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幽蘭春曉》精選了2003年以來古琴藝術領域57篇代表性學術論文,涉及琴論、琴史、琴派、琴曲、琴指法、琴律與琴調、琴譜與打譜、琴人、琴器、評論等主題,從中我們得以窺見楊蔭瀏、查阜西、管平湖等前輩學者和琴家為保護和傳承琴學遺產所付出的努力,並樂見當代學者立足傳統,採用新方法、新觀念進一步挖掘古琴琴器及琴樂意蘊的創新和擔當精神。
作者簡介
田青,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現為中央文史館館員、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名譽理事、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長期致力於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和宗教音樂的研究,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藝術評論》《中國音樂學》主編、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中心主任,著有《中國宗教音樂》《凈土天音》《佛教音樂的華化》《禪與樂》《中國人的音樂》等多部著作,2017年出版九卷本《田青文集》。20世紀80年代末,首先將中國佛教音樂帶到國際舞臺,2004年曾作為藝術總監與星云大師一起率領兩岸三大語系八大叢林組成的“中華佛教音樂團”巡演於港、澳、臺及美、加等地,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及國際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貢獻。
名人/編輯推薦
1.精選2003年申遺成功以來古琴藝術領域57篇代表性學術論文;
2.匯集田青、丁承運、吳文光、李祥霆、陳應時、章華英、林晨、李村等名家名作;
3.採用精裝、燙金工藝,盡顯古樸氣質。
目次
上 冊
琴 論
琴樂是一個不斷變革發展的多元開放系統
——兼及中國文化傳統的傳承與發展 ..............................秦 序/003
中國古老音樂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的探索與創新
——關於建立“中國古琴音樂文化數據庫”的意義和價值 ..............袁靜芳/029
古琴音樂闡釋略論 ..................................................吳文光/041
高羅佩對古琴譜中“調意”“指法手勢圖”與“減字譜”的研究
——以《琴道》的論述為主.........................................李美燕/055
“自況”的行為方式及其求索
——從《溪山琴況》談起...........................................宋 瑾/069
《溪山琴況》的演奏論主旨............................................劉承華/077
新時期陜西古琴研究與保護工作述略...................................李 村/099
從涓子到李贄
——“三‘心’一線”之古琴美學史意義 ..............................毛 睿/110
琴 史
歷史記憶與群體認同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琴人文化身份探析......................胡 斌/121
中國古代琴僧現象的文化解讀.........................................司冰琳/131
古琴西徂史跡尋蹤
——由嚴曉星《高羅佩以前古琴西徂史料概述》想到的.................宮宏宇/139
口述歷史書寫的琴學實踐
——以《蜀中琴人口述史》製作為例.................................楊 曉/170
故宮藏琴曲《秋鴻》圖譜冊因及元明徐門琴考證...........................王 風/182
由《琴書大全》管窺“調子”音樂.........................................薛冬艷/207
《仁智要錄·調子品》與古琴“調意”之淵源與流變.........................丁承運/225
中國古琴東傳朝鮮半島考.............................................鐘芳芳/235
《神奇秘譜》版本考..................................................呂 壯/246
琴 派
琴樂流派的結構研究法...............................................楊春薇/265
明代虞山琴派形成的社會文化背景述考.................................章華英/278
此是喬家正始音
——“淮陽琴派”史料再考察.......................................嚴曉星/292
琴 曲
從《鳳求凰》看歷代琴曲與時代同步發展之優良傳統 ......................馮光鈺/325
古琴曲《欸乃》辨說 ..................................................李祥霆/338
耶律楚材所彈《廣陵散》研究
——兼考《廣陵散》在宋元時期的發展...............................吳安宇/343
“胡笳”類琴曲研究..................................................王建欣/358
琴曲《流水》演奏版本比較.....................................蔡際洲 劉 曦/379
琴指法
古琴指法譜字研究 ..................................................楊秋悅/397
有無之間
——釋古琴散、泛、按操作法中的銜接手勢 ..........................楊 芬/410
古琴指法譜字分析
——以《良宵引》為例.............................................林 晨/422
下 冊
琴律與琴調
論《東皋琴譜》的琴律 ................................................陳應時/447
管子律數與古琴徽位的嫩芽翠枝
——中國古代音樂史講義備忘錄...................................趙宋光/457
古琴減字譜中的隱藏智能
——古琴譜中獨有的律學資料展現出琴律發展歷程 ..................李 玫/487
從半音階到五聲音階
——明清琴曲音律實踐與意識形態的匯合 ..........................謝俊仁/501
從《律話》背景材料看作者的學術路向及價值.............................譚映雪/525
從扎利諾音階的實踐看古琴音樂的純律與“復合律制”問題.................喻 輝/532
古琴聲學特性與音響表現關係解析.....................................楊 帆/542
深入研究古琴樂調 挖掘曾鐘樂律內涵
——紀念曾侯乙編鐘出土 40 周年 ................................崔 憲/550
琴譜與打譜
多元多彩的傳統古琴藝術
——部分琴曲“打譜”中的發現.....................................龔 一/571
《東皋琴譜》的打譜及其琴歌吟唱初探.................................戴曉蓮/589
