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日本江戶佛教,對於近世到近代東亞佛教學術思想的發展,具有關鍵的地位,本應是學界研究的重要領域,卻長期被忽略,淹沒在歷史大海中。為填補此空隙,本書分研究篇與文獻篇兩大部分,以珍稀抄、刻本文獻的蒐集整理為基礎,重構近世佛教圖像,帶領我們一探現代日本佛教研究的源頭。
江戶佛教義學的興盛和《嘉興藏》傳入日本有關,且因其傳入而引起日本學僧對中國佛教晚期著述的關注,熱烈展開印經、演說、註釋等活動,成為日本學界日後編藏之萌芽。江戶佛教對印度佛教、非佛教經典的研究潮流,則讓中印佛教再次交匯於斯土。至於本身各宗的宗學,也隨著明治後在東亞內部的傳教,對中國佛教激盪出不同的反響。
本書的特色見於以「側寫」的角度,從明清之側和江戶之側,來回往復,觀看對方,不僅是對江戶佛教研究的探源,也為近世漢傳佛教研究打開更為廣闊的視野,推動全新的進程,展示近世東亞佛教整體的新圖像。
◆研究篇:
江戶佛教宗學論爭的一個斷面——統譽圓宣《挫僻打磨編》的真宗批判及其與楊文會的比較
天台山家思想在日本近世之展開——以鳳潭《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為中心
論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在日本重新發現印度實在論——以一七七九年初刊本基辨《勝宗十句義論釋》為中心
戒定與江戶時代《唯識二十論》的講論熱潮
◆文獻篇:
統譽圓宣《挫僻打磨編》
鳳潭僧濬《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節選)
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基辨《勝宗十句義論釋》
戒定《二十唯識論帳秘錄》
江戶佛教義學的興盛和《嘉興藏》傳入日本有關,且因其傳入而引起日本學僧對中國佛教晚期著述的關注,熱烈展開印經、演說、註釋等活動,成為日本學界日後編藏之萌芽。江戶佛教對印度佛教、非佛教經典的研究潮流,則讓中印佛教再次交匯於斯土。至於本身各宗的宗學,也隨著明治後在東亞內部的傳教,對中國佛教激盪出不同的反響。
本書的特色見於以「側寫」的角度,從明清之側和江戶之側,來回往復,觀看對方,不僅是對江戶佛教研究的探源,也為近世漢傳佛教研究打開更為廣闊的視野,推動全新的進程,展示近世東亞佛教整體的新圖像。
◆研究篇:
江戶佛教宗學論爭的一個斷面——統譽圓宣《挫僻打磨編》的真宗批判及其與楊文會的比較
天台山家思想在日本近世之展開——以鳳潭《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為中心
論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在日本重新發現印度實在論——以一七七九年初刊本基辨《勝宗十句義論釋》為中心
戒定與江戶時代《唯識二十論》的講論熱潮
◆文獻篇:
統譽圓宣《挫僻打磨編》
鳳潭僧濬《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節選)
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基辨《勝宗十句義論釋》
戒定《二十唯識論帳秘錄》
作者簡介
王芳 日本花園大學國際禪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何歡歡 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林鎮國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法鼓文理學院特設講座教授
陳繼東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簡凱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名依筆畫排列)
何歡歡 浙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林鎮國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法鼓文理學院特設講座教授
