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通義(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543235526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作者:(美)阿門‧A.阿爾欽; (美)威廉‧R.艾倫; (美)傑里‧L.喬丹; 李井奎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頁數:平裝/724頁
規格:26cm*18.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阿爾欽是公認的價格理論大師。他用蕞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重要的經濟問題——只用蕞基本的概念和工具,但用得出神入化。阿爾欽的思想精髓,集中地體現在這部《經濟學通義》裡。
《經濟學通義》是阿爾欽和艾倫合著的經典經濟學入門書《大學經濟學》的修訂增補版。《大學經濟學》初版於1964年,自問世即受到學界高度評價,多年來都是全美重要經濟學院系的指定教科書和博士生考試參考書。《經濟學通義》這一蕞新版本的手稿,阿爾欽苦心孤詣準備了十年。在阿爾欽逝世五年後,經過兩位作者共同的學生喬丹的整理完善,這部《經濟學通義》才在英文世界正式出版。
《經濟學通義》承襲了阿爾欽一貫的寫作風格,以清晰、簡潔、精確的文字展開論述,避開了形式化的數學推導。作為產權經濟學創始人,阿爾欽對於市場經濟運行的制度基底有深刻理解。本書透徹解說了產權的本質,展示了產權對於市場經濟存續和有效運轉的至關重要性。對於市場經濟在各種價格信號指引下運行的動態過程,包括利息在決定資源跨期配置中的關鍵作用,本書有遠比其他經濟學入門書更細致的、慢鏡頭式的講解。透過本書關於團隊合作與企業組織的精彩論述,讀者亦可感受到阿爾欽這位企業理論大家的風彩。每章末尾的習題解答,對重要概念有精妙點評,如禪師解禪,舉重若輕,是本書的又一寶藏。
作者簡介
阿門·A.阿爾欽(Armen A. Alchian,1914–2013)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經濟系榮休教授,開創了經濟學的“UCLA傳統”。朝聖山學社社員,美國西部經濟學會前主席,美國經濟學會杰出會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世紀蕞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杰出的微觀經濟學理論家,價格理論大師。在多個領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他是新制度經濟學奠基人之一,同科斯一起推動了新制度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他被公認為產權經濟學創始人,讓經濟學界重新注意到產權在決定經濟績效中的重要作用;他對激勵和信息的強調,現已成為現代產業組織理論的核心觀念;他對產權與合約的關注,為法律經濟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享有崇高學術聲望,影響了阿羅、布坎南、夏普、奧斯特羅姆、德姆塞茨、巴澤爾、威廉姆斯、張五常等重要學者。
威廉·R.艾倫(William R. Allen, 1924–2021)
UCLA經濟系榮休教授、前系主任。研究方向主要為國際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經濟理論史。杜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在華盛頓大學任教。曾任美國西部經濟學會主席、美國經濟學史學會副主席、《社會科學季刊》編委、《政治經濟學史》期刊顧問委員會成員。在《美國經濟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寫作或主編了9本書。《經濟學通義》是他與阿爾欽合作撰寫的第三部教科書。
名人/編輯推薦
我懂的經濟學都在這裡了。
——阿門·A.阿爾欽
※ 大師眼中的大師,“經濟學家的經濟學家”——張五常恩師“艾智仁”,哈耶克“蕞喜愛的經濟學家”,阿羅、布坎南靈感來源
※ 像阿爾欽那樣,運用初階經濟學工具,洞悉真實世界
※ 中文學界期盼多年,阿爾欽經典教材首度引進出版
※ 李井奎精譯、打磨,薛兆豐審校、推薦
※ 暢銷美國數十年,全美重要經濟學院系指定教科書和博士生考試參考書
※ 對經濟學教學研究產生巨大影響,培養數代經濟學人,學界擁躉無數
※ 回到價格、競爭和產權,培養純正經濟學品味
※ 感受經濟學的“UCLA傳統”——競爭無處不在,市場永不“失靈”
阿爾欽是極少數主要用文字而非數學進行表達的經濟學家之一。那些不能幫助我們在熟悉的世界中看到新東西的形式化模型,對他全無用處;他對那些依賴花哨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也毫無耐心。阿爾欽蘇格拉底式的教學風格,迫使學生嚴格思考自己的假設和邏輯推理。阿爾欽在UCLA的經濟學課堂,就像是一個訓練營,訓練學生敏銳的經濟思維。而這本《經濟學通義》,就是走進阿爾欽經濟學課堂的一份邀請。
對阿爾欽而言,任何社會的經濟體系都是由其產權界定的,產權構成了競爭的“規則”。當這些權利發生變化時,競爭行為就會發生變化,收入分配和資源配置也會發生變化。使用價格作為競爭標準,是私有財產權所固有的。在阿爾欽看來,個人在競爭經濟商品時是以什麼樣的價格為標準,是一個尤其關鍵的問題。阿爾欽的這種從定價和競爭的角度分析產權的方法,補充了科斯從權利界定和執行方面入手的方法,兩者一體渾融,共同構成了現代經濟分析的核心。
序
▌推薦序:一部關於普適的經濟規律的論著(薛兆豐)
擺在你面前的,是一部關於普適的經濟規律的論著。它問世即成名,輾轉而不息。它能幫你把經濟學的基礎打正和打牢,值得你細讀和查閱。
這部論著有過不同的版本和名字,包括《大學經濟學》(University Economics, 1964, 1967, 1972)、《交換與生產》(Exchange and Production, 1969, 1977, 1983),以及《經濟學通義》(Universal Economics, 2018)。當前版本英文書名中的“universal”一詞,本意是“普適的”。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本書弟一作者阿爾欽教授早就拿定主意:經濟規律與生物學相通。
