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只聞風向不問是非,
民粹操作下,每次選舉都會出現的政治受難者,
很難希望陳明通是最後一個!
發生於2022年的「林智堅論文案」,究竟是單純的學倫事件?還是一場政治性的「世紀大冤案」?
本書特別訪談論文指導教授陳明通,首度現身說法,直球面對!
試著將這起摻雜了選舉恩怨、政治鬥爭,合併著認知作戰,而顯得瑣碎凌亂的「論文門」,說清楚、講明白。讓事件中的諸多元素各安其位,還事件所呈現的各種面向一個本來面目;當然,也將一一印證各種錯誤言論、不當程序的惡質意圖。
作者簡介
洪浩唐
自由作家、編劇。
現為《給我報報》總主筆。
著作:《戰狼來了:關西機場事件的假新聞、資訊戰》、《一個人爽遊:東港‧小琉球》。
名人/編輯推薦
【共同推薦】
蕭新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總統府資政
蕭雄淋 北辰著作權事務所主持律師、臺北大學法律系博碩士班兼任副教授
周繼祥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梁永煌 《今周刊》發行人
張宏林 社運工作者、臺大國發所校友
沈伯洋 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立法委員
序
【推薦序】
此一學倫冤案何時平反?
總統府資政‧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蕭新煌
當年林智堅論文爭議事件,就引起我相當的注意,一再追蹤它的來龍去脈。當時,我還相信此案一旦進入臺灣大學的學術倫理審查委員會,一定會有個水落石出,真相總會出現。但是當爭議變成林智堅是不是抄襲另一個也實質由陳明通教授指導的碩士生余正煌的論文時,我就發現事態不尋常,單純論文事件恐怕已經變質。尤其是連指導教授都被一併抹黑之後。我也開始擔憂這其間是不是又涉入校園政治和政黨鬥爭。
一連串的變質,到了社科院審定委員會,召集人竟然在未審查各項證據之前就發公開信,「未審先判」汙名化稱之為「醜聞」時(請見○○頁),心裡就有不祥的感覺。也開始對此一審定委員會是否真能公正審議,打了個很大的問號。我甚至於懷疑臺大校方的公平、公開立場。
結果,該審定委員會的判定出來,就引起再一次的風波和爭議。不幸的是,此一經不起考驗和草率的論文「抄襲判定」,已讓該會蒙塵。
就我判斷,審定委員會委員未嚴格釐清兩份碩士論文「雷同」之處來源的因果。事實是指導教授陳明通「好意」將林智堅有關研究設計的的初稿,交給余正煌參考,余正煌寫在他的論文,並先行提出學位論文,結果被審定委員會判定是林智堅抄襲余正煌,林智堅的「證言」完全未被採信,此其一。
陳明通身為指導教授,也提出他的書面說明,卻也完全未被審定委員會採納和考慮,甚至被「誅連」批為「沒有學術良心的政客」,應對林智堅抄襲案負「政治責任」,甚至接著「追殺」要解聘他。校外的政治圈,更是把他當成政治鬥爭的提款機。這已經變成是純粹學倫事件的案外案,此其二。
這本書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內容,由陳明通親自現身說法提出證言,替我解惑不少,也再次讓我加深對臺大社科院審定委員會的質疑。遺憾的是,此一學倫冤案卻迄今得不到平反的機會。也許這本書的出版可以在學界、社會和媒體發揮一些還原真相,澄清是非和還林智堅及陳明通公道的機會。
歷史事件需要更多的不同資訊才能發現真相
北辰著作權事務所主持律師.臺北大學法律系博碩士班兼任副教授退休 蕭雄淋
我是一個著作權法專業律師,執業律師三十餘年,專辦著作權法案件,我的當事人藍綠都有。
我為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辯護,是一位好朋友為林智堅不平,拜託我研究一下林智堅的案子,我看了全部卷宗,覺得他有冤屈,這是一個應該無罪的案子,所以接了這個余正煌自訴林智堅,為林智堅辯護的案子。然而在接了後,卻感到從來沒有辦哪一個案子,像辦余正煌自訴林智堅案這麼孤單和無力。因為辯護律師面對的,不是法院,而是藍白黃的聯手及輿論撲天蓋地的壓力。綠營多數袖手,還有少數綠營民代會放冷箭。凡此,我在「蕭雄淋律師的部落格」寫了一篇長文:「小蝦米對大鯨魚的官司——談余正煌自訴林智堅案的關鍵問題」。
