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如何開啟心門,與世界建立深刻連結?
釋放潛能、超越自我限制、活在當下
探索心智力量──就是自我覺醒的第一步!
▎自我覺醒──發現內在的力量
本書的開篇,作者便引領讀者進入自我覺醒的旅程。在第一章〈我是一切的根源:覺知.覺察.放下〉中,作者探討了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並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我到底是誰?」,這一章節不僅是對自我認知的深入探索,也是一次對內心深處的真實自我進行深刻的挖掘。透過練習放下虛妄,引導讀者去發現那個真實的自己,從而理解到「自己」才是生命中一切事物的根源。
▎心門的開啟──與世界的溝通
在第二章中,作者強調了開啟心靈之門的重要性。這一章節鼓勵讀者走出去,與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作者認為,「真誠」是打開心門的關鍵,它能夠幫助人們打破現有的狀態,見到更廣闊的世界。這部分的內容不僅是關於自我表達的藝術,也是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智慧,從而達到更豐富的人生體驗。
▎潛能的釋放──超越自我限制
第三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潛能的釋放。他們提出,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潛能,但往往被自己的觀念所限制。透過自我反省和相信自己的能力,讀者可以學會放棄過去的自我,讓內在的潛能得以釋放。這一部分不僅是關於自我成長,更是關於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渴望,並追求它。
▎生命的實踐──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在書的後半部分,特別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中,作者討論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心智的力量。他們強調活在當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以及為成功做好準備的重要性。這些章節不僅提供了實用的生活建議,也鼓勵讀者勇於面對挑戰,並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尋求進步和成長。
最後幾章,如〈敢挑戰自我極限〉和〈感知幸福與遺憾〉,則更深入地探討了如何在面對生活的不同階段時,保持積極和開放的心態。作者們強調,透過感恩、原諒和坦然面對生活,我們可以更好地感知到幸福和遺憾,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本書特色】:
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自我發現和個人成長的書籍,作者也在書中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方法和策略,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理念。從打開自己的心房到釋放自我潛能;從正視自己到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這本書是對那些渴望探索內在世界並在生活中尋找更多可能性的人的一份寶貴指南。
釋放潛能、超越自我限制、活在當下
探索心智力量──就是自我覺醒的第一步!
▎自我覺醒──發現內在的力量
本書的開篇,作者便引領讀者進入自我覺醒的旅程。在第一章〈我是一切的根源:覺知.覺察.放下〉中,作者探討了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並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我到底是誰?」,這一章節不僅是對自我認知的深入探索,也是一次對內心深處的真實自我進行深刻的挖掘。透過練習放下虛妄,引導讀者去發現那個真實的自己,從而理解到「自己」才是生命中一切事物的根源。
▎心門的開啟──與世界的溝通
在第二章中,作者強調了開啟心靈之門的重要性。這一章節鼓勵讀者走出去,與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作者認為,「真誠」是打開心門的關鍵,它能夠幫助人們打破現有的狀態,見到更廣闊的世界。這部分的內容不僅是關於自我表達的藝術,也是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智慧,從而達到更豐富的人生體驗。
▎潛能的釋放──超越自我限制
第三章中,作者深入探討了潛能的釋放。他們提出,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潛能,但往往被自己的觀念所限制。透過自我反省和相信自己的能力,讀者可以學會放棄過去的自我,讓內在的潛能得以釋放。這一部分不僅是關於自我成長,更是關於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的渴望,並追求它。
▎生命的實踐──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
在書的後半部分,特別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中,作者討論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心智的力量。他們強調活在當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以及為成功做好準備的重要性。這些章節不僅提供了實用的生活建議,也鼓勵讀者勇於面對挑戰,並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尋求進步和成長。
最後幾章,如〈敢挑戰自我極限〉和〈感知幸福與遺憾〉,則更深入地探討了如何在面對生活的不同階段時,保持積極和開放的心態。作者們強調,透過感恩、原諒和坦然面對生活,我們可以更好地感知到幸福和遺憾,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本書特色】:
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自我發現和個人成長的書籍,作者也在書中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方法和策略,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理念。從打開自己的心房到釋放自我潛能;從正視自己到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這本書是對那些渴望探索內在世界並在生活中尋找更多可能性的人的一份寶貴指南。
作者簡介
鄧國弘,企業培訓師、心理諮商師。曾訓練過多位企業高管,並擔任過不同領域的企業顧問。目前從事領導力、教練技術及家庭教育的研究與訓練。
張美英,心理諮商師。在企業中擔任顧問,擅長心理諮詢及心理輔導。
張美英,心理諮商師。在企業中擔任顧問,擅長心理諮詢及心理輔導。
序
前言 開啟心門,世界就是你的
走進這個世界,猶如駛入浩瀚的海洋,而每個人,便是大海上航行的小船。雖然人人都會眷戀那個風平浪靜的溫馨港灣,但大海並不因此而改變――人生永遠不會有完全的必然性。身處這個紛擾的世界,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重、人際關係的發展變化……都會讓許多人感到暈頭轉向、心神不寧,而他們原本保有的那份純真、淡然和性靈,恐怕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消磨殆盡。
你是不是會因某些事情而感到煩惱、焦躁或壓抑、恐懼?
