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韓國真實版《The Newsroom 新聞急先鋒》
國民主播孫石熙睽違30年,第二部親筆著作
世越號沉船、閨密干政、MeTOO浪潮、南北韓高峰會……
韓國近代社會最動盪的10年
在那些風暴的中心,都有孫石熙!
2020年,孫石熙在《新聞室》節目中向觀眾道別,為韓國王牌主播的生涯劃下了驚嘆號!
以世越號沉船為起點,陸續爆發總統閨密干政、總統被彈劾下臺,政權交替後的兩韓與美國高峰會;社會上則有三星工會事件及席捲而來的MeTOO浪潮。孫石熙不僅率領JTBC新聞室參與了每一個歷史時刻,率先獨家報導,更花上長達數百日追蹤同一議題。這樣不放棄的堅持,讓新聞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不僅顛覆了政權,更扭轉了社會。
孫石熙認為,新聞人該做的不只是「議題設定」,更要「堅守議題」!
在面對每一起重大事件,他都在不斷思考──
當發生重大災難,要如何監督政府、不讓世人遺忘集體傷痕?
手握足以顛覆政局的證據時,受到權力打壓,該怎麼堅守立場?
揭發性暴力事件,在傳達真相與現實的矛盾之間,該如何拿捏?
自媒體當道、假新聞充斥的時代,又要如何重新找回大眾的信任感?
這是他走下主播臺後,親筆寫下那些驚心動魄的第一現場,並重新思考與探究新聞的本質。時代雖然在變,他仍懷抱希望地寫下此書,因為他相信,真正的新聞人會一直竭盡全力,而且明天也將堅持不懈。
國民主播孫石熙睽違30年,第二部親筆著作
世越號沉船、閨密干政、MeTOO浪潮、南北韓高峰會……
韓國近代社會最動盪的10年
在那些風暴的中心,都有孫石熙!
2020年,孫石熙在《新聞室》節目中向觀眾道別,為韓國王牌主播的生涯劃下了驚嘆號!
以世越號沉船為起點,陸續爆發總統閨密干政、總統被彈劾下臺,政權交替後的兩韓與美國高峰會;社會上則有三星工會事件及席捲而來的MeTOO浪潮。孫石熙不僅率領JTBC新聞室參與了每一個歷史時刻,率先獨家報導,更花上長達數百日追蹤同一議題。這樣不放棄的堅持,讓新聞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不僅顛覆了政權,更扭轉了社會。
孫石熙認為,新聞人該做的不只是「議題設定」,更要「堅守議題」!
在面對每一起重大事件,他都在不斷思考──
當發生重大災難,要如何監督政府、不讓世人遺忘集體傷痕?
手握足以顛覆政局的證據時,受到權力打壓,該怎麼堅守立場?
揭發性暴力事件,在傳達真相與現實的矛盾之間,該如何拿捏?
自媒體當道、假新聞充斥的時代,又要如何重新找回大眾的信任感?
這是他走下主播臺後,親筆寫下那些驚心動魄的第一現場,並重新思考與探究新聞的本質。時代雖然在變,他仍懷抱希望地寫下此書,因為他相信,真正的新聞人會一直竭盡全力,而且明天也將堅持不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孫石熙
1956年生於首爾,國民大學國語國文系畢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韓國誠信女子大學媒體交流學科教授。
1984年進入MBC電視臺擔任新聞部社會記者,主跑市政廳。1989年成為主播,因播報主要時段而家喻戶曉。1992年,他參與MBC罷工並擔任工會幹部,最後遭警方羈押,引發社會關注。他在MBC主持的廣播節目《視線集中》與政論節目《100分鐘辯論》均膾炙人口,訪問政要、辯論時事,沉著犀利的主持風格,常讓準備不足的受訪者招架不住。
2013年加入《中央日報》旗下有線電視臺JTBC,擔任新聞部社長與晚間新聞主播,2023年離開,目前旅居日本。其主持的《新聞室》報導多起重大事件,如揭發朴槿惠總統閨密干政,追蹤報導世越號沉船事件,訪問遭政要性侵的女性,掀起韓國政界的MeToo浪潮等,開拓新聞報導的全新視野,也讓他成為最受大眾信賴的媒體人,即便已經離開主播臺,在2023年的「最具影響力媒體人」調查中依然榜上有名,聲勢不墜。
譯者簡介
胡椒筒 hoochootong
專職譯者,帶著「為什麼韓劇那麼紅,韓國小說卻沒人看」的好奇心,闖進翻譯的世界。
譯有《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您已登入N號房》、《奶奶的夏威夷祭祀》、《一千種藍》等。
敬請賜教:hoochootong@gmail.com
Instagram:hoochootong.translator
孫石熙
1956年生於首爾,國民大學國語國文系畢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韓國誠信女子大學媒體交流學科教授。
1984年進入MBC電視臺擔任新聞部社會記者,主跑市政廳。1989年成為主播,因播報主要時段而家喻戶曉。1992年,他參與MBC罷工並擔任工會幹部,最後遭警方羈押,引發社會關注。他在MBC主持的廣播節目《視線集中》與政論節目《100分鐘辯論》均膾炙人口,訪問政要、辯論時事,沉著犀利的主持風格,常讓準備不足的受訪者招架不住。
2013年加入《中央日報》旗下有線電視臺JTBC,擔任新聞部社長與晚間新聞主播,2023年離開,目前旅居日本。其主持的《新聞室》報導多起重大事件,如揭發朴槿惠總統閨密干政,追蹤報導世越號沉船事件,訪問遭政要性侵的女性,掀起韓國政界的MeToo浪潮等,開拓新聞報導的全新視野,也讓他成為最受大眾信賴的媒體人,即便已經離開主播臺,在2023年的「最具影響力媒體人」調查中依然榜上有名,聲勢不墜。
譯者簡介
胡椒筒 hoochootong
專職譯者,帶著「為什麼韓劇那麼紅,韓國小說卻沒人看」的好奇心,闖進翻譯的世界。
譯有《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您已登入N號房》、《奶奶的夏威夷祭祀》、《一千種藍》等。
敬請賜教:hoochootong@gmail.com
Instagram:hoochootong.translator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語
