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飛行的水晶(簡體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這是林高的第一本詩集。作者認為詩的魅力大抵就是:“我的情感”與“我的文字”驀然相遇;“詩的形式”與“情感出口”剛好投契——寫作的幸福莫過於此。
這集子分為五輯:雨樹、獨白、著色、沉澱和夜讀。鋪展開來的跡線走去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脈絡:對日常的領略,對獅島的期許,對生命的觀照,以及對寫作之位置和方向的思考。
期許用詩來感受和表達,事物便多了一些美麗……
作者簡介
林高,原名林漢精。一九四九年生於新加坡靜山村。臺灣大學文學士、華中師範大學碩士。曾任新加坡作家協會理事、副會長。林高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兼任高級講師。
1992年與周粲等文友攜手創刊《微型小說季刊》並任編輯。1993年召集青年作者創辦《後來》四月刊。1997年創刊兒童文學半年刊《螢火蟲》和《百靈鳥》並擔任主編。2013年赴韓國參加為期三個月“TOJI文化館駐館作家計畫”。2014年獲新加坡文學獎 。2015年獲頒新加坡文化獎。
著作有《被追逐的滋味》《往山中走去》《林高微型小說》《細讀與感知1》《細讀與感知 2 》(與陳志銳合寫) 《遇見詩》《框起人間事》《記得》《孤獨瞭望》等。
序
最後書名還是改了。
原來叫:等花開。
年逾花甲等花開。“等花開”是衷心的祈望。
黛玉葬花,寶玉慟倒。曹雪芹筆下,花開是生命應然的形態;對寶黛而言,竟成了與汙淖和渠溝對峙的象徵。等花開這個意象在現代詩裡與當下的現實結合竟成了一個寓言,有無限的憧憬 —— 很具體又抽象; 很真實卻捕捉不到;很多元、很自信卻又時而心存疑惑。
我以詩思考,就是想對這個演繹過程表達我的情緒和想法。 生命的象徵意義可以轉化為喜憂哀樂——日常的寫實。花謝花開說服我接受一個事實:燦爛是可持續的,彼岸可以預期。
我的博客版頭語是:我的生命是一條細水長流,我的寫作是一條細水長流。 我原本怯於寫詩。一旦執筆,竟發現:老而有勁就發不一樣的激情。 杜甫說:妙手偶得之。李商隱說:心有靈犀一點通。大抵這就是“我 的情感”與“我的文字”驀然相遇當下的驚喜。
我喜歡廢名的詩,廢名寫詩說禪的時候,“詩歌形式”與“情感出口”剛好投契。這種相遇是難能 可貴的。用一句老話,這樣的“相遇”只能心領神會而不能言傳。中國年輕詩人韓博把詩歌看作身體的感官。他說:詩歌是訴諸智力和直覺的身體感官。我想,智力帶出的感知必是鮮活的形象,借助於它,“我的心” 與“你的心”之間築起一座鵲橋,就相遇了。詩是奇妙的。
我覺得,寫作就是要找到自己喜愛的語言和形式來展現自己。找到了,寫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完成一首詩就是完成一個意義。它有時候很自我,你讀不懂,我卻感到痛快。是這樣的,有時候不得不晦澀,有時候朦朧會引來詩的靈魂; 寫作者有自己想要守護的願景,就必須幽婉,堅持信念。班傑明 (Walter Benjamin) 說:“生活的結構目前更多地取決於事實而不是信念的威力;而且是取決於這樣的事實,似乎它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沒有 變成過信念的基礎。”可詩人仍在寫詩,希望詩的智慧充滿感性,帶著力度使你產生共鳴。
我是幸運的,行有餘力的時候,“文藝城”的編輯周星利約我寫每 月一評。林仁餘接棒,讓我繼續寫,寫了三年,三年磨礪,對我是重要 的。之後又得到《源》主編譚瑞榮的眷顧,每期一文,我繼續得到磨礪的機會。至於詩,晚至2013年才忽然發覺,她是我蹉跎了許多年的紅顏知己。感謝林仁余和謝裕民二位編輯包容我起步時的稚嫩,頻選用我的詩作。也感謝本地各文學團體給予我同樣的機會和鼓勵。這些,對我是必需的土壤。還要特別感謝杜南發,2014年南發兄是第一位主編“文藝城文選”,及時發力給我;他破例收錄我的評論和兩首詩。這兩首詩 (風吹向我、風和一池春水的故事)都收進本集子。
目次
002 雨樹
004 與小紅點聊 6 個動詞
008 Rojak
010 Angin Laut
012 問碗筷
016 墳
020 我的步子
022 生生
024 五月
027 斯土
028 寅時最好
030 晨曦初照
032 跡線
035 潮汐時候在加冷河口碰面
040 麥裡芝蓄水池索引
042 陳六使徑
045 Halt
048 沿著克拉碼頭
052 獨白
053 向晚
054 推敲
056 走著
058 尋花
059 三疊
062 訪友
064 天空下
066 遙祝
068 說這個
070 角色
071 我的尋訪
078 老母親
082 嗅覺
083 綠小傘
084 燒鑄
086 白天想
088 孩子問
090 當累了
092 交叉記憶
094 注解
096 分別
098 獲得
102 數字思維
104 以為
106 祝語
108 雞蛋早餐
110 二老走植物園
113 天地素描
116 花和蝴蝶
118 藹藹 Toji 山巒
121 西湖寫月
122 TOJI 時間
126 距離三題
129 門
130 21 世紀,某日
132 如果
134 留得
136 沉默
140 顏色
143 月光
144 拔河
148 聽古
150 空中牽掛
152 這個世界越叫人不安
154 黑洞
156 Inuka 會不會這樣想 你是不是那樣想
158 漬
159 煙霾
160 吃風
162 牛蛙
164 眼睛
166 擺蕩
168 風吹向我
170 風和一池春水的故事
174 綻開
176 抗疫于小販中心之必要
178 一米
180 打開
寫譚瑞榮畫作《胡姬花》
182 看青春版牡丹亭
184 回顧一把豎琴
市川昆執導《緬甸一把豎琴》觀後
187 夜讀
188 大老爺宮
《粵海清廟:建築與歷史的對話》讀後
194 澆鑄成詩
《方路詩選 I 》讀後
198 鬼魂不散
讀《流俗地》贈黎紫書一首詩
204 灰
謝裕民小說《灰》讀後
208 詩說新語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