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動力學治療督導精要(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臨床督導精要叢書
ISBN13:9787518446193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作者:(美)瓊‧E.薩奈特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頁數:精裝/208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心理動力學治療督導精要》是美國心理學會組織編寫的“臨床督導精要叢書”中的一本,介紹了美國著名督導師瓊·E. 薩奈特開創的督導方法——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一如其名,該方法立足於主體間模型,將督導關係置於首要位置,而督導聯盟則是督導取得效果的基石。作為擁有多年臨床經驗的督導師,薩奈特提出,督導師應該創造一種人際環境、一種工作氛圍——在這種氛圍中,督導雙方能對督導關係中此時此地發生的事進行體驗性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不僅能夠加深受督者對個案的理解,更能夠促進受督者整體上的專業成長。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瓊·E. 薩奈特(Joan E. Sarnat)
心理學博士;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美國職業心理學委員會認證臨床心理治療師,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個人執業;美國心理學會、國際關係取向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協會以及國際精神分析協會會員;從事心理治療督導、帶領案例討論會和個案會商小組將近40年,與瑪麗·蓋爾·弗勞利-奧戴(Mary Gail Frawley-O'Dea)合著有《督導關係——一種當代心理動力學方法》一書。
譯者介紹
胡君滔
精神分析取向咨詢師;系統接受中挪、中英和中歐等精神分析項目訓練,並擔任上述項目口譯及筆譯;參與數百萬字的精神分析文獻及著作翻譯。
名人/編輯推薦
在督導中,“傳授智能”是否總是有效?
除了以來訪者為中心、理論化的教學外,還有什麼方式有益於受督者的學習?
當治療中的平行現象出現在督導中,督導雙方卡在活現裡時,如何“破局”?
受督者是否可以在督導中討論對督導師的感覺?而督導師如何響應,才不會打破“教學和治療”的邊界?
如何判斷受督者的個人困難是否影響其臨床工作?
……
在指導“治療”這樣一項被弗洛伊德形容為“不可能”的工作時,督導師難免遇到許多困惑。針對上述種種,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師、資深督導師瓊·E. 薩奈特,給督導師提供了一個有啟發性的視角:從關係層面與受督者進行工作。她指出,如同在治療中一樣,關係也是督導過程中的關鍵因素,許多動力會沿著督導三方(即來訪者—受督者—督導師)上下流動。督導師所要做的工作,是創造一種安全的人際環境:這種環境以受督者為中心,能夠涵容受督者的脆弱性和服務於成長的退行,讓受督者可以看見與承認自身的衝突和阻抗,使督導雙方都可以對督導關係、臨床關係有更多感受和理解。
在這本《心理動力學治療督導精要》中,我們可以看到薩奈特的督導方法如何不同於“經典模型”——無論是督導師對其知識和權威的看法,關係模型的督導所關注的材料內容,還是督導師的參與方式。我們會從扎實的研究文獻中,了解支持關係模型有效性的證據;也會透過生動的督導對話片段,看到關係督導師如何實際開展工作。我們還會思考督導中的常見議題:如何處理受督者的個人困難、如何處理督導雙方的差異,以及敏感地對待倫理和法律議題......充分領略作者從近40年的督導經驗中凝結的智能。
此外,《心理動力學治療督導精要》這本書本身也為督導師和受督者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心智/容器。它是敞開的,使我們得以看見、接納督導中出現的各種可能性,並允許消化和反思。對於督導師而言,這樣的思考必定會帶來更多對督導這門藝術的體悟;而受督者則可以對督導中可能發生的事情有所了解,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督導方式。
序
譯者序
成為一名督導師的心路歷程
我非常幸運,翻譯這本書時我正在接受“中挪項目”督導組的培訓,而恰好我的督導師(以及督督導師)伊娃·瑪麗亞·菲特格(Eva Maria Fitger,丹麥精神分析協會前任主席)就是一位關係取向的精神分析師,我從她那裡開始學習並能夠深入理解關係理論,也從她那裡學習如何在督導關係的層面上與受督者進行工作。有一段時間,我們在督導的督導中的討論,幾乎與受督者帶來的臨床案例相關甚少,而主要集中在督導關係的探討上,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同時是受督者的個案所帶來的平行現象。
精神分析工作之複雜、學習之艱難一部分體現在,除了日常咨詢工作、寫案例報告、參加個體和團體督導之外,如果你開始學習如何成為督導師,那麼你還要寫督導的案例報告,和個體督導師進行督導的督導,以及參加團體督導來探討督導個案……成為督導師並沒有讓工作變得更輕鬆呢!