專文導讀──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臺創辦人)
中文版特別收錄──
李相燁(JTBC社會部記者)
臺灣新聞人專業推薦──
李金銓(教育部玉山學者)
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阿潑(媒體工作者)
洪貞玲(臺灣大學新聞所所長)
陳信聰(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哲斌(資深媒體人)
(依首字筆畫排序)
------------------------
孫石熙是傑出的記者,也展現了正直勇敢和新聞專業精神。我們有師生之緣,借本書在臺問世之際,對他表達誠摯的敬意。──李金銓
很感謝有孫石熙這樣的前輩和同業彼此提醒著,新聞工作必須不懈地回到公共生活裡,見著一張又一張需要被看見或被監督的臉孔。──李雪莉
本書引領我們思考:在強大政治張力的拉扯下,新聞報導應該從什麼角度切入,實踐自己的公共責任。──李志德
身為有幸與最尊敬的孫石熙前輩共事多年的記者,閱讀本書時意外感受到,表面很冷的前輩,其實內心非常溫暖。──李相燁
「堅守議題」看似簡單,其實知易行難。但我和孫石熙一樣深信這件事的無可取代性。──何榮幸
這是一本反擊「垃圾記者」標籤的書,能閱讀到如此古典,如此能驗證新聞守門人價值與媒體公共性的經驗論述,不免讓人撫卷激動。──阿潑
「媒體為什麼存在?」孫石熙直指核心,更用其終生實踐、印證新聞記者的重要價值。──洪貞玲
「堅守議題」在媒體低潮時,儘管越來越困難,卻也越來越重要。──陳信聰
我十分敬佩孫石熙三件事:一是堅守議題,二是勇抗權貴,三是專業自持。──陳順孝
我一直都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新聞工作者,都能淬鍊到像孫石熙一樣的能力,有辦法撐住新聞事件所帶來一次次風雨大浪,持續堅守新聞價值。──楊虔豪
專文導讀──
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臺創辦人)
中文版特別收錄──
李相燁(JTBC社會部記者)
臺灣新聞人專業推薦──
李金銓(教育部玉山學者)
李雪莉(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阿潑(媒體工作者)
洪貞玲(臺灣大學新聞所所長)
陳信聰(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哲斌(資深媒體人)
(依首字筆畫排序)
------------------------
孫石熙是傑出的記者,也展現了正直勇敢和新聞專業精神。我們有師生之緣,借本書在臺問世之際,對他表達誠摯的敬意。──李金銓
很感謝有孫石熙這樣的前輩和同業彼此提醒著,新聞工作必須不懈地回到公共生活裡,見著一張又一張需要被看見或被監督的臉孔。──李雪莉
本書引領我們思考:在強大政治張力的拉扯下,新聞報導應該從什麼角度切入,實踐自己的公共責任。──李志德
身為有幸與最尊敬的孫石熙前輩共事多年的記者,閱讀本書時意外感受到,表面很冷的前輩,其實內心非常溫暖。──李相燁
「堅守議題」看似簡單,其實知易行難。但我和孫石熙一樣深信這件事的無可取代性。──何榮幸
這是一本反擊「垃圾記者」標籤的書,能閱讀到如此古典,如此能驗證新聞守門人價值與媒體公共性的經驗論述,不免讓人撫卷激動。──阿潑
「媒體為什麼存在?」孫石熙直指核心,更用其終生實踐、印證新聞記者的重要價值。──洪貞玲
「堅守議題」在媒體低潮時,儘管越來越困難,卻也越來越重要。──陳信聰
我十分敬佩孫石熙三件事:一是堅守議題,二是勇抗權貴,三是專業自持。──陳順孝
我一直都希望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新聞工作者,都能淬鍊到像孫石熙一樣的能力,有辦法撐住新聞事件所帶來一次次風雨大浪,持續堅守新聞價值。──楊虔豪
序
【前言】致古宮的守門人
繼《蟋蟀之歌》之後,時隔二十八年,我寫了這本書。這些年來,我的筆力未見長進,也沒有更具深度。但出於應該做一下整理的想法,還是提起了筆。這也得益於寫完《蟋蟀之歌》後,原本下定決心「再也不寫散文」的記憶早已逐漸模糊。但要整理這二十八年來發生的事,實在讓人毫無頭緒,一直沒有進展。這時,創批出版社提出大幅縮小整理範圍的意見,才終於為這本書的內容定調。整理後發現,這些事都發生在我在JTBC工作的期間,而且巧合的是,這些事都發生在韓國現代史的動盪時期(雖然似乎沒有不動盪的時候)。這段時間,也是我作為新聞負責人,坐在主播臺的日子。
學習傳播學,最先學習的理論之一就是「守門人理論」。媒體篩選資訊的標準取決於記者個人,但在記者之上還有所謂的組織,乃至整個社會。也就是說,以社會的常識為基礎,組織和個人都會受到影響,進而選擇和傳播資訊。這使得守門人減少了對新聞工作的疑慮(選擇資訊的標準是否可以由個人來判斷),多少也覺得安心了。但我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最近學校還是把「守門人理論」當作傳播學的基礎理論嗎?世界已經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立場陣營,大家都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事,這樣新聞工作還有什麼意義呢?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從事的新聞工作又是什麼呢?難道就只能像雕像一樣矗立在原地?我甚至懷疑我們如今已成為人們觀賞的古宮的守門人。
我偶爾會說,自己搭乘的是傳統媒體的末班車,幸運的駛入數位時代。也許正因如此,即使我能列舉出數位媒體的特性,有時仍覺得難以適應。傳播媒體的碎片化,真實的個人化,即使其原因也是結果,同時也是確認偏誤。大家是否都適應了呢?半世紀前出現的後現代主義演變成更具數位感的後真相(Post- Truth),正在解體著原有的基準,這就是現實。在這樣的世界,還能談論「原有意義的新聞」嗎?
