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滿額折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夢見帝國圖書館【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感人經典《東京小屋的回憶》作者女性書寫回歸力作】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90 元
優惠價
79387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3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日本第一座圖書館的故事  昭和女性的上野生存物語

《東京小屋的回憶》中島京子
編織歷史 感動再現
第30屆紫式部文學獎得獎作

京極夏彥/解說 ◆ 盛浩偉/導讀

直木獎作家中島京子,堪稱日本昭和時期的代言人。
她擅長混合懸疑元素,描繪塵封的庶民懷舊日常,以及女性的幽微心境,
著有《東京小屋的回憶》、《漫長的告別》等感動千萬人的小說。
這次,她將帶領讀者再度穿越,返回宛如夢境的東京上野。

這是一部關於愛著圖書館的人,以及被圖書館愛著的人的故事。
◆◆◆
在戰爭的年代,無論圖書館還是人,都只能隨波逐流,任時局操弄。
但也唯有書,讓我們在這最壞的時代,得以自由。
無處可去的人,請來圖書館吧。
這一次,讓圖書館說自己的故事。
在圖書館相會吧。
◆◆◆

故事從上野公園的長椅上開始。一位庸庸碌碌的作家,碰見了一位穿著古怪、性格豪爽的老奶奶喜和子。她要作家寫一本帝國圖書館的小說。之後全書以虛實交錯的雙線敘事呈現,一條講述戰前帝國圖書館的誕生與興衰,一條講述喜和子跟眾人在上野交會的故事。隨著故事進行,神祕的喜和子身分逐漸曝光,她的一生和帝國圖書館之間的關係也逐漸清晰。

戰前的帝國圖書館故事線,講述了這座圖書館如何興建,如何屢遭挫折,其中也穿插明治至昭和時期的作家們與圖書館相會的插曲。包括樋口一葉、芥川龍之介、宮澤賢治、林芙美子、谷崎潤一郎、宮本百合子等文豪的軼事,還有奇妙的、彼此會竊竊私語發牢騷的禁書,甚至旁邊上野動物園的動物都參與其中,相互交錯,一起走到盡頭。帝國圖書館的歷史是一部籌錢(跟國家與戰爭搶經費)的歷史,也是一部與國家的再生產政策、工業化和富國強兵相互衝突的歷史。

戰後的喜和子故事線,講述了喜和子這位女性的時代身分。透過帶點懸疑的方式,講述喜和子跟上野在地社會的關聯,以及形形色色人士的相遇,包括大學教授、藝大學生、書店老闆,和無家可歸的遊民男友等等。在這之中,喜和子在戰後男尊女卑的社會壓力下掙扎的生活方式被逐一揭示出來,堪稱是一部日本戰後的庶民女性史。此外,書中也觸及當代社會問題,譬如對婦女的蔑視、老後照護、性少數群體和民粹主義等等。

女性與圖書館(還有動物)同樣成為時代下的犧牲品;喜和子的生命故事,與帝國圖書館的故事,竟是驚人的相似。書籍蘊含了無窮的力量,讓帝國欲加以控制;女性所象徵的不穩定,也讓父權社會欲加以箝制。然而中島京子開闢了一塊容納多元自由的園地,讓我們得以盡情做夢。這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故事,雖然渺小,但乘載了極為深厚的時代意涵。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中島京子(Nakajima Kyoko)
1964年生於東京,曾於出版社工作,2003年以長篇小說處女作《FUTON》步入文壇。2010年以《東京小屋的回憶》獲得直木獎。2014年《妻子還是椎茸時》獲泉鏡花文學獎,2015年《羚羊角》獲柴田鍊三郎獎,同年也以《漫長的告別》獲得中央公論文藝獎,改編電影於2019年上映。

筆耕不輟的她,作品以溫暖人心著稱,擅長描繪具昭和時代感的人事物。其餘著作有《1989之旅》、《桐畑家的婚事》、《平成大家族》、《女中譚》、《一定會很開心》、《溫柔的貓》等。本作《夢見帝國圖書館》則於2020年榮獲專門表揚女性作家書寫的紫式部文學獎。