在進行督導的過程中,有讓我獲得成就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充滿挫敗感的經驗,這些都更加讓我從體驗層面上確認了書中所述:關係是督導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就如同治療一樣,關係和督導聯盟是成功的基礎。關係決定了受督者是否能感覺安全,是否能從督導師那裡收獲知識和成長,否則任何給予也許會被體驗為評價性的、迫害性的東西,統統被拒之門外。
而本書中的每一章,讀來都會讓我感慨:這不就是我走過的每一步嗎?書中內容也給了我一些安慰——不只是我一個人遇到這些問題,前輩們都走過同樣的道路,遭遇過同樣的挫折。還有一些我在剛開始做督導時並沒有意識到的隱晦問題,比如,有的受督者會無意識地想把督導變成個人體驗,而有時候受督者在督導中的自我暴露也可能是一種阻抗;再比如,越是表現得順從的受督者,越容易壓抑著一些對於督導師的不滿……在我開始學習督導的時候,還沒有關於精神分析督導的中文版書籍,督導培訓中的學習材料也很有限,因此我在摸索過程中踩了很多“坑”。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大家獲得更多關於督導的知識,避開我踩過的“坑”。
督導師應該為受督者提供什麼?
新手督導師可能會踩的第1個“坑”是——特別想給受督者提供很多東西,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臨床技術,或是情感支持。這種想當一個好“奶媽”的衝動——無論是來源於助人、利他的動力,還是自戀——都有可能成為阻礙督導關係的因素。這是一個挺反常識的結論,因為我們通常都會覺得:來做督導不就是為了學到更多東西嗎?而我在和很多受督者探討他們之前的督導是什麼原因沒有繼續進行下去時,有時他們的答案會令我驚訝:“因為之前的督導師說得太多了”,或者“督導師總是講太多知識性的東西”。我聽完這樣的答案,如醍醐灌頂,因為我就是一個可能會“說很多”的督導師!或許是因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饑渴,我希望督導師可以說很多,恨不得讓督導師把整個個案的來龍去脈、來訪者的心理發展過程、概念化思路、工作的方向都說得明明白白,這樣我就可以“暴風式吸入”這些知識,獲得滿足。我也確實遇到過這樣的督導師,獲得了很大的啟發,每一次都“吃得很飽”。可能我是一個思想上比較懶散的人,通過不斷地聽督導師說、聽別人說,過了好幾年懵懵懂懂的時光,然後終於在某一天,我發現自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個案思路。所以我在做督導師的時候,就很自然地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受督者,但同時我也總是反思,我是不是說得太多了?我是否在滿足自己的自戀需求?是否干擾了受督者自己的思考?以及這真的是受督者想要的嗎?
本書就提出了這樣一個督導師需要思考的主題:要給受督者他需要的東西。所以在督導開始時,我們需要和受督者進行商討——你想從督導中獲得什麼呢?並且在督導過程中,我們要定期與受督者進行回顧——我們正在做的工作符合你一開始提出的需求嗎?符合你現在的需求嗎?是否需要做一些調整?有時受督者自己也難以明確回答這些問題。此時,督導師需要對受督者所處的學習階段做出判斷:受督者是新手,還是處於中間水平,或者已經是經驗很豐富的咨詢師?處於不同階段的咨詢師對於督導的需求是非常不同的。新手需要更多直接的指導,包括如何進行初始訪談、如何構建治療框架、如何評估,甚至如何傾聽及提問等。如果和新手做太多過於開放的探討,他們反而會更加焦慮,更容易感到無能、無助。而處於中間水平的咨詢師已經沒那麼焦慮了,他們的問題可能會更多聚焦於概念化的理解、如何更好地整合理論與實踐以及對於治療過程和移情–反移情的討論。而和高階受督者的工作,除了關於對來訪者的理解和技術的討論,還可以加上對於督導關係中的此時此地的探討,從而進一步提升受督者在情感和關係層面的能力。這些方面都需要在督導開始時和受督者協商,以達成一種共識——這是督導的契約。
放下全能、權威的督導師身份
與第1個問題相關的是,成為督導師本身是對我們的咨詢師職業生涯的一個巨大認可,也幫助我們暫時擺脫了咨詢工作中很多的無力感和不確定性、很多的“不知道”。成為督導師就像終於可以站在一個有力的、“知道的”位置,而現在處於無力感之中的就是坐在我們面前的受督者了。所以,接受督導其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面對那種“我好弱小無知,面前的督導師真是強大全能”的感覺。這又是一個很容易踩進去的陷阱!