你是不是常常擔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會因為外界的種種變化而每況愈下?其實,你對外界和他人關注得太多,而往往忽略了自己。愈是身處現代化的社會,你愈需要關注內心世界,如果忘記這一點,很容易割裂與內在自我的關係,迷失在浩蕩的社會洪流中。
那些真正能掌控自我內心的人,他們不論到世界哪個環境中,都會獲得溫馨和燦爛的微笑,而那些忘記自我的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周圍的冷漠和阻礙。那是因為,一個能積極運用自我心態調整來應對世界的人,心中自然會充滿陽光,就算周圍環境不盡如人意,他也會看到希望,最終獲得別人的認可。
「自我心態」決定你的生活,也將決定你未來的人生。你需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疑慮、停止抱怨,掌控自己的情緒,然後適度地調適自己、改變態度。
多年來,身為「自我教練專業領域」的老師,我在一次次的課堂中,不斷深入觀察學員,在情感交流中,了解他們的內心;在溝通互動中,閱讀他們的故事。藉此,我掌握了大量現代社會中,一般人應如何處理其內心的第一手資訊,以便形成富於特色的教學系統和經驗、心得。而本書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逐漸發軔、累積,並最終破繭而出。
本書開頭,提出「我是一切的根源」。雖然這個事實毫無疑義,但卻鮮少有人真正在意,更不用說深入明瞭其中所蘊含的心理學和哲學意義。透過閱讀,讀者將會了解,客觀環境和自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一個不在意自我力量的人,不可能適應外界環境;而盲目抱怨世界的人,也正在虛妄地抱怨自己。
在本書,我將引導讀者學會積極、真誠地溝通,並打破隔閡,敞開心門,伸出觸角與世界交流;強調利用自我的發現、內心和自信,去探索生命中的無限潛能;教導讀者如何正向地正視自己、認清現實、接納自我和外界;盡力提升自我、創造成功機會,讓生活的每一天都獲得嶄新面貌。不斷地挑戰自我、勇敢面對壓力,超越那些艱難阻礙;忠誠面對自己的選擇,做到無怨無悔地對待生命;對幸福和遺憾,都以感恩、坦然的心態去接受;掌控自己的情緒,獲得他人的信任;懂得給予快樂及捨得付出……。在擁有了上述的能力後,相信讀者最終將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立場,能夠保持自我的獨立,擁有堅定和美好的人生信念與價值觀,並從中經歷生命的圓滿、內心的和諧。
在培訓之餘,我也粗略涉及了一些中西方文化、心理學、禪修等專業知識,因此在本書的寫作中,不免加入相關理論。同時,我多年教學實踐所獲得的實務經驗,加上專業理論的融會貫通,可以讓我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把這些專業、艱深的知識和理論,言簡意賅地向讀者逐步說明。至於案例的選擇,我挑選歷史上著名的成功人士,同時又挑選教學實踐中的普通人,讓兩者的故事充分結合,相互印證。相信這更能帶給讀者一種親切感,讀者們會明白,不管身分為何,其實都需要保持對自我的敬畏、對自我的引導,以及對自我的探索和釋放。
開啟本書時,或許你對自我的認知是那麼淺薄、有限且茫然,你的內心世界缺少陽光,你會因為種種悲苦、挫折而忘記審視自我。
但在閱讀本書之後,相信你會驚喜地發現,其實內心世界並不需要太多外界的陽光,因為,每個人都是光源,只要人人都能釋放光芒,就能溫暖自己、進而溫暖整個世界。所以,儘管每個「我」或許渺小、或許普通,但永遠也不要忘記屬於自己內心的能量,永遠也不要忘記心門需要自己開啟、成長需要自己悉心體會。
現在就讓我們和本書一起出發,共同探索並尋找,期待那個能讓一切都變得更加美麗且強大的自我!
走進這個世界,猶如駛入浩瀚的海洋,而每個人,便是大海上航行的小船。雖然人人都會眷戀那個風平浪靜的溫馨港灣,但大海並不因此而改變――人生永遠不會有完全的必然性。身處這個紛擾的世界,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重、人際關係的發展變化……都會讓許多人感到暈頭轉向、心神不寧,而他們原本保有的那份純真、淡然和性靈,恐怕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消磨殆盡。
你是不是會因某些事情而感到煩惱、焦躁或壓抑、恐懼?
