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看到別人驚慌失措就興奮不已,「露鳥俠」是心理變態嗎?
►「我一定快死了!」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健康卻總是自疑?
►要當侵略者才能在社會生存,「反社會人格」怎麼出現的?
►右手開門左手就關門!「異手症」好像被外星人控制住了?
非比尋常的心理學知識普及,探究人類內心的高度複雜性
▎異常行為:我們身邊的奇特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的行為似乎超出了常理的範疇。例如:有些人極度害怕細菌,他們對清潔的執著達到了病態的程度,這種行為被稱為潔癖。還有些人無法控制偷竊的衝動,即使並不需要那些物品,這是偷竊癖的典型表現。強迫症患者則常常陷入無休止的重複行為中,這些行為讓他們在短暫的時間內感到安心。這些異常的行為展示了人類心理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情感世界的異樣表現:愛與恐懼的錯綜交織
情感是人類心理中最複雜的一部分。有些人在被綁架或囚禁的情境中,會對施暴者產生依戀之情,這就是所謂的斯德哥爾摩效應。而有些人會愛上與自己完全不相配的對象,這種現象被稱為戀醜癖。危險環境中心跳加速的吊橋理論則揭示了恐懼如何催生愛情。另外,有些人因過於依戀母親而難以建立正常的親密關係,這是戀母情結的特徵。這些情感怪癖展示了人類愛與恐懼之間的微妙關係。
▎隱祕的性心理障礙:難以啟齒的內心世界
在性心理領域中,有一些令人難以啟齒的障礙。例如:戀物癖者對某些物體產生強烈的情感依戀,而異裝癖者則透過穿異性服裝來滿足內心的性別認同。戀童癖者在法律與道德的邊界上掙扎,而偷窺癖和露體癖者透過窺視和裸露來獲得心理滿足。受虐癖者在被虐待中尋找快感,而摩擦癖者則透過在公共場合中與他人接觸來達到興奮。這些行為揭示了性心理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非常行為:超越常規的生活方式
有些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範疇。例如:暴食症患者在無法控制的暴食後往往感到深深的痛苦,而厭食症患者則對進食充滿恐懼;整形癖者對自己的外貌極度不滿,不斷進行整形手術來改變自己;購物癖者則在購物中找到短暫的快感,但這種快感往往伴隨著財務危機。這些非常行為展示了人們在面對生活壓力時的各種應對方式。
▎偏離常軌的人格特徵:異常心理的深層探討
人格特徵的異常表現同樣值得深入探討。偏執型人格者往往認為自己生活在陰謀之中,充滿了對他人的不信任。反社會型人格者則像猛獸一樣,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暴怒型人格者情緒波動劇烈,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些人格特徵的異常表現揭示了人類心理世界的另一面,也提醒我們關注並理解這些異常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
〔本書特色〕
本書講述了人類心理和行為中的各種特殊現象。包括:潔癖、偷竊癖等強迫行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戀醜癖等情感怪癖;戀童癖、受虐癖等性心理障礙;暴食症、異手症等生活怪癖;以及偏執型人格、反社會型人格等不尋常的心理特徵。作者透過詳細案例和分析,揭示這些異常背後的心理動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自我發現並治療。
作者簡介
葉鴻羽
知名心理作家,諮商心理師,致力於心理學科普讀物創作,尤其對大眾心理學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品有《犯罪心理學》、《心理學與心理暗示》等,其作品長期居於心理學圖書暢銷榜,深受讀者喜愛。
京師博仁
專業心理機構。
目次
前言
第1章 不可思議的癖好:他們是「變態」嗎
潔癖:到處都遍布著細菌
偷竊癖:喜歡做「小偷」
慮病症:我是不是患有重病
強迫症:身體不受自己控制
自殘癖:看到傷口才能平靜
異食癖:什麼東西都能吃下去
第2章 情感中的怪癖:他們都是瘋子和傻子嗎
斯德哥爾摩效應:被馴化的愛
戀醜癖:「鮮花」為何要嫁「牛糞」
吊橋理論:危險環境可以催生愛情
戀母癖:伊底帕斯情結式的愛情
