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創造力:踏上藝術、科學和靈魂之旅,揭示自我創造的無限可能
商品資訊
系列名:belle vue
ISBN13:9786267221358
替代書名:INSPIRED: Understanding Creativity: A Journey Through Art, Science, and the Soul
出版社:奇光出版
作者:麥特.瑞克托
譯者:潘昱均
出版日:2023/10/13
裝訂/頁數:平裝/368頁
規格:21cm*15cm*2.4cm (高/寬/厚)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免疫解碼》暢銷作者暨普立茲將得主麥特.瑞克托最新力作!
比爾‧蓋茲盛讚:「將科學概念帶入生活。」
靈感從何而來?創造力如何運作?
我們佩服創作者,而他們的祕密是什麼?
如何才能盡情發揮我們的創造潛力?
本書是對人類創造力奧祕的最新突破性調查,
也是我們如何創造的故事。
★Porchlight商業圖書獎得主(創新&創造力類)★
★亞馬遜書店「Kindle優秀非小說讀物」(Great on Kindle)★
◆《免疫解碼》暢銷作者暨普立茲將得主麥特.瑞克托最新力作!
◆比爾‧蓋茲盛讚:「將科學概念帶入生活。」
◆作者集結全球各地對創造力來源的最新研究,包括神經學家、心理學家、天文學家和神學家的觀點,統整這些發現與世上偉大創作者的經世洞見,透過一個個故事,解構創造力的本質,說明當緊急而必要時,創造力如何在我們個人身上顯現,更等著我們隨時取用。
◆深度訪談各領域深富創造力的代表人物,現身說法分享各自的創作心法歷程,如:馬友友、桑塔納(Carlos Santana)、吉登斯(Rhiannon Giddens)等音樂人、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艾利森(James P. Allison)等科學家,以及NBA金州勇士隊總教練柯爾(Steve Kerr)、喜劇導演阿帕托(Judd Apatow)、普立茲獎得主漫畫家特魯多(Garry Trudeau)、美國陸軍參謀部主任皮亞特(Walter E. Piatt)等。
◆瑞克托以實際的角度提出問題:成功的創作者具備哪些特質?創造力在什麼條件下蓬勃發展?我們如何才能跨越創意障礙?本書的終極理念是:創造力比許多人想的更容易獲得,創造力是我們必要、美麗且充沛不絕的自然天性。
「我在這裡傳達的重點是,創造力的核心並不是看結果或看影響力。這與最終大局無關,甚至與過程無關。那些是次要的。創造力首先必須來自個人靈感。它始於一股衝動、一種直覺、一種想法、一個火花。創造力並非難以捉摸、曲高和寡,也不是幸運者或少數人的專利。馬友友完成了偉大的創作,但他感受到的正是我們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靈感。」
──本書作者 麥特.瑞克托
創造力比許多人想的更容易獲得,
是我們必要、美麗且充沛不絕的自然天性。
精采揭示我們如何創造的故事,比爾.蓋茲盛讚:「將科學概念帶入生活。」
創造力定義了人類的經驗,激發出藝術、科學、科技、商業、體育等近乎所有活動的成就和創新。創造力推動全世界人類的進步,但它也是創作者獲得個人深刻滿足感的源泉。然而,創意靈感的起源始終是個謎,偉大創造者如何探求靈感的方法更是神祕,總是用一套深奧術語來解釋,以致我們對靈感的解讀一直陷在複雜的行話中。普立茲奬得主暨《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麥特.瑞克托揭開了創作過程的神話和奧祕,內容發人深省,極富創意。
創造力奧祕的最新突破性調查,證明創意不是只有天才擁有。
本書集結全球各地對創造力來源的最新研究,作者瑞克托將這些發現與偉大創作者的經世洞見加以統整,透過一個個故事,解構創造力的本質,闡釋創造力在生物學上的意義及其與演化起源的關聯,旁及宗教和靈性上的深刻連結,說明當緊急必要時,創造力如何在個人身上浮現,更等著我們隨時取用。
各領域創作佼佼者深度訪談,出色演示創造意義和創意心法!
創造力代表現身說法創作心法歷程,如:馬友友、桑塔納(Carlos Santana)、吉登斯(Rhiannon Giddens)等音樂人、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艾利森(James P. Allison)等科學家,以及NBA金州勇士隊總教練柯爾(Steve Kerr)、喜劇導演阿帕托(Judd Apatow)、普立茲獎得主漫畫家特魯多(Garry Trudeau)、美國陸軍參謀部主任皮亞特(Walter E. Piatt)等。
創造力是人類必要、美麗且充沛不絕的自然天性。
瑞克托以實際的角度提出問題:成功的創作者具備哪些特質?創造力在什麼條件下蓬勃發展?我們如何才能跨越創意障礙?本書的終極理念是:創造力比許多人想的更容易獲得,創造力是我們必要、美麗且充沛不絕的自然天性。
比爾‧蓋茲盛讚:「將科學概念帶入生活。」
靈感從何而來?創造力如何運作?
我們佩服創作者,而他們的祕密是什麼?
如何才能盡情發揮我們的創造潛力?
本書是對人類創造力奧祕的最新突破性調查,
也是我們如何創造的故事。
★Porchlight商業圖書獎得主(創新&創造力類)★
★亞馬遜書店「Kindle優秀非小說讀物」(Great on Kindle)★
◆《免疫解碼》暢銷作者暨普立茲將得主麥特.瑞克托最新力作!
◆比爾‧蓋茲盛讚:「將科學概念帶入生活。」
◆作者集結全球各地對創造力來源的最新研究,包括神經學家、心理學家、天文學家和神學家的觀點,統整這些發現與世上偉大創作者的經世洞見,透過一個個故事,解構創造力的本質,說明當緊急而必要時,創造力如何在我們個人身上顯現,更等著我們隨時取用。
◆深度訪談各領域深富創造力的代表人物,現身說法分享各自的創作心法歷程,如:馬友友、桑塔納(Carlos Santana)、吉登斯(Rhiannon Giddens)等音樂人、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艾利森(James P. Allison)等科學家,以及NBA金州勇士隊總教練柯爾(Steve Kerr)、喜劇導演阿帕托(Judd Apatow)、普立茲獎得主漫畫家特魯多(Garry Trudeau)、美國陸軍參謀部主任皮亞特(Walter E. Piatt)等。
◆瑞克托以實際的角度提出問題:成功的創作者具備哪些特質?創造力在什麼條件下蓬勃發展?我們如何才能跨越創意障礙?本書的終極理念是:創造力比許多人想的更容易獲得,創造力是我們必要、美麗且充沛不絕的自然天性。
「我在這裡傳達的重點是,創造力的核心並不是看結果或看影響力。這與最終大局無關,甚至與過程無關。那些是次要的。創造力首先必須來自個人靈感。它始於一股衝動、一種直覺、一種想法、一個火花。創造力並非難以捉摸、曲高和寡,也不是幸運者或少數人的專利。馬友友完成了偉大的創作,但他感受到的正是我們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靈感。」
──本書作者 麥特.瑞克托
創造力比許多人想的更容易獲得,
是我們必要、美麗且充沛不絕的自然天性。
精采揭示我們如何創造的故事,比爾.蓋茲盛讚:「將科學概念帶入生活。」
創造力定義了人類的經驗,激發出藝術、科學、科技、商業、體育等近乎所有活動的成就和創新。創造力推動全世界人類的進步,但它也是創作者獲得個人深刻滿足感的源泉。然而,創意靈感的起源始終是個謎,偉大創造者如何探求靈感的方法更是神祕,總是用一套深奧術語來解釋,以致我們對靈感的解讀一直陷在複雜的行話中。普立茲奬得主暨《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麥特.瑞克托揭開了創作過程的神話和奧祕,內容發人深省,極富創意。
創造力奧祕的最新突破性調查,證明創意不是只有天才擁有。
本書集結全球各地對創造力來源的最新研究,作者瑞克托將這些發現與偉大創作者的經世洞見加以統整,透過一個個故事,解構創造力的本質,闡釋創造力在生物學上的意義及其與演化起源的關聯,旁及宗教和靈性上的深刻連結,說明當緊急必要時,創造力如何在個人身上浮現,更等著我們隨時取用。
各領域創作佼佼者深度訪談,出色演示創造意義和創意心法!