陳繼東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簡凱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名依筆畫排列)
序
中華佛學研究所是經教育部立案之研究機構,依本所創辦人聖嚴法師所頒之所訓「立足中華、放眼世界」為指導方針,以促進中外學術研究之交流與合作為目標,戮力漢傳佛教學術發展,特成立此論叢。
聖嚴法師除重視印度佛教的溯源研究,更重視漢傳佛教在現代的適應性、消融性、開創性及自主性的探索。中國佛教的源頭來自印度大小乘的經、律、論三藏,這些原典的數量相當龐大;弘傳到中國後,漢文系統的佛教,在隋、唐時代有了小乘二宗、大乘八宗的開展與成熟,其著作之多,多過由梵文譯成漢文的三藏教典,而且各自有其脈絡系統。到了宋、明時代,漢傳佛教發展已到強弩之末,經過宋明理學的撻伐以及元朝蒙古人的異族統治,漢傳佛教諸宗到了明初,已是奄奄一息,命如懸絲。直至明末清初,中國佛教界出現了許多位大師級的僧俗學者,才乍見曙光,對現代中國佛教的成長與延續產生深遠影響,不論是義理之學或應用之學,包括禪、律、淨土、天台、華嚴等思潮,從傳統的立場來看現代的中國佛教,皆可在明末的佛教思想中,覓得蹤跡。因此,漢傳佛教雖然有重視實修的淨土宗、禪宗,也有重視思考的唯識學派,以及華嚴學派等各種不同的學派,但是全部都屬於漢傳佛教。
聖嚴法師常常提及近百年來有些佛教學者,抨擊漢傳佛教非印度佛教的本來面目,含融了許多中國習俗、民間信仰的成分,所以被指為是不純的傳說和迷信;由此認為,漢傳佛教之中的各大學派,皆是中國人自創的,是漢化了的佛教。因而讓部分信眾,不再重視漢傳佛教,幾乎一窩蜂地轉向崇拜藏傳佛教或南傳佛教。佛教雖然有南傳、漢傳、藏傳不同的系統,但全部都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彼此之間可以互通合作,也可以獨立存在,因此應更互相包容尊重。而中華佛學研究所的立足點是漢傳佛教,以漢傳佛教為基礎,來研究、接受、消化其他系統的佛教,這是本所自創辦以來始終不變的方針與原則。更希望漢傳佛教能夠立足於世界,也就是讓國際的佛教界了解,在漢傳的寶庫中,有採擷不盡的寶礦,尤其部分漢文原典,更是藏文、巴利文所無,這些漢文經典及各宗祖師的研究,尚待佛教界的專家學者給予逐一地闡明與發掘!
衷心地祈願今後的漢傳佛教,能夠在教界各方的努力下,開創出一條千秋萬世、常住不滅之路。
中華佛學研究所
二○一一年五月一日
聖嚴法師除重視印度佛教的溯源研究,更重視漢傳佛教在現代的適應性、消融性、開創性及自主性的探索。中國佛教的源頭來自印度大小乘的經、律、論三藏,這些原典的數量相當龐大;弘傳到中國後,漢文系統的佛教,在隋、唐時代有了小乘二宗、大乘八宗的開展與成熟,其著作之多,多過由梵文譯成漢文的三藏教典,而且各自有其脈絡系統。到了宋、明時代,漢傳佛教發展已到強弩之末,經過宋明理學的撻伐以及元朝蒙古人的異族統治,漢傳佛教諸宗到了明初,已是奄奄一息,命如懸絲。直至明末清初,中國佛教界出現了許多位大師級的僧俗學者,才乍見曙光,對現代中國佛教的成長與延續產生深遠影響,不論是義理之學或應用之學,包括禪、律、淨土、天台、華嚴等思潮,從傳統的立場來看現代的中國佛教,皆可在明末的佛教思想中,覓得蹤跡。因此,漢傳佛教雖然有重視實修的淨土宗、禪宗,也有重視思考的唯識學派,以及華嚴學派等各種不同的學派,但是全部都屬於漢傳佛教。
聖嚴法師常常提及近百年來有些佛教學者,抨擊漢傳佛教非印度佛教的本來面目,含融了許多中國習俗、民間信仰的成分,所以被指為是不純的傳說和迷信;由此認為,漢傳佛教之中的各大學派,皆是中國人自創的,是漢化了的佛教。因而讓部分信眾,不再重視漢傳佛教,幾乎一窩蜂地轉向崇拜藏傳佛教或南傳佛教。佛教雖然有南傳、漢傳、藏傳不同的系統,但全部都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彼此之間可以互通合作,也可以獨立存在,因此應更互相包容尊重。而中華佛學研究所的立足點是漢傳佛教,以漢傳佛教為基礎,來研究、接受、消化其他系統的佛教,這是本所自創辦以來始終不變的方針與原則。更希望漢傳佛教能夠立足於世界,也就是讓國際的佛教界了解,在漢傳的寶庫中,有採擷不盡的寶礦,尤其部分漢文原典,更是藏文、巴利文所無,這些漢文經典及各宗祖師的研究,尚待佛教界的專家學者給予逐一地闡明與發掘!