譯者簡介

黃健育
國立交通大學機研所畢,退伍後因緣際會之下,一頭栽進了日文翻譯的世界,從此過著不務正業的生活,在漫漫長夜中殫心竭慮,把青春凝析為無數文字結晶;目前在劇場及翻譯的世界之間遊走。譯有包括《推理要在晚餐後》等小說共逾100部作品。聯絡信箱:kjbozvi@g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京極夏彥/解說 ◆ 盛浩偉/導讀

中島女士的小說風格非常溫柔,宛如和善的附近鄰居在早上問好。雖然偶有殘酷情節發展,卻依然溫柔。所以讀者能毫不猶豫地走進這溫柔的日常。精心描寫的縝密細節,以及敘事者情感變化的細緻堆疊,凝聚出一股溫和的推進力。──京極夏彥

誠然,若以圖書館本位的角度,館藏多寡確實是首要重點,不過除此之外,圖書館還有更多層次的意義。中島京子《夢見帝國圖書館》,就是一部將圖書館的方方面面都呈現得淋漓盡致的優秀小說。──盛浩偉

◆ 聯名推薦 ◆
李琴峰/作家
吳佩珍/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楊双子/小說家
郝譽翔/作家
馬 欣/作家、影評與樂評人
李屏瑤/作家
宋欣穎/導演
鄭陸霖/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副教授

 