創造力代表現身說法創作心法歷程,如:馬友友、桑塔納(Carlos Santana)、吉登斯(Rhiannon Giddens)等音樂人、演化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艾利森(James P. Allison)等科學家,以及NBA金州勇士隊總教練柯爾(Steve Kerr)、喜劇導演阿帕托(Judd Apatow)、普立茲獎得主漫畫家特魯多(Garry Trudeau)、美國陸軍參謀部主任皮亞特(Walter E. Piatt)等。
創造力是人類必要、美麗且充沛不絕的自然天性。
瑞克托以實際的角度提出問題:成功的創作者具備哪些特質?創造力在什麼條件下蓬勃發展?我們如何才能跨越創意障礙?本書的終極理念是:創造力比許多人想的更容易獲得,創造力是我們必要、美麗且充沛不絕的自然天性。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麥特.瑞克托(Matt Richtel)
《紐約時報》記者,以一系列分心駕駛的文章獲得普立茲獎。這類作品集結成他的第一本非小說類書籍《死之漫遊》,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二本書《免疫解碼》探討人類免疫系統,也是暢銷書,並入選比爾‧蓋茲2021年度夏季閱讀書單。另出現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新鮮空氣」節目、CBS的「今晨」節目,也會參加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時段討論,其他主要媒體也看得到他的蹤影。目前住在加州舊金山。
・更多資訊:www.mattrichtel.com
譯者簡介
潘昱均
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訊傳播系畢,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記憶: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好好睡一覺:史丹佛睡眠名醫親授,一夜好眠的最新科學解決方案》、《德國憑什麼:一個英國記者對成熟國家的觀察報告》等。
麥特.瑞克托(Matt Richtel)
《紐約時報》記者,以一系列分心駕駛的文章獲得普立茲獎。這類作品集結成他的第一本非小說類書籍《死之漫遊》,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第二本書《免疫解碼》探討人類免疫系統,也是暢銷書,並入選比爾‧蓋茲2021年度夏季閱讀書單。另出現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新鮮空氣」節目、CBS的「今晨」節目,也會參加美國公共電視網新聞時段討論,其他主要媒體也看得到他的蹤影。目前住在加州舊金山。
・更多資訊:www.mattrichtel.com
譯者簡介
潘昱均
美國俄亥俄大學電訊傳播系畢,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譯有《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免疫解碼:免疫科學的最新發現,未來醫療的生死關鍵》、《抗癌真相:癌症代謝療法如何反轉現行療法謬誤,形塑癌症治療的未來》、《記憶:我們如何形成記憶,記憶又如何塑造我們?精神病學家探索解析大腦記憶之謎》、《好好睡一覺:史丹佛睡眠名醫親授,一夜好眠的最新科學解決方案》、《德國憑什麼:一個英國記者對成熟國家的觀察報告》等。
名人/編輯推薦
【名家推薦】
◆王希文│瘋戲樂工作室藝術總監
許多作曲家或許都曾有過類似的感覺,就是那些美好旋律彷彿早已存在於空氣之中,只是有股神祕的力量,帶領著我們的耳朵與雙手,把那些音符給一一找出來。這股力量從何而來?是超自然能量?宇宙磁場?集體潛意識?還是生存本能?生活是創作者永遠的繆思,而這本書,則是關於繆思最生動有趣的手記與散寫。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蔡柏璋│劇場編導
◆賴秋江│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作家
◆盧建彰│詩人導演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教授
【媒體讚譽】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探索創造力與演化起源的關係、檢視創造力的科學知識,並從偉大創作形式中提供真知灼見,最後論證:創造力就如繁殖本身一樣是自然天性。
◆《華盛頓郵報》
引人入勝,生動活潑。讀來有爽快感,作者能言善道,時不時跳出會心一笑的內容。這本書的與眾不同處在於內容的廣度和對話般的論述語氣,作者有統整大量複雜科研的能力,內容深入淺出。
◆《美國科學人雜誌》
有效論證真正的創造力跨越行業別、超越任何行動和努力。
◆《科克斯書評》
明智、有趣、非常有創意。呈現對創作過程的熱情審視。
◆《出版人週刊》
精采出色。作者的清晰論述和深入研究讓這本書同時具有通暢文氣和知識性,展示了創造力的各種層面及意義,不但發人深思,有時竟有異想天開的巧思,提供豐富的資訊和啟發。
◆《沙龍》雜誌
這位普立茲獎得主揭開了創作過程的神話和奧祕,展示創造力的種種研究,證明創意不是只有「Big C」這種大師級天才才能擁有。
◆48 Hills
讓思想自由,這本書提醒我們,好奇的頭腦是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是人類值得讚揚的原因。
◆王希文│瘋戲樂工作室藝術總監
許多作曲家或許都曾有過類似的感覺,就是那些美好旋律彷彿早已存在於空氣之中,只是有股神祕的力量,帶領著我們的耳朵與雙手,把那些音符給一一找出來。這股力量從何而來?是超自然能量?宇宙磁場?集體潛意識?還是生存本能?生活是創作者永遠的繆思,而這本書,則是關於繆思最生動有趣的手記與散寫。
◆宋怡慧│新北市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蔡柏璋│劇場編導
◆賴秋江│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作家
◆盧建彰│詩人導演
◆謝伯讓│台大心理系教授
【媒體讚譽】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探索創造力與演化起源的關係、檢視創造力的科學知識,並從偉大創作形式中提供真知灼見,最後論證:創造力就如繁殖本身一樣是自然天性。
◆《華盛頓郵報》
引人入勝,生動活潑。讀來有爽快感,作者能言善道,時不時跳出會心一笑的內容。這本書的與眾不同處在於內容的廣度和對話般的論述語氣,作者有統整大量複雜科研的能力,內容深入淺出。
◆《美國科學人雜誌》
有效論證真正的創造力跨越行業別、超越任何行動和努力。
◆《科克斯書評》
明智、有趣、非常有創意。呈現對創作過程的熱情審視。
◆《出版人週刊》
精采出色。作者的清晰論述和深入研究讓這本書同時具有通暢文氣和知識性,展示了創造力的各種層面及意義,不但發人深思,有時竟有異想天開的巧思,提供豐富的資訊和啟發。
◆《沙龍》雜誌
這位普立茲獎得主揭開了創作過程的神話和奧祕,展示創造力的種種研究,證明創意不是只有「Big C」這種大師級天才才能擁有。
◆48 Hills
讓思想自由,這本書提醒我們,好奇的頭腦是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是人類值得讚揚的原因。
序
一開始,正如《聖經》故事所說:起初,淵面陰暗,一片漆黑,處處皆是安靜、混沌、荒涼,但湧動著新生命。有機體為了生存而競爭,依照原始本質創新,變異出新型態的細胞,組合出更高級的特徵;長出心臟和肺,生成有保護能力的皮毛、強大的視力、爪子、手臂,最後長出可直立站起的腿。微微顫顫邁出一小步,又移動一小步,直到真正踏出一步,成為一個人。然而,黑暗依舊,至少在晚上是這樣的,直到……有人發現如何生火。而且火很不賴。
然後,有人得到靈感,在山洞石壁上畫畫,影像在火光中清晰可見;看得人心情激盪,於是寫成歌,圍著火焰唱出來。這些創作是自然流露的,出自深層的原始悸動,就如從身體自然發出飢餓感。之後再出現工藝技術讓作品打磨得更精緻,成為美麗、巧妙,甚至有時帶著危險的作品。
火若失控就可能燒毀村莊和森林,終於有人想出可裝水的桶子,再想出消防水管。燒傷了,做出藥膏;受傷了,找到抗生素。一個發明接著一個發明,一點靈感加上一點技術,就像一塊磁鐵引出其他想法,形成良性循環,而且通常帶有奇異的轉折。
新發明帶來新問題,後來還有人造出專有名詞:「非意圖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想想引擎的出現,它讓汽車跑得更遠更快,卻造成許多人因車禍喪生的意外結果――哈!結果出現新點子――安全帶,也是很好的產物。汽車排放的廢氣導致氣候變遷,有人想出用電池驅動的特斯拉,真的挺不錯,尤其是當它自動停車的時候。然後,科學家發明了太陽能技術,從陽光獲取豐富的能量。但是那些被取代的煤炭工人呢?對於這群靠開採石化燃料養家餬口的硬漢有什麼發明可以幫助他們?
這本書是談論人類創造的故事――一連串滾動向前的發想,不管大小,幾乎所有淹沒在歷史中的發明。這是大自然的呼喚與回應:不斷出現的挑戰相應生出新的解決方案,創造、顛覆,再創造。這是我們如何創造的故事,是我們每個人如何發揮己力去創造的故事,這是一個你也可以這樣做的故事。
現在世上麻煩不斷,這本書的出現是混亂中的好消息,因為它關乎希望。持續的創意發想才有神奇的意外,創意必定一次又一次出現,就像海浪上下來回、太陽沉下升起無可避免。
這不是哲學,也不是深奧的科學,而是個人本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靈感展現――用在做生意、寫劇本、食譜、做社區計畫、政治運動、繪畫、設計手機APP、增強技術、創新醫學或做一首歌;以寫歌來說,也許寫出一部完整的音樂劇?何不試試呢?
因為這只是發端,因為潛在創作者會害怕,覺得自己缺乏專業知識,或者覺得某些想法不存在是有原因的,大聲說出來只會聽來瘋狂。因為人們被教導成循規蹈矩只能在框架內揮灑。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創造性的行為是可怕的。
幾乎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經驗,感受到靈光、衝動,內在呼喚和繆思靈感。他們意識到自己一直都有這樣的感覺,直到屈服它,擁抱它,然後開始創造――通常做到忘我,有種做別的事都達不到的快樂,有時他們會改變世界。
這些創意從何而來?這股在藝術、科學、音樂、商業、科技背後的創造推力?創意如何變成新事物?不僅是來自奇蹟,也不只是來自運氣或努力。靈感、創新和實驗;創造力和創造過程有很多名稱,它們都可以用生物學、神經學和其他基礎科學來解釋。創造力每個人都有,從一開始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創造力在一片漆黑中照亮前進道路,就像它過去一而再再而三做的。創造力就在我們之中,尤其是現在,這個充滿危機、甚至混亂的世界。而這本書就在說明創造力的運作。
故事要從耶路撒冷開始說起。
然後,有人得到靈感,在山洞石壁上畫畫,影像在火光中清晰可見;看得人心情激盪,於是寫成歌,圍著火焰唱出來。這些創作是自然流露的,出自深層的原始悸動,就如從身體自然發出飢餓感。之後再出現工藝技術讓作品打磨得更精緻,成為美麗、巧妙,甚至有時帶著危險的作品。
火若失控就可能燒毀村莊和森林,終於有人想出可裝水的桶子,再想出消防水管。燒傷了,做出藥膏;受傷了,找到抗生素。一個發明接著一個發明,一點靈感加上一點技術,就像一塊磁鐵引出其他想法,形成良性循環,而且通常帶有奇異的轉折。
新發明帶來新問題,後來還有人造出專有名詞:「非意圖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想想引擎的出現,它讓汽車跑得更遠更快,卻造成許多人因車禍喪生的意外結果――哈!結果出現新點子――安全帶,也是很好的產物。汽車排放的廢氣導致氣候變遷,有人想出用電池驅動的特斯拉,真的挺不錯,尤其是當它自動停車的時候。然後,科學家發明了太陽能技術,從陽光獲取豐富的能量。但是那些被取代的煤炭工人呢?對於這群靠開採石化燃料養家餬口的硬漢有什麼發明可以幫助他們?
這本書是談論人類創造的故事――一連串滾動向前的發想,不管大小,幾乎所有淹沒在歷史中的發明。這是大自然的呼喚與回應:不斷出現的挑戰相應生出新的解決方案,創造、顛覆,再創造。這是我們如何創造的故事,是我們每個人如何發揮己力去創造的故事,這是一個你也可以這樣做的故事。
現在世上麻煩不斷,這本書的出現是混亂中的好消息,因為它關乎希望。持續的創意發想才有神奇的意外,創意必定一次又一次出現,就像海浪上下來回、太陽沉下升起無可避免。
這不是哲學,也不是深奧的科學,而是個人本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靈感展現――用在做生意、寫劇本、食譜、做社區計畫、政治運動、繪畫、設計手機APP、增強技術、創新醫學或做一首歌;以寫歌來說,也許寫出一部完整的音樂劇?何不試試呢?
