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第3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高等師範院校生命科學系列教材
ISBN13:9787030772213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帆濤; 謝建坤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頁數:平裝/266頁
規格:28.5cm*21cm (高/寬)
版次:三版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分子生物學(第三版)》共分為緒論,遺傳的物質基礎——核酸,基因與基因組,復制,DNA的損傷、修復與重組,轉錄,翻譯,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等10章。《分子生物學(第三版)》介紹了分子生物學的學科發展背景與重要事件,闡述了該領域的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及*新知識點;重點聚焦於遺傳物質的結構、功能及其表達調控機制;同時介紹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方法、*新技術和前沿動態。
目次
目錄
緒論/1
0.1 分子生物學的定義/1
0.2 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歷程/1
0.3 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重大事件/3
0.4 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5
0.4.1 核酸的分子生物學/5
0.4.2 蛋白質的分子生物學/6
0.4.3 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生物學/6
0.5 分子生物學研究展望/6
0.5.1 功能基因組學/7
0.5.2 蛋白質組學/7
0.5.3 生物信息學/7
0.5.4 系統生物學/7
思考題/8
第1章 遺傳的物質基礎——核酸/9
1.1 遺傳物質的發現和證明/9
1.2 核酸的功能/11
1.2.1 DNA或R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11
1.2.2 RNA是遺傳信息的傳遞者/12
1.3 核酸的結構/12
1.3.1 核酸的一級結構/12
1.3.2 核酸的二級結構/14
1.3.3 DNA的高級結構/16
1.3.4 核酸修飾/17
1.4 核酸的理化特性/17
1.4.1 穩定性/17
1.4.2 酸堿效應/18
1.4.3 化學變性/18
1.4.4 黏性/18
1.4.5 浮力密度/18
1.5 核酸的光譜學和熱力學特性/19
1.5.1 紫外吸收特性/19
1.5.2 減色性/19
1.5.3 熱變性和復性/20
思考題/20
第2章 基因與基因組/21
2.1 染色體/21
2.1.1 染色質與核小體/21
2.1.2 染色體的著絲粒與端粒/25
2.2 基因、基因組與基因組學/27
2.2.1 基因概念認識的深化/27
2.2.2 基因組與C值/30
2.2.3 基因組學與人類基因組計劃/31
2.3 原核生物基因組/34
2.3.1 大腸桿菌基因組/34
2.3.2 噬菌體基因組/37
2.3.3 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特點/39
2.4 真核生物基因組/39
2.4.1 真核生物基因組的包裝/40
2.4.2 真核生物基因組的大小/42
2.4.3 真核生物基因組的複雜性/43
2.4.4 酵母與線蟲的基因組結構/52
2.4.5 人類基因組的結構和組成/56
2.4.6 擬南芥基因組的結構和組成/59
2.4.7 水稻基因組的結構和組成/63
思考題/67
第3章 復制/68
3.1 DNA復制概述/68
3.1.1 DNA半保留復制/68
3.1.2 DNA半不連續復制/70
3.1.3 DNA復制需要RNA引物/71
3.1.4 DNA復制方向/72
3.1.5 環形DNA的復制方式/73
3.2 DNA復制酶學/76
3.2.1 解旋酶與DNA雙鏈的分離/76
3.2.2 單鏈DNA結合蛋白與DNA單鏈的保護/77
3.2.3 拓撲異構酶與DNA復制中拓撲結構的解決/78
3.2.4 DNA聚合酶與DNA鏈的聚合/80
3.2.5 DNA連接酶與岡崎片段的連接/84
3.3 DNA復制過程/85
3.3.1 DNA復制起始/85
3.3.2 復制叉/87
3.3.3 DNA復制終止/89
