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忠誠(Fidelity)
永遠忠誠於法律與國家,為案件傾注全力
►勇敢(Bravery)
勇於面對最棘手的罪犯,在危險中無懼前行
►正直(Integrity)
在調查中維持最高道德標準,捍衛正義與真相
當凶嫌開展跨州犯罪,州警的調查權會受到很大限制;
攸關國家安危的重大犯罪,讓FBI來落實公平正義!
▎美國情報安全機構:FBI的光輝歷史與崇高使命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這個隸屬於司法部的組織,以其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的信念聞名於世。作為美國聯邦警察,FBI肩負著調查觸犯聯邦法的犯罪、打擊恐怖活動和外國情報組織的重任。自1908年成立以來,FBI經歷了多次重大的歷史轉折,從最初的小型偵探機構逐漸發展為擁有超過20,000名員工的大型司法機構。FBI在約翰.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的領導下,成為了美國法律和正義的象徵,保衛著美國社會的安寧。
▎飛行英雄的兒子慘遭撕票,從此改寫了聯邦法律
在美國犯罪史上,一些案件因其規模和影響力而廣為人知。書中首先探討了大蕭條期間成功搶劫20多家銀行搶案、並謂為傳奇組織的迪林傑幫,揭示了罪犯如何策劃和實施這些驚心動魄的犯罪行動。接著,讀者將會深入了解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綁架案之一——林白小鷹綁架案,這起案件不僅震驚全國,還改變了美國執法部門對綁架案的處理方式。這些案例展示了FBI在重壓之下如何展現出色的調查能力,最終成功逮捕並起訴了犯罪分子。
▎慘絕人寰的犯案手法,鍥而不捨追尋犯人下落
本書也剖析了多起神祕的懸案,包括著名的黑色大理花慘案和黃道十二宮殺手案。這些案件因其複雜性和殘忍性吸引了無數媒體和公眾的注意,至今仍未完全破解。FBI運用先進的偵查技術和縝密的分析能力,不斷嘗試揭開這些謎團。讀者將看到FBI如何從零碎的線索中找到突破口,並努力拼湊出真相,儘管最終結果仍然未定。
▎難以克制的犯罪衝動,透過操縱心理吸引追隨者
慾望和信仰的扭曲,往往是重大犯罪的根源。書中討論了一些從微小的犯罪行為做起,最終卻不敵慾望驅使而變成殺人狂魔的罪犯;以及由邪教組織「曼森家族」所犯下的連環凶殺案,揭示了這些罪犯背後複雜的心理世界。這些案件不僅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突顯了FBI在面對極端犯罪時的專業素養和高超的調查能力。讀者將看到FBI如何利用心理學和犯罪學的知識,深入了解罪犯的內心,最終將其繩之以法。
▎儘管逃過了獄警的看守,仍然逃不過調查局的天羅地網
本書也帶領讀者見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逃亡與追捕故事。從「德克薩斯州之七」的組織型越獄搶劫殺人案到殘酷罪犯擬定的越獄報復計畫,這些案件展現了罪犯在逃亡過程中的絕望和瘋狂。FBI憑藉其高效的組織結構和卓越的追蹤能力,不斷追蹤這些逃犯,最終成功將其逮捕。這些故事不僅展示了FBI的專業能力,也強調了其在維護社會秩序和伸張正義中的重要作用。
每一個案件背後,都是一段驚險刺激的故事和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透過這些案例,讀者將全面了解FBI的工作方式,以及它在維護美國社會安全中的關鍵作用。這是一本對FBI和犯罪調查感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佳作,為您揭開犯罪偵查的神祕面紗,展現正義的光芒。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索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歷年來經手的諸多重大刑案,展示其在打擊犯罪、反恐及調查間諜活動中的卓越成就。透過分析銀行劫案、綁架案、連環殺人案等經典案例,讀者將了解FBI如何運用先進的偵查技術和策略打擊犯罪。本書不僅呈現了FBI作為法律和正義象徵的形象,也揭示了其在維護美國社會安寧中的關鍵作用。
永遠忠誠於法律與國家,為案件傾注全力
►勇敢(Bravery)
勇於面對最棘手的罪犯,在危險中無懼前行
►正直(Integrity)
在調查中維持最高道德標準,捍衛正義與真相
當凶嫌開展跨州犯罪,州警的調查權會受到很大限制;
攸關國家安危的重大犯罪,讓FBI來落實公平正義!