書評 是誰在做夢
京極夏彥

日本接納「書籍」的歷史相當有趣。各行各業皆有其獨特的由來,而我並不精通其他文化圈的出版狀況,自然不了解那究竟有多特殊。不過我是寫小說維生的人,半輩子都融入了閱讀,所以對我而言,那並非僅停留在有趣的層面而已。每當獲得新知時,我彷彿又窺見了些許世界的樣貌。
之所以說接納「書籍」的歷史,而不講「出版」文化的發展,其中是有原因的。當然,自江戶時代起,歷經明治大正時期到現在,出版業態的變遷可謂日新月異。從出版商出版逐漸分化出印刷裝訂、經銷零售,以及舊書販賣業──所謂近代出版文化史光是過程就已饒富興味。不過那大多是從生產銷售者的觀點探討,消費者──讀者的存在往往不受重視。
不過商業模式當然是源自於市場動向,所以消費者的存在並非毫無關聯。買書的行為及讀書文化的形成無疑直接反映在上頭。
然而。
買之前和看完之後的事通常都略而不談。不過對讀書人來說,那不正是最大的問題嗎?買書要花錢,擁有書要空間,跟「書」有關的煩惱九成都來自於此。
「書」原本只是記錄,並非商品。佛典也好,漢籍也罷,那都不是給一般人看的,更遑論購買收藏了。談到和漢典籍的蒐集與收藏,通常都會先提到北條實時的金澤文庫,不過那跟個人藏書完全是兩回事。雖然自古以來有幾人熱愛蒐集書本,可能是掌權者、僧侶或儒者,但都不是我們這種凡夫俗子。
藏書這個概念還是要等到明治時期才擴及一般大眾。雖然不確定那是否先於「買賣」系統的建構,但「擁有」的行為確實發生在那之後。明治時期以後,藏書之疾才從學儒、收藏家,一路傳染給我們這些平民百姓。
坦白說,除了「想看某圖書館才有的藏書」以外,我上半輩子都沒使用圖書館資源。現在也是如此。我並不討厭圖書館,只是個性乖張,看完的書都想盡可能留在手邊。想看什麼書就買。哪怕不吃飯,賣掉為數不多的家當,我也要湊到錢買。買不到就找。花上好幾年找到再買。然後不斷鑽研,費心磨練技巧,將書本整理好收藏起來──我壓根不認為這是好現象。純粹只是我有這種怪僻罷了。所以我並不是不敬重圖書館,更不是心懷抗拒。
即便如此,我也覺得自己對於圖書館有些漠不關心。
我同樣在寫關於明治時期書籍境況的小說,執筆時也曾後悔當初為什麼不更深入了解書籍館/帝國圖書館的成立與變遷。調查建築構造、所在地、收藏目錄等等十分有趣,永井久一郎和田中稻城也令我為之傾倒。
相關人物、藏書、地理位置、設備,以及賭上存亡的攻防──我對這些都很感興趣,也增長了許多見識。不過,圖書館本身又如何呢?
我不就只是把圖書館當成公共機關嗎?
本以為圖書館跟鐮倉時代的金澤文庫差不多。
實際上可差得遠了。
讀完本書後,我恍然大悟。
書籍館/帝國圖書館的進程,不就是明治以來被名為書籍的妖魔鬼怪附身之人──讀者們的進程嗎?
買書要花錢。要花很多錢。買了要有地方放。書架眨眼間就擺滿了。而且光是買來放著沒有意義。若不好好看完,書就成了一疊沒意義的紙。要把書妥善整理好,以便隨時都可以拿出來讀,必須耗費無止盡的心力。
此乃讀書人的煩惱。
隨著出版體系在明治、大正、昭和時代益趨完備,這煩惱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帝國圖書館亦然。最大的敵人是戰爭。有時是削減預算,有時是思想言論箝制,有時是物理攻擊,戰爭總是阻擋在圖書館面前。
終日悲嘆的並非只有圖書館職員,還有想要書的讀者。
如同本書提到的,雖然帝國圖書館被許多人充分活用,但樋口一葉和菊池寬不僅「常跑圖書館」,更是「去看書」。然而我卻忽略了這點。
透過中島女士「由圖書館來說故事」的奇招妙計,我逐漸意識到這點,這才茅塞頓開。
不過各位也知道,『夢見帝國圖書館』並不是一部藉由擬人化手法讓圖書館自述前半生的奇幻小說。
這安排設想得十分周到。
小說當然是虛構的。不過並非一切都是虛構。若是不從現實挪用些什麼,小說就沒辦法寫,即便寫了,也不易理解。在小說之中,虛構與真實密不可分,所以可以把假的寫得像真的,也可以把現實寫得荒誕可笑。這中間的拿捏正是小說的精彩之處,更是小說家的拿手好戲。
中島女士的小說風格非常溫柔,宛如和善的附近鄰居在早上問好。雖然偶有殘酷的情節發展,卻依然溫柔。所以讀者毫不猶豫地進入這溫柔的日常。精心描寫的縝密細節,以及敘事者情感變化的細緻堆疊,凝聚出一股溫和的推進力。所以讀者毫不遲疑地在上野與喜和子女士相會。
當然,我們會在書中的日常思考圖書館、書籍和人的種種。讀者與敘事者一同夢想未來,反芻過往。
這寫法著實精煉,非常高明。
不過。
「夢見帝國圖書館」這個性質迥異的部分卻突然插了進來。
(讀者認為的)現實段落裡也出現了同名作品。那些故事好像是喜和子女士口中的哥哥寫的,又好像是喜和子女士打算要寫的,也好像是敘事者未來可能會寫的。讀者或許會認為這部分是以上三者之一,不過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由於喜和子女士的文章在中期出現時特別獨立成作中作的形式,顯見穿插各處的「夢見帝國圖書館」並非作中作。
圖書館為錢所苦,懼怕戰禍,愛上了閱覽者。有時還出現動物,甚至是藏書彼此交談的場面。就某方面來說,「夢見帝國圖書館」的部分非常自由,不受拘束。不過這部分講的全是(疑似)實際發生過的史實。
到了最後,劇情出現大翻轉。先前敘事者講述的現實(讀者認為是現實的故事)不過是「夢見帝國圖書館」段落的一部分,小說的主角終究還是圖書館。
不──其實都一樣。敘事者、喜和子女士和周遭眾人的故事確實逐漸收攏到書籍和圖書館的故事上。一切彷彿圖書館的夢境。而夢見這個夢的是喜和子女士、敘事者,還有讀者。
含糊的記憶與含糊的記錄,屹立其中的是極致的真實,也是極致的虛構。真實融於虛構,虛構融於真實,兩者彼此干涉,互相補足。所謂小說大概就是這樣釀造出來的。
本書『夢見帝國圖書館』透過小說特有的技法,帶領大家前往惟獨利用小說這個裝置才去得了的地方。
約莫二十年前,我曾深入國立國會圖書館地下取材。我國唯一法定送存圖書館內部果然厲害。身為愛書人難得有這種體驗。不過國會圖書館終究是公共機關。
帝國圖書館則不然。他是我們。
畢竟只是作夢罷了。

