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事巴托比/老人與海(電子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老漁夫桑地雅哥則是個努力與大自然拚博、奮鬥不懈的硬漢,最終也許會被摧毀,但不會被打敗。
一個不願意說,一個盡全力做,以消極或積極的態度面對孤立無援的境地。美國文豪梅爾維爾和海明威各以青年巴托比和老人桑地雅哥,寫出人面臨困境的兩極反應,凸顯出個人小我和外在世界拔河的艱險……
錄事巴托比
在華爾街開業的老律師,原先已聘請了三位性格各異的雇員,然而隨著業務擴展,他又雇用了一個名叫巴托比的青年來擔任錄事。巴托比在謄寫法律文件方面表現沉著穩定,使老律師很放心,想要指派其他業務,怎料請巴托比協助核對文件時竟被他拒絕。不光如此,巴托比除了抄錄外的其他工作,全都以一句「我寧可不做」來回覆,他堅決的態度讓老律師和同事十分惱火,即使老律師詢問他不斷拒絕的原因,他也不予以回應。某個星期日上午,老律師剛好有事來到事務所,發現巴托比原來住在辦公室……
老人與海
一名古巴老漁夫隻身在海上捕魚,八十四天都一無所獲,第八十五天終於出現一條超大的馬林魚,便與大魚展開生死拚搏。大魚把老人和小船拖行了兩天兩夜才筋疲力盡,最終被老人刺死並綁在船邊,未料返航時卻遇上鯊魚群襲擊,老人又身陷另一場惡戰,回到港口時只剩下馬林魚的殘骸。
本書譯者余光中身兼作者、學者、譯者,早在七○年代,他已著手譯介世界名著,為當時封閉的台灣文化引進活水。他認為「翻譯是一門近似的藝術」、「譯無全功」,對遣詞用字特別講究,不斷修訂前譯,精益求精。余光中翻譯《錄事巴托比》的譯本,最早刊於一九七○年十二月的《純文學》,後收錄於一九七二年八月由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美國短篇小說集錦(1)」。他也是《老人與海》第一位中譯者,一九五二年看見九月號《生活》雜誌後便著手翻譯,十二月初於報章連載,後來一九五七年重光文藝社印行、二○一○年譯林出版社出版時,更是大刀闊斧地審慎修改。梅爾維爾的《錄事巴托比》和海明威名作《老人與海》,經由余光中文白並用的生花妙筆和一再修訂,而在華文世界輪迴重生。
作者簡介
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1891)
一八一九年生於美國紐約,因家境因素而中途輟學,先後擔任過農夫、銀行職員、小學教師等工作,也曾擔任水手出海捕鯨。一八四五年起投入小說創作,以《白鯨記》、《水手比利.巴德》、《錄事巴托比》等作品揚名後世。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
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小說家,也是「失落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表現出對當時社會和人生的迷惘,樸實簡勁的寫作風格也深刻影響了後世文壇。一九五二年以《老人與海》榮獲普立茲獎,並於一九五四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告別戰爭》(A Farewell to Arms)、《死在下午》(Death in the Afternoon)、《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有與無》(To Have and Have Not)、《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等。
余光中(1928~2017)
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詩風與文風的多變、多產、多樣,盱衡同輩晚輩,幾乎少有匹敵者。從舊世紀到新世紀,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台、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學院院長,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台灣中山大學及政治大學之榮譽博士。先後榮獲「南京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第三十四屆行政院文化獎等。
著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陽點名》、《在冷戰的年代》等;散文集《逍遙遊》、《聽聽那冷雨》、《青銅一夢》、《粉絲與知音》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舉杯向天笑》、《從杜甫到達利》等;翻譯《理想丈夫》、《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不可兒戲》、《梵谷傳》、《濟慈名著譯述》等,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二)、《秋之頌》等,合計七十種以上。
序
譯序
我一生中譯過三本中篇小說,依序是漢明威的《老人和大海》、毛姆的《書袋》(The Book Bag)、梅爾維爾的《錄事巴托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我譯的《老人和大海》於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日迄一九五三年一月廿三日在台北市《大華晚報》上連載,應該是此書最早的中譯;但由重光文藝出版社印成專書,卻在一九五七年十二月,比張愛玲的譯本稍晚。隔了五十三年,我早年的譯本現在交由南京譯林出版社出版,改名為《老人與海》,作者也改稱海明威。其實我仍然覺得「漢」比「海」更接近原音。
當年我譯此書,剛從台灣大學畢業,譯筆尚未熟練,經驗更是不足,實在相當自不量力。衡以今日的水準,當年的這譯本只能得七十分。海明威半生的專業是做記者,報道也以戰爭為主,所以他的文體習於冷眼旁觀。簡潔而且緊湊,句子不長,段落也較短。這種文體有意避免以主要子句統攝幾個附屬子句的漫長複合句,而代之以單行的Simple sentence,所以在冗長繁瑣的維多利亞體之後出現,頗有廓清反璞之功。我常覺得英文正如其他西文,是尊卑有序、主客分明的語言(language of subordination);中文則不然,即使長句,也是由幾個身份相當的短句串聯而成,是前呼後應、主客不分的語言(language of coordination)。海明威的句子往往是一個單行句後跟另一單行句,中間只用and來聯繫。下面是兩個例句:
The fish had turned silver from his original purple and silver, and the stripes showed the same pale violet colour as his tail. They were wider than a man's hand with his fingers spread and the fish's eye looked as detached as the mirrors in a periscope or as a saint in a procession.