衷心地祈願今後的漢傳佛教,能夠在教界各方的努力下,開創出一條千秋萬世、常住不滅之路。
中華佛學研究所
二○一一年五月一日
目次
漢傳佛教論叢序
〔代序〕作為方法的江戶佛教思想 林鎮國
〔導論〕何以是江戶佛教 簡凱廷
【研究篇】
江戶佛教宗學論爭的一個斷面——統譽圓宣《挫僻打磨編》的真宗批判及其與楊文會的比較 陳繼東
一、引言
二、先行研究的檢討
三、統譽圓宣的生涯及其著述
四、《挫僻打磨編》的再發現
五、《挫僻打磨編》的成書背景
六、《挫僻打磨編》一書之構成
七、圓宣的宗名辨別
八、圓宣的親鸞批判
九、與楊文會真宗批判的比較
十、本書的後世影響
十一、結語
天台山家思想在日本近世之展開——以鳳潭《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為中心 王芳
一、序
二、《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之構成及其周邊
三、《選翼》之核心思想
四、結論
附錄:江戶─明治期《十不二門指要鈔》註疏、會本一覽表
論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簡凱廷
一、問題的提出
二、大寶守脫生平事蹟及其歷史定位
三、關於《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四、《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的詮釋立場
五、如何看待《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的出現
六、未盡的旅程
在日本重新發現印度實在論——以一七七九年初刊本基辨《勝宗十句義論釋》為中心 何歡歡
一、引言
二、基辨其人
三、基辨造《勝宗十句義論釋》的意圖
四、盛範刻《勝宗十句義論釋》的緣由
五、《勝宗十句義論釋》的主要內容與特色
六、餘論:江戶佛教興印度哲學
戒定與江戶時代《唯識二十論》的講論熱潮 林鎮國
一、江戶時期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的發現與註疏熱潮
二、戒定及其《二十唯識論帳秘錄》
三、做為權教的《唯識二十論》
四、會通二種類型的唯心論
五、批判基《疏》錯謬
六、戒定的唯識譜系批判與重構
七、結語:戒定遺產的現代回響
附錄:《唯識二十論》江戶註疏書目
【文獻篇】
統譽圓宣《挫僻打磨編》 陳繼東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挫僻打磨編》卷上
《挫僻打磨編》卷下
鳳潭僧濬《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節選) 王芳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宋.慈雲序〈十不二門指要鈔序〉節選
宋.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序〉節選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正文節選一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正文節選二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正文節選三
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簡凱廷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逸雄道人修善序
《教觀綱宗釋義會本》大寶守脫大和尚講本箋並格註抄錄
《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卷上
《教觀綱宗釋義講本講述》卷下
基辨《勝宗十句義論釋》 何歡歡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刻《勝宗十句義論釋》敘
《勝宗十句義論釋》卷上
《勝宗十句義論釋》卷下
