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寫作指南:從構思、下筆到寫出風格,橫跨兩世紀,影響百萬人的寫作聖經(電子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近半世紀暢銷百萬冊.非虛構寫作殿堂級教本 ▎
「雖然這本書講的是寫作,但是絕對不是只寫給作家看的:書中的原則適用於任何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寫東西的人。」
《非虛構寫作指南》是給整個世代寫作者的一部聖經,
如果你想找到訣竅,寫出簡潔又有渲染力、說服力的文章,這本書就是你要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 美國英文、新聞相關科系及寫作課程必讀指定教材
★ 美國亞馬遜書店數千讀者好評,高居排行不墜
★ Goodreads書評網站逾兩千則評論,兩萬六千次高度評價
★ 《紐約時報》、《圖書館期刊》、《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杜伯納(Stephen Dubner)、經濟學家曼昆(Gregory Mankiw)...各方好評盛讚推薦
李取中(《大誌雜誌》、《The Affairs 編集者》總編輯)
李維晏(國立臺灣大學寫作教學中心主任)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阿潑(媒體工作者)
馬欣(作家)
張翔一(《換日線》頻道總編輯暨《天下雜誌》未來事業部數位營運總監)
須文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長)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推薦
→ 什麼是好的寫作?好的寫作是有生氣的,兩個最重要的特質是「人味」與「溫度」。
→ 「我是為誰而寫?」答案是:你是為你自己而寫。千萬別設想你有一群廣大的讀者,每一個讀者都是不一樣的人。
→ 強加的風格就像禿頭戴了一頂假髮,讀者一眼就會看出你在裝腔作勢──讀者要的是真心跟他們說話的人。
→ 大部分的文章初稿都可以刪掉一半,也不會減損任何訊息或是喪失作者的聲音。
→ 一篇文章如何結束遠比大部分作家認為的更重要得多。完美的結語必須讓讀者感到驚訝,但又合情合理。
→ 幽默是非虛構類作家的祕密武器,很少有作家知道幽默通常是他們在闡述重要觀點時最好的──有時還是唯一的工具。……
不論在什麼時代,透過什麼媒介或語言,好文章都有著共通的特質,要寫得好,也有法則可循。透過這本書,美國一代非虛構寫作名師威廉.金瑟想告訴你的,就是這些根本的寫作關鍵。
威廉.金瑟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多年,也曾擔任美國最大圖書俱樂部編輯,並為各頂尖雜誌撰稿,在寫作、編輯、評論、教學上都有豐富的經驗,因此能夠精準指導各領域、從入門到進階的寫作者,寫出忠於自我、打動人心的非虛構作品。而這本被《紐約時報》奉為「寫作者聖經」、已暢銷四十年不墜的《非虛構寫作指南》,正是他長年經驗與思想的集結。
在書中,他將寫作的精要分為「原則」、「方法」、「形式」、「態度」四大部分,拆解寫出好文章的竅門,並進一步實際說明七大非虛構寫作領域的書寫技藝,以及解析經典文章好在哪裡,可以如何借鏡──
→ 人物訪談裡最生動的文字,莫過於某人講述他在想什麼或做什麼──而且是以他自己的話來說。
→ 寫科技領域時,寫出「線性結構」的句子才是王道,並要想像它是一個倒金字塔,從狹窄的事實開始著手。
→ 商務上的寫作也可以有點溫度:多用第一人稱和主動動詞。要記得讀者認同的是人,而不是「獲利率」這樣的抽象名詞,或是沒有生命的句型結構。
→ 藝術評論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出個人觀點且堅定表達立場,不能到了最後一刻突然規避問題,削弱文章的力道。……
在書中,金瑟以清晰溫暖的筆法和我們分享他對寫作的所有心得,毫不藏私。只要你想學習寫作,不論想寫的是人物、地方、科技、商業、運動、藝術或是你自己,這本書都將給你實際指引,教你如何寫出有人味及溫度、獨具風格的好文章。
▍各界好評讚譽