就算在複合句中,海明威的附屬子句也往往簡短明瞭,例如:
They were very tiny but he knew they were nourishing and they tasted good. The old man still had two drinks of water in the bottle and he used half of one after he had eaten the shrimps
這種乾淨簡明的句法,對詹姆斯(Henry James)與喬艾斯(James Joyce)誠為一大反動,可是拿來翻譯卻並不容易,正如陶潛的詩也並不好翻。
另一方面,海明威是陽剛體的作家,愛向敢作敢為、能屈能伸的好漢去找題材,筆下常出現戰士、拳師、獵人、鬥牛士。《老人與海》的主角桑地雅哥是古巴的老漁夫,在岸上他只跟小男孩對話,在海上只能自言自語,所能使用的詞彙不但有限,更得配合那一行業的口吻。所以翻譯起來必須對準其身份,不可使用太長、太花、太深的字眼或成語。這要求對五十多年前的我,反而頗難應付,其結果是譯得太文,不夠海明威。我也頗有自知,曾語友人,說我的中譯像是白手套,戴在老漁夫粗獷的手上。
五十多年後將此書譯本交給譯林出版社出版,我不得不抖擻精神大加修正,每頁少則十處,多則二十多處,全書所改,當在一千處以上,所以斷斷續續,修改了兩個月。新譯本力求貼近原文風格,但是貼得太近,也會吃力不討好。海明威力避複合長句,往往把一句話拆成兩句來說,所以第二句常以but或and起頭。此外,原文有許多代名詞,舊譯本無力化解,常予保留。後來經驗豐富,已能參透英語文法,新譯本知所取捨,讀來就順暢多了。
問題當然不止這些,其中一個仍來自代名詞,例如這麼兩句:The fish was coming in on his circle now calm and beautiful looking and only his great tail moving. The old man pulled on him all that he could to bring him closer.裡面的兩個his、兩個him當然都是指大魚,但是he卻是指老漁夫,實在易生誤會。這不能怪海明威,只能怪英文的文法容許在同一短句之中用同一代名詞代表不同的人物。例如朱艾敦名詩《亞歷山大之盛宴》就有這麼四行:
The master saw the madness rise, His glowing cheeks, his ardent eyes; And, while he heaven and earth defied, Changed his hand, and checked his pride.