在此,我要鼓起勇氣說──我認為可以。「原有意義的新聞」仍舊存在,就像在大眾媒體「便士報」萌生的時代,即使充斥各種轟動效應,但仍需要所謂的政論報紙一樣。韓國社會即使分化為兩極或更多極,且持續不合理的鬥爭,我們也還是能堅持下去的原因,正是因為存在著合理的人民社會。
我們無需高談闊論這些自然現象。數位時代下,媒體邁入收益結構後更是如此了。沒必要花錢去看千篇一律劣質的、極端的,充滿政治偏頗性的報導,反正那些報導都是免費的。如果想根據新聞價值向觀眾或讀者收取費用,那就要創造有價值的新聞的時代。那不是媒體或所屬媒體的個人,為追求利益把新聞工作看成「政治運動」,只熱衷於畫分陣營,或僅追求「永無休止的商業性」的時代,而是我們應該堅守「正確觀點」才能得以生存的時代。我們能夠保證會迎來這樣的時代嗎?但若做不到這一點,就等於是放棄了對於合理人民社會的信念。那接下來,就真的是黑暗的世界了。
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新聞工作中的一種方法論──「堅守議題」(Agenda Keeping)。雖然這是我提出的主張,但並不完全是獨創的。在此之前,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就已經是廣為流傳的傳統媒體理論了。如果媒體能夠做到不僅只局限於議題設定,而是更進一步的堅守議題,且相信這種堅持可以帶來積極的改變,那就是另一個層次了。不過,如果不實際應用且獲得成果,就只能看成是過於理想、容易推翻的主張。本書裡的例子有成功也有失敗,第一部主要寫了這些內容。在思考堅守議題前,我產生很多關於新聞工作的苦惱,這也是我之所以加入JTBC的原因。當然,此後還發生很多加深這些苦惱的事。第二部主要講述我如何伴隨這些苦惱,探索新聞工作新方法的過程。
以下是我在寫這本書時注意的內容:
1.本書從頭至尾是按照我參與的「場面」來寫。這是為了避免在寫到我沒有親自參與的事情時,因主觀和個人的想法而出現錯誤。除了極少數的情況,我幾乎親眼見證了所有「場面」。因此本書中涉及的事件,我沒有特別詢問親身經歷事件的記者後輩。未來他們也會針對相同的事件,以自己的視角留下紀錄,我不想把他們的故事占為己有。
2.除了已公開的名字,本書盡可能不提及人名,一起共事的記者後輩也只在必要時提到了姓名。對我而言,這是一種禮儀。但為了確認我寫的內容是否屬實,在徵求本人同意後,根據情況公開了實名。此外,職位是以相應的時間點為基準。因此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根據不同時期變換職稱,也會有現任和前任等狀況。
3.本書沒有記錄事件的整個過程,因為這不是歷史書。但為了能幫助讀者掌握事件脈絡,我按照事件經過進行了簡單整理。
4.本書提及的JTBC基本上是指JTBC新聞或報導局,但並不代表綜藝、教養節目或電視劇等被排除在新聞領域外。我相信與我朝夕共事的同仁會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很清楚,有時電視劇、綜藝和教養節目比新聞更強烈地在實踐著新聞工作,而且他們的成果改變了世界。
在出版本書的過程中,李智映、朴珠龍和安在京給予我很大幫助。我要感謝讓書中的事件得以發生的後輩。在我眼中,他們真的竭盡全力了,而且明天也會堅持不懈的。
二○二一年十一月
孫石熙
繼《蟋蟀之歌》之後,時隔二十八年,我寫了這本書。這些年來,我的筆力未見長進,也沒有更具深度。但出於應該做一下整理的想法,還是提起了筆。這也得益於寫完《蟋蟀之歌》後,原本下定決心「再也不寫散文」的記憶早已逐漸模糊。但要整理這二十八年來發生的事,實在讓人毫無頭緒,一直沒有進展。這時,創批出版社提出大幅縮小整理範圍的意見,才終於為這本書的內容定調。整理後發現,這些事都發生在我在JTBC工作的期間,而且巧合的是,這些事都發生在韓國現代史的動盪時期(雖然似乎沒有不動盪的時候)。這段時間,也是我作為新聞負責人,坐在主播臺的日子。
學習傳播學,最先學習的理論之一就是「守門人理論」。媒體篩選資訊的標準取決於記者個人,但在記者之上還有所謂的組織,乃至整個社會。也就是說,以社會的常識為基礎,組織和個人都會受到影響,進而選擇和傳播資訊。這使得守門人減少了對新聞工作的疑慮(選擇資訊的標準是否可以由個人來判斷),多少也覺得安心了。但我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最近學校還是把「守門人理論」當作傳播學的基礎理論嗎?世界已經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立場陣營,大家都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事,這樣新聞工作還有什麼意義呢?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從事的新聞工作又是什麼呢?難道就只能像雕像一樣矗立在原地?我甚至懷疑我們如今已成為人們觀賞的古宮的守門人。
我偶爾會說,自己搭乘的是傳統媒體的末班車,幸運的駛入數位時代。也許正因如此,即使我能列舉出數位媒體的特性,有時仍覺得難以適應。傳播媒體的碎片化,真實的個人化,即使其原因也是結果,同時也是確認偏誤。大家是否都適應了呢?半世紀前出現的後現代主義演變成更具數位感的後真相(Post- Truth),正在解體著原有的基準,這就是現實。在這樣的世界,還能談論「原有意義的新聞」嗎?
在此,我要鼓起勇氣說──我認為可以。「原有意義的新聞」仍舊存在,就像在大眾媒體「便士報」萌生的時代,即使充斥各種轟動效應,但仍需要所謂的政論報紙一樣。韓國社會即使分化為兩極或更多極,且持續不合理的鬥爭,我們也還是能堅持下去的原因,正是因為存在著合理的人民社會。
我們無需高談闊論這些自然現象。數位時代下,媒體邁入收益結構後更是如此了。沒必要花錢去看千篇一律劣質的、極端的,充滿政治偏頗性的報導,反正那些報導都是免費的。如果想根據新聞價值向觀眾或讀者收取費用,那就要創造有價值的新聞的時代。那不是媒體或所屬媒體的個人,為追求利益把新聞工作看成「政治運動」,只熱衷於畫分陣營,或僅追求「永無休止的商業性」的時代,而是我們應該堅守「正確觀點」才能得以生存的時代。我們能夠保證會迎來這樣的時代嗎?但若做不到這一點,就等於是放棄了對於合理人民社會的信念。那接下來,就真的是黑暗的世界了。
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新聞工作中的一種方法論──「堅守議題」(Agenda Keeping)。雖然這是我提出的主張,但並不完全是獨創的。在此之前,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就已經是廣為流傳的傳統媒體理論了。如果媒體能夠做到不僅只局限於議題設定,而是更進一步的堅守議題,且相信這種堅持可以帶來積極的改變,那就是另一個層次了。不過,如果不實際應用且獲得成果,就只能看成是過於理想、容易推翻的主張。本書裡的例子有成功也有失敗,第一部主要寫了這些內容。在思考堅守議題前,我產生很多關於新聞工作的苦惱,這也是我之所以加入JTBC的原因。當然,此後還發生很多加深這些苦惱的事。第二部主要講述我如何伴隨這些苦惱,探索新聞工作新方法的過程。
以下是我在寫這本書時注意的內容:
1.本書從頭至尾是按照我參與的「場面」來寫。這是為了避免在寫到我沒有親自參與的事情時,因主觀和個人的想法而出現錯誤。除了極少數的情況,我幾乎親眼見證了所有「場面」。因此本書中涉及的事件,我沒有特別詢問親身經歷事件的記者後輩。未來他們也會針對相同的事件,以自己的視角留下紀錄,我不想把他們的故事占為己有。
