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靈性啟蒙影響孩子的全⼈發展,越早越好!
✦重視孩童心靈發展的家長與主日學老師必讀
依循蒙特梭利教育的「善牧教理」,以引導而非灌輸的方式,
從家庭到教會,適時地幫助孩子在喜樂中與神相會。
兒童的信仰,家庭與教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很多家長、老師都知道「全人發展」對孩子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不知道,「信仰培育」是其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對孩子的協調發展影響很大,如同蒙氏教育創始人瑪麗亞.蒙特梭利所說:「宗教經驗是孩童人格養成的關鍵。」
本書集結了五位兒童專家數十年的經驗與心得,告訴我們如何透過「善牧教理課程」來陪伴、引導孩童,在喜樂中自然而然地走向神。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的重點是孩童與神的關係,並釐清一些常見的疑問:
.孩童幾歲開始才需要宗教教育?
.年幼的孩童有能力活出與神的關係嗎?
.缺乏宗教教育,對孩童的全人發展有什麼影響?
.要怎麼做、怎麼說,才能適當地引導孩童?
第二部更深入地回應這些問題,並且提供詳實的方法與步驟,告訴我們從孩童零歲開始,我們在家裡可以怎麼進行,在教會中又該如何準備環境與教具,透過聖經與禮儀中各種孩子們最喜愛的主題,幫助他們發揮自身的宗教潛能。
不少家長或老師先入為主地認為孩童什麼都不懂,其實天父早已將自己啟示給孩子,當他們獲得幫助而接近神時,會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喜樂。希望透過本書,提供一個把兒童視為全人的方法,也邀請你進入這段旅程,與孩子一起親近神。
【專業人士一致推薦】
馬秀蘭/中國主日學協會主任
葉榮福/輔大全人教育中心講師
裴育聖/古亭耶穌聖心堂主任神父
鄭育智/台南北門教會牧師
鍾安住/台北總教區總主教
饒志成/台北聖家堂主任神父
台北總教區教理推廣中心
作者簡介
蘇菲亞.卡瓦蕾緹Sofia Cavalletti
義大利羅馬人(1917-2011),是享譽國際的聖經學者。1954年,她與吉安娜.高比在羅馬首創為孩子和成人的善牧教理中心,而這套結合了蒙特梭利教育概念的教學法,稱為「善牧教理課程」(Catechesis of the Good Shepherd)。此後,這項工程傳遍六大洲,觸及了來自不同文化的孩童們。
相關著作:《與孩童一起體驗神:在聖經與禮儀中引導兒童的宗教潛能》
吉安娜.高比Gianna Gobbi
義大利羅馬人(1919-2002),國際知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有數十年與兒童相處的實務經驗。她是蒙氏教育創始人瑪麗亞.蒙特梭利的門下弟子,曾擔任其助手,也是最早參與設計AMI蒙特梭利0~3歲階段課程的老師之一。
相關著作:《兒童教理創意教學指南:主日學蒙特梭利教學法的應用》
席爾瓦娜.蒙塔納羅Silvana Montanaro
專精於精神病學,為早期兒童發展問題的翹楚。著有《生命重要的前三年》(及幼出版)等書,與上述兩位以各種方式合作多年。
派翠西亞.庫爾特Patricia Coulter
曾服務於愛爾蘭、美國與加拿大的蒙特梭利兒童之家,之後全心投入善牧教理課程。她於2004年獲頒「為教會與宗座服務獎章」。並擔任多倫多總教區「宗徒培育部」資深顧問,主責靈修培育工作。
瑞貝嘉.羅契費茲Rebekah Rojcewicz
師從蘇菲亞.卡瓦蕾緹與吉安娜.高比,與兒童一起工作長達三十多年,是美國善牧教理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成員,目前擔任善牧教理國際委員會的執行委員。
潘菡亭