作為咨詢師,我們很難在咨詢中承認困惑的感受,尤其是在來訪者面前承認:你現在說的東西給我一種很困惑的感覺。這多尷尬!作為督導師就更難了!在這方面,我的督導師們經常給我做出親身示範,他們會坦誠地說:“我感覺很難跟上這段材料”“因為我們現在是在那個場域之外看發生了什麼,所以會更少受到場內情感的衝擊”……所以我也經常警醒自己,要放下全能感,督導師也不是全能的;也常常告訴受督者,如果我在他所處的情境中,也許我也會做得差不多。這不是安慰的話術,不是技巧,而是事實,尤其是對於精神分析取向的工作。在這種注重移情和反移情的工作中,咨詢師往往要先被拽入某種戲劇情節之中扮演某個角色,也只有先“演”完了,才能看到來訪者這出內心戲究竟是怎樣的。當然,要放下全能感和督導師的權威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之所以開啟督導的工作,也是因為內在有“好為人師”的動力,所以被攻擊時自戀上難免受到衝擊。但是,總要提醒自己去容納這些部分並進行反思。這才是精神分析工作的本質。
非權威性的督導師角色是關係督導模式非常重要的維度之一。與之相關的是對督導關係的關注,對受督者體驗的敏感性,以及對負面表達的開放態度。作者瓊·E. 薩奈特(Joan E. Sarnat)提醒我們,受督者更希望由督導師指出衝突的存在,因為他們過於不安而不敢開口。督導師也需要敏銳地覺察自己的反饋或建議是否會讓受督者受傷。如果督導過程出現了任何困難,不能僅僅認為這是受督者個人的問題,也要考慮督導師自身是否也造成了影響。這種和臨床視角相符的督導被稱為“過程一致的”督導,即:怎樣看待臨床關係,就怎樣看待督導關係,以身“示”法。就像小孩子如何學會待人接物,不是聽父母怎樣說,而是體驗父母怎樣做。
督導關係的複雜性
督導中的平行現象可能會變得特別複雜,從來訪者—治療師/受督者—督導師,或者從督導師—受督者/治療師—來訪者,會有很多重疊之處,有時會讓思考變得格外困難,難以厘清。
有時,受督者陷於對來訪者的反移情中,並將困難體驗引入督導關係。此時,督導師若仍然以患者為中心,想要讓受督者明白如何與患者工作,這樣的教學反而起不到效果,因為它與受督者當下的心理狀態不匹配。在本書的第四章中,作者用自己的督導片段更生動地向讀者呈現了這個過程,讓我深受觸動,也再次讓我體驗到:讀理論讓我“知道”,但是實際的互動和鮮活的例子更能激活我的感受,讓我“從感受上理解”。同時,這幫助我反思自己的咨詢工作,思考自己在哪些時刻被反移情和活現裹挾而無法動彈。看著作者在督導中如何幫助受督者從對抗狀態達成轉化,我仿佛也接受了一次督導,也對自己當前陷入困境的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就像是在團體中看著同行匯報個案並獲得督導師的幫助一樣,閱讀關於督導過程的內容也能給我們帶來啟發。
有時,督導師的內在脆弱性被平行過程激活,也可能會導致見諸行動,讓督導師放棄工作,變得無法涵容。我也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但我的督導師安慰我,表示她也經歷過。但是至少,我們自始自終沒有停止思考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我們也可以想象,在關係層面上進行督導工作,要比單純是教學性質的督導,或者以個案為中心(只談論案例)的督導方式更艱辛,也更具挑戰性。因為與受督者談論督導關係會喚起更多強烈的情感,督導師需要直面受督者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而督導中的張力往往也會變得更大,會讓督導師擔心如何把握教學–治療的邊界。在這樣的督導工作中,要思考的層面和內容都變多了。但是我依然願意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督導工作,因為這更能在體驗的層面上幫助受督者學習。由於我自己在接受督導的過程中獲得了這種言傳身教的體驗性學習,我希望把這種更有效的督導方式傳承下去。
當然,我們需要遵守督導的倫理原則,在開啟這樣一段體驗性的學習旅程時,必須獲得受督者的知情同意。讓受督者了解,在督導過程中,除了對於個案的討論外,我們也會談論督導關係。另外,對於面對這種督導方式的阻抗,作者在書中亦有提及。
教學與治療的邊界
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督導中表達感受,並進行自我暴露(包括督導師和受督者)?有很多受督者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我zui近生活上遇到了一些事情,影響了我的咨詢工作,那麼這些適合在督導裡談嗎?受督者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說多了,踩過了界。另一種相反的反應是(無意識地)企圖把督導變成個體咨詢,甚至提出:我今天不想談論個案,我就想談談自己可以嗎?
那麼,教學與治療的邊界究竟該如何把握呢?