2.除了已公開的名字,本書盡可能不提及人名,一起共事的記者後輩也只在必要時提到了姓名。對我而言,這是一種禮儀。但為了確認我寫的內容是否屬實,在徵求本人同意後,根據情況公開了實名。此外,職位是以相應的時間點為基準。因此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根據不同時期變換職稱,也會有現任和前任等狀況。
3.本書沒有記錄事件的整個過程,因為這不是歷史書。但為了能幫助讀者掌握事件脈絡,我按照事件經過進行了簡單整理。
4.本書提及的JTBC基本上是指JTBC新聞或報導局,但並不代表綜藝、教養節目或電視劇等被排除在新聞領域外。我相信與我朝夕共事的同仁會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很清楚,有時電視劇、綜藝和教養節目比新聞更強烈地在實踐著新聞工作,而且他們的成果改變了世界。
在出版本書的過程中,李智映、朴珠龍和安在京給予我很大幫助。我要感謝讓書中的事件得以發生的後輩。在我眼中,他們真的竭盡全力了,而且明天也會堅持不懈的。
二○二一年十一月
孫石熙
目次
導讀/即使腹背受敵,仍然堅守議題、公正報導(楊虔豪/韓半島新聞平臺創辦人)
中文版序/願那些時光有其價值與意義
前言/致古宮的守門人
第一部 思考,堅守議題
1前傳:二○一二年S集團勞資戰略
【場面】#1大韓民國的新聞主播該用什麼手機?.#2孫社長,這新聞你們會報導嗎?.#3一言既出,駟馬難追.#4反駁放在最後.#5堅守議題前傳
2那艘船,世越號
【場面】#1前往彭木港那天,是歐巴馬訪韓的日子.#2黃色的花瓣.#3安魂曲.#4如果是我會怎樣呢?.#5「垃圾記者」的起源.#6如同最後浮木的潛水鐘.#7使用潛水鐘是失敗的.#8小兒子葬身在漆黑的海裡.#9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才找不到一個月就要打撈.#10以人為本的新聞.#11大海來信.#12絕對不要離開現在的位置.#13大海來信二、三、四,還有??.#14俞炳彥的近影.#15絕對不要原諒我們!.#16艱難的一步.#17二百八十七日.#18孫社長把我忘了.#19堅守議題和議題設定一樣重要
3平板電腦,以鐵證開啟潘朵拉的盒子
【場面】#1護衛犬.#2陽光明媚.#3風暴前夕一:起點?.#4風暴前夕二:日光燈.#5風暴前夕三:背叛.#6風暴前夕四:五臟六腑.#7鄭某.#8守門人.#9證據確鑿.#10為已故的白南基農民延後報導平板電腦.#11沸騰.#12恐懼.#13可以為公正報導參與社會運動.#14「吉蘿琳」延後了「吉蘿琳的報導」.#15潘朵拉的盒子.#16孫石熙現身了,要出大事了.#17他們存在的理由.#18真相因單純而美好
4大選不是煙火秀
【場面】#1煙火秀.#2那隻蝴蝶叫艾莉卡.金.#3如果我的聲音太大,請大家多包涵.#4李明博當選,孫石熙就死定了.#5朴槿惠候選人願意受訪.#6如果可以回到一週前.#7地瓜採訪.#8所謂統攝.#9面對面辯論吧!.#10孫前輩說要退出.#11最後的辯論會.#12那裡不需要煙火秀
5 MeToo,無可避免
【場面】#1在空白欄寫下徐志賢的名字.#2她說,我花了八年才領悟這一點.#3我坐在停車場臺階上,聽到金智恩的名字.#4為何而猶豫?.#5你現在也確信嗎?.#6世間的變化不會平靜地發生
6我們沒有去平壤
【場面】#1我家可以看到北韓節目.#2孫石熙要去平壤.#3孫石熙主播那麼會提問,你怎麼問這種問題?.#4計畫去平壤.#5您不是見風轉舵的人.#6箭已在弦上.#7這次是去訪問,不是去砸場.#8無風吹來.#9闔上書.#10平壤後記
第二部 何為新聞?
1 從無線到有線
【場面】#1公營廣播的凶險命運.#2遠方的鼓聲.#3JTBC第一天,上班上了三次.#4三個原則,再加上「品味」.#5只是前後輩一起吃頓飯.#6之1為了「機器魚」.#6之2願我們日後再相會.#6之3所謂「Socialtainer」.#6之4對「歌」也是一種侮辱.#7預定和預感.#8劍橋,天氣晴.#9轉職前夕.#10就算眾說紛紜.#11同個屋簷下的兩家人.#12賺錢的工具
2從新聞工作到社會運動
【場面】#1回來吧,孫石熙!.#2若想生活在沒有垃圾記者的世界.#3我們的呼吸會更加急促.#4不會為社會運動而從事新聞工作
3 從傳統到數位
【場面】#1電視在我的人生裡誕生,又漸漸消失.#2Daum還是Naver.#3後真相時代?.#4連帶損害.#5權威也會消失
4轉角遇到新媒體
4之1〈主播簡評〉
【場面】#1源自苔蘚蟲.#2以人文學首尾呼應.#3向魯會燦告別.#4只要有一個傢伙站出來道歉,只要有一個傢伙??.#5願風總是從你身後吹過
4之2〈事實查核〉
【場面】#1不做了,大家都病了.#2彈劾,參照憲法查核.#3即使查核上千次
4之3〈新聞幕後〉
【場面】#1野史記者.#2要加「the」
4之4〈文化邀請席〉
【場面】#1支配我們生活的是…….#2明天天氣
4之5〈結尾曲〉
【場面】#1蛻變時節.#2李朱一的「青春音樂營地」.#3加勒比來信
5為了打造善良的媒體
【場面】#1不只一次搶走獨家.#2放棄「賺錢」的新聞.#3雖然認同孫社長立意,但??.#4刺激的開始,持續的痛苦.#5民主、人本、合理的進步及鱷魚群
後記/告別新聞室
【場面】#1孫石熙!快回攝影棚!.#2倒數計時.#3遠方又傳來了鼓聲.#4毒杯.#5Farewell
中文版特別收錄/新聞與人生的前輩──冷暖並存的孫石熙(李相燁/JTBC社會部記者)
中文版序/願那些時光有其價值與意義
前言/致古宮的守門人
第一部 思考,堅守議題
1前傳:二○一二年S集團勞資戰略
【場面】#1大韓民國的新聞主播該用什麼手機?.#2孫社長,這新聞你們會報導嗎?.#3一言既出,駟馬難追.#4反駁放在最後.#5堅守議題前傳
2那艘船,世越號
【場面】#1前往彭木港那天,是歐巴馬訪韓的日子.#2黃色的花瓣.#3安魂曲.#4如果是我會怎樣呢?.#5「垃圾記者」的起源.#6如同最後浮木的潛水鐘.#7使用潛水鐘是失敗的.#8小兒子葬身在漆黑的海裡.#9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才找不到一個月就要打撈.#10以人為本的新聞.#11大海來信.#12絕對不要離開現在的位置.#13大海來信二、三、四,還有??.#14俞炳彥的近影.#15絕對不要原諒我們!.#16艱難的一步.#17二百八十七日.#18孫社長把我忘了.#19堅守議題和議題設定一樣重要
3平板電腦,以鐵證開啟潘朵拉的盒子
【場面】#1護衛犬.#2陽光明媚.#3風暴前夕一:起點?.#4風暴前夕二:日光燈.#5風暴前夕三:背叛.#6風暴前夕四:五臟六腑.#7鄭某.#8守門人.#9證據確鑿.#10為已故的白南基農民延後報導平板電腦.#11沸騰.#12恐懼.#13可以為公正報導參與社會運動.#14「吉蘿琳」延後了「吉蘿琳的報導」.#15潘朵拉的盒子.#16孫石熙現身了,要出大事了.#17他們存在的理由.#18真相因單純而美好
4大選不是煙火秀
【場面】#1煙火秀.#2那隻蝴蝶叫艾莉卡.金.#3如果我的聲音太大,請大家多包涵.#4李明博當選,孫石熙就死定了.#5朴槿惠候選人願意受訪.#6如果可以回到一週前.#7地瓜採訪.#8所謂統攝.#9面對面辯論吧!.#10孫前輩說要退出.#11最後的辯論會.#12那裡不需要煙火秀
5 MeToo,無可避免
【場面】#1在空白欄寫下徐志賢的名字.#2她說,我花了八年才領悟這一點.#3我坐在停車場臺階上,聽到金智恩的名字.#4為何而猶豫?.#5你現在也確信嗎?.#6世間的變化不會平靜地發生
6我們沒有去平壤
【場面】#1我家可以看到北韓節目.#2孫石熙要去平壤.#3孫石熙主播那麼會提問,你怎麼問這種問題?.#4計畫去平壤.#5您不是見風轉舵的人.#6箭已在弦上.#7這次是去訪問,不是去砸場.#8無風吹來.#9闔上書.#10平壤後記
第二部 何為新聞?