你是不是常常擔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會因為外界的種種變化而每況愈下?其實,你對外界和他人關注得太多,而往往忽略了自己。愈是身處現代化的社會,你愈需要關注內心世界,如果忘記這一點,很容易割裂與內在自我的關係,迷失在浩蕩的社會洪流中。
那些真正能掌控自我內心的人,他們不論到世界哪個環境中,都會獲得溫馨和燦爛的微笑,而那些忘記自我的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周圍的冷漠和阻礙。那是因為,一個能積極運用自我心態調整來應對世界的人,心中自然會充滿陽光,就算周圍環境不盡如人意,他也會看到希望,最終獲得別人的認可。
「自我心態」決定你的生活,也將決定你未來的人生。你需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疑慮、停止抱怨,掌控自己的情緒,然後適度地調適自己、改變態度。
多年來,身為「自我教練專業領域」的老師,我在一次次的課堂中,不斷深入觀察學員,在情感交流中,了解他們的內心;在溝通互動中,閱讀他們的故事。藉此,我掌握了大量現代社會中,一般人應如何處理其內心的第一手資訊,以便形成富於特色的教學系統和經驗、心得。而本書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逐漸發軔、累積,並最終破繭而出。
本書開頭,提出「我是一切的根源」。雖然這個事實毫無疑義,但卻鮮少有人真正在意,更不用說深入明瞭其中所蘊含的心理學和哲學意義。透過閱讀,讀者將會了解,客觀環境和自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一個不在意自我力量的人,不可能適應外界環境;而盲目抱怨世界的人,也正在虛妄地抱怨自己。
在本書,我將引導讀者學會積極、真誠地溝通,並打破隔閡,敞開心門,伸出觸角與世界交流;強調利用自我的發現、內心和自信,去探索生命中的無限潛能;教導讀者如何正向地正視自己、認清現實、接納自我和外界;盡力提升自我、創造成功機會,讓生活的每一天都獲得嶄新面貌。不斷地挑戰自我、勇敢面對壓力,超越那些艱難阻礙;忠誠面對自己的選擇,做到無怨無悔地對待生命;對幸福和遺憾,都以感恩、坦然的心態去接受;掌控自己的情緒,獲得他人的信任;懂得給予快樂及捨得付出……。在擁有了上述的能力後,相信讀者最終將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立場,能夠保持自我的獨立,擁有堅定和美好的人生信念與價值觀,並從中經歷生命的圓滿、內心的和諧。
在培訓之餘,我也粗略涉及了一些中西方文化、心理學、禪修等專業知識,因此在本書的寫作中,不免加入相關理論。同時,我多年教學實踐所獲得的實務經驗,加上專業理論的融會貫通,可以讓我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把這些專業、艱深的知識和理論,言簡意賅地向讀者逐步說明。至於案例的選擇,我挑選歷史上著名的成功人士,同時又挑選教學實踐中的普通人,讓兩者的故事充分結合,相互印證。相信這更能帶給讀者一種親切感,讀者們會明白,不管身分為何,其實都需要保持對自我的敬畏、對自我的引導,以及對自我的探索和釋放。
開啟本書時,或許你對自我的認知是那麼淺薄、有限且茫然,你的內心世界缺少陽光,你會因為種種悲苦、挫折而忘記審視自我。
但在閱讀本書之後,相信你會驚喜地發現,其實內心世界並不需要太多外界的陽光,因為,每個人都是光源,只要人人都能釋放光芒,就能溫暖自己、進而溫暖整個世界。所以,儘管每個「我」或許渺小、或許普通,但永遠也不要忘記屬於自己內心的能量,永遠也不要忘記心門需要自己開啟、成長需要自己悉心體會。
現在就讓我們和本書一起出發,共同探索並尋找,期待那個能讓一切都變得更加美麗且強大的自我!
目次
前言 開啟心門,世界就是你的
Chapter1 我是一切的根源:覺知·覺察·放下
沒有我,地球真的會停止轉動嗎?
我原來這麼偉大,我原來這麼渺小
我到底是誰?
抱怨世界,其實就是在抱怨自己
放下虛妄,發現真實的自己
我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Chapter2 開啟心門靠自己:溝通·打破·真誠
心門開啟,世界豁然開朗
走出去,跟所有人溝通交流,發現美好
信念決定人生方向
不打破現有狀態,見不到山外青山樓外樓
敞開心扉,見證自己的成長
真誠,是世上最美的陽光
Chapter3 無限潛能會釋放:發現·自省·相信
我也有潛能嗎?
阻擋我成功的,竟是我的觀念
每個人生來便是成功的,而我卻不知道
善於歸零,人生才有無限可能
放棄自以為是的過去,讓潛能釋放
放大內心的渴望,相信自我
Chapter4 正視自己不逃避:當下·接納·釋放
活在當下,活在今天
今天的精彩無可取代
人無完人,接納自己的不美麗
逃離舒適圈,走向夢中的自我
放下悔恨,在當下綻放
如果想哭,千萬別忍著
Chapter5 為成功做好準備:盡力·提升·機會
成功沒來敲門前,做好自己
在生命的每一刻全力以赴
進步小不可怕,可怕的是原地踏步
放棄固執,見證每一天新的自己
等待,未嘗不是一種進步
機會來臨,請猛撲上去
Chapter6 敢挑戰自我極限:勇敢·放空·超越
既然畏懼無濟於事,為什麼還要畏懼
世界這麼亂,我不勇敢給誰看
放空雜念,找回孩子般的好奇心
勇於突破,失敗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不超越,人生永遠沒起色
鳳凰涅槃,挑戰極限才能發現真我
Chapter7 面對自己的選擇:從容·真實·不悔
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從容優雅的人生,淡定坦誠的自我
用最真實的面目面對朋友
不要讓猶豫和後悔,浪費了人生時光
不驕不躁,以我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
危難時,我選擇與誰患難與共
Chapter8 感知幸福與遺憾:感恩·原諒·坦然
別走得太快,讓幸福跟上來
沉默的父母,永遠站在我的身後
世上沒有理所當然,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
善於忘記,善於原諒每個人、每件事
回味幸福,感恩才能贏得所有
原諒過去,坦然面對遺憾,感知未來幸福
幸福時,給自己寫一封遺書
Chapter9 掌控情緒贏得信任:看透·守諾·不破壞
看透不看破,我的生氣於事無補
無法掌控自我情緒的人,永遠不可靠
世界沒有激怒我,是我的無知激怒了自己
信守承諾,不做反覆無常之人
規矩是用來遵守,而不是破壞的
掌控了情緒,就掌控了世界
Chapter10 善待奉獻與索取:給予·快樂·捨得
向外展現自我的人,最快樂
付出的時候,我才最幸福
快樂源自內心深處,並非外界獲得
我為什麼總是不快樂
不敢失去,就無從獲得
能量守恆,度別人其實是在度自己
Chapter11 擁有人生的立場:獨立·信念·價值觀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獨立,才有可能遇見真我
活在自我的期待裡,而不是別人的眼光中
有信念的人生,永遠不寂寞
阻礙自我與潛能的價值觀是偽價值觀
我是一切的根源,我的人生我做主
Chapter1 我是一切的根源:覺知·覺察·放下
沒有我,地球真的會停止轉動嗎?
