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的反叛:奧特加的現代社會分析
商品資訊
ISBN13:9786263579767
替代書名:La rebelión de las masas
出版社:崧燁文化
作者:(西)何塞.奧特加.加塞特
譯者:馬楠
出版日:2024/02/21
裝訂/頁數:平裝/215頁
規格:21cm*15cm*1cm (高/寬/厚)
版次:初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大眾的反叛!共同打造更公正、遏止的世界】
◎大眾文化如何塑造現代社會?
◎科技進步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人民政治參與的機會與挑戰?
◎文化衝突與融合在社會變遷中的角色?
【當代社會的核心問題】
《大眾的反叛》是一本深刻探討當代社會動力和文化衝突的作品。作者何塞.奧特加.加塞特細緻的筆觸,論述了現代社會面臨的核心問題。這本書揭示了大眾文化的提出如何對傳統價值觀和社會結構造成挑戰,並深入探討這一現象背後的前因和後果。
【大眾社會的崛起】
在前幾章中,作者探討了文化的崛起及其對歷史和社會結構的大眾影響。他論述了隨著教育普及和資訊科技的發展,一個全新的社會階層──大眾,逐漸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這轉變如何顛覆了傳統的社會秩序和權力結構,成為書中的重要論點。
【文化與政治的交錯】
緊接著,作者將焦點轉向文化大眾在政治和社會價值中的角色。他分析了如何突破新興媒體和技術,影響大眾政治傳統和社會價值觀。這一部分深入討論了民主化進程中的矛盾,以及大眾參與政治過程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衝突與解方】
在書的後半部,作者探討了由於大眾的崛起而產生的各種衝突,包括文化衝突、政治對立,以及經濟不平等的加劇。他不僅描繪了這些衝突的現狀,還對可能的解決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些討論不僅提供了對當前社會問題的深刻理解,還鼓勵讀者思考如何尋找和諧共處的可能性。
【大眾與科技的互動】
在探討了大眾文化的社會和政治影響後,作者深入分析了科技進步對大眾行為的影響。他指出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在通訊和資訊科技領域,獲得了大眾突破的力量和這部分討論了科技如何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的詳細影響,以及這些變化對個人認同和社會互動的必然影響。
【社會結構的轉變】
同時,作者還討論了大眾文化和技術發展所引發的社會結構變化。他的行為歸因於分析現代社會中的階層動態,探討了新興的社會分層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權力結構。大眾如何在社會中重新定位自己,以及這個過程如何改變傳統的社會秩序。
【文化衝突與融合】
在對社會結構的分析之後,作者轉向探討文化衝突與融合的主題。他討論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如何在大眾文化的框架內互動,以及這些互動如何導致新的文化形態的產生。
【對未來的展望】
在書的結尾,作者提出了對未來社會的展望。他強調儘管現代社會面臨許多挑戰,但這也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作者呼籲讀者意識到──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共同社會塑造我們的未來。他鼓勵讀者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成為改變的推動者,建立一個更公正和對抗的世界。
➔《大眾的反叛》──最負盛名的著作
奧特加作為20世紀「大眾社會理論」兩大主流之一的大眾觀的絕對代表,傾囊相授他所有關於大眾主導社會生活所包含的危險性的論述,且因此著作「封神」於20世紀。以一己之力制衡了西方哲學的片面走向趨勢。奧特加.加塞特在本書中提出「大眾,是現代文明的野蠻人」這一論點震撼了學界,至今仍被視為啟發全球社會的理論觀點。
本書特色:何塞.奧特加.加塞特以獨特視角探討大眾文化的崛起及其對傳統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影響,深入分析了教育普及和技術進步對大眾心態和行為的改變,並對大眾在政治、文化和經濟領域的角色進行了批判性思考,探討了民主化過程中的矛盾,以及大眾參與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大眾文化如何塑造現代社會?
◎科技進步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人民政治參與的機會與挑戰?
◎文化衝突與融合在社會變遷中的角色?
