研
究與發展。
人類已經進入 21 世紀,又步入了一個百年循環、千年循環期,“和平”
與“發展”是全人類的期盼。在求和諧的進程中,“易道”所昭示的周期運
動的大規律值得借鑒。
此外,“易道”以它統貫儒、道、禪的精神,以它“保合太和、含弘光
大”的個性,或許能對建立當代中國人的信仰體系,構建中國人的精神家
園,提供一種傳統文化上的借鑒和選擇。
確認以“易學”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承續以“易道”
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發揮“易文化”彌綸天人、貫通時空的品性,
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科學與人文的互通、中西文化的融合,是歷史交付
給我們的光榮使命,更是“當代新易家”不可推卻的職責!
目次
第一章 《周易》: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_ 001
第一節 《周易》的文化地位 _ 003
第二節 《周易》的構成 _ 005
第三節 《周易》的時代與作者 _ 006
第四節 “周易”的含義 _ 011
第五節 《周易》的性質 _ 014
第二章 《易經》:上古先民對宇宙生命的占問 _ 017
第一節 卦爻象:《易經》符號系統 _ 019
第二節 卦爻辭:《易經》文字系統 _ 062
第三節 卦爻象與卦爻辭 _ 067
第三章 《易傳》:先秦哲人智能的結晶 _ 071
第一節 “十翼”介紹 _ 073
第二節 解《經》的方法 _ 083
第三節 概念範疇與思想精華 _ 094
第四節 《易傳》:儒道互補、百家會通的典範 _ 127
第四章 易學:中華文化的主旋律 _ 131
第一節 什麼是“易學”? _ 133
第二節 一花兩瓣 _ 135
第三節 先秦易學 _ 158
第四節 兩漢易學 _ 160
第五節 魏晉易學 _ 165
第六節 隋唐易學 _ 168
第七節 宋代易學 _ 170
第八節 明清易學 _ 179
第九節 現代易學 _ 189
第十節 國外易學 _ 197
第五章 易道:中華文化的精神主幹 _ 205
第一節 從“道”的層面看“易” _ 209
第二節 易道本體觀念 _ 236
第三節 易道思維方式 _ 246
第四節 易道價值觀念 _ 259
第五節 中華傳統科學的實質 _ 261
第六節 中華文化的理念特徵與走向 _ 294
結語 _ 299
中西文化:從大衝突到大融合——當代新易家的使命 _ 301
後記 _ 309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