我原來這麼偉大,我原來這麼渺小
我到底是誰?
抱怨世界,其實就是在抱怨自己
放下虛妄,發現真實的自己
我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Chapter2 開啟心門靠自己:溝通·打破·真誠
心門開啟,世界豁然開朗
走出去,跟所有人溝通交流,發現美好
信念決定人生方向
不打破現有狀態,見不到山外青山樓外樓
敞開心扉,見證自己的成長
真誠,是世上最美的陽光
Chapter3 無限潛能會釋放:發現·自省·相信
我也有潛能嗎?
阻擋我成功的,竟是我的觀念
每個人生來便是成功的,而我卻不知道
善於歸零,人生才有無限可能
放棄自以為是的過去,讓潛能釋放
放大內心的渴望,相信自我
Chapter4 正視自己不逃避:當下·接納·釋放
活在當下,活在今天
今天的精彩無可取代
人無完人,接納自己的不美麗
逃離舒適圈,走向夢中的自我
放下悔恨,在當下綻放
如果想哭,千萬別忍著
Chapter5 為成功做好準備:盡力·提升·機會
成功沒來敲門前,做好自己
在生命的每一刻全力以赴
進步小不可怕,可怕的是原地踏步
放棄固執,見證每一天新的自己
等待,未嘗不是一種進步
機會來臨,請猛撲上去
Chapter6 敢挑戰自我極限:勇敢·放空·超越
既然畏懼無濟於事,為什麼還要畏懼
世界這麼亂,我不勇敢給誰看
放空雜念,找回孩子般的好奇心
勇於突破,失敗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不超越,人生永遠沒起色
鳳凰涅槃,挑戰極限才能發現真我
Chapter7 面對自己的選擇:從容·真實·不悔
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從容優雅的人生,淡定坦誠的自我
用最真實的面目面對朋友
不要讓猶豫和後悔,浪費了人生時光
不驕不躁,以我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
危難時,我選擇與誰患難與共
Chapter8 感知幸福與遺憾:感恩·原諒·坦然
別走得太快,讓幸福跟上來
沉默的父母,永遠站在我的身後
世上沒有理所當然,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
善於忘記,善於原諒每個人、每件事
回味幸福,感恩才能贏得所有
原諒過去,坦然面對遺憾,感知未來幸福
幸福時,給自己寫一封遺書
Chapter9 掌控情緒贏得信任:看透·守諾·不破壞
看透不看破,我的生氣於事無補
無法掌控自我情緒的人,永遠不可靠
世界沒有激怒我,是我的無知激怒了自己
信守承諾,不做反覆無常之人
規矩是用來遵守,而不是破壞的
掌控了情緒,就掌控了世界
Chapter10 善待奉獻與索取:給予·快樂·捨得
向外展現自我的人,最快樂
付出的時候,我才最幸福
快樂源自內心深處,並非外界獲得
我為什麼總是不快樂
不敢失去,就無從獲得
能量守恆,度別人其實是在度自己
Chapter11 擁有人生的立場:獨立·信念·價值觀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獨立,才有可能遇見真我
活在自我的期待裡,而不是別人的眼光中
有信念的人生,永遠不寂寞
阻礙自我與潛能的價值觀是偽價值觀
我是一切的根源,我的人生我做主
書摘/試閱
Chapter1 我是一切的根源:覺知.覺察.放下
世界萬事萬物都來自於「我」對世界的反映。只有「我」,才是人生的主宰;只有「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抓住屬於「我」的覺知和覺察,又懂得放下屬於「我」的妄念和空想。這樣,你才能更加理性和冷靜地面對真實的自我。
沒有我,地球真的會停止轉動嗎?
「記得你每天提到最多的那個字嗎?」
「啊?什麼?我每天提到什麼?」
「沒錯,就是這個字――我。」
幾乎每次為新學員上課時,我都會以這樣的對話作為開場白。經過我的提醒,新學員才發現,原來他們幾乎無時無刻不是在想著「我」這個概念。
難道不是嗎?
從兒童擁有完全的自我意識開始,每個人就不斷用這個概念提醒自己――
「我」是世界的主體、「我」是生活的重心、「我」是地球轉動的意義、「我」是固有的角色……
這並非因我們自私,而是當我們觀察和體驗周圍的一切時,必然會帶著主觀視角,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收穫感官帶來的資訊,明晰思維產生的結果。如果沒有「我」的概念,又該怎麼進行工作和生活?怎麼區分自己和他人?
就這樣,許多人一生都圍繞著「我」而孜孜不倦:
是「我」,需要一支新的 iPhone手機,為此我會想盡辦法、持續地努力;
是「我」,必須在公司競爭中占得上風,為此我得付出更多時間、心力;
是「我」,需要健康的身體、豐厚的收入和完美的家庭,因此,我就會成為他人眼中值得欽羨的存在……
但同時,許多痛苦、煩惱、嗔怒和怨恨,也圍繞著「我」而產生:
我真沒用,為什麼不能像同事那樣,靠海外代購買一支 iPhone?