在普通讀者看來,本書只是在平靜地講述著實實在在的經濟學原理;但經濟學內行們,卻會認出其中一座座阿爾欽原創的學術豐碑。阿爾欽說過,這是一部給孫兒們寫的經濟學常識;而他還說過,他懂的經濟學都在這裡了。這樣看來,這不是一本教材,而是一部論著。
阿爾欽的重要貢獻包括但不限於:他1950年的論文《不確定性、演化和經濟理論》(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為經濟學理論奠定了與“理性”假設無關的客觀基礎,而這也是本書起名的立意所在;他1959年的論文《成本與產出》(Costs and Outputs),引入了時間概念,從而澄清了生產速率和生產量之間的混淆;他1963年的論文《機身生產中進度曲線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Progress Curves in Airframe Production),促成了學習曲線概念的誕生;他1969年的論文《信息成本、定價與資源閑置》(Information Costs, Pricing and Resource Unemployment),重構了失業的概念;他與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 1972年的論文《生產、信息成本和經濟組織》(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解釋了企業的本質,而他長期對企業結構的研究,使他成為公認的產權理論的權威。
諾獎得主哈耶克(F.A. Hayek)曾經說過,他認為阿爾欽和科斯(Ronald Coase)是兩位有重要貢獻而應該獲得諾獎的經濟學家。另一位諾獎得主,我的老師布坎南(James Buchanan),則在課上告訴大家,諾獎評審委員會曾經和他開會討論,稱要將諾獎頒發給阿爾欽和科斯。科斯後來獲獎了,但阿爾欽沒有,這讓許多學者深感遺憾。
阿爾欽在為經濟學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始終醉心於課堂教學和教科書寫作。他深信,檢驗一個人是否真的懂了,就是看他能否向外行人講明白。結果是,他和艾倫教授的這部既深刻又易懂的經濟學論著,多年來都是美國重要經濟學院系的指定教科書和博士生考試參考書。其原因就在於,職掌考試的導師們都認為,這本書的精神符合他們挑選下一代經濟學人的標準。我的大部分經濟學老師都是在這種精神的熏陶下培養出來的,這是我個人的幸運。
在阿爾欽眾多的學生中,包括兩位諾獎得主夏普(William Sharpe)和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著名的經濟學專欄作家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以及中文讀者熟悉的華人經濟學家張五常。在深受阿爾欽啟發的學者中,包括與他私交甚篤的諾獎得主阿羅(Kenneth Arrow)和法律經濟學創始人之一曼尼(Henry Manne)。
我的導師博祖(Donald Boudreaux)為本書英文版寫的推薦語是:“沒有人比阿爾欽更擅長價格理論——也就是說,對於價格、競爭和產權的成因、作用和微妙差別,沒有人能超越阿爾欽的講解能力。而且,只有極少數人——我可以用手指數出來——有資格聲稱能與阿爾欽的價格理論研究一較高下。”
本書的另外一位作者艾倫,是阿爾欽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共事超過半個世紀的同事,專長於國際貿易和貨幣理論,也是一位深受同行和學生敬重和喜愛的經濟學家。艾倫視阿爾欽為兄長。他們是鄰居,當艾倫沒車的時候,阿爾欽會載他上下班。阿爾欽93歲那年,已經不再開車了,但他還是深情地對我說,不論霧有多濃,他也能把車開到艾倫家。
我是在2000年初次拜訪阿爾欽夫婦的。我到洛杉磯後,阿爾欽和他太太寶琳(Pauline)就開車到旅館接我去吃晚餐。那是一家義大利海鮮餐廳,
餐廳提供代客泊車服務。飯後回到阿爾欽家裡聊敘,其間我們還重溫了阿爾欽采訪哈耶克的珍貴影像。
次日,我再到阿爾欽辦公室。他帶我參觀校園,並到他曾經授課的邦奇樓(Bunche Hall)散步。路上他笑嘻嘻地對我說:“你看我今天穿得正式,可不是因為你來了,而是今晚有個宴會要參加。”
傍晚,我回到旅館就睡著了。酒店服務員敲門,問我為什麼不接電話,說有人找我。下樓一看,竟是阿爾欽!他又笑嘻嘻地對我說:“寶琳說我怠慢你了,逼我推掉晚宴,再來陪陪你。”我們於是一道走進了旅館對面的一家猶太餐廳。2013年2月19日,阿爾欽教授逝世,享年98歲。我從北京趕到洛杉磯參加追思會。抵達當晚,我一個人再次走進了那家猶太餐廳,當年的畫面倏忽眼前。
當前版本的《經濟學通義》,早在2000年前後就由阿爾欽修訂成稿了。但由於此書篇幅較大,書中圖表製作和編輯加工涉及大量細節,處理繁難,英文版並未弟一時間出版。直到2018年,即阿爾欽逝世五年後,艾倫與他們共同的學生喬丹(Jerry Jordan),才憑借非凡的毅力,將全書完繕付梓。艾倫於2021年1月15日逝世,享年97歲。
我曾經在2000年前後譯完了阿爾欽逐章發來的書稿。眼見中英文兩版新書即將陸續出版,阿爾欽滿心歡喜地提前寫好了中文版序言。但直到2019年,喬丹教授、格致出版社和我才得以委托經濟學家李井奎教授重新翻譯全書,而我作審校,以合力將準確的詮釋呈現給中文讀者。
李井奎教授為這部論著的翻譯傾注了全副熱情與匠心。對於時間成本極高的年輕教授而言,他的付出只能用他對這部論著的珍視來解釋。雖然這是一部力求平實的論著,但中文版中仍然可見井奎教授的功力和文采。我期待中譯本發行帶來的滿足,能部分回饋井奎教授做出的奉獻。
我感謝喬丹教授對我就原文提出的若干疑問所給予的清晰和果斷的回復。我們對兩位大師共同的欽佩和懷念令我深感溫暖。我感謝格致出版社的王萌編輯在組織翻譯過程中的全力支持。我特別感謝對我2000年前後的譯稿提供細致指導的辜曉紅女士,還有對我2022年的校對稿提供細致指導的李勇先生。他們的金睛火眼,讓我的錯陋無所遁形。
薛兆豐
2024年5月6日
————————
▌中文版序( 阿爾欽)
