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
滿額折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79379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 百萬暢銷作家菲特烈.貝克曼最新長篇小說,大熊鎮系列重磅登場。
★ 全球破千萬暢銷書《明天別再來敲門》、《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阿嬤要我跟你說抱歉》作者的長篇大作。
★ 《明天別再來敲門》改編電影美國版由湯姆.漢克主演。
★ 出版即登上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小說前五名。
★ Netflex改編同名影集,精彩播映。

國際暢銷書《焦慮的人》和《明天別再來敲門》作者長篇力作
他們說歷史是由贏家定義,但我們用希望書寫未來!──菲特烈.貝克曼
在我們穿越孤獨和焦慮的時代時
唱出的希望和信仰的讚歌
大熊鎮,這個荒山野林中的小鎮,只剩下冰上曲棍球──它是令人無法抵抗的迷幻藥。鎮上每個人都在期待,期待那個英雄帶他們一起登上榮耀。他是他們的希望,是小鎮的未來。可是,那個晚上,他犯下了無可饒恕的錯誤。
那個受傷害的女孩,一直試圖壓抑一切,不要表露出來,以保護她所愛的人。但是她承擔不住其他人的痛,除了自己的,她無法連帶應付別人沉痛的哀傷。
那天早上,當她站在窗戶邊時,她已經知道這個鎮會如何對付她。
當多數人保持沉默的時候,寥寥幾個聲音就足以造成每個人都在怒吼的假象。
在事情變得更糟之前,他們是否還要繼續沉默?深藏他們心中的大熊魂,能否讓他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菲特烈.貝克曼(Fredrik Backman)
菲特烈.貝克曼是瑞典超人氣部落客和專欄作家。他的處女作《明天別再來敲門》曾獲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暢銷書榜首,在全球銷售超過百萬本,並被改編成獲獎無數的電影。貝克曼另外兩本小說《阿嬤要我跟你說抱歉》以及《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也都一舉躍上瑞典出版界排行榜榜首,並且長據美國《紐約時報》排行榜小說前十名,更是全美年度暢銷書第二名。他善於運用幽默、溫馨的筆調敘述動人心弦的故事,即使故事中有殘酷現實,他仍能發掘出激勵人心的力量,且一點都不落俗套。


譯者簡介
杜蘊慧
文化大學廣告系,法國CREAPOLE產品設計系畢業。具美國傳統植物繪畫認證資格,積極參與南加州國家公園原生植物復育計畫。現於美國加州從事植物插畫、翻譯以及設計工作。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
喬喬‧莫伊絲(Jojo Moyes,《遇見你之前》作者)大力推薦、曹南柱(《八二年生的金智英》作者)張亦絢(作家)、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教務主任)感動推薦
IU李知恩、吴磊、楊冪等國際巨星極力推薦


媒體好評: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既是能救人性命的成長小說,也是高潮迭起的懸疑小說;它有大部分經典同時兼顧革新與穩健的美妙特質,還發揚了體育與哲學,交相辯論的精彩傳統:我毫無保留地,推薦它給所有的性別、每個大人以及小大人。──張亦絢,作家

貝克曼是一位爐火純青的作家,他筆下的角色既親切又獨特,雖然各有缺點卻又極具故事性。……本書中有令人熱淚盈眶的場景,也有肝腸寸斷的絕望,以及幽默的吉光片羽……如同《勝利之光》,本書描述的不僅限於熱愛運動的年輕人,更是一本關於青少年成長的自覺小說,同時討論了道德墮落議題,更循序漸進揭露在一樁團體迷思事件中,一個意料之外的英雄如何挺身而出,將不只一位居民從自我毀滅中拯救出來。這本書透徹地檢視脆弱的人性,引起的共鳴將會持續長長久久。──《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也許讀者會以為冰球是本書的主角,但事實上,貝克曼筆下色彩鮮明的主角們,以及他描述孤立小鎮中一場悲劇及其效應的熟練手法才是焦點。縱使部份故事情節色調暗沉,但是愛、犧牲、朋友與家人之間的凝聚力卻閃閃發光,結局令人見到希望和救贖。──《出版者週刊》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情節豐富多樣的書頁讓它成為一本文學奇葩──這也是讀者會充滿自信地將本書送給親朋好友,並且附上一句「我相信你會喜歡它」的原因之一。……透過純熟的說故事技巧和真誠的文字,這本書是貝克曼的另一部代表作,甚至超越他最受讚賞的《明天別再來敲門》。──亞馬遜書評

