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將對內在心靈的理解,與戲劇文本、經典著作連結,突破框架的思考。
◎貝克特的獨白,其實是人世間的相同經驗,內心深處的聲音?比昂的回應方式,有些像是禪宗老和尚回答小沙彌的問題?
◎在台灣根深蒂固的《心經》,是如何吸引精神分析這些外來的語彙?
將貝克特(Samuel Beckett)、比昂(Wilfred Ruprecht Bion)、《心經》,
三者的臨床討論會會後記錄,放一起談,
最終的目的是借由三種乍看不同的領域,
拼在一起交流是否會有什麼有意義的想法會跑出來?
那對寫者個人是項成就,然後再經由一天的集體討論和交流,
也許再有新的觀點浮現。
我們是以更著重這些交流,所引發的新意做為目標,
而不全然是為了回憶,但是我們也會把我們的文字,
整合成一本書做為未來的回憶。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812653.pdf
◎貝克特的獨白,其實是人世間的相同經驗,內心深處的聲音?比昂的回應方式,有些像是禪宗老和尚回答小沙彌的問題?
◎在台灣根深蒂固的《心經》,是如何吸引精神分析這些外來的語彙?
將貝克特(Samuel Beckett)、比昂(Wilfred Ruprecht Bion)、《心經》,
三者的臨床討論會會後記錄,放一起談,
最終的目的是借由三種乍看不同的領域,
拼在一起交流是否會有什麼有意義的想法會跑出來?
那對寫者個人是項成就,然後再經由一天的集體討論和交流,
也許再有新的觀點浮現。
我們是以更著重這些交流,所引發的新意做為目標,
而不全然是為了回憶,但是我們也會把我們的文字,
整合成一本書做為未來的回憶。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812653.pdf
作者簡介
邱錦榮、王明智、丁耕原、郭淑惠、葉安華、陳建佑、吳立妍、王盈彬、廖偉翔、黃守宏、李玉婷、劉玉文、邱高惠美、劉又銘、彭惠怡、尤韻涵、蔡榮裕
【薩所羅蘭】的成員密切合作,走在精神分析的心理風景裡,和文學、藝術、戲劇、電影、人類學等密切交流。
我們不是只談論診療室的工作場景,我們更是「回到佛洛伊德」,回到他當年草創精神分析時,在各種資源裡尋找語言,來描繪臨床所經驗的想像和情感等。我們是精神科專科醫師和心理師的組合,目前有資深成員「薩所羅蘭的山」,和年輕協力者「薩所羅蘭的風」。
【薩所羅蘭】的成員密切合作,走在精神分析的心理風景裡,和文學、藝術、戲劇、電影、人類學等密切交流。
我們不是只談論診療室的工作場景,我們更是「回到佛洛伊德」,回到他當年草創精神分析時,在各種資源裡尋找語言,來描繪臨床所經驗的想像和情感等。我們是精神科專科醫師和心理師的組合,目前有資深成員「薩所羅蘭的山」,和年輕協力者「薩所羅蘭的風」。
名人/編輯推薦
不止歇地繼續思考/李玉婷
本次在蔡榮裕醫師的帶領下,能將對內在心靈的理解,進一步地與戲劇文本、經典著作連結,突破框架的思考令人讚嘆,同時也望塵莫及。在實務工作的現場,精神分析是最能幫助我貼近個案的思考方式,對我來說,這仍舊是一門需要投入許多時間與心力學習的學問,沒想到還在學習路上的自己,能有機會參與這樣的討論小組,對此我感到萬分榮幸,同時,也有些誠惶誠恐,願自己當前的所思所想,能對各位讀者有些許貢獻,也敦促自己能不止歇地繼續思考。
本次在蔡榮裕醫師的帶領下,能將對內在心靈的理解,進一步地與戲劇文本、經典著作連結,突破框架的思考令人讚嘆,同時也望塵莫及。在實務工作的現場,精神分析是最能幫助我貼近個案的思考方式,對我來說,這仍舊是一門需要投入許多時間與心力學習的學問,沒想到還在學習路上的自己,能有機會參與這樣的討論小組,對此我感到萬分榮幸,同時,也有些誠惶誠恐,願自己當前的所思所想,能對各位讀者有些許貢獻,也敦促自己能不止歇地繼續思考。
序