第二、三兩行的his,he都指亞歷山大,但第四行的兩個his,前者是指樂師提馬歇斯,後者卻是指亞歷山大。《老人與海》之中,老人與大魚的代名詞都是he或him,為便於分別,我就把大魚稱為「它」了。
《老人與海》真是一篇陽剛、壯闊、緊湊的傑作。人際關系只在岸上,存於老人與男孩之間。但是海上的關係卻在人獸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老人與大魚的關係,先是敵對,也就是獵人與獵物,但是大魚既被捕殺,綁在船邊,老人、小船、大魚就合為一體,以對抗來犯的鯊魚群了。至於大海呢,則相當暖昧,可友可敵,亦友亦敵。對於漁夫這種「討海人」說來,大海提供了獵場,提供了現捕現吃的飛魚和鮪魚,還有灣流與貿易風,但是灣流也潛藏了兇猛的鯊群,令人防不勝防。老人雖然獨力勇捕了十八英尺長的馬林魚,卻無力驅殺爭食的「海盜」。他敗了,但是帶回去的馬林殘骸,向眾多漁夫見證了他虜獲的戰利品並非誇大,而是真正的光榮。故事結束時,老人不甘放棄,仍然和男孩準備再跨海出征。
余光中二○一○年五月二十日於高雄市中山大學
譯序(1957年版)
漢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是二十世紀的一位小說大家;作品的分量雖不很重,享譽之盛恐怕在今日的世界文壇,尚無人能分庭抗禮。惟其原因,則漢明威之為廣大讀者所崇拜,與拜倫之為十九世紀讀者所崇拜相同。作者的英雄色彩增加了讀者對其作品的興趣;拜倫之遁於異教世界正如漢明威之遁於野蠻大陸,拜倫之泳渡達達尼爾海峽正如漢明威之行獵於非洲、捕魚於古巴,拜倫之義援希臘正如漢明威成之參加西班牙內戰。而二人之作品複同樣富於浪漫氣氛、異國情調、驚險場面、殘酷經驗和大自然的壯觀,且均著意表現失卻價值的人生和主角面臨死亡的反應。拜倫和漢明威的反文明和反知識分子實在都是知識分子自卑感的作祟。漢明威作品中主角的男性實在是強調得過分了一點,宜乎史泰茵女士(Gertrude Stein)贈以「最羞澀,最驕傲,最芳香」的形容詞,事實上漢明威自恨不能身為鬥牛士貝爾蒙特(Juan Belmonte),正如拜倫自恨不是海盜崔羅尼(Trelawny)。
漢明威的重要作品,依年代的次序述說,有《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26)、《告別戰爭》(A Farewell to Arms, 1929)、《死在下午》(Death in the Afternoon, 1932)、《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 1935)、《有與無》(To Have and Have Not, 1937)、《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40),和這本《老人和大海》。英國詩人史班德則認為就現代主義的觀點而言,《在我們的時代》(In Our Time)是他最佳的作品。他的短篇故事亦甚有地位,可以《殺人者》(The Killers)為其代表作。有些批評家認為,漢明威如能傳後,則使他傳後者,將是他的寫作技巧──他那打破傳統修辭的樸實簡勁的風格──而不是他作品的內容。
《老人和大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出版於一九五二年,最初發表在九月一日的《生活》雜誌上。《老人和大海》出版後,曾獲批評界一致的推崇,更先後得到普利策和諾貝爾獎金(美國作家得此雙重榮譽者,僅奧尼爾、賽珍珠、劉易斯與漢明威四人),複為好萊塢以重金購得攝製權,由史本塞‧屈賽主演,拍成電影。
我想漢明威在意匠經營此書之時,心中必有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巨著《白鯨》(Moby Dick)的影子。二書相似之處太多了:漢明威筆下的這位崇拜瑪麗蓮‧夢露前夫,棒球名手第馬古奧的古巴老漁人,自然不是梅爾維爾筆下那位籠罩於宗教的象徵氣氛中的阿哈布船長;以白鯨為死敵的阿哈布自然更非視巨魚為兄弟的老人。可是一個人的命運和一條魚(嚴格說來,馬林魚是魚,但鯨「魚」只是海中的哺乳動物,並非魚)的命運如此不可分割,一個凡人無法抗拒大自然背後的力量的這種悲劇,則二書是相同的。
《老人和大海》的原文不過二萬七千字。據漢明威自己說,他曾先後校讀此書達二百遍之多;所謂千錘百煉,爐火純青,自不待言。不過其中至少有一個詞──一個星的名字──恐怕是寫錯了。我是指書中的「萊吉爾」(Rigel)一詞。