目次


夢見帝國圖書館.1 前史 「Bibliothèque」

夢見帝國圖書館.2 東京書籍館時代 「永井荷風的父親」

夢見帝國圖書館.3 孔夫子大顯神通.東京府書籍館時代

夢見帝國圖書館.4 寒月與露伴.湯島聖堂時代

夢見帝國圖書館.5 被火災逼至上野 圖書館意外再度合併

夢見帝國圖書館.6 與樋口一葉相戀的圖書館 上野紅磚書庫時代

夢見帝國圖書館.7 上野出現帝國圖書館 再度為戰爭經費發愁

夢見帝國圖書館.8 面磚砌成的帝國圖書館,令一高學生們為之傾倒

夢見帝國圖書館.9 圖書館幻想 宮澤賢治的戀愛

夢見帝國圖書館.10 《飛黃騰達》、《魔術》、《哈桑.甘的妖術》

夢見帝國圖書館.11 關東大震災、圖書館與小說之鬼

夢見帝國圖書館.12 夢寐以求的擴建──然後再度開戰.昭和篇

夢見帝國圖書館.13 摩登女郎的帝國圖書館

夢見帝國圖書館.14 上野圖書館,全館罷工!

夢見帝國圖書館.15 昭和八年的Unglücklich(不幸),《女人的一生》山本有三

夢見帝國圖書館.16 913之謎與帝國圖書館的唐.路易斯.普連那

夢見帝國圖書館.17 「消融於燈籠火光下」的無數書籍

夢見帝國圖書館.18 動物大騷動①

夢見帝國圖書館.19 帝國圖書館的掠奪圖書

夢見帝國圖書館.20 動物大騷動②

夢見帝國圖書館.21 於是藏書們踏上旅途。

夢見帝國圖書館.22 帝國圖書館的「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夢見帝國圖書館.23 宮本百合子坐在男女混合閱覽室

夢見帝國圖書館.24 鋼琴家之女現身帝國圖書館

夢見帝國圖書館.25 國立國會圖書館分館上野圖書館前

解說 是誰在做夢/京極夏彥
導讀 筆勝於劍的夢想/盛浩偉


 