編輯的工作似乎都在跟平凡無奇的述說方式奮鬥,太多華麗、誇飾、情緒般的文字往往讓許多扎扎實實的人、事、物在文章裡看起來倒像是個虛構的故事。我們「努力」寫出一個已經存在的事實,卻讓瑣碎旁生的文字掩蓋了單純真實的細節,而那往往卻是最觸動人的部分。《非虛構寫作指南》是我極度推薦的一本書,我從這本書中所得甚多。「好的散文作家應該也是半個詩人,永遠都會聆聽自己所寫的文字。」感謝威廉.金瑟這本如詩般的寫作指南。
──李取中(《大誌雜誌》、《The Affairs 編集者》總編輯)
在琳瑯滿目、換湯不換藥的寫作書山中,總算看到了驚喜!閱讀過程中,不自覺地嘆了幾次:「沒錯,這是這樣!」作者巧用生動小故事,四兩撥千斤地解釋了艱澀、深沉的寫作基本概念,讓教了學術寫作十年的我,不得不驚嘆一句:「高招!」
──李維晏(國立臺灣大學寫作教學中心主任)
在美國留學之後(深受美式寫作訓練震撼之後),我痛定思痛檢討自己的中英文寫作,面對我筆下累贅、浮誇、矯情等等毛病。《非虛構寫作指南》這本書的作者以及跟他同輩的教育家對我啟發甚鉅。我一直對大學內外的學員強調「一再修改自己稿件」、「文字務必簡明扼要不要花俏」的寫作法則。這些法則不但提升碩博士論文寫作者的論文品質,也造福各種科普、哲普、部落格作者。我樂於指定《非虛構寫作指南》做為各種校內外課程的教材。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作者、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懷著閱讀一本「嚴肅寫作指南」的心理準備,翻開《非虛構寫作指南》,意外感到親和,很像一個與你一起有著困擾、找不到突破點的寫作伙伴陪你聊天一樣,又或者是一個不鬆懈、資歷豐富的編輯從旁指引你那般,讓我得到某種「知音」感--尤其他不斷指出的問題都是你的疑惑時。啊,原來這個關卡不是只有我獨有。作者非常細心且有耐心地,從細節開始談起非虛構寫作的思考與方法,任何人都能在這本書裡學習不少東西。
──阿潑(媒體工作者)
在出版市場上,紀實書寫愈來愈受到讀者重視,一〇八課綱實施後,無論語文教育或社會科學也愈來愈重視在地與真實任務的寫作。本書以寬廣的視角,提供區域書寫、傳記、家族書寫、科普、公關、運動文學與藝術評論等祕笈,最重要的提醒是:要以有個性的筆調,幽默以對。相信有此寶典,走進紀實書寫絕非難事。
──須文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長)
寫字,有點難,因為他不僅涉及到如何表達,也反應出你如何思考?如何對待萬物?如何敏感細緻?以及,你能否自我整理?自我突破?自我反思?還有,你是否能夠親近你要書寫的對象?要跟他保持什麼樣的關係?看完這本書,並不會讓你立即變成偉大的作家,但,你一定能好好思考上頭的問題,並且有機會成為「會寫字的人」。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非虛構寫作指南》是給整個世代寫作者的一部聖經,如果你想找到訣竅,寫出簡潔又有渲染力、說服力的文章,這本書就是你要的。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在《非虛構寫作指南》問世之前,沒有一本寫作指南寫得如此之好且具有這麼高的可讀性,對語言的熱愛與尊崇充溢於字裡行間。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威廉.金瑟William Zinsser
美國著名作家、編輯、文學評論者及教師。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及紐約新學院大學,教授非虛構寫作,也曾擔任美國最大圖書俱樂部「每月一書俱樂部」編輯,並長年為美國頂尖雜誌撰稿。他撰寫出版過十八部著作,除了數本受到廣大歡迎的寫作教學書外,也有許多紀實作品,領域橫跨音樂、體育、旅行等。他於二〇一五年逝世於曼哈頓。
相關著作:《非虛構寫作指南:從構思、下筆到寫出風格,橫跨兩世紀,影響百萬人的寫作聖經》
譯者簡介 劉泗翰
資深翻譯,悠遊於兩種文字與文化之間,賣譯為生逾二十年,譯作有《這不是英語:從語言看英美文化差異的第一手觀察誌》、《愛的哲學課》、《性別的世界觀》、《物競性擇:你可以從動物身上得到什麼樣的「性」 啟示》、《喂,有人在嗎?》等三十餘本。
書摘/試閱