台灣高雄人,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三至六歲合格指導員,兩個女兒的媽媽。受到蒙特梭利博士透過教育達致世界和平的願景之啟發,因而投身幼兒教育;有幸接觸善牧教理課程,得以在教育場域中關照幼兒的靈魂,並跟隨孩童的步伐,踏上與神交往的旅程。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在書中以好牧人、耶穌降生、聖禮等教案示範操作的程序,並標注幼兒對情境的回應,著實令人感到鼓舞。
──馬秀蘭,中國主日學協會主任
給兒童「全人」的完整信息是本書的焦點,適時的「宗教教育」對孩子的全人發展十分重要。
──葉榮福,輔大全人教育中心講師
這本書提供給父母、陪伴孩子的人或教育者,如何以全人的教育來陪伴和帶領孩子,在天主前走上真正快樂和健康的人生。
──裴育聖,古亭耶穌聖心堂主任神父
這本書不是在告訴你如何「課室管理」,如何「編寫教案」,而是「每個人終其一生的使命即是成長為完整的人」。
──鄭育智,台南北門教會牧師
為孩童靈性成長、家庭教理及教理講授的普及,我推薦本書。它所包含的豐富智慧,絶對是教導孩童時所需要的有效鼓勵和最佳指導。
──鍾安住,台北總教區總主教
宗教信仰不是一個理念,而是心靈上人與神親密來往的關係,使人平順成長的動力。本書是五位有信仰的專家,傳給我們他們陪伴孩子們成長的實務經驗,為老師及家長們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教學法。
──饒志成,台北聖家堂主任神父
本書一步一步地從不同階段的心智發展,說明了孩童在身、心、靈上的需求,及我們成人在一旁如何供給孩童在各個階段所需要的養分。
──台北總教區教理推廣中心
目次
專文推薦 因為祢把這些事向小孩子們顯明出來 馬秀蘭
專文推薦 少了宗教教育的全人教育,還算是「全人」嗎? 葉榮福
專文推薦 發展全人健康培育 裴育聖
專文推薦 走到我最喜樂的神面前! 鄭育智
專文推薦 孩子們最美麗的「內心花園」 鍾安住
專文推薦 你在我眼中是寶貴的! 台北總教區教理推廣中心
前言 陪伴孩童的靈性旅程
第一部 概念篇
第1章 神與兒童在一起
第2章 幫助你的孩子發展
第3章 實際操作前的建議
第二部 實作篇
第4章 滋養孩子的泉源
第5章 善牧(好牧人)耶穌
第6章 向兒童示範善牧(好牧人)的比喻
第7章 生命的奧秘:示範天國的寓言
第8章 生命的禮物:介紹聖洗聖事(洗禮)
第9章 與善牧相會:介紹聖體聖事(聖餐禮)
第10章 慶祝基督內的生活:聖誕節、復活節與聖神降臨節
第11章 引導兒童祈禱
第12章 兒童的道德培養
附錄一 善牧教理課程的特質
附錄二 善牧教理課程簡史
書摘/試閱
為什麼需要宗教教育?
在一開始,我想花一點時間,和你一起省思這些問題,或許你也會有同樣的疑問,或是其他人也曾問過你類似的問題:
.兒童有能力活出與神的關係嗎?
.宗教教育能否回應兒童靈性上的重要需求?這是兒童需要的嗎?
.還是只是因為我們重視宗教教育,就想把宗教教育強加在兒童身上?
.若是缺乏某種形式的宗教培養,是否會影響兒童的協調發展?
.宗教究竟是讓我們的生命更豐富,還是更複雜?
我要以兩個不同層面的方式,來探索與回應上述的問題。
兒童自己的回應
第一種方式,是觀察沒有宗教教育的情況下,兒童能否展現「活出與神關係」的能力。這很不容易,因為這需要敏銳的注意力,才能看見人類靈性中某些潛能的表徵。過去數年間,我們持續記錄不同家庭與文化背景中的兒童,在沒有接受過任何宗教培育的情況下所發生的事件 ,以下是一個例子。
有一個三歲半的女孩問她的父親,世界是從哪裡來的。她的父親為無信仰者,講了一篇長長的道理,來說明世界並不是被誰創造出來的。在長篇大論之後,他又說有些人認為一切來自大能的造物主,他們稱之為「神」。在這個時候,小女孩開始高興地在房間裡跑來跑去,說:「我就知道你剛剛說的不是真的,是祂!是祂!」她的祖母當時也在場,雖然身為無神論者,但她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當小女孩的爸爸在講話的時候,小女孩覺得他某種程度上背棄了她,但因為語言能力不足而無法反駁。當她父親說出那個字的時候,她立即抓住那個詞,並且說:「是祂!是祂!我知道你剛剛說的不是真的。」
這僅是許多經驗中的一個,帶領我見到各處兒童都擁有極大的宗教潛能,事實上,他們的宗教潛能十分強大,使我必須捫心自問:在兒童與神之間,是否存在著一種神秘的連結?