現在海上已經昏黑,因為九月間,太陽落後,天很快就黑了。他(指老人)倚著船頭那磨舊了的木板,盡量休息。初夜的星星已經湧現。他不識萊吉爾的名字,卻望得見它,並且知道不久群星都會出齊,他便有那些遙遠的朋友(指群星)做伴了。1
按:萊吉爾學名叫做Beta Orionis,中文叫做參宿七,原是獵戶座(Orion)中與貝多格斯(Betelgeuse,亦即Alpha Orionis,中文為參宿四)遙遙相對,夾峙於玲攏三明星左右的一顆淡藍色一等巨星。獵戶座是輝映於冬夜太空的一大星座,自十二月起以迄四月,都燦爛可見。如以台北附近地區而言,獵戶座自十一月一日起,每晚九時即自東南地平湧起。但因星體每晚恒較前一晚四分鐘出現於同一位置,故在相差六十夜的九月之間,獵戶座之出現於東南地平,應為上午一時。老人在古巴的百都啥瓦那以北的海面捕魚,其緯度相當於台灣的嘉義,星座出沒的情形可說和台灣所見完全相同。然則子夜始升起之星座,不能見之於初夜的天空,是無可置疑的了。美國女作家華頓(Edith Wharton)在她的小說《伊坦‧弗洛姆》(Ethan Frome)中描寫馬薩諸塞州的冬夜,謂「村上到處蓋著兩尺厚的雪……北斗七星倒懸著冰柱似的鋒芒,獵戶座發出閃閃的寒光」。詩人弗羅斯特(Robert Frost)的作品《剖星者》(The Star-splitter)裡也提起冬夜大地冰封,獵戶座諸星跨過群山形成的圍籬。由此看來,參宿七之不見於新大陸九月之晚空,明矣。
《老人和大海》在中國已有好幾種譯文;最初印成單行本者,恐怕要推《拾穗》月刊的譯文,但是《拾穗》之連載本書譯文尚遲於《大華晚報》之連載筆者的譯文(自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日起,至一九五三年一月廿三日止)。因此筆者的譯文可說是最早的中譯本了。譯文在四年前連載時,曾有教處蒙吳炳鐘先生指正;及此次付印單行本,又另有數處曾經請益於夏濟安先生;耿修業先生賜本書以連載於《大華晚報》的機會;陳紀瀅先生在市面上有了幾種中譯本之後猶毅然將本書收為重光文藝出版社的叢書之一;這些,都是譯者深深感謝的。
余光中一九五七年九月六日於台北
目次
導論 余譯鉤沉與新生──寫在《老人與海》及《錄事巴托比》合訂本出版之前 單德興
《老人與海》譯序(二○一○年版)
《老人與海》譯序(一九五七年版)
錄事巴托比
老人與海
《錄事巴托比》譯後
書摘/試閱
《老人與海》譯序(二○一○年版)
我一生中譯過三本中篇小說,依序是漢明威的《老人和大海》、毛姆的《書袋》(The Book Bag)、梅爾維爾的《錄事巴托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我譯的《老人和大海》於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日迄一九五三年一月廿三日在台北市《大華晚報》上連載,應該是此書最早的中譯;但由重光文藝出版社印成專書,卻在一九五七年十二月,比張愛玲的譯本稍晚。隔了五十三年,我早年的譯本現在交由南京譯林出版社出版,改名為《老人與海》,作者也改稱海明威。其實我仍然覺得「漢」比「海」更接近原音。
當年我譯此書,剛從台灣大學畢業,譯筆尚未熟練,經驗更是不足,實在相當自不量力。衡以今日的水準,當年的這譯本只能得七十分。海明威半生的專業是做記者,報道也以戰爭為主,所以他的文體習於冷眼旁觀。簡潔而且緊湊,句子不長,段落也較短。這種文體有意避免以主要子句統攝幾個附屬子句的漫長複合句,而代之以單行的Simple sentence,所以在冗長繁瑣的維多利亞體之後出現,頗有廓清反璞之功。我常覺得英文正如其他西文,是尊卑有序、主客分明的語言(language of subordination);中文則不然,即使長句,也是由幾個身份相當的短句串聯而成,是前呼後應、主客不分的語言(language of coordination)。海明威的句子往往是一個單行句後跟另一單行句,中間只用and來聯繫。下面是兩個例句:
The fish had turned silver from his original purple and silver, and the stripes showed the same pale violet colour as his tail. They were wider than a man's hand with his fingers spread and the fish's eye looked as detached as the mirrors in a periscope or as a saint in a procession.