將貝克特這兩部戲劇和心經,及比昂的臨床討論會的會後記錄,放一起來談,最終的目的是借由三種乍看不同的領域,拼在一起交流是否會有什麼有意義的想法會跑出來?那對寫者個人是項成就,然後再經由一天的集體討論和交流,也許再有新的觀點浮現。我們是以更著重這些交流,所引發的新意做為目標,而不全然是為了回憶,但是我們也會把我們的文字,整合成一本書做為未來的回憶。
這些回憶在未來會是什麼感受,是無法預測的,只是就覺得留下這時刻大家的想法,不論大家使用精神分析的理念,來看和談自己的工作經驗是有多久了,都有著重要的意
義,而這更是期待對於未來新的人可以有所啟發。
另我們也相信,在讀過心經的現代版解讀後,各位會發現心經裡的理念,其實就算不覺得自己有仔細看過佛經,都可能會經驗到原來那些概念在台灣是根如此的深,而早就影響著我們自己,是如何吸引精神分析這些外來的語彙?也可以有機會發現,原來目前的精神分析取向之外的,其它治療模式的概念裡,也隱含著不少來自早已內化這塊土地的一些說詞了,歡迎大家一起來經驗這種驚訝感。
這些回憶在未來會是什麼感受,是無法預測的,只是就覺得留下這時刻大家的想法,不論大家使用精神分析的理念,來看和談自己的工作經驗是有多久了,都有著重要的意
義,而這更是期待對於未來新的人可以有所啟發。
另我們也相信,在讀過心經的現代版解讀後,各位會發現心經裡的理念,其實就算不覺得自己有仔細看過佛經,都可能會經驗到原來那些概念在台灣是根如此的深,而早就影響著我們自己,是如何吸引精神分析這些外來的語彙?也可以有機會發現,原來目前的精神分析取向之外的,其它治療模式的概念裡,也隱含著不少來自早已內化這塊土地的一些說詞了,歡迎大家一起來經驗這種驚訝感。
目次
序 不止歇地繼續思考
前言
《克拉普最後的錄音帶》:記憶、時間、情愛和心靈/邱錦榮
◎第一堂
不生不滅:在那聲音中,卻無法辨認出那就是他自己/王明智
與談人:丁耕原
◎第二堂
不垢不淨:文字和錄音只能幫助回憶,卻不是記憶本身/郭淑惠
與談人:葉安華
◎第三堂
不增不減:時間、記憶、回憶,以及深層孤獨裡的幽默/陳建佑
與談人:吳立妍
◎第四堂
無受想行識:年華老去,依然用心自己,希望體面過每一天/王盈彬
與談人:廖偉翔
《不是我》:非我,唯我而已/邱錦榮
◎第五堂
無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嘴巴屬於老早就擦擦屁股走人的父親/黃守宏
與談人:李玉婷
◎第六堂
無苦集滅道:不是我,嘴巴屬於嬰孩時唯一的那次哭泣/劉玉文
與談人:邱高惠美
◎第七堂
無智亦無得:不是我,嘴巴屬於生命中所有日子的啞口無言/劉又銘
與談人:彭惠怡
◎第八堂
究竟涅槃:不是我,嘴巴屬於臉埋在野草中除了雲雀什麼都沒有/蔡榮裕
與談人:尤韻涵
附錄一
附錄二
前言
《克拉普最後的錄音帶》:記憶、時間、情愛和心靈/邱錦榮
◎第一堂
不生不滅:在那聲音中,卻無法辨認出那就是他自己/王明智
與談人:丁耕原
◎第二堂
不垢不淨:文字和錄音只能幫助回憶,卻不是記憶本身/郭淑惠
與談人:葉安華
◎第三堂
不增不減:時間、記憶、回憶,以及深層孤獨裡的幽默/陳建佑
與談人:吳立妍
◎第四堂
無受想行識:年華老去,依然用心自己,希望體面過每一天/王盈彬
與談人:廖偉翔
《不是我》:非我,唯我而已/邱錦榮
◎第五堂
無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嘴巴屬於老早就擦擦屁股走人的父親/黃守宏
與談人:李玉婷
◎第六堂
無苦集滅道:不是我,嘴巴屬於嬰孩時唯一的那次哭泣/劉玉文
與談人:邱高惠美
◎第七堂
無智亦無得:不是我,嘴巴屬於生命中所有日子的啞口無言/劉又銘
與談人:彭惠怡
◎第八堂
究竟涅槃:不是我,嘴巴屬於臉埋在野草中除了雲雀什麼都沒有/蔡榮裕
與談人:尤韻涵
附錄一
附錄二
書摘/試閱