3.4 細胞周期/92
思考題/93
第4章 DNA的損傷、修復與重組/94
4.1 DNA損傷/94
4.1.1 DNA自發性損傷/94
4.1.2 物理因素引起的DNA損傷/96
4.1.3 化學因素引起的DNA損傷/97
4.2 DNA損傷的修復/98
4.2.1 直接修復/98
4.2.2 錯配修復/99
4.2.3 切除修復/100
4.2.4 雙鏈斷裂修復/101
4.2.5 損傷跨越修復/102
4.3 基因突變/103
4.3.1 突變的概念/103
4.3.2 基因突變的類型/104
4.3.3 基因突變生成的分子機制/105
4.3.4 基因突變的熱點/107
4.4 DNA重組/107
4.4.1 同源重組/107
4.4.2 位點專一重組/111
4.5 DNA的轉座/114
4.5.1 轉座子的分類/114
4.5.2 轉座作用的機制/116
4.5.3 轉座子轉座的基本特徵/117
4.5.4 DNA轉座引起的遺傳學效應/117
4.5.5 真核生物的轉座子/117
4.6 反轉錄轉座子/119
4.6.1 反轉錄轉座子的概念/119
4.6.2 反轉錄轉座子的結構和作用機制/120
4.6.3 反轉錄轉座子的生物學意義/121
思考題/121
第5章 轉錄/122
5.1 轉錄的基本過程和一般特徵/122
5.1.1 轉錄單位/122
5.1.2 轉錄的基本過程/123
5.1.3 轉錄的一般特徵/123
5.2 RNA生物合成的酶學體系/124
5.2.1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124
5.2.2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126
5.2.3 RNA聚合酶的三維結構/127
5.3 原核生物的轉錄/129
5.3.1 轉錄起始/129
5.3.2 轉錄延伸/131
5.3.3 轉錄終止/132
5.4 真核生物的轉錄/135
5.4.1 RNA聚合酶Ⅰ負責的基因轉錄/135
5.4.2 RNA聚合酶Ⅱ負責的基因轉錄/137
5.4.3 RNA聚合酶Ⅲ負責的基因轉錄/142
5.5 轉錄產物的後加工/144
5.5.1 原核生物轉錄產物的後加工/144
5.5.2 真核生物的轉錄後加工/146
5.6 反轉錄/153
5.6.1 反轉錄病毒與反轉錄的發現/153
5.6.2 反轉錄酶的生物活性/154
5.6.3 反轉錄的過程/154
5.6.4 反轉錄現象的意義/154
思考題/155
第6章 翻譯/156
6.1 mRNA與遺傳密碼/157
6.1.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mRNA/157
6.1.2 遺傳密碼及其破譯/159
6.1.3 遺傳密碼的主要特徵/162
6.2 tRNA與氨基酸轉運/164
6.2.1 tRNA的結構/165
6.2.2 tRNA的種類/166
6.2.3 tRNA的功能/167
6.3 rRNA與核糖體/168
6.3.1 核糖體的結構/168
6.3.2 核糖體rRNA的功能/169
6.3.3 核糖體的裝配/170
6.3.4 核糖體的活性位點/171
6.4 肽鏈合成/172
6.4.1 氨基酸的活化/173
6.4.2 合成的起始/174
6.4.3 肽鏈的延伸/177
6.4.4 終止和肽鏈的釋放/179
6.4.5 多聚核糖體與蛋白質合成/179
6.5 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抑制劑/181
6.6 翻譯後加工/183
6.6.1 N端fMet或Met的切除/183
6.6.2 二硫鍵的形成/183
6.6.3 肽鏈的折疊/183
6.6.4 化學修飾/183
6.6.5 剪切/184
6.6.6 亞基之間、亞基與輔基之間的聚合/186
6.7 蛋白質的轉運與定位/186
6.7.1 翻譯後轉運機制/187
6.7.2 翻譯轉運同步機制/189
6.8 蛋白質的降解/191
思考題/192
第7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194
7.1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概述/194
7.1.1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相關概念/194
7.1.2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主要特點/195
7.2 轉錄水平的調控/196
7.2.1 乳糖操縱子/197
7.2.2 色氨酸操縱子/200
7.2.3 其他操縱子/203
7.3 基因轉錄的時序調控/206
7.3.1 大腸桿菌熱激基因的表達/206
7.3.2 枯草桿菌中σ亞基的更替/206