因為這只是發端,因為潛在創作者會害怕,覺得自己缺乏專業知識,或者覺得某些想法不存在是有原因的,大聲說出來只會聽來瘋狂。因為人們被教導成循規蹈矩只能在框架內揮灑。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創造性的行為是可怕的。
幾乎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經驗,感受到靈光、衝動,內在呼喚和繆思靈感。他們意識到自己一直都有這樣的感覺,直到屈服它,擁抱它,然後開始創造――通常做到忘我,有種做別的事都達不到的快樂,有時他們會改變世界。
這些創意從何而來?這股在藝術、科學、音樂、商業、科技背後的創造推力?創意如何變成新事物?不僅是來自奇蹟,也不只是來自運氣或努力。靈感、創新和實驗;創造力和創造過程有很多名稱,它們都可以用生物學、神經學和其他基礎科學來解釋。創造力每個人都有,從一開始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創造力在一片漆黑中照亮前進道路,就像它過去一而再再而三做的。創造力就在我們之中,尤其是現在,這個充滿危機、甚至混亂的世界。而這本書就在說明創造力的運作。
故事要從耶路撒冷開始說起。
目次
作者的話
前言
Part 1 從搖籃到繆思
1 異端邪說
2 奮力一搏
3 懷疑
4 懷疑的種子
5 創作者現身
6 作者現形
7 聲音響起
8 心智漫遊
9 恐懼
Part 2 自然法則
10 從微生物的角度
11 搖滾明星的寓言
12 物理學家上場
13 追尋白金唱片一路上發生的趣事
14 上帝
15 疫情來襲
16 自然的呼喚與回應
Part 3 神經學、生理學、人格特質、年代學和(新的)地理學
17 大腦
18 眼中所見
19 人格特質
20 教練和鑽石頭
21 年紀
22 兩則戰爭小故事,一個繆思
23 創造力的術語:四個C
Part 4 救贖
24 祕方
25 不要放棄正職
26 陶德
Part 5 混亂時代的創造力
27 前進兩步,後退一又八分之七步
28 新耶路薩冷
29 接受靈感啟發
致謝
前言
Part 1 從搖籃到繆思
1 異端邪說
2 奮力一搏
3 懷疑
4 懷疑的種子
5 創作者現身
6 作者現形
7 聲音響起
8 心智漫遊
9 恐懼
Part 2 自然法則
10 從微生物的角度
11 搖滾明星的寓言
12 物理學家上場
13 追尋白金唱片一路上發生的趣事
14 上帝
15 疫情來襲
16 自然的呼喚與回應
Part 3 神經學、生理學、人格特質、年代學和(新的)地理學
17 大腦
18 眼中所見
19 人格特質
20 教練和鑽石頭
21 年紀
22 兩則戰爭小故事,一個繆思
23 創造力的術語:四個C
Part 4 救贖
24 祕方
25 不要放棄正職
26 陶德
Part 5 混亂時代的創造力
27 前進兩步,後退一又八分之七步
28 新耶路薩冷
29 接受靈感啟發
致謝
書摘/試閱
1 異端邪說
「大希律王是他那時代的賈伯斯。」
二○一九年感恩節後的隔天,我站在耶路撒冷舊城的猶太區。一週前,遠在七千二百公里外的中國武漢,COVID-19才感染了第一個人。但那天早上對我來說,卻有一種幸福感,沐浴在陽光下,溫度格外舒服。「和平之城」透著平靜,顛覆這個世界即將竄流的潛在騷亂。
廣場上擠滿遊客、城裡居民和信徒。虔誠的猶太人和基督徒走過鵝卵石路來到聖地,阿拉伯人和亞美尼亞人擠滿周圍幾個狹小角落,他們都認為這個地方是通往天堂的門戶。
這個城市被眾人認定是所有創造物的中心,還有哪個地方會比在這個城市更適合來思考人類創造力的起源?
我的嚮導艾美指著我們腳下的石頭,那是兩千多年前的國王鋪設的,羅馬任命的統治者帶起一股建設帝國的狂潮,石頭路是這股狂熱的一部分,其他事物還包括通向港口與要塞的街道,各種對軍事防禦的新想法。艾美告訴我這個國王是「一個思想比人生更偉大的人」;他是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
大希律王也稱為「邪惡的偏執狂殺手希律」(Herod the Vicious Paranoid Killer),這一稱呼也算公平合理。他作風很可怕,是下令殺害幼童和盟友的瘋子。一切惡行都是他為了保住權力、放縱作惡的一部分,他的靈感生出偉大,也生出邪惡。
他多產的創作無疑受到周遭環境和同輩的啟發。大約在西元紀年一開始,猶太行省猶地亞(Judea)躁動著不安的能量,充斥相互競爭的思想和文化衝突。這個城市吸引了五十萬人,即使按照今天的標準,這也是令人無法忽視的人口數量。事實證明,這是關鍵。縱觀歷史上那些創新爆發的前哨站,那些創造力互相合作或激烈競爭的熱點:佛羅倫斯、哈倫、雅典、摩洛哥、巴黎;還有俄羅斯、馬利、日本、中國、印度、墨西哥、埃及等國曾有的輝煌時期;以及矽谷、好萊塢,當然還有耶路撒冷。她們是終極的企業城,經營的產業就是宗教。
於是,圍繞著創作天才反社會又孤僻的形象發展出一套神話,這套神話有不少誤解,這只是我開始看到的誤解之一。創造力的故事融入了一點異端邪說,是草率記下的寓言,只為了說故事較方便。而本書的目的就在於澄清這些紀錄,而開頭第一章是一篇概述與首發,提示後文中我用來闡釋不同論點的科學與故事。
例如,人口研究告訴我們,創造似乎來自集體能量。想像一下眾人匯集的古耶路撒冷――猶太人、早期基督徒、羅馬人――他們聚集此處、分享、爭論;各種想法與能量蒸騰爆發,然後由某個人傾瀉而出。有些人成為這個想法的入門標誌、思想源泉、闡釋管道,因為他的想法超越既定行為和已有技術的單調乏味,不折不扣像是有翼聖人的真實存在。
如果讀者人數有任何意義,在這裡的創作就是史上最偉大的故事。
就在距離我和導遊僅一箭之遙的地方,產生了根植於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起源故事。我們從《新約聖經》得知,在這裡,基督背著十字架赴死,而後安葬在聖墓教堂的舊址。光輝籠罩城市的金色聖殿被安上了岩石圓頂,它是穆斯林最神聖的聖地。穆罕默德在夢中騎著名叫布拉克的白色飛馬踏上「奠基石」,不只穆斯林把這塊石頭認定是地球的「基石」,猶太人與基督徒也是如此認為。就在這個草草開場中,就在這個迷人敘事中:我們人類的故事開始了。
岩石圓頂下方矗立著哭牆,遺址一如猶太-基督教故事中講的一般神聖。這堵牆直達天際,男男女女在前躬身行禮。哭牆在聖殿西側邊上,故事告訴我們,這個聖殿收藏了約櫃,但它已不知所蹤,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幾千年前。
我環顧廣場,看到一個個不凡的創作。就如《聖經》,這座城市頂住時間的嚴酷考驗――似乎每處景像都印證著創造力的潛在力量,事實上,創造力定義人類經驗。
服裝、相機、Gucci包、North Face後背包、大量仿製品,身穿綠色迷彩服的以色列士兵扛著M4半自動步槍、排水格柵、各種形狀和大小的車輛,為了開在狹窄巷道出現了各種形狀大小的車子,它們載著小飾品,裝著一袋袋磨好的孜然與薑黃運往阿拉伯區。
我拿出iPhone,我手裡的這東西就是一個奇蹟:一個攝影功能幾乎和任何相機一樣強大的設備,還可以連接電腦,現在的電腦已能與幾十年前占滿整個房間的巨大處理器媲美(就像我們驚嘆的「超級電腦」,它們已可以和人類敵人真真正正地下一盤井字遊戲)。這部手機將成為我創作的推動者,幫我在數月後還能記住此時此地要寫的內容。像這樣的創造物是一種工具,增加我創作的底氣,當我一塊一塊建構我的創作時,它可幫我做出磚石,成就我即將產出的作品。在某種意義上,更強大的創作是思想文化,就如出現在耶路撒冷以及印度、中國、法國、德國等地的思想文化,事實上,精神文化的角色如宇宙般重要:它塑造了我們的現實。
這就是創造的力量,它形成並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在此意義上,創造力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奇蹟,甚至可說世間萬物皆誕生自創造力。
這使得創造力的地位如此高、難以捉摸,像是活在歷史古蹟裡的傳奇思想家才擁有的東西。但大希律王並沒有建起耶路撒冷,就像iPhone也不是賈伯斯自己造出來的,他們的創意展現和想法源自幾世紀以來靈感的逐漸累積,聽來並不特別有啟發性。然而,更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會如此:創造力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一點一滴地,是我們創造了這個世界。
正如很多人逐漸認知的,創作並不屬於少數人的領域,創作屬於少數人是另一個廣為流傳的誤解。事實上,創造是我們更原始的生理部分,它來自細胞層次,屬於我們最基本的生存機制。應該說,我們是創造機器。
魚首次爬上岸,牠並不是靠一次頓悟就忽然靈感大發往上爬,然後立刻適應,完成演化。當類鳥生物第一次起飛,牠也沒有像變魔術般立刻長出翅膀。相反地,這些能力建立在先前一個又一個的創造上,幾千年來身體結構的變化出自逐漸轉型奠定基礎,這些都是演化上的偶然。
隨機出現的基因突變一點一滴改變有機體的基因編碼。有些變異對有機體沒有特別影響,有些造成有機體死亡,因為新改變不見得適應環境。但也有一些突變讓生物體多了一點生存優勢,例如,突變可能改變代謝能量或增加生物體防禦危險的能力。
就這樣一點一滴地,小小變化慢慢累積,最後才可能演化到長出翅膀或腳蹼這種基本身體結構。在極少數情況下,有些突變影響深遠,這些突變會帶來明顯的生存優勢,而這種基因變化――或說創造――會接管並淘汰生物體之前的基因。這就是創造力,且是不經意、無意識、隨機的創造力。
然後,隨著演化,動物變得更進步複雜,某些動物以某種角度來看似乎與人類這個創造物有很大相似度。例如,鳥和猴子,甚至一些昆蟲,我們看著牠們展現創造力時是如此熟悉,例如唱歌,做工具或築巢。然後新突變出現,賦予生存優勢,然後站穩腳跟。大自然透過這般強大無情的機制規律性地持續創造,得以延續,但此過程並不經由意識導引。
而人類替此過程帶來近乎神一般的轉折。我們可以依照本意創造,我們的天性就是創造。
我們的大腦有如盛產想法的沃土,各種想法隨機連結,這與原始生物基因編碼出現突變的過程高度相似。想法具體化、相互吸引、連接、重整,就如由想像力構成的新基因。然後在大腦其他部分我們會仔細檢查這些想法,立刻判斷它的可行性。它們能在世上存活嗎?它們應該出現世間嗎?