戒定《二十唯識論帳秘錄》 林鎮國、楊得煜、何轡家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二十唯識論帳秘錄》卷上
《二十唯識論并疏筆藪》
《二十唯識論帳秘錄》卷上追加
《二十唯識論帳秘錄》卷下
跋
〔代序〕作為方法的江戶佛教思想 林鎮國
〔導論〕何以是江戶佛教 簡凱廷
【研究篇】
江戶佛教宗學論爭的一個斷面——統譽圓宣《挫僻打磨編》的真宗批判及其與楊文會的比較 陳繼東
一、引言
二、先行研究的檢討
三、統譽圓宣的生涯及其著述
四、《挫僻打磨編》的再發現
五、《挫僻打磨編》的成書背景
六、《挫僻打磨編》一書之構成
七、圓宣的宗名辨別
八、圓宣的親鸞批判
九、與楊文會真宗批判的比較
十、本書的後世影響
十一、結語
天台山家思想在日本近世之展開——以鳳潭《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為中心 王芳
一、序
二、《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之構成及其周邊
三、《選翼》之核心思想
四、結論
附錄:江戶─明治期《十不二門指要鈔》註疏、會本一覽表
論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簡凱廷
一、問題的提出
二、大寶守脫生平事蹟及其歷史定位
三、關於《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四、《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的詮釋立場
五、如何看待《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的出現
六、未盡的旅程
在日本重新發現印度實在論——以一七七九年初刊本基辨《勝宗十句義論釋》為中心 何歡歡
一、引言
二、基辨其人
三、基辨造《勝宗十句義論釋》的意圖
四、盛範刻《勝宗十句義論釋》的緣由
五、《勝宗十句義論釋》的主要內容與特色
六、餘論:江戶佛教興印度哲學
戒定與江戶時代《唯識二十論》的講論熱潮 林鎮國
一、江戶時期窺基《唯識二十論述記》的發現與註疏熱潮
二、戒定及其《二十唯識論帳秘錄》
三、做為權教的《唯識二十論》
四、會通二種類型的唯心論
五、批判基《疏》錯謬
六、戒定的唯識譜系批判與重構
七、結語:戒定遺產的現代回響
附錄:《唯識二十論》江戶註疏書目
【文獻篇】
統譽圓宣《挫僻打磨編》 陳繼東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挫僻打磨編》卷上
《挫僻打磨編》卷下
鳳潭僧濬《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節選) 王芳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宋.慈雲序〈十不二門指要鈔序〉節選
宋.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序〉節選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正文節選一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正文節選二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選翼》正文節選三
大寶守脫《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 簡凱廷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逸雄道人修善序
《教觀綱宗釋義會本》大寶守脫大和尚講本箋並格註抄錄
《教觀綱宗釋義會本講述》卷上
《教觀綱宗釋義講本講述》卷下
基辨《勝宗十句義論釋》 何歡歡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刻《勝宗十句義論釋》敘
《勝宗十句義論釋》卷上
《勝宗十句義論釋》卷下
戒定《二十唯識論帳秘錄》 林鎮國、楊得煜、何轡家整理
解題
凡例
書影
《二十唯識論帳秘錄》卷上
《二十唯識論并疏筆藪》
《二十唯識論帳秘錄》卷上追加