書摘/試閱

認識喜和子女士是近十五年前的事了。
我們相識於上野公園的長椅上,當時我尚未成為小說家。
雖然那段時期已經在寫小說了,卻沒刊登在雜誌上,也沒出書,情緒和生活都不穩定,怎樣也無法想像有建設性的未來。
畢竟財務窘迫,靠著當雜誌自由撰稿記者的收入僅能勉強維生。儘管如此,有時間我就想寫小說,事實上也真的寫了。
「您從事什麼行業?」
所以每當有人這麼問時,
「我在寫小說。」
可以的話,我是很想這麼說。
「在哪裡看得到呢?」
不過一想到接下來又要被問這個問題,我就陷入一種寧可咬爛舌頭、也不願提到小說兩個字的心態。
當然,雖說是十五年前的事,但當時的我也已經三十五、六歲,早已有些人生歷練,絕不會對第一次見面的人胡言亂語,必要時也不是不能九十度鞠躬行禮,雙手遞上自由撰稿人頭銜的名片,聊聊天氣或前幾天運動賽事結果等無傷大雅的話題,虛應一番。
可是,
「我在寫小說。」
為何我偏偏對喜和子女士這麼說呢?
時至今日,我還是搞不清楚原因。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或許正因為處於不穩定的時期,我才會認識喜和子女士。我的不穩定和喜和子女士的不穩定可能恰好互相吸引吧。
那天我剛採訪完全面開放的國際兒童圖書館。經營生活雜貨的郵購雜誌上有個介紹繪本的單元,而我在這本季刊上負責撰寫關於繪本的小專欄,所以報導圖書館的工作便交給了我。同行的攝影師一拍完照就先去其他地方採訪了。結束採訪後,我就這樣晃到公園,在看得見噴水池的長凳坐下。
那天是五月底一個晴朗的日子。
可是我卻心神不寧,對未來的慢性憂慮隱隱籠罩心頭。我坐在看得見噴水池的長凳上。鴿子低聲啼叫。
喜和子女士從動物園的方向走來。她留著一頭白色短髮,穿著奇特。後來我才知道那是她用碎布拼接而成的大衣,不過當時我覺得那身奇裝異服看起來有點像孔雀。
「啊啊,好累呀。」
那個人毫不猶豫地一屁股坐到我旁邊後,幾乎立刻從口袋裡掏出菸盒。她以指尖敲了盒底兩下,用食指和中指夾住彈出的一支菸。把菸盒收起來的同時,她的另一隻手已不知不覺地取出小打火機,滋一聲地點著了菸。
剎那間,菸霧飄過鼻尖。由於事發突然,我不慎吸入菸霧,大大地嗆著了。不曉得是煙竄進氣管還是怎麼了,我一直咳個不停。
其實我氣管不好,到了現在還是常常一咳就停不下來,感冒時喉嚨也總是很不舒服。這樣好像在責難身旁的白髮女性,感覺很不好意思。可是不曉得為什麼,越想盡快控制咳嗽,喉頭就越不對勁,都咳到噴淚了,狀況卻未有減緩。
等到突發性咳嗽好不容易平復下來,我才得以用手帕拭淚,做了兩次分不出是嘆氣還是深呼吸的動作,然後對身旁這位白髮女性說:
「不好意思。」
話雖如此,我當然是受害者。
「沒關係。」
女性大方地說,同時像剛才掏菸一樣迅速地從某處取出糖果。
「要吃嗎?」
她詢問身旁的我。
明明這時候應該是人家要道歉,我卻不小心低頭了。因為對此感到懊惱不已,我理所當然地收下糖果。雖然對方並未開口賠罪,但至少有個東西作為補償。
「妳這一定是花粉症啦。」
不料身旁這位白髮孔雀女竟然這麼說,絲毫沒意識到自己的菸對我的氣管造成了影響,又或者是故意忽視這點。
「大家都只想到鼻子吧?不過聽說不光是流鼻水,眼睛和喉嚨也會受到刺激呢。但這樣就戴口罩?討厭,真不像樣呢。」
聽到不像樣這幾個字,我受了不小的衝擊。雖然同意看似烏鴉天狗的防花粉症口罩不甚美觀,但相較於那件很難稱得上拼布工藝品的奇異大衣,口罩反而顯得沒那麼古怪了。我不知道要說什麼,甚至不曉得該不該回應,便姑且點了點頭,然後拆掉手裡的包裝紙,將圓形糖果放入口中。這樣嘴巴就成了用來吃東西的器官,感覺好像可以順理成章地不說話了。