1 從無線到有線
【場面】#1公營廣播的凶險命運.#2遠方的鼓聲.#3JTBC第一天,上班上了三次.#4三個原則,再加上「品味」.#5只是前後輩一起吃頓飯.#6之1為了「機器魚」.#6之2願我們日後再相會.#6之3所謂「Socialtainer」.#6之4對「歌」也是一種侮辱.#7預定和預感.#8劍橋,天氣晴.#9轉職前夕.#10就算眾說紛紜.#11同個屋簷下的兩家人.#12賺錢的工具
2從新聞工作到社會運動
【場面】#1回來吧,孫石熙!.#2若想生活在沒有垃圾記者的世界.#3我們的呼吸會更加急促.#4不會為社會運動而從事新聞工作
3 從傳統到數位
【場面】#1電視在我的人生裡誕生,又漸漸消失.#2Daum還是Naver.#3後真相時代?.#4連帶損害.#5權威也會消失
4轉角遇到新媒體
4之1〈主播簡評〉
【場面】#1源自苔蘚蟲.#2以人文學首尾呼應.#3向魯會燦告別.#4只要有一個傢伙站出來道歉,只要有一個傢伙??.#5願風總是從你身後吹過
4之2〈事實查核〉
【場面】#1不做了,大家都病了.#2彈劾,參照憲法查核.#3即使查核上千次
4之3〈新聞幕後〉
【場面】#1野史記者.#2要加「the」
4之4〈文化邀請席〉
【場面】#1支配我們生活的是…….#2明天天氣
4之5〈結尾曲〉
【場面】#1蛻變時節.#2李朱一的「青春音樂營地」.#3加勒比來信
5為了打造善良的媒體
【場面】#1不只一次搶走獨家.#2放棄「賺錢」的新聞.#3雖然認同孫社長立意,但??.#4刺激的開始,持續的痛苦.#5民主、人本、合理的進步及鱷魚群
後記/告別新聞室
【場面】#1孫石熙!快回攝影棚!.#2倒數計時.#3遠方又傳來了鼓聲.#4毒杯.#5Farewell
中文版特別收錄/新聞與人生的前輩──冷暖並存的孫石熙(李相燁/JTBC社會部記者)
書摘/試閱
【MeToo,無可避免】
文在寅政府上臺後的二〇一八年初,《新聞室》被吸進了巨大的黑洞。雖然我們做好了心理準備,而且我至今仍認為這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那就是「MeToo」報導。
我深知世越號船難、國政壟斷政局以及很多情況下,《新聞室》要堅守議題是一件十分艱辛的事。但這也是《新聞室》存在的理由,所以我們才會毫不猶豫地去報導。但這次面對的情況更為複雜。性別與政治發生了化學反應,引發出持續不斷的內爆。持續報導MeToo新聞的期間,我總會對身邊的人說:「這比堅持報導平板電腦和之後的國政壟斷更加艱辛。」
那一次的MeToo報導,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場面 #1】在空白欄寫下徐志賢的名字
「今天是星期一,流程表竟然沒填滿?」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一。新的一週開始了,通常星期一的流程表會滿到沒有空白欄。那天八十分鐘的RT卻沒有填滿,空出了十幾分鐘。下午的編輯會議上,我確認是否還有新聞時,意外聽到了這樣的報告。
「一名女檢察官在檢察廳內部通信網上傳了自己遭遇性騷擾的事。」
「是誰?」
「徐志賢檢察官,所屬昌原地方檢察廳統營支廳。」
「現任檢察官?」
「加害者當時也是檢察官。」
「啊,這是大事件啊⋯⋯可以採訪嗎?」
「不確定,但她本人好像有意願受訪。」
「那就趕快邀請啊。」
在催促的同時,我也半信半疑。因為幾乎沒有現任檢察官接受電視採訪,而且還是揭發性暴力。編輯會議結束後,隨即便收到消息稱徐檢察官願意受訪。頓時,我的腦海中充滿了「事情會變大」的預感。
在所謂的「檢察共同體」文化中,現任檢察官出面告發前輩,而且還會在直播新聞中受訪。如果在事發當下組織有掩蓋真相的話,那這次採訪一定會對檢察機關帶來影響。沒有人能預測之後掀起的風暴會波及得多遠、多深,但我知道,這次我們又迎來了漫長且艱難的堅守議題任務。
雖然我也擔心徐檢察官在節目開播前會突然改變想法,但我沒有再去確認。直到新聞開始前,無論她是改變想法還是決定受訪,都應該由她本人決定,我不想介入她。
【場面 #2】她說:「我花了八年才領悟這一點。」
雖不知她是否天性如此,但如我預感的一樣,她是個十分堅強的人。至少在經歷了八年磨練後,她坐在攝影機前給人的感覺是如此。不是以調查嫌犯的檢察官身分,而是以性醜行受害者的身分坐在我面前,徐志賢略顯緊張,但很快就鎮靜下來,十分有條理地陳述受害事實。因為當事人下了很大決心才面對鏡頭陳述遭遇,所以這裡不便詳細引用採訪的內容。
當天,在徐志賢檢察官陳述的事實中,出現很多令我難以置信,以至於不斷反問的內容。更震驚的是在檢察機關內部,即使發生檢察官間的性侵事件,也會被內部掩蓋。事發後,徐檢察官被無端調職,以工作七年以上的經歷檢察官身分被調到了與慣例不符的統營支廳。小規模的支廳通常只會安排一名經歷檢察官,當時統營支廳已經有一名經歷檢察官了,因此徐檢察官才會主張這是人事報復。
徐檢察官指控的當事人,就是事發當時的法務部檢察局長、前檢察長,以掩蓋性醜行事實為目的,對徐檢察官進行人事報復的嫌疑,一審判處了兩年有期徒刑、當庭拘捕,二審也是同樣判決。但大法院卻推翻了前兩次的判決,最終在撤銷判決並發回重審後,於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九日最終宣判無罪。大法院的判決稱,將徐檢察官調至統營支廳無法視為人事報復,而是掌有人事權者行使的裁量權。對判決提出異議不是本書要討論的領域,所以我在此不便多言。但還是無法抹去「裁量權」一詞的不透明。
事實上,那天採訪的核心並不在此。徐檢察官解釋了自己為什麼受訪,獲得極大迴響。我覺得這段話可以引用於此。
