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電子書
在文字的密林中漫步(電子書)
70折

在文字的密林中漫步(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70245
未開放訂購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近現代的學者文人如章太炎、黃侃、胡適、沈從文、夏志清、韋政通、李澤厚、魯迅、張恨水、錢鍾書、王世襄、吳祖光等,他們或者治學嚴謹,精深淵博;或者文章斐然,卓然成家。他們的人生蓋棺論定,也備受爭議。這本小書從這些名家的字裡行間,感受他們的人生與思想,才華與情趣。書中窺人,氣象萬千。在文人幽懷與學者才識的交織中,浮現那些壓在紙背的個人辛酸和時代風雲。

作者簡介

李泉

現居青島,書評人,文字散見報刊。著有《在文字的密林中漫步》、《閒話三國配角》等。

代序
從閱讀開始

沒有想到,今生會和書結緣,會擁有那麼多的書。

書櫥早已裝滿書,家中所有能放不能放的地方,也多被書占去。我的居所,也成為我的書房和圖書館。在同一個空間裏,我和我的書,一起呼吸,一起入眠或甦醒,一起傾聽秋日的落雨,一起在冬日的黃昏中沉思、低語。

空間是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終於在客廳找到半面牆,可做書櫥半個。此牆下半部為暖氣片子,上半部別人家多做個裝飾品架子,擺些罈罈罐罐的地方,我空著。寬窄大小,頂天不立地,天然一半好書櫥。書櫥做好,部分散兵遊勇立刻各就各位,燃眉之急暫解。

不瞭解書的心情,反正我是如自己喬遷新居,在新書櫥前往復徘徊,心情暢美之極。此時,陣容嚴整,雄壯堂皇的一隊隊一列列,一掃東倒西歪、散兵遊勇的狼狽相。忙時,調兵遣將,進退有序;閒下來,打開所有櫥窗,對面的沙發一坐,腿往茶几一搭,風光無限在眼前。這間小小的屋子,像趟列車,載著我和我的書,穿越思想的山谷和文字的密林,在直抵精神的陽光和拂動心靈的微風中,開始或完成那一次次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能早早與書結緣,是我人生的幸事。縱觀個人史,本人的「啟蒙」階段總是要比別人晚。別人早早就明白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時,我還遊手好閒,玩興不減;別人已是情思悶悶,情竇初開,我卻「發育」遲緩,不解風情;別人一進入社會就八面玲瓏,世事洞明,而我卻懵懂未開,不知所措。所以青年時就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對我而言絕對是件大事。別的事可以晚一點,惟獨這件事不能晚。因為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可以接近生活本質的生活方式;讀書也是一種信念,一種腳踏實地,不隨波逐流的信念。當我找到讀書是自己的最愛時,實際上是找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開始獲得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這比什麼都重要。

讀書是怎樣一種感覺呢?有點像饑餓的人沉浸在美味中,嗜睡的人對美夢的留戀,但這僅是一點感官上的快感,讀書帶來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愉悅,心靈的滿足。這種愉悅與滿足所產生的巨大享受,不是語言能說清楚的,甚至不願用語言去描述,捨不得與別人分享。所有的享受,都容易使人懶惰,讀書也不例外,而且精神享受所產生的懶惰尤甚。有時就常做這樣的白日夢,能整天不幹別的,光讀書,就好了。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喻「嗜好的讀書」猶如打牌,「天天打,夜夜打,連續地去打,有時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來之後還要打……目的不在贏錢,而在有趣。」「嗜好的讀書,能夠手不釋卷的原因也就是這樣。」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真一頭扎進了書裏,反而會對擺在眼前的「黃金屋」視而不見,錯過撈個「黃金屋」的諸多機會,更是會冷落「顏如玉」,令「顏如玉」耿耿於懷忿忿不平,又無可奈何。當然,讀書沒有狹隘的功利動機,不等於就是沒有追求沒有目標,也難免會有「僭越」的想法,想一吐為快。但等提起筆來,卻欲言又止,無處下筆,此時才發現,不是材料不夠,就是設計不周。材料與設計,書中均有現成的模型,此時讀書,是以書為師,不再走馬觀花,而是醉心於其中的機巧關鍵,平時難以領略的意味、忽略過的細節,此時無不妙處畢現。但再好的設計終是別人的,自己要寫,還要重新設計重新思考。而引人思考正是讀書真正的價值所在。讀書就是學會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讀書人可以不寫作,但一定要思考,不思考的讀書人是給書搬家的勞動力,不過是把書從一個房間搬到另一個房間,搬得再多,跟他自己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讀書與思考的關係,就是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思考的時候,書就不再是老師,而是朋友,彼此間進行的是平等的交流。思考的時候,人才能從對書的崇拜中走出來,發出自己的聲音,沿著書的階梯一步步登上高處。思考中,人獲得是一種獨立的權利。思考或書寫,也是享受,是甘苦同在的享受,應該就是所說的「幸福」那樣的東西。