一本關於運動的出色小說,描述冰上曲棍球隊在一個小鎮上,對居民們造成的影響。──《DI週報》,瑞典

我打從心底對運動,任何運動,都毫無興趣。但是卻一口氣看完這本書。──《快遞晚報》,瑞典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這本書的未來發展,肯定不會侷限於書頁之間。──《今日新聞報》,瑞典

本書圍繞著對運動和骨肉既濃郁又盲目的愛。《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探討了:無論兒女是受害者抑或加害者,父母都願意不惜一切保護兒女。──《今日晚報》,瑞典

菲特烈貝克曼用純熟的畫筆描繪出撐起全書大局的主角群像。……在揭露不堪的大男人文化之餘,也同時令男性審視自己並且成長。書中傳達了希望。在砰砰聲之後,一切完全改觀。故事涵義在轉捩點之後變得更加深遠,貝克曼接下來做了一件重要的事:他給處境艱難的少女一個勇敢的聲音,並且將自己在書裡甚至真實大環境中的立場堅定地表達出來。……這本書表達出對運動的熱愛,《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就跟星期天上午體育館裡的黑咖啡一樣有力。──《歌特堡郵報》,瑞典

菲特烈貝克曼的寫作風格鮮明……從情節編寫方面說來,這本小說的架構技巧純熟,雖然沒有謀殺案發生,但是緊張的故事氣氛漸漸升高,媲美懸疑小說……一部令人信服,以高明手法寫就的小說,尤其是有關冰球的描述(由此可見一斑,因為我本人對這項運動絲毫不感興趣)。──《南瑞典日報》,瑞典

這本小說尖銳地寫出一支冰上曲棍球隊對一座苟延殘喘小鎮的意義……對運動文化極富深刻洞察力的描寫……絕妙地演繹出兩個十五歲少女之間的友情。──瑞典公共電視台

和貝克曼前幾部小說相較,《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的力道和陰暗更勝一籌。書中的情節觸動人心,藉由書中令人久久不能忘懷的角色,讀者將會深思忠誠、友誼、規範和排擠的意義。──《阿勒斯雜誌》,瑞典

如同貝克曼其他著作,本書的結局哀痛和溫暖參半……可能是瑞典最棒的一本以運動為主題的小說。──TT新聞社,瑞典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是一個有關家庭、友情、忠誠、不平等、女性弱勢處境、男性情誼以及為人父母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它的重量,貝克曼一個也沒漏掉。……《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是一部有著寬大胸懷的小說。──《延雪平市早報》,瑞典

在冰上曲棍球的旁白基礎上,故事情節與主角們緊緊相扣。……(菲特烈貝克曼)一針見血地描寫出運動左右人際關係的機制;除此之外,他也指出運動終將限制或腐蝕人的本性。──《赫爾新堡報》,瑞典

(菲特烈貝克曼使用)張力十足、描畫入微的手法,將日常生活片段串聯成一部既緊湊又豐富,撼動人心的故事。《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雖然是一齣社會問題劇,但是作者技巧地保持了情節的戲劇性,卻又不致失控。創作出發點始於現實社會中的問題,並且成功地表達出日常生活的正反兩面。這是一部無出其右的出色小說。──BTJ圖書館連線,瑞典

這一本菲特烈貝克曼的創作比之前的作品更沉重、更嚴肅,並同時注入懸疑的氣氛、強烈的情緒表達和道德上的掙扎。……我深受故事內容感動,久久無法釋懷。──厄斯特日報,瑞典