異性恐懼症:需要治療的幸福
肢體接觸恐懼症:只能深情地望著你
第3章 性心理怪癖:無法言說的心理障礙
戀物癖:對某些物體有特殊的情結
異裝癖:用衣服穿出另一種性別
戀童癖:行走在病與罪之間
偷窺癖:躲藏在他人背後的眼睛
露體癖:用裸露來滿足自己
受虐癖:越被鞭打越快樂
摩擦癖:行走的「電車痴漢」
慕殘癖:與眾不同的愛戀
第4章 生活中的怪癖:超乎想像的怪行為
暴食症:吃到吐才會停下來
厭食症:看到食物就感到痛苦
整形癖:讓人為之神魂顛倒
購物癖:成為物質的犧牲品
異手症:為何總是「手不由己」
紅色恐懼症:每日如同驚弓之鳥
嗜睡症:對身體產生危害的「睡美人」
第5章 離經叛道的人格怪癖:偏離正常軌道的怪行為
偏執型人格:世界充滿了「陰謀」
反社會型人格:如同有攻擊性的猛獸
暴怒型人格:綻放的鳳仙花
做作型人格:生活就像在演戲
邊緣型人格:不受控制的情緒
第6章 成癮的癖好:無法抑制的依賴
網癮癖好:不可小覷的「電子海洛因」
菸癮癖好:被尼古丁「綁架」
酒癮癖好:借酒澆愁愁更愁
賭癮癖好:無法擺脫的賭博惡習
股癮癖好:越陷越深的泥潭
第7章 兒童心理怪癖:孩子的心思讓人摸不透
黏人癖:分開如同生死離別
自閉症:走不進的內心
拒學症:對學校心生恐懼
歇斯底里:無法控制的情感發洩
遺尿症:總在床單上畫「地圖」
吹牛癖:喜歡編造和虛構
重複癖:不厭其煩地做某事
第8章 心理怪癖:自己是不是患有「神經病」
憂鬱症:是誰將快樂偷走了
焦慮症:時刻活在憂慮之中
雙相障礙:這真的是一種「天才病」嗎
妄想症:對荒唐的觀點堅信不疑
第9章 實驗探究:複雜而陰暗的心理怪癖實驗
史丹佛監獄實驗:路西法變為撒旦
羅恩·瓊斯的實驗:在教室中製造出納粹
感覺剝奪實驗:不可或缺的外界刺激
克拉特死亡實驗:意念讓人自殺
達利與拉丹的實驗:冷漠的真相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斯德哥爾摩效應:被馴化的愛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最大的一家銀行中,當銀行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工作時,突然,有兩名武裝人員持槍闖入了銀行,意圖實施搶劫。附近的員警很快得知這一消息,並火速趕到了案發現場,沒過多久,警方就將這家銀行圍得水泄不通,以全力逮捕罪犯。
由於劫匪的搶劫計畫失敗,他們便挾持了銀行中的四名職員作為人質,與外面的警方展開對峙。起初,警方先讓專業的談判專家與劫匪進行談判,可是不管談判人員如何勸說,他們都不願投降,也不願將人質放出來。後來,在警方與劫匪僵持了一百三十個小時後,他們透過催淚瓦斯將劫匪逼了出來。最終,警方成功抓獲這兩名劫匪,並救出了四名人質。
後來,警方對這兩名劫匪進行調查發現,他們都是有前科的罪犯。於是,警方決定收集證據將其繩之以法。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這起事件發生後的幾個月,當警方進行調查時,那些被挾持的銀行工作人員竟然非常不配合警方的工作,而且拒絕在法庭上指控那些劫匪。不僅如此,這些被挾持的人員對那兩名劫匪非常憐憫和同情,聲稱不痛恨他們,並感謝他們對自己的照顧,甚至為劫匪籌措法庭辯護的資金。
更加讓警方感到震驚的是,在這些被挾持的人員中,有一個女職員竟然喜歡上了其中一個劫匪。在對方服刑期間,她堅持要與其訂婚。
這種奇怪的現象讓瑞典各界人士大惑不解:為何這些被挾持的人明明是受害者,他們的性命隨時受到威脅,可是他們不但不痛恨那些劫匪,反而對其心生憐憫之意,並且充滿感激呢?於是,警方找來心理學家分析和解釋這種怪異的現象。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分析,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人性能承受的恐懼有一條脆弱的底線。當人遇上了一個瘋狂的殺手,殺手不講理,隨時要取他的命,人質就會把生命權漸漸託付給這個暴徒。時間拖久了,人質每吃一口飯、每喝一口水、每一次呼吸,都會覺得是暴徒對他的寬容和慈悲。對於綁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懼會先轉化為對他的感激,然後變為一種崇拜,最後人質下意識地以為罪犯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這種現象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被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症候群」。