我先分享我和我的督導師工作的體驗。有一段時間,我也因為生活動蕩,感覺自己對個案的容納能力降低了。在督導中談到這些時,我甚至忍不住哭了。我感到有些尷尬,慌忙道歉,畢竟督導師不是我的治療師。但這時,督導師告訴我,that’s okay(沒關係),不需要為了情感的流露而感到抱歉,我們做的本身就是關於情感的工作。由於我的依賴性(或者說是信任),我也任由督導師把握我可以表達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把話題引向個案的討論。那一節督導到底對個案做了怎樣的討論,我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是督導師對於我的情感響應,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這句話讓我更接納自己的感受,更相信自己在咨詢中的真實情感反應,並且學會了,如果在督導工作中遇到類似場景應該如何處理。
作者對於“教學–治療邊界”的問題是這樣回答的:“我相信,只要督導師仍然專注於受督者的專業發展,督導師就不會打破教學–治療的邊界。”只要受督者對這種工作方式已表達知情同意,那麼,“當有些東西在受督者與患者及與督導師的工作中發揮作用時,督導師使用臨床理解對受督者的心理進行工作,並不違反倫理原則”。當然,督導師還要關注,“需要開放多大程度的脆弱性和什麼樣的脆弱性;有時,當督導師覺得受督者陷入個人議題,已經超過了必要的程度時,她會設定一個限度”。而有的情況下,如果受督者總是說“這是我的個人議題,我會帶到我的個人體驗中去討論的”,這句話乍聽之下非常正確,但也可能擋住了一些思考。精神分析藝術的問題沒有簡單的“1 1=2”的答案,需要督導師進行綜合考量。
督導的困難
本書的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探討了督導中的一些困難議題,包括受督者自身的議題、倫理與法律的議題以及文化差異問題。
我個人認為,我們國內的文化差異要比美國的多元文化差異簡單一些,畢竟國內南北方的文化差異,和種族間的衝突相比,有些“小巫見大巫”了。但確實,我們是比較缺乏咨詢中的多元文化思考這一課的。在美國的咨詢基礎課程中,對於多元文化的思考是一門重要課程。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提醒自己注意一些“想當然”的時刻。
對於倫理與法律議題,把握大原則其實不難,困難的是各種細枝末節的處理,以及移情–反移情在其中的作用。比如,很多受督者都知道應該遵守咨詢設置,但有時卻難以拒絕來訪者的要求。所以在督導中,我們要更多地幫助受督者思考,咨訪關係中發生了什麼。而隨著互聯網生活變得無孔不入,咨詢師也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因此咨詢師應該了解如何保護自己。
在所有的困難之中,受督者自身的議題是zui難工作的一個部分。作者提出了一個用於定義受督者困難程度的連續譜系。“在這個連續譜系的一端,是具有基本勝任力、情緒健康的受督者,他們在與患者和督導師接觸時,會偶爾與自己的人格發生衝突。關係督導師以‘服務於成長和學習的退行’來界定這種一般性的受督者人格問題的出現。處於連續譜系中段的是有中度困難的受督者……如果沒有持續的、足夠好的督導的幫助,他們無法擺脫這個困境。在這個連續譜系的zui末端是具有非常嚴重的、長期性內部問題的受督者……根據定義,這種程度的困難在督導中無法完全解決,即使在一段時間內督導師在zui大程度上適應了受督者的需求。”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視角。
團體督導
除了個體督導,本書也談到了團體督導的問題,二者的工作方式略有不同。在督導培訓中,團體督導部分的教學內容更加稀少。我帶領團體督導的經驗,一開始完全基於我多年來為團體督導進行翻譯的經驗。在翻譯的同時,我親身體驗了不同的督導師如何帶領和組織團體討論;如何鼓勵團體成員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何容納案例可能給團體帶來的情感濃烈的平行現象並對此進行深入思考,以怎樣的方式教授理論和技術;等等。
我從一些督導師身上學會堅定與開放,關注關係層面上的實質內容;從一些督導師身上學到直接的力量,學會如何讓組員練習特定的技術,比如移情詮釋;從一些督導師身上學到如何在團體督導中整合理論和實踐;從一些督導師身上學到如何在以教學為目的的團體督導裡深化組員對於理論和案例的理解,達到情感的深度;還有一些督導師充滿熱情、對組員不吝讚美,在對於人的理解以及理論和技術的指導方面,可以達成很好的平衡。這些學習經驗都讓我在自己開始帶領團體督導時仿佛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至少我很清楚團體工作的流程,以及如何開啟團體的討論空間。這真是做翻譯的絕妙好處!