【當代社會的核心問題】
《大眾的反叛》是一本深刻探討當代社會動力和文化衝突的作品。作者何塞.奧特加.加塞特細緻的筆觸,論述了現代社會面臨的核心問題。這本書揭示了大眾文化的提出如何對傳統價值觀和社會結構造成挑戰,並深入探討這一現象背後的前因和後果。
【大眾社會的崛起】
在前幾章中,作者探討了文化的崛起及其對歷史和社會結構的大眾影響。他論述了隨著教育普及和資訊科技的發展,一個全新的社會階層──大眾,逐漸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這轉變如何顛覆了傳統的社會秩序和權力結構,成為書中的重要論點。
【文化與政治的交錯】
緊接著,作者將焦點轉向文化大眾在政治和社會價值中的角色。他分析了如何突破新興媒體和技術,影響大眾政治傳統和社會價值觀。這一部分深入討論了民主化進程中的矛盾,以及大眾參與政治過程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衝突與解方】
在書的後半部,作者探討了由於大眾的崛起而產生的各種衝突,包括文化衝突、政治對立,以及經濟不平等的加劇。他不僅描繪了這些衝突的現狀,還對可能的解決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這些討論不僅提供了對當前社會問題的深刻理解,還鼓勵讀者思考如何尋找和諧共處的可能性。
【大眾與科技的互動】
在探討了大眾文化的社會和政治影響後,作者深入分析了科技進步對大眾行為的影響。他指出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在通訊和資訊科技領域,獲得了大眾突破的力量和這部分討論了科技如何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的詳細影響,以及這些變化對個人認同和社會互動的必然影響。
【社會結構的轉變】
同時,作者還討論了大眾文化和技術發展所引發的社會結構變化。他的行為歸因於分析現代社會中的階層動態,探討了新興的社會分層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權力結構。大眾如何在社會中重新定位自己,以及這個過程如何改變傳統的社會秩序。
【文化衝突與融合】
在對社會結構的分析之後,作者轉向探討文化衝突與融合的主題。他討論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如何在大眾文化的框架內互動,以及這些互動如何導致新的文化形態的產生。
【對未來的展望】
在書的結尾,作者提出了對未來社會的展望。他強調儘管現代社會面臨許多挑戰,但這也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代。作者呼籲讀者意識到──我們有能力也有責任共同社會塑造我們的未來。他鼓勵讀者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成為改變的推動者,建立一個更公正和對抗的世界。
➔《大眾的反叛》──最負盛名的著作
奧特加作為20世紀「大眾社會理論」兩大主流之一的大眾觀的絕對代表,傾囊相授他所有關於大眾主導社會生活所包含的危險性的論述,且因此著作「封神」於20世紀。以一己之力制衡了西方哲學的片面走向趨勢。奧特加.加塞特在本書中提出「大眾,是現代文明的野蠻人」這一論點震撼了學界,至今仍被視為啟發全球社會的理論觀點。
本書特色:何塞.奧特加.加塞特以獨特視角探討大眾文化的崛起及其對傳統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影響,深入分析了教育普及和技術進步對大眾心態和行為的改變,並對大眾在政治、文化和經濟領域的角色進行了批判性思考,探討了民主化過程中的矛盾,以及大眾參與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作者簡介
何塞.奧特加.加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西元1883~1955年),現代大眾社會理論先驅、西班牙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報業從業人員、出版家及文學評論家。曾任馬德里大學教授。因不滿西班牙政府曾流亡海外到處遊歷講學,多年才歸國定居。其哲學思想主要是存在主義、歷史哲學和對西班牙文化的批判。代表作有《藝術的非人性化》、《沒有脊梁骨的西班牙》、《語言的本質》、《哲學的起源》、《概念與信念》、《自我沉思與自我疏離》等。
馬楠,專職譯者。
馬楠,專職譯者。
序
前言
在我1921年出版的《沒有脊梁骨的西班牙》(España invertebrada)一書中,在我1926年於《太陽報》(El Sol)上發表的題為《大眾》(Masas)的文章中,以及在我1928年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藝術之友協會的兩場演講中,我都曾探討過本書將要詳細展開的主題。這本書的目標是梳理所有此前發表過的內容,令其成為一種關於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事實的成體系的學說。
在我1921年出版的《沒有脊梁骨的西班牙》(España invertebrada)一書中,在我1926年於《太陽報》(El Sol)上發表的題為《大眾》(Masas)的文章中,以及在我1928年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藝術之友協會的兩場演講中,我都曾探討過本書將要詳細展開的主題。這本書的目標是梳理所有此前發表過的內容,令其成為一種關於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事實的成體系的學說。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大眾降臨
第二章 歷史水準上升
第三章 時代的高度
第四章 生命潛力的提升
第五章 一項統計學真相
第六章 大眾人研究報告
第七章 貴族生活和大眾生活,或勤奮與惰性
第八章 大眾干預一切,並且為何暴力是其唯一的手段
第九章 原始與技術
第十章 原始主義和歷史
第十一章 妄自尊大的時代
第十二章 「專業化」的野蠻主義
第十三章 國家:最大的危險
第十四章 誰統治著世界?