▎美國情報安全機構:FBI的光輝歷史與崇高使命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這個隸屬於司法部的組織,以其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的信念聞名於世。作為美國聯邦警察,FBI肩負著調查觸犯聯邦法的犯罪、打擊恐怖活動和外國情報組織的重任。自1908年成立以來,FBI經歷了多次重大的歷史轉折,從最初的小型偵探機構逐漸發展為擁有超過20,000名員工的大型司法機構。FBI在約翰.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的領導下,成為了美國法律和正義的象徵,保衛著美國社會的安寧。
▎飛行英雄的兒子慘遭撕票,從此改寫了聯邦法律
在美國犯罪史上,一些案件因其規模和影響力而廣為人知。書中首先探討了大蕭條期間成功搶劫20多家銀行搶案、並謂為傳奇組織的迪林傑幫,揭示了罪犯如何策劃和實施這些驚心動魄的犯罪行動。接著,讀者將會深入了解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綁架案之一——林白小鷹綁架案,這起案件不僅震驚全國,還改變了美國執法部門對綁架案的處理方式。這些案例展示了FBI在重壓之下如何展現出色的調查能力,最終成功逮捕並起訴了犯罪分子。
▎慘絕人寰的犯案手法,鍥而不捨追尋犯人下落
本書也剖析了多起神祕的懸案,包括著名的黑色大理花慘案和黃道十二宮殺手案。這些案件因其複雜性和殘忍性吸引了無數媒體和公眾的注意,至今仍未完全破解。FBI運用先進的偵查技術和縝密的分析能力,不斷嘗試揭開這些謎團。讀者將看到FBI如何從零碎的線索中找到突破口,並努力拼湊出真相,儘管最終結果仍然未定。
▎難以克制的犯罪衝動,透過操縱心理吸引追隨者
慾望和信仰的扭曲,往往是重大犯罪的根源。書中討論了一些從微小的犯罪行為做起,最終卻不敵慾望驅使而變成殺人狂魔的罪犯;以及由邪教組織「曼森家族」所犯下的連環凶殺案,揭示了這些罪犯背後複雜的心理世界。這些案件不僅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突顯了FBI在面對極端犯罪時的專業素養和高超的調查能力。讀者將看到FBI如何利用心理學和犯罪學的知識,深入了解罪犯的內心,最終將其繩之以法。
▎儘管逃過了獄警的看守,仍然逃不過調查局的天羅地網
本書也帶領讀者見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逃亡與追捕故事。從「德克薩斯州之七」的組織型越獄搶劫殺人案到殘酷罪犯擬定的越獄報復計畫,這些案件展現了罪犯在逃亡過程中的絕望和瘋狂。FBI憑藉其高效的組織結構和卓越的追蹤能力,不斷追蹤這些逃犯,最終成功將其逮捕。這些故事不僅展示了FBI的專業能力,也強調了其在維護社會秩序和伸張正義中的重要作用。
每一個案件背後,都是一段驚險刺激的故事和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透過這些案例,讀者將全面了解FBI的工作方式,以及它在維護美國社會安全中的關鍵作用。這是一本對FBI和犯罪調查感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佳作,為您揭開犯罪偵查的神祕面紗,展現正義的光芒。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索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歷年來經手的諸多重大刑案,展示其在打擊犯罪、反恐及調查間諜活動中的卓越成就。透過分析銀行劫案、綁架案、連環殺人案等經典案例,讀者將了解FBI如何運用先進的偵查技術和策略打擊犯罪。本書不僅呈現了FBI作為法律和正義象徵的形象,也揭示了其在維護美國社會安寧中的關鍵作用。
作者簡介