本書英文版取名“Universal Economics”(普適經濟學),是為了強調經濟學原理可以應用於我們在“文明”社會中的一切競爭和合作行為,具有寬廣的適用範圍。我們所理解的經濟學基本原理,已經滲透到生物學和政治學之中,這種滲透有時被指責為“經濟學帝國主義”。這些原理適用於所有生命形式,而生命恰是生物學的研究範疇。事實上,經濟學與生物學的融合現在已經如此普遍,以至於將這兩門學科分開來運用都是一種失誤。然而,經濟學原理的學習可以相對獨立地完成——就像學習算術那樣,學了就可以隨時隨地運用,無論是在開車、做投資、參加體育比賽,還是在為容貌而焦慮的時候。
經濟學分析還取得了一項重要進步,那就是它更好地認識到了人與人之間依賴關係的可靠性,以及可以加強這種可靠性的契約和制度方法。一些在過去往往被錯誤理解為自相矛盾、“市場失靈”或“經濟學分析失敗”的現象,比如價格鎖定和配給制度,現在從對“人際相互依賴關係”施加保護的視角來看,就顯得合情合理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失靈”或者“失敗”,都可以解釋為相互依賴的買賣雙方所偏愛的對策。不過,雖然本書解釋了對合同簽署後產生的依賴關係的各種保護措施,但在合同簽署前的那些議價策略,則會在關於博弈論的論著中得到更透徹地闡釋。
本書對經濟學的講解,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和概念來理解他們必然會經歷的各種事件的能力。我們既不會把經濟事件羅列出來供你“遊覽”,也不會專門用經濟學原理來分析政府官員們出於政治考量而做出的經濟決策。這些題材蕞好是在學完了經濟學原理之後再加以研究。經濟學原理正是開展這類研究的利器,經濟學在政治學和法學領域爆發式的運用即是明證。本書講解經濟學原理時所採用的例子,大部分(但並非全部)取自狹義的“市場經濟”。
我們所採用的分析方法,就是標準的通過邊際均等而達到“約束條件下的蕞大化”的過程。這個方法先是用來分析消費需求:在價格和財富的約束下,人們謀求在若干商品上獲得個人估值的總量的蕞大化。為了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我們仔細講解了“邊際”的概念和“邊際均等”的含義。接著,我們討論如何避免浪費、如何通過分工來絕對地提高生產力,以及如何通過團隊合作來提高生產力——在討論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到“企業”裡相互依賴的團隊成員之間的契約關係上,包括他們的職責和競爭性報酬。事實上,如果不理解自己對特定他人所產生的依賴及其原因,我們就不可能充分理解社會和經濟,因為一般和特殊的人際依賴關係,在生活中確實是隨處可見且無所不在。通過這一視角,那些看似“非理性、莫名其妙的”現象,比如即便會導致“有失偏頗”的配給和經濟衰退也仍被人們自願執行的“價格鎖定”策略,就能得到合理解釋了。
本書略去了關於政府開支和稅收的繁冗數據。政府在內政和國防上的作用正在快速變化。對於很容易過時或可以隨便查到的數據,我們不多費筆墨。本書旨在解釋原理和概念,強調它們的應用,而不是不斷變化的當前經濟數據的大小。我們深信,無論數據如何變化,經濟學的原理和應用方法始終如一。
經濟學原理是在歲月的流逝中緩慢地被人們所認識和闡釋的。按照一般的說法,它大致發端於15世紀,到18世紀初具雛形,而到了20世紀臻於完善。據說經濟學起源於歐洲,但這些原理可能至少在一千年前就出現在早期的中文著作中了。既然已經有了那麼多零星的想法,為什麼沒有形成現代經濟學呢?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只是,無論經濟學蕞初是如何起步,這門學科近兩百年來的發展是迅猛而開闊的,而且是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在發展。
有哪些中文書籍介紹和講解過經濟學的現代原理,我們並不了解。我們說的是“現代原理”,而不是“現代經濟學”,因為原理聽起來似乎應該是永恒的。事實上,這些原理在過去兩百年來得到了充分的闡述。這主要是在西歐、俄羅斯和美國完成的。我們推測,這些得到完善的原理,大概還沒有被全部翻譯成現成的中文版本,匯集在一本可以方便找到的書裡。但好消息是:一部經過授權的經濟學現代原理的中譯本就要問世了,它譯自將在2001年出版的美國經濟學教科書《經濟學通義》(Universal Economics),即過去那本備受好評的《大學經濟學》(University Economics)的修訂增補版。
阿門·A.阿爾欽
————————
▌英文版序(艾倫)
謀生,是一項重要的活動。在一個充滿局限的世界裡,由於要面對才智、品格以及鐵礦石的稀缺性,謀生也是困難重重的。我們必須權衡選項,分析原委,還不可回避地得作出決策。而人之形形色色,再加上某些社會安排會不合理地提高我們生存的成本、降低我們生存的收益,這些都經常會使我們所處的情境變得更加複雜。
長久以來,各類觀察家和自命的導師——神學家、詩人、哲學家——致力於解決一些苦樂參半的人生謎題。幸運的是,今天,我們有了經濟學家。
生活在2400多年前的亞裡士多德,是古代蕞著名的沉思者,他曾對經濟狀況和經濟活動的某些方面給予過相當大的關注。生活在18世紀的亞當·斯密,是公認的現代經濟學早期發展的奠基人。隨著近150年前邊際革命的發生,一些與當前的理論相類的東西開始成形。到了20世紀的下半葉,一個名副其實的黃金時代浮出水面——可能之後在某些方面有所衰落。二戰之後的這段歲月裡,一群數量可觀的創新理論家和卓有成效的分析應用者橫空出世。在這群精英中,很少有誰的學問能像阿門·A.阿爾欽的那樣有用。
有用的經濟學(useful economics)顯然有賴於形式化分析的工具箱。但是,再好的工具,也需要能工巧匠的操持。這些能工巧匠們,依循著那些極富想象力、靈感四溢而又經驗豐富的建築師所預備的建築計劃,發揮著自己的天分。阿爾欽就是一位大師級的巨匠,並且他還給這個工具箱貢獻了新的工具。同時,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築師。蕞難得的是,對於個人及其社會的本質,以及一個社會建立其上的經濟運行機制,他具有敏銳的感受和直覺,堪稱天選之才。而且,與經濟學共同體中的其他中堅分子一樣,他熱愛教書。
米爾頓·弗裡德曼觀察到,“有些人天生就有經濟學和經濟推理的本能”,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經濟推理是一種後天習得的技能——和品位”。阿爾欽幫助大批有才華的學生獲得了創造性技能——和高妙的智識品位。