簡而言之,想法冒出浮現、隨機連接、突變,有些大膽相應,但大多數注定要在無情現實中消亡。即使是最有創意的。
一位研究創造力的學者告訴我,愛因斯坦也曾被創意火花打敗。愛因斯坦一度確信自己已找到解釋一切物質存在的「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他向同事透露想法,同事回答說:「很有趣,但根據這個理論,宇宙不可能存在。」
以下例子都可直接類比:魚爬上岸;爬行動物開始飛;愛因斯坦想出相對論後終需從錯誤中改正;現代天文學是怎麼從伽利略的大腦中產生的,或者華麗卻慵懶的音調是如何從爵士小號天才戴維斯三世(Miles Dewey Davis III)誇張的嘴唇放送。人人皆有的創造力工廠是掌管變化的機制,直接對應細胞內基因複製或突變的運作。
這意味著創造力不僅是習性,它與繁殖一樣自然,是想法的交配、結合與再結合。創造也與交配一樣,我們可以選擇。這是從自然天性出發的觀點,我們的發現並非完全偶然或隨機。
創造力是可以追求得到的,研究創作者如何創作已成為一門顯學,透過對創造力的研究――以創新科技為動力――我們可以更精準地為我們的創造力接上電力。
以下是我希望在本書闡明的提要:
•神經學家的觀點:神經學家開始利用成像技術來繪製創作者的大腦圖,想藉此了解我們產生想法的腦區和評估想法的腦區。我先破哏:這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心理學家的觀點:心理學對人格模型的闡釋越來越清楚,也以此探討創作者的普遍特徵,統整出創造的最核心理念:創造不需要特別高的智力。這對我們很多人來說是個好消息,平均智商就可以了!在某種程度上,根本天賦才是重要的。同樣重要的是,你必須培養某些特質,例如開放和好奇。
說到智力和創造力,我將這種關係歸結為:
聰明的人回答問題。
有創造力的人一開始先提出問題,然後再回答問題。
•天文學家的想法:我也從天文物理學家那裡學到了東西,他們把創造力比作新宇宙的誕生――讓人驚叫的驚喜時刻發生在「混亂的邊緣」(edge of chaos),在那塊穩定與混亂相互碰撞的地方。只有在那種情況,想法不會掉入無盡的失敗深淵,反而會成為人類經驗的新起點。
•神學家的描述:神學家將人類創造描述為神性的產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宗教觀念與在憲法中看到的創造力緊密相關;只要看看世界各地高等法院如何做裁決,當然這些法院也包括美國最高法院。新研究還表明,虔誠的宗教人士很難發揮創造力,因為他們屈服於全知上帝的智慧,以上帝之智推翻自己的想法。
•洞見的來源:對創造力的深刻洞見來自於眼界,所謂眼界就是字面上的意義;人類創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所看到的。創作者從旅行、新經驗、新的情緒體驗,跨越日常舒適圈,進而增長自己的創作工作箱。人說創作者是將腦中各處靈感連結起來形成創作,因此要注意的是,他們只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經歷過的連結起來。
•創作者特徵:科學告訴我們,有創造力的人不僅會發現更多創作素材,而且與缺乏創造力的人相比,他們往往更願意參考其他各類相關訊息。換句話說,創作者不會因為訊息不符合現有認知,就很快將資訊視為不重要或不需要。有創造力的人會考慮更多的訊息,處理更多原始素材,連結更多的創意靈感。
人的創造力取決於輸入的資訊――看到的、感覺到的、聽到的、經驗過的;這觀點再重要也不過。我認為這就像創造力的香料架理論(這是我自創的廉價名詞)。一個豐沛心智加入生鮮味美的多種香料――快樂、痛苦、同理心、智慧、開放――盡可能的拌攪讓味道充分調和。但人們可能因為分心、恐懼和缺乏訓練而偏離軌道,而在後續你將讀到很多科學家的故事,他們已經開發出精簡策略,幫助人們覺察內在的香料架。
•科學讓我們了解壓抑創造力的障礙:有些障礙是我們在小時候就被教導的,但我們之所以會壓抑創造衝動;最基本的根源出自更原始的原因:新想法把我們嚇壞了。科學研究解釋了我們在潛意識裡就對創造力懷有偏見,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人不但壓抑自己的創造力,還阻止他們的孩子發揮創造力。創造力和創造者讓人們感到非常不舒服,培養創造力需要面對這種恐懼。某個規模雖小但不斷壯大的神經科學團體以具體步驟帶來希望,人們可透過這些具體步驟布置環境或培養心理狀態藉此激發創造力。
•創造力研究學者發展出描述創新的專有名詞:研究創造力的學者界定出「大C」(The Big C)和「小C」(The Little C)。大C是改變世界的創造力,就如輪子、抗生素和疫苗接種、民主、原子彈、披頭四的專輯等等。比起大C,小C相對影響幅度較小。它具有實驗性,卻是進展的關鍵;它們也許是技術、科學或藝術等發展之路上的較小進展,但這些進程會成為沙粒,成為建起大C的支柱。
這些科學都在歷史的關鍵時期到來。
───
以前從沒有這麼多科技工具把我們連繫起來,創造力的發展空間因此變得廣大遼闊。無論耶路撒冷或矽谷、好萊塢或佛羅倫斯,只要指尖動一動盡在眼前。縱觀歷史,歷朝歷代都無法如今日一般做到跨時空的交流、學習、分享、書寫、繪畫、製作音樂、建立商業、出版、製造、行銷、銷售:在在都是創造力的各種實踐。執行靈感的力量如今已在大眾手上。
在現今時代,人們透過龐大的網路互動,不受國界束縛,自由汲取想法,讓外界想法與自我想法碰撞,然後創造。評估創造力的一個指標是授與專利的數量,而這數字一直在攀升:二○一九年,美國專利商標局核發了391,103項專利,與五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六九年相比,當時核發了71,230項專利,可見創造力穩步上升。(美國在一七九○年發出第一項專利,當時由喬治・華盛頓簽署,授予山繆・霍普金斯〔Samuel Hopkins〕做出的鉀肥。)
近年來,我們看到創作者從各個小角落崛起。我說的不只是在YouTube和TikTok爆紅的網紅,不是在說那些只靠譁眾取寵吸引他人目光的人,我談論的是更實質性的意見抒發。這種百花齊放的現象說明:幾乎零成本的個人意見,卻可能達到巨大效應。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歲家住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葛莉塔・童貝里(Greta Thunberg)以一篇氣候變遷的文章贏得當地報紙的徵文比賽;她將自己的想法發布到社交媒體上,很快就有一百萬人加入她的行列,與她一起應對氣候變遷。像童貝里這樣的意見領袖是最有力的實證,證明媒體型態引發的創造力讓人震驚:在媒體上失敗更容易,嘗試也更容易。值得注意的是,童貝里的這篇文章並不是政治聲明,本書也沒有意識形態或黨派傾向。創造力不屬於任何政黨或意識形態。
───
創作者當然可以是有意識形態的,甚至可引領出新的意識形態。但創造力本身?它蔑視黨派偏見。
特斯拉的創新者馬斯克在政治上是頑固的保守派,但他是他那一代偉大的創造者。在這本書後段,我將分享一個我聽過最有力的創意,也許可以讓美國警察和非裔青年建立聯繫:組團讓雙方一起參訪諾曼地海灘戰爭遺址。創意來自某位退休搖滾明星,這位明星具有保守主義傾向,對軍隊和警察工作深表感激,他從事社區工作,在療癒心碎者時發現了自己的天命。
說到搖滾明星,就要說說巴布・狄倫的故事。一九六○年代初,巴布・狄倫曾應邀到國家緊急公民自由委員會發表演講,因為該協會認為狄倫應該贊同他們的進步主張。但在台上,狄倫公開斥責他們。
「對我來說問題不是左和右,」狄倫說:「對我來說只有上和下,而且這個下非常接近地面,而我正在努力往上爬,只要不受其他瑣事干擾,比如政治。」
創造力不同於名譽或財富,兩者天差地別。創造力對人類天性來說是本性,而名譽和財富轉瞬即逝,即使是傳奇也不過是短暫的幾日風光。
想起早先還在為這本書寫提案企畫時,我和十一歲的兒子在車道上打籃球,我告訴他我想為這本書採訪波諾(Bono)。
「誰?」
「一個非常有名樂團U2的主唱。」
「哦,」我兒子說:「波諾是他還是她?」
在這本書的後面,你會看到波諾對創造力的看法以及成就,他大膽提出理論,解釋U2如何成為史上商業操作最成功的樂團之一。波諾認為,答案不僅僅在於天賦或創作才能,而是時機。
所以,不是的,創造力不是意識形態,也不等同於成功。事實上,如果這本書說明了什麼,那就是創造力是一種自由與個人展現的獨特形式,而這是民主精神的本質。而與之關係密切的是,我認為菁英主義、膚淺的意識形態、物質成就造成的虛幻光環會阻礙人的真實自性,嚴重削弱創造能力。
還有另一個誤區:創造力是美好的。事實上,創造在本質上與好壞無關。雖然這個過程本身並不壞,但它「既無關道德也無關不道德」,一位創意領域的大思想家這樣寫道。創造力的道德基礎不是來自創造出來的作品,而是來自創造者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在於如何使用這個創造物。
當我走到耶路撒冷城門,親眼見到這個教訓,很快明白了人類最偉大的創造物如何變得致命。
我招了一輛計程車,坐了進去。
計程車晃蕩向前。司機以極大熱情狂踩油門,我覺得好像穿越時空到了紐約市,來到世上最沒耐心司機的家。我們飛也似地出了城門口,司機向右急轉彎,繞過城牆邊緣。他不停變換車道、按喇叭,低聲咒罵。然後突然開始戳儀錶板上的iPhone,我想他也許在查地圖。他不是,他在滑照片,他在瀏覽一張張襯衫和夾克的照片,手機螢幕上附有小寫的阿拉伯文說明。
司機正在上網購物。
如果那一刻不是如此具有新聞性,我會要求他不要一面開車一面購物。他到底在做什麼?
