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神奇的語言是如何產生的?
語言背後的工作機制是什麼?
兒童是如何學習語言的?
學習語言的合適年齡是幾歲?
為什麼世界上會存在那麼多種不同的語言?
語言是如何進化的?
史蒂芬·平克在《語言本能》中將滿足你對語言的全部好奇,揭示你想知道的關於語言的一切。通過幽默的文字和有趣的例子,平克雄辯地證明:語言是人類的本能,通過進化與我們的大腦聯繫在一起。
《語言本能》為我們開啟了一扇了解語言器官、破解語法基因、進入人類心智本性的大門。 平克從生物進化論和心理語言學的交叉視角,以大量的基於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的語言案例,揭開了語言神秘的面紗,證明了語言的生物學基礎和生物遺傳性。語言的無限魅力在於語言是人的一種本能。日常語言並非思維的唯yi方式,由心智詞匯和心智語法構成的“心語” 才是真zheng意義上的思維語言。
作者簡介
史蒂芬·平克
1954年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利爾,1976年取得麥吉爾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
1982—200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任教,潛心研究兒童的語言學習模式,終成為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神經學中xin的負責人。1994年,他的《語言本能》一經出版,就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並入選《美國科學家》“20世紀100本科學書籍”。
2003年開始擔任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2008—2013年,被授予哈佛學院榮譽教授頭銜。
2004年,當選《時代周刊》全球100位有影響力人物。2010—2011年,兩度被《外交政策》雜志評為全球思想家。在2013年《前景》雜志“偉大思想家”評選中,名列第三。2021年,經美國學術影響力網站計算,平克為2010年到2020年世界第er大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
名人/編輯推薦
當代思想家、世界zhu名語言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探討語言進化奧秘的革命性著作。
本書是一本語言學領域的天才之作,創造性地論證了“心語”的存在及作用,深刻且幽默地討論了語言機制、語言器官、語法基因等話題,旁征博引地回答了“語言是一種本能,還是一項技藝”這一關乎語言來源的重要問題,是理解語言與人性關係不可不讀的一本專著。
語言學家梅德明、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副院長黃亞生、文津圖書獎得主李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周濂、進化生物學家理乍得道金斯、“生成語法”之父諾姆·喬姆斯基、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認知神經科學之父邁克爾·加扎尼加聯袂重磅推薦。
榮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威廉·詹姆斯圖書獎”,被《美國科學家》雜志評選為20世紀“100本科學書籍”,等等。
湛廬文化出品。
目次
專訪史蒂芬·平克
前言 語言的無限魅力
引言 語言是人的一種本能
0 1 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就有語言存在
黑人英語更高明
語言普遍性≠語言即本能
從無到有的克裡奧爾語
大腦,語言的生物學基礎
0 2 心語
語言決定思維嗎
語言不是思維的方式
心智計算理論
英語不適於心智計算的 5 大原因
心語才是思維語言
0 3 語言機制
心理詞典和心理語法
如何通過語法組合文字
只有上帝才能造出一棵樹
喬姆斯基的語言機制理論
都是動詞惹的禍
主語、賓語都要貼上相應的標簽
功能詞是“組裝”句子的重要構件
有些語法規則是天生的
0 4 每個人的頭腦中都裝著一套構詞法
形形色色的構詞法和不計其數的單詞
詞是詞幹的擴展
詞根,詞幹的小組成部分
是 Walkmen,還是 Walkmans
單詞,句法規則下的小單位
句素
單詞的記憶過程
0 5 語音的奧秘
元音和輔音
發音部位的組合方式
語音模式
為什麼語言識別如此之難
0 6 會說話的大腦
人腦對語言的理解能力超乎想象
句法剖析器,理解語言的基本工具
記憶負擔輕的語言,才是好語言
不產生歧義的句子,才是好句子
語跡,理解語言的必要心理活動
0 7 為什麼地球上會存在那麼多不同的語言
語言的共性與差異
導致語言差異的 3 大原因(遺傳、變異、隔離)
語言的源頭
令人擔憂的未來:大多數語言都將消失
0 8 孩子天生會說話
兒童是學習語言的天才
兒童學會語言的 3 大要素
兒童是怎樣掌握語法的
語言能力與大腦發育
6 歲之前,學習語言的年齡
0 9 語言器官和語法基因
真的存在“語法基因”嗎
我們都在用左腦說話
19% !只有少數“左撇子”用右腦控制語言
人類的“語言器官”:左側大腦外側裂周區
語言器官能否進一步細分
語法基因存在的間接證據
語言的遺傳與變異
1 0 人類語言的起源
大象的鼻子
黑猩猩的語言能力為什麼遠不如嬰兒
語言能力“大爆炸”只是一種錯覺
從 0 到 1,語言的進化
人類語言已有 400 萬年的進化史
自然選擇不是語言出現的解釋
人類語言能力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 1 語言專家 397
規定性規則與描述性規則
幾個正確的“錯誤”
4 類語言專家的高見
我們該怎麼辦
結 語 語言,洞悉人性的一扇窗
附 錄 “語言本能”的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書摘/試閱
引言 語言是人的一種本能