似乎唯有幹掉39歲的克拉普,把過去處理掉,69歲的克拉普才能走下去。他說:「也許最好的歲月已過,當時我本可以有一個快樂機會。但是我並不想挽回那些歲月。因為現在的我裡面有一把火,我並不想要挽回。」那個本可以快樂的機會顯然指與某個女子的關係,但是他選擇放棄,而此後需要不斷地說服自己,因為捨棄快樂,而成就某種形而上的追求,似乎是創作、藝術、智慧一類的高目標,所以如今裡面仍然有「一把火」。他愈是需要說服自己,愈顯得內在空虛、失落,無盡悵惘。人已老,無可挽回,自我嘲諷成為存活的策略。(邱錦榮)
特別是背後那個散落的書架,像是他未經整理的人生,可能沒意識到,書架就像身體與心靈的脫鉤,作為身體層面的書架靜悄悄地洩漏出克拉普的頹唐。除了書架,舞台籠罩在一片黑暗中,典型的貝克特舞台,跟《等待果陀》一般,製造出一種沒有出路的感覺。就連劇本架構也是一樣,69歲的克拉普聽著39歲的錄音,39歲的克拉普聽著29歲的錄音,故事總會回到原點,一切似乎沒有不同,生命被困在不斷重覆的莫比烏斯環中。這般設定當然會讓我們聯想到強迫性重覆,這是死之本能的動力漩渦。主人公一遍遍地讓自己經驗著,某些部分向生,更多部分向死。(王明智)
而Bion(1978)在seminar one中也提及:一個人必須活在自己的身體(body)裡面,而他的身體也必須忍受其思想(mind)在其中。就某種意義而言,分析歷程如果有效的話,可以使這兩者彼此達到某種和諧。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個人應該要能夠與自己保持良好的接觸,所謂良好的接觸不僅意味著對自己寬容,而且還意味著他知道自己有多可怕,或者他自己的感受如何,或者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當我們可以自我解嘲、幽自己一默的時候,也達到了某種身心的和諧與平衡。(丁耕原)
克拉普翻找出錄音帶,傾聽著、為了找到所尋求的記錄(快轉、倒帶),記憶的主人翁和被保留的錄音帶記憶有著二元性,在此記憶在人身上的無法完全控制及捉摸,被具象化為一個客觀他者,見證著主體的歷史,像個編年史或是切片,彷佛將每個碎片組合起來便可以成為一個整體,但其實每個編年史或切片都是被精雕不完整的碎片,有更多曾經的片刻在意識或無意識下被切割掉、被遺忘、被扭曲、被粉碎微小化、被淡化無視,抹滅封存在記憶庫中;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這些記憶碎片像個生命體般地眾聲喧嘩,爭奪著上演機會,自組「基本假設團體」重演劇碼,未上場的在幽微隱晦處伺機而動。(郭淑惠)
在舞台上,主人與記憶分開,因為分開,觀眾讀者才有辦法看到這個人與記憶的關聯,愛與恨並存的矛盾關係。主角拼命想要操作記憶,重複播放想要的記憶片段(熱情與
性愛),關掉忽視不想聽的記憶段落(失敗與死亡)。這個原本只能在心裡操作的機制外化到舞台上,透過演員誇張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讓觀眾感受到他對於自己人生的矛盾心情,看到他卡在現在與過去的困境中。這個過程好似治療情境,個案把自己的記憶搬到這個與治療師同在的時空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有些部分多說停留,某些段落跳過刪除,說給治療師聽,也說給自己聽,自己是說者也是聽者,治療結束,個案帶著記憶離開,繼續他的人生。這些記憶透過這個被說被聽的歷程,再次回到個案的身上時,會有一些不一樣嗎?每一年當克拉普聽完過去,說完現在,下一年的人生會有什麼不同嗎?(葉安華)
Bion 引述猶太哲學家著作 I and Thou 的段落(Martin Buber, 1923)「在母親的子宮裡,他知道宇宙,並在出生時忘記它。(... in his mother's womb man knows the universe and forgets it at birth.)」;生命開始用物質世界的方式存在、溝通與思考,但我們忘記了,在能夠使用世界的語言以前,便存在一個機制,使得生命可以使用語言。這或許可以連結到《心經》的說法,我們的生,是世界的生,思想的產生並非等同眞實,或許只能說是眞實的一種樣貌,或者一種形式。想要得到結論的慾望,是否是這種無可奈何的再現?面對與自己緊密關聯,卻無可探知的部分,Bion 提到的O讓人耳目一新,這是對他而言,用來暫代一個他想要描述,卻無可得知的領域。(陳建佑)