我小時候從來沒有想過長大後要成為作家,或者──完全不想──成為寫書的作者。我想成為報紙的新聞記者,而我想去工作的報紙,就是《紐約前鋒論壇報》。我每天早上都要看這份報紙,愛上其中傳遞的愉悅感。在報社工作的每一個人──編輯、撰稿人、攝影師、美術編輯──都做得非常愉快。報紙上的文章通常都多了一份優雅,或者人性,或者幽默──這些都是撰稿人和編輯送給讀者的禮物。我總覺得他們這份報紙是專為我出的,成為這家報社的編輯和撰稿人,就是我心中至高無上的美國夢了。
我在二次大戰後回家,這個夢想就實現了。我如願成為了《前鋒論壇報》的工作人員。我深信愉悅感是作家或刊物的無價特質,於是帶著這個信念,走進了編輯室,跟最早將這個觀念輸入我腦袋的人一起工作。偉大的記者筆下有溫度、有熱情;偉大的評論家與專欄作家,如維吉爾.湯瑪森、雷德.史密斯等人則文筆高雅,以歡樂的自信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夾頁頭版」──當報紙只有兩張時,第二張頭版的名稱──有華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政治專欄,他博學多聞,是美國最受尊崇的權威政論家;但是在專欄底下卻放了H.T.韋伯(H. T. Webster)的單格漫畫,他是漫畫《膽小鬼》(The Timid Soul)的作者,也是美國數一數二的人物。我喜歡這種在同一個版面莊嚴詼諧並陳的不經意,也沒有人想到要把韋伯趕到漫畫版──這可是兩位巨擘,地位等量齊觀。
在這些快活的人當中,有個跑市政新聞的記者叫做約翰.奧雷利(John O’Reilly),他總是一本正經地報導一些人情趣味和動物保育的新聞,也總是有辦法將稀奇古怪的消息寫成嚴肅的新聞報導,因此備受尊崇。我記得他每年都要寫一篇關於燈蛾幼蟲的文章,因為據說燈蛾幼蟲身上黃黑條紋的寬度可以預測當年是酷寒的嚴冬或是暖冬;於是每年秋天,奧雷利都會帶著攝影師奈特.芬恩(Nat Fein)──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貝比.魯斯在洋基球場引退的照片,還因此榮獲普立茲獎──驅車前往大熊山公園,去那裡觀察燈蛾幼蟲過馬路,再用一種考察博物館的仿科學口吻寫成報導,一派大言不慚的預言家氣勢。而報社也總是將這則報導刊登在第一版,就在三個跨欄的頭條新聞底下,還附加一張燈蛾幼蟲的照片──蟲子身上的條紋看起來一點也不特別。到了隔年春天,奧雷利會再寫一篇後續報導,告訴讀者今年的燈蛾幼蟲預測得準不準,就算不準,也沒有人會怪他──或是怪那些蟲子──重點是大家看了開心就好。
從此,我就將愉悅感當做我身為作家與編輯的信條。寫作本身已經是很孤獨的工作,所以我總是想辦法尋開心。如果我在寫作的過程中發現什麼有趣的事情,我就會寫進文章裡自娛;如果我覺得有趣,想必有些人也會有同感,那麼對我來說,那一天的工作就值得了。就算有些讀者覺得無趣,我也不會在乎,因為我知道有很大一票人是沒有什麼幽默感的──他們始終不知道世界上有人想要逗他們開心。
我在耶魯大學教書時,曾經邀請幽默作家S.J.皮若曼來跟學生演講,其中一名學生問他:「要如何成為一位幽默作家?」他說:「要大膽、熱情、快活,其中最重要的是大膽。」然後他又說:「必須讓讀者感覺到這位作者寫得很開心。」這句話在我腦子裡像煙火一樣爆裂四射:他說的,不正是愉悅感嗎?然後他又補充了一句:「即使他實際上並不開心。」這句話也同樣令我感到震撼,因為我知道皮若曼在現實生活中承受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挫折、壓力和痛苦,然而他還是每天坐在打字機前,與文字共舞。他怎麼會不覺得開心呢?他整個人都卯起了勁兒呢。
作家在寫作時也需要借助外力來啟動創作引擎,跟演員、舞蹈家、畫家、音樂家沒有什麼兩樣。有些作家筆下文字的能量充沛,彷彿颳起一陣勁風,吹得讀者隨風飄盪──諾曼.梅勒、湯姆.伍爾夫、東妮.莫里森、威廉.巴克利(Willam F. Buckley)、杭特.湯普遜(Hunter Thompson)、大衛.佛斯特.華勒斯(David Foster Wallace)、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讓我們以為他們只要一開始工作,文思就會像湧泉一樣源源不絕,從來就沒有人想過他們每天早上要花多少力氣啟動開關。
你們也一樣得自己啟動開關,沒有人會替你們啟動。