神奇的語言
當你閱讀這些文字時,你其實正在做著自然界中神奇的事情之一。你我所屬的這個物種具有一項超凡的能力:我們可以精確地描繪出彼此大腦中的想法與事實。這裡所指的並非心靈感應、意念控制或其他令人好奇的邊緣科學。即便是根據特異功能支持者的描述,這些所謂的奇能異技與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這項能力比起來,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這種能力就是語言。我們只需張開口,發出一些聲響,就可以在彼此頭腦間傳遞準確、可靠的新想法。這種能力顯得如此稀松平常,以至於我們很少把它視為奇跡。因此,不妨讓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這樣你就能明白語言的神奇之處了。請在閱讀以下文字時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只需幾分鐘的時間,你的腦中自然會產生一些具體明確的想法。
當一只雄章魚發現雌章魚時,它原本淺灰色的身體會一下子變得布滿斑紋,然後它會遊到雌章魚的頭頂,用自己的 7 只腕足愛撫對方,如果雌章魚沒有表示反感,它就會迅速貼近,並將自己的第 8 只腕足插入雌章魚的呼吸管道。一連串的精袋就這樣順著它的腕足緩緩地滑入雌性章魚的外套腔內。
白色西裝上沾到了櫻桃汁?祭壇臺布上灑了葡萄酒?請立即用蘇打水擦拭,它能有效去除布料上的污漬。
當迪克希打開門看到塔德時,她一下子驚呆了,因為她以為塔德已經死了。她“砰”的一聲把他關在門外,並試圖逃走。但塔德的一聲“我愛你”讓她打開了房門。塔德開始撫慰迪克希,他倆纏綿在一起。突然布萊恩闖了進來,迪克希只好對一臉驚愕的塔德說自己今早已經和布萊恩舉行了婚禮。迪克希異常艱難地告訴布萊恩,自己和塔德的關係還遠未了結,她將自己的秘密道了出來:杰米是塔德的兒子。“我的什麼?”塔德一臉震驚地問道。
想想這些文字的神奇魔力吧:我不但讓你的頭腦中出現了章魚,還讓你了解到一只全身布滿斑紋的章魚會有怎樣的舉動,即便你從未真正見過這種動物。接著,當下一次逛超市時,你可能會從成千上萬種商品中挑出一瓶蘇打水,你會把它擱在家裡一直不用,直到幾個月後家裡的某件物品不小心沾上污漬,再讓它發揮作用。再者,你現在和收看日間肥皂劇《我的孩子們》(All My Children)的數百萬觀眾一樣,獲悉了主人公的秘密,而這部電視劇所描繪的世界只不過是出自某位編劇的想象。當然,我舉的例子能否產生這些效果還取決於我們的讀寫能力,這使得我們的交流能夠打破時空阻隔和親疏之別,因而顯得越發神奇。不過很明顯的是,寫作能力只是一個“可選配件”,語言交流的核心構件是我們從小就掌握的口語。
在人類自然進化的過程中,語言堪稱為突出的一個特徵。當然,一個與世隔絕的人也能夠出色地解決問題、製造工具。但是,一個由“魯濱遜”們組成的種族恐怕是不會讓探訪地球的外星人感到有多麼稀奇的。《聖經》中巴別塔(Tower of Babel)的故事能夠說明人類自身的特點。這一故事講道:人類曾經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因此他們能夠同心協力建造一座直逼天堂的高塔,這讓上帝感到不安。的確,共同的語言可以將社會中的所有成員聯繫起來,構成一個信息共享的網絡,並由此形成一股強大無比的合力。每個人都能從世代積累的才思機巧和經驗教訓中獲益匪淺。人們可以相互協商,達成共識,從而分工合作,實現目標。正因如此,這個被稱為“智人”(Homo sapiens)的物種才能給地球帶來意義深遠的變化,就像藍綠藻和蚯蚓一樣。考古學家曾在法國的某個山崖下發現上萬具野馬的骸骨,這些野馬都是在 17 000 年前被舊石器時代的狩獵部落趕落山崖的。這些化石充分證明了人類團結合作、分享智能的作用,同樣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諸如劍齒虎、乳齒象、披毛犀等幾十種大型哺乳動物會在現代智人進入它們的棲息地之後逐漸滅絕。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祖先殺光了它們。
語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幾乎無法想象沒有語言的生活。可以這樣說,無論在地球上的哪個角落,只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聚在一起,他們很快就會交談起來。即便找不到能說話的人,人們也會自言自語,或者和自己的寵物聊天,甚至說給院子裡的植物們聽。在人際交往中,能言善道者往往比身體力行者更受歡迎,例如那些口若懸河的演說家、花言巧語的男人以及說起話來頭頭是道、能在與父母的口舌之爭中占得上風的小孩。與之相對的是,失語症(一種因腦部損傷而喪失語言功能的疾病)則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當患者病情嚴重時,患者家屬甚至會恍惚覺得患者已從他們的生活中完全消失。
本書探討的是人類的語言。不過,它與大多數以“語言”為名的書籍不同,並不會苛求你掌握語言的正確用法、習語的來源,也不會向你介紹充滿趣味的回文詩(palindrome)、變位字(anagram)、齊名詞(eponym)或與動物有關的集合名詞,例如“exaltation of larks”(一群云雀)。我要探討的不是英語,也不是其他任何一種語言,而是更為基本的問題:我們身上所具有的學習、表達和理解語言的本能。在人類歷史上,我們終於可以寫一寫有關語言本能的東西了。20世紀 50 年代,一門名為“認知科學”的新學科誕生於世,它綜合了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語言學、哲學以及神經生物學等各個領域的研究方法,試圖揭示人類智能的運作。自此以後,語言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對許多語言現象有了深入細致的了解,就如洞悉照相機的工作原理或脾臟的生理功能一般。我希望向大家展示這些振奮人心的發現,其中的一些發現能與現代科學所取得的任何成就相媲美。不過除此之外,我還有另一個議題:語言究竟是一項“文化創造”還是人的一種“本能”呢?