我真討厭我的上司,他總是搶走我的功勞,奪走我升遷的機會;
我的現狀太令人失望了,或許就是現在,人們正在嘲笑我……
更大的問題是,許多人都有類似的感受,但卻不去想辦法做出改變。他們只願意停留在「我」的概念所營造出的困境中,猶如《全面啟動》(Inception)所隱喻的那夢中之夢。
如果一個人過於依賴「我」的概念,那麼在他生命中,就會逐漸形成一個無形的枷鎖――我執。
當「我執」形成之後,你將從此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在這十字架的重壓下,生活也好、事業也罷,都無法為你帶來更多的歡愉。
當你打算用「我執」來構建自信,會發現這樣的自信並不強大,反而導致事情無法順利進行、無法成功。當你打算用「我執」來鑄造尊嚴,卻發現,想要求得的東西,並不會如期而至。那些意念中充滿了「我執」的人,他們的生活充斥著痛苦而變得更加艱辛,常常會為了小事情就生氣,為了小挫折就放棄;他們難以與社會共存,而經常表現出躁動的叛逆。
「我執」的十字架是許多人主動的選擇,可是沒有了「我」,地球真的會停止轉動嗎?當一個人忘記「我」的概念,他真的就無法順利生活下去嗎?
換而言之,「我執」到底是否能夠捨棄?
在經典智慧書《菜根譚》中,有一段富含禪意的話:「簾櫳高暢,看青山綠水吞吐煙雲,識乾坤之自在;竹樹扶疏,任乳燕鳴鳩送迎時序,知物我之兩忘。」
在滿足了和諧精神的傳統農業文明之影響下,知識分子們就是如此浸潤於自然美景中,忘記世俗帶來的「自我」概念,達到物我兩忘的美妙狀態。因此,他們步入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中。如果古代人能達到「無我」之界,那麼現代人更加可以。何況,忘記自我,真的會讓你的世界更完美。
「無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不妨嘗試伸出你的雙手吧!擺出一個「人」字。
現在,請一位朋友,看看你擺的是什麼字?
當你笑嘻嘻地看著他時,聽到的答案可能是自己沒有想到的......
「這是『入』字。」朋友平靜地說。
此時,你很快就會明白,大家都沒有錯。你不會充滿「我執」地認為朋友說錯了,而堅持自己是對的。
看!「我執」的捨棄並不困難,如果你能學著不把自我感受當成唯一的標準,你就順利踏上捨棄「我執」的第一步了。接著,你很快就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愈是刻意記住自我的人,離人生的正確答案也就愈遠;愈是想要證明世界和自我關係的人,愈容易被世界拋棄。
更何況,捨棄「我執」,你的世界並不會因此停止轉動。就像你並不會因為刪掉手機中一張自己的照片,就擔心自己會從此消失一樣。同樣,無論你是不是掛念「我執」,你本身都是存在的。當你「記得」自我時,你存在;而當你「忘記」自我時,你「依然」存在,且這種存在會更加牢固。
從閱讀本書的最初開始,你應該獲得這樣的啟發:「在生活節奏愈來愈緊湊的環境下,人們愈是注重自我感受、愈是強調自我角色,或許就愈會迷失真正的自我。反之,平和地看待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向自然學習,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或許你就會發現,不管看到什麼,都會覺得那是美麗的、合理的,而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能淡定自若地加以面對。」
最終,從拋棄「我執」開始,我們將邁向「自我完善、自我和諧與自我昇華」的美好道路。
我原來這麼偉大,我原來這麼渺小
一個對人生充滿期待和渴望的人,他們知道如何正確地覺知自我。
在接觸過許多獲得幸福真諦的人們之後,我發現,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知道如何激發自我內在的偉大能量,同時又能保持對自我的清晰認知。一個人如果無法做到以上兩點,那麼他這一輩子可能無法真正關注自己的內心,除了外在的獲得或失去之外,他們始終難以對自身做出什麼具體的改變。
相反,擦拭心中塵封已久的灰塵,才能更加徹底地了解自我,發現那個看起來矛盾,卻又充滿新意的自我。唯有這樣,你才能有所突破和改變,迎接不同的全新人生。
當你面臨任何痛苦時,請堅定地告訴自己,你是數以億計精子中脫穎而出的那一個生命,能來到這個世界,是你在自然競爭中贏得偉大戰役、勝利的結果。你沒有理由認為自己軟弱、責罵自己無能,因為那不是事實,只是你個人錯誤的體驗罷了。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在晚年時,突然想考驗一下自己最得意的學生。
他將學生叫到書房中,說道:「我的蠟燭所剩無幾,想要找另一根接著點燃,你明白嗎?」
學生立刻說:「我明白。您是想要有人可以忠信且完善地繼承思想。」
「可是,」
蘇格拉底慢慢說道:「我需要夠優秀的人才來繼承。他需要有充分的智慧、信心和非凡的勇氣。你能找到這樣的人嗎?」
學生領命而去。
不久後,他找來一位位學者們,但蘇格拉底卻都婉言拒絕。
直到最後,學生只能羞愧地說:「對不起!老師,我無法受託找到您所說那樣偉大的人才,真是讓您失望了!」
蘇格拉底此時已因被貴族迫害而服下毒藥。他閉上眼睛,許久才用盡力氣睜開眼說:「其實,你對不起的是自己。本來,我確信你才是最優秀的,但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總是不斷尋找外界的偉大……」
