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老子教我來創業:成功的方法論與心態
滿額折

老子教我來創業:成功的方法論與心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5 元
優惠價
79296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老子《道德經》與現代企業的雙劍合璧?
著重自我修煉與領導藝術,強化個人品格與團隊管理,
以「實踐」為本,結合古今智慧,指引創業與人生的道路!

本書是一本結合古典智慧與現代創業思維的指南,針對渴望成功的創業者、企業領袖及尋求生活哲學的讀者。透過六章的深入剖析,書中不僅介紹了老子的思想,還結合了現代管理學和心理學,提供了一套獨特的成功方法論。從老子的思想出發,用好懂的語言解釋《道德經》中的字句,用生動的比喻講解每一個概念,以其中的經典思維為框架,用真實的例子告訴大家如何將概念運用在創業期、高效管理、企業文化建立、品牌價值打造等方面。

▎關於「使命」與「價值觀」
本書在開篇即探討了創業與生命的使命。第一章〈使命〉提出了深刻的問題:既然生命終將結束,我們為何而活?這裡不僅探討了「絕對自由」的概念,還激勵讀者去尋找自己真正的生命目標。第二章〈價值觀〉則著眼於如何建立一套個人的價值體系,以指導日常決策和行為。

▎認知與方法論
在第三章〈認知〉中,作者深入探討了認知對個人與事業成功的影響,強調了突破認知限制的重要性。第四章〈方法論〉則是一個實用的指南,涉及壓力管理、問題解決和決策的制定。這部分對於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的創業者尤為重要。

▎自我修練與領導藝術
在第五章〈修身〉中,作者著眼於自我提升與內在成長,討論了如何面對私欲、控制情緒,以及如何培養堅韌的品格。第六章〈我與他人的關係〉則專注於團隊管理與領導技巧,教導讀者如何在保持人性化管理的同時,提升團隊效能。

▎以「實踐」為本的創業哲學
在終章中,作者強調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激勵讀者不僅僅停留在理論上,而是要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行動中。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商業成功的書籍,更是一本關於如何透過自我成長達到個人和職業生活的和諧統一的指引。

最後,作者呼籲讀者不僅僅停留在說的層面,而是要付諸行動,實踐所學。他提醒我們不要只是空談,而要去做。

【本書特色】:
本書是關於創業和成功的實用指南,以老子《道德經》的智慧為基礎,作者分享了對於工作和創業的見解及感悟,包括使命、價值觀、認知、方法論、修身以及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等等。本書將對那些希望理解創業和成功的人們提供有價值的啟示和指導。無論你是正在考慮創業還是希望提升自己職場上的成功,本書都能給你深具意義的啟發。

作者簡介

墨子連山,網路知名KOL,分享的內容廣受讀者好評,一年內粉絲量達28萬!萊頓大學自然科學碩士,曾於荷蘭ASML總部負責尋徑算法優化。在普華永道擔任資深顧問,後進入企業擔任中、高層管理,之後開始連續創業,墨子俱樂部創始人。

哪些人一定要讀這本書

我們是否見過這樣一種人,在公司遭遇了同事的抱怨,就以為同事跟自己過不去?而實際上,那位同事只是想把專案做好,怨這種人只是因為這種人拖了那位同事的後腿。

你以為人家做好專案,是想巴結上司?實際上,人家根本沒把上司放在眼裡,有人拖後腿,就算是上司也一樣地抱怨。

你以為人家急功近利,只想升職加薪?實際上,人家根本沒把公司放在眼裡,這個公司只是他的一個跳板,做好專案只是為了在履歷上增加亮點,然後跳去更大的企業。

你以為人家是個陰謀家,只是在利用公司、上司和同事?實際上,人家真心地希望大家都能夠成長、能夠變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多個朋友多條路,到了大企業,還希望在這邊培養出來的人才也能帶過去,助他一臂之力。

你以為人家是鳳凰男,不顧一切地往上飛?實際上,人家不求名、不求利,只希望透過成長去做更大的事,因而獲取更極致的體驗,這些體驗可以幫助他完善自己的價值觀。

你以為人家是修仙真人,只顧一人得道?實際上,人家心裡清楚,憑一己之力沒有辦法滿足個人極大的好奇心,他希望我們也能像他一樣,無論做什麼,都能夠追求極致,物質上共贏、精神上共成長。