不過下一秒鐘,我驚覺大事不妙。糖果冷不防地黏住了牙齒。
雖然不想說話,但我壓根子沒想到糖果會把牙齒跟牙齒黏死,完全張不了嘴。我的上下臼齒都治療過,倘若硬是把它們分開,填補的金屬恐有脫落之虞。我就這樣閉著嘴巴,整張臉扭曲了起來。
「啊,完了。」
身旁的女性有些開心地說。
「黏住牙齒了呢。妳不知道金太郎糖的吃法啊。要慢慢舔,不能馬上咬下去。等到變軟再咬就沒問題了。」
不知道為什麼,她似乎明白別人嘴裡發生了什麼慘劇。我不悅地看向旁邊。白髮女性又笑得更開心了。
「別擔心,等一下變軟就能拿掉了。啊啊,真有意思,好好笑喔。」
然後她瞥了我一眼,
「嗚呼呼,嗚呼呼。」
雙手摀著嘴巴笑得樂不可支。
雖然一開始很火大,但由於她笑得如此暢快,加上我自己的模樣真的很蠢,最後我也忍不住笑了出來,糖果也順勢從上下牙齒間脫落。
這是我跟喜和子女士的初次相遇,也是喜和子女士第一次把在根津神社附近買的愛吃的金太郎糖分給我。
「妳今天是來幹什麼的?」
喜和子女士以不客氣的語氣問道,不過她臉上卻帶著溫和的笑容。
「我在那邊的圖書館有點事要辦。」
「哎呀,上野圖書館嗎?」
「我來那間新落成的國際兒童圖書館工作。」
「哎喲,討厭啦,那已經不新囉。」
「哎,雖然建築物本身老舊,但有重新整修過吧?一直以來那裡只運用了部分空間,這次才全面開放。」
「哼。」
她用鼻子哼嗤一聲。
「變漂亮後反倒有點難走進去了。」
「整修前妳去過嗎?」
「是啊。我幾乎算是半住在那裡了。」
她突然使用敬語,囂張地擺起架子。
當時我並未多想。後來我才發現這番話意味深長,不過第一次見面時根本不可能意識到這點。
我只是不經意地心想,莫非這個人打扮成這樣去圖書館?這也未免太引人注目了吧。不過公共圖書館開放大眾進出,或許是最適合打發時間的地方。想到佔據地方圖書館報章區的老人,我不禁想像起這位身穿孔雀大衣的白髮女性每天在圖書館從開館窩到閉館的模樣。
總覺得那很適合她。
「我的專業是兒童讀物。」
「是喔,很好啊。所以妳去圖書館幹嘛?查東西嗎?妳是學生?」
哪有可能啊?正準備開口反駁時,我突然想到在上了年紀的人看來,二十多歲和三十多歲可能都差不多吧。
「我是寫文章的,不是學生。」
白髮女性聞言立刻說道:
「寫什麼的?」
可是,
我既沒搬出自由撰稿人的頭銜,
也沒說自己負責撰寫圖書館的介紹報導,
反倒回答:
「我在寫小說。」
「哎喲,討厭啦。」
白髮女性應道。
事後我才知道她的口頭禪是「哎喲,討厭啦」。
接著她又說:
「跟我一樣嘛!來握個手吧。我叫喜和子。喜悅的喜,和平的和,孩子的子。」
我順勢報上姓名,並握住她乾瘦的手。
「喜和子女士是小說家嗎?」
「嗯──,也不是。」
喜和子女士稍微伸腳斥退湊向腳邊的鴿子,一邊說道:
「我是想寫啦。」
這麼說完,喜和子女士露出滿臉笑容。受到她的影響,我不小心對第一次見面的她坦誠:
「其實我也正在寫東西呢。」
「哎呀,寫什麼呢?」
「不告訴妳。」
「哎呀,為什麼?」
「總覺得說出來就沒了,所以我不說。」
「是嗎?那寫好了給我看看吧。我很期待喔。」
我再度仔細打量坐在身旁的白髮女性。
的確,喜和子女士穿得非常古怪。外面套著一件碎布拼接而成的大衣,底下穿著極為老舊的T恤,以及狀似袈裟袋的褐色長裙,腳上套著運動鞋。不過那張頂著白色短髮的小臉卻是眉清目秀,還透出幾分優雅的氣質,顯然是有在看書的人。我猜這個人真的愛書,而且非常喜歡上圖書館,甚至到了幾乎住在圖書館的地步。「寫好了給我看看吧」,這句話多少讓我獲得一些撫慰。
當然,我跟她幾分鐘前才認識,彼此僅互報姓名而已,我不可能當真打算讓她看自己寫的東西。不過,
「好的。」
當時我確實這麼說了。
五月的晴空下,喜和子女士笑得非常開心。