第十五章 面對真正的問題
第一章 大眾降臨
第二章 歷史水準上升
第三章 時代的高度
第四章 生命潛力的提升
第五章 一項統計學真相
第六章 大眾人研究報告
第七章 貴族生活和大眾生活,或勤奮與惰性
第八章 大眾干預一切,並且為何暴力是其唯一的手段
第九章 原始與技術
第十章 原始主義和歷史
第十一章 妄自尊大的時代
第十二章 「專業化」的野蠻主義
第十三章 國家:最大的危險
第十四章 誰統治著世界?
第十五章 面對真正的問題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大眾降臨
要想將這一現象闡述清楚並不困難,但是深入分析則是另外一回事。我將其統稱為「凝聚」的事實,或者「群集」的事實:小城鎮人滿為患,出租屋供不應求,酒店一房難求,火車上座無虛席,咖啡館裡萬頭攢動,公園裡散步者比肩繼踵,名醫的診療室裡病人絡繹不絕,劇場裡觀眾場場爆滿,海灘上也擠滿了趕來游泳的人。總而言之,一種在過去不會構成任何問題,如今卻已經快要成為日常慣例的麻煩就是:尋找空間。
這就是造成全部問題的源頭。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能找到什麼更簡單、更顯而易見,並且更恆久不變的事實嗎?如果我們戳破以上觀察到的平淡無奇的表面,一定會為噴湧而出的泉水所驚訝,生活中我們切實擁有的每一個日常中的每一道白光,都被分解成豐富多彩的光譜。我們從中看到了什麼?令我們驚訝萬分的景象究竟是什麼?究其本質而言,我們看到了人群,看到人群在占有著由文明創造出的一切空間與工具。如果稍加沉思,我們就會因為自己的驚訝之情而生出更多的訝異:那又怎麼樣?難道這不是事物所能達到的最完美狀態嗎?劇場裡的座位本就是提供給觀眾的,同樣的道理,建造出來的房屋也是旨在為人所占有。但它們現在超負荷了,很多真正急切需要的人卻被拒之門外。雖然上述現象非常合乎邏輯,其發生也是自然而然,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過去從沒出現過的情況如今已經變成了不爭的事實。作為結果,改變和創新必將發生,並且至少會在最初的階段證明我們之所以會驚訝是多麼合情合理。
去驚訝,去質疑,正是理解的開始。這是一項享樂,一種奢侈──尤其是對知識分子而言。在他們所屬的那一類人群中,面對世界時充滿好奇地雙目圓瞪正是最典型的姿態。在保持開放狀態的目光裡,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陌生而充滿奇趣。所謂的足球迷肯定對這種神奇的樂趣感到無所適從,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說,知識分子卻會在其引領下度過夢想家般永久迷醉的一生。眼中的好奇正是知識分子與眾不同的天賦,正如古人將雙目炯炯有神的貓頭鷹賜予密涅瓦(Minerva)一般。
群集、滿溢,這在以前並非常見。為什麼現在比比皆是了?充斥在我們身邊的大眾並非憑空而降。顯而易見的是,十五年前同樣存在著近似數量的人群。實際上,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似乎他們的數量變得更少才比較合乎情理。然而,這也正是此處我們要提出的第一個重要觀點:組成人群的個體始終存在,但不是以大眾的方式。他們以小團體或者隱居者的形態分居於世界各地,他們的生活──至少從外表看來──是相異的、割裂的、分離的。每個人或者每一小集體各自占有一方水土,那是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地,無論是田野、村莊、城鎮,還是大城市的角落。
而如今,他們突然之間以一種聚集體的形式出現,無論我們將目光投向何方,都會與大眾迎面相對。他們出現在各個方向上,或者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出現在最好的地方,那些人類文化相對文明之所在,那些過去僅為較少集體──換言之,少數菁英──所保留的地方。
大眾在驟然間變得無處不在,將自己的身影擠進社會更優越的位置上。而在過去,如果所謂大眾也曾存在過的話,那麼他們至少是悄無聲息的,安守作為整個社會背景的身分;而現在他們卻走到了聚光燈下,並扮演起主要角色。再沒有真正的主角,剩下的只是合唱團。