這就是所謂的「降維打擊」,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

30 年前機緣巧合我開始讀《道德經》,起初懵懵懂懂,直至讀到那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時方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30 年來經歷過幾次創業的風風雨雨,在不斷的實踐中身體力行,每當無法處理矛盾的對立時,那就上升一個維度,在更高的維度上,去尋找衝突的統一,不斷升維的過程也就是成長的過程。

《道德經》是一部完整的思想框架,辯證法也只是其冰山一角,其思想之深邃與博大可見一斑。所以,我實在不敢說讀懂了《道德經》,應該說是老子跨越兩千多年看透了我,又或者正是這些先賢聖人用經典塑造了今天的我,所以不敢說是「我注老子」,應是「老子注我」。

在撰寫本書之前,要先向各位讀者說明:

第一,我只陳述我的實踐體驗。既然是實踐,大致上就是我和我周圍的事情。我周圍能有什麼事情呢?無非就是創業、生活和學習之類,雖然平平無奇,但處處都是修行。但願本書能在創業、職場、管理等幾個方面造成拋磚引玉的作用。

第二,因為是實踐體驗,所以就沒有參考其他解讀,而是直接對照原文。畢竟我不是什麼學者,我是一位「習者」,也就是修習(實踐)者,寫出來的也不是什麼論文,所以也就不去追求什麼善本,不會刻意咬文嚼字,如果真有關鍵字影響理解,我會查字源演化,一直追溯到甲骨文。《道德經》有很多排比、各種同質的比喻,前後呼應,因此容錯率還是蠻高的,幾個字的差異很難影響到我們對大方向的理解。這樣做其實也不是全無好處的,拋開魚龍混雜的注疏之後,便可以帶著自己的目的來讀,直奔主題。

第三,身為一名實踐者,我不敢保證自己說的都「對」,但是可以保證,但凡我說的都是自己的真實想法,並且經過了親身驗證。既然經過實踐,自然就排除了絕大部分迷信成分,包括神祕主義和對權威的迷信。而所有實踐的目標,當然是「有用」,「對錯」反倒沒那麼重要了。至於什麼是有用,這個大主題會在之後陸續展開。

第四,我並不崇尚道家,更跟道教沒有一點關係,甚至稱不上狂熱的國學愛好者。在我看來,道、儒、法、墨只是道路之爭,根本目標沒有衝突。甚至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也沒有根本衝突,只是研究方法不同而已。所以,這裡不會有門派之爭。

第五,我曾經帶著批判的眼光審視《道德經》,但最後確實沒有發現明顯的糟粕,所以不是我迷信經典,實在是能力有限,挑不出毛病。從另一個角度看,《道德經》確實也展現了老子思想之精。當然,這應該也與表達方式有關,畢竟只有五千言,意境占了大部分,所以正如前面所述,只好得意而忘言了。

那麼,哪些人一定要讀這本書呢?創業者一定要讀。為什麼?因為創業時沒有人為我們設定目標,而我們卻需要為自己、團隊、使用者設定目標。團隊有10人,我們就要經受10人的質疑,有100人就要經受100人的質疑,有1,000人就要經受1,000人的質疑,如果是一個網路產品,放在網上就要經受千百萬使用者的質疑。

如何才能經得起這些質疑?我們需要一套框架,一套包含了本體論、認識論、價值觀、方法論的完備框架。

這個框架去哪裡找?去《道德經》中找。《道德經》正是這樣一套框架,而本書則是在經歷無數實踐之後,對這個框架的一個總結。

目次

哪些人一定要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正確開啟方式
使用這個方法確保讀懂本書
第一章 使命
第二章 價值觀
第三章 認知
第四章 方法論
第五章 修身
第六章 我與他人的關係
終章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使命

既然人總會死的,那活著為什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章)

道是什麼?道是一切真理在人心中的投影,也就是一種模型,這種模型完美到可以解釋宇宙萬事萬物的一切歷史,並且預測它們的未來。

為什麼是人心中的投影,而不是客觀存在的本體呢?因為我們連投影都還搞不清楚,去研究本體有意義嗎?包子要一個一個地吃,我們一個都還沒吃到,就說自己要吃第十個,可怎麼吃呢?而且,對於客觀世界的本體而言,根本是可不可知的問題。

大家都見過太陽,太陽晒著很熱對不對?所以我們想像了太陽很熱。但是有多熱呢?沒人說得清楚。哦,書上說太陽表面溫度幾千度?可幾千度是多熱呢?我們能說得清楚嗎?別說幾千度了,500 度有多熱,誰感受過嗎?