許大鵬,知名心理學暢銷書作家,致力於研究犯罪心理學、通俗心理學,策劃出版心理圖書十餘部,代表性作品有《破案!讓關鍵線索浮出水面的「犯罪側寫」》、《FBI犯罪心理分析》、《FBI心理分析術》、《FBI微表情》等,長期位居心理學圖書暢銷榜,深受讀者喜愛。
京師心智,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和心理自助類圖書開發機構。
京師心智,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和心理自助類圖書開發機構。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頭號公敵」—銀行大劫案
第二章 美國最著名的綁架案—林白小鷹綁架案
第三章 缺頁疑案—黑色大理花慘案
第四章 慾望殺人魔—被慾望控制的魔鬼
第五章 惡魔之子—「黃道十二宮」殺手
第六章 「最危險的殺手」—邪教組織連環凶殺案
第七章 偽裝者—「新派」連環殺手
第八章 沉默的羔羊—「密爾瓦基食屍鬼」
第九章 蛇蠍美人—「黑寡婦」迷案
第十章 世紀審判—辛普森殺妻案
第十一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芝加哥連環姦殺案
第十二章 心理扭曲的凶手—神祕消失的男孩
第十三章 亡命天涯—綁架越獄覆滅記
第十四章 喪盡天良的歹徒—連環失蹤殺人案
第十五章 色膽包天—性幻想殺手
第十六章 生死營救—邁阿密驚天綁架團
第十七章 亡命逃亡—連環槍殺案
第十八章 綁架疑雲—情節詭異的銀行搶劫案
第十九章 插翅難逃—「德克薩斯州之七」越獄搶劫殺人
第二十章 遲來的正義—追凶20年
第二十一章 惡魔的陷阱—「賊喊捉賊」的兒童綁架謀殺案
第一章 「頭號公敵」—銀行大劫案
第二章 美國最著名的綁架案—林白小鷹綁架案
第三章 缺頁疑案—黑色大理花慘案
第四章 慾望殺人魔—被慾望控制的魔鬼
第五章 惡魔之子—「黃道十二宮」殺手
第六章 「最危險的殺手」—邪教組織連環凶殺案
第七章 偽裝者—「新派」連環殺手
第八章 沉默的羔羊—「密爾瓦基食屍鬼」
第九章 蛇蠍美人—「黑寡婦」迷案
第十章 世紀審判—辛普森殺妻案
第十一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芝加哥連環姦殺案
第十二章 心理扭曲的凶手—神祕消失的男孩
第十三章 亡命天涯—綁架越獄覆滅記
第十四章 喪盡天良的歹徒—連環失蹤殺人案
第十五章 色膽包天—性幻想殺手
第十六章 生死營救—邁阿密驚天綁架團
第十七章 亡命逃亡—連環槍殺案
第十八章 綁架疑雲—情節詭異的銀行搶劫案
第十九章 插翅難逃—「德克薩斯州之七」越獄搶劫殺人
第二十章 遲來的正義—追凶20年
第二十一章 惡魔的陷阱—「賊喊捉賊」的兒童綁架謀殺案
書摘/試閱
第三章 缺頁疑案——黑色大理花慘案
時光飛逝,70多年後的今天,對於「黑色大理花慘案」來講,警方並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對於這起案件,外界能夠獲取的資訊也不多,沒有人能夠理解凶手為何如此殘忍地折磨這位年輕女孩。凶手為何要肢解屍體?為何要取走子宮?又為何要將屍體公之於眾?到了今日,凶手很可能已經自然死亡,這一切都成了一個謎。
1947年1月1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重大案件——缺頁疑案。事發當天,上午10時,家住諾頓街區中心住宅區39街的家庭主婦貝蒂.勃辛格,帶著自己3歲大的女兒去取自己前些日子送往鞋店修補的鞋子,在路過諾頓街區達雷邁特公園內一塊青草茂盛的草地時,勃辛格遠遠地看見早地上彷彿被誰遺棄了一具殘破的「人體石膏模型」,當她走近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時,她卻驚恐地發現,丟在地上的東西根本不是什麼模型,而是一具被殘忍肢解的屍體。驚慌失措的勃辛格急忙遮住身旁孩子的眼睛,抱起她迅速跑向當地警局報案。