由於我帶領的團體都是培訓機構組織的教學項目中的案例團體督導——也如同書中所說,這樣的團體具有一定的教學目的,參與者也以新手咨詢師為主——我會更多地思考如何幫助組員整合理論與實踐,而在促進團體在此時此地對於無意識材料的使用方面還是稍欠火候。我也期待著自己在團體督導工作方面的提升。正如作者所說,關係取向的團體督導師應該理解團體,而想要更好地帶領團體督導,學習團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關於技術使用的思考
當然,由於本書的創作已經有些年頭了——那個年代還在使用磁帶,錄像設備尚未普及,也有很多關於督導的思想可能已經產生了一些變化,因此我們需要帶著辯證的思維看待這些部分。例如,對於錄音及錄像的使用,對於日益更新的技術,我們應該抱以怎樣的態度,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的督導師是不建議錄音的,她的理由也說服了我:通過回憶稿思考咨訪之間的互動過程(經過咨詢師主觀的改編),就和通過來訪者報告的夢境內容(通過來訪者的意識進行了改編)體會來訪者的內在世界是一樣的路徑,客觀事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體會感受。根據50分鐘的督導錄音謄錄的逐字稿一般近20頁,一節督導是很難討論完的,督導雙方甚至容易迷失在細節之中,看不到來訪者的表達形式和互動特點;這樣做也有一股腦地把未經消化的材料全部丟給督導師、讓督導師代為思考之嫌。另外,訓練自己回憶的能力,也能同時鍛煉我們的“第三只眼”:不只是聽到來訪者說了什麼,自己說了什麼(內容),也要撥出一部分余力看到雙方如何互動,彼此之間發生了什麼。這是對於非言語信息的觀察。而且,在以前沒有轉錄工具的時候,聽寫錄音也是一件極其耗時耗力的工作,所以我很自然地接受了督導師的建議。
現在,由於技術過於先進,甚至在錄音的過程中,錄音已經同步被轉錄成文字稿,因此受督者自然更願意選擇呈報錄音稿,而不是耗費額外的心神去回憶。有時候,回憶是如此痛苦,不能如事實般呈現對話和過程,甚至記憶就像混亂的碎片,讓人找不到串聯的線索。這些都令咨詢師們感到痛苦。這時候,技術真的幫了大忙!而作者也提出,督導師需要認識到,了解受督者的真實工作情況也很重要。有些困難是個體的盲區,受督者自己是無法看到和說出來的。因此,我現在認為這些問題都值得探討。也許一個咨詢師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根據自身的成長需求而採用不同的手段。我希望自己也能以更開放的態度看待這個問題,提醒自己更坦誠地和受督者討論這一點。
以上內容既是對於本書中的督導要點的總結,也是根據我自身的督導學習和實踐經驗做出的總結。隨著本書翻譯的進行,我不斷審視著自己的督導工作,上述兩者相互呼應,並且成了我的督導備忘錄,我可以時不時地拿出來提醒自己。畢竟,人無完人,學無止境;即使成了資深的督導師,自己的個案工作有時也需要督導師或者同輩的探討、旁觀的視角。咨詢工作永遠不是一項單打獨斗的工作,所以督導工作也會成為一個專業咨詢師整個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輔助。
另外,本書聚焦於關係取向的督導,自然也和精神分析其他流派的督導方式有所不同,大家也可以相互對照、各取所需。誠然,正在學習如何成為督導師或正在進行實踐的督導師可以從中獲得很多啟發;此外,我認為,對於很多受督者來說,本書也非常值得一讀,因為它可以幫助咨詢師們思考自己希望從督導中獲得什麼樣的幫助,以及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督導師。
zui後,我想感謝中國輕工業出版社“萬千心理”對我的信任,讓我有機會從參與書籍的翻譯到成為主譯,zui後能夠獨立翻譯一整本書,陪伴我走過了作為一個譯者的成長之路。我也從zui初小心翼翼、逐字逐句地翻譯,生怕遺漏了一個詞的狀態,轉變為能夠比較靈活地意譯,更多考慮易讀性和閱讀的流暢性。雖然譯文還沒能達到“信達雅”的程度,但這始終是我追求的目標。不管是從教學、督導的角度,還是翻譯的角度,我都希望能為大家帶來更多易於理解的學習材料,盡量減少英語思維式的翻譯,讓精神分析的學習變得不那麼枯燥痛苦。譯文中若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胡君滔
2023年10月
目次
引言
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
心理動力學督導的起源
心理動力學治療的關係模型的發展
治療模型和督導模型的關係
我是如何開啟督導的關係模型的
本書讀者
本書內容概述
第1章 基本維度
維度1:督導師對其權威性的看法
維度2:督導中討論的材料的性質
維度3:督導師的參與模式——在督導中使用自己的臨床專業知識
用一個關係模型的督導片段說明三個維度
結語
第二章 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的有效性證據
精神分析督導研究文獻
咨詢心理學督導的研究文獻
心理動力學治療研究文獻
教育與認知心理學研究文獻
神經科學研究文獻
結語
第三章 督導方法和技巧
關係方法和技巧的特點是什麼?