7.3.3 T4 噬菌體蛋白質合成的時序調控/207
7.3.4 T7 噬菌體RNA聚合酶的代換/208
7.4 翻譯水平的調控/209
7.4.1 翻譯起始的調控/209
7.4.2 翻譯延伸的調控/212
7.4.3 翻譯終止的調控/214
7.5 翻譯後的調控——蛋白質的分泌/215
思考題/216
第8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217
8.1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特點/217
8.1.1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環節更多/217
8.1.2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空間特異性和時間特異性/217
8.1.3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以正調控為主/218
8.2 染色質和DNA水平上的調控/218
8.2.1 染色質水平上的調控/218
8.2.2 DNA水平上的調控/221
8.3 轉錄水平及轉錄後的調控/222
8.3.1 基因調控的順式作用元件/222
8.3.2 基因調控的反式作用因子/225
8.3.3 真核基因轉錄調控的主要模式/227
8.3.4 真核基因轉錄抑制因子的作用模式/229
8.3.5 轉錄後水平的調控/230
8.4 翻譯水平的調控/232
8.4.1 mRNA的穩定性對翻譯的調控/232
8.4.2 翻譯起始因子對翻譯起始的調控/233
8.4.3 mRNA非翻譯區對翻譯的調控/234
8.5 翻譯後加工的調控/234
8.5.1 多聚蛋白/234
8.5.2 蛋白質修飾和降解/235
8.5.3 蛋白質折疊/235
8.5.4 蛋白質定位/235
思考題/236
第9章 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237
9.1 常用DNA操作技術/237
9.1.1 核酸測序技術/237
9.1.2 聚合酶鏈反應/239
9.1.3 基因文庫構建與篩選/242
9.2 分子克隆技術/244
9.2.1 Gateway基因大規模克隆技術/244
9.2.2 cDNA末端快速擴增技術/245
9.3 基因功能研究技術/245
9.3.1 基因敲除技術/245
9.3.2 基因組編輯技術/246
9.3.3 基因的定點突變技術/248
9.3.4 RNA干擾技術/249
9.3.5 分子雜交技術/250
9.4 基因組學研究技術/251
9.4.1 基因組研究技術/251
9.4.2 轉錄組測序與分析/253
9.4.3 基因芯片/253
9.5 蛋白質功能研究技術/254
9.5.1 蛋白質表達水平分析技術/254
9.5.2 蛋白質相互作用檢測技術/255
9.5.3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256
9.6 生物信息學/258
9.6.1 生物信息學的定義/258
9.6.2 常見生物信息學工具/258
思考題/260
主要參考文獻/261
索引/264
緒論/1
0.1 分子生物學的定義/1
0.2 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歷程/1
0.3 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重大事件/3
0.4 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內容/5
0.4.1 核酸的分子生物學/5
0.4.2 蛋白質的分子生物學/6
0.4.3 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生物學/6
0.5 分子生物學研究展望/6
0.5.1 功能基因組學/7
0.5.2 蛋白質組學/7
0.5.3 生物信息學/7
0.5.4 系統生物學/7
思考題/8
第1章 遺傳的物質基礎——核酸/9
1.1 遺傳物質的發現和證明/9
1.2 核酸的功能/11
1.2.1 DNA或R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11
1.2.2 RNA是遺傳信息的傳遞者/12
1.3 核酸的結構/12
1.3.1 核酸的一級結構/12
1.3.2 核酸的二級結構/14
1.3.3 DNA的高級結構/16
1.3.4 核酸修飾/17
1.4 核酸的理化特性/17
1.4.1 穩定性/17
1.4.2 酸堿效應/18
1.4.3 化學變性/18
1.4.4 黏性/18
1.4.5 浮力密度/18
1.5 核酸的光譜學和熱力學特性/19
1.5.1 紫外吸收特性/19
1.5.2 減色性/19