雖說小說寫好了要給她看,但我跟她沒訂下任何約定就分手了。
畢竟那只是興頭上隨口說說,我壓根子沒想過向她請教聯絡方式。
不過之後我們又見面了。
而且還是在上野。
當時我也是來兒童圖書館工作。正確來說,編輯部注意到我五月寫的報導,決定在繪本主題季刊雜誌上連載採訪圖書館活動的短篇報導,而我就是去開第一次的討論會。那是八月的事。
因為稍微提早出門,還有些時間,我一時興起,在根津下車買了鯛魚燒。我一邊大啖剛烤好的鯛魚燒,走在善光寺坂上時,途中剛好遇見了喜和子女士。雖然她沒穿碎布拼接而成的春裝大衣,但我不可能認不出那頭白髮,以及宛如袈裟袋的裙子。
「喜和子女士。」
聽到我出聲叫喚,她在坡道上回過頭來。
「哎呀,妳在吃好料呢。」
她說。我一口咬下大約三分之一的根津鯛魚燒,在嘴裡嚼著。那是當地知名的熱賣點心,連尾端都填了滿滿的餡。
猶豫了一會兒後,我從托特包裡取出第二個鯛魚燒遞給她。因為我感受到非常強烈的視線。我買兩個並非為了送人,只是沒膽以一為單位買東西而已,不過喜和子女士卻理所當然地收下了。
「謝謝。」
喜和子女士對甜食情有獨鍾,而上野谷中一帶也是不缺美味甜食的地方。
「哎,妳要去哪兒啊?」
喜和子女士咬著鯛魚燒問道。
「同樣是國際兒童圖書館。」
「妳去上野圖書館幹嘛?」
「我要採訪圖書館的活動,寫在雜誌上,今天就是去開會討論這件事。」
「喔──」
感佩地嘆了口氣後,喜和子女士站在坡道上交抱雙臂斷言道:
「妳跟圖書館挺有緣的嘛。」
「哎,也稱不上緣分吧。」
「不,真的很有緣喔。」
斬釘截鐵地這麼說完,喜和子女士舔了舔沾到嘴角的紅豆餡。雖然一路跟到圖書館入口,但她沒打算進去,我倆便就此道別。不過開完會離開時,她卻笑咪咪地站在那裡。
「哎呀,喜和子女士?」
「我閒著沒事,就在這附近散步,想著妳也差不多該出來了。要不要來我家?」
「咦?」
「來嘛,一下子就到了。」
「啊,可是。」
「別客氣,真的很近啦。」
這麼說完,喜和子女士拉著我掛在肩上的大托特包。
我腦袋一片混亂。
真搞不懂為什麼這位奇裝異服、愛吃甜食的中老年女性會對我這麼親暱。
難不成是因為我請她吃鯛魚燒?雖然我不清楚,但收送甜食的舉動會不會是某種庶民表示友好的象徵呢?倘若如此,送她鯛魚燒究竟是對是錯呢?我滿腦子淨想著這些奇怪的事。
想到喜和子女士可能一直守在圖書館前,我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後來喜和子女士的強硬和單純天真也嚇到我好幾次。不過,假使她不是這種個性,我們肯定不會成為朋友。
「站在這裡說話也不是辦法啊。」
由於喜和子女士熱情邀請,加上我想躲避戶外的炎熱,待在冷氣夠強的室內,從途中開始就算沒拉我,我也主動跟著她走了。如果是一般職員,恐怕沒辦法這麼悠哉吧。不過身為沒錢卻有閒的自由撰稿人,平日下午我倒是沒什麼事要做。
喜和子女士毫不遲疑地穿過東京藝大前的小路,沿著善光寺坂稍微往下走了一會兒後又彎進巷子,接著找到一條更窄、寬度不及一公尺的小徑,便立刻拐了進去。那是條死路,左側有棟門面狹窄的兩層樓木造住宅。喜和子女士推開搖搖晃晃的拉門。
「我進來囉!哎呀,不在嗎?」
「這裡有誰在嗎?」
「嗯,樓上有個人。啊,好像不在呢。」
我有些錯愕地打量室內。
這空間遠比想像中還要有魅力,但實在是太小了,而且連冷氣的影子都看不到。不過位置僻靜,有些遮蔭,不至於被陽光直曬。
之後我也去過好幾次,所以印象很深。一進門彷彿瞬間置身在古代小說之中。看到那個房子時,我知道自己已經被喜和子女士給擄獲了。
那房子應該是長屋的格局,不過隔壁住家早已改建成新屋。巷弄深處只有那裡特別老舊,宛如背負著過往的江戶時代。聽說那好像是大正或昭和初年的建築。