警方馬上採取行動,他們在案發現場周圍拉起警戒線並試圖封鎖消息,可是這擋不住聞風而來的記者,他們透過各種管道獲取了警戒線內的資訊,有些人甚至衝進案發現場,試圖「先睹為快」。有人說被害人的頭髮是呈放射狀向周圍鋪開的,看起來像一朵黑色的大理花,也有人說被害人生前最喜歡穿黑色的衣物,她從裡到外的衣物都是黑色的,因此外界又將這件恐怖的碎屍案稱為「黑色大理花案」。對於警方來說,他們認為記者的瘋狂是導致該案件無法順利偵破的最大因素,因為這些記者為了獲取獨家報導,衝進現場肆意踩踏,極可能破壞了一些重要證據。
死者是一名年輕女性,身高約170公分,體重約為51.2公斤,眼睛是藍色的,頭髮為褐色,外觀上的黑色是後天染髮造成的。這名被害人全身赤裸,屍體從肚臍中間被一分為二,兩段屍體對正擺放,中間有著50公分的間隔,死者的面孔朝上,雙臂上舉,在手肘部彎曲,雙腿筆直伸開,兩腿間叉開的角度大約為60度。屍體在被遺棄之前已經做過仔細的清洗,棄屍現場並沒有任何血跡,死者胸部遭到了嚴重破壞,嘴角兩側各有一道直達耳部的切口,這使得死者面部呈現出一副極為怪異的笑容,很像小丑的嘴。
警方認為:屍體身下的露水表明棄屍的時間大約為凌晨兩點鐘,而屍檢部門透過死者腕部和踝部的繩索捆綁痕跡判斷出死者生前曾被拘禁。死者的頭前部和右部有擦傷,右側的蛛網膜下腔有出血現象,這表明被害人頭部曾遭受重擊。因為屍體被發現的時間是上午10點鐘,棄屍地點周圍經常有車輛行人經過,警方卻沒有接到報案,這說明棄屍地點很可能不是案發的第一現場。
進一步的屍檢很快就有了結果。因為被害人的屍體有被冷藏的痕跡,所以死者的死亡時間只能判定為13日下午的15:00~17:00之間。死因則可能是頭部受重擊,也可能是因失血過多所致。被害人的屍體是被電鋸或者大型刀具從中鋸開,屍體上瘀傷遍布,多根手指骨折,有部分指甲被拔掉,雙腿的膝蓋處均有骨折現象,大腿內側有多處創口不深的刀傷。根據這些資訊,法醫推測被害人在死前曾遭受時長約為36~48小時的殘酷折磨。死者腳踝處自下向上翻起的傷痕,代表著死者曾被倒吊。屍體的乳房和子宮被切除,上半身的臟器被塞進胸腔,乳房傷口處呈現鋸齒狀切割傷痕,屍體上還有多處菸頭燙傷。因此,犯罪心理側寫專家認為,凶手很可能是一名心理極度變態的傢伙,只有這種人會在虐殺他人的時候獲得快感。
儘管屍檢報告很詳細,但因為屍體在被遺棄之前就經過了仔細處理,所以警方和屍檢部門並不能從屍體上找到有力的線索,無奈之下警方只能先行確認死者的身分。他們從屍體上提取了指紋和DNA資訊,與屍體照片一同發往FBI總部,和FBI總部收錄的1.4億個指紋相核對,56分鐘後,FBI確認該指紋是屬於來自聖塔巴巴拉的伊莉莎白.蕭特(Elizabeth Short)所有,警方透過照片對比之後也證實了該結論。
伊莉莎白.蕭特,暱稱貝蒂或貝絲,1924年7月29日出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的海德公園市,她的父親叫克萊奧.蕭特(Cleo Alvin Short Jr.),母親叫菲比.梅.索耶(Phoebe Mae Sawyer)。蕭特夫婦共生育了五個兒女,伊莉莎白.蕭特排行第三。在伊莉莎白還年幼的時候,她的父親所經營的一家高爾夫球場因為經濟大蕭條而倒閉,為了躲避隨之而來的債務,父親克萊奧在假裝跳河自殺後,祕密潛逃到加州。但是克萊奧的這種行為深深地傷害了整個家庭,多年後他多次打電話給菲比要求復合,但卻遭到了菲比的拒絕。
1940年,年僅16歲的伊莉莎白已經出落得美麗動人,並且她開始效仿當時最出名的偶像明星黛安娜.竇萍(Deanna Durbin),按照黛安娜全身黑色的著裝來樹立自己冷豔的形象。年紀輕輕的伊莉莎白懷揣著兩個夢想:第一,嫁給一名軍人;第二,成為一名明星。這一年,伊莉莎白踏上了開往加州的火車,她去投奔她的父親,希望能夠獲得進入演藝圈的機會。機緣加上伊莉莎白美麗的外表,使得她很快就接近了自己的夢想,然而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就在即將入選為演員的前一天,伊莉莎白因為未成年飲酒而在聖塔巴巴拉被捕(美國法律規定未滿21歲不得飲酒),並被遣送回麻塞諸塞州——她的母親身邊。