「我很好奇,你在找什麼?」 我問。
「我的朋友在賣衣服,他剛批到一批新貨,你覺得怎麼樣?」
嗯,我們可能會死。
計程車在混亂的交通中鑽來鑽去――突然加速,急速轉變方向,前面堵到就急踩剎車急停。車停了下來,司機解釋說,他的朋友在阿拉伯區外面賣衣服,他不想錯過最新優惠。我想他應該沒有把發生車禍的可能性考慮進去,如果他橫衝直撞把我們倆都給弄死了,無論他想買什麼東西都可能做不到了。
創作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事實上取決於人們怎麼用它。事實上,從汽車普及到大眾的那一刻起,人們就開始死於車禍。若按照受傷嚴重程度或死亡風險的高低來衡量,在今天,乘坐汽車是人類活動中最危險的項目之一。現在還加上手機,原本手機還當作「車用電話」來行銷。因為人們以前並不能在開車時打電話,就此意義而言,手機是強大的創造。但從安全的角度來看,這是個糟糕的提議,至少一面開車一面使用電話時很糟糕,讓司機注意力不集中,還分心上網購物。相當驚人的創作,對吧?只不過車輛的驚人處不是它在老城區交通壅塞時以時速五十公里穿來穿去的能耐。
創作者通常無法預測作品的使用方式和它們所處的利基市場。隨著世界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創造物會與另個創造物結合,就如資訊、武器、點子、科技,使一切變得更加不可預測。
我們開車繞過城市邊緣,我看到一幕違和的畫面:有個穿著老式長褂的哈西德派猶太人拿著電子菸深深吸氣。電子菸的發明者希望用電子菸取代香菸,但這種受人歡迎的發明在去年已經晉升為致命器具,因為創新者為了使產品更便宜添加了化學物質,讓某些人吸入有毒氣體致死。
從廣義上講,這就是創造力悖論(creativity paradox)。我們最偉大的創作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副作用,而這些副作用反過來又會刺激出更強大的創作。
就像細胞突變一樣,創造的生成也是雜亂無章法的。大多數創造無法生根發芽,有些甚至有害:納粹主義、奴隸制度、毒氣。我們現在覺得它們很邪惡,但在某些時空還有人認為這些是好主意。
有些強大的創造到現在還不能說它們最終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例如核武、石化產業、抗生素――這些創造的影響力如此大,以致無法蓋棺論定,只能留待後世檢驗。
一些卓越長久存在的發明物說明創造主要是為了讓世界更好,甚至拯救這個世界。有些發明也許會做到,有些只會改變你的家庭、你的社區,或某個地區。
以此形式,創造力定義我們的世界,占據最非凡的位置:創造是個人展現、自我滿足與社會意義和時代進步相遇的地方,它掌握著個人和集體救贖的鑰匙。在這世上總有許多目標讓我們在追尋時要求個人在自我理想和社會進步間做出選擇。然而,創造力使我們既能培養個人的創作火花,也能兼顧改變世界。
「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它。」為發明個人電腦做出貢獻的艾倫・凱(Alan Kay)這樣說。
將創造力視為社會的解藥雖不失為好角度,但這是更嚴重的誤解。
我們作為單獨個體,不是為了拯救世界才創造的,起碼一開始不是。
創造是很個人化的,它首先源於發想的快感。
有個俗語是這樣說的:需要是發明之母。當然,這並非完全錯誤,但只有部分正確。
事實上,創作的必要性隸屬於另個更廣泛的概念:真實自性。
個人的創作火花是人類創造的真正發源。創作者通常不是從解決問題的願望開始的,創作更像是從個人發想開始的,這過程就像細胞突變。一個念頭浮現腦海,啊哈!就像繆斯激發個人靈感,一個令人愉悅、興奮的新命題出現了。創造者也許更擅長解決問題,因為他投入大量精力研究這個議題與相關想法。但世上最具創造力的一些人在接受本書採訪時提出證明,開放心態會帶來更棒的點子,只是這些點子可能正好切題,也可能不契合主題。
發現和創造的過程可以是非常興奮和滿足的,原因非常自然。
原因之一:創造的過程是解放自己的過程。研究發現,人因創造而得到機會與世界分享自己,且分享自己的同時,不必分享他們認為可恥或非常私密的部分。研究還發現,當人們用「跳出既定框架」的態度思考和創造時,他們可以擺脫羞恥感,而不必揭露祕密的全部或祕密的真實面向。這項研究還表明,創造可以幫助創作者擺脫心理負擔,不讓它們妨礙自我努力和表現,甚至身體因此更健康。
與此論點相關的是,有時候,創意思考可以撫慰不安的靈魂,它可以讓大腦專注在某個活動――簡單來說,讓大腦有事做。我有位作家朋友,他是《紐約時報》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編輯之一,他曾向我描述他的大腦是「碎木機」,必須餵它吃東西,所以他定期設定企劃給大腦發想,這樣它就不會「把自己給碎了」。一般多認為創造可能會破壞自我世界,但也許結果正相反。
靈感若出自天性,靈感若是誠實的,創作可以讓創作者建立與他人的聯繫,如此也成為創作者自我解脫的方法。這可適用於藝術、商業、政策執行。事實上,總會看到創作者的誠實打動人心深處,即使這不是他原來的意圖。
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狄倫創作出震撼人心的歌曲:“Hard Rain”。副歌斷言「一場大雨將至」,很多聽眾認為狄倫指的是一觸即發的核戰恐懼。傳奇記者斯特茲・特克爾(Studs Terkel)在電視上向狄倫詢問了這件事。
不是「原子雨」,狄倫說:「只是一場大雨。」
多年後,在疫情正要肆虐全球的當口,狄倫創作發行了另首震撼人心的新歌,“I Contain Multitudes”。
他唱道:「我對我的頭髮大驚小怪,我與血仇作戰。」就像每個人一樣,我自負、我好鬥,充滿相互矛盾的觀點,互補和衝突的風格。「我就像安妮・法蘭克,就像印第安納・瓊斯,還有他們,英國壞男孩:滾石樂團。」
這讓我想到關於創造的真相;一個如本質重要、圍繞不去、卻經常被忽視的核心真理。
創造不是來自某個特定所在、環境或情況,創造者不是只有一種面向。我們的內心包羅萬象,有各色各樣的、新奇的、有創造力的種子――歌曲、故事、壁畫、演講和政策、藥物、科技、食譜、詞彙。它們都屬於個人的獨特時刻,與生命一樣遼闊,與求生本能一樣自然。
我們內心有太多素材想法可以取用,創作者擁有它們就能創作自由。上天恩賜,我們每一個人都該拿到這張通行證,讓自己從多重面向的自性中汲取靈感,創造藝術與商業成就,發展源源不絕的新想法。但人們會鎖在身分上,因恐懼而變得狹隘。因為恐懼,我們自然的創造衝動遭干擾,我們自我發揮的能力受限制。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無法否認我們總想束縛限制自己。當我們感到周圍生活一團亂,簡單的回答可以淡化這紛亂。在二十一世紀的狂喜漩渦中,安全和僵化似乎提供了避難所。對於此,我有親身體驗。多年來我一直壓抑創作衝動,害怕內心複雜的我,抵制它們――這種反抗讓我在找到自己聲音前情緒崩潰。
因為寫書,也從採訪各個創作者的過程中,我了解到複雜內在的真正價值。其中,某位不凡人物的故事貫穿本書。
萊農・吉登斯(Rhiannon Giddens)是正在躍升的樂壇新星,她的嗓音有如惠妮・休斯頓,卻帶著民謠風情。她火紅的專輯《自由公路》(Freedom Highway)不但從希望中汲取靈感,還取材自絕望――那股從奴隸血脈裡烤成像口糧餅乾般的絕望。但她不只如此,她為一款西部動作冒險電玩遊戲《碧血狂殺》(Red Dead Redemption)創作了熱門插曲。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班鳩琴演奏家。
她與著名搖滾歌手艾維斯・卡斯提洛(Elvis Costello)合作一齣音樂劇,一邊還替自己創作的歌劇《歐瑪》(Omar)籌備首演,這齣歌劇是她取材自真實故事,內容描述一八○七年某位非裔穆斯林被帶到美國查爾斯頓當奴隸的遭遇。她的伴侶是在海牙受教育的義大利爵士鋼琴家,兩人中間的交集證明是愛爾蘭,就是他們目前定居的地方。
當吉登斯在二○一六年獲得葛萊美獎時,她在紅毯上停下來接受採訪。 她解釋,她創作的部分目的是向所有女性前輩致敬:妮娜・西蒙(Nina Simone)、桃莉・芭頓(Dolly Parton)、羅塞塔・塔普姊妹(Sister Rosetta Tharpe )。福音、靈魂、鄉村,「我不想局限在一個流派中。」吉登斯這樣告訴電視採訪人員:「我認為,美國音樂不僅是流派,我創作歌曲是為了展現我對美國音樂的看法。」
吉登斯的母親是黑人,父親是白人;在法律允許黑白通婚後不久,這一對就在北卡羅來納州結婚了。後來母親出櫃,兩人離婚。在吉登斯八歲之前,她和姊姊一直和外祖父母住在一起。外祖父母的世界觀仍是奴隸制度那一套,這份遺產在外祖父母身上留下的就是對孩子過度保護與關愛,有時甚至表現得狂烈暴力。但儘管如此,吉登斯認為,在她童年的種種經歷中,對她影響最大的是她和姊姊在外面玩的無盡時光。她們在外祖父母的院子「圍繞著那棵巨大的老橡樹」,總是時而無聊,時而想像力爆炸。
吉登斯的現實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矛盾造成的――愛與憤怒、包容與紀律、清醒與成癮、城市與鄉村、犯罪猖獗的街道與菁英學校、黑人與白人、異性戀和同性戀。
所有這一切都在二○二○年COVID-19大流行時成為爆發的靈感,加上非裔美人死於警察之手,更是重複創傷。吉登斯開始為侄子的性命安全擔憂,她的姪子是藝術家,就住在抗議前線的北卡羅來納州。就像我將呈現的,吉登斯受到時空環境啟發,以深刻方式發揮她包羅萬象的多重自我。吉登斯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創造者是如何出現的,而這種出現又是如何讓人超越創作力與其惡名和金錢的束縛,走向自我接納和幸福之路。
當我與另一位了不起的天才、傳奇吉他手卡洛斯・桑塔納(Carlos Santana)談論創造力時,他努力讓我理解這種力量是他用來取得幸福、滿足和成功的關鍵。他說:「這個星球上的重大癌症是人們不相信自己的光。」他說的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創意火花:你的光。「我們正處於啟蒙時代,我們可以把這些廢話放在一邊。」桑塔納補充道:「通往這個國度的鑰匙來自你的想像力。」
創作者的語言聽來神祕,像是臨床醫學界的語言。我希望能做好兩者間的翻譯,我當過《紐約時報》記者,職業生涯採訪過科學家,同時我自己也是作家和音樂家。我理解什麼是被靈感淹沒,什麼是失敗和成功;我經歷天命的召喚,我受過惡名背叛,曾被公眾接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體驗,才了解到一個簡單的真理:創造行為本身只為一個目的――提供更多喜樂,這比創作本身的結果如何更重要。
人類的壽命延長了,我們的物質需求得到無比的滿足。但幸福感並沒有同步上升,也許祕密不在我們創造的產品,而在過程本身。
「太多人堅信自己沒有創造力。」雪城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琳恩・文森(Lynne Vincent)這樣說,根據她所說,越來越多學者正努力「揭開創造力的神祕面紗,發現什麼才是富有創造力。」
而重要的第一步是:「接受你是有創造力的人這一事實,並理解創造的意義。」
「大希律王是他那時代的賈伯斯。」
二○一九年感恩節後的隔天,我站在耶路撒冷舊城的猶太區。一週前,遠在七千二百公里外的中國武漢,COVID-19才感染了第一個人。但那天早上對我來說,卻有一種幸福感,沐浴在陽光下,溫度格外舒服。「和平之城」透著平靜,顛覆這個世界即將竄流的潛在騷亂。
廣場上擠滿遊客、城裡居民和信徒。虔誠的猶太人和基督徒走過鵝卵石路來到聖地,阿拉伯人和亞美尼亞人擠滿周圍幾個狹小角落,他們都認為這個地方是通往天堂的門戶。
這個城市被眾人認定是所有創造物的中心,還有哪個地方會比在這個城市更適合來思考人類創造力的起源?
