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電子書
從程長庚到梅蘭芳:晚近京師戲曲的輝煌(電子書)
70折

從程長庚到梅蘭芳:晚近京師戲曲的輝煌(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70245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在一個世紀之前,戲曲在中國就是最時尚的「消費品」,
京城也已有了一個娛樂圈——有人唱戲,有人聽戲,有人沉醉,有人痴迷。
有明星,有粉絲,有娛樂風景,也有或明或暗的潛規則

從技藝出眾的名伶──前後「三鼎甲」、四大名旦,到豪門士大夫與男旦在「打茶圍」的交際;作者從人物、從場域、從時代,寫下自清初到晚清,京師戲曲自身的發展規律。經歷了昆弋進宮,京腔走紅,秦腔爭勝,徽班進京,花雅易位成型的過程,京劇如何臻至中國國粹戲劇的鼎盛完熟。

本書特色

作者是研究戲曲的專家,她以淺近的口吻,從京劇的發展史、名伶的生活出發,讓讀者深刻了解國粹京劇的血肉。

作者簡介

么書儀

女,1946年一月生於北京。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元明清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1981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古代研究室工作。為研究員。2000年退休。主要著作有:《元代文人心態》、《元人雜劇和元代社會》、《晚清戲曲的變革》、《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

戲曲從一開始就是一種民間娛樂,生長力很強也很脆弱。沒人管它的時候它能夠土生土長開花結果,受到支持就可以枝繁葉茂、繁榮昌盛,遇到政令的干預就會日漸凋敝枯萎滅亡。
元代戲曲很興旺,單單是元雜劇劇本就有一百六十多個流傳至今,興旺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蒙古政權的很少過問。

明代戲曲很發達,發達的原因和明代的文人雅士鍾情戲曲、有錢的達官貴人都蓄養家班栽培扶植有關係,家班的主人買童伶、雇樂師、聘教習,甚至於自家寫劇本、做導演……所以傳奇劇本發達得文辭典雅帶著書卷氣,南曲歌唱流麗悠遠,舞臺表演婀娜多姿。明代政權也不干預戲曲上的事情,對於高官富戶的家班和民間的戲班子都不管。

清代戲曲更加繁盛,繁盛的重要原因是清代的帝王個個都愛好戲曲、參與戲曲,他們的愛好和參與直接的引領和支撐了戲曲的發展,鼓勵了戲曲走向繁榮和鼎盛。
從清初到晚清,京師的俗間戲曲按照自己的發展規律經歷了崑弋進宮、京腔走紅、秦腔爭勝、徽班進京、花雅易位、京劇成形等等過程,這些過程都與皇家劇團和宮廷戲曲演出有著互為表裏的關聯。

晚清時候,戲曲的進一步商業化更加激勵了京劇的鼎盛(或者叫做畸形發展),具體表現就是:南城大柵欄的戲園子天天對棚演戲,唱戲從「家有三斗糧,不進梨園行」變為一個看好的職業,眾多的從業名伶技藝超凡脫俗,一批名伶的社會地位從「下九流」上升到成為追逐和模仿的對象,看戲成為時尚消費並且席捲了整個社會,包括滿族人在內的票友成批出現,他們帶領著由各個階層的人員組成的一大批追星族。

晚清以降,民間戲班子各個行當都出現了一批技藝出眾的名伶,內廷供奉、前後「三鼎甲」、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鬚生都曾經是一個時期的流行語,而諸多的名伶如: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孫菊仙、汪桂芬、喬蕙蘭、穆長壽、時小福、楊月樓、王桂花、陳德霖、余玉琴、王長林、田際雲、王瑤卿、龔雲普、楊小樓、王鳳卿、梅蘭芳等等名伶和他們的事蹟,都曾經是京師百姓耳熟能詳的故事。
這裏所說的「晚清以降」,包括了從道光到光緒再延續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京劇的全盛時期。

京劇在文學史上是文學,在戲曲史上是藝術,在社會生活中是娛樂、是消費,它在不同的場合都曾經異彩紛呈,就像是一個多稜鏡,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折射出色彩繽紛的光譜,顯示出燦爛的光輝。
而今,當京劇以「文學」和「藝術」的「大雅」身份在文學史上和戲曲史上沉積下來的時候,它的作為娛樂品和消費品的「大俗」存在方式卻已經香消玉殞,無處追尋。
以世眼觀,無雅不俗,以法眼觀,無俗不雅──京劇既是大俗,也是大雅。

面對京劇鼎盛局面的逝去,雅人說是:原來?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俗人說是:時尚土風朝暮改,年年滄海變桑田……
在與京劇共生的「老北京」逝去之後,無論「振興」還是「弘揚」都會變成癡人說夢。