它是指被害者對罪犯產生了情感,並且反過來幫助罪犯的一種情結。這種情感會讓被害者對罪犯產生好感、依賴,甚至會主動幫助對方。正是由於這種心理上的依賴,他們的生死被罪犯所操控,如果罪犯讓其活下來,他們就會心懷感激,並將自己的生死存亡與罪犯連繫在一起,而將營救他們的人當成了敵人。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種情感的結合代表著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而斯德哥爾摩效應常會發生在集中營的囚犯、戰俘等受害者身上。那麼,需要符合哪些條件才有可能產生斯德哥爾摩效應呢?對此,有專家總結出以下幾個條件:
當受害者切實感到生命受到嚴重的威脅;
受害者的資訊來源被完全隔離和封鎖,無法獲得任何消息;
罪犯一定會給受害者一些小恩小惠,這是最為關鍵的條件,比如在受害者感到絕望的情況下提供水或是食物等;
讓受害者確認自己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逃脫。
在滿足這些條件後,受害者往往會為了活命而本能地屈服於罪犯,並對其產生強烈的認同感,以他們的喜好為自己的喜好,以他們的厭惡為自己的厭惡,從而產生了斯德哥爾摩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處於戀愛中的女性會陷入情感斯德哥爾摩效應中,雖然她們明知道對方對自己不好,而且比較自私自利,卻始終無法離開對方,甚至還會想方設法與其結婚。其實,這些人就像是被綁架的人質一樣,從而產生情感斯德哥爾摩效應。
畢業後的小蕊在一家公司上班,幾個月後,公司一名男同事對她特別好,經常會買早餐給她,並且下班後將她送回家,這讓小蕊很感動。沒過多久,兩個人就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可是,當兩人相處半年後,小蕊卻得知,對方已經有家室了。這讓小蕊非常震驚,她竟然莫名其妙地「被小三」了。
可是此時的小蕊卻無法離開對方了,即使她已經知道事情的真相,知道對方是在玩弄自己的感情,而且那個男人與她的聯絡也越來越少,但小蕊卻像著了魔似的瘋狂地想著對方,無法放手,總是忍不住傳訊息、打電話給對方。
其實,小蕊就屬於典型的情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她踏入社會沒多久,男同事如同「罪犯」般控制了她的情感。而小蕊也將自己的全部交給對方,因為她認為男友對她很好,殊不知,這是男人追求女生的慣用技巧,可是小蕊卻因此而被感動,並從心底依賴對方。這是因為小蕊的情感完全被對方馴化了,一旦情感被馴化,她就難以離開那個馴化她的人。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患有情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人的情感和思想會完全被對方操控,不管對方如何對他們,他們都不願離開;他們會輕易被打動、很容易喜歡上一個人,不敢面對自己,更不懂如何獨處;他們的價值構建和自信完全依賴對方,自我意識逐漸被弱化,即使忍受痛苦和折磨,也不願主動結束這段關係。
另外,在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構成要素中,在愛情上有這樣的條件:
他們總是認為自己會失去愛情、被拋棄;
朋友少之又少,拒絕或是沒有新的愛情機會;
對方會給予一些小恩小惠,比如買些小禮物、偶爾的關心等;
對方就是自己的全部,沒有了對方就沒有了愛情和生活的意義。
對此,心理學家建議,對於處在情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中的人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強大自己的內心,讓自己不再孤獨,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狀態。另外,也可以尋求專業的身心科醫師進行心理治療,培養積極的心態,才能逐漸走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惡性循環。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