關係督導師的幾種典型方法
案例討論會:團體督導
結語
第四章 示例:督導逐字稿選段
受督者
被督導的治療
逐字稿之前的討論
逐字稿開始
督導前由督導師引發的活現
回到逐字稿
逐字稿之後:督導會談的zui後幾分鐘
之後
結語
第五章 常見督導議題Ⅰ:對受督者的“困難”進行工作
一般性困難:服務於學習的退行
受督者的中度困難
當受督者的問題更為嚴重時
結語
第六章 常見督導議題Ⅱ:處理差異
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如何支持咨詢心理學中的多元文化勝任力
關係精神分析對處理差異的貢獻
關係精神分析師如何處理差異
結語
第七章 常見督導議題Ⅲ:對法律與倫理議題的工作
關係督導師所面臨的倫理挑戰
關係模型的價值觀如何支持督導師的倫理實踐
對權威的關係建構:作為一種倫理力量
結語
第八章 未來的方向
對擁抱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的阻抗
擁抱技術:音頻和視頻錄制
新的可能性
拓展研究
結語
附錄 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閱讀材料列表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引言
簡是一名攻讀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受督者,她與她的來訪者蘇茜陷入了一場斗爭。簡和蘇茜共同工作了三年。簡非常關心蘇茜,但有時也會因她而產生強烈的挫敗感。現在,簡正準備離開她目前所在的培訓診所(她在這家診所和蘇茜工作),之後要去附近的另一家診所開始臨床實習。簡邀請蘇茜跟她一起轉到新診所,但蘇茜堅持認為這樣做對她要求太高了,她不願意過去。她已經關上了心門,貶低心理治療的意義,並盡量減少對簡的依戀感。
簡是一位很會思考的實習生,她對如何進行心理動力學治療有著良好的初步理解。她的“頭腦”知道,蘇茜正在保護自己,避免體會到那些受傷的、憤怒的、脆弱的感受。考慮到蘇茜早期被拋棄、被父母忽視和虐待的歷史,這些感受對她來說是無法忍受的。但是,現在,簡也受到了傷害,感覺很憤怒,責怪蘇茜的做法。不知不覺,簡陷入了與來訪者的權力斗爭中。
當簡談到這一情況時,她的督導師對蘇茜和她各自的困境都表達了共情。督導師還做了一些努力來幫助簡看到和理解發生了什麼,並幫簡與驚恐的“小蘇茜”重新建立了聯結:之前的簡似乎與“小蘇茜”失去了聯繫。然而,督導師的努力似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簡點頭示意,以一種順從的方式表示同意督導師的想法,但其實並沒有真正認同督導師的看法。這種情況持續一段時間後,督導師也開始感到挫敗。
這種情況描述了我在與一位受督者合作時的困境。本書第四章提供了這節督導中的部分對話片段,並探討了督導中發生了什麼。
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
督導師難免遇到這樣的困境。《心理動力學治療督導精要》旨在幫助督導師思考此類困境並拓寬他們應對此類困境的選擇。瑪麗·蓋爾·弗勞利–奧戴(Mary Gail Frawley-O'Dea,1997a,1997b,1997c,1998)和我(Sarnat,1992,1997,1998)踐行關係精神分析思想,開始獨立發展類似的督導方法。然後,我們作為《督導關係:一種當代心理動力學方法》(The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Frawley-O’Dea & Sarnat,2001)的合著者,合作完善了該模型,並在隨後的寫作中繼續合作(Beck,Sarnat & Barenstein,2008;Burka,Sarnat & St.John,2007;Frawley-O’Dea,2003;Sarnat,2006,2008,2010,2012,2014)。
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relational model)將督導關係放在督導師心目中的首要、核心位置,並引導督導師創造一種人際環境(Sarnat,1992)——在這種環境下,能對督導關係中此時此地發生的事進行體驗性的工作,並且這樣的工作是合乎倫理的。該模型提供了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內,督導雙方可以對督導關係和臨床關係有更多的感受和理解。
讀者可能會對這樣一個模型產生許多問題。督導師究竟如何創造一個人際環境,讓受督者在這個環境中可以比在更說教式的、以患者為中心的、等級制的督導關係中體驗和了解更多的東西?從關係的角度思考的督導師會忽視理論教學(傳統的“麵包黃油”)嗎?關係督導師(relational supervisor)如何在邊界內以尊重受督者的方式工作,同時與受督者深入接觸?本書即探討了這些問題以及更多內容。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拓展讀者在教授和學習心理動力學治療藝術時的感受性,對可能發生的事情有更多了解。