是不是有人以為我想宣揚虛無主義?恰恰相反,我想說的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可以去認知客觀世界,只是這種認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第一個門檻就是我們的感官。我們對客觀世界的一切認知都來自於「感」:聽到、看到、觸控到,等等,這叫做感效能力。這種感效能力是目前(注意是目前,將來人類說不定可以用腦機介面)人類從客觀世界獲取資訊的唯一管道。不信?我們可以試著找找反例,看看有什麼認知是可以不透過感效能力而直接獲得的,恐怕找不到吧?

有了「感」之後我們就認知了嗎?不是,還需要一個叫做「覺」的過程。例如我們發呆的時候,雖然睜著眼,有人在我們周圍走動,他們反射的光到達了我們的視網膜,我們的大腦也接收到了訊號,可自己就是沒看見,這叫「視而不見」,也就是沒有「覺」。

如何才能「覺」?我們需要一個「注意」的過程,也就是把一種叫「意」的東西注入「感」上面,只有這樣才能「覺」。好比手機開著相機鏡頭,但是沒有按快門,雖然螢幕上也會出現影像,但是過後不留,想重看是看不到的,這個快門控制的就是我們的「意」。

那麼是不是「覺」了之後就「知」呢?仍然不是,這之後,「意」會開始「動」,它能且僅能被導向三個維度。

第一個,導向「欲」。例如我們肚子咕咕叫,肚子有了「感」,我們「注意」了,這個感也就「覺」了,然後馬上就會想吃飯,想吃飯就是我們的「欲」,食慾,它是求生欲的一種。如果我們無所事事,任由自己的「意」繼續遊走,它會自然而然地流向「情」,於是我們便有了情緒。如果可以馬上吃到飯,就會感覺「喜」;如果不能馬上吃到飯,則會感覺「怨」。如果我們仍然放縱「意」,他會為我們帶來一個「念」,就是「去找吃的」。這條路最短,也是人們最熟悉的路,所以大多數人一旦「感覺」之後,通常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小孩子最明顯,餓了就哭,吃飽就笑。

第二個,導向「惻」。現在叫同情心,這個過程叫做「恕」,恕,即共情。如果我們的「意」關注到了「惻」,那麼接下去它會把我們導向「義」,告訴我們什麼是「應該」。這個過程叫做「忠」,不偏不倚心之中也。如果再往深處分析,為什麼就應該這麼做呢?我們會發現,支撐「義」的是「仁」,仁者愛人,即大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過程叫做「成」,即完全。而如果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踐行、訓練這條路徑,終有一日融會貫通,把它固化到自己的潛意識裡,隨心所欲不踰矩,這時候我們就有了「德」,言直心直行直也,這個過程叫做「品」,即不斷篩選不斷累積。用現代話說,這個能力叫做價值理性,「德」就是加強版的「價值觀」。這條路徑很長,需要注入大量的「意」,因此一般人很難走得通,絕大多數人,甚至從來就沒意識到它的存在。這就是《道德經》中的「德」,當然這裡我們還是先講「道」,遇到了「德」我們再講。

第三個,導向「名」。也就是概念,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名。這個過程叫做「認」,認原來寫作「忍」,從言從忍,也就是以語言去切割、分類。至此,我們終於關聯到第一句。「名」就是把「感」的資訊抽象出來而形成的那個概念。這種抽象程度之高,必然會損失掉很多細節。例如,蘋果是一個概念,但是我們能夠完全描述清楚蘋果是什麼嗎?圓的、拳頭大小、紅色,甜的?紅色石榴也符合這個特徵,它是蘋果嗎?青蘋果不紅,它不是蘋果嗎?剛長出來的蘋果又小又澀,它不是蘋果嗎?所以,我們甚至連蘋果都沒辦法用「名」來定義清楚,就更別說其他更複雜的概念了。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用現代話說,這個能力叫做「知性」,即形成「名」即概念的能力,因為它是一切「知」的開始。

有了「名」,我們繼續注「意」,就有了「理」,「理」本義是製玉的過程。這個過程叫做「識」,就是把語言組織起來,語言的最小表意單位就是概念,所以也就是把「名」組織起來。用現在的話說,「理」就是邏輯,包括了樸素邏輯、形式邏輯以及辯證法,統稱工具理性。

