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220 元優惠價
:70 折 154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航向最遙遠的行星
冥王星與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太空探險最後一塊處女地,也握有外太陽系形成過程極重要的線索。如今,冥王星的狀態與各行星的相對位置,都非常適合發射太空船前往。科學家也正積極準備,去冥王星,現在正是時候!
撰文/史騰(S. Alan Stern)
翻譯/高涌泉
直到大約10年前,多數的行星科學家仍舊認為冥王星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特例。其他所有的行星,都可以很適切的納入天文學家已知的太陽系結構:內軌道有四個小型的岩石物體,外軌道有四個氣體巨物,介於其間有個小行星帶。但是遠方的冥王星卻是個冰冷的謎,以奇特的軌道運行於海王星之外。有一些研究人員,尤其是荷裔美籍天文學家柯伊伯(Gerard Kuiper),於1940~50年代提出一個想法,認為冥王星或許不是一個沒有脈絡的世界,而是運行在同一區域內的一大群物體之中,最亮的一個。這個後來稱為「柯伊伯帶」(Kuiper Belt)的概念,在科學文獻中討論持續達數十年;但是這一大群冰霜世界,卻遍尋不著。
到了1980年代末期,科學家認定一定存在著類似柯伊伯帶的東西,才可以解釋為何有很多的短週期彗星,其軌道如此貼近太陽系平面。這是個間接證據,意味著遠方有一個帶狀的物體,繞行軌道與冥王星在同一個區域。這也促使了觀察人員,再次用望遠鏡尋找海王星之外尚未發現的昏暗物體。1980年代的望遠鏡,已經裝備了電子式的光偵測器,搜尋的敏銳度遠比以前用的照相來得高,因此,成功就此來臨。
1992年,夏威夷茂納開亞天文台的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個柯伊伯帶物體(Kuiper Belt object, KBO),比冥王星小十倍又微弱一萬倍(見「延伸閱讀2」)。自那時起,觀察人員已經發現了超過600個KBO,直徑從50~1200公里不等(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400公里)。
可是這還只是冰山之一角,目前仔細勘查過的區域只占天空的一小部分。研究人員將目前已有的結果外推,估計柯伊伯帶包含了大約10萬個直徑大於100公里的物體。所以,柯伊伯帶其實是小行星帶的老大哥,有更多的質量,更多的物體(特別是體積較大的),以及更多從太陽系誕生之時就已經留下來的既古老、又冰冷的有機物質。
前進冥王星
現在已經很清楚了,冥王星不是個異常現象,它其實位居於一大群比它略小的物體當中。它們的繞行軌道離太陽的距離,約在50億公里到起碼80億公里之間。因為太陽系早期發展的線索或許就藏在這距離如此之遙的區域,所以天文學家對於冥王星、冥衛一,以及構成柯伊伯帶的物體非常感興趣。可惜地球離這個區域太遠了,所以限制了觀測的品質。例如,即便是十分敏銳的哈伯太空望遠鏡,也只能看到冥王星表面模糊的明暗區域。而且雖然先鋒號、航行者號與伽利略號太空船已經提供科學家非常棒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近距離影像,至今尚無任何太空船探訪過「冥王星-冥衛一」系統,或者是柯伊伯帶。
因為體認到太陽系這一區域的重要,10多年來科學家一直督促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冥王星納入行星探索計畫裡。因此NASA研究了可能的任務形式:從船屋大小、裝滿儀器的太空船(類似現正前往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船),到倉鼠大小、只攜帶一只照相機的小船。到了1990年代末,NASA終於決定採用一個叫作「冥王星-柯伊伯之旅」(Pluto-Kuiper Express)的中型太空船,由加州帕沙第納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負責建造。但預估的經費很快就邁向八億美元,比NASA想投資的金額多很多。因此NASA在2000年秋放棄了「冥王星-柯伊伯之旅」。
然而想取消這個計畫卻非易事。來自科學家、太空探險擁護者、學童的請求,大批湧入NASA,要求重新考慮。昂貴的「冥王星-柯伊伯之旅」是不可能重新再來的。所以NASA發起一個大學、研究實驗室、太空公司之間的競賽,看誰能提出辦法,可以用較低的價格探索冥王星、冥衛一與柯伊伯帶。以前NASA從未允許工業界和大學競爭主導前往外太陽系的任務。因為這樣的競賽是頭一回,NASA很明白地說,如果沒有任何計畫可以於2020年之前完成指定的科學測量任務,而且花費在五億美元以下,則NASA沒有一絲義務必須在那些計畫中挑一個來執行。
去年(2001)11月,在一番嚴酷的挑選過程之後,NASA選中了我們「新視野」(New Horizons)這一隊,來執行冥王星-柯伊伯帶任務。領導「新視野」的是我所任職的研究機構西南研究所(位於德州聖安東尼),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物理實驗室。這個隊伍的科學家分別來自超過一打的大學、研究機構與NASA的各個中心,他們用心規劃這個科學觀測。西南研究所將經營這個計畫,包括掌管任務隊伍與負責科學儀器的開發。應用物理實驗室則負責製造及操作「新視野」太空船。波爾航空太空公司、NASA哥德達太空飛行中心以及史丹佛大學則建造部分的酬載儀器。噴射推進實驗室則負責太空船的追蹤與導航。
冥王星與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太空探險最後一塊處女地,也握有外太陽系形成過程極重要的線索。如今,冥王星的狀態與各行星的相對位置,都非常適合發射太空船前往。科學家也正積極準備,去冥王星,現在正是時候!
