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毒理學(簡體書)
中英義旅遊迷你會話(電子書)
社區發展季刊155期:回顧與前瞻 (105/09)
畫談潛園(簡體書)
植物大戰殭屍歷史漫畫20:清朝(下)
海龍號:海上巨輪歷險記
The Frog Prince ― A Favorite Story in Rhythm and Rhyme (Music Included)
幽冥(精裝典藏版):十四篇記錄日本民俗與傳說、人性與玄怪的奇情短文
掌控談話:解決問題的關鍵技能(簡體書)
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
金融業務統計輯要-第459期104年12月(105/02)

TOP
2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中藥毒理學(簡體書)
滿額折

中藥毒理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分為總論、各論、附篇三個部分,總論論述了毒性中藥的概念、歷史、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學科任務,以及毒效動力學、毒代動力學、影響毒性的原因、中毒原因及防治、毒性中藥的管理,從理論和技術上對中藥毒理學進行了總結;各論收錄164種毒性中藥,按藥效分類。每藥包括概述、毒性成分、毒性作用與機制、毒代動力學、毒性作用的預防、中毒救治;附篇論述中藥合用、中西藥合用對毒性及療效的改變。最後附錄常見英文術語縮略詞以便讀者查詢。

作者簡介

徐宏喜,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院長。國家中組部“千人計劃”特聘教授。發表SCI論文200多篇。研究領域:抗腫瘤中藥、中藥質量控制、中藥新藥開發等。馮奕斌,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國家藥典委第十二屆委員,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委員。專業方向:藥理學、中藥藥理學、中藥毒理學和中醫內科學。汪選斌,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二級主任藥師。武當特色中藥研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抗腫瘤中藥藥理學及武當道教醫藥。

名人/編輯推薦

中藥毒理學屬於新興交叉學科,涉及中藥學、中醫學、毒理學等學科領域,是溝通中西醫、聯繫中西藥、跨越醫學和藥學、銜接基礎與臨床的橋梁學科。本書內容豐富、新穎翔實,系統性和實用性強,將基礎與臨床相聯繫,對中醫藥學術創新、臨床合理用藥和中藥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藥毒理學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產生毒性反應時中藥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的科學,旨在提供預防及救治中藥中毒的科學依據。為適應新時期學科建設、響應教學一線師生的需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組織專家編寫了《中藥毒理學》。《中藥毒理學》是介於毒理學和中藥藥理學之間的橋梁學科,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深化對中藥毒理學的理解。因此,本書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已出版“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藥藥理學》(第3版)的延伸教材,是《中藥藥理學》知識拓展的有益補充,旨在促進中藥毒理學的發展和提高學生對中藥毒理學的認識、應用能力,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本教材的編寫人員均為全國教學一線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其編寫內容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藥藥理學》(第3版)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力求以學生為中心,做到重點突出、成熟精煉,知識體系線條化、條理化,使學科體系有延續性,以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提高教材的可讀性、趣味性。
全書共分為總論、各論和附篇三部分。總論部分包括中藥毒理學及其毒動學、毒效學基本概念、定義,影響中藥毒性作用的因素、中藥中毒原因及防治、毒性中藥的管理。有助於讀者深入了解中藥毒理學的基本概念,包括毒性成分、毒性作用與機制、毒動學參數等。同時,本教材還重點講解了影響中藥毒性作用的因素,如用藥劑量、使用方法、疾病狀態等,以及中毒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旨在為中醫藥臨床實踐提供科學依據。對於中藥的毒性作用,一方面需要了解其毒性成分及其作用機制,另一方面需要注意中藥的使用方法和劑量,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中藥的毒性特點和使用注意事項。
各論部分按照中藥功效常用分類原則,分章介紹毒性中藥的毒性成分、毒性作用與機制、毒代動力學、毒性作用的預防、中毒救治。其中關於藥味分類,本教材從便於分述毒性中藥的角度出發,參照中藥學常用分類進行了細化,在《中藥藥理學》(第3版)的基礎上增補了驅蟲藥、涌吐藥、外用藥。對於藥材基原、功效,除特別注明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2020年版)為準,對於毒性成分我們還提供了化學結構式,給出了CAS(美國化學會化學文摘社)編號,並與SciFinder數據庫進行了核校,有助於讀者快速檢索。本教材不僅僅限於《中國藥典》(2020年版)所列的83種毒性中藥,還在此基礎上擴展至164種。對於缺乏毒動學數據者,則參考其藥動學現有成果。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藥存在藥效和毒性的雙重屬性,一些中藥毒性成分亦為活性成分,使用不當會導致中毒,在此我們亦專門提出,使讀者尤其是同學們對中藥藥效和毒性的雙重屬性有更直觀的了解。對於藥材的典籍出處,我們以現有中藥學教材、《中華本草》為準。對於研究不成熟,缺少毒性成分、毒性作用與機制、毒動學乃至藥動學等多項文獻資料,以及藥食兩用毒性低者,本教材略寫或不予收錄。附篇論述中藥合用、中西藥合用對毒性及療效的改變,包含中藥相互作用毒性增強或療效降低、中藥相互作用毒性減弱、中西藥合用毒性增強、中西藥合用毒性減弱四個部分。此外,本教材將文中的專業術語縮略詞進行了匯總,便於讀者隨時查閱。
盡管《中藥藥理學》教材的編寫已有30多年的歷史且經過多次修訂,相對較為完善,但作為其姊妹篇《中藥毒理學》的編寫尚屬首次,若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在後續的修訂中得以完善。
《中藥毒理學》編委會
2023年7月