繼續注「意」往下走,終於到了「知」,從口從矢,即口傳弓箭的使用經驗,指有用的經驗。這裡一定要注意,非得是有用的經驗才是「知」,如果這個經驗沒有用,或者我們了解之後不能用,那便還是不知,這就是後來王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而這個過程就叫做「格」,枝條分叉,也就是把「理」像枝條一樣全部關聯起來,所以有「格物窮理」,而關聯起來之後才能叫做「知」,所以叫「格物致知」。

如果再繼續,那就可以望見「道」了,即一個首領帶著大家行走在路上,這還是一個與人有關的字。所以,這個「道」指的不是宇宙的客觀規律,而是這種規律在人心中的對映,是人心中的「道」。求「道」的過程需要占用「意」的全部「頻寬」,這個過程叫做「悟」,即吾心之全部。「悟」這種能力的背後是一個混沌系統,單純的理效能力已經於事無補,必須調動價值理性才能「悟道」。因為已經跳出了工具理性的能力範疇,也跳出了「情欲念」的直覺範疇,甚至跳出了價值理性的能力範疇,所以「道」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或者說自然語言這種工具不具備為「道」建立具體形象的能力,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和名,這兩個核心概念理解了之後,後面的就好理解了。

我們為「天地之始」強行賦予了一個概念,叫做「無」;為「天地之母」再強行賦予一個概念,叫做「有」。為什麼要用這兩個字,因為最接近事實嘛!能用兩個接近事實的字來命名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只要記住它們叫有和無就好,沒有為什麼,就是不可名、不可道。

為什麼說「有」、「無」這兩個字接近我們要描述的對象呢?因為「天地之始」就是什麼都沒有嘛,沒有能量,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雖然有個「奇點」,但是沒有時間,所以也沒辦法說它是有吧?因為所謂有,總要先存在一個時刻,那個時刻有什麼,這才是人類的認知過程,但是連時間都沒有,還能有什麼呢?所以叫它「無」最合適。在大爆炸之後的一個普朗克(Planck)時間,也就是一個物理上最小單位的時間、這個瞬間之後,能量、空間、時間產生了,即便還是高度扭曲的,但是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所有的基礎概念在那一刻就已經產生了,所以叫它「有」也很合適。

當然,我們可以說,以上這些物理理論都只是在我們自己心中,只有當我們認同它是正確的,它對於我們來說才存在,否則它對於我們來說就不存在。這就是心物二元論的爭議所在,而這種最底層的爭議恰恰既不可證實,又不可證偽。所以,我們不應該陷入這種注定沒有結果的爭論之中,我們可以理解成自己的心之始才是自己的天地之始,這對實踐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影響。

我們要如何去「悟」道呢?剛才講到不能依靠工具理性,適用工具理性的前提是「有」,只有「有」了之後,才會有客觀存在,才能有「名」,才能有「理」,才能有「知」,這些東西都是用來為客觀存在進行分類劃界的,也就是文中說的那個「徼」。但是,「道」是個混沌系統,工具理性對它無能為力,所以我們要把工具理性這個維度捨棄掉,當它不存在,當所有的維度都不存在,進入「無」的狀態,不分維度,不分工具,把整個心徹底貫通,全力以赴地去「觀」,才能「觀其妙」。

「觀其徼」是分析,用的是工具理解能力;「觀其妙」是綜合,用的是價值理解能力。好比仰望星空,觀銀河之壯美,難道有人會去一顆一顆數著星星看嗎?當然也可以,但是那樣就只能「觀其徼」,最後得出個數字,但錯過了整個銀河的壯美。

不過呢,這話老子又說回來了,不管是「有」還是「無」,它們的本源是一樣的,都是客觀存在於人心上的對映,這就叫「同出而異名」。

「有」可以用工具理性去分析,但是工具理性的基礎「名」卻定義不清楚;「無」可以用價值理性去審美,但「美」是什麼也說不清楚。既然都說不清楚,那就叫「玄」吧。什麼是玄?就是繅絲之後、染色之前懸掛著的一束束絲。這個字簡直用得太妙了,千絲萬縷,連綿不絕,無色但又有著無限可能,懸掛起來上不及天,下不及地,老子真是語言藝術的大師。

然後呢?我們就一下看看這個,一下看看那個,一下弄弄這個,一下弄弄那個,「玄之又玄」,這就是了解奧妙的「門」吧!這扇門通向道:去建立一個能夠預測一切未來的完美宇宙模型,就是我們的人生意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96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