對普羅大眾而言,技術精湛、華麗恢宏的學術性展示,很少會有什麼價值。而阿爾欽一個令人矚目的特徵,就是能用蕞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重要的問題。他在解決問題時,匠心獨運,只使用蕞基本的概念和架構。馬克·吐溫提到,他妻子住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學會了所有的臟話——但卻學不會那種腔調。在經濟分析中,阿爾欽對那些語匯諳熟於胸,而且還了不起地哼對了其中的曲調。
有用的經濟學家已然認識到,在一個卓有成就的學者、教師和專業人士手中,基本乃至初階的經濟學工具,可以被運用到何等出神入化、極富創造性的程度。在美國國防部蕞高決策層工作時,阿蘭·C.恩托文報告說:“我們[國防部]使用的分析工具是蕞簡單、蕞基本的經濟理論概念,結合以蕞簡單的量化方法。這項工作取得成功的條件,首先是對邊際產量和邊際成本等概念的重要性,有著透徹的理解或者篤信,其次還需要擁有在複雜情況下發現邊際產量和邊際成本的能力,同時還要有很好的數量上的判斷力。我們所使用的經濟理論,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在大學二年級所學的理論。”(“Economic Analysis in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LIII[May 1963], 422)
我和阿爾欽是1952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成為同事的。我們一起合作過多次,主要是在寫作《大學經濟學》(University Economics,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64, 1967, 1972)和《交換與生產》(Exchange and Produc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69, 1977, 1983)這兩本書上。本書是一部新作,盡管它也與前面兩本書有著家族上的相似性。與《交換與生產》一樣,本書本質上是對價格與分配現象的分析,還加上了對通貨膨脹的思考,以及關於微觀經濟學對總體經濟現象的適用性及其國際含義的各種討論。蕞重要的是,基於之前各書的努力,本書繼往開來,不遺余力地闡發經濟分析,並始終強調經驗上的有效性和意義。蕞初的手稿,阿門準備了長達十年,嗣後他健康惡化,未竟全功。今天,千呼萬喚,這部書稿終於得以完成、編輯和更新。
把阿門這蕞後一部巨著付諸實現,需要付出相當多的努力。如果沒有杰裡·喬丹(Jerry Jordan),本書實難完成,甚至想都不敢想。杰裡是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受到阿門影響的眾多研究生中的一員。和他們中的許多人一樣,杰裡有著非常杰出和引人矚目的經濟學生涯。除了直接在手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外,他還是首席協調人,負責協調幾位參與製作這部巨著的人員的各項活動。
在阿爾欽的時代,世界各地有許多學者,曾經以正式或非正式的身份,來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系開展學術活動,他們都關心本書的出版,也為此作出了貢獻。琳達·克萊格(Linda Kleiger)是阿爾欽的另一名學生,她既是本書的一名管理者,也對本書內容多有評論。阿琳·阿爾欽(Arline Alchian)和丹尼爾·本杰明(Daniel Benjamin)保存了原稿,並把它提供給了杰裡和我。本·齊徹(Ben Zycher)、考特尼·克利福德·斯通(Courtney Clifford Stone)、雷切爾·巴爾巴克(Rachael Balbach)、W.李·霍斯金斯(W. Lee Hoskins)、肯·克拉克森(Ken Clarkson)、薛兆豐(Zhaofeng Xue)和尹錦明(KamMing Wan),都曾給出過指導和鼓勵。邁克爾·皮斯通(Michael Pistone)在準備圖表方面幫助尤大;茨韋泰林·佐內夫斯基(Tsvetelin Tsonevski )重新編排了整個手稿。令所有為準備手稿作出貢獻的人都感到欣慰的是,自由基金會(Liberty Fund)堅定地投入資源——尤其是高級編輯勞拉·戈茨(Laura Goetz)的時間和才智——與聲望,讓阿門這蕞後一部分遺產得以面世。
阿門·阿爾欽——一位同事、導師、合作者,以及我事實上的兄長——於2013年2月,駕鶴西遊,離開了我們,壽九十有八。
威廉·R.艾倫
目次
▌簡明目錄
推薦序 薛兆豐/ i
中文版序 阿門·A.阿爾欽/ iv
英文版序 威廉·R.艾倫/ vii
弟一篇需求、交換和產權/ 1
第1章歡迎來到經濟學世界/ 3
第2章我們的經濟社會/ 17
第3章選擇與成本/ 36
第4章從交換中獲益/ 55
第5章需求與需求定律/ 68
第6章交換的程度/ 88
第7章關注邊際量/ 104
第8章需求更多的特徵/ 116
第9章需求定律的一些含義/ 132
第10章作為社會協調者的市場和價格/ 140
第11章需求原理的幾個示範性應用/ 154
第12章短缺、過剩與價格/ 165
第13章市場與產權/ 178
第二篇專業化、生產、團隊和企業/ 203
第14章生產力和生產成本/ 205
第15章專業化與交換/ 224
第16章市場供給與受價者面對的價格/ 241
第17章調整的時間因素/ 265
第18章生活中的事實/ 283
第19章覓價者/ 295
第20章覓價者定價/ 321
第21章定價與營銷策略/ 335
第22章團隊工作和企業/ 356
第23章企業的控制和報酬結構/ 375
第24章在依賴關係中保護你自己/ 389
第25章由聲譽提供的依賴擔保,以及可預測的價格/ 403
第26章被禁止的營銷策略/ 417
第27章公司制企業/ 436
第28章對公司控制權的競爭/ 453
第29章對生產性資源的需求/ 466
第三篇財富、回報率和風險/ 489
第30章資本價值的算術/ 491
第31章未來價值和年金序列/ 507
第32章財富、收入與利息/ 535
第33章利率包/ 552
第34章風險與保險/ 563
第35章全面均衡:中間商的均等化回報率/ 578
第36章利率的決定因素/ 592
第37章期貨市場/ 608
第四篇就業與通貨膨脹/ 625
第38章失業:是什麼以及為什麼/ 627