錄音帶、日記、文章,以及精神分析心理治療,我覺得都像是一種容器,裝載著各種大大小小、有形無形的記憶經驗,等待著有朝一日能夠被準備好的,足夠強大到能涵容的心靈給消化與理解,再回饋給我們,讓我們吸收。我想起Bion在1959年論文《對連結的攻擊》中提出:「當病人努力讓自己擺脫對他的人格來說感覺太過強大,而無法涵容的死亡恐懼時,他將這些恐懼分裂出來,放進我這裡。這種想法顯然是說,如果它們被允許放在那裡足夠長的時間,它們將被我的心靈調整修正,然後能夠安全地重新內攝。」(吳立妍譯)克拉普的錄音帶,也在將他過去還無法消化與理解的經驗或者感覺,先錄起來存放著,等待未來的某一天拿出來播放收聽時,有機會重新被消化與理解。(吳立
妍)
69歲的克拉普,到底在做甚麼?回顧甚麼?紀錄甚麼?整理甚麼?開創甚麼?這些舞台上的動作多數不會讓人難以理解,因為我們也都似曾相識。然而,那個「甚麼」是甚麼內容,我們猜的出來嗎?推敲的出來嗎?感覺的出來嗎?或許連克拉普自己都不知道。也因著這個「不知道」,這種想要解答這個「不知道」,或是想要減少這種「不知道」所帶來的各種感覺,於是重複著每次圍繞在「不知道」所運行的類似軌跡,一方面放心也逐漸壯大了這種立基在「不知道」的基礎上的各種反應,而說服自己彷彿「知道」了;另一方面,也可能逐漸斷去無法接受的各種反應,而說服自己不需要「知道」了。漸漸的,各種新的「知道」和「不知道」,也就陸續產生了。(王盈彬)
以上內容節錄自《不生不滅:破碎的孤獨,比昂(Bion)苦苦尋找著心經的心聲?》◎邱錦榮等著.薩所羅蘭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812653.pdf
特別是背後那個散落的書架,像是他未經整理的人生,可能沒意識到,書架就像身體與心靈的脫鉤,作為身體層面的書架靜悄悄地洩漏出克拉普的頹唐。除了書架,舞台籠罩在一片黑暗中,典型的貝克特舞台,跟《等待果陀》一般,製造出一種沒有出路的感覺。就連劇本架構也是一樣,69歲的克拉普聽著39歲的錄音,39歲的克拉普聽著29歲的錄音,故事總會回到原點,一切似乎沒有不同,生命被困在不斷重覆的莫比烏斯環中。這般設定當然會讓我們聯想到強迫性重覆,這是死之本能的動力漩渦。主人公一遍遍地讓自己經驗著,某些部分向生,更多部分向死。(王明智)
而Bion(1978)在seminar one中也提及:一個人必須活在自己的身體(body)裡面,而他的身體也必須忍受其思想(mind)在其中。就某種意義而言,分析歷程如果有效的話,可以使這兩者彼此達到某種和諧。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個人應該要能夠與自己保持良好的接觸,所謂良好的接觸不僅意味著對自己寬容,而且還意味著他知道自己有多可怕,或者他自己的感受如何,或者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當我們可以自我解嘲、幽自己一默的時候,也達到了某種身心的和諧與平衡。(丁耕原)
克拉普翻找出錄音帶,傾聽著、為了找到所尋求的記錄(快轉、倒帶),記憶的主人翁和被保留的錄音帶記憶有著二元性,在此記憶在人身上的無法完全控制及捉摸,被具象化為一個客觀他者,見證著主體的歷史,像個編年史或是切片,彷佛將每個碎片組合起來便可以成為一個整體,但其實每個編年史或切片都是被精雕不完整的碎片,有更多曾經的片刻在意識或無意識下被切割掉、被遺忘、被扭曲、被粉碎微小化、被淡化無視,抹滅封存在記憶庫中;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這些記憶碎片像個生命體般地眾聲喧嘩,爭奪著上演機會,自組「基本假設團體」重演劇碼,未上場的在幽微隱晦處伺機而動。(郭淑惠)