1.5.3 熱變性和復性/20
思考題/20
第2章 基因與基因組/21
2.1 染色體/21
2.1.1 染色質與核小體/21
2.1.2 染色體的著絲粒與端粒/25
2.2 基因、基因組與基因組學/27
2.2.1 基因概念認識的深化/27
2.2.2 基因組與C值/30
2.2.3 基因組學與人類基因組計劃/31
2.3 原核生物基因組/34
2.3.1 大腸桿菌基因組/34
2.3.2 噬菌體基因組/37
2.3.3 原核生物基因組結構特點/39
2.4 真核生物基因組/39
2.4.1 真核生物基因組的包裝/40
2.4.2 真核生物基因組的大小/42
2.4.3 真核生物基因組的複雜性/43
2.4.4 酵母與線蟲的基因組結構/52
2.4.5 人類基因組的結構和組成/56
2.4.6 擬南芥基因組的結構和組成/59
2.4.7 水稻基因組的結構和組成/63
思考題/67
第3章 復制/68
3.1 DNA復制概述/68
3.1.1 DNA半保留復制/68
3.1.2 DNA半不連續復制/70
3.1.3 DNA復制需要RNA引物/71
3.1.4 DNA復制方向/72
3.1.5 環形DNA的復制方式/73
3.2 DNA復制酶學/76
3.2.1 解旋酶與DNA雙鏈的分離/76
3.2.2 單鏈DNA結合蛋白與DNA單鏈的保護/77
3.2.3 拓撲異構酶與DNA復制中拓撲結構的解決/78
3.2.4 DNA聚合酶與DNA鏈的聚合/80
3.2.5 DNA連接酶與岡崎片段的連接/84
3.3 DNA復制過程/85
3.3.1 DNA復制起始/85
3.3.2 復制叉/87
3.3.3 DNA復制終止/89
3.4 細胞周期/92
思考題/93
第4章 DNA的損傷、修復與重組/94
4.1 DNA損傷/94
4.1.1 DNA自發性損傷/94
4.1.2 物理因素引起的DNA損傷/96
4.1.3 化學因素引起的DNA損傷/97
4.2 DNA損傷的修復/98
4.2.1 直接修復/98
4.2.2 錯配修復/99
4.2.3 切除修復/100
4.2.4 雙鏈斷裂修復/101
4.2.5 損傷跨越修復/102
4.3 基因突變/103
4.3.1 突變的概念/103
4.3.2 基因突變的類型/104
4.3.3 基因突變生成的分子機制/105
4.3.4 基因突變的熱點/107
4.4 DNA重組/107
4.4.1 同源重組/107
4.4.2 位點專一重組/111
4.5 DNA的轉座/114
4.5.1 轉座子的分類/114
4.5.2 轉座作用的機制/116
4.5.3 轉座子轉座的基本特徵/117
4.5.4 DNA轉座引起的遺傳學效應/117
4.5.5 真核生物的轉座子/117
4.6 反轉錄轉座子/119
4.6.1 反轉錄轉座子的概念/119
4.6.2 反轉錄轉座子的結構和作用機制/120
4.6.3 反轉錄轉座子的生物學意義/121
思考題/121
第5章 轉錄/122
5.1 轉錄的基本過程和一般特徵/122
5.1.1 轉錄單位/122
5.1.2 轉錄的基本過程/123
5.1.3 轉錄的一般特徵/123
5.2 RNA生物合成的酶學體系/124
5.2.1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124
5.2.2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126
5.2.3 RNA聚合酶的三維結構/127
5.3 原核生物的轉錄/129
5.3.1 轉錄起始/129
5.3.2 轉錄延伸/131
5.3.3 轉錄終止/132
5.4 真核生物的轉錄/135
5.4.1 RNA聚合酶Ⅰ負責的基因轉錄/135
5.4.2 RNA聚合酶Ⅱ負責的基因轉錄/137
5.4.3 RNA聚合酶Ⅲ負責的基因轉錄/142
5.5 轉錄產物的後加工/144
5.5.1 原核生物轉錄產物的後加工/144
5.5.2 真核生物的轉錄後加工/146
5.6 反轉錄/153
5.6.1 反轉錄病毒與反轉錄的發現/153
5.6.2 反轉錄酶的生物活性/154
5.6.3 反轉錄的過程/154
5.6.4 反轉錄現象的意義/154
思考題/155
第6章 翻譯/156
6.1 mRNA與遺傳密碼/157
6.1.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mRNA/157
6.1.2 遺傳密碼及其破譯/159
6.1.3 遺傳密碼的主要特徵/162
6.2 tRNA與氨基酸轉運/164
6.2.1 tRNA的結構/165
6.2.2 tRNA的種類/166
6.2.3 tRNA的功能/167
6.3 rRNA與核糖體/168
6.3.1 核糖體的結構/168
6.3.2 核糖體rRNA的功能/169
6.3.3 核糖體的裝配/170
6.3.4 核糖體的活性位點/171
6.4 肽鏈合成/172
6.4.1 氨基酸的活化/173