我將為這種方法提供理論和證據,並提供很多片段和詳細的督導過程。通過這些材料,我希望將心理動力學治療督導過程的兩種不同構想方式的zui佳之處結合起來。艾齊瑞克(Eizirik,2014)在討論一系列關於精神分析督導的文章時指出,一些作者將督導視為一個發展一系列技術和能力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可以被明確定義和監控——也就是說,他們把督導視為“心理科學”。他也指出,相比之下,另一組作者似乎認為督導更像是“藝術”——而不是科學—— 一種基於zui難以捉摸的情感學習過程的藝術。第二組作者強調“每段分析關係的獨特性和特殊性”(p.643),以及每個分析師獲得自身分析身份的獨特過程,反對將督導關係中發生的事情的“奧秘”系統化或量化。作為一名精神分析師和心理學家,我認同其中的每一種觀點,並認為它們是互補的:我認為厭惡系統化的精神分析師可以向冷靜理性的心理學家學習,而實證取向的心理學家可以向“投身於奧秘”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師學習。在這本書中,我希望在這些世界之間架起橋梁,有時提及勝任力、心理標準和準則,以及“冷靜理性”的研究,有時則深入探索特定督導配對之間的體驗,以捕捉特定督導關係的“獨特性和特殊性”。
在引言的剩餘幾頁中,我將首先為這本書有關一種心理動力學(特別是關係取向心理動力學)督導方法的主題,提供一些歷史背景。然後,我將繼續討論督導中過程的一致性問題,探究督導中所教授的處理方法與督導方法本身之間的關係。然後,我將描述自己成為一名關係取向的精神分析督導師的過程。zui後,我將描述本書的讀者群,並為讀者提供本書其余部分的“路線圖”。
心理動力學督導的起源
心理動力學治療自然是源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革命性理論和治療方法——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思想先進,他願意為他的女性癔症患者發聲,而這些患者被其他人噤聲、蔑視。他還決心從她們的症狀中找到意義,而不只是把她們的症狀看作病理性的。然而,弗洛伊德和他的許多追隨者對他們的患者采取了等級制的態度,盡管這在那個時代很典型,但其中有很大的問題。
正如弗勞利–奧戴和我在《督導關係》中指出的,弗洛伊德對他的受督者也保持著強烈的等級制態度。在周三晚上弗洛伊德家中舉行的會議上(督導可以說是從那時開始的),弗洛伊德是毋庸置疑的權威:一位參與者回憶說,“zui後一個決定性的詞總是弗洛伊德自己說的”(in Gay,1988,p.174)。弗洛伊德毫不猶豫地驅逐了包括阿德勒(Adler)、榮格(Jung)、斯特克爾(Stekel)和費倫齊(Ferenczi)在內的“受督者”——盡管他們對精神分析理論和實踐貢獻了出色的闡述,但他們過度偏離了弗洛伊德的“準則”。
不幸的是,弗洛伊德的獨裁態度傳給了他的許多分析繼承者,這種代際傳遞至今仍在影響著一些精神分析治療和督導模式。精神分析機構是政治性場所。督導可以是對新一代施加影響的一種手段——?一種在精神分析中支撐自己的“陣營”的工具(Berman, 2004)。這種督導的政治化可能(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在精神分析臨床模型已經將心理治療師視為相互性的參與者很久之後,精神分析督導模型仍然一直堅持其等級制度,視督導師為專家。
弗洛伊德zui杰出的學生之一,桑多爾·費倫齊(Sándor Ferenczi),對患者持有不那麼具等級意味的態度。他對分析關係的理解是有先見之明的,他把這種關係視為相似而非不同的參與者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想象,他對受督者保持著類似的態度,可以說是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的另一位先驅。以費倫齊的視角來看,督導二人組的雙方都被理解為完整的人,因此,在這種關係中出現的任何困難都是雙方無意識的貢獻(Frawley-O’Dea & Sarnat,2001)。
心理動力學治療的關係模型的發展
根據阿倫和斯塔爾(Aron & Starr,2013)的說法,幾乎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作為精神分析的一個分支出現時,精神分析就開始對其進行攻擊。精神分析師,尤其是美國國內那些更多地遵循弗洛伊德傳統而非費倫齊傳統的精神分析師,將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學治療完全對立起來,將心理動力治療視為“他者”,並將精神分析中所有不想要的東西分裂出來並投射到其中。因此,“建議”和任何有助於患者的關係因素(與“純金”的洞察相比)以及女性(與男性/陽具相比)的特質,都被降級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由具有“養育性的”女性社會工作者而非“科學型”男性醫生進行的,被認為是一種二流治療,可以提供給那些無法“耐受”“真實”精神分析的挑戰或負擔不起其成本的人。