與兒童一起的旅程
第二個回答這些問題的方法,則是去觀察兒童本身以及他們如何回應。我們想要知道,是什麼碰觸了兒童的內在深處、讓他們喜樂地接受,又是哪些東西僅留於知識層次,因為我們希望我們傳授的內容能夠豐富兒童的心、生命和心智。大腦的認知很重要,但我們更應該用心去體會,如果我從聖經的角度來使用「心」這個詞,指的便是全然的自我。
對我們來說,認識天主各種愛的層次是很重要的,這同時也呼應了兒童的需求。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或許就是宗教教育與教理課程最迫切的問題。
最主要的是,基督宗教的訊息,正如聖若望(約翰)所說,是讓人們知道「天主是愛」(若望/約翰一書4:7)。然而愛有數種形式,例如在聖經中,神是新郎,有許多資料指出神對子民的愛是配偶之愛,但是我們不能跟兒童講述神就像是新郎,這種愛的面貌適合青少年或成年人對愛的渴求。
在神給我們的無窮而豐盛的愛當中,最能滿足兒童需求的愛的面貌是什麼呢?如果我們不知道兒童的需求,那我們說的和兒童聽到的可能不在同一個層次,說出來的話與被聽到的話並沒有交集。因此,一切端賴於我們如何向兒童呈現神。
要確認這一點,基督的「善牧」(好牧人)形象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向兒童示範「善牧的比喻」時,我注意到兒童迫切地想聆聽這則比喻,他們不斷地要求:「再講一次,我還想再聽一次。」看到兒童一再地操作「善牧」教具也令我十分訝異(善牧教具是用一個木製圓盤作為羊棧,其上有上漆的木製牧羊人和羊)。許多同事也在不同國家中注意到相同的現象,然後我們才體認到「善牧」觸及兒童深處的心弦,滿足了兒童的重要需求。
當然,從地下墓穴時期到今日的復活節禮儀,「善牧」是一個基督論(Christological)的形象,是基督徒傳統的根基。比喻中蘊含的秘密正回應著兒童的主要需求:對於建立關係的需求,以及對於保護之愛的需求。兒童正處於對保護的敏感期,而善牧的比喻能夠滿足這個具「保護之愛」特質的需求。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說明當兒童在與神的關係中受到幫助時,他們會給出的回應。最重要的一點,是「善牧」(以及其他之後會說明的主題)在不同國家與環境的兒童身上,會引發出相似的回應,不論是出身於義大利的農家、工人家庭、中產階級家庭(甚至是吉普賽家庭)的兒童、非洲未能入學的兒童、貧窮或是中上階級的墨西哥兒童、阿根廷和哥倫比亞的兒童,以及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許多社區裡的兒童,皆是如此。
還有許多其他的例子,不只限於這些兒童個人,而是許多地方的兒童都用同樣的方式回應,這揭示了兒童確實擁有的潛能,讓我們窺見兒童的宗教世界,也促使我提問:難道這一切是因為他們是「兒童」嗎?