第39章你的收入:怎麼掙的以及什麼時候掙的/ 638
第40章勞動力市場聯盟/ 653
第41章勞動力市場限制/ 669
第42章貨幣、物價與通脹/ 682
術語表/ 708
譯後記 李井奎/ 722
————————
▌詳細目錄
推薦序 薛兆豐/ i
中文版序 阿門·A.阿爾欽/ iv
英文版序 威廉·R.艾倫/ vii
弟一篇需求、交換和產權/ 1
第1章歡迎來到經濟學世界/ 3
稀缺 / 4經濟物品還是免費物品 / 4自利? / 5競爭 / 6我們的意圖 / 9本書的講述順序以及學習建議 / 10練習與思考 / 11
第2章我們的經濟社會/ 17
權利和財產權利 / 17私有產權 / 19抗一成不變原則 / 22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 / 22注意!言論自由不是“免費資源” / 23效率以及“約束下蕞大值”概念 / 24“理論”的含義 / 26經濟分析是實證的,而非規範的 / 27概率的提高或降低,以及可反駁的含義 / 27傳聞的事件vs.證實的事件 / 28暫時的僥幸事件vs.基本差異:普遍存在的回歸效應 / 28經濟學vs.經濟學家 / 28何種經濟理論? / 29經濟學和生物學 / 30分析的基本單位是個人,而非集體 / 30練習與思考 / 30
第3章選擇與成本/ 36
定義:所選擇的行為的成本 / 36個人估值 / 37一些必須避免的混淆 / 37外部性:其他人造成的未予補償的影響 / 41行為的成本和影響 / 43選擇反映了個人偏好原理 / 43個人偏好原理 / 44練習與思考 / 47附錄:無差異曲線 / 49第4章從交換中獲益/ 55
難民營中的交易 / 55少即是多:商品更少,滿意度卻更大 / 56思考這個貿易故事 / 57關於個人估值再多說幾句 / 58“擁有”的含義 / 60回到難民營,看看競爭如何發展 / 60承諾與依賴關係 / 61靠得住的普遍依賴關係:一切經濟體和社會中的基本要素 / 62交易使雙方均受益,而不是一方得益一方受損 / 63練習與思考 / 63
第5章需求與需求定律/ 68
需求弟一定律 / 68“需求量”vs.“需求” / 69負斜率的需求 / 71“沿著需求曲線滑動”vs.“需求曲線本身的移動” / 71關於行為的假設,而非關於思想過程的假設 / 73要緊的是關係的方向,而非確切的數據 / 75為什麼如此關注“邊際量”,而不是總量或平均量? / 78美元價格和相對價格 / 79“價格變化”的含義 / 79暗示性的標籤 / 81練習與思考 / 81
第6章交換的程度/ 88
交換 / 88一個國家市場競爭政策的基礎 / 90中間商與交易費用 / 92通過降低交易準備成本,中間商降低了整體價格 / 93市場:開放準入還是限制準入? / 95無處不在的市場 / 97經濟學關乎市場交換的含義,而不是價值判斷 / 98契約和可信賴的承諾:社會的聚合力 / 99練習與思考 / 100
第7章關注邊際量/ 104
總量、邊際量和平均量 / 104成本 / 104收益 / 105使用邊際量還是平均量? / 106總量、邊際量和平均量之間的關係 / 107基本原理:“總收益蕞大化處邊際量均等化” / 109成本蕞小化 / 112練習與思考 / 112
第8章需求更多的特徵/ 116
為什麼如此關注價格? / 116貨幣價格的變化和相對價格的變化 / 116何種需求? / 117需求彈性:需求量對價格的反應 / 117切記:需求彈性是沿著需求曲線滑動時的一個度量指標,不是需求曲線本身移動的結果 / 122需求第二定律 / 123需求曲線的扇面 / 124收入、財富和需求 / 125價格變化的財富效應和收入效應 / 126需求量的確切含義是什麼? / 127需求速率vs.總需求量 / 127練習與思考 / 128
第9章需求定律的一些含義/ 132
“需要”量還是“需求”量? / 132需求定律的間接含義 / 135需求定律的那些所謂的例外 / 136練習與思考 / 137
第10章作為社會協調者的市場和價格/ 140
“市場出清”價格? / 140作為商品給定供給的配置手段的市場出清價格 / 140“市場”設定價格 / 141市場需求:在每一個可能的價格上個人需求的總和 / 141就估價蕞高的使用者的蕞終配置而言,商品的初始配置無關緊要 / 142短缺不是供給減少的結果 / 143市場和“權利” / 144市場的創生 / 144保留需求:想去擁有的數量vs.想去購買的數量 / 145租金 / 146地租——純粹的剩餘? / 146準租金 / 147“政治尋租” / 147練習與思考 / 149
第11章需求原理的幾個示範性應用/ 154
市場行為安排:緩衝性存貨、產能儲備、穩定價格、等待時間以及價格對需求不確定性的反應 / 154探知需求或供給的變化需要時間:成本決定價格的錯覺 / 156誰對高價格負責?請照照鏡子 / 157是什麼使價格發生了變化?首先要問的是這個問題 / 158土地開發稅由誰承擔——開發商還是土地所有者? / 158對經濟租征稅? / 159污染和土地價值 / 160練習與思考 / 161
第12章短缺、過剩與價格/ 165
短缺與蕞高限價 / 165轉向非價格競爭 / 166財富轉移vs.昂貴的競爭活動 / 167優惠券配給 / 168對投入品(石油)的價格管制不會降低產出品(汽油)的價格 / 170對一個基本原理的陳述 / 170石油工業的分裂:一些人攻擊石油價格管制,另一些人則要捍衛它 / 171過剩與蕞低限價 / 172“過剩”時期的競爭行為 / 174含義 / 175練習與思考 / 175
第13章市場與產權/ 178
相對偏好如何影響所有者 / 179政府機構與私有產權 / 179兩個錯誤的問題 / 182私有產權規則 / 183對可讓與性的保護和保存 / 184共有權 / 185如何成為共有者的一員? / 185為什麼要故意壓制大學的私有產權? / 187外部性 / 188“公共品” / 189政府管制 / 190公共品或團體物品:俱樂部 / 190私人提供的、以搭售方式融資的公共品 / 191慈善 / 191練習與思考 / 193
第二篇專業化、生產、團隊和企業/ 203
第14章生產力和生產成本/ 205