真正的生活是從閱讀和思考開始。正確的閱讀人生,平靜的思考人生,然後重新審視自己審視生活,發現自己的淺薄、浮躁、迷惘,開始無比強烈地渴望改變這一切,並為創造一種新生活而不懈努力,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決不妥協。閱讀與思考能賦予人生活最重要的能力,洞察真相的能力。面對各種誘惑與假相,不會輕易為外物左右而迷失自己,牢牢把握住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這樣的生活品質是任何外在的、物質的標準所難以衡量、難以比擬的。

最喜歡的事是讀書,最不喜歡的事也就有了:那些無意義、浪費時間的事。有的人以消磨時間為樂,消磨自己的時間,可能也是一種樂趣,只是不為別人所知。還有很多人,專門消磨別人的時間,並以此為理所當然。對這樣的人和事,深惡而痛絕之,猶恐避之不及。但還是有很多這樣的人和事無法避開,也不再生氣上火,既來之,則安之。每在這樣的環境中,就來個神遊物外,或乾脆就觀察思考眼前這樣的人,好歹也是生活的一部份,其中總有某一方面的意義,有助於對生活的理解。這只能算不是辦法的辦法了。

閱讀和書籍構築起我生活的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與那些書、那些人,在不經意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豔遇」。我的經歷讓我相信,總有自己喜歡的書,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等待著,等待著與你的不期而遇。「噢,你也在這裏嗎」,那種喜悅,無法言喻。

生活從閱讀開始,從思考開始。每一件正當的、真正喜歡的事,都有改變生活的力量。條件是要找到它,並從精神上投入其中。找到它是一種幸運,投入其中就成為享受。充實的人生無非如此。

目次

代序 
從閱讀開始
卷一 
現實關懷章太炎的白話文
當年遊俠人黃侃
近代中國政治的「保姆」張君勱
由胡適所想到的
沈從文和王力的常識世界
吳世昌談詩與語音
王元化的現實關懷
夏志清的幾本書
何兆武的哲學人生和人生哲學
卷二 
精神艷遇席澤宗《中國科學史十論》的
教育啟示
聽茅于軾講道德
韋政通談先秦七家
與李澤厚的「精神豔遇」
與錢理群相遇
馬幼垣論衡《水滸》
李歐梵眼中的浪漫一代
易中天講史的評價與導向
陳傳席畫壇點將
陳平原的幽懷與才識
張大春對細節的冒犯
卷三 
洗盡鉛華魯迅的詩
薩孟武的《中年時代》
瑣記恨水話《金粉》
編輯四書:章品鎮、范用、聶紺弩、曹聚仁
讀呂叔湘的幾個理由
又想起葉靈鳳
從錢鍾書到王朔
洗盡鉛華馮亦代
王世襄的「錦灰」情結
袁珂寫《中國古代神話》
吳祖光的「冬天」
黃裳的《金陵五記》
董鼎山的西書之旅
品味李國文
遙想董橋的火百合花
卷四 
百感交集你可以讀葉兆言
陳岩的「畫壇經紀錄」
馮象的心理學
讀謝其章,說收藏
黃集偉:把傷口變成智慧
張遠山和《寓言的密碼》
謝泳的讀書與治學
余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高芾的虛構精彩論
潔塵的冷與豔
劉原:喪家犬也有鄉愁
我的「王小波年代」
因書之名
與序有關的二三事
閒說文人舊墨
殘缺的漫畫史
圖說老上海
代跋 
文為迷悟之道