這個案子,我們事務所光刑事第一審答辯狀及調查證據聲請狀就寫了六萬多字,比雙方各自論文字數還多。我們發現余正煌所提供33處抄襲對照表,其中只有11處,是余正煌寫作在前,共742字近似,約占全論文的1%多。而這742字中,有些是陳明通教授共同修正文筆近似的結果(如對照表25-28部分),有些是因題目、章節及研究架構近似,再加上使用同一民調,因而結論有近似的文字。這在著作權法上,依過去法院的著作權案例通說,是屬於「思想與表達合致原則」(The merger doctrine of idea and expression)與「合理使用」(fair use)的範圍。尤其林智堅論文1%多的近似,都是學術使用,而且余正煌的論文,已經被林智堅以律師函聲明民調未經合法授權,如果有授權也經終止,則林智堅論文縱有與余正煌論文近似,對余正煌著作的潛在市場也沒有影響,依法院過去的實務案例,完全符合著作權法第65條第2項一般合理使用的規定。
本案因選舉而政治化,對法官有極大的壓力。法官透過書記官詢問雙方是否可能由法官來成立調解,終結訴訟?余正煌的律師,看了我們的答辯狀,先表示願意調解。我詢問林智堅,他表示這個訴訟民進黨中央不支持繼續進行,而且賴清德主席要選總統,他不能因這個案子被對方炒作而影響賴清德的選情,成為臺灣的罪人。
我說,我們事務所既然參與了這個案子,如果調解要答應我三個條件:一、不對余正煌道歉;二、不對余正煌賠償;三、不要為了和解而對外宣稱自己抄襲,否則我不願意接受調解委任,因為這會影響我們事務所的名譽,林智堅全部答應了。這個案子就在林智堅對社會公益團體捐30萬元,林智堅聲明對社會造成紛擾感到抱歉,雙方相互放棄訴追權利等條件下成立調解、終結訴訟了。
歷史上有許多冤案,千年都未得昭雪。但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白色恐怖時代,也是經過數十年才有部分真相浮出。本書出版其實只是浮現林智堅案的少部分資訊,希望未來還能夠揭露更多的真相,還給林智堅應有的公道及尊嚴。
民主化的臺灣,請尊重與保障學術自由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周繼祥
與阿通結緣,是自然不過的事。
1988年8月,我在臺大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分配到法學院(社科院前身)綜合大樓302研究室。當時正攻讀政研所博士班的阿通學弟,就在隔一間的306胡佛老師研究室出沒。日復一日,我是早來晚走,他則是比我更早到更晚歸。阿通做學問的投入與專一令人折服,時不時還請我喝杯他煮的咖啡,我笑稱他「樓長」,也奠定了我倆在學術路上偕行之緣。
1992年8月,渥蒙孫校長伯東的提攜,圈選我擔任三民主義研究所所長,負責所的整合與轉型,其一是結合時代需要,推展兩岸關係與中國研究。此前,阿通才剛結束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應聘三研所,得便相濡以沫、分工合作。我請他擔任大陸組召集人,推動分組招生、課程教學、學術交流,新世紀兩岸關係「藍綠二人組」的故事即由此開端。
2000年更名為國家發展所之前,臺大三研所主要分成法律、政治、經濟、社會、大陸五個學程授課並分組招生。不只所內教師是各有所專、學生也來自文理法醫工農,大家不分黨派,都想爭取院與校的同意改名、轉型成為一個有益國計民生的獨立所。職是,植基於社會科學的科際整合,很快就被同仁與同學接受。然而要凝聚院校兩層的共識談何容易?在折衝的過程中,阿通師和一些偏綠的師生成為亮點,表明所方有容納多元思潮的事實及潛能,這是以「國家發展」為新名、能獲得校務會議通過的主因之一。
改名後的臺大國家發展所,除了享有較高令譽,也因為資源相對優渥,還帶動了大學相關系所的更名熱,也吸引了眾多學子的報名投考。2000至2008年阿扁執政時期,阿通師因緣際會,兩度借調行政院陸委會,先後任副主委、主委,馳名兩岸。2008至2016年馬英九主政,阿通師回歸校園,吸引更多學子慕其名而來拜師,這些學子中藍綠都有。阿通治學嚴謹,對學生的照顧有口皆碑,外界誤以為他大開方便之門,專收綠營導生,其實不然,何況國發所本身也有嚴格的規範和要求,詳見本書中的說明(請見第45頁)。
本書第一章重啟了2022林智堅論文門,二至六章的標題依次是學術歸學術、選舉歸選舉、大學歸大學、政治歸政治、脊梁歸脊梁。著者以其生花妙筆,將阿通師口述紀實,化成流暢的文字,跳躍在讀者眼前。穿插於書中的註解,則淺顯易懂,饒富可讀性,令人展書翻閱後欲罷不能。
承蒙阿通兄好意,讓筆者有幸先睹為快,書中諸多情節讀來歷歷如繪,每每不能不掩書感嘆:已經民主化的臺灣,縱然憲法保障人民有言論、講學自由,大學法也明文規定大學應受學術自由的保障,因何大學裡的學術與社會上的選舉卻始終糾纏不清?