“文化創造”論
有關語言能力的發現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它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相關問題的看法:什麼是語言?語言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們應如何看待人類自身?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都對語言有一定的認識: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一項文化創造,它完美無缺地展現了人類使用符號的能力,正是這個前所未有的生理現象將人類與其他動物永遠地區分開來。他們同樣知道,語言與思想不可分割,使用的語言不同,對現實的看法也不同。孩子們總是把崇拜的榜樣和身邊的親人當作語言老師。雖然學校是教授語法規範的地方,但隨著教育質量的下降和流行文化的影響,語言的規範性和準確性正受到可怕的侵蝕。他們還知道,英語是一門滑稽可笑、邏輯混亂的語言,像“one drives on a parkway and parks in a driveway”(在公路上開車,在停車道上停車)〇 1、“plays at a recital and recites at a play”(在演奏會上表演,在戲劇中朗誦)〇 2 這樣的句子比比皆是。相比之下,英語單詞的拼寫方式則顯得更為荒謬,蕭伯納就曾抱怨說,“fi sh”(魚)一詞完全可以拼成“ghoti”,因為 gh 在“tough”中發[f]的音,o 在“women”中發[i]的音,ti 在“nation”中發[?]的音。顯然是某種制度惰性阻礙了人們採用更為合理的“發音與拼寫一致性”(spell-it-like-it-sounds system)原則。
“語言本能”論
但在以下內容中,我將努力讓你看到,這些所謂的常識其實都站不住腳。它們都犯了同一個錯誤: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語言能力的獲得不同於一般的學習模式(如學習辨認時鐘或了解美國聯邦政府的運作模式)。相反,語言是人類大腦組織中的一個獨特構件。一個人在兒童時期就能掌握語言這門複雜精專的技能,不用刻意學習,也無須正規教導。人們可以自如地運用語言,而不必了解其背後的邏輯和原理,而且每個人的水平都大致相當,沒有質的區別,這顯然有別於其他一些常見的信息處理或智能操作的能力。正因如此,一些認知科學家將語言描述為一種“心理官能”(psychological faculty)、“心智器官”(mental organ)、“神經系統”(neural system)或者“計算模塊”(computational module),但我更喜歡這個古樸的字眼:“本能”(instinct)。它所傳達的意思是:人類懂得如何說話,如同蜘蛛懂得如何結網。蜘蛛懂得拉絲結網,並不是某位無名的天才蜘蛛的發明創造,也不是悉心傳授的結果或者源於某種建築方面的才能。事實上,蜘蛛之所以結網,是因為它們所擁有的大腦賦予了它們結網的衝動與能力。結網和說話當然不是一回事,但我希望你站在這個角度去看待語言,這有助於理解我們將要探討的各種現象。
將語言視為一種本能,顛覆了人們對語言的普遍看法,特別是在人文社科領域,這種普遍看法被視為一種正統觀念而代代相傳。但是,語言就和直立行走一樣,並非文化的產物。我們不能用它來說明人類在符號運用上的普遍能力:例如,一個三歲大的孩子已經稱得上是語法天才,但他卻很難理解視覺藝術、宗教肖像、交通標志以及其他人類符號。雖然在所有物種當中,精妙絕倫的語言能力只為人類所獨有,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將人類語言的研究從生物學領域中分離出來。每個特定的物種都擁有一些獨特、精妙的技能,但如果將之放到整個動物王國的背景下,這些技能就顯得沒那麼神奇了。一些蝙蝠能用聲吶來鎖定飛行的昆蟲,有些候鳥則能在星座的導航下飛行數千千米。在大自然的“選秀比賽”中,我們不過是擁有一技之長的靈長類動物,可以對呼氣時發出的聲音進行各種調控,以達到交流信息、描述事件的目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