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疑走向共識:歷史知識客觀性問題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ISBN13:9787100230148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作者:顧曉偉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頁數:平裝/150頁
規格:23.8cm*16.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歷史知識的客觀性問題,是史學理論在其不同發展階段和各種理論範式中一直關注的核心問題,本書是有關新實用主義對歷史客觀性進行最新論證的一項考察和研究,是近幾年國內史學理論界就這一論題所作的難得的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作者將具體研究對象置於更廣泛的學術史脈絡和關鍵性理論問題論爭譜系中來加以考察,一方面梳理了英語世界史學理論領域在歷史知識客觀性問題上的發展線索,另一方面又貼近學術前沿,考察了新實用主義路向在這一問題上取得的進展和可能的得失。這一研究,既有助於我國學界更清晰深入地瞭解英語學界在史學理論這一核心問題上的由來與進展,又為在批判借鑒的基礎上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加強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契機。
作者簡介
顧曉偉,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後到清華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西方史學理論和史學史的研究和教學。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史學史研究》等雜誌發表論文十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曾榮獲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代表譯著有《史學原理》《大變革時代的歷史哲學》等。
名人/編輯推薦
在當前這個後現代、後真相的時代,知識客觀性問題重新成為國際學術界關注的焦點。該書梳理了英語學界在該問題上的百年紛爭及其背後的哲學理路,並在此基礎上探尋新實用主義在重建客觀性上的可能前景。作者以極清晰的邏輯和語言展現了這個複雜問題的來龍去脈和最新進展,為中國學界提供了理解這一核心問題的極佳導引。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