我的嚮導艾美指著我們腳下的石頭,那是兩千多年前的國王鋪設的,羅馬任命的統治者帶起一股建設帝國的狂潮,石頭路是這股狂熱的一部分,其他事物還包括通向港口與要塞的街道,各種對軍事防禦的新想法。艾美告訴我這個國王是「一個思想比人生更偉大的人」;他是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
大希律王也稱為「邪惡的偏執狂殺手希律」(Herod the Vicious Paranoid Killer),這一稱呼也算公平合理。他作風很可怕,是下令殺害幼童和盟友的瘋子。一切惡行都是他為了保住權力、放縱作惡的一部分,他的靈感生出偉大,也生出邪惡。
他多產的創作無疑受到周遭環境和同輩的啟發。大約在西元紀年一開始,猶太行省猶地亞(Judea)躁動著不安的能量,充斥相互競爭的思想和文化衝突。這個城市吸引了五十萬人,即使按照今天的標準,這也是令人無法忽視的人口數量。事實證明,這是關鍵。縱觀歷史上那些創新爆發的前哨站,那些創造力互相合作或激烈競爭的熱點:佛羅倫斯、哈倫、雅典、摩洛哥、巴黎;還有俄羅斯、馬利、日本、中國、印度、墨西哥、埃及等國曾有的輝煌時期;以及矽谷、好萊塢,當然還有耶路撒冷。她們是終極的企業城,經營的產業就是宗教。
於是,圍繞著創作天才反社會又孤僻的形象發展出一套神話,這套神話有不少誤解,這只是我開始看到的誤解之一。創造力的故事融入了一點異端邪說,是草率記下的寓言,只為了說故事較方便。而本書的目的就在於澄清這些紀錄,而開頭第一章是一篇概述與首發,提示後文中我用來闡釋不同論點的科學與故事。
例如,人口研究告訴我們,創造似乎來自集體能量。想像一下眾人匯集的古耶路撒冷――猶太人、早期基督徒、羅馬人――他們聚集此處、分享、爭論;各種想法與能量蒸騰爆發,然後由某個人傾瀉而出。有些人成為這個想法的入門標誌、思想源泉、闡釋管道,因為他的想法超越既定行為和已有技術的單調乏味,不折不扣像是有翼聖人的真實存在。
如果讀者人數有任何意義,在這裡的創作就是史上最偉大的故事。
就在距離我和導遊僅一箭之遙的地方,產生了根植於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起源故事。我們從《新約聖經》得知,在這裡,基督背著十字架赴死,而後安葬在聖墓教堂的舊址。光輝籠罩城市的金色聖殿被安上了岩石圓頂,它是穆斯林最神聖的聖地。穆罕默德在夢中騎著名叫布拉克的白色飛馬踏上「奠基石」,不只穆斯林把這塊石頭認定是地球的「基石」,猶太人與基督徒也是如此認為。就在這個草草開場中,就在這個迷人敘事中:我們人類的故事開始了。
岩石圓頂下方矗立著哭牆,遺址一如猶太-基督教故事中講的一般神聖。這堵牆直達天際,男男女女在前躬身行禮。哭牆在聖殿西側邊上,故事告訴我們,這個聖殿收藏了約櫃,但它已不知所蹤,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幾千年前。
我環顧廣場,看到一個個不凡的創作。就如《聖經》,這座城市頂住時間的嚴酷考驗――似乎每處景像都印證著創造力的潛在力量,事實上,創造力定義人類經驗。
服裝、相機、Gucci包、North Face後背包、大量仿製品,身穿綠色迷彩服的以色列士兵扛著M4半自動步槍、排水格柵、各種形狀和大小的車輛,為了開在狹窄巷道出現了各種形狀大小的車子,它們載著小飾品,裝著一袋袋磨好的孜然與薑黃運往阿拉伯區。
我拿出iPhone,我手裡的這東西就是一個奇蹟:一個攝影功能幾乎和任何相機一樣強大的設備,還可以連接電腦,現在的電腦已能與幾十年前占滿整個房間的巨大處理器媲美(就像我們驚嘆的「超級電腦」,它們已可以和人類敵人真真正正地下一盤井字遊戲)。這部手機將成為我創作的推動者,幫我在數月後還能記住此時此地要寫的內容。像這樣的創造物是一種工具,增加我創作的底氣,當我一塊一塊建構我的創作時,它可幫我做出磚石,成就我即將產出的作品。在某種意義上,更強大的創作是思想文化,就如出現在耶路撒冷以及印度、中國、法國、德國等地的思想文化,事實上,精神文化的角色如宇宙般重要:它塑造了我們的現實。
這就是創造的力量,它形成並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在此意義上,創造力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奇蹟,甚至可說世間萬物皆誕生自創造力。
這使得創造力的地位如此高、難以捉摸,像是活在歷史古蹟裡的傳奇思想家才擁有的東西。但大希律王並沒有建起耶路撒冷,就像iPhone也不是賈伯斯自己造出來的,他們的創意展現和想法源自幾世紀以來靈感的逐漸累積,聽來並不特別有啟發性。然而,更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會如此:創造力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一點一滴地,是我們創造了這個世界。
正如很多人逐漸認知的,創作並不屬於少數人的領域,創作屬於少數人是另一個廣為流傳的誤解。事實上,創造是我們更原始的生理部分,它來自細胞層次,屬於我們最基本的生存機制。應該說,我們是創造機器。
魚首次爬上岸,牠並不是靠一次頓悟就忽然靈感大發往上爬,然後立刻適應,完成演化。當類鳥生物第一次起飛,牠也沒有像變魔術般立刻長出翅膀。相反地,這些能力建立在先前一個又一個的創造上,幾千年來身體結構的變化出自逐漸轉型奠定基礎,這些都是演化上的偶然。
隨機出現的基因突變一點一滴改變有機體的基因編碼。有些變異對有機體沒有特別影響,有些造成有機體死亡,因為新改變不見得適應環境。但也有一些突變讓生物體多了一點生存優勢,例如,突變可能改變代謝能量或增加生物體防禦危險的能力。
就這樣一點一滴地,小小變化慢慢累積,最後才可能演化到長出翅膀或腳蹼這種基本身體結構。在極少數情況下,有些突變影響深遠,這些突變會帶來明顯的生存優勢,而這種基因變化――或說創造――會接管並淘汰生物體之前的基因。這就是創造力,且是不經意、無意識、隨機的創造力。
然後,隨著演化,動物變得更進步複雜,某些動物以某種角度來看似乎與人類這個創造物有很大相似度。例如,鳥和猴子,甚至一些昆蟲,我們看著牠們展現創造力時是如此熟悉,例如唱歌,做工具或築巢。然後新突變出現,賦予生存優勢,然後站穩腳跟。大自然透過這般強大無情的機制規律性地持續創造,得以延續,但此過程並不經由意識導引。
而人類替此過程帶來近乎神一般的轉折。我們可以依照本意創造,我們的天性就是創造。
我們的大腦有如盛產想法的沃土,各種想法隨機連結,這與原始生物基因編碼出現突變的過程高度相似。想法具體化、相互吸引、連接、重整,就如由想像力構成的新基因。然後在大腦其他部分我們會仔細檢查這些想法,立刻判斷它的可行性。它們能在世上存活嗎?它們應該出現世間嗎?