書摘/試閱

沈從文和王力的常識世界
1 沈從文說過一段話,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說專家跟非專家只有一個區別:專家有常識,一般人沒有常識。沈從文用四十年時間做古物的研究,建立了這樣的常識,比如說一塊綢緞,打眼前一過,就知道是明清的還是宋元的。
沈從文的話自謙了。專家肯定有常識,但專家不會只有常識。反過來說,沒有常識,則一定不是專家。比如余秋雨。批評余秋雨的一種觀點就是他在歷史文化常識方面出了很多錯,金文明石破天驚「逗」余秋雨就是抓住了他這樣一百多處錯誤。余秋雨也許是戲劇方面的專家,是文筆優美的散文家,但與歷史專家不搭界。 沈從文這句話裏容納的,是一個世界。沈從文自己把這個世界稱作《野人獻曝》。 沈從文最完整、最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是《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他是研究中國古代服飾的專家。但是,沈從文研究的不僅僅只限於服飾,金錦、刺繡、染纈、古鏡、玻璃工藝、漆工藝、螺甸工藝、扇子、金花箋、車乘等,都在他的研究範圍之內。他的研究範圍非常廣,廣泛之中也有特殊:值錢的「熱門」東西少,無人過問的「冷門」多;對具體物品關注的少,對文化關注的多。沈從文研究的東西,多是古代日常生活用品,金石瓷玉,法書名畫這樣的值錢東西少。為什麼他對這些東西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東西裏,有他最關注的常識。 常識這種東西好象無所不在,但在貴重文物上是不容易看到的。一方面,貴重文物本身就少,不常見;另一方面,貴重文物正是因其有不尋常之處才寶貴。能見到難得一見的寶貝,人們的精力自然都集中在那些與眾不同之處,而顧不上泛泛一般處。就像進飯店點菜,特色菜比家常燒,總是要受關注。由於關注的是常識,沈從文的目光從不停留在具體物件上。《野人獻曝》中雖然提到不少實物,但沒有什麼具體東西,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給人留下印象的是製作工藝、藝術演變和歷史發展的進程。原本有些值錢的東西,如古玉、陶瓷也因為是為常識服務,而讓人忘記了它們的「價值」。
沈從文用常識構築的是藝術史和文化史。他的《龍鳳藝術》《魚的藝術》《獅子在中國藝術上的應用及其發展》談的是龍鳳、魚、獅子在中國古代應用藝術中的演變;《談錦》《談刺繡》《談挑花》《中國古玉》《中國古代陶瓷》《扇子史話》《玻璃工藝的歷史探討》《漆工藝問題》《中國馬具的發展》講的是各種物品的製作工藝和發展簡史;至於那本《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可以看成是他研究常識的集大成之作。 文學世界裏的沈從文自稱是「鄉下人」。文物世界裏的沈從文依然不改「鄉下人」本色。看書的時候,我有意留心與市場、價格有關的一些字眼,想借此多學些文物「知識」,可是全書無一處提到。這個「鄉下人」「土」的根本沒有文物是錢,是要用價格來衡量的概念。在研究漆器的一篇文章裏,沈從文說:「有一點還想特別提出,即愛好的不僅僅是美術,還更愛那個產生動人作品的性格的心,一種真正『人』的素樸的心」,「一切美術品都包含了那個作者生活掙扎形式,以及心智的尺衡,我理解的也就細而深。」從這裏可以知道,藝術品對沈從文意味著什麼。在文學世界裏,他筆下的人物,是和他一樣是有著純樸的性情、善良的心的鄉下人。在「??罐罐花花朵朵」的世界裏,他喜歡的還是那些有著「素樸的心」,為生活而掙扎的真正的「人」。不管在哪裡,這個「鄉下人」的眼和心從來沒有離開過那些有著「素樸的心」,為生活而掙扎的真正的「人」。用被人「看不起」的文物「常識」書寫文化史、藝術史,就是這個「鄉下人」在文物世界裏對真正的「人」的關懷。
常識世界裏的沈從文謙虛、拘緊,也有著不易察覺的自負。在談及某一問題時,他總是說自己只是有點「常識」而已。但那句「專家有常識,一般人沒有常識」,還是吐露了這個「鄉下人」內心「壓抑不住的自負」。