人群的概念是定量並且直觀的。在不改變其性質的前提下,讓我們將它轉化成一個社會學術語,於是,我們就認識了所謂「社會大眾」的概念。社會從來都是兩方面因素構成的動態集合體:由極具天賦之個人或團體構成的少數派,以及由資質平庸者聚集而成的大眾派。請注意,此處所說的「大眾」,並不能單純或主要地理解成「勞動人民」。大眾代表著庸常者。
以這個角度來看,那麼單純的數量概念──人群──也就變成了性質的決定性因素:他們構成了普遍的社會特質,人與人之間無甚差異,不過是在重複著一個通用的類型。當數量如此這般轉化為質量之後,我們能從中看到什麼嗎?很簡單:質量讓我們得以理解數量之起源。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以至於近乎陳腔濫調:所謂大眾的形成往往意味著構成其個人的慾望、想法、生活方式等的不謀而合。可能會有反對的聲音指出這是每個社會都必然會出現的情況,無論它自視何等卓爾不群。雖然所言甚是,但兩者之間卻存在著本質的差異。
在那些並不以人數眾多或群集為特徵的團體裡,成員之間默契的形成依靠的是願望、觀念或理想的契合等,其在本質上就已經將大多數人排除在外。為了形成一個菁英團體,無論是哪一種類型,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就是每一位成員要以特殊且相對個性化的原因將自己與大多數區分開來。在菁英團體中,成員們彼此之間關係的締結,次要於並讓位於他們首先各自建立起的獨具個性的態度。正因如此,在相當程度上,團體中的一致關係並非基於字面的「一致」而實現。放眼望去,團體中不乏展現個體性特徵的範例:比如英國自稱「非國教徒」的團體,成員之間唯一達成的一致就是自己與人群的不一致。而恰恰正是這種想要將自己與大眾區分開來的願望,構成了形成菁英團體所必需的動因之一。在說到只有有限的聽眾能領略到音樂家創造的高雅藝術時,馬拉美(Stephane Mallarme)詼諧地表示,正是寡淡的上座率提示了大眾的缺席。
嚴格意義上來講,大眾作為一個心理學事實,不必非得等到由個人開始形成團體才可以被定義。即使只有一個人,我們也能夠清楚地判斷出他是否屬於「大眾人」。大眾人毫不在意自己作為獨立個體在某一特定領域的價值──無論好還是不好,而是透過自己「是否與其他人一樣」來做出判斷,對此他非但不會感到任何困擾,事實上,反而會因為自己與他人的相似而倍感欣慰。想像一位謙遜的紳士,他會嘗試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某一特定領域之中──不斷叩問自己在此方面是否具有天賦,或者是否在某一方面顯現出過人之處,哪怕意識到自己並不具有特別的才能,哪怕感到自身的普通和資質的平庸,卻也不會自視為「大眾人」。
當有人談起「菁英團體」的時候,經常會有不軌之人試圖扭曲這一表達背後的真意,假裝並不知曉天選之子並非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暴躁之徒,而是指對自我要求遠高於他者之人,即使其中有些要求是他本人所難以企及的。毫無疑問,從根本上可以將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於自己嚴格要求,不畏懼面對困難和肩負責任的人;另一類是對自己沒有任何特殊要求,視保持現狀繼續活下去為重中之重的人。後者不會向著完美的方向付出任何努力,與其迎風作戰,不如隨波逐流。
這令我想起了傳統佛教包含的兩大獨特的信仰體系:一種更嚴格也更困難,即主大乘、大道的大乘佛教;另一種更容易和安逸,也就是主小乘、小道的小乘佛教。決定性的因素在於我們將自己的生命與此道還是彼道建立起連繫,將對自己的要求發揮到極致還是盡量小而化之。
另外,對社會進行大眾與菁英的分類,並不等同於社會階級的劃分,而是對兩類人進行區分,顯然與「上流」和「下等」的階級分類不可一概而論。當然了,在「上流社會」中──只要他們名副其實的話,想要找到持「大乘」之法的人有更高的實現機率,而「下等社會」的構成中則多為資質欠缺者。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在兩種社會階層中,都同時存在著大眾和菁英。就像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我們這一時代的一大特徵就是,即使在那些傳統意義上精挑細選出來的團體中,也充斥著大眾和粗鄙者的噪音。相應地,在以資質為重要需求及先決條件的知識分子團體中,也可以發現偽知識分子──即那些不勝任的、按照智力量表並不具備資格的人──正在不斷彰顯著存在感。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那些倖存的「貴族」團體中,無論性別為何。但另一方面,在那些過去可能自然而然被視為「大眾」的勞動人民團體中,卻存在著一些具有崇高思想的人。