「其實我也苦惱了很久後,才把這件事上傳到檢察廳內網的公告欄,上傳後也沒有想過會受訪。但身邊的人都說,只有受害者親身說出這件事,才能加重事件的真實性。大家的話讓我鼓起了勇氣,才接受這次的訪問。其實,我受訪是因為還有一件事想說。我是犯罪的受害者,在遭遇性犯罪後的八年裡,一直自責『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才遭遇這種事嗎?我竟然會遭遇這麼恥辱的事』,因為這樣我才決定站出來,告訴和我一樣的受害者、性犯罪的受害者,『這絕對不是你的錯』。我花了八年才領悟這一點。」
我認為比起其他,徐志賢的這段話成了引爆MeToo的導火線。「不是你的錯」這句話的力量,讓之後相繼爆出更多的MeToo事件。《新聞室》忙碌了一個多月,就像跨欄比賽一樣提心吊膽地報導了一起又一起MeToo事件。我們為了不被跨欄絆倒而竭盡全力,並衝向了最後的採訪。
【從傳統到數位】
【場面 #2】Daum還是Naver
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系的一切變化都是從世紀末過度到世紀初的那段時期發生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很幸運(或不幸運)的經歷了那個轉變期,就像歐文.方教授牽著爺爺的手去看的那場博覽會。但直到我離開那間大學的一九九九年,如果要在圖書館查舊資料,用的不是電腦,而是微縮膠卷。我的論文也不是儲存在USB,而是磁片裡。不僅於此,我在去美國求學的兩年前,也就是一九九七年學習電腦時,使用的也不是Windows,而是DOS。
是的,接下來便進入了完全不同的階段。從產業社會到資訊社會、從老媒體到新媒體、從類比到數位,以及從集合到碎片的轉換等。都成了當時討論的熱門話題,同時也不禁讓人思考「轉換」究竟是與一個時代的「斷絕」,還是「擴張」?媒體學家也展開激烈爭辯,「斷絕」代表了與過去的產業社會完全不同、另一種性質的新資訊社會。「擴張」則是指新的資訊社會繼承了過去產業社會的矛盾等的狀態下,擴充資訊能力的社會。比起「斷絕」,我更同意「擴張」。僅從媒體來看,雖然傳達資訊的設備(device)發展了,但資訊並沒有發生改變,資訊的流向和分配結構,以及由資訊形成的支配結構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從新聞工作的角度來看,之前提出的原則和標準也就沒有改變的理由。老實講,這些想法仍在我腦海中接受著挑戰(不過至今未變)。
或許正是基於這種態度,我才有了打破大眾媒體體新聞平臺的想法。從「擴張」的角度出發,放眼數位與網路平臺。
加入JTBC一個月後的二〇一三年六月,我與入口網站Daum的副社長見了面。那時我還沒開始播報新聞,副社長是《京鄉新聞》出身,之前我們就很熟了。
「孫社長,JTBC重新改版新聞節目的話,到時候在我們Daum直播怎麼樣?」
「直播?就是點開Daum可以直接看到新聞嗎?」
「是的,在主頁上會顯示JTBC新聞欄目,點進去就可以收看新聞直播。新聞開始前後都會顯示,還可以看重播⋯⋯」
「滿有趣的,但在入口網站直播新聞可能會引起爭議。」
這件事並沒有思考很久。當時JTBC的收視率還不到一%,在零點六到零點八%左右徘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提高人們接觸我們新聞的機會,無論什麼方式都好,總要有人先看到新聞,才能評價好壞。雖然Daum的市場影響力不及Naver,但如果晚上一直把我們的新聞顯示在主頁上,感覺「得」應該遠多過「失」。
「那就這樣做吧。平臺做出新嘗試也很有意義。」
「我們會好好準備的。」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史上首次在入口網站直播新聞的計畫。雖然現在也很嚴重,但就當時來看,入口網站利用報社和電視臺的內容擴充自身的影響力,使得原有媒體附屬於入口網站的情況十分嚴重。為此還有部分的報社拒絕將新聞提供給入口網站。我們卻要在網站直播新聞⋯⋯如果JTBC的新聞具有影響力,我還會接受這個提議嗎?現在想來,就算我們的新聞很有影響力,我也會接受的。哲學系的建築變成媒體中心都已經過了十三年,我覺得沒有媒體可以獨自生存下去。如果是雙贏關係,便無人可以阻止這種合縱連橫,而且情況的發展也超乎出我的想像。
「孫前輩,Naver那邊打來說,也想跟我們合作跟Daum一樣的新聞直播。」距離新聞節目改版確定還有一個多月的八月,報導局數位部門負責人傳來了這個消息。我感到吃驚,這是祕密進行的計畫,而且也答應了Daum的合作。看來大家都知道,這個圈子沒有祕密。
「但我們不是答應Daum了⋯⋯」
「可是Naver的市占率多出兩倍呢!」
「我再想想。如果OK,也要求得Daum的諒解。」
Naver似乎非常著急。沒過幾天,負責人就找上門來了。我當時很好奇,他們為什麼要把毫無存在感的JTBC新聞掛在自己的網站上。但沒過多久便有了答案。首先,入口網站也跟現在一樣在拓展多樣化的內容,除了原有的搜尋和編輯新聞,也需要更多的新內容和方向。而且我在激烈爭議後加入了JTBC,將JTBC新聞選為首次新嘗試,從各方面來看都很有利。
最終從那年的十月二十一日開始,Daum和Naver同時直播了JTBC的《九點新聞》。不是只有我們,期間無線三臺和其他電視臺也紛紛參與了這個計畫,但Daum為了遵守與JTBC的約定,在直播無線三臺的同時也加入了我們,還專門為JTBC新增了一個便於記者與使用者進行的交流頁面。
現在這些網站不僅直播各臺的新聞,還會直播主要的時事節目。如今入口網站不僅取代了現有電視臺的主要頻道,還有YouTube直播,因此坐在客廳看電視新聞的人越來越少了。
如果二〇一三年六月,我沒有接受Daum副社長的提議會怎樣呢?我會成為不提供新聞的老媒體戰士嗎?這只是自嘲的玩笑罷了。即使不是我,結果也會是一樣的。我只是最先思考了這個問題,並最快最出決定罷了。至今我仍相信只有新舊媒體一起合作,才能生存下去。