著者洪浩唐君在封面直言:很難希望阿通是最後一個選舉政治受難者!
呼應本書的口述者通哥和著者洪君,筆者誠摯期盼有更多臺灣人也來讀讀此書。
社會欠通師一個光榮退休
社運工作者.臺大國發所校友 張宏林
身為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國發所)校友,老家又在新竹市,當爆發林智堅論文案時,著實一驚,雖然在之前已經爆發多起政治人物的論文抄襲案,但卻沒有本案被全國這樣高度報導與撲朔迷離。原因之一是當時正值九合一選舉的白熱化期,重要關鍵人林智堅正投入桃園市長的選舉,而陳明通(通師)又擔任國家安全局局長的重要角色,可以理解與預期,單純學術倫理事件自然會被故意無限上綱到政黨對決的無良操作。當然也包含中共見獵心喜,透過臺灣境內的協力者,包含媒體、學者、政治人物的合力操作,讓臺灣內部混亂互鬥一直是中共操作重點之一。
我自己修過兩個碩士,一般來說,寫論文的學生,通常會先希望撰寫自己有興趣與專長的專題,接著會尋找具有論文主題相關專業的指導老師,甚至許多學生希望能拜入名教授的門下,以傳承教授在專業領域知識。當然也會有,因為無法確立研究計畫,而必須由教授直接給予建議,並且提供過去所寫論文與指導過學生所撰寫論文資料給予參考,這在學界真是再正常不過。哪個論文寫作者,不一開始都會上「碩博士論文網」查詢與自己相關的論文題目,甚至下載或到圖書館查閱紙本影印作為寫作參考,有些還會成為最後文獻的引註。
因為,人類的知識是透過傳承與堆疊而生,論文的撰寫就是幫助建構人類知識智慧的一套「嚴謹科學」方法,避免流於聽說及經驗直覺答案。必修的論文寫作課程就是在教導這套方法,臺大國發所也會寄給學生一份24頁的「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博)士論文(口試本)」參考範本(就我知道其他學校也會有),將論文封面、目錄、大綱順序、字級、浮水印等說明規範,提醒同學別缺漏其中重要項目,也使格式更為一致,所以這怎麼會叫做是給公版抄襲?
至於外界其它質疑的部分,書中也清楚交代說明,選舉已過,社會也該持平檢視,也可以感受其中先射箭再畫靶的一些惡意的政治性操作。許多重要的證據,卻沒被列為審查佐證,有違公平與程序正義原則!
我雖非通師的論文指導學生,但上過幾門老師的課,內容理論與實務並行,課程紮實嚴謹,我自己受益許多。同班受通師指導論文的同學,可沒有好畢業這樣的福利。教授的指導不會越俎代庖,學生還是必須自己努力負責,不然各校幹嘛要求學生要先自行將論文透過軟體進行比對?後面對指導教授的追殺,更坐實了是政治的操作。請問,過去非執政黨有更嚴重論文問題的政治人物,有誰的指導教授被追殺要剝奪教師權、沒收退休金?所以這不是政治追殺什麼才是?總之,我覺得社會欠通師一個光榮退休!
戰狼又來了?
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立法委員 沈伯洋
聽到這本書在進行的當時,我第一時間的反應是,確定現在要討論這個題目嗎?