要想將這一現象闡述清楚並不困難,但是深入分析則是另外一回事。我將其統稱為「凝聚」的事實,或者「群集」的事實:小城鎮人滿為患,出租屋供不應求,酒店一房難求,火車上座無虛席,咖啡館裡萬頭攢動,公園裡散步者比肩繼踵,名醫的診療室裡病人絡繹不絕,劇場裡觀眾場場爆滿,海灘上也擠滿了趕來游泳的人。總而言之,一種在過去不會構成任何問題,如今卻已經快要成為日常慣例的麻煩就是:尋找空間。
這就是造成全部問題的源頭。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還能找到什麼更簡單、更顯而易見,並且更恆久不變的事實嗎?如果我們戳破以上觀察到的平淡無奇的表面,一定會為噴湧而出的泉水所驚訝,生活中我們切實擁有的每一個日常中的每一道白光,都被分解成豐富多彩的光譜。我們從中看到了什麼?令我們驚訝萬分的景象究竟是什麼?究其本質而言,我們看到了人群,看到人群在占有著由文明創造出的一切空間與工具。如果稍加沉思,我們就會因為自己的驚訝之情而生出更多的訝異:那又怎麼樣?難道這不是事物所能達到的最完美狀態嗎?劇場裡的座位本就是提供給觀眾的,同樣的道理,建造出來的房屋也是旨在為人所占有。但它們現在超負荷了,很多真正急切需要的人卻被拒之門外。雖然上述現象非常合乎邏輯,其發生也是自然而然,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過去從沒出現過的情況如今已經變成了不爭的事實。作為結果,改變和創新必將發生,並且至少會在最初的階段證明我們之所以會驚訝是多麼合情合理。
去驚訝,去質疑,正是理解的開始。這是一項享樂,一種奢侈──尤其是對知識分子而言。在他們所屬的那一類人群中,面對世界時充滿好奇地雙目圓瞪正是最典型的姿態。在保持開放狀態的目光裡,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陌生而充滿奇趣。所謂的足球迷肯定對這種神奇的樂趣感到無所適從,但從另外的角度來說,知識分子卻會在其引領下度過夢想家般永久迷醉的一生。眼中的好奇正是知識分子與眾不同的天賦,正如古人將雙目炯炯有神的貓頭鷹賜予密涅瓦(Minerva)一般。
群集、滿溢,這在以前並非常見。為什麼現在比比皆是了?充斥在我們身邊的大眾並非憑空而降。顯而易見的是,十五年前同樣存在著近似數量的人群。實際上,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似乎他們的數量變得更少才比較合乎情理。然而,這也正是此處我們要提出的第一個重要觀點:組成人群的個體始終存在,但不是以大眾的方式。他們以小團體或者隱居者的形態分居於世界各地,他們的生活──至少從外表看來──是相異的、割裂的、分離的。每個人或者每一小集體各自占有一方水土,那是屬於他們自己的領地,無論是田野、村莊、城鎮,還是大城市的角落。
而如今,他們突然之間以一種聚集體的形式出現,無論我們將目光投向何方,都會與大眾迎面相對。他們出現在各個方向上,或者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出現在最好的地方,那些人類文化相對文明之所在,那些過去僅為較少集體──換言之,少數菁英──所保留的地方。
大眾在驟然間變得無處不在,將自己的身影擠進社會更優越的位置上。而在過去,如果所謂大眾也曾存在過的話,那麼他們至少是悄無聲息的,安守作為整個社會背景的身分;而現在他們卻走到了聚光燈下,並扮演起主要角色。再沒有真正的主角,剩下的只是合唱團。
人群的概念是定量並且直觀的。在不改變其性質的前提下,讓我們將它轉化成一個社會學術語,於是,我們就認識了所謂「社會大眾」的概念。社會從來都是兩方面因素構成的動態集合體:由極具天賦之個人或團體構成的少數派,以及由資質平庸者聚集而成的大眾派。請注意,此處所說的「大眾」,並不能單純或主要地理解成「勞動人民」。大眾代表著庸常者。