兒童的宗教世界
當我們和兒童相處時,事實上我們是與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相處。兒童活在一個不同的宗教世界,他們活出與神關係的方式,與我們成人大相逕庭。例如,所有人都知道,我們不能用和成人談論神的方式,去和三歲的兒童談論神,而這為我們帶來難題。姑且讓我們暫停討論,先進入一下兒童的世界。
兒童的宗教生命中有一個特質,就是當他們受到幫助而能更接近神時,兒童會擁有「喜樂」的能力,他們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喜樂。
有許多事情能讓兒童感到開心,但開心有數種不同的層次。有一種開心比較像是「情緒上的興奮」,這有時還會導致緊張、疲倦和焦躁。當兒童接近神時,他們所感到的開心,是會讓他們感覺平靜、放鬆的喜樂,就像心靈深處的心弦被撩撥,他們要持續去聽從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也像是有人找到一個能夠給予生命的地方,一旦找著了,就不願離去。
就是這種喜樂讓兒童全然投入。有一次,在我和一些兒童一起祈禱了蠻長時間之後,一個叫做絲蒂芬妮的小女孩說:「我的身體很開心。」彷彿她和神同在時,感受到了生理上的喜悅。兒童全然地投入他們的生命,當他們祈禱或是聆聽天主聖言時,是不帶保留的全然投入。
在兒童聆聽「善牧比喻」時,總是有這種喜樂的回應,和善牧在一起時,兒童顯現出安然舒適的樣子。孩子能夠輕易且自發地由衷表達他們的宗教感受,似乎這對他們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這些喜樂的回應是非常重要的,滿足兒童的關鍵需求就是最令人欣喜之事。這些回應告訴我們宗教培育並不是我們強加給兒童的,反之,宗教經驗的深刻以及它所帶來的寧靜感受是如此強大,才足以回應兒童內在的關鍵需求。當我們幫助兒童與神相會時,我們正是在回應兒童未說出口的請求:「幫助我,讓我自己更接近神。幫助我,讓我更加成為我自己。」
為什麼要在孩子年幼時就提供宗教教育?
現在我們要進入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你可能也問過這些問題,或是有人問過你這些問題:
.六歲之前的兒童,有必要提供宗教教育嗎?
.為什麼要那麼早開始?
.等到孩子大一點再開始不是比較好嗎?等他們上學後再開始,或是當他們開始有「邏輯推理能力」(大約六或七歲)的時候再開始?
我對這些問題的回應是基於兒童已經是人的基礎,而不是未來會長成的青少年或是準成人。兒童是有能力也有需求的人,吶喊著「現在請滋養我」。
生命的前幾年是最富創造力的時期,為數眾多的心理學者表示,人類百分之八十的能力都是在三歲之前形成的。如果每個兒童都擁有這個最豐富、最具創造力的階段,那麼兒童的宗教發展與靈性成長,在這個階段也具有同等的創造力。兒童不只擁有宗教能力,更有一種特別的宗教「饑渴」,當兒童饑渴時,他必須立即得到餵養,而不能等到明日。
要滿足這樣的饑渴,對我們來說並不容易,因為兒童活出與神關係的方式,和我們成人的方式十分不同,當我們試圖滋養兒童對神的渴望時,這同時也帶給我們重要的泉源。畢竟神不只是成人的神,誠如耶穌所說,我們必須要像兒童一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那兒童必定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兒童的方法
讓我們來談談兒童所擁有的,特別的宗教需求和宗教能力。兒童的宗教需求已在前述有所討論,我比較想要給你一些例子,讓你知道我所謂兒童的宗教「能力」是什麼意思,然後我會多加討論其中一些能力。
有一天,一群婦女來參觀我們的教理中心,他們注意到一個五歲女孩在揉麵,一個麵團加入酵母而另一團沒有,要看看這兩個麵團的差異(這是一個和酵母比喻相關的活動,之後會再說明)。我問小女孩是否願意向客人解釋她正在做的事,因為一個小孩做麵包並非尋常之事。當我問她的時候,她說:「我正在看天國是如何長大的。」就像她真的親眼見到天國在她面前滋長一樣。
另外一個我想到的例子,是在我進入學齡前宗教教育工作領域的初期。我在向一群四到六歲的兒童示範聖洗聖事(洗禮),我想要幫助他們理解覆手禮的動作,也就是呼求聖神(聖靈)降臨的手勢。我不知道這些孩子可以懂多少,我猜想這對他們而言可能太過困難,但我想試試,所以我把我的戒指拿下來,放在我的手裡,然後手心向下,鬆開手掌而讓戒指掉落。
我重複了兩到三次,然後說:「當我要給你禮物的時候,我必須要把我的手伸出去,並把手掌打開,不然就沒辦法把禮物從我手中交到你手中。」然後我又再做了一次動作,這次沒有使用戒指當道具,我說:「神父在聖洗聖事中做這個動作,但我們沒有看到他手上有掉東西下來,那他為什麼要做這個動作?」彷彿我問的是一個太顯而易見的問題,兒童馬上回覆:「因為他給我們的是聖神。」對兒童來說,就是這麼簡單而明確。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