可惜的是,有一股同樣強勁的負面潮流也同樣會啟動,那就是恐懼。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對寫作的恐懼很早就埋在他們心裡,多半是從在念書的時候,而且始終不曾完全消褪。等著你來填滿美妙文字的一張白紙或是空白的電腦螢幕,有時候會讓我們僵住,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或是寫出一些不那麼美妙的文字。我也經常看著電腦螢幕上那些死氣沉沉的文句感到沮喪不已──如果我將寫作視為正職工作,寫起來就沒有那麼愉快了;唯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我總是有機會修改這些可悲的句子,也許是明天,也許是後天或是大後天。每一次改寫,我都設法在文章中加進一點我的個性。
對非虛構文類的作家來說,最大的恐懼可能是害怕自己無法完成他們的任務。寫小說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小說家可以創造一個他們自己發明的世界,通常都充滿了也是他們自己發明的隱喻(像是湯瑪斯.品瓊〔Thomas Pynchon〕、唐.德里羅〔Don DeLillo〕),我們無權去跟他們說:「你錯了。」我們最多只能說:「我覺得不是這樣。」非虛構作家就沒有這種喘息的機會,他們必須負完全責任:對事實負責、對他們的採訪對象負責、對作品中所寫的地方負責、對在那裡發生的事情負責,還必須對他們的技藝負責,並且承受因過度誇大或雜亂失序所帶來的風險:失去讀者、讓讀者困惑混淆、讓讀者感到無聊或是無法讓讀者從頭看到尾。報導中若有任何不精確或是失手之處,我們都會說:「你錯了。」
你要如何對抗這些負面批評和失敗的恐懼呢?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寫你自己感興趣和關心的題材。我邀請來跟耶魯學生演講的另外一位作家是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有學生問他生命有沒有那一刻讓他有意識地決定要成為詩人。金斯堡說:「那不算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體悟。那年我二十八歲,正職是做市場調查研究;有一天,我跟我的心理醫生說,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辭掉工作,專心寫詩。那醫生說:『有什麼不可以?』我說:『美國心理分析學會會怎麼說?』他說:『沒有規定。』於是我就辭職了。」
我們不知道對市場調查研究的領域來說,那是多大的損失,但是卻成就了詩歌界的一個重要的時刻。沒有規定:也是給作家的好建議。規則可以由你自己決定。雷德.史密斯在一位同儕運動專欄作家的喪禮上致悼詞,說:「死亡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活著才需要技巧。」我景仰雷德.史密斯的一個原因,就是他以優雅幽默的筆風寫運動寫了五十五年,從來不曾屈服在覺得自己應該寫一點「嚴肅」題材的壓力之下──這樣的壓力毀了好幾位運動專欄作家──他覺得報導體育新聞、寫運動專欄是他想做、也愛做的事,正因為適合他,所以他比許多寫嚴肅題材的作家,針對美國價值說了更多、也更重要的話──那些作家寫作的題材太嚴肅,嚴肅到沒有人看得懂。
活著才需要技巧。下筆風趣的作家多半對他們對寫作的題材也深感興趣。這幾乎是成為作家的全部關鍵了。我利用寫作,替自己找到了有趣的生活,也藉此不斷學習。如果你很喜歡也很想深入了解寫作的題材,那麼你感受到的愉悅就會形諸文字。學習是文字的補品。
這並不表示當你走進一個陌生的領域就不會緊張。一個非虛構文類作家,註定會一次又一次地被丟進專業領域,你自然會擔心自己資歷不夠,無法寫出好看的故事。每次我展開新的寫作計畫都有這樣的焦慮;當我到布雷登頓準備要寫《春訓》那本跟棒球有關的書時,也感受到同樣的焦慮。雖然我一輩子都是棒球迷,但是卻從未寫過跟任何體育有關的題材,沒有採訪過任何職業運動員。嚴格說起來,我沒有任何相關資歷:我拿著筆記本走近的任何人──球隊經理、教練、選手、裁判、球探──大可以質疑我:「你還寫過其他什麼跟棒球有關的作品?」但是沒有人問。他們沒問,是因為我有另外一種資歷:誠懇。在這些人的眼中,顯然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們在做些什麼。當你走進一個新的領域,需要一點信心時,請切記這一點:你最優秀的資歷,就是你自己。
也請切記:你的任務或許不如你所想的那麼狹隘,過程通常都會觸及你學經歷中意想不到的角落,讓你可以發揮所長,拓展作品的範疇。只要陌生感少一點,你的恐懼也會跟著少一點。