6.4.2 合成的起始/174
6.4.3 肽鏈的延伸/177
6.4.4 終止和肽鏈的釋放/179
6.4.5 多聚核糖體與蛋白質合成/179
6.5 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抑制劑/181
6.6 翻譯後加工/183
6.6.1 N端fMet或Met的切除/183
6.6.2 二硫鍵的形成/183
6.6.3 肽鏈的折疊/183
6.6.4 化學修飾/183
6.6.5 剪切/184
6.6.6 亞基之間、亞基與輔基之間的聚合/186
6.7 蛋白質的轉運與定位/186
6.7.1 翻譯後轉運機制/187
6.7.2 翻譯轉運同步機制/189
6.8 蛋白質的降解/191
思考題/192
第7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194
7.1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概述/194
7.1.1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相關概念/194
7.1.2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主要特點/195
7.2 轉錄水平的調控/196
7.2.1 乳糖操縱子/197
7.2.2 色氨酸操縱子/200
7.2.3 其他操縱子/203
7.3 基因轉錄的時序調控/206
7.3.1 大腸桿菌熱激基因的表達/206
7.3.2 枯草桿菌中σ亞基的更替/206
7.3.3 T4 噬菌體蛋白質合成的時序調控/207
7.3.4 T7 噬菌體RNA聚合酶的代換/208
7.4 翻譯水平的調控/209
7.4.1 翻譯起始的調控/209
7.4.2 翻譯延伸的調控/212
7.4.3 翻譯終止的調控/214
7.5 翻譯後的調控——蛋白質的分泌/215
思考題/216
第8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217
8.1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特點/217
8.1.1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環節更多/217
8.1.2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空間特異性和時間特異性/217
8.1.3 真核生物基因表達以正調控為主/218
8.2 染色質和DNA水平上的調控/218
8.2.1 染色質水平上的調控/218
8.2.2 DNA水平上的調控/221
8.3 轉錄水平及轉錄後的調控/222
8.3.1 基因調控的順式作用元件/222
8.3.2 基因調控的反式作用因子/225
8.3.3 真核基因轉錄調控的主要模式/227
8.3.4 真核基因轉錄抑制因子的作用模式/229
8.3.5 轉錄後水平的調控/230
8.4 翻譯水平的調控/232
8.4.1 mRNA的穩定性對翻譯的調控/232
8.4.2 翻譯起始因子對翻譯起始的調控/233
8.4.3 mRNA非翻譯區對翻譯的調控/234
8.5 翻譯後加工的調控/234
8.5.1 多聚蛋白/234
8.5.2 蛋白質修飾和降解/235
8.5.3 蛋白質折疊/235
8.5.4 蛋白質定位/235
思考題/236
第9章 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237
9.1 常用DNA操作技術/237
9.1.1 核酸測序技術/237
9.1.2 聚合酶鏈反應/239
9.1.3 基因文庫構建與篩選/242
9.2 分子克隆技術/244
9.2.1 Gateway基因大規模克隆技術/244
9.2.2 cDNA末端快速擴增技術/245
9.3 基因功能研究技術/245
9.3.1 基因敲除技術/245
9.3.2 基因組編輯技術/246
9.3.3 基因的定點突變技術/248
9.3.4 RNA干擾技術/249
9.3.5 分子雜交技術/250
9.4 基因組學研究技術/251
9.4.1 基因組研究技術/251
9.4.2 轉錄組測序與分析/253
9.4.3 基因芯片/253
9.5 蛋白質功能研究技術/254
9.5.1 蛋白質表達水平分析技術/254
9.5.2 蛋白質相互作用檢測技術/255
9.5.3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256
9.6 生物信息學/258
9.6.1 生物信息學的定義/258
9.6.2 常見生物信息學工具/258
思考題/260
主要參考文獻/261
索引/264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