《二十唯識論帳秘錄》卷下
跋
書摘/試閱
〔導論〕何以是江戶佛教
一、問題的提出
一九六九年聖嚴法師(一九三一─二○○九)赴日本求學,接受佛教現代化教育的洗禮,一九七五年取得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蕅益智旭研究》,後來以「明末中國佛教研究:以智旭為中心」為題,在日本出版。一九八八年關世謙將之翻譯成中文,由臺灣學生書局出版。而在此前一年,東初出版社出版了聖嚴法師的另一部作品《明末佛教研究》,收錄了〈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明末的居士佛教〉等文章。這兩部著作在中文學界晚明佛教研究史上占有先行的重要地位。倘若我們細究這兩部作品,無論是在材料或問題意識方面,會發現都與日本江戶時期的佛教學術發展、成果有所淵源。首先,兩書所大量援用的明清佛教文獻,並非直承中土而來,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前田慧雲(一八五七─一九三○)、中野達慧(一八七一─一九三四)編纂的《大日本續藏經》(以下簡稱《續藏經》)。當時編纂《續藏經》所採的這些文獻底本,部分雖得自於楊文會(一八三七─一九一一)等人從中土的寄贈,但更多的是江戶時期所保存下來的。其次,聖嚴法師赴日求學,受到?本幸男(一八九九─一九七三)教授的鼓勵,挑選蕅益智旭(一五九九─一六五五)做為研究對象,實則也與智旭著作隨《嘉興藏》傳入江戶後,受到江戶僧人的關注,翻刻、講演、註釋不斷,隨而成為日本傳統佛教學術資源的組成部分有關。聖嚴法師此一個案告訴我們,若擴大從東亞的視域來看,近世以降各區域間的佛教發展有其連續性,這是以往較為研究中國佛教的學者所不見的。
明清時期由民間力量主導刊刻的《嘉興藏》傳入江戶以後,引起了江戶僧人偌大的關注。除了鐵眼道光(一六三○─一六八二)傾其心力所刊行的《黃檗藏》的流通,擴大了《嘉興藏》的影響以外,中國藏經的輸入也促使當時僧侶留心佛經版本異同、編目、刊行等問題,乃至興起編藏的構想。前田慧雲提及《續藏經》編纂的淵源時,上溯到了江戶時期淨土真宗的先賢桃花房智洞(一七三六─一八○五)、玄智(一七三四─一七九四)。按查一卷本《淨土真宗教典志》,玄智在「龍谷學黌內典現存目錄五卷 天明三年十一月淨教寺智洞作」條下說道:
今謂本邦有二藏:一、慶安元年東叡山寬永寺天海始刻大藏,梵筴多誤,蓋模洛西法金剛院宋藏者也。今廢不行。兩六條等諸大剎往往安焉。二、延寶六年黃檗山萬福寺鐵眼又彫大藏,惟取萬曆刊本翻刻耳。現行於世。自是藏經易請,簿秩緻紙,便于繙讀,功實為大焉。然多誤脫錯簡。且檢諸藏編集,至支那著述之選,則僅取天台三大部章疏及枝末鈔記,或禪徒語錄、文集等類以充其數;或於同本棄本取末,近如取《集禮懺儀》而漏《十二禮》,及《往生禮讚》載〈自鏡錄序〉而逸本錄等,最為不滿。蓋當唐季五代亂爭、經典散失之時而集結之,故不得全備耳。本邦舊來丕富內典,所謂淨土章疏、《大乘義章》、《十地論義記》、《維摩義記》、法雲《法華疏》、三論疏、六經《遊意》、《俱舍》泰、光、寶三疏,……不遑勝數。鐵眼奚無意于修補,而仍用明藏闕雜甚者翻刻之乎?憾哉!顧夫改刻別藏者,事非容易,冀傍明藏,別製大藏目錄,聖經依餘藏等補闕本,漢典芟雜,削末代以本邦現流諸大家疏,以千文為記,全如舊式,令其請藏經者不必守株於明藏,直從新目請求經疏,新編諸本製帙附號,則僅刻若干部而全藏斯成,所謂護持叔世佛法而資益後進之盛舉也。
玄智雖對鐵眼道光所刊行、繼承《嘉興藏》載體規制特點的《黃檗藏》有所稱美,認為便於流通與閱讀,但卻對其內容之因襲擇取頗為不滿。由於重新編纂藏經的工程浩大,並非易事,所以他建議的折衷方式是以《嘉興藏》為基礎,重編藏經目錄,翻譯的經典(「聖經」)以其他大藏經版本補闕,漢文著述(「漢典」)方面,則補入當時流行的重要大家作品(即如引文中提及的淨土章疏、《大乘義章》、《十地論義記》等)。然而彼時玄智不敢奢想的重新編輯大藏經的事業,卻在明治時期以後得到實現。
江戶佛教在編目、整理文獻方面的成果,乃至編藏構想,相當程度的為明治佛教所吸收。明治、大正時期的《續藏經》、《大正新脩大藏經》(以下簡稱《大藏經》)已然成為漢傳佛教典籍的權威性文本。特別是高楠順次郎(一八六六─一九四五)、渡邊海旭(一八七二─一九三三)監修的《大正藏》,是西方佛教語文學影響下的現代性學術成果,此點常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其淵源於江戶佛教的學術發展脈絡,以及從江戶時期就開始醞釀積累的學術能量,同樣不可輕忽。