一九九二年發生了一件事,讓我認知到這一點。當時我接到《奧杜邦》註46畫報編輯打來的電話,問我可不可以替他們雜誌寫一篇文章。我說不行,我們家四代都住在紐約,我們扎根在混凝土裡。「不只對我,對你或對《奧杜邦畫報》來說,都不合適。」我跟編輯說。我從來不接自認為不合適的工作,也很快回覆編輯,請他們去找別人。那位編輯答道──任何一位好編輯都應該這樣說──他相信我們可以找點什麼事情來合作;兩個星期後,他又打電話來說,他們雜誌決定要重寫一篇關於羅傑.托里.彼得森的文章──他是讓美國成為賞鳥國度的人,他所寫的《鳥類圖鑑》(Field Guide to the Birds)從一九三四年問世以來,始終暢銷不墜。編輯問我有沒有興趣呢?我說,我對鳥類所知有限,唯一能辨認的品種就是鴿子,因為牠們常常在我曼哈頓公寓的窗台外叫個不停。
我必須跟我要寫的對象有某種程度的熟悉才行。彼得森的案子不是我自己想要的,而是別人主動找上門。我以前寫過的每一篇人物特寫,我幾乎都熟悉他們的工作,也喜歡他們的作品,這些創作者包括漫畫家奇克.楊恩(《白朗黛》的作者)、作曲家哈洛德.艾林(Harold Arlen)、英國演員彼得.謝勒(Peter Sellers)、鋼琴家迪克.海曼(Dick Hyman)、英國旅遊作家諾曼.路易士(Norman Lewis)等。我對他們多年來與我為伴、帶給我無窮喜悅的感激之情,成了我寫作的動力泉源。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傳達愉悅感,就要寫你尊敬的人。寫文章來毀滅或詆毀一個人,對作者本人也同樣有殺傷力。
然而,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我對《奧杜邦》邀稿的想法。我剛好看到公共電視台的一部紀錄片《鳥之禮讚》(A Celebration of Birds),節目概括描述了羅傑.托里.彼得森(Roger Tory Peterson)的一生與作品。特別讓我注意的是,彼得森雖然高齡八十四歲,仍然充滿活力,工作不輟──每天作畫四個鐘頭,到世界各地的棲地拍攝鳥類生態。這就真的讓我感興趣了。我要寫的不是鳥類,而是不服老的人:老年人如何持續創作。我記得彼得森就住在康乃狄克州,離我們家夏天度假的地方不遠,我可以開車去跟他見個面;如果我們之間沒有共鳴,那也沒有損失──除了一加侖的汽油之外。於是我跟《奧杜邦》的編輯說,我可以試著寫一點隨筆,非正式地去「看看羅傑.托里.彼得森」,先不搞什麼大篇幅的人物專訪或側寫。
當然,結果變成了長篇人物專訪,足足有四千字,因為我一看到彼得森的工作室,就知道將彼得森視為鳥類學家──正如我先前的設想──簡直錯失了他一生最精采的重點。別的不說,他本身就是藝術家。他利用繪畫技巧,讓數百萬讀者得以分享他對鳥類的知識,也讓他成為權威的作家、編輯和生態保育專家。我問到他早年的老師和精神導師──美國藝術家約翰.斯隆(John Sloan)、埃德溫.狄金遜(Edwin Dickinson)──問到一些偉大的鳥類畫家,如詹姆斯.奧杜邦(James Audubon)、路易斯.阿格西.佛埃特斯(Louis Agassiz Fuertes)等人對他的影響,結果我的故事除了是講鳥類之外,也談到了藝術與教學,正是我自己的興趣所在;當然,其中也講到了不服老的人:彼得森已經八十幾歲了,但他的工作日程和強度連五十來歲的人都會吃不消。
這個故事給非虛構文類作家的啟示就是:拿到寫作任務之後,要想得開闊一點;不要認定替《奧杜邦》寫文章,就一定得寫自然界;或是替《車友雜誌》(Car & Driver)寫文章,就絕對只能寫汽車。挑戰主題的極限,看看你能夠走多遠,並且將生活的一部分寫進文章中,因為除非你寫了,否則永遠都不會是你的版本。
於是關於彼得森的故事,也多了一個我的版本,在《奧杜邦》刊登之後沒有多久,我太太在我們家的電話答錄機上聽到一則留言,說:「請問是自然作家威廉.金瑟嗎?」她覺得很好笑,確實也很可笑。然而,事實上,鳥類研究社群認為我筆下的彼得森才是最有權威、最可靠的版本。我之所以提到這一點,是為了給所有非虛構文類作家一點信心:重點在於採訪寫作的技藝。只要你能精通這門技藝──訪問的基本原則,井然有序的文章結構──只要你能運用常識與人情趣味,替你的任務增色,那麼任何主題都難不倒你。那就是你通往快樂人生的車票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