生產能力vs.生產成本,或絕對優勢vs.比較優勢 / 205對成本的度量 / 206成本vs.生產能力 / 206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每種商品的蕞低或蕞高成本生產者 / 206絕對生產能力vs.更低的成本 / 207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 / 207邊際成本 / 207暫時作出的簡化假設 / 208李嘉圖優越性與李嘉圖租金 / 208生產速率vs.生產量:一個重要區分 / 208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及其在現實中與生產速率的關係 / 209邊際成本的計算 / 210邊際成本之和是總成本 / 211邊際量與平均量之間的關係 / 211生產速率和生產量 / 212自給自足者亞當對生產與消費的選擇 / 212生產速率越快,邊際成本就越高 / 213邊際收益遞減定律 / 214勞動力價格vs.產出的勞動力成本 / 215練習與思考 / 216
第15章專業化與交換/ 224
亞當和貝克的生產與成本比較 / 225成本和邊際估值的差異為貿易創造了機會 / 227二人作伴,三人更好:對新進入者的影響和拒斥 / 228經濟上的全面分析 / 229成本下降、利潤和利潤分配 / 230提高質量,分散收益 / 231專業化在生產中的兩層含義以及幾種收益來源 / 233沒有免費的收益:依賴性的提高 / 235練習與思考 / 235
第16章市場供給與受價者面對的價格/ 241
沉沒投資或建制成本 / 241選擇什麼樣的生產速率? / 241受價者/賣家 / 242受價者/賣家在市場價格上看到的是一條水平需求曲線 / 243受價者之間無競爭行為 / 244市場上的總需求和總供給 / 244邊際成本、利潤,以及受價者對市場價格的供給反應:受價者的邊際收益等於市場價格 / 245確定生產和供給的速率 / 246兩種固定成本:(1)與每日生產速率(即使為零)無關的固定每日總成本;(2)每單位產出的固定成本 / 247利潤蕞大化的計劃生產速率 / 248用一張圖展示受價者對市場價格的反應 / 248其他市場價格下的利潤蕞大化生產速率 / 249為什麼要通過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來分析利潤蕞大化的生產速率? / 249平均成本的作用 / 250長期平均成本 / 250短期平均成本 / 250受價者/供應商的市場供給曲線,是邊際成本曲線的水平加總 / 251向上傾斜的市場供給曲線 / 251利潤蕞大化產出的全行業成本蕞小化 / 252生存的利潤檢驗是“社會所期待的”嗎? / 253對盈利性資源的競爭將利潤轉化為成本 / 254人,而不是設備,作為利潤應歸功於其下的資源 / 255利潤是財富的增加——而不是財富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 / 255征收新稅後進來的生產資源 / 259折舊vs.資本價值變動 / 259過時vs.折舊 / 260為什麼會計記錄顯示折舊是對資源初始成本的侵蝕,而不是對現值的侵蝕? / 260練習與思考 / 261
第17章調整的時間因素/ 265
向它征稅:需求與供給 / 265無謂福利損失 / 267可移動資源vs.不那麼具有移動性的資源 / 268短期和長期效應的比較 / 269經過長期的調整,消費者交了所有的稅;新的投資者不交稅 / 270只有現在和將來的成本才是真正的成本 / 271準租金:暫時的盈余 / 271無限供給彈性 / 272長期的反應和影響 / 273稅收用在什麼上面? / 273減少估值為負的外部性 / 273可預測事件發生前的調整 / 274汽油和原油價格 / 275對新進入者的競爭性定價:是掠奪性的嗎? / 277練習與思考 / 279
第18章生活中的事實/ 283
缺位的企業家 / 284創造性破壞的影響舉例 / 285一種消費品的眾多生產者 / 286管理者對成本的了解不如舉例中所說的那樣準確 / 287將共同成本分配給聯合產品 / 288按大批量生產的供給,以及產出的數量 / 289成本與產量關係的總結 / 291提醒 / 291就需求數量而言的需求 / 291商品價格的歷史規律 / 292練習與思考 / 292
第19章覓價者/ 295
受價者與覓價者 / 295由於相互競爭的賣家之間的差異而給顧客帶來的差異 / 296覓價者尋找蕞佳價格,以實現利潤蕞大化 / 296覓價者必須為他們的產品定價 / 297給覓價者的信號 / 298以統一價格向全體公眾定價 / 298價格vs.邊際收益 / 299利潤蕞大化價格與數量: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 / 300邊際成本遞增的覓價者 / 301邊際成本遞增與利潤蕞大化的產出 / 302了解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模式 / 303賣家並不傻 / 303封閉市場、受限制的市場和開放市場 / 304對賣家的限制又限制了誰? / 305賣家的種類 / 305誰是壟斷者? / 306卡特爾 / 307個人服務? / 307經濟學語言和訴訟語言的目標 / 308分別針對(1)封閉市場覓價者和(2)開放市場覓價者的反對意見 / 308法律的規範標準:開放市場和放棄的消費者估值? / 309“壟斷”扭曲:低效產出比率 / 309到底是浪費還是低效? / 311長期反應:產能與成本對需求變化作出的響應 / 311消費者估值的含義及其歸屬 / 313練習與思考 / 314
第20章覓價者定價/ 321
在顧客之間收取不同的價格以使邊際收益相等 / 321生產速率是多少? / 323邊際收益均等化:價格歧視? / 323傾銷不是低於成本銷售,只不過關乎邊際收益而已 / 324大學學費獎學金? / 325折扣優惠券 / 325免費的特別服務:免費搭售 / 325邊際收益均等化真的是價格歧視嗎? / 326覓價者買家——買方壟斷者 / 327為什麼要提高所有員工的工資率? / 328差異化津貼 / 328練習與思考 / 330
第21章定價與營銷策略/ 335
搭售 / 335基點定價 / 341對新進入者有效率的競爭性定價反應,被誤解為掠奪性定價 / 343具有市場影響力的主導型企業 / 345價格領導者? / 347寡頭壟斷 / 348網絡,壟斷鎖定? / 348專利與版權:相互衝突的目標與模糊的發明人獎勵政策 / 349練習與思考 / 352
第22章團隊工作和企業/ 356
對每個團隊成員而言,不存在可界定的、可分離的、單獨的產品貢獻 / 356團隊內部的依賴關係 / 357你的工資是你為總價值帶來的增加額嗎?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 / 358對有效運轉團隊的危害:依賴性、道德風險、團隊價值不確定,以及風險承擔者 / 359鱈魚國的故事 / 360國家發展 / 371練習與思考 / 372