其次,不僅是版本同異等問題,江戶時期隨著《嘉興藏》傳入的中國僧人著作的內容,也引起了學僧們的注意,重刻、講演、註釋等等活動,所在多有,遠超乎當前學界的一般想像。而江戶佛教所留存下來的對於各類經典的大量註釋成果,更被學界所忽略,大量的寫本文獻散藏在各地圖書館與寺院中,乏人問津。
再一方面,就學問的性格來說,江戶佛教興起「印度學」熱潮,亦即出現對印度佛教以及非佛教經典的研究潮流,留下許多註疏。在佛教義學內部,不論是繼承,或是新創,當時都充分認識到以唯心為主流的東亞佛教必須重建對實在論的認識,重新面對實在論的挑戰。對比於以禪淨融合或性相交涉為框架的明清佛教思想,江戶佛教更貼近於現代哲學的問題意識。何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和日本佛教的知識活動走上不同的道路?其影響與意義為何?明治以降的佛教學與印度學是否可在江戶時期追溯其本土途徑?都是必須進一步探問的議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漢學家神田喜一郎(一八九七─一九八四)在一九六九年所發表的〈鳳潭.闇齋.徂徠〉一文中已高度評價江戶時期的佛教學研究,認為就佛教學問的研究而言,除了明治時代中期以後,日本佛教史上沒有比江戶時代更為發達的時期。其中,該文提及了真宗的法幢留下了兩冊題名為「俱舍論稽古」的作品,認為其研究方法不僅「科學」,判斷又正確,「與今日進步的佛教學研究相比,毫不遜色」。
而對於十善之助(一八七七─一九五五)將近世佛教定調為「墮落佛教」的觀點,日本佛教學界後來也一直有反思的聲音出現。林淳為佼成出版社《新亞洲佛教史》第十三冊《民眾佛教的紮根》所寫的序提到日本近世佛教的研究可分為三期,其中第一期以《近世佛教》期刊的刊行為標誌,說:「這是近世佛教研究的獨立宣言,善加利用龐大的近世史料,提示了試圖超越『近世佛教=墮落論』的研究理路。」同時指出《民眾佛教?定著》一書中的第三章〈佛教與江戶諸思想〉、第四章〈教學進展與佛教改革運動〉「堪稱是從思想史的立場來繼承《近世佛教》的問題意識」,說:
第三章〈佛教與江戶諸思想〉、第四章〈教學進展與佛教改革運動〉,是從思想史的立場來嘗試評價近世佛教的思想。前者是探索各種思想與佛教的交涉過程,試圖探究近世佛教所主張的平等思想是否可能實現。後者是以學僧教學活動的多元化及其教學空間為對象,描繪另一種近世佛教的生動世界。有關試圖發現佛教思想或教學所具備的可能性上,堪稱是從思想史的立場來繼承《近世佛教》的問題意識。
此二章的執筆者為西村玲(一九七二─二○一六)。她是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並於擔任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期間接受東京大學末木文美士等教授的指導。曾以「普寂為中心的日本近世佛教思想研究」獲得第六屆「日本學術振興會賞」及「日本學士院學術獎勵賞」(二○一○)殊榮。主要的專著有以博士論文改寫出版的《近世佛教思想的獨創:僧侶普寂的思想實踐》,以及身後師友們蒐集她的研究論文集結而成的《近世佛教論》一書。除了反思與挑戰江戶佛教墮落論的觀點以外,西村玲的研究還有一項值得注意的特色,即關注江戶佛教發展中的「中國」因素,亦即留心渡日華僧與傳進書籍的影響,如〈慧命的回路:明末.雲棲袾宏的不殺思想〉、〈虛空與天主:中國.明末佛教對基督教之批判〉、〈東亞的基督教批判:從明末佛教到江戶佛教〉、〈明末不殺放生思想的日本受容:雲棲袾宏與江戶佛教〉等一系列論文,突破傳統宗學研究的框架,嘗試將江戶佛教置於東亞世界中來考慮。
最後,既以江戶佛教為對象,就不能忽視做為其教學主體的宗學。所謂的宗學,指的是日本佛教各宗派以各自宗祖著述和生平事跡而發展起來的教義、儀規體系及其傳承譜系,可以說是日本佛教的核心部分。關乎此,中文佛教研究界甚少有所關注,實為一大缺憾。特別是近代以來,日本佛教的宗學,隨著日本各宗在東亞內部的傳教,擴散到各個區域,特別是在中國,觸動了不同佛教思想傳統的反響與激盪。
綜上所述,近世到近代東亞佛教學術、思想的發展,江戶佛教實占有關鍵的地位。可惜它做為重要研究關捩的角色,長期為人所輕忽。