不久後,一代哲人就永遠離開了,這位學生卻因此幡然悔悟。蘇格拉底的這位得意門生,正是我們眾所周知的柏拉圖(Plato)。
在我的課堂上,許多人都曾表現得像年輕時的柏拉圖那樣,他們希望透過參加一門課程,就能從外界獲得偉大的力量,同時希望老師能點石成金,在短短的時間內,將他們徹底大改造。但我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學生們:「你們的觀念錯了,你們並不需要求助外界的什麼力量,因為你們原本就是偉大的;沒有你們的偉大潛能,老師怎麼可能激發你們內在的力量?」
唯有承認自己的偉大,你才會相信自己有幸福與成功的可能,你才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標。即使你努力付出卻沒有獲得成功,你也會因此而問心無愧。你不會消極地自甘墮落,接受缺點和惡習,因為你總知道,未來還會有更好的自我,正在前行的風景中等待並迎接你。
只要你帶著這樣的自信,哪怕只做出一點點微小的改變,你也應該不斷提醒自己:「我,原來這麼偉大。」
你之所以偉大,應該在於對束縛的自我突破,那種束縛並非外界強加給你的,而是你欠缺對自身的信念所造成的。
隋開皇十二年,十四歲的道信和尚去禮謁僧璨大師。
道信第一次見到大師,就問道:「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大師反問道:「誰縛汝?」
道信回答說:「無人。」大師復問:「何更求解脫乎?」道信遂悟。
道信和尚這時才明白,自己是偉大的,沒有被什麼人束縛住。同樣,唯一能束縛、逼迫你的,就是你自己的內心。你所有的覺知和覺察,都不應蒙蔽、壓迫、限制自我的偉大,而是要啟用,並點燃、激發其力量。
但是,如果你只能片面地看到自我的偉大,其實也會陷入與「我執」類似的苦惱中。
我所認識的許多人,雖然願意承認自己不如富翁有錢,不如明星美麗,甚至不如同事和朋友幸福,但他們內心還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只是地球上最微小的一分子,而地球則是宇宙中的一顆小小塵埃。其實,從宇宙角度來看,整體人類歷史,連億萬分之一也算不上,而一個個的生命個體,豈不是更為渺小嗎?
正因為不願採納這個角度,許多表面上有自信的人,依然談不上真正了解自己。他們傲慢地認為,因為自己了解社會百態,所以就能輕易掌握人生的祕密和規律,且能巧妙地運用它們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效力。然而事實上,一旦這樣的人遭遇挫折與打擊,他們所體會到的痛苦,將會更加難以承受。
曾經的IBM總裁湯瑪士.華生(Thomas Watson)在任期內不幸罹患嚴重的心臟病,醫生為此建議他住院。
他在聽到這個建議後,立刻不安地反駁醫生:「我怎麼能住院?IBM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我每天處理的事情那麼多,我住院,公司怎麼辦?」
醫生笑了笑,開始收拾東西,然後說道:「先生,身為醫生,我看過無數的墳墓。要知道,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躺著進去,到那時,我們的工作總都會有人來接替。請原諒我這麼直接地說,當我們走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我的診所會有人接管,而IBM也不例外。」
華生沉默了。第二天,他立刻遞交辭呈,開始接受醫生建議,積極治療。
或許,我們都和華生一樣,在對自我的看法中,「我」仍是那麼重要、那麼不可或缺。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沒有你,相信其他人的生活依然會繼續進行著。
因此,請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吧!很多時候,你沒有自己所認定的那麼重要。即便你在事業上獲得一些成就、在生活中也過得優裕富足,但請仍然不要忘記時常提醒自己:「我是宇宙中最微小的塵埃,我看似漫長的一生,相較於亙古的宇宙而言,不過是滄海一粟、是無法計算的瞬間,即使我錦衣玉食、出將入相,最終結果也與社會上的販夫走卒沒有什麼差別。」
「我,原來這麼偉大。」當你認同這句話,你將擁有覺知和覺察的力量。
「我,原來這麼渺小。」當你理解這句話,你將擁有放下和反省的勇氣。
有了這樣的力量和勇氣,相信你將更加睿智地面對自己與世界,成為在淡然中深藏稜角的人;成為在平靜中富含熱情的人;成為既擁有無限進取之心,又能相忘於江湖之人。
那正是觀察自我的最佳角度,也是一個人成功摘下幸福果實的起步。
世界萬事萬物都來自於「我」對世界的反映。只有「我」,才是人生的主宰;只有「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抓住屬於「我」的覺知和覺察,又懂得放下屬於「我」的妄念和空想。這樣,你才能更加理性和冷靜地面對真實的自我。
沒有我,地球真的會停止轉動嗎?
「記得你每天提到最多的那個字嗎?」
「啊?什麼?我每天提到什麼?」
「沒錯,就是這個字――我。」
幾乎每次為新學員上課時,我都會以這樣的對話作為開場白。經過我的提醒,新學員才發現,原來他們幾乎無時無刻不是在想著「我」這個概念。
難道不是嗎?