然而回顧這幾年臺灣的狀況,確實十分危險。
我曾經跟本書的作者合作,出了一本關西機場的事件簿《戰狼來了》,主要是在看從中國發動的輿論操作,在被臺灣的在地協力者挑選之後,大肆的在政論節目中播放,造成一場悲劇,可說是中國操作臺灣輿論的恐怖案例。而在疫情當中,中國針對陳時中以及衛福部大量的攻擊,少少的八個頻道竟然可以做到三千萬次的觀看,可說是關西機場的進階版。
近三年來,中國的手法日益精進。中國知道如果他們直接製造謠言會被針對,因此開始採用見縫插針的手法,將國內相關的爭議用大量的帳號或頻道予以散播,等到國安相關單位追溯源頭,就只會看到臺灣內部的爭議,從而達到操作輿論的效果。這幾年來,針對農業部的謠言,又或者針對國防部的攻擊,中國都是搭配臺灣在地協力者,在從中加入之後予以放大,造成輿論的旋風。
從裴洛西來臺事件後,一直到2023年賴副總統訪問巴拉圭,中國也開始使用大量的駭客竊取文件,並在偽造文件之後加入假消息的製造產業鏈,使得整體輿論變得更為複雜。本書所提到的事件,原本是國內的政治鬥爭事件,然而,在中國的駭客加入之後整個變了調,加上國內媒體完全不平衡的報導,馬上就形成了類似關西機場的旋風。
也因此,在看到中國駭客影子出現在本案件的時候,我知道整件事情已經偏離了原本的學術主軸。這也預示了未來抵抗中國輿論戰的困難:大量臺灣內部的聲音與中國彼此唱和,在必須保護言論自由以及政黨政治的狀況之下,每一次討論中國因素,都會有國內的人民「受傷」:宣稱中國與他無關。中國抓準了這一點,在臺灣相關法制不完備的狀況之下,繼續讓輿論操作橫行。
中國的手法當然不僅於此,輿論戰只不過是中國眾多戰爭中的一環,更不要提法律戰、心戰、武力威逼以及假意的釋出善意等,在灰色地帶中步步進逼。因此,我仍舊主張我們必須要能夠反制中國的手法,要有類似和平保障法的法源基礎對抗之,更需要有中央的卓越中心設立,讓人民知道中國進攻的手法。
中國的最終目標就是在輿論擊倒我們的國防部,逼迫臺灣簽訂和平協議。希望大家在閱讀本書的同時,能夠警覺到中國的黑手如何放大,並在未來支持相關法制的訂定,我們才有機會守護這片國土。
目次
此一學倫冤案何時平反? 蕭新煌
歷史事件需要更多的不同資訊才能發現真相 蕭雄淋
選舉歸選舉,學術歸學術,各司其職 周繼祥
社會欠通師一個光榮退休 張宏林
戰狼又來了? 沈伯洋
第一章 重啟那道「論文門」
一、阿通師的退休生活
大局為重、沉冤待雪,「那件事」該說清楚了
二、認知作戰又一經典
重新建構「認知結構」與「基模」,相信不等於事實
三、嘗試以不同角度來講同一件事
從陳明通「如何指導學生論文寫作」,看清真相
第二章 學術歸學術
一、起源:阿通師的選舉學
少數被承認具有「科學性」的研究領域
二、關於陳明通的論文
無意間印證了某缺乏核心價值政客的反覆立場
三、關於林智堅的論文
研究重點印証:林智堅確實因棄保不全而當選
‧陳明通借用林智堅選舉民調,研究「外溢效應」
‧林智堅也使用這份民調,研究「棄保不全」
‧因秉性忠厚,將「棄保」改為「槓桿效應」
‧凌晨email修改意見給學生,天意正好留下證據
‧三腳督「棄保」、「棄保不全」,正是智堅的研究貢獻
四、關於余正煌的論文
研究重點:林智堅勝選的政治社會基礎分析
‧身為所長,不捨余正煌無法畢業
‧婦人之仁,好心護蛇竟遭蛇咬
‧余正煌的研究設計植基於陳明通指導林智堅的成果
‧張祐齊律師為何誤信或誤導余正煌?且看法院判決
【MORE】306與聖西「佛門弟子」/複層次結構非線性模型/碩專班學生有社會歷練與專長,資料也較豐富/「卡方檢定」與「二元勝算對數模型」淺釋/破解余正煌提出的論文寫作過程進度/林智堅、余正煌論文寫作時序表/翁達瑞仗義執言:余正煌的引註是「學術詐欺」/阿通師的論文引註「寫作風格」
第三章 選舉歸選舉
一、被放大檢視是候選人的宿命
攻擊林智堅、拉下陳明通,外溢北北基桃竹選情
二、媒體也嗅到了血腥味
自媒體帶風向→特定傳媒大報導→網軍全面發動
三、進入選戰模式,彷彿「秀才遇到兵」
有理說理沒人聽;信口開河竟可直播帶風向
‧「先畢業的先贏」,真的是論文寫作的國際鐵律嗎?