電影最初也是這樣。電視登場時,感受到危機的好萊塢起初寧可把底片堆在倉庫裡也不肯提供給電視臺,他們堅持要用七十公釐寬的底片播放寬銀幕電影。但這樣的電影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也要電影院肯放映,都是需要錢的事。最終,好萊塢打開了攝影棚和底片倉庫的大門,轉換策略,選擇了與電視共生。兩種媒介守護了各自的專屬領域。雖然廣播也受到了電視的威脅,但隨著汽車發展到融合進可移動式媒體,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也共存到了今天。書籍不也是這樣嗎?電子書正是作為類比媒體的書籍與數位相遇並共生的代表例子。也許現在的新媒體會成為日後的老媒體,但那時也會出現這樣的合作與共生。
因此,「轉換」不是「斷絕」而是「擴張」,難道這不是讓所有人都幸福的Happy Ending嗎?
若只講到這裡就結束的話,或許還有這種可能。
文在寅政府上臺後的二〇一八年初,《新聞室》被吸進了巨大的黑洞。雖然我們做好了心理準備,而且我至今仍認為這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那就是「MeToo」報導。
我深知世越號船難、國政壟斷政局以及很多情況下,《新聞室》要堅守議題是一件十分艱辛的事。但這也是《新聞室》存在的理由,所以我們才會毫不猶豫地去報導。但這次面對的情況更為複雜。性別與政治發生了化學反應,引發出持續不斷的內爆。持續報導MeToo新聞的期間,我總會對身邊的人說:「這比堅持報導平板電腦和之後的國政壟斷更加艱辛。」
那一次的MeToo報導,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轉機。
【場面 #1】在空白欄寫下徐志賢的名字
「今天是星期一,流程表竟然沒填滿?」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一。新的一週開始了,通常星期一的流程表會滿到沒有空白欄。那天八十分鐘的RT卻沒有填滿,空出了十幾分鐘。下午的編輯會議上,我確認是否還有新聞時,意外聽到了這樣的報告。
「一名女檢察官在檢察廳內部通信網上傳了自己遭遇性騷擾的事。」
「是誰?」
「徐志賢檢察官,所屬昌原地方檢察廳統營支廳。」
「現任檢察官?」
「加害者當時也是檢察官。」
「啊,這是大事件啊⋯⋯可以採訪嗎?」
「不確定,但她本人好像有意願受訪。」
「那就趕快邀請啊。」
在催促的同時,我也半信半疑。因為幾乎沒有現任檢察官接受電視採訪,而且還是揭發性暴力。編輯會議結束後,隨即便收到消息稱徐檢察官願意受訪。頓時,我的腦海中充滿了「事情會變大」的預感。
在所謂的「檢察共同體」文化中,現任檢察官出面告發前輩,而且還會在直播新聞中受訪。如果在事發當下組織有掩蓋真相的話,那這次採訪一定會對檢察機關帶來影響。沒有人能預測之後掀起的風暴會波及得多遠、多深,但我知道,這次我們又迎來了漫長且艱難的堅守議題任務。
雖然我也擔心徐檢察官在節目開播前會突然改變想法,但我沒有再去確認。直到新聞開始前,無論她是改變想法還是決定受訪,都應該由她本人決定,我不想介入她。
【場面 #2】她說:「我花了八年才領悟這一點。」
雖不知她是否天性如此,但如我預感的一樣,她是個十分堅強的人。至少在經歷了八年磨練後,她坐在攝影機前給人的感覺是如此。不是以調查嫌犯的檢察官身分,而是以性醜行受害者的身分坐在我面前,徐志賢略顯緊張,但很快就鎮靜下來,十分有條理地陳述受害事實。因為當事人下了很大決心才面對鏡頭陳述遭遇,所以這裡不便詳細引用採訪的內容。
當天,在徐志賢檢察官陳述的事實中,出現很多令我難以置信,以至於不斷反問的內容。更震驚的是在檢察機關內部,即使發生檢察官間的性侵事件,也會被內部掩蓋。事發後,徐檢察官被無端調職,以工作七年以上的經歷檢察官身分被調到了與慣例不符的統營支廳。小規模的支廳通常只會安排一名經歷檢察官,當時統營支廳已經有一名經歷檢察官了,因此徐檢察官才會主張這是人事報復。
徐檢察官指控的當事人,就是事發當時的法務部檢察局長、前檢察長,以掩蓋性醜行事實為目的,對徐檢察官進行人事報復的嫌疑,一審判處了兩年有期徒刑、當庭拘捕,二審也是同樣判決。但大法院卻推翻了前兩次的判決,最終在撤銷判決並發回重審後,於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九日最終宣判無罪。大法院的判決稱,將徐檢察官調至統營支廳無法視為人事報復,而是掌有人事權者行使的裁量權。對判決提出異議不是本書要討論的領域,所以我在此不便多言。但還是無法抹去「裁量權」一詞的不透明。
事實上,那天採訪的核心並不在此。徐檢察官解釋了自己為什麼受訪,獲得極大迴響。我覺得這段話可以引用於此。
「其實我也苦惱了很久後,才把這件事上傳到檢察廳內網的公告欄,上傳後也沒有想過會受訪。但身邊的人都說,只有受害者親身說出這件事,才能加重事件的真實性。大家的話讓我鼓起了勇氣,才接受這次的訪問。其實,我受訪是因為還有一件事想說。我是犯罪的受害者,在遭遇性犯罪後的八年裡,一直自責『是因為我做錯了什麼才遭遇這種事嗎?我竟然會遭遇這麼恥辱的事』,因為這樣我才決定站出來,告訴和我一樣的受害者、性犯罪的受害者,『這絕對不是你的錯』。我花了八年才領悟這一點。」
我認為比起其他,徐志賢的這段話成了引爆MeToo的導火線。「不是你的錯」這句話的力量,讓之後相繼爆出更多的MeToo事件。《新聞室》忙碌了一個多月,就像跨欄比賽一樣提心吊膽地報導了一起又一起MeToo事件。我們為了不被跨欄絆倒而竭盡全力,並衝向了最後的採訪。
【從傳統到數位】
【場面 #2】Daum還是Naver