從兒童擁有完全的自我意識開始,每個人就不斷用這個概念提醒自己――
「我」是世界的主體、「我」是生活的重心、「我」是地球轉動的意義、「我」是固有的角色……
這並非因我們自私,而是當我們觀察和體驗周圍的一切時,必然會帶著主觀視角,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收穫感官帶來的資訊,明晰思維產生的結果。如果沒有「我」的概念,又該怎麼進行工作和生活?怎麼區分自己和他人?
就這樣,許多人一生都圍繞著「我」而孜孜不倦:
是「我」,需要一支新的 iPhone手機,為此我會想盡辦法、持續地努力;
是「我」,必須在公司競爭中占得上風,為此我得付出更多時間、心力;
是「我」,需要健康的身體、豐厚的收入和完美的家庭,因此,我就會成為他人眼中值得欽羨的存在……
但同時,許多痛苦、煩惱、嗔怒和怨恨,也圍繞著「我」而產生:
我真沒用,為什麼不能像同事那樣,靠海外代購買一支 iPhone?
我真討厭我的上司,他總是搶走我的功勞,奪走我升遷的機會;
我的現狀太令人失望了,或許就是現在,人們正在嘲笑我……
更大的問題是,許多人都有類似的感受,但卻不去想辦法做出改變。他們只願意停留在「我」的概念所營造出的困境中,猶如《全面啟動》(Inception)所隱喻的那夢中之夢。
如果一個人過於依賴「我」的概念,那麼在他生命中,就會逐漸形成一個無形的枷鎖――我執。
當「我執」形成之後,你將從此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在這十字架的重壓下,生活也好、事業也罷,都無法為你帶來更多的歡愉。
當你打算用「我執」來構建自信,會發現這樣的自信並不強大,反而導致事情無法順利進行、無法成功。當你打算用「我執」來鑄造尊嚴,卻發現,想要求得的東西,並不會如期而至。那些意念中充滿了「我執」的人,他們的生活充斥著痛苦而變得更加艱辛,常常會為了小事情就生氣,為了小挫折就放棄;他們難以與社會共存,而經常表現出躁動的叛逆。
「我執」的十字架是許多人主動的選擇,可是沒有了「我」,地球真的會停止轉動嗎?當一個人忘記「我」的概念,他真的就無法順利生活下去嗎?
換而言之,「我執」到底是否能夠捨棄?
在經典智慧書《菜根譚》中,有一段富含禪意的話:「簾櫳高暢,看青山綠水吞吐煙雲,識乾坤之自在;竹樹扶疏,任乳燕鳴鳩送迎時序,知物我之兩忘。」
在滿足了和諧精神的傳統農業文明之影響下,知識分子們就是如此浸潤於自然美景中,忘記世俗帶來的「自我」概念,達到物我兩忘的美妙狀態。因此,他們步入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中。如果古代人能達到「無我」之界,那麼現代人更加可以。何況,忘記自我,真的會讓你的世界更完美。
「無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不妨嘗試伸出你的雙手吧!擺出一個「人」字。
現在,請一位朋友,看看你擺的是什麼字?
當你笑嘻嘻地看著他時,聽到的答案可能是自己沒有想到的......
「這是『入』字。」朋友平靜地說。
此時,你很快就會明白,大家都沒有錯。你不會充滿「我執」地認為朋友說錯了,而堅持自己是對的。
看!「我執」的捨棄並不困難,如果你能學著不把自我感受當成唯一的標準,你就順利踏上捨棄「我執」的第一步了。接著,你很快就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愈是刻意記住自我的人,離人生的正確答案也就愈遠;愈是想要證明世界和自我關係的人,愈容易被世界拋棄。
更何況,捨棄「我執」,你的世界並不會因此停止轉動。就像你並不會因為刪掉手機中一張自己的照片,就擔心自己會從此消失一樣。同樣,無論你是不是掛念「我執」,你本身都是存在的。當你「記得」自我時,你存在;而當你「忘記」自我時,你「依然」存在,且這種存在會更加牢固。
從閱讀本書的最初開始,你應該獲得這樣的啟發:「在生活節奏愈來愈緊湊的環境下,人們愈是注重自我感受、愈是強調自我角色,或許就愈會迷失真正的自我。反之,平和地看待自己和世界的關係,向自然學習,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或許你就會發現,不管看到什麼,都會覺得那是美麗的、合理的,而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能淡定自若地加以面對。」
最終,從拋棄「我執」開始,我們將邁向「自我完善、自我和諧與自我昇華」的美好道路。
我原來這麼偉大,我原來這麼渺小
一個對人生充滿期待和渴望的人,他們知道如何正確地覺知自我。
在接觸過許多獲得幸福真諦的人們之後,我發現,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知道如何激發自我內在的偉大能量,同時又能保持對自我的清晰認知。一個人如果無法做到以上兩點,那麼他這一輩子可能無法真正關注自己的內心,除了外在的獲得或失去之外,他們始終難以對自身做出什麼具體的改變。
相反,擦拭心中塵封已久的灰塵,才能更加徹底地了解自我,發現那個看起來矛盾,卻又充滿新意的自我。唯有這樣,你才能有所突破和改變,迎接不同的全新人生。
當你面臨任何痛苦時,請堅定地告訴自己,你是數以億計精子中脫穎而出的那一個生命,能來到這個世界,是你在自然競爭中贏得偉大戰役、勝利的結果。你沒有理由認為自己軟弱、責罵自己無能,因為那不是事實,只是你個人錯誤的體驗罷了。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在晚年時,突然想考驗一下自己最得意的學生。