‧到處有路人甲專家,讓媒體記者無從或不想辨識
‧徐巧芯竟說:是調查局把新竹市分成東、北、香山三區
四、人人有書讀,變成人人有死穴
政治人物公餘進修,本是勤奮向學、從政品管美談
‧政治人物進修本可提升民主品質,卻成為致命死穴
‧各國均有碩士不必寫論文先例,或許是釜底抽薪之策
【MORE】「偏頗輿論」和「假新聞」的不同/政治鬥爭果真讓人無法相信「無私」?!/著作權法重在先完成著作,而不是「先畢業先贏」/「公版」是什麼?想問一定問得到//陳教授淺釋:什麼是「中介變項」?
第四章 大學歸大學
一、臺大學倫會如何公親變事主?
臺大授權社科院審定,巧助蘇宏達為所欲為
‧號稱「臺大學倫會」,卻由蘇宏達選聘全部委員
‧蘇召集人以蘇院長身分發函學生,破壞程序「秘密」
‧行事風格與政治立場註定無法秉公處理
‧臺大校方可曾省視如何儘量避免類此風波
二、學倫會一錘定音,炮製世紀大寃案
分工完善,程控緊密,把林智堅從著作人審成抄襲者
三、誰把臺大變成「真理部」?
校方認定真相不實,還要追殺指導教授
‧學術與校園的最大災難:把「學生」當作「政敵」
‧如果林智堅不參選桃園市長,結果會如何?
‧如果指導教授不是陳明通,管校長、蘇院長會如何?
四、你要相信臺大?還是民進黨?
又不是小學生,為什麼只能二擇一?
‧是誰把臺大捲入選戰,成為反民進黨的「神主牌」
‧誰能代表臺大?誰來制衡校務、院務主管擴權?
‧政治介入,大學淪為武器,更陷招生困難重重
【MORE】《國立臺灣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相關規定/臺大社會科學院蘇宏達院長給各級學生的公開信/陳明通2022年7月23日聲明稿重點摘要
第五章 政治歸政治
一、驚見「文革」模式的批鬥
發動鬥爭的一方,永遠處在上風否定對方
二、陳教授如何成為陳局長
為何國民黨對陳明通「必除之而後快」?
三、論文淪為CP值最高的鬥爭工具
今日坐視陳明通版的臥虎藏龍,他日自求多福
【MORE】「文革批鬥模式」:讓被批鬥者動輒得咎,一無是處/學術提供參政條件,參政厚植學術研究深度/繼續無視真相,就會繼續被當政治提款機
第六章 脊梁歸脊梁
一、所謂「教不嚴、師之惰」?
剷了學生,繼續追殺老師:這還是臺大嗎?
.社科院比照審定委員會規格,成立小組調查(傳訊)阿通師
二、獵巫與追殺
連執教三十多年的微薄退休金也要冷血剝奪
三、所謂「學閥」與「大學的脊梁」
拉幫結派追殺同僚的大學脊梁,才是真正的學閥
四、回到捍衛人權的初衷
臺灣轉型正義尚且未道成功,又怎能坐視新添冤案?
【MORE】研究誠信辦公室/三份經過公證的文件竟未被採信/臺灣大學教師懲處要點vs. 臺灣大學組織規程摘要/《教師法》相關規定/陳明通預知也慨嘆:深仇大恨也不過如此/如此不離不棄,莫非阿通師與蘇院長有「宿怨」
附錄一:論文門大事紀要
附錄二:相信翁達瑞或台大學倫會
附錄三:余正煌的研究計畫、碩士論文源自於林智堅更早的研究計畫對照表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