隨後伊莉莎白被送往邁阿密上學,但沒過多久她就自行放棄學業,到一家酒店去做服務生,並在軍營和海軍基地附近的公共場所廝混。這一段時間裡,伊莉莎白曾與多名軍人發生情感糾葛,這一行為引起了她父親的強烈反感,但伊莉莎白不為所動,依舊我行我素,她的行為最終導致了父女關係的破裂。直到1944年年底,伊莉莎白遇到了她的夢中情人——空軍少校馬修.戈登(Matthew Michael Gordon Jr.),他們一見鍾情,雙方迅速墜入愛河。她曾在寄給母親的信件中寫道:「他是如此與眾不同,十分完美」,並稱對方已經向她正式提出求婚。
命運終歸是殘酷的,在日本投降以後,伊莉莎白並沒有等到凱旋的馬修,她只等來了一張馬修.戈登陣亡的通知書。沉痛的打擊使得伊莉莎白一蹶不振,她將自己棕色的頭髮染成黑色,並漸漸恢復了放蕩的生活。失去愛人之後,伊莉莎白更加迫切地希望成為一名明星,於是她白天一定會出現在好萊塢的街頭,希望自己能夠被星探選中,但是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長時間不工作的狀態使她日益拮据,形勢嚴峻的時候,她甚至付不起一天一美元的房租,迫於生計,她開始用身體向任何一個對她感興趣的男人換取生活用品以及休息的床鋪。
這種生活狀態使得伊莉莎白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甚至沒有任何一個男人願意長期與她維持關係,即便是肉體關係。她曾經向她認識的一名朋友寄了一封信,信裡面說她即將去芝加哥嘗試做一名時裝模特(警方認為,這很可能是伊莉莎白的臆想),這封信也是伊莉莎白人生中的最後一封信件。
1947年1月9日,一名叫羅伯特.曼利(Robert "Red" Manley)的業務員注意到無家可歸的伊莉莎白,這名年僅25歲的男子幫助了她,他們在一家飯店休息一晚之後,伊莉莎白想要去巴爾默酒店見自己的妹妹,於是曼利就開車將伊莉莎白送到了開往洛杉磯的長途車站,然後兩人就此告別。但伊莉莎白有沒有坐上去見妹妹的車,已經無從知曉,曼利成了伊莉莎白人生中所見到的最後一人。一週後伊莉莎白死亡,沒人知道在這一週的時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即便她失蹤的時間長達一週,也沒有任何人向警方報案,直到1月15日,她的屍體被發現。
伊莉莎白生前所遭受的非人虐待和死後的不得安寧深深刺痛了警探們的心,FBI聯合當地警方出動了大量警力,他們走訪調查了陳屍現場周圍的住戶和店鋪,試圖尋找一切線索,希望能夠找到可能存在的帶有血跡的衣物或凶器,他們還先後盤問了曾經與伊莉莎白相處過的20多名前男友,但是這些行動並沒有取得有效的線索和結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來毫無頭緒的慘案在案件登報以後卻迎來了轉機,有將近30人前來自首,他們聲稱自己是製造凶案的人。很顯然,這些人不可能是真正的凶手,但是警方不得不花費力氣來證明這些人是否清白。當地警方透過分析整個案件,推測凶手很可能不是伊莉莎白所認識的人,而是一個陌生人。來自FBI的現場勘查人員認為,死者腰部切口非常整齊,這很可能是專業人士所為,於是,他們向距離案發現場最近的南加州大學醫學院索取了近百名學生的資料,卻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地方。
時光飛逝,70多年後的今天,對於「黑色大理花慘案」來講,警方並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對於這起案件,外界能夠獲取的資訊也不多,沒有人能夠理解凶手為何如此殘忍地折磨這位年輕女孩。凶手為何要肢解屍體?為何要取走子宮?又為何要將屍體公之於眾?到了今日,凶手很可能已經自然死亡,這一切都成了一個謎。