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系的一切變化都是從世紀末過度到世紀初的那段時期發生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很幸運(或不幸運)的經歷了那個轉變期,就像歐文.方教授牽著爺爺的手去看的那場博覽會。但直到我離開那間大學的一九九九年,如果要在圖書館查舊資料,用的不是電腦,而是微縮膠卷。我的論文也不是儲存在USB,而是磁片裡。不僅於此,我在去美國求學的兩年前,也就是一九九七年學習電腦時,使用的也不是Windows,而是DOS。
是的,接下來便進入了完全不同的階段。從產業社會到資訊社會、從老媒體到新媒體、從類比到數位,以及從集合到碎片的轉換等。都成了當時討論的熱門話題,同時也不禁讓人思考「轉換」究竟是與一個時代的「斷絕」,還是「擴張」?媒體學家也展開激烈爭辯,「斷絕」代表了與過去的產業社會完全不同、另一種性質的新資訊社會。「擴張」則是指新的資訊社會繼承了過去產業社會的矛盾等的狀態下,擴充資訊能力的社會。比起「斷絕」,我更同意「擴張」。僅從媒體來看,雖然傳達資訊的設備(device)發展了,但資訊並沒有發生改變,資訊的流向和分配結構,以及由資訊形成的支配結構都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從新聞工作的角度來看,之前提出的原則和標準也就沒有改變的理由。老實講,這些想法仍在我腦海中接受著挑戰(不過至今未變)。
或許正是基於這種態度,我才有了打破大眾媒體體新聞平臺的想法。從「擴張」的角度出發,放眼數位與網路平臺。
加入JTBC一個月後的二〇一三年六月,我與入口網站Daum的副社長見了面。那時我還沒開始播報新聞,副社長是《京鄉新聞》出身,之前我們就很熟了。
「孫社長,JTBC重新改版新聞節目的話,到時候在我們Daum直播怎麼樣?」
「直播?就是點開Daum可以直接看到新聞嗎?」
「是的,在主頁上會顯示JTBC新聞欄目,點進去就可以收看新聞直播。新聞開始前後都會顯示,還可以看重播⋯⋯」
「滿有趣的,但在入口網站直播新聞可能會引起爭議。」
這件事並沒有思考很久。當時JTBC的收視率還不到一%,在零點六到零點八%左右徘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提高人們接觸我們新聞的機會,無論什麼方式都好,總要有人先看到新聞,才能評價好壞。雖然Daum的市場影響力不及Naver,但如果晚上一直把我們的新聞顯示在主頁上,感覺「得」應該遠多過「失」。
「那就這樣做吧。平臺做出新嘗試也很有意義。」
「我們會好好準備的。」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史上首次在入口網站直播新聞的計畫。雖然現在也很嚴重,但就當時來看,入口網站利用報社和電視臺的內容擴充自身的影響力,使得原有媒體附屬於入口網站的情況十分嚴重。為此還有部分的報社拒絕將新聞提供給入口網站。我們卻要在網站直播新聞⋯⋯如果JTBC的新聞具有影響力,我還會接受這個提議嗎?現在想來,就算我們的新聞很有影響力,我也會接受的。哲學系的建築變成媒體中心都已經過了十三年,我覺得沒有媒體可以獨自生存下去。如果是雙贏關係,便無人可以阻止這種合縱連橫,而且情況的發展也超乎出我的想像。
「孫前輩,Naver那邊打來說,也想跟我們合作跟Daum一樣的新聞直播。」距離新聞節目改版確定還有一個多月的八月,報導局數位部門負責人傳來了這個消息。我感到吃驚,這是祕密進行的計畫,而且也答應了Daum的合作。看來大家都知道,這個圈子沒有祕密。
「但我們不是答應Daum了⋯⋯」
「可是Naver的市占率多出兩倍呢!」
「我再想想。如果OK,也要求得Daum的諒解。」
Naver似乎非常著急。沒過幾天,負責人就找上門來了。我當時很好奇,他們為什麼要把毫無存在感的JTBC新聞掛在自己的網站上。但沒過多久便有了答案。首先,入口網站也跟現在一樣在拓展多樣化的內容,除了原有的搜尋和編輯新聞,也需要更多的新內容和方向。而且我在激烈爭議後加入了JTBC,將JTBC新聞選為首次新嘗試,從各方面來看都很有利。
最終從那年的十月二十一日開始,Daum和Naver同時直播了JTBC的《九點新聞》。不是只有我們,期間無線三臺和其他電視臺也紛紛參與了這個計畫,但Daum為了遵守與JTBC的約定,在直播無線三臺的同時也加入了我們,還專門為JTBC新增了一個便於記者與使用者進行的交流頁面。
現在這些網站不僅直播各臺的新聞,還會直播主要的時事節目。如今入口網站不僅取代了現有電視臺的主要頻道,還有YouTube直播,因此坐在客廳看電視新聞的人越來越少了。
如果二〇一三年六月,我沒有接受Daum副社長的提議會怎樣呢?我會成為不提供新聞的老媒體戰士嗎?這只是自嘲的玩笑罷了。即使不是我,結果也會是一樣的。我只是最先思考了這個問題,並最快最出決定罷了。至今我仍相信只有新舊媒體一起合作,才能生存下去。
電影最初也是這樣。電視登場時,感受到危機的好萊塢起初寧可把底片堆在倉庫裡也不肯提供給電視臺,他們堅持要用七十公釐寬的底片播放寬銀幕電影。但這樣的電影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也要電影院肯放映,都是需要錢的事。最終,好萊塢打開了攝影棚和底片倉庫的大門,轉換策略,選擇了與電視共生。兩種媒介守護了各自的專屬領域。雖然廣播也受到了電視的威脅,但隨著汽車發展到融合進可移動式媒體,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也共存到了今天。書籍不也是這樣嗎?電子書正是作為類比媒體的書籍與數位相遇並共生的代表例子。也許現在的新媒體會成為日後的老媒體,但那時也會出現這樣的合作與共生。
因此,「轉換」不是「斷絕」而是「擴張」,難道這不是讓所有人都幸福的Happy Ending嗎?
若只講到這裡就結束的話,或許還有這種可能。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