藉由一支冰上曲棍球隊的大起大落,整個社會裡所有的問題都在本書中被點出。失業、貧富之間的經濟差距、族群隔離、女性厭惡、恐同、和惡少問題都被包括在本書裡,但是作者也同時描寫了愛、友情和忠誠/……/菲特烈貝克曼的扣人心弦的寫作手法,打造出一本引人入勝的傑作。──諾柏騰日報,瑞典

菲特烈貝克曼寫就了一部瑞典版的《勝利之光》/……/他很清楚冰上曲棍球和在地社區密不可分的關係/……/他本人也藉著大熊鎮,成為更成熟的作家/……/(菲特烈貝克曼)對社會階級差異的直覺感受,幾乎近似美國作家,我認為能夠與湯姆沃爾夫相媲美。他確切知道每一個筆下人物的社會階層,在我看來是瑞典作家少有的觀察。──耶夫勒日報,瑞典

在他的新作裡,菲特烈貝克曼拋去樂天的寫作風格,雕鑿出包圍著社區和一支冰上曲棍球隊的不安感。/……/讀者仍能認出菲特烈貝克曼慣用的平易旁白風格。每一章裡都有精挑細選過的文字,組成有力的點睛句。這些充滿戲劇張力的文字,足以令讀者為之顫抖,並迫不及待地翻開下一頁/……/(大熊鎮)是一幅描寫以冰上曲棍球俱樂部為中心,既富感情又撼動人心的人生群像。──諾蘭民主日報,瑞典

這本書重要到應該規定所有的父母、高中生、正坐著公車去看冰上曲棍球賽的人,都得拜讀。沒有一個字是無關緊要的贅字,特別是某幾句話,會一拳將你的靈魂打到瘀青。──SR P4電台,瑞典

《終將破碎的我們──大熊鎮1》這個故事,足以令你的五臟六腑為之翻攪,它成功地點出身分認同、陽剛崇拜和團體互動主題。總的來說:這本小說好得不可思議。──SR P4電台,瑞典

 

1
三月底的一個深夜,有個年輕人拿起一把雙管獵槍,直直走進森林,將槍抵在另一個人的前額上,扣下扳機。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在此之前的故事發展。
2
砰─砰─砰─砰。
大熊鎮的三月剛開始,一切都還平靜得很。今天是星期五,每個人都在等待。明天,大熊鎮冰上曲棍球俱樂部的少年代表隊,即將在全國青少年巡迴賽中和領先的隊伍進行半準決賽。像這樣的事能有多重要?想當然耳,不怎麼重要。但是在大熊鎮裡可不然。
砰。砰。砰─砰─砰。
每天,大熊鎮的清晨都開始得很早,像這樣的小鎮如果想趕上世界的腳步,就得起個大早。工廠外,停車場裡一排一排的車頂已經開始覆上雪,員工們半睜著惺忪的雙眼配上半醒的腦袋無言地排隊,等著打卡鐘認可他們的存在。他們跺掉靴子上的殘雪,兩眼無神,聲音仍像答錄機一樣平板,等著身體裡的特效藥—─咖啡因、尼古丁,或糖—─發揮功效,好讓他們的肉體在第一節休息時間到來之前勉強有點功能。
外頭,通勤族魚貫往位於森林之外,稍微大一點的區域駛去。他們戴了手套的手拍打著暖氣出風口,嘴裡的咒罵讓你聯想到醉鬼、瀕死的人,或是一大清早坐在能凍死人的標緻汽車裡的某個傢伙。
如果這些人閉上嘴保持安靜,就能聽到遠處傳來:砰─砰─砰。砰。砰。