一、問題的提出
一九六九年聖嚴法師(一九三一─二○○九)赴日本求學,接受佛教現代化教育的洗禮,一九七五年取得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蕅益智旭研究》,後來以「明末中國佛教研究:以智旭為中心」為題,在日本出版。一九八八年關世謙將之翻譯成中文,由臺灣學生書局出版。而在此前一年,東初出版社出版了聖嚴法師的另一部作品《明末佛教研究》,收錄了〈明末的禪宗人物及其特色〉、〈明末的淨土教人物及其思想〉、〈明末的唯識學者及其思想〉、〈明末的居士佛教〉等文章。這兩部著作在中文學界晚明佛教研究史上占有先行的重要地位。倘若我們細究這兩部作品,無論是在材料或問題意識方面,會發現都與日本江戶時期的佛教學術發展、成果有所淵源。首先,兩書所大量援用的明清佛教文獻,並非直承中土而來,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前田慧雲(一八五七─一九三○)、中野達慧(一八七一─一九三四)編纂的《大日本續藏經》(以下簡稱《續藏經》)。當時編纂《續藏經》所採的這些文獻底本,部分雖得自於楊文會(一八三七─一九一一)等人從中土的寄贈,但更多的是江戶時期所保存下來的。其次,聖嚴法師赴日求學,受到?本幸男(一八九九─一九七三)教授的鼓勵,挑選蕅益智旭(一五九九─一六五五)做為研究對象,實則也與智旭著作隨《嘉興藏》傳入江戶後,受到江戶僧人的關注,翻刻、講演、註釋不斷,隨而成為日本傳統佛教學術資源的組成部分有關。聖嚴法師此一個案告訴我們,若擴大從東亞的視域來看,近世以降各區域間的佛教發展有其連續性,這是以往較為研究中國佛教的學者所不見的。
明清時期由民間力量主導刊刻的《嘉興藏》傳入江戶以後,引起了江戶僧人偌大的關注。除了鐵眼道光(一六三○─一六八二)傾其心力所刊行的《黃檗藏》的流通,擴大了《嘉興藏》的影響以外,中國藏經的輸入也促使當時僧侶留心佛經版本異同、編目、刊行等問題,乃至興起編藏的構想。前田慧雲提及《續藏經》編纂的淵源時,上溯到了江戶時期淨土真宗的先賢桃花房智洞(一七三六─一八○五)、玄智(一七三四─一七九四)。按查一卷本《淨土真宗教典志》,玄智在「龍谷學黌內典現存目錄五卷 天明三年十一月淨教寺智洞作」條下說道:
今謂本邦有二藏:一、慶安元年東叡山寬永寺天海始刻大藏,梵筴多誤,蓋模洛西法金剛院宋藏者也。今廢不行。兩六條等諸大剎往往安焉。二、延寶六年黃檗山萬福寺鐵眼又彫大藏,惟取萬曆刊本翻刻耳。現行於世。自是藏經易請,簿秩緻紙,便于繙讀,功實為大焉。然多誤脫錯簡。且檢諸藏編集,至支那著述之選,則僅取天台三大部章疏及枝末鈔記,或禪徒語錄、文集等類以充其數;或於同本棄本取末,近如取《集禮懺儀》而漏《十二禮》,及《往生禮讚》載〈自鏡錄序〉而逸本錄等,最為不滿。蓋當唐季五代亂爭、經典散失之時而集結之,故不得全備耳。本邦舊來丕富內典,所謂淨土章疏、《大乘義章》、《十地論義記》、《維摩義記》、法雲《法華疏》、三論疏、六經《遊意》、《俱舍》泰、光、寶三疏,……不遑勝數。鐵眼奚無意于修補,而仍用明藏闕雜甚者翻刻之乎?憾哉!顧夫改刻別藏者,事非容易,冀傍明藏,別製大藏目錄,聖經依餘藏等補闕本,漢典芟雜,削末代以本邦現流諸大家疏,以千文為記,全如舊式,令其請藏經者不必守株於明藏,直從新目請求經疏,新編諸本製帙附號,則僅刻若干部而全藏斯成,所謂護持叔世佛法而資益後進之盛舉也。
玄智雖對鐵眼道光所刊行、繼承《嘉興藏》載體規制特點的《黃檗藏》有所稱美,認為便於流通與閱讀,但卻對其內容之因襲擇取頗為不滿。由於重新編纂藏經的工程浩大,並非易事,所以他建議的折衷方式是以《嘉興藏》為基礎,重編藏經目錄,翻譯的經典(「聖經」)以其他大藏經版本補闕,漢文著述(「漢典」)方面,則補入當時流行的重要大家作品(即如引文中提及的淨土章疏、《大乘義章》、《十地論義記》等)。然而彼時玄智不敢奢想的重新編輯大藏經的事業,卻在明治時期以後得到實現。
江戶佛教在編目、整理文獻方面的成果,乃至編藏構想,相當程度的為明治佛教所吸收。明治、大正時期的《續藏經》、《大正新脩大藏經》(以下簡稱《大藏經》)已然成為漢傳佛教典籍的權威性文本。特別是高楠順次郎(一八六六─一九四五)、渡邊海旭(一八七二─一九三三)監修的《大正藏》,是西方佛教語文學影響下的現代性學術成果,此點常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其淵源於江戶佛教的學術發展脈絡,以及從江戶時期就開始醞釀積累的學術能量,同樣不可輕忽。