2 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專家大都專門談過常識,像章太炎的《國學概論》、胡適的《讀書與治學》、顧頡剛的《中國史學入門》、俞陛雲的《詩境淺說》、施蜇存的《金石叢話》、王力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朱光潛的《詩論》、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呂叔湘的《語文常談》、白壽彝的《史學遺產六講》、陳從周的《梓翁說園》、龍榆生的《詞學十講》、楊東蓴的《中國學術史講話》、趙朴初的《佛教常識答問》等等。近年來,被各種文化常識類叢書收入次數較多的是朱自清的《經典常談》。三聯書店的「三聯精選」1999年、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書」2002年、中華書局的「國學入門叢書」2003年、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國學書庫‧文史類叢」2005年,都在第一輯收錄了此書。此外,還有朱光潛的《詩論》和《談美書簡》。
王力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是較綜合的一種,包括了天文、曆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物、什物十四個方面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遍走馬觀花下來,感觸頗深:不懂常識,在古籍中寸步難行。比如曆法,在春秋戰國就有夏曆、殷曆、周曆三種曆制,至唐,三種曆都用過,先秦古籍中也是各曆都有,一部《詩經》中就三種曆都用。曆法如對不上號,歷史必然是亂作一團。還有職官,原來以為宰相是一個官,其實宰相是理國政的丞相、掌軍事的太尉和皇帝的秘書長兼監察的禦使大夫的合稱,是三個官,後來分別改為大司徒、大司馬和大司空,合稱「三公」,都是宰相。
瞭解職官的設立和行政區域的劃分,國家政治地貌的基本概況就呼之欲出;如果把各朝各代的職官設立和行政區域的劃分,一一排列,加以對比,就應該能看到整個國家在政治演進中的變化之規律之得失。這是常識裏的大學問。
常識通不通,看閒書也是大相異趣。我讀了一些歷史小說,多是在不解常識「風情」的情況下讀的,效果可想而知。對人物來歷、官職性質、許可權大小、學歷高低一知半解,對當時的宗法、禮俗不瞭解,自然無法體會其人其事的種種妙處,讀故事只能是囫圇吞棗,最終也只剩下「面如重棗」或「眼似銅鈴」。
《東周列國志》裏的人物姓名就包含了人物的血統、國名、氏名、性別、排行、所居地名、封邑、官職、技藝特長等豐富資訊。能不能讀懂這本書,先看能不能讀懂人物的名字。讀《儒林外史》一定要知道科舉制和古代學歷的劃分;至於地理和官職許可權方面的常識,是讀像《三國》或《水滸》這樣的小說所必備的知識。
薩孟武先生讀《三國》,對諸葛亮有一個看法;「諸葛亮為琅琊人,他不蠖伏於東海之濱,乃躬耕於南陽之野。在兵馬倥傯之際,南陽為軍隊常經之地,隱居於此,果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麼?他『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其志已非匏瓜,蓋欲『求善價而沽』。不過『王公不致敬盡禮』,則寧願獨善其身而已。」這個看法沒有地理常識作依據是不會想到的。這只是文中的小趣而已。
關於《水滸》的作者問題,有學者就是從地理方面入手的。《水滸》中凡寫北方之地,多是張冠李戴,南轅北轍,漏洞百出,讓人找不著「北」,對南方之地卻能精確到一鄉、一山、一廟、一橋而不出錯。故推斷《水滸》作者為南方人。
什麼是常識?用大家聽得懂的話把大家不懂的事情說明白了,講清楚了,把高深的學問變成尋常的知識,就是常識。有常識的人一定是下過苦功夫研究那些不好懂的學問,先把不好懂的學問弄明白了,才深入淺出,才有了常識。真正的常識是精透學問的一種表現形式,一點也不價廉。
學習常識也不是件容易事,也得耐著性子下功夫。像禮俗、車馬、飲食、衣物、什物,名稱多,細節多,瑣碎之極,不像今天,一個名稱就概括了好多內容;至於天文、曆法,早幾百年婦孺皆知的東西,今天看實在是非常陌生且專業的知識;還有地理、職官、姓名、宗法,都是體系複雜嚴謹,看著看著就會顧頭顧不上腳。沈從文說專家就是有常識的人,也就不是自謙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245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