在舞台上,主人與記憶分開,因為分開,觀眾讀者才有辦法看到這個人與記憶的關聯,愛與恨並存的矛盾關係。主角拼命想要操作記憶,重複播放想要的記憶片段(熱情與
性愛),關掉忽視不想聽的記憶段落(失敗與死亡)。這個原本只能在心裡操作的機制外化到舞台上,透過演員誇張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讓觀眾感受到他對於自己人生的矛盾心情,看到他卡在現在與過去的困境中。這個過程好似治療情境,個案把自己的記憶搬到這個與治療師同在的時空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有些部分多說停留,某些段落跳過刪除,說給治療師聽,也說給自己聽,自己是說者也是聽者,治療結束,個案帶著記憶離開,繼續他的人生。這些記憶透過這個被說被聽的歷程,再次回到個案的身上時,會有一些不一樣嗎?每一年當克拉普聽完過去,說完現在,下一年的人生會有什麼不同嗎?(葉安華)
Bion 引述猶太哲學家著作 I and Thou 的段落(Martin Buber, 1923)「在母親的子宮裡,他知道宇宙,並在出生時忘記它。(... in his mother's womb man knows the universe and forgets it at birth.)」;生命開始用物質世界的方式存在、溝通與思考,但我們忘記了,在能夠使用世界的語言以前,便存在一個機制,使得生命可以使用語言。這或許可以連結到《心經》的說法,我們的生,是世界的生,思想的產生並非等同眞實,或許只能說是眞實的一種樣貌,或者一種形式。想要得到結論的慾望,是否是這種無可奈何的再現?面對與自己緊密關聯,卻無可探知的部分,Bion 提到的O讓人耳目一新,這是對他而言,用來暫代一個他想要描述,卻無可得知的領域。(陳建佑)
錄音帶、日記、文章,以及精神分析心理治療,我覺得都像是一種容器,裝載著各種大大小小、有形無形的記憶經驗,等待著有朝一日能夠被準備好的,足夠強大到能涵容的心靈給消化與理解,再回饋給我們,讓我們吸收。我想起Bion在1959年論文《對連結的攻擊》中提出:「當病人努力讓自己擺脫對他的人格來說感覺太過強大,而無法涵容的死亡恐懼時,他將這些恐懼分裂出來,放進我這裡。這種想法顯然是說,如果它們被允許放在那裡足夠長的時間,它們將被我的心靈調整修正,然後能夠安全地重新內攝。」(吳立妍譯)克拉普的錄音帶,也在將他過去還無法消化與理解的經驗或者感覺,先錄起來存放著,等待未來的某一天拿出來播放收聽時,有機會重新被消化與理解。(吳立
妍)
69歲的克拉普,到底在做甚麼?回顧甚麼?紀錄甚麼?整理甚麼?開創甚麼?這些舞台上的動作多數不會讓人難以理解,因為我們也都似曾相識。然而,那個「甚麼」是甚麼內容,我們猜的出來嗎?推敲的出來嗎?感覺的出來嗎?或許連克拉普自己都不知道。也因著這個「不知道」,這種想要解答這個「不知道」,或是想要減少這種「不知道」所帶來的各種感覺,於是重複著每次圍繞在「不知道」所運行的類似軌跡,一方面放心也逐漸壯大了這種立基在「不知道」的基礎上的各種反應,而說服自己彷彿「知道」了;另一方面,也可能逐漸斷去無法接受的各種反應,而說服自己不需要「知道」了。漸漸的,各種新的「知道」和「不知道」,也就陸續產生了。(王盈彬)
以上內容節錄自《不生不滅:破碎的孤獨,比昂(Bion)苦苦尋找著心經的心聲?》◎邱錦榮等著.薩所羅蘭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812653.pdf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