二零零八年一月末於藍旗營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清代京師的戲曲與宮廷
第一節 清代戲曲的醞釀期
第二節 清代戲曲的高潮期和變革期
第三節 清代戲曲的全盛期
第二章 徽班進京‧程長庚‧前後「三鼎甲」
第一節 徽班領袖京師舞臺
第二節 「三鼎甲」的領袖程長庚
第三節 一批開拓型的名伶
第三章 京師南城的戲園子
第一節 晚清大柵欄的戲園子
第二節 清代戲園子的結構和管理
第三節 清代的戲園子近況
第四章 清代的科班、戲班子和精忠廟
第一節 科班的教學和管理
第二節 戲班子與戲園子
第三節 精忠廟、精忠廟首
第五章 清代的封箱戲、義務戲和堂會戲
第一節 精采好看的年末封箱戲
第二節 名伶薈萃的年末義務戲
第三節 異彩紛呈的堂會戲
第六章 戲迷、票戲和下海
第一節 京、津、滬三地的戲迷
第二節 滿坑滿谷的票房和票友
第三節 名票房「賞心樂事」和「春陽友會」
第四節 票友下海和旗人名票
第七章 譚鑫培一生榮辱
第一節 譚鑫培的天時、地利、人和
第二節 首席內廷供奉的殊榮
第三節 民間伶界大王的榮耀
第四節 譚鑫培受辱殞命
第八章 楊小樓空前絕後
第一節 楊小樓的天賦和學養
第二節 渾成一體的唱念做打
第三節 「人緣最好」的名伶
第九章 陳德霖‧余玉琴‧王瑤卿
第一節 陳德霖改革唱腔
第二節 余玉琴蹺功絕世
第三節 王瑤卿聰明智慧
第十章 幸運的梅蘭芳
第一節 走紅的「歌郎」
第二節 梅蘭芳與馮耿光
第三節 年紀輕輕的伶界大王
第四節 人緣好的名伶
第五節 恰到好處的一生
第十一章 「胡琴聖手」孫佐臣、梅雨田、徐蘭沅
第一節 孫佐臣天資過人
第二節 梅雨田大雅不群
第三節 徐蘭沅多才多藝
第十二章 京派和海派
第一節 京劇南行落戶上海
第二節 海派京劇自成一家
第三節 海派、京派的對峙
第四節 京派名伶南下的收穫
第十三章 早年名伶們的修養和派頭
第一節 經濟地位的飆升
第二節 社會地位的驟變
第三節 名伶的修養和派頭
後記

書摘/試閱

聽戲、「打茶圍」是晚清京師有閒、有錢人(主要是官員、商人和士人)的主要娛樂方式。
在戲園子觀看伶人在臺上表演是聽戲,到伶人家中飲酒、聽歌、閒話,叫做「打茶圍」,從事這一服務的年輕的伶人叫做歌郎。因為伶人的住處叫做堂子,所以「打茶圍」也叫「逛堂子」。

在晚清的社會生活中,「打茶圍」曾經是各種娛樂活動中的最時尚、最風流的一種,也幾乎是被全北京城的男人們關心、議論、參與、愛好、憎恨、念念不忘的一種。從嘉慶、道光,直到光緒,這一行業都是在京師南城發展得如火如荼,它的活力和魅力持續了將近一個世紀。
那麼,如果是從研究的角度來考慮,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追尋晚清「打茶圍」行業發生、生長和長盛不衰的潛在支持呢?這大概就要看看市場和需求了。

堂子的出現始於徽班進京,來自安徽、蘇揚一帶的,年輕貌美、能歌善舞的優伶,同時也精通侑酒的技術,習慣於兜攬侑酒的生意,這是徽人的商業意識和吳越舊俗的長期融合──他們是成熟的賣方,在徽班進京的同時,也就把這些一起帶進了京城。從此,戲班的伶人白天做臺上的生意,晚上做臺下的買賣,「打茶圍」很快就在京城成為風氣。

從買方來看:豪門士大夫從明代以來就有狎優的傳統,可是清代前中期禁止官員出入戲園、挾妓飲酒的政令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時代一直在執行,這使得京師的生活中就缺少了一塊滿足釋放偏於性需要的娛樂項目,這是其一。其二是文士和商人以及百姓構成的普通觀眾其實也普遍都有一種好奇的心理存在:看過了臺上名伶的精采表演,就會對於演員的便裝形象、日常生活產生興趣,特別是清代的戲班子沒有女子,臺上的多情公子、紅粉佳人都是男演員扮演,就更有一種性別置換的神祕色彩和特別的吸引力。所以「打茶圍」──年輕的伶人,特別是面貌姣好的「男旦」(唱旦行的男演員)在自己的「下處」(住處),或者顧客指定的飯莊(飯館)接待客人,侑酒(勸酒、陪酒)、歌唱、遊戲、閒話這一收費服務,就恰恰投合了京師上中層社會的這一心理和需求。「打茶圍」的買賣一開張,馬上就擁有了很大的買方市場。

堂子在京城的興起像是風起雲湧,同時也就呈現出良莠不齊,就像周明泰在《枕流答問》中所說的:「當時私房子弟,以年青貌都,大多數習為旦角,後來子弟浮薄,行為不檢,而達官貴人,從而利誘,文人墨客,又自命風雅,推波助瀾,老闆們以懾於官威,明知故縱,其不肖者,亦不免因此博利,遂使人誤以相公為像姑,牽強附會,真視相公堂子如妓藪矣。」與所有的社會現象一樣,堂主、歌郎和客人之中,都有自愛的和不自愛的,也確實有歌郎形同娼妓。

梅蘭芳就出生在這樣的年代,那是光緒二十年,歲在甲午,陽曆一八九四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245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