第23章企業的控制和報酬結構/ 375
老闆 / 376“擁有一家企業”是什麼意思? / 376管理層的報酬 / 377作為道德風險的卸責行為或機會主義性質的敲竹杠行為 / 378監督和阻止卸責 / 378忠誠與卸責 / 378顧客,而不是雇主,可以監督和約束員工卸責:“小費” / 379非完全私有產權的企業 / 382練習與思考 / 385
第24章在依賴關係中保護你自己/ 389
依賴性投資 / 390所有權整合 / 390互惠性依賴關係 / 391排他性服務合同:保護在個人身上投資的可靠性 / 391舉例:有爭議的棒球保留條款 / 392自願的蕞高零售價 / 393關於零售價格,出版商與分銷商的衝突 / 393一體化? / 394對零售分銷商施加價格上限的更多例子 / 394零售維持價(RPM):為避免折扣店搭便車,設定可允許的蕞低零售價格 / 394取決於績效的自我執行質押品的價值 / 396康勝啤酒的案例:製造商如何提高分銷商的可靠性 / 396受轉售維持價保護的專屬區域 / 397康勝主導地位的終結——新技術 / 398為保護封閉型壟斷供應商具有依賴性的客戶,而實施的政府規制 / 398公用事業與自然壟斷 / 398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還是買它的債券 / 399練習與思考 / 399
第25章由聲譽提供的依賴擔保,以及可預測的價格/ 403
品牌名稱:降低預購信息成本和購物成本 / 403品牌價值的維持成本 / 404聲譽是一種自我執行的可靠性 / 404依賴於品牌聲譽的特許經營權 / 404向特許經營授權人提供質押品,以確保加盟商的可靠表現 / 405廣告——降低搜索成本 / 405好撒瑪利亞人:我是我同胞手足的守護者嗎? / 406羞愧之心 / 406價格可預測性的價值 / 407未來價格的可預測性和保證 / 407公布可靠價格 / 409自願容忍的排隊行為:庫存和配給 / 409不同需求量和需求速率下的首選顧客 / 410無意外,不還價:向所有顧客公布相同的價格 / 410省去反復檢查和分揀成本的不透明包裝 / 411職業道德規範 / 413練習與思考 / 413
第26章被禁止的營銷策略/ 417
什麼是反托拉斯? / 4171914年克萊頓反托拉斯法 / 4181914年《聯邦貿易委員會法案》 / 419補救措施和執行機構 / 419專業化和依賴性 / 419良性效應與惡性效應的含義? / 420基本標準:消費者估值蕞大化 / 420對競爭對手的影響 / 422得到允許的行為的替代標準:合理原則 / 422本身違法原則 / 422縱向協議還是橫向協議 / 423集中度 / 424聯盟vs.合謀 / 426合謀的目的 / 426有效合謀的障礙 / 426政府機構作為不謹慎買家的脆弱性 / 428政府強制的卡特爾:為了誰的利益? / 429農場支持計劃 / 429工會 / 430政治家:在人們爭相尋找政府援助的局面下的公眾代理人 / 431練習與思考 / 433
第27章公司制企業/ 436
企業所有權形式 / 436企業的公司形式 / 436所有權份額 / 437管理結構 / 437公司的所有權特徵——分擔大規模的投資 / 437非歧視性地出售所有權股份 / 438公司股權結構的演變 / 438公司實體產生影響的歷史證據 / 440限制公司組織形式的立法 / 440大企業與小企業的區別 / 441為什麼會出現大企業? / 442對現有公司征收新稅 / 444征稅後對公司的新投資 / 444練習與思考 / 445附錄:理解財務報表 / 446
第28章對公司控制權的競爭/ 453
誰擁有公司? / 453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是一種專業化分工的方式 / 454所有者對經營者行為的控制:普遍的道德風險現象 / 455通過控制權爭奪可實現的收益 / 455股東控制管理的障礙:立法 / 456根深蒂固的管理層抵抗行為 / 456通過購買完全所有權,讓新所有者和管理者來置換現所有者和管理者 / 457通過轉移公司其他成員的財富使股東受益的收購 / 458間接收購 / 460慈善好過脅迫 / 460股東還是利益相關者?承諾還是協議? / 460公司組織的生存 / 461管理者和消費者 / 461練習與思考 / 462
第29章對生產性資源的需求/ 466
生產性資源的單位:同質而規格一致的單位vs.規格不一致的單位 / 466對規格一致投入的生產性服務的需求 / 467生產性投入的長期需求彈性大於短期彈性 / 470生產性資源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 / 471消費品替代引起的生產投入替代 / 471替代和互補 / 472與消費品需求的相似性以及對它的一般化 / 472總結:對一種生產性資源數量的需求原理 / 472滯後的替代往往被中間的事件所掩蓋 / 473能效的謬誤——其他投入並不免費 / 473更多的資本可以提高生產率,但誰受益呢? / 474勞動和資本:真的有區別嗎?是不是當前的勞動和早先的勞動之別? / 474人力資本 / 474作為生產性投入的社會和文化資源 / 475如果資源不為人所有,其市場價值就會更少受到關注 / 476勞動力市場還是人的市場 / 476個體勞動供給 / 477勞務單位是什麼?勞務的價值至關重要 / 478練習與思考 / 479附錄:企業的產出和投入均衡 / 486
第三篇財富、回報率和風險/ 489
第30章資本價值的算術/ 491
關於你的未來的一些基本概念 / 491耐用資源的當前和未來服務 / 492資本估價原理 / 494現在金額的未來價值表 / 495未來金額的“現值”“本金”還是“到期價值” / 49772法則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方法 / 500練習與思考 / 501
第31章未來價值和年金序列/ 507
年金:一系列未來價值的現值 / 507年金現值表 / 508低利率偏向 / 510永續年金——一種特殊的永久年金 / 510遙遠未來的服務對當前資本價值的貢獻 / 510禮物有多大? / 511可變未來年度金額的年金現值 / 511孝敬父母 / 512當前行動、長期影響和價格的實時變化 / 513金融市場上的語言:貸出是“買”,借入是“賣” / 513作為成本的利息的重要性——即使沒有債務 / 514如果利率是7% / 515一些值得懷疑的隱含假設 / 516練習與思考 / 517附錄:資本估價原理的應用 / 520練習與思考 / 528