其次,不僅是版本同異等問題,江戶時期隨著《嘉興藏》傳入的中國僧人著作的內容,也引起了學僧們的注意,重刻、講演、註釋等等活動,所在多有,遠超乎當前學界的一般想像。而江戶佛教所留存下來的對於各類經典的大量註釋成果,更被學界所忽略,大量的寫本文獻散藏在各地圖書館與寺院中,乏人問津。
再一方面,就學問的性格來說,江戶佛教興起「印度學」熱潮,亦即出現對印度佛教以及非佛教經典的研究潮流,留下許多註疏。在佛教義學內部,不論是繼承,或是新創,當時都充分認識到以唯心為主流的東亞佛教必須重建對實在論的認識,重新面對實在論的挑戰。對比於以禪淨融合或性相交涉為框架的明清佛教思想,江戶佛教更貼近於現代哲學的問題意識。何以十七世紀以後中國和日本佛教的知識活動走上不同的道路?其影響與意義為何?明治以降的佛教學與印度學是否可在江戶時期追溯其本土途徑?都是必須進一步探問的議題。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漢學家神田喜一郎(一八九七─一九八四)在一九六九年所發表的〈鳳潭.闇齋.徂徠〉一文中已高度評價江戶時期的佛教學研究,認為就佛教學問的研究而言,除了明治時代中期以後,日本佛教史上沒有比江戶時代更為發達的時期。其中,該文提及了真宗的法幢留下了兩冊題名為「俱舍論稽古」的作品,認為其研究方法不僅「科學」,判斷又正確,「與今日進步的佛教學研究相比,毫不遜色」。
而對於十善之助(一八七七─一九五五)將近世佛教定調為「墮落佛教」的觀點,日本佛教學界後來也一直有反思的聲音出現。林淳為佼成出版社《新亞洲佛教史》第十三冊《民眾佛教的紮根》所寫的序提到日本近世佛教的研究可分為三期,其中第一期以《近世佛教》期刊的刊行為標誌,說:「這是近世佛教研究的獨立宣言,善加利用龐大的近世史料,提示了試圖超越『近世佛教=墮落論』的研究理路。」同時指出《民眾佛教?定著》一書中的第三章〈佛教與江戶諸思想〉、第四章〈教學進展與佛教改革運動〉「堪稱是從思想史的立場來繼承《近世佛教》的問題意識」,說:
第三章〈佛教與江戶諸思想〉、第四章〈教學進展與佛教改革運動〉,是從思想史的立場來嘗試評價近世佛教的思想。前者是探索各種思想與佛教的交涉過程,試圖探究近世佛教所主張的平等思想是否可能實現。後者是以學僧教學活動的多元化及其教學空間為對象,描繪另一種近世佛教的生動世界。有關試圖發現佛教思想或教學所具備的可能性上,堪稱是從思想史的立場來繼承《近世佛教》的問題意識。
此二章的執筆者為西村玲(一九七二─二○一六)。她是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並於擔任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期間接受東京大學末木文美士等教授的指導。曾以「普寂為中心的日本近世佛教思想研究」獲得第六屆「日本學術振興會賞」及「日本學士院學術獎勵賞」(二○一○)殊榮。主要的專著有以博士論文改寫出版的《近世佛教思想的獨創:僧侶普寂的思想實踐》,以及身後師友們蒐集她的研究論文集結而成的《近世佛教論》一書。除了反思與挑戰江戶佛教墮落論的觀點以外,西村玲的研究還有一項值得注意的特色,即關注江戶佛教發展中的「中國」因素,亦即留心渡日華僧與傳進書籍的影響,如〈慧命的回路:明末.雲棲袾宏的不殺思想〉、〈虛空與天主:中國.明末佛教對基督教之批判〉、〈東亞的基督教批判:從明末佛教到江戶佛教〉、〈明末不殺放生思想的日本受容:雲棲袾宏與江戶佛教〉等一系列論文,突破傳統宗學研究的框架,嘗試將江戶佛教置於東亞世界中來考慮。
最後,既以江戶佛教為對象,就不能忽視做為其教學主體的宗學。所謂的宗學,指的是日本佛教各宗派以各自宗祖著述和生平事跡而發展起來的教義、儀規體系及其傳承譜系,可以說是日本佛教的核心部分。關乎此,中文佛教研究界甚少有所關注,實為一大缺憾。特別是近代以來,日本佛教的宗學,隨著日本各宗在東亞內部的傳教,擴散到各個區域,特別是在中國,觸動了不同佛教思想傳統的反響與激盪。
綜上所述,近世到近代東亞佛教學術、思想的發展,江戶佛教實占有關鍵的地位。可惜它做為重要研究關捩的角色,長期為人所輕忽。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