1947年1月1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重大案件——缺頁疑案。事發當天,上午10時,家住諾頓街區中心住宅區39街的家庭主婦貝蒂.勃辛格,帶著自己3歲大的女兒去取自己前些日子送往鞋店修補的鞋子,在路過諾頓街區達雷邁特公園內一塊青草茂盛的草地時,勃辛格遠遠地看見早地上彷彿被誰遺棄了一具殘破的「人體石膏模型」,當她走近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時,她卻驚恐地發現,丟在地上的東西根本不是什麼模型,而是一具被殘忍肢解的屍體。驚慌失措的勃辛格急忙遮住身旁孩子的眼睛,抱起她迅速跑向當地警局報案。
警方馬上採取行動,他們在案發現場周圍拉起警戒線並試圖封鎖消息,可是這擋不住聞風而來的記者,他們透過各種管道獲取了警戒線內的資訊,有些人甚至衝進案發現場,試圖「先睹為快」。有人說被害人的頭髮是呈放射狀向周圍鋪開的,看起來像一朵黑色的大理花,也有人說被害人生前最喜歡穿黑色的衣物,她從裡到外的衣物都是黑色的,因此外界又將這件恐怖的碎屍案稱為「黑色大理花案」。對於警方來說,他們認為記者的瘋狂是導致該案件無法順利偵破的最大因素,因為這些記者為了獲取獨家報導,衝進現場肆意踩踏,極可能破壞了一些重要證據。
死者是一名年輕女性,身高約170公分,體重約為51.2公斤,眼睛是藍色的,頭髮為褐色,外觀上的黑色是後天染髮造成的。這名被害人全身赤裸,屍體從肚臍中間被一分為二,兩段屍體對正擺放,中間有著50公分的間隔,死者的面孔朝上,雙臂上舉,在手肘部彎曲,雙腿筆直伸開,兩腿間叉開的角度大約為60度。屍體在被遺棄之前已經做過仔細的清洗,棄屍現場並沒有任何血跡,死者胸部遭到了嚴重破壞,嘴角兩側各有一道直達耳部的切口,這使得死者面部呈現出一副極為怪異的笑容,很像小丑的嘴。
警方認為:屍體身下的露水表明棄屍的時間大約為凌晨兩點鐘,而屍檢部門透過死者腕部和踝部的繩索捆綁痕跡判斷出死者生前曾被拘禁。死者的頭前部和右部有擦傷,右側的蛛網膜下腔有出血現象,這表明被害人頭部曾遭受重擊。因為屍體被發現的時間是上午10點鐘,棄屍地點周圍經常有車輛行人經過,警方卻沒有接到報案,這說明棄屍地點很可能不是案發的第一現場。
進一步的屍檢很快就有了結果。因為被害人的屍體有被冷藏的痕跡,所以死者的死亡時間只能判定為13日下午的15:00~17:00之間。死因則可能是頭部受重擊,也可能是因失血過多所致。被害人的屍體是被電鋸或者大型刀具從中鋸開,屍體上瘀傷遍布,多根手指骨折,有部分指甲被拔掉,雙腿的膝蓋處均有骨折現象,大腿內側有多處創口不深的刀傷。根據這些資訊,法醫推測被害人在死前曾遭受時長約為36~48小時的殘酷折磨。死者腳踝處自下向上翻起的傷痕,代表著死者曾被倒吊。屍體的乳房和子宮被切除,上半身的臟器被塞進胸腔,乳房傷口處呈現鋸齒狀切割傷痕,屍體上還有多處菸頭燙傷。因此,犯罪心理側寫專家認為,凶手很可能是一名心理極度變態的傢伙,只有這種人會在虐殺他人的時候獲得快感。
儘管屍檢報告很詳細,但因為屍體在被遺棄之前就經過了仔細處理,所以警方和屍檢部門並不能從屍體上找到有力的線索,無奈之下警方只能先行確認死者的身分。他們從屍體上提取了指紋和DNA資訊,與屍體照片一同發往FBI總部,和FBI總部收錄的1.4億個指紋相核對,56分鐘後,FBI確認該指紋是屬於來自聖塔巴巴拉的伊莉莎白.蕭特(Elizabeth Short)所有,警方透過照片對比之後也證實了該結論。
伊莉莎白.蕭特,暱稱貝蒂或貝絲,1924年7月29日出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的海德公園市,她的父親叫克萊奧.蕭特(Cleo Alvin Short Jr.),母親叫菲比.梅.索耶(Phoebe Mae Sawyer)。蕭特夫婦共生育了五個兒女,伊莉莎白.蕭特排行第三。在伊莉莎白還年幼的時候,她的父親所經營的一家高爾夫球場因為經濟大蕭條而倒閉,為了躲避隨之而來的債務,父親克萊奧在假裝跳河自殺後,祕密潛逃到加州。但是克萊奧的這種行為深深地傷害了整個家庭,多年後他多次打電話給菲比要求復合,但卻遭到了菲比的拒絕。