瑪亞在她的房間醒來。她的房間四壁貼滿鉛筆畫的圖,還有她到遙遠的城市裡聽過的音樂會票根,雖然數量還遠遠不及她希望擁有的,但卻已經超過她父母實際准許她去的。她穿著睡衣賴在床上彈著吉他。她愛死了有關吉他的一切。吉他倚在她身上的重量、她的手指彈在木殼上的聲音、琴弦銳利刮過她還沒完全清醒的皮膚。簡單的音符、輕柔的樂章,對她來說就是一場快樂的遊戲。她才十五歲,已經陷入愛河許多次, 但是吉他永遠是她的初戀。身為森林裡冰上曲棍球俱樂部運動總監的女兒,吉他幫助她在這個鎮上活下去。
雖然她討厭冰上曲棍球,卻也了解爸爸深愛這項運動,只不過這個運動是她玩不懂的樂器。她媽媽總是在她耳邊悄聲說:「如果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沒有讓他不計任何原因深愛的東西,就不值得信賴。」她媽媽深愛的男人,深愛著一個深愛球賽的小鎮。針對這個冰上曲棍球鎮,你有許多事情可聊,而且這些事情都可以事先預料。住在這裡,你多多少少可以預料會發生什麼事。日復一日又復一日。
砰。

書摘/試閱

1.
像這樣的小鎮總是把未來寄託在年輕人頭上,因為唯有年輕一輩不知道從前的年代有多美好。這樣倒也是件好事。於是鎮民們用先人打造這個小鎮的方法打造他們的少年組球隊:埋頭苦幹、硬碰硬、不抱怨、閉上嘴,讓大城裡的混蛋們瞧瞧我們的實力。這個鎮沒什麼特色,可是誰都知道冰上曲棍球是這個小鎮的一切。
砰。

2.
沒人知道他們兩個是如何成為好友的,但是大家早就放棄拆散他們兩個。班吉按下門鈴,這座房子比他住的半個社區還大。
凱文的母親打開門,臉上照例掛著和善但不失緊張的笑容,手裡抓著電話放在耳邊,凱文的父親正在屋裡稍遠的地方踱步,大聲地講手機。他們家的牆面裝飾著全家福照片,但是唯有在這些照片裡,班吉才能看見厄道爾一家三口站在彼此身旁。真實世界中,他們三人總是一個在廚房,一個在書房,凱文則在後院。砰─砰─砰─砰─砰。一扇門關上了,有人對著電話那一頭道歉:「是,對不起,是我兒子。冰上曲棍球球員,沒錯,就是他。」
在這棟房子裡,沒人提高音量說話,但也不會降低,所有對話裡面的感情都被動了截肢手術。凱文是班吉見過最受寵但是也最沒被寵壞的孩子:冰箱裡塞滿即食餐點,整齊地按照俱樂部的營養規劃排好,每隔三天,外燴公司就會送一次貨來。厄道爾家的廚房造價,比班吉媽媽的公寓房子還貴上三倍不止,但是沒人在裡面做過一餐飯。凱文的房間是每個十七歲孩子的夢想,其中包括自從他滿三歲之後除了清潔婦之外,就沒有大人進過他房間這件事。大熊鎮上沒有哪一個父母比他們在兒子的運動事業上投資更多,沒人比凱文爸爸的公司提供更多贊助費用,但是班吉能用單手的手指數出來凱文父母出現在球賽觀眾裡的次數,就算其中兩根手指被車床鍘斷也還夠用。班吉曾經問過他的好友,凱文只說:「我的父母不喜歡冰上曲棍球。」