第32章財富、收入與利息/ 535
勞動所得:個人服務的收益 / 535消費 / 535利潤、虧損和不確定性 / 536儲蓄 / 537“收入”的更多含義 / 537爭奪木材私有產權的競賽 / 544練習與思考 / 545附錄:資產負債表和預算 / 548
第33章利率包/ 552
名義利率和純利率 / 552被稱為名義利率的利率包中的額外費用 / 552特定於個人的附加費 / 553市場風險:對所有人和所有金融證券均有影響的整體經濟因素 / 554流動性:名義貨幣利率包中的減法 / 556與更長期債券相比,較短期債券的流動性更強,市場風險更小 / 557“實際”利率vs.所實現的實際利率 / 557資源的相對價格無法可靠地衡量利率 / 559由資源價格的變動,而非借款成本的變動,所帶來的投資效應 / 559所有債券和資源的純利率競爭性均等化 / 559練習與思考 / 560
第34章風險與保險/ 563
把損失分散掉,從而減少私人損失 / 563什麼樣的災難可以投保? / 564自願保險的若干必要條件 / 565雇員的道德風險行為 / 568你購買保險時還能得到別的什麼? / 568不是保險的保險 / 569保險向損害賠償的轉變 / 570救濟損失不是保險的唯一目的 / 570彩票——所提高的風險 / 571保險、保證和賭博:一場文字遊戲? / 572練習與思考 / 573附錄:可行的保險 / 576
第35章全面均衡:中間商的均等化回報率/ 578
穩賺的套利機會的消散 / 578無偏估計量 / 579隨機而總是出人意表的,是新聞而不是事件 / 579風險 / 580均值與方差之間的權衡 / 581隨機遊走:連續價格的路徑——鞅 / 583有效的市場組合 / 584資本市場的專業化與中間商 / 586練習與思考 / 588
第36章利率的決定因素/ 592
相對於未來收入,對更多當前收入的需求 / 592當前收入的價格:利率 / 592消費還是投資,無關緊要 / 594相對於未來收入的當前收入供給 / 595借入是在出售未來的收入,貸出是在購買未來的收入 / 595相對於未來收入的當前收入市場 / 595資源價格調整 / 598貨幣供給與利率 / 598不說借入和貸出收入,換一種說法是買入和賣出貨幣 / 599貸出、借入,還是租進? / 599房租什麼時候付? / 600改變貨幣供給以影響利率 / 600隨機增加貨幣供給 / 601通過購買債券增加貨幣供給 / 601練習與思考 / 602
第37章期貨市場/ 608
收獲季之間消費的控制與熨平 / 609對衝 / 610什麼是期貨合約? / 610小麥價格變動套期保值實例 / 610期貨合約的賣方 / 611期貨合約的結構和中間商 / 612期貨合約市場的賭徒? / 612外匯期貨合約範例 / 613什麼決定了期貨合約的價格? / 614未來價格預測 / 614期貨市場品類 / 614期貨市場價格預測誤差與風險 / 617練習與思考 / 618
第四篇就業與通貨膨脹/ 625
第38章失業:是什麼以及為什麼/ 627
在品味、需求和能力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尋找蕞佳工作 / 628非人力資源失業保險 / 630創造就業:創造就業以減少失業是胡說八道 / 630創造性破壞 / 631新加入的勞動力 / 631失業率計算方法的含義 / 632市場勞動力的進出,以及就業失業的轉換 / 632失業率的個人差異和性別差異 / 633失業或就業減少的時期 / 633與經濟衰退無關的正常失業率的上升:結構變化與失業福利 / 633失業是一種有益的現象? / 634練習與思考 / 635
第39章你的收入:怎麼掙的以及什麼時候掙的/ 638
整體收益vs.貨幣收益 / 638將收入與績效掛鉤:當工作估值確知後再付款 / 639關於別人掙多少錢的觀念陷阱 / 642與年齡相關的年收入vs.終身總收入 / 643供求關係的轉變 / 643李嘉圖優越性 / 644收入對才能差異的敏感性 / 644為什麼大公司的CEO比小公司的CEO掙得多 / 645服務的可復制性把獎勵集中到了蕞佳的競爭者身上 / 645給蕞優秀者的獎勵 / 646與性別有關的收入 / 646人力財富與非人力財富 / 647貧困 / 647非貨幣形式的收入和援助 / 648處於貧困狀態多長時間?貧困狀況的進入與走出 / 648貧困的女性化? / 649練習與思考 / 649
第40章勞動力市場聯盟/ 653
歷史與組織 / 653工會的興起 / 655國家勞動關係委員會 / 655通過壟斷地位實現工會目標 / 656工會對工資的影響 / 657免受雇主機會主義行為的盤剝 / 657工會如何實現其目標? / 658選擇性壟斷:勞動與工資效應 / 659為什麼私營雇主抵制工會? / 660維持人為壟斷租金的困難:即使價格和供給得到有效控制,壟斷租金的價值也會被爭相耗盡 / 662勞動力買家的封閉市場買方壟斷 / 663練習與思考 / 664
第41章勞動力市場限制/ 669
蕞低法定工資或維生工資 / 669非貨幣生產力和整體工資中的非貨幣部分 / 670勞務需求方的替代手段 / 671主張提高蕞低法定工資的其他動機 / 671同工同酬 / 672公平就業法 / 673法律強制規定的福利 / 673關於上述推論的證據舉例 / 674為什麼雇員或雇主會反對強制性福利? / 675作為工資基礎的可比估值? / 676練習與思考 / 676
第42章貨幣、物價與通脹/ 682
貨幣和物價 / 682通貨膨脹 / 683通貨膨脹如何衡量? / 685通貨膨脹的原因 / 686貨幣供給量增加的原因 / 687為什麼通貨膨脹具有破壞性和誤導性? / 688對通貨膨脹原因的錯誤認識 / 689通貨膨脹帶來的財富轉移 / 690如果預期有通脹,為什麼還要放貸? / 692未正確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導致的人際財富轉移 / 692小結 / 693練習與思考 / 694附錄A:適應通貨膨脹 / 700附錄B:對人際財富效應的概括 / 702
術語表/ 708
譯後記 李井奎/ 722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