目次

總論
第一章 緒論/3
第一節 中藥毒理學的概念、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和學科任務/3
第二節 中藥毒理學史與“毒藥”相關概念的演變/6
第二章 中藥毒效動力學/10
第一節 概述/10
第二節 中藥毒性的發生與發現/11
第三節 中藥毒性特徵與常用參數/13
第四節 中藥毒性作用/14
第五節 毒性中藥對機體的作用方式和致毒機制/16
第三章 中藥毒代動力學/27
第一節 毒性中藥的體內過程/27
第二節 毒性中藥體內藥量變化的時間過程/33
第三節 中藥安全性評價中的毒代動力學研究及其應用/36
第四章 影響中藥毒性作用的因素/39
第一節 藥材因素/39
第二節 機體因素/41
第三節 環境因素/42
第五章中藥中毒原因及防治/44
第一節 中藥中毒的原因/44
第二節 中藥中毒的預防/45
第三節 中藥中毒的診斷/51
第四節 中藥中毒的救治/54
第六章毒性中藥的管理/57
第一節 毒性中藥的分級/57
第二節 毒性中藥的分類和種類/59
第三節 毒性中藥的使用/62

各論
第七章 解表藥/71麻黃/71細辛/73蒼耳子/74薄荷/76柴胡/77
第八章 清熱藥/80
天花粉/80黃連/81 龍膽/83苦參/85 藤黃/86山豆根/87北豆根/89鬼臼/90金銀花/91 重樓/92穿心蓮/94大青葉/95板藍根/96 青黛/97蒲公英/98野菊花/99魚腥草/99 白頭翁/100半邊蓮/101半枝蓮/102熊膽粉/104千裡光/105 鴉膽子/106四季青/108青蒿/109白薇/111三顆針/112臭靈丹草/112 飛揚草/113 苦木/114綿馬貫眾(附:綿馬貫眾炭)/115紫其貫眾/117
第九章 瀉下藥/118
大黃/118蘆薈/121 番瀉葉/122火麻仁/124甘遂/125京大戟/126芫花/128商陸/129 巴豆(附:巴豆霜)/130
牽牛子/132千金子/133 蓖麻子/135
第十章 祛風濕藥/137
雷公藤/137 昆明山海棠/139防己/140鬧羊花/141威靈仙/143 眼鏡蛇/144 蘄蛇/145徐長卿/146青風藤/147 兩頭尖/148金鐵鎖/149 丁公藤/150地楓皮/151 兩面針/152
第十一章 芳香化濕藥/154
厚樸/154
第十二章 利水滲濕藥/156
澤瀉/156 香加皮/157 澤漆/159關木通(附:廣防已、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160虎杖/163
第十三章 溫裡藥/165
附子及川烏(附:草烏、雪上一枝蒿、關白附)/165 吳茱萸/170花椒/172 丁香/173
第十四章 理氣藥/175
川楝子/175 薤白/177 青皮/178九裡香/180
第十五章 消食藥/181
山楂/181 萊菔子/182
第十六章 驅蟲藥/184
使君子/184 鶴虱/185 南鶴虱/186
第十七章 止血藥/188
蒲黃/188 三七/189艾葉/191
第十八章 活血化瘀藥/193
莪術/193 三棱/194川芎/195 延胡索/196丹參/198小葉蓮/199急性子/200桃仁/201 益母草/202馬錢子/203土鱉蟲/205水蛭/205 斑蝥/207紅娘子/208青娘子/209
第十九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210
半夏/210天南星/212 白附子/213大皂角/215黃藥子/216桔梗/218苦杏仁/219葶藶子/221白果/222 洋金花/224天仙子/225華山參/226
第二十章 安神藥/228
朱砂/228遠志/230
第二十一章 平肝息風藥/232
羅布麻葉/232鉤藤/234天麻/235全蝎/236蜈蚣/238牛黃/ 239
第二十二章 開竅藥/241
麝香/241 蟾酥/243樟腦/244 豬牙皂/246
第二十三章 補虛藥/248
人參/248西洋參/250黃芪/251 甘草/253補骨脂/255鹿茸/256 當歸/257何首烏/258榼藤子/260
第二十四章 收澀藥/262
罌粟殼/262五味子/264 肉豆蔻/265
第二十五章 涌吐藥/267
常山/267 瓜蒂/268膽礬/270藜蘆/ 271
第二十六章 外用藥/274
雄黃/274硫黃/276木鱉子/277土荊皮/278蜂房/278大蒜/279升藥/280白降丹/281 砒石/282輕粉/284鉛丹/285 幹漆/287蛇床子/287狼毒/288

附篇
第二十七章 中藥相互作用毒性及療效改變/293
第一節 中藥相互作用毒性增強或療效降低/293
第二節 中藥相互作用毒性減弱/301
第三節 中西藥合用毒性增強/307
第四節 中西藥合用毒性減弱/313
常用術語縮略詞 /320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