中國古代減字譜再認識...............................................吳志武/606
日藏明清古琴文獻調查報告
——《步虛仙譜》研究 ................................鳥谷部輝彥 何子珺/619
琴 人
李允中與天津近現代琴壇.............................................李鳳云/641
明代女性琴人史料之考訂與若干問題研究...............................戴 微/652
我的演奏,我的創作
——成公亮在北京國家圖書館講座記錄稿 ..........................成公亮/675
巨擘遺規
——黃勉之古琴演奏特點初探.....................................吳 葉/693
以“操縵”觀成公亮琴樂
——從《憶故人》談起.............................................李 娟/704
弦 根
——管平湖與中國音樂研究所.....................................張振濤/718
琴 器
遼寧省博物館藏九霄環佩琴的樂器工藝學初探...........................賀志凌/743
論古瑟對琴、箏樂器發展之影響.......................................付麗娜/763
讓古琴醒來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上的發言 ....................田 青/773
讓古琴醒來
——由浙江省博物館藏琴聲音質量檢測到
傳世古琴的保護.......................李明忠 崔憲 李村 馮卓慧/777
張之洞與譚嗣同的斫琴意向與政治隱喻 ................................孫曉輝/793
由“踞轉而鼓琴”引申出的早期琴制問題
——兼與錢慧真君商榷...........................................吳躍華/818
評 論
一生的琴緣
——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國樂大師 CD 專輯”系列制品
述評《管平湖》...........................................喬建中/829
艱巨的工作在後頭
——感於“古琴藝術”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蔡良玉/834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對中國傳統古琴藝術保護的貢獻...............王子初/840
回顧、思考與展望
——中國古琴藝術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五周年紀念... .............................................吳釗/848
保護古琴遺產!.....................................................許健/854
編後記 .................。............................................. 857
書摘/試閱
編後記
2003 年 11 月 7 日,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以此為標志,古琴藝術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二十年來,古琴藝術由被遺忘和邊緣化的生存狀態,變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呈現出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繁盛。從我國已入選聯合國非遺名錄的項目來看,古琴藝術的保護成效最為顯著,對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保護措施,在傳承、推廣、研究等方面均達到了保護與發展的良性互動。
古琴藝術不同於其他傳統音樂形式,長期以來,其傳承群體主要限定於文人階層。只有具備識文斷字能力的文人,才能閱讀古琴譜,因此,彈琴也常被視為文人階層身份的象徵。當下,教育的普及掃除了學習古琴的門檻障礙,越來越多的人出於對傳統文化和古琴藝術的熱愛加入其中。
20 世紀 50 年代,由查阜西先生主持的一項調查工作顯示,全國能夠演奏古琴者不足百人。普通民眾無緣接觸,也就無法感受古琴藝術的魅力所在。對於這樣一種文化內涵深厚、藝術情感豐富的音樂形式,需長期浸淫其中才能有所體味。所以,針對由於陌生而產生的疏離感,由文化和旅遊部主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等機構聯合各地琴社、琴家,共同開展古琴藝術進校園、進社區等不同形式的公益性活動,通過演出、講座、展覽等形式,讓社會各界接觸古琴、了解古琴,進而熱愛古琴。二十年來,累計舉辦千余場活動,現場受眾數十萬人。其中,“把遺產交給未來——古琴名家名曲進百校”“把遺產交給未來”“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遺演出季”“泰山北斗映藍天”等活動已形成品牌效應,持續、有效地發揮著宣傳推廣古琴藝術的作用。據林晨女士統計,2003 年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等保護機構舉辦了 50 余次學術研討會,全國各出版社出版古琴藝術書籍達百余部之多,發表的學術論文數以千計。這些成果在挖掘傳統、總結歷史的同時,其本身也創造了歷史,成為古琴藝術發展史上尤為厚重的篇章。
為了總結這二十年的保護成就,回顧古琴藝術的保護歷程,進而揭示其衰落與興盛所蘊含的文化機理,我們精選了 2003 年以來的代表性學術論,以發表時間為序,編輯成書。內容涉及琴論、琴史、琴派、琴曲、琴指法、琴律與琴調、琴譜與打譜、琴人、琴器、評論等不同領域,既是琴學研究的階段性總結,也是古琴藝術二十年歷程的學理性呈現。此外,為了在有限的篇幅裡展現更加豐富的內容,體現更多作者的學術思考,編者不得已做出人均一篇的限定標準,由此也留下了許多艱難選擇後的遺憾。
《幽蘭》《春曉吟》是古琴作品中較為知名的二首,被視為富有平和中正、聲微志遠之氣。本書冠名《幽蘭春曉》,意在體現歷史悠久、情感深邃的古琴藝術不再“厄於陳蔡”,而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為全民族共識的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
本書在編纂的過程中,得到了作者們的大力支持和真誠的鼓勵。無論是琴界泰斗還是學界中堅,都將對古琴藝術的熱愛注入於此,成為編者強大的學術後盾。他們對於每段文獻、每個譜例,甚至對待排版格式的認真與執著,令編者頗為受益,也激勵著我們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對待每一篇文稿。盡管如此,受限於編者的學力,錯漏之處仍在所難免,還望諸方家不吝指正。
本書的出版,得益於古琴藝術的保護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並通過設立“院級學術研究項目”的方式給予支持,在此對相關部門的同仁表達誠摯的謝意。最後要感謝文化藝術出版社的王紅總編及諸位編輯老師,是他們專業、細致、高效的工作使本書得以如期付梓。
編者
2023 年 11 月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