正如阿倫和斯塔爾(2013)所觀察到的,美國的關係精神分析師反駁了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兩極分化,聲稱關係和洞察都有價值,科學和照護亦各有其助益,“女性”和“男性”特質也應如是。他們認為,心理治療師應該何時保持沉默、何時參與,患者應該以怎樣的頻率進行治療,以及是否應該使用躺椅,這些不同的選擇都有其合理之處,應該根據個體的具體需求和偏好以及他們所處的情境來決定。他們認為,盡管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治療,但從定義上說,每周在躺椅上進行五次治療並不優於其他形式的心理動力學治療。我讚同這種對於心理動力學治療的觀點,它是我的心理動力學督導的關係模型的基礎。
治療模型和督導模型的關係
弗蘭德和謝弗蘭斯科(Falender & Shafranske,2004)認為心理動力學督導是一種“基於臨床模式”的督導形式。這種對心理動力學督導的描述,假設所有心理動力學督導師都教授相同的臨床模型。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過於簡化的說法,會造成幾方面的誤導性。除了先前我們討論過的弗洛伊德和費倫齊之間的區別之外,精神分析理論和實踐的許多“偏好”已經各自繁殖。為了本書的目的,重要的是記住兩種模型之間的區別:一種是更經典的、一人的、心理內部模型之間的區別,例如弗洛伊德、自我心理學和克萊因學派的臨床工作者們所採用的模型;另一種是更偏關係取向的、二人的、主體間的模型——由費倫齊、溫尼科特(Winnicott)、比昂(Bion),以及人際關係學派創立,是美國關係學派和相關作者[如奧格登(Ogden)、博拉斯(Bollas)、費羅(Ferro)和奇維塔雷塞(Civitarese)]更新近採用的模型。
如果我們記住關係取向與非關係取向的心理動力學治療和心理動力學督導之間的區別,那麼一個可能的情況是,一個督導師會教授一種主體間知情治療模式(intersubjectively informed model),但以非關係的方式進行督導。這樣,督導的過程與督導師所教授的內容並不一致。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過程不一致(process-inconsistent)的督導在教學上不如過程一致的督導富有成效。在過程一致的督導中,督導師不僅“這樣說”,也“這樣做”(Sarnat,2012)。
在我看來,過程不一致的心理動力學督導之所以發展起來,是因為學徒模式固有的保守性,而直到zui近,督導師們一直以這個模式學習督導。在沒有特定督導培訓的情況下,一個人的督導方式是從自己的督導師那裡以非正式的方式——而且往往是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學到的。督導師怎麼對待他們,他們就怎麼對待自己的受督者。因此,一種非關係取向的精神分析督導方法從弗洛伊德那裡傳下來,在之後幾代督導師中延續,顯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忠誠,盡管這些督導師的臨床模型往往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過程不一致的督導的局限性:一個例子
弗勞利–奧戴(1997a)和赫希(Hirsch,1997)撰寫了補充論文,講述了他們在弗勞利–奧戴的精神分析培訓期間作為受督者和督導師的經歷。弗勞利–奧戴的一位患者曾在童年早期遭受性虐待,而弗勞利–奧戴在與這位患者的移情–反移情中掙扎。她發現,赫希的人際臨床取向與他更經典、更具等級性、更說教式的督導方法並不一致,這在督導她與這位患者的工作時凸顯出更多的問題。弗勞利–奧戴認為,她在督導中zui需要幫助的困難無法通過督導師的方法來解決——這種督導方法主要聚焦在患者的言語材料上。她逐漸意識到,在臨床和督導關係中,核心材料都是以非語義的、情感的形式表達的,並且通過平行過程在督導師和受督者之間活現。赫希zui終同意弗勞利–奧戴的觀點,認為他的督導方法確實沒有充分幫助弗勞利–奧戴理解這些體驗。
過程一致的督導
相比之下,一些督導師已經明確地基於他們試圖教授的臨床方法制定了督導模型。埃克斯坦和沃勒斯坦(Ekstein & Wallerstein,1972)利用自我心理學原理教授了一種自我心理學形式的心理動力學治療;雅爾蒙(Jarmon,1990)使用客體關係概念來教授基於客體關係的心理治療形式;昂加爾和德·阿烏馬達(Ungar & de Ahumada,2001)使用比昂學派的方法教授比昂的臨床技術;弗勞利–奧戴和我借鑒了關係精神分析原理,創建了我們督導主體間知情心理動力學治療的方法。過程一致的督導師以一種強調體驗的方式進行教學,親身為受督者做出示範,以便受督者學習。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