班吉追問他們喜歡什麼,凱文回答:「成功。」當時兩人只不過是十歲的小孩。
當凱文的歷史考試一如以往得了全班最高分,他會回家告訴爸爸,五十題裡他答對四十九題,他爸爸僅僅用不帶感情的語氣問:「你答錯的那一題是什麼?」在厄道爾家裡,完美不是目標,而是常態。
他們的房子既潔白又一絲不苟,在在反映出精神層面的堅持。班吉先確定沒人盯著他,然後靜靜地將鞋架子推歪幾公分,又用手輕輕戳斜幾幅牆上的相框;當他踏過地毯時,還故意用大拇趾弄亂地毯邊緣的流蘇。他走到後院門口,從玻璃中看見凱文母親的倒影,她正回過身機械式地將所有被碰過的東西調整回原位,同時兼顧正在進行的手機對話,一拍不漏。
班吉走進後院,抓了一張椅子在離凱文不遠處坐下,閉上眼聆聽砰砰聲。凱文停了下來,領子的顏色因為汗水浸濕而變深。
「你緊張嗎?」
班吉沒張開眼睛。
「凱子,你還記不記得第一次和我到森林裡那天?你從來沒打過獵,拿槍的樣子活像那把槍會咬你一樣。」
凱文深深嘆了口氣,深到彷彿要把全身的空氣都洩掉。
「你到底什麼時候才會認真過日子啊?」
班吉咧開嘴笑了起來,露出一排顏色有些許差異的牙齒。如果你叫班吉去搶球,他便必定將球搶回來,無論代價是他自己或是別人的牙齒。
「你差點沒把我的兩顆蛋給打掉,我當然認真囉!」
「所以你真的不緊張明天的比賽?」
「凱子,只有你手上拿著槍在我的蛋附近晃才會讓我緊張。冰球根本不能讓我緊張。」
凱文的父母向他們大聲道再見,打斷了他們的對話。他的爸爸和他說再見的聲調,跟向餐廳侍者說再見沒兩樣,他的媽媽則在句末小心翼翼地加了聲「寶貝」。彷彿她盡了最大的努力, 卻沒辦法說得不像在背台詞。前門關起,兩部車往遠處駛去。班吉從外套內袋掏出一根大麻,點了起來。
「那你緊張嗎,凱子?」
「才不……緊張。」
班吉大笑,他這位朋友向來沒辦法對他撒謊。
「真的假的?」
「好吧,去他媽的,班吉,我緊張得都快要剉賽了!你就是在等我說這句對吧?」
班吉看起來像是快睡著了。
「你今天到底已經抽了幾根啊?」凱文覺得好笑。
「還早呢。」班吉喃喃說完,在椅子上蜷起身子,像是準備在此冬眠。
「你知道我們一個小時之內就得去學校吧?」
「再知道也不過了。」
「要是大衛發現,你就會被踢出球─—」
「我才不會。」
凱文斜拄著球棍,一言不發地看著班吉。他最嫉妒好友的一點就是:班吉對什麼事都不在乎,卻也總是活得好好的。凱文搖搖頭,投降似地笑了:
「的確不會。」
班吉陷入沉睡。凱文轉向標靶,眼神頓時蒙上殺氣。砰,砰,砰,砰,砰。
一次,一次,再一次。
3.
星期六,一切即將在這一天發生。最棒的,和最糟的事。