推開拉門後有塊僅擺得下兩、三雙鞋的水泥地和台階。玄關左側是不曉得有沒有一張榻榻米大的廚房,後方有座很陡的樓梯。如果有人的話,想必就是在這座樓梯上面吧。眼前的空間是喜和子女士的起居室,不過四張半榻榻米大的狹窄房間裡只有圓形小矮桌和一片坐墊。角落擺著細長的衣櫃,衣櫃上和地板都堆滿了書。老舊的『樋口一葉全集』吸引了我的目光。
「喜和子女士,原來妳真的喜歡書啊。」
「嗯。比起看書,身邊有書更讓我感到安心。」
「不過,地震時不會塌下來嗎?」
「會啊。所以我都在壁櫥裡鋪被子睡呢。」
喜和子女士在狹窄的廚房裡燒水泡茶。茶點又是金太郎糖。喜和子女士家沒有冰箱,至少一樓起居室沒有。後來我才知道,真有迫切需要時,她會跟二樓居民借用冰箱。不過大熱天裡喝熱茶倒也不壞。
「我想拜託妳一件事。」
她跪坐在圓形小矮桌前,雙手捧著茶杯,以男人般的口吻說:
「妳要不要寫寫看上野圖書館?」
「上野圖書館?」
「我本來想寫,可仔細一想,我又沒寫過文章,試過之後也完全不覺得自己寫得出來。」
「寫上野圖書館的什麼呢?」
「小說。」
「小說?」
「雖然可以寫上野圖書館的歷史,但歷史這種東西啊,就算看了也進不了腦袋嘛。」
聽喜和子女士感慨地低聲呢喃之餘,我環顧房內。『上野的歷史』、『上野公園的歷史』、『國立國會圖書館三十年史』、『國立國會圖書館五十年史』等等,這類書佔據了不少空間。
「為什麼妳想寫上野圖書館的歷史呢?」
「我喜歡上野圖書館呀。」
「因為從小常去的關係嗎?」
「嗯,差不多啦。」
「所以妳想寫以圖書館為背景的小說囉。」
「這麼說也不大對。」
「是有上圖書館的男女在借還書的過程中互相吸引的戀愛作品。不過那好像不是小說,是動畫吧。」
「哎,或許也可以加入這類要素啦。」
「要素?」
「不過總地來說,應該是以上野圖書館作為主角的小說。」
「圖書館當主角?」
「沒錯,由圖書館來說故事。」
「妳說圖書館第一人稱視角嗎?好比『我是圖書館』之類的?」
「可是對我來說太勉強了。只要一動筆,我就會想起自己討厭寫文章的事。」
「構想本身就很勉強吧。貓也就算了,固定不動的圖書館當不了小說的敘事者啦。」
「沒這回事吧?」
「是嗎?」
「想辦法寫出來是小說家的本分吧。哎,不如妳來寫吧?」
「哎哎,我嗎?不,我又不是小說家。」
「妳不是說在寫嗎?」
「我是寫我想寫的東西。」
「不過,我倒覺得這題材不錯呢。」
「那是就喜和子女士的角度來看吧。」
「妳說不定更適合寫啊。」
「憑什麼這麼說?我說啊,這樣不行喔。誰找到的題材就是屬於誰,別人寫不來的。就算能寫,到頭來肯定也會變成截然不同的東西。被迫看那種東西會很火大喔。明明自己提供這麼好的題材,卻被搞成這樣。所以想寫要自己寫才行。」
「是嗎?」
「是啊。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可是,我又沒寫過文章。」
「在找到我之前,妳不是打算自己寫嗎?」
「話是這麼說沒錯啦。」
「妳想寫吧?」
「嗯,對呀。」
「那就得自己寫才行。」
「是嗎?」
「當然啊。別鬧了。啊啊,嚇我一跳。」
「其實啊,我已經決定好標題了。」
「標題?」
「沒錯。標題叫『夢見帝國圖書館』。」
喜和子女士的表情真的好像在作夢一樣。
我把金太郎糖放入口中。
「哎,妳知道為什麼會設立圖書館嗎?」
這回她露出有點可怕的表情,以審訊般的語氣問道。
「問我為什麼,不是為了讓大家看書嗎?」
「大家?」
「就是市民啊。」
「這個嘛,也不能算錯啦。」
喜和子女士一臉不滿的樣子。
「福澤諭吉這個人啊,以前曾經留洋過呢。」
「啊,妳是說萬元鈔票上的福澤諭吉吧。」
「對。學成歸國後,他說『西洋首都有Bibliothèque(圖書館)』。」
「聽起來好像料理的名字。」
「大家大為震撼,決定著手建造。」
「這是開頭嗎!?」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87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