1940年,年僅16歲的伊莉莎白已經出落得美麗動人,並且她開始效仿當時最出名的偶像明星黛安娜.竇萍(Deanna Durbin),按照黛安娜全身黑色的著裝來樹立自己冷豔的形象。年紀輕輕的伊莉莎白懷揣著兩個夢想:第一,嫁給一名軍人;第二,成為一名明星。這一年,伊莉莎白踏上了開往加州的火車,她去投奔她的父親,希望能夠獲得進入演藝圈的機會。機緣加上伊莉莎白美麗的外表,使得她很快就接近了自己的夢想,然而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就在即將入選為演員的前一天,伊莉莎白因為未成年飲酒而在聖塔巴巴拉被捕(美國法律規定未滿21歲不得飲酒),並被遣送回麻塞諸塞州——她的母親身邊。
隨後伊莉莎白被送往邁阿密上學,但沒過多久她就自行放棄學業,到一家酒店去做服務生,並在軍營和海軍基地附近的公共場所廝混。這一段時間裡,伊莉莎白曾與多名軍人發生情感糾葛,這一行為引起了她父親的強烈反感,但伊莉莎白不為所動,依舊我行我素,她的行為最終導致了父女關係的破裂。直到1944年年底,伊莉莎白遇到了她的夢中情人——空軍少校馬修.戈登(Matthew Michael Gordon Jr.),他們一見鍾情,雙方迅速墜入愛河。她曾在寄給母親的信件中寫道:「他是如此與眾不同,十分完美」,並稱對方已經向她正式提出求婚。
命運終歸是殘酷的,在日本投降以後,伊莉莎白並沒有等到凱旋的馬修,她只等來了一張馬修.戈登陣亡的通知書。沉痛的打擊使得伊莉莎白一蹶不振,她將自己棕色的頭髮染成黑色,並漸漸恢復了放蕩的生活。失去愛人之後,伊莉莎白更加迫切地希望成為一名明星,於是她白天一定會出現在好萊塢的街頭,希望自己能夠被星探選中,但是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長時間不工作的狀態使她日益拮据,形勢嚴峻的時候,她甚至付不起一天一美元的房租,迫於生計,她開始用身體向任何一個對她感興趣的男人換取生活用品以及休息的床鋪。
這種生活狀態使得伊莉莎白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甚至沒有任何一個男人願意長期與她維持關係,即便是肉體關係。她曾經向她認識的一名朋友寄了一封信,信裡面說她即將去芝加哥嘗試做一名時裝模特(警方認為,這很可能是伊莉莎白的臆想),這封信也是伊莉莎白人生中的最後一封信件。
1947年1月9日,一名叫羅伯特.曼利(Robert "Red" Manley)的業務員注意到無家可歸的伊莉莎白,這名年僅25歲的男子幫助了她,他們在一家飯店休息一晚之後,伊莉莎白想要去巴爾默酒店見自己的妹妹,於是曼利就開車將伊莉莎白送到了開往洛杉磯的長途車站,然後兩人就此告別。但伊莉莎白有沒有坐上去見妹妹的車,已經無從知曉,曼利成了伊莉莎白人生中所見到的最後一人。一週後伊莉莎白死亡,沒人知道在這一週的時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即便她失蹤的時間長達一週,也沒有任何人向警方報案,直到1月15日,她的屍體被發現。
伊莉莎白生前所遭受的非人虐待和死後的不得安寧深深刺痛了警探們的心,FBI聯合當地警方出動了大量警力,他們走訪調查了陳屍現場周圍的住戶和店鋪,試圖尋找一切線索,希望能夠找到可能存在的帶有血跡的衣物或凶器,他們還先後盤問了曾經與伊莉莎白相處過的20多名前男友,但是這些行動並沒有取得有效的線索和結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來毫無頭緒的慘案在案件登報以後卻迎來了轉機,有將近30人前來自首,他們聲稱自己是製造凶案的人。很顯然,這些人不可能是真正的凶手,但是警方不得不花費力氣來證明這些人是否清白。當地警方透過分析整個案件,推測凶手很可能不是伊莉莎白所認識的人,而是一個陌生人。來自FBI的現場勘查人員認為,死者腰部切口非常整齊,這很可能是專業人士所為,於是,他們向距離案發現場最近的南加州大學醫學院索取了近百名學生的資料,卻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地方。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