他將學生叫到書房中,說道:「我的蠟燭所剩無幾,想要找另一根接著點燃,你明白嗎?」
學生立刻說:「我明白。您是想要有人可以忠信且完善地繼承思想。」
「可是,」
蘇格拉底慢慢說道:「我需要夠優秀的人才來繼承。他需要有充分的智慧、信心和非凡的勇氣。你能找到這樣的人嗎?」
學生領命而去。
不久後,他找來一位位學者們,但蘇格拉底卻都婉言拒絕。
直到最後,學生只能羞愧地說:「對不起!老師,我無法受託找到您所說那樣偉大的人才,真是讓您失望了!」
蘇格拉底此時已因被貴族迫害而服下毒藥。他閉上眼睛,許久才用盡力氣睜開眼說:「其實,你對不起的是自己。本來,我確信你才是最優秀的,但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總是不斷尋找外界的偉大……」
不久後,一代哲人就永遠離開了,這位學生卻因此幡然悔悟。蘇格拉底的這位得意門生,正是我們眾所周知的柏拉圖(Plato)。
在我的課堂上,許多人都曾表現得像年輕時的柏拉圖那樣,他們希望透過參加一門課程,就能從外界獲得偉大的力量,同時希望老師能點石成金,在短短的時間內,將他們徹底大改造。但我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學生們:「你們的觀念錯了,你們並不需要求助外界的什麼力量,因為你們原本就是偉大的;沒有你們的偉大潛能,老師怎麼可能激發你們內在的力量?」
唯有承認自己的偉大,你才會相信自己有幸福與成功的可能,你才會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標。即使你努力付出卻沒有獲得成功,你也會因此而問心無愧。你不會消極地自甘墮落,接受缺點和惡習,因為你總知道,未來還會有更好的自我,正在前行的風景中等待並迎接你。
只要你帶著這樣的自信,哪怕只做出一點點微小的改變,你也應該不斷提醒自己:「我,原來這麼偉大。」
你之所以偉大,應該在於對束縛的自我突破,那種束縛並非外界強加給你的,而是你欠缺對自身的信念所造成的。
隋開皇十二年,十四歲的道信和尚去禮謁僧璨大師。
道信第一次見到大師,就問道:「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大師反問道:「誰縛汝?」
道信回答說:「無人。」大師復問:「何更求解脫乎?」道信遂悟。
道信和尚這時才明白,自己是偉大的,沒有被什麼人束縛住。同樣,唯一能束縛、逼迫你的,就是你自己的內心。你所有的覺知和覺察,都不應蒙蔽、壓迫、限制自我的偉大,而是要啟用,並點燃、激發其力量。
但是,如果你只能片面地看到自我的偉大,其實也會陷入與「我執」類似的苦惱中。
我所認識的許多人,雖然願意承認自己不如富翁有錢,不如明星美麗,甚至不如同事和朋友幸福,但他們內心還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只是地球上最微小的一分子,而地球則是宇宙中的一顆小小塵埃。其實,從宇宙角度來看,整體人類歷史,連億萬分之一也算不上,而一個個的生命個體,豈不是更為渺小嗎?
正因為不願採納這個角度,許多表面上有自信的人,依然談不上真正了解自己。他們傲慢地認為,因為自己了解社會百態,所以就能輕易掌握人生的祕密和規律,且能巧妙地運用它們為自己的利益服務、效力。然而事實上,一旦這樣的人遭遇挫折與打擊,他們所體會到的痛苦,將會更加難以承受。
曾經的IBM總裁湯瑪士.華生(Thomas Watson)在任期內不幸罹患嚴重的心臟病,醫生為此建議他住院。
他在聽到這個建議後,立刻不安地反駁醫生:「我怎麼能住院?IBM可不是一家小公司,我每天處理的事情那麼多,我住院,公司怎麼辦?」
醫生笑了笑,開始收拾東西,然後說道:「先生,身為醫生,我看過無數的墳墓。要知道,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躺著進去,到那時,我們的工作總都會有人來接替。請原諒我這麼直接地說,當我們走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我的診所會有人接管,而IBM也不例外。」
華生沉默了。第二天,他立刻遞交辭呈,開始接受醫生建議,積極治療。
或許,我們都和華生一樣,在對自我的看法中,「我」仍是那麼重要、那麼不可或缺。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沒有你,相信其他人的生活依然會繼續進行著。
因此,請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吧!很多時候,你沒有自己所認定的那麼重要。即便你在事業上獲得一些成就、在生活中也過得優裕富足,但請仍然不要忘記時常提醒自己:「我是宇宙中最微小的塵埃,我看似漫長的一生,相較於亙古的宇宙而言,不過是滄海一粟、是無法計算的瞬間,即使我錦衣玉食、出將入相,最終結果也與社會上的販夫走卒沒有什麼差別。」
「我,原來這麼偉大。」當你認同這句話,你將擁有覺知和覺察的力量。
「我,原來這麼渺小。」當你理解這句話,你將擁有放下和反省的勇氣。
有了這樣的力量和勇氣,相信你將更加睿智地面對自己與世界,成為在淡然中深藏稜角的人;成為在平靜中富含熱情的人;成為既擁有無限進取之心,又能相忘於江湖之人。
那正是觀察自我的最佳角度,也是一個人成功摘下幸福果實的起步。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