以這個角度來看,那麼單純的數量概念──人群──也就變成了性質的決定性因素:他們構成了普遍的社會特質,人與人之間無甚差異,不過是在重複著一個通用的類型。當數量如此這般轉化為質量之後,我們能從中看到什麼嗎?很簡單:質量讓我們得以理解數量之起源。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以至於近乎陳腔濫調:所謂大眾的形成往往意味著構成其個人的慾望、想法、生活方式等的不謀而合。可能會有反對的聲音指出這是每個社會都必然會出現的情況,無論它自視何等卓爾不群。雖然所言甚是,但兩者之間卻存在著本質的差異。
在那些並不以人數眾多或群集為特徵的團體裡,成員之間默契的形成依靠的是願望、觀念或理想的契合等,其在本質上就已經將大多數人排除在外。為了形成一個菁英團體,無論是哪一種類型,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就是每一位成員要以特殊且相對個性化的原因將自己與大多數區分開來。在菁英團體中,成員們彼此之間關係的締結,次要於並讓位於他們首先各自建立起的獨具個性的態度。正因如此,在相當程度上,團體中的一致關係並非基於字面的「一致」而實現。放眼望去,團體中不乏展現個體性特徵的範例:比如英國自稱「非國教徒」的團體,成員之間唯一達成的一致就是自己與人群的不一致。而恰恰正是這種想要將自己與大眾區分開來的願望,構成了形成菁英團體所必需的動因之一。在說到只有有限的聽眾能領略到音樂家創造的高雅藝術時,馬拉美(Stephane Mallarme)詼諧地表示,正是寡淡的上座率提示了大眾的缺席。
嚴格意義上來講,大眾作為一個心理學事實,不必非得等到由個人開始形成團體才可以被定義。即使只有一個人,我們也能夠清楚地判斷出他是否屬於「大眾人」。大眾人毫不在意自己作為獨立個體在某一特定領域的價值──無論好還是不好,而是透過自己「是否與其他人一樣」來做出判斷,對此他非但不會感到任何困擾,事實上,反而會因為自己與他人的相似而倍感欣慰。想像一位謙遜的紳士,他會嘗試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某一特定領域之中──不斷叩問自己在此方面是否具有天賦,或者是否在某一方面顯現出過人之處,哪怕意識到自己並不具有特別的才能,哪怕感到自身的普通和資質的平庸,卻也不會自視為「大眾人」。
當有人談起「菁英團體」的時候,經常會有不軌之人試圖扭曲這一表達背後的真意,假裝並不知曉天選之子並非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暴躁之徒,而是指對自我要求遠高於他者之人,即使其中有些要求是他本人所難以企及的。毫無疑問,從根本上可以將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於自己嚴格要求,不畏懼面對困難和肩負責任的人;另一類是對自己沒有任何特殊要求,視保持現狀繼續活下去為重中之重的人。後者不會向著完美的方向付出任何努力,與其迎風作戰,不如隨波逐流。
這令我想起了傳統佛教包含的兩大獨特的信仰體系:一種更嚴格也更困難,即主大乘、大道的大乘佛教;另一種更容易和安逸,也就是主小乘、小道的小乘佛教。決定性的因素在於我們將自己的生命與此道還是彼道建立起連繫,將對自己的要求發揮到極致還是盡量小而化之。
另外,對社會進行大眾與菁英的分類,並不等同於社會階級的劃分,而是對兩類人進行區分,顯然與「上流」和「下等」的階級分類不可一概而論。當然了,在「上流社會」中──只要他們名副其實的話,想要找到持「大乘」之法的人有更高的實現機率,而「下等社會」的構成中則多為資質欠缺者。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在兩種社會階層中,都同時存在著大眾和菁英。就像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我們這一時代的一大特徵就是,即使在那些傳統意義上精挑細選出來的團體中,也充斥著大眾和粗鄙者的噪音。相應地,在以資質為重要需求及先決條件的知識分子團體中,也可以發現偽知識分子──即那些不勝任的、按照智力量表並不具備資格的人──正在不斷彰顯著存在感。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那些倖存的「貴族」團體中,無論性別為何。但另一方面,在那些過去可能自然而然被視為「大眾」的勞動人民團體中,卻存在著一些具有崇高思想的人。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