撰文/史騰(S. Alan Stern)
翻譯/高涌泉
直到大約10年前,多數的行星科學家仍舊認為冥王星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特例。其他所有的行星,都可以很適切的納入天文學家已知的太陽系結構:內軌道有四個小型的岩石物體,外軌道有四個氣體巨物,介於其間有個小行星帶。但是遠方的冥王星卻是個冰冷的謎,以奇特的軌道運行於海王星之外。有一些研究人員,尤其是荷裔美籍天文學家柯伊伯(Gerard Kuiper),於1940~50年代提出一個想法,認為冥王星或許不是一個沒有脈絡的世界,而是運行在同一區域內的一大群物體之中,最亮的一個。這個後來稱為「柯伊伯帶」(Kuiper Belt)的概念,在科學文獻中討論持續達數十年;但是這一大群冰霜世界,卻遍尋不著。
到了1980年代末期,科學家認定一定存在著類似柯伊伯帶的東西,才可以解釋為何有很多的短週期彗星,其軌道如此貼近太陽系平面。這是個間接證據,意味著遠方有一個帶狀的物體,繞行軌道與冥王星在同一個區域。這也促使了觀察人員,再次用望遠鏡尋找海王星之外尚未發現的昏暗物體。1980年代的望遠鏡,已經裝備了電子式的光偵測器,搜尋的敏銳度遠比以前用的照相來得高,因此,成功就此來臨。
1992年,夏威夷茂納開亞天文台的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個柯伊伯帶物體(Kuiper Belt object, KBO),比冥王星小十倍又微弱一萬倍(見「延伸閱讀2」)。自那時起,觀察人員已經發現了超過600個KBO,直徑從50~1200公里不等(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400公里)。
可是這還只是冰山之一角,目前仔細勘查過的區域只占天空的一小部分。研究人員將目前已有的結果外推,估計柯伊伯帶包含了大約10萬個直徑大於100公里的物體。所以,柯伊伯帶其實是小行星帶的老大哥,有更多的質量,更多的物體(特別是體積較大的),以及更多從太陽系誕生之時就已經留下來的既古老、又冰冷的有機物質。
前進冥王星
現在已經很清楚了,冥王星不是個異常現象,它其實位居於一大群比它略小的物體當中。它們的繞行軌道離太陽的距離,約在50億公里到起碼80億公里之間。因為太陽系早期發展的線索或許就藏在這距離如此之遙的區域,所以天文學家對於冥王星、冥衛一,以及構成柯伊伯帶的物體非常感興趣。可惜地球離這個區域太遠了,所以限制了觀測的品質。例如,即便是十分敏銳的哈伯太空望遠鏡,也只能看到冥王星表面模糊的明暗區域。而且雖然先鋒號、航行者號與伽利略號太空船已經提供科學家非常棒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近距離影像,至今尚無任何太空船探訪過「冥王星-冥衛一」系統,或者是柯伊伯帶。
因為體認到太陽系這一區域的重要,10多年來科學家一直督促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冥王星納入行星探索計畫裡。因此NASA研究了可能的任務形式:從船屋大小、裝滿儀器的太空船(類似現正前往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船),到倉鼠大小、只攜帶一只照相機的小船。到了1990年代末,NASA終於決定採用一個叫作「冥王星-柯伊伯之旅」(Pluto-Kuiper Express)的中型太空船,由加州帕沙第納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負責建造。但預估的經費很快就邁向八億美元,比NASA想投資的金額多很多。因此NASA在2000年秋放棄了「冥王星-柯伊伯之旅」。
然而想取消這個計畫卻非易事。來自科學家、太空探險擁護者、學童的請求,大批湧入NASA,要求重新考慮。昂貴的「冥王星-柯伊伯之旅」是不可能重新再來的。所以NASA發起一個大學、研究實驗室、太空公司之間的競賽,看誰能提出辦法,可以用較低的價格探索冥王星、冥衛一與柯伊伯帶。以前NASA從未允許工業界和大學競爭主導前往外太陽系的任務。因為這樣的競賽是頭一回,NASA很明白地說,如果沒有任何計畫可以於2020年之前完成指定的科學測量任務,而且花費在五億美元以下,則NASA沒有一絲義務必須在那些計畫中挑一個來執行。
去年(2001)11月,在一番嚴酷的挑選過程之後,NASA選中了我們「新視野」(New Horizons)這一隊,來執行冥王星-柯伊伯帶任務。領導「新視野」的是我所任職的研究機構西南研究所(位於德州聖安東尼),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應用物理實驗室。這個隊伍的科學家分別來自超過一打的大學、研究機構與NASA的各個中心,他們用心規劃這個科學觀測。西南研究所將經營這個計畫,包括掌管任務隊伍與負責科學儀器的開發。應用物理實驗室則負責製造及操作「新視野」太空船。波爾航空太空公司、NASA哥德達太空飛行中心以及史丹佛大學則建造部分的酬載儀器。噴射推進實驗室則負責太空船的追蹤與導航。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