簡而言之,想法冒出浮現、隨機連接、突變,有些大膽相應,但大多數注定要在無情現實中消亡。即使是最有創意的。
一位研究創造力的學者告訴我,愛因斯坦也曾被創意火花打敗。愛因斯坦一度確信自己已找到解釋一切物質存在的「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他向同事透露想法,同事回答說:「很有趣,但根據這個理論,宇宙不可能存在。」
以下例子都可直接類比:魚爬上岸;爬行動物開始飛;愛因斯坦想出相對論後終需從錯誤中改正;現代天文學是怎麼從伽利略的大腦中產生的,或者華麗卻慵懶的音調是如何從爵士小號天才戴維斯三世(Miles Dewey Davis III)誇張的嘴唇放送。人人皆有的創造力工廠是掌管變化的機制,直接對應細胞內基因複製或突變的運作。
這意味著創造力不僅是習性,它與繁殖一樣自然,是想法的交配、結合與再結合。創造也與交配一樣,我們可以選擇。這是從自然天性出發的觀點,我們的發現並非完全偶然或隨機。
創造力是可以追求得到的,研究創作者如何創作已成為一門顯學,透過對創造力的研究――以創新科技為動力――我們可以更精準地為我們的創造力接上電力。
以下是我希望在本書闡明的提要:
•神經學家的觀點:神經學家開始利用成像技術來繪製創作者的大腦圖,想藉此了解我們產生想法的腦區和評估想法的腦區。我先破哏:這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心理學家的觀點:心理學對人格模型的闡釋越來越清楚,也以此探討創作者的普遍特徵,統整出創造的最核心理念:創造不需要特別高的智力。這對我們很多人來說是個好消息,平均智商就可以了!在某種程度上,根本天賦才是重要的。同樣重要的是,你必須培養某些特質,例如開放和好奇。
說到智力和創造力,我將這種關係歸結為:
聰明的人回答問題。
有創造力的人一開始先提出問題,然後再回答問題。
•天文學家的想法:我也從天文物理學家那裡學到了東西,他們把創造力比作新宇宙的誕生――讓人驚叫的驚喜時刻發生在「混亂的邊緣」(edge of chaos),在那塊穩定與混亂相互碰撞的地方。只有在那種情況,想法不會掉入無盡的失敗深淵,反而會成為人類經驗的新起點。
•神學家的描述:神學家將人類創造描述為神性的產出。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宗教觀念與在憲法中看到的創造力緊密相關;只要看看世界各地高等法院如何做裁決,當然這些法院也包括美國最高法院。新研究還表明,虔誠的宗教人士很難發揮創造力,因為他們屈服於全知上帝的智慧,以上帝之智推翻自己的想法。
•洞見的來源:對創造力的深刻洞見來自於眼界,所謂眼界就是字面上的意義;人類創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所看到的。創作者從旅行、新經驗、新的情緒體驗,跨越日常舒適圈,進而增長自己的創作工作箱。人說創作者是將腦中各處靈感連結起來形成創作,因此要注意的是,他們只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經歷過的連結起來。
•創作者特徵:科學告訴我們,有創造力的人不僅會發現更多創作素材,而且與缺乏創造力的人相比,他們往往更願意參考其他各類相關訊息。換句話說,創作者不會因為訊息不符合現有認知,就很快將資訊視為不重要或不需要。有創造力的人會考慮更多的訊息,處理更多原始素材,連結更多的創意靈感。
人的創造力取決於輸入的資訊――看到的、感覺到的、聽到的、經驗過的;這觀點再重要也不過。我認為這就像創造力的香料架理論(這是我自創的廉價名詞)。一個豐沛心智加入生鮮味美的多種香料――快樂、痛苦、同理心、智慧、開放――盡可能的拌攪讓味道充分調和。但人們可能因為分心、恐懼和缺乏訓練而偏離軌道,而在後續你將讀到很多科學家的故事,他們已經開發出精簡策略,幫助人們覺察內在的香料架。
•科學讓我們了解壓抑創造力的障礙:有些障礙是我們在小時候就被教導的,但我們之所以會壓抑創造衝動;最基本的根源出自更原始的原因:新想法把我們嚇壞了。科學研究解釋了我們在潛意識裡就對創造力懷有偏見,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人不但壓抑自己的創造力,還阻止他們的孩子發揮創造力。創造力和創造者讓人們感到非常不舒服,培養創造力需要面對這種恐懼。某個規模雖小但不斷壯大的神經科學團體以具體步驟帶來希望,人們可透過這些具體步驟布置環境或培養心理狀態藉此激發創造力。
•創造力研究學者發展出描述創新的專有名詞:研究創造力的學者界定出「大C」(The Big C)和「小C」(The Little C)。大C是改變世界的創造力,就如輪子、抗生素和疫苗接種、民主、原子彈、披頭四的專輯等等。比起大C,小C相對影響幅度較小。它具有實驗性,卻是進展的關鍵;它們也許是技術、科學或藝術等發展之路上的較小進展,但這些進程會成為沙粒,成為建起大C的支柱。
這些科學都在歷史的關鍵時期到來。
───
以前從沒有這麼多科技工具把我們連繫起來,創造力的發展空間因此變得廣大遼闊。無論耶路撒冷或矽谷、好萊塢或佛羅倫斯,只要指尖動一動盡在眼前。縱觀歷史,歷朝歷代都無法如今日一般做到跨時空的交流、學習、分享、書寫、繪畫、製作音樂、建立商業、出版、製造、行銷、銷售:在在都是創造力的各種實踐。執行靈感的力量如今已在大眾手上。
在現今時代,人們透過龐大的網路互動,不受國界束縛,自由汲取想法,讓外界想法與自我想法碰撞,然後創造。評估創造力的一個指標是授與專利的數量,而這數字一直在攀升:二○一九年,美國專利商標局核發了391,103項專利,與五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六九年相比,當時核發了71,230項專利,可見創造力穩步上升。(美國在一七九○年發出第一項專利,當時由喬治・華盛頓簽署,授予山繆・霍普金斯〔Samuel Hopkins〕做出的鉀肥。)
近年來,我們看到創作者從各個小角落崛起。我說的不只是在YouTube和TikTok爆紅的網紅,不是在說那些只靠譁眾取寵吸引他人目光的人,我談論的是更實質性的意見抒發。這種百花齊放的現象說明:幾乎零成本的個人意見,卻可能達到巨大效應。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歲家住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葛莉塔・童貝里(Greta Thunberg)以一篇氣候變遷的文章贏得當地報紙的徵文比賽;她將自己的想法發布到社交媒體上,很快就有一百萬人加入她的行列,與她一起應對氣候變遷。像童貝里這樣的意見領袖是最有力的實證,證明媒體型態引發的創造力讓人震驚:在媒體上失敗更容易,嘗試也更容易。值得注意的是,童貝里的這篇文章並不是政治聲明,本書也沒有意識形態或黨派傾向。創造力不屬於任何政黨或意識形態。
───
創作者當然可以是有意識形態的,甚至可引領出新的意識形態。但創造力本身?它蔑視黨派偏見。
特斯拉的創新者馬斯克在政治上是頑固的保守派,但他是他那一代偉大的創造者。在這本書後段,我將分享一個我聽過最有力的創意,也許可以讓美國警察和非裔青年建立聯繫:組團讓雙方一起參訪諾曼地海灘戰爭遺址。創意來自某位退休搖滾明星,這位明星具有保守主義傾向,對軍隊和警察工作深表感激,他從事社區工作,在療癒心碎者時發現了自己的天命。
說到搖滾明星,就要說說巴布・狄倫的故事。一九六○年代初,巴布・狄倫曾應邀到國家緊急公民自由委員會發表演講,因為該協會認為狄倫應該贊同他們的進步主張。但在台上,狄倫公開斥責他們。
「對我來說問題不是左和右,」狄倫說:「對我來說只有上和下,而且這個下非常接近地面,而我正在努力往上爬,只要不受其他瑣事干擾,比如政治。」
創造力不同於名譽或財富,兩者天差地別。創造力對人類天性來說是本性,而名譽和財富轉瞬即逝,即使是傳奇也不過是短暫的幾日風光。
想起早先還在為這本書寫提案企畫時,我和十一歲的兒子在車道上打籃球,我告訴他我想為這本書採訪波諾(Bono)。
「誰?」
「一個非常有名樂團U2的主唱。」
「哦,」我兒子說:「波諾是他還是她?」
在這本書的後面,你會看到波諾對創造力的看法以及成就,他大膽提出理論,解釋U2如何成為史上商業操作最成功的樂團之一。波諾認為,答案不僅僅在於天賦或創作才能,而是時機。
所以,不是的,創造力不是意識形態,也不等同於成功。事實上,如果這本書說明了什麼,那就是創造力是一種自由與個人展現的獨特形式,而這是民主精神的本質。而與之關係密切的是,我認為菁英主義、膚淺的意識形態、物質成就造成的虛幻光環會阻礙人的真實自性,嚴重削弱創造能力。
還有另一個誤區:創造力是美好的。事實上,創造在本質上與好壞無關。雖然這個過程本身並不壞,但它「既無關道德也無關不道德」,一位創意領域的大思想家這樣寫道。創造力的道德基礎不是來自創造出來的作品,而是來自創造者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在於如何使用這個創造物。
當我走到耶路撒冷城門,親眼見到這個教訓,很快明白了人類最偉大的創造物如何變得致命。
我招了一輛計程車,坐了進去。
計程車晃蕩向前。司機以極大熱情狂踩油門,我覺得好像穿越時空到了紐約市,來到世上最沒耐心司機的家。我們飛也似地出了城門口,司機向右急轉彎,繞過城牆邊緣。他不停變換車道、按喇叭,低聲咒罵。然後突然開始戳儀錶板上的iPhone,我想他也許在查地圖。他不是,他在滑照片,他在瀏覽一張張襯衫和夾克的照片,手機螢幕上附有小寫的阿拉伯文說明。
司機正在上網購物。
如果那一刻不是如此具有新聞性,我會要求他不要一面開車一面購物。他到底在做什麼?