清晨五點四十五分,瑪亞翻遍廚房的櫃子尋找止痛藥。她回到床上蜷縮在安娜身邊,覺得全身發熱,鼻子裡充滿鼻涕。就在她快睡著時,安娜踢了踢她,滿是睡意地咕噥:
「彈吉他給我聽。」
「安靜。」
「彈吉他給我聽嘛!」
瑪亞不耐:
「好吧,我先問妳一個問題:妳是要每次要求我彈的時候乖乖聽我彈,還是求我別用吉他敲死妳!?」
安娜碰了釘子,良久不吭一聲。然後她輕輕用永遠冷冰冰的腳趾碰了碰瑪亞的大腿。
「拜託啦?」
瑪亞拗不過她,拿起吉他彈了起來。因為安娜很愛聽著吉他入睡,也因為瑪亞太愛安娜。頭還痛著的瑪亞邊咳邊進入夢鄉之前,想著自己明天應該在床上睡一整天。
她將會希望自己真的在床上睡了一整天。

4.
蜜拉將李歐的護具和疊好的乾淨衣物放進玄關的裝備袋。她知道李歐應該自己打包,但是她也知道要是讓李歐自己打包的話,先開車送他去練球又得趕緊回家幫他補帶一半裝備的人是她。她打包完後,又在電腦前坐了半個小時。當李歐還在念幼稚園時,他的老師在家長座談會上告訴蜜拉和彼得,李歐說自己的父母「我爸爸的工作是冰球,我媽媽在電腦上寫信」。
她啟動咖啡機,從必做事項清單和日曆上劃掉幾件事,深呼吸幾口氣,感到胸中的壓力。「焦慮恐懼症」心理醫生六個月前如此診斷,從那次之後蜜拉再也沒回診過。她覺得很羞恥,彷彿她的人生不夠快樂,她不夠知足,她該怎麼向家人解釋?身兼律師、運動總監的妻子、冰球球員的母親,天知道她有多愛這三個角色。但是有時候她仍會在上班或回家的路上,將車子停在森林邊緣的陰影中哭泣。在這種情況下,她記得自己的母親會抹去孩子們臉上的淚痕說:「沒人說這一切都會很簡單呢!」身為一個母親,她總是覺得自己就像一張不夠大的毯子。無論她多想照顧到每個人,總是有人得受凍。
她走進瑪亞的房間,撿起地上的衣服。當她的女兒在睡夢中呻吟時,她將手放在女兒額頭上。溫度很高。幾個小時之後,蜜拉會很驚訝女兒會不顧身體不舒服,主動甚至迫切地要求和他們去冰館。要是在平常,一根分岔的頭髮都能讓她悲壯地當成不去冰球比賽的藉口。

事後想來,蜜拉會在心裡懊悔上萬次那天沒強迫女兒留在家裡。
5.
許多事,會在我們毫不知情的狀況下傷害我們。焦慮能在內心形成巨大的重力,壓縮我們的靈魂。班吉向來很容易打瞌睡,卻很難睡熟。比賽當天他一早就醒了,但並不是因為緊張,他從來不會因為緊張而睡不好。在母親起床前,他已經騎著腳踏車出門。他將腳踏車停在森林邊緣,接著徒步走向艾德莉坐落於幾公里之外的狗園。他坐在院子裡摸著狗群,直到另外兩個姊姊卡娣亞和蓋比出現。她們親親小弟的頭頂髮心。他們的大姊從屋裡走出來,手掌用力在他的後頸上拍了一記,問他是否真的叫老師「小甜甜」。在艾德莉面前,他永遠不會扯謊。她又拍了他的後頸一下,然後用力地親他,說自己很愛他,也不會讓他受到任何傷害;但是如果再讓她聽見他這麼對老師說話,她就會把他宰了。
姊弟四人在狗群圍繞下吃了早餐,沒有太多交談。這是他們每年一次的例行聚會,安靜的紀念儀式,永遠是一大早,以免母親發現。她仍未原諒丈夫。班吉當時年紀太小,還不足以心懷恨意,三個姊姊則似懂非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掙扎。班吉站起身時,並沒問誰想跟他一起去,她們也沒問他要去哪。她們只是輪流親了親他的頭髮,說他是傻蛋,她們好愛他。
他穿行雪地往腳踏車走回去,騎向墓園。在墓園裡,他背靠著埃倫.歐維奇的墓碑蹲了下來,點起大麻抽著,直到心底堅硬的傷痛軟化,眼淚也開始往下掉。他用手指順著墓碑上的字母畫著。十五年前的這個三月清晨,埃倫在家人起床之前拿出獵槍,帶走讓他痛苦的一切走進森林中。無論你對一個孩子解釋多少遍,當每個人都對他說「這不是你的錯」時,一個以這種方式失去父親的孩子仍然清楚大家都在說謊。

人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因為痛苦壓縮了他們的靈魂。

得獎作品

★二○一九年愛爾蘭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入圍。(Longlist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Dublin Literary Award 2019 Ireland)
★二○一八年美國奧迪獎決選(Shortlisted for the Audie Awards 2018〔Fiction〕US)
★二○一七年德國讀者票選(Der Leserpreis)年度最佳小說決選(Shortlisted for Der Leserpreis〔Best Fiction of 2017〕Germany);三十萬讀者滿分好評
★二○一七年美國Goodreads Choice 年度最佳小說獎決選(Shortlisted for Goodreads Choice Awards 〔Best Fiction〕US 2017)
★二○一七年瑞士年度最佳書獎決選(Shortlisted for the Book of the Year Award Sweden 2017)
★文化部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79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