「我很好奇,你在找什麼?」 我問。
「我的朋友在賣衣服,他剛批到一批新貨,你覺得怎麼樣?」
嗯,我們可能會死。
計程車在混亂的交通中鑽來鑽去――突然加速,急速轉變方向,前面堵到就急踩剎車急停。車停了下來,司機解釋說,他的朋友在阿拉伯區外面賣衣服,他不想錯過最新優惠。我想他應該沒有把發生車禍的可能性考慮進去,如果他橫衝直撞把我們倆都給弄死了,無論他想買什麼東西都可能做不到了。
創作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事實上取決於人們怎麼用它。事實上,從汽車普及到大眾的那一刻起,人們就開始死於車禍。若按照受傷嚴重程度或死亡風險的高低來衡量,在今天,乘坐汽車是人類活動中最危險的項目之一。現在還加上手機,原本手機還當作「車用電話」來行銷。因為人們以前並不能在開車時打電話,就此意義而言,手機是強大的創造。但從安全的角度來看,這是個糟糕的提議,至少一面開車一面使用電話時很糟糕,讓司機注意力不集中,還分心上網購物。相當驚人的創作,對吧?只不過車輛的驚人處不是它在老城區交通壅塞時以時速五十公里穿來穿去的能耐。
創作者通常無法預測作品的使用方式和它們所處的利基市場。隨著世界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創造物會與另個創造物結合,就如資訊、武器、點子、科技,使一切變得更加不可預測。
我們開車繞過城市邊緣,我看到一幕違和的畫面:有個穿著老式長褂的哈西德派猶太人拿著電子菸深深吸氣。電子菸的發明者希望用電子菸取代香菸,但這種受人歡迎的發明在去年已經晉升為致命器具,因為創新者為了使產品更便宜添加了化學物質,讓某些人吸入有毒氣體致死。
從廣義上講,這就是創造力悖論(creativity paradox)。我們最偉大的創作可能會產生不好的副作用,而這些副作用反過來又會刺激出更強大的創作。
就像細胞突變一樣,創造的生成也是雜亂無章法的。大多數創造無法生根發芽,有些甚至有害:納粹主義、奴隸制度、毒氣。我們現在覺得它們很邪惡,但在某些時空還有人認為這些是好主意。
有些強大的創造到現在還不能說它們最終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例如核武、石化產業、抗生素――這些創造的影響力如此大,以致無法蓋棺論定,只能留待後世檢驗。
一些卓越長久存在的發明物說明創造主要是為了讓世界更好,甚至拯救這個世界。有些發明也許會做到,有些只會改變你的家庭、你的社區,或某個地區。
以此形式,創造力定義我們的世界,占據最非凡的位置:創造是個人展現、自我滿足與社會意義和時代進步相遇的地方,它掌握著個人和集體救贖的鑰匙。在這世上總有許多目標讓我們在追尋時要求個人在自我理想和社會進步間做出選擇。然而,創造力使我們既能培養個人的創作火花,也能兼顧改變世界。
「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它。」為發明個人電腦做出貢獻的艾倫・凱(Alan Kay)這樣說。
將創造力視為社會的解藥雖不失為好角度,但這是更嚴重的誤解。
我們作為單獨個體,不是為了拯救世界才創造的,起碼一開始不是。
創造是很個人化的,它首先源於發想的快感。
有個俗語是這樣說的:需要是發明之母。當然,這並非完全錯誤,但只有部分正確。
事實上,創作的必要性隸屬於另個更廣泛的概念:真實自性。
個人的創作火花是人類創造的真正發源。創作者通常不是從解決問題的願望開始的,創作更像是從個人發想開始的,這過程就像細胞突變。一個念頭浮現腦海,啊哈!就像繆斯激發個人靈感,一個令人愉悅、興奮的新命題出現了。創造者也許更擅長解決問題,因為他投入大量精力研究這個議題與相關想法。但世上最具創造力的一些人在接受本書採訪時提出證明,開放心態會帶來更棒的點子,只是這些點子可能正好切題,也可能不契合主題。
發現和創造的過程可以是非常興奮和滿足的,原因非常自然。
原因之一:創造的過程是解放自己的過程。研究發現,人因創造而得到機會與世界分享自己,且分享自己的同時,不必分享他們認為可恥或非常私密的部分。研究還發現,當人們用「跳出既定框架」的態度思考和創造時,他們可以擺脫羞恥感,而不必揭露祕密的全部或祕密的真實面向。這項研究還表明,創造可以幫助創作者擺脫心理負擔,不讓它們妨礙自我努力和表現,甚至身體因此更健康。
與此論點相關的是,有時候,創意思考可以撫慰不安的靈魂,它可以讓大腦專注在某個活動――簡單來說,讓大腦有事做。我有位作家朋友,他是《紐約時報》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編輯之一,他曾向我描述他的大腦是「碎木機」,必須餵它吃東西,所以他定期設定企劃給大腦發想,這樣它就不會「把自己給碎了」。一般多認為創造可能會破壞自我世界,但也許結果正相反。
靈感若出自天性,靈感若是誠實的,創作可以讓創作者建立與他人的聯繫,如此也成為創作者自我解脫的方法。這可適用於藝術、商業、政策執行。事實上,總會看到創作者的誠實打動人心深處,即使這不是他原來的意圖。
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狄倫創作出震撼人心的歌曲:“Hard Rain”。副歌斷言「一場大雨將至」,很多聽眾認為狄倫指的是一觸即發的核戰恐懼。傳奇記者斯特茲・特克爾(Studs Terkel)在電視上向狄倫詢問了這件事。
不是「原子雨」,狄倫說:「只是一場大雨。」
多年後,在疫情正要肆虐全球的當口,狄倫創作發行了另首震撼人心的新歌,“I Contain Multitudes”。
他唱道:「我對我的頭髮大驚小怪,我與血仇作戰。」就像每個人一樣,我自負、我好鬥,充滿相互矛盾的觀點,互補和衝突的風格。「我就像安妮・法蘭克,就像印第安納・瓊斯,還有他們,英國壞男孩:滾石樂團。」
這讓我想到關於創造的真相;一個如本質重要、圍繞不去、卻經常被忽視的核心真理。
創造不是來自某個特定所在、環境或情況,創造者不是只有一種面向。我們的內心包羅萬象,有各色各樣的、新奇的、有創造力的種子――歌曲、故事、壁畫、演講和政策、藥物、科技、食譜、詞彙。它們都屬於個人的獨特時刻,與生命一樣遼闊,與求生本能一樣自然。
我們內心有太多素材想法可以取用,創作者擁有它們就能創作自由。上天恩賜,我們每一個人都該拿到這張通行證,讓自己從多重面向的自性中汲取靈感,創造藝術與商業成就,發展源源不絕的新想法。但人們會鎖在身分上,因恐懼而變得狹隘。因為恐懼,我們自然的創造衝動遭干擾,我們自我發揮的能力受限制。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無法否認我們總想束縛限制自己。當我們感到周圍生活一團亂,簡單的回答可以淡化這紛亂。在二十一世紀的狂喜漩渦中,安全和僵化似乎提供了避難所。對於此,我有親身體驗。多年來我一直壓抑創作衝動,害怕內心複雜的我,抵制它們――這種反抗讓我在找到自己聲音前情緒崩潰。
因為寫書,也從採訪各個創作者的過程中,我了解到複雜內在的真正價值。其中,某位不凡人物的故事貫穿本書。
萊農・吉登斯(Rhiannon Giddens)是正在躍升的樂壇新星,她的嗓音有如惠妮・休斯頓,卻帶著民謠風情。她火紅的專輯《自由公路》(Freedom Highway)不但從希望中汲取靈感,還取材自絕望――那股從奴隸血脈裡烤成像口糧餅乾般的絕望。但她不只如此,她為一款西部動作冒險電玩遊戲《碧血狂殺》(Red Dead Redemption)創作了熱門插曲。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班鳩琴演奏家。
她與著名搖滾歌手艾維斯・卡斯提洛(Elvis Costello)合作一齣音樂劇,一邊還替自己創作的歌劇《歐瑪》(Omar)籌備首演,這齣歌劇是她取材自真實故事,內容描述一八○七年某位非裔穆斯林被帶到美國查爾斯頓當奴隸的遭遇。她的伴侶是在海牙受教育的義大利爵士鋼琴家,兩人中間的交集證明是愛爾蘭,就是他們目前定居的地方。
當吉登斯在二○一六年獲得葛萊美獎時,她在紅毯上停下來接受採訪。 她解釋,她創作的部分目的是向所有女性前輩致敬:妮娜・西蒙(Nina Simone)、桃莉・芭頓(Dolly Parton)、羅塞塔・塔普姊妹(Sister Rosetta Tharpe )。福音、靈魂、鄉村,「我不想局限在一個流派中。」吉登斯這樣告訴電視採訪人員:「我認為,美國音樂不僅是流派,我創作歌曲是為了展現我對美國音樂的看法。」
吉登斯的母親是黑人,父親是白人;在法律允許黑白通婚後不久,這一對就在北卡羅來納州結婚了。後來母親出櫃,兩人離婚。在吉登斯八歲之前,她和姊姊一直和外祖父母住在一起。外祖父母的世界觀仍是奴隸制度那一套,這份遺產在外祖父母身上留下的就是對孩子過度保護與關愛,有時甚至表現得狂烈暴力。但儘管如此,吉登斯認為,在她童年的種種經歷中,對她影響最大的是她和姊姊在外面玩的無盡時光。她們在外祖父母的院子「圍繞著那棵巨大的老橡樹」,總是時而無聊,時而想像力爆炸。
吉登斯的現實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矛盾造成的――愛與憤怒、包容與紀律、清醒與成癮、城市與鄉村、犯罪猖獗的街道與菁英學校、黑人與白人、異性戀和同性戀。
所有這一切都在二○二○年COVID-19大流行時成為爆發的靈感,加上非裔美人死於警察之手,更是重複創傷。吉登斯開始為侄子的性命安全擔憂,她的姪子是藝術家,就住在抗議前線的北卡羅來納州。就像我將呈現的,吉登斯受到時空環境啟發,以深刻方式發揮她包羅萬象的多重自我。吉登斯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創造者是如何出現的,而這種出現又是如何讓人超越創作力與其惡名和金錢的束縛,走向自我接納和幸福之路。
當我與另一位了不起的天才、傳奇吉他手卡洛斯・桑塔納(Carlos Santana)談論創造力時,他努力讓我理解這種力量是他用來取得幸福、滿足和成功的關鍵。他說:「這個星球上的重大癌症是人們不相信自己的光。」他說的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創意火花:你的光。「我們正處於啟蒙時代,我們可以把這些廢話放在一邊。」桑塔納補充道:「通往這個國度的鑰匙來自你的想像力。」
創作者的語言聽來神祕,像是臨床醫學界的語言。我希望能做好兩者間的翻譯,我當過《紐約時報》記者,職業生涯採訪過科學家,同時我自己也是作家和音樂家。我理解什麼是被靈感淹沒,什麼是失敗和成功;我經歷天命的召喚,我受過惡名背叛,曾被公眾接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體驗,才了解到一個簡單的真理:創造行為本身只為一個目的――提供更多喜樂,這比創作本身的結果如何更重要。
人類的壽命延長了,我們的物質需求得到無比的滿足。但幸福感並沒有同步上升,也許祕密不在我們創造的產品,而在過程本身。
「太多人堅信自己沒有創造力。」雪城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琳恩・文森(Lynne Vincent)這樣說,根據她所說,越來越多學者正努力「揭開創造力的神祕面紗,發現什麼才是富有創造力。」
而重要的第一步是:「接受你是有創造力的人這一事實,並理解創造的意義。」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