就算在複合句中,海明威的附屬子句也往往簡短明瞭,例如:
They were very tiny but he knew they were nourishing and they tasted good. The old man still had two drinks of water in the bottle and he used half of one after he had eaten the shrimps
這種乾淨簡明的句法,對詹姆斯(Henry James)與喬艾斯(James Joyce)誠為一大反動,可是拿來翻譯卻並不容易,正如陶潛的詩也並不好翻。
另一方面,海明威是陽剛體的作家,愛向敢作敢為、能屈能伸的好漢去找題材,筆下常出現戰士、拳師、獵人、鬥牛士。《老人與海》的主角桑地雅哥是古巴的老漁夫,在岸上他只跟小男孩對話,在海上只能自言自語,所能使用的詞彙不但有限,更得配合那一行業的口吻。所以翻譯起來必須對準其身份,不可使用太長、太花、太深的字眼或成語。這要求對五十多年前的我,反而頗難應付,其結果是譯得太文,不夠海明威。我也頗有自知,曾語友人,說我的中譯像是白手套,戴在老漁夫粗獷的手上。
五十多年後將此書譯本交給譯林出版社出版,我不得不抖擻精神大加修正,每頁少則十處,多則二十多處,全書所改,當在一千處以上,所以斷斷續續,修改了兩個月。新譯本力求貼近原文風格,但是貼得太近,也會吃力不討好。海明威力避複合長句,往往把一句話拆成兩句來說,所以第二句常以but或and起頭。此外,原文有許多代名詞,舊譯本無力化解,常予保留。後來經驗豐富,已能參透英語文法,新譯本知所取捨,讀來就順暢多了。
問題當然不止這些,其中一個仍來自代名詞,例如這麼兩句:The fish was coming in on his circle now calm and beautiful looking and only his great tail moving. The old man pulled on him all that he could to bring him closer.裡面的兩個his、兩個him當然都是指大魚,但是he卻是指老漁夫,實在易生誤會。這不能怪海明威,只能怪英文的文法容許在同一短句之中用同一代名詞代表不同的人物。例如朱艾敦名詩《亞歷山大之盛宴》就有這麼四行:
The master saw the madness rise, His glowing cheeks, his ardent eyes; And, while he heaven and earth defied, Changed his hand, and checked his pride.
第二、三兩行的his,he都指亞歷山大,但第四行的兩個his,前者是指樂師提馬歇斯,後者卻是指亞歷山大。《老人與海》之中,老人與大魚的代名詞都是he或him,為便於分別,我就把大魚稱為「它」了。
《老人與海》真是一篇陽剛、壯闊、緊湊的傑作。人際關系只在岸上,存於老人與男孩之間。但是海上的關係卻在人獸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老人與大魚的關係,先是敵對,也就是獵人與獵物,但是大魚既被捕殺,綁在船邊,老人、小船、大魚就合為一體,以對抗來犯的鯊魚群了。至於大海呢,則相當暖昧,可友可敵,亦友亦敵。對於漁夫這種「討海人」說來,大海提供了獵場,提供了現捕現吃的飛魚和鮪魚,還有灣流與貿易風,但是灣流也潛藏了兇猛的鯊群,令人防不勝防。老人雖然獨力勇捕了十八英尺長的馬林魚,卻無力驅殺爭食的「海盜」。他敗了,但是帶回去的馬林殘骸,向眾多漁夫見證了他虜獲的戰利品並非誇大,而是真正的光榮。故事結束時,老人不甘放棄,仍然和男孩準備再跨海出征。
余光中二○一○年五月二十日於高雄市中山大學
《老人與海》譯序(一九五七年版)
漢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是二十世紀的一位小說大家;作品的分量雖不很重,享譽之盛恐怕在今日的世界文壇,尚無人能分庭抗禮。惟其原因,則漢明威之為廣大讀者所崇拜,與拜倫之為十九世紀讀者所崇拜相同。作者的英雄色彩增加了讀者對其作品的興趣;拜倫之遁於異教世界正如漢明威之遁於野蠻大陸,拜倫之泳渡達達尼爾海峽正如漢明威之行獵於非洲、捕魚於古巴,拜倫之義援希臘正如漢明威成之參加西班牙內戰。而二人之作品複同樣富於浪漫氣氛、異國情調、驚險場面、殘酷經驗和大自然的壯觀,且均著意表現失卻價值的人生和主角面臨死亡的反應。拜倫和漢明威的反文明和反知識分子實在都是知識分子自卑感的作祟。漢明威作品中主角的男性實在是強調得過分了一點,宜乎史泰茵女士(Gertrude Stein)贈以「最羞澀,最驕傲,最芳香」的形容詞,事實上漢明威自恨不能身為鬥牛士貝爾蒙特(Juan Belmonte),正如拜倫自恨不是海盜崔羅尼(Trelawny)。
漢明威的重要作品,依年代的次序述說,有《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26)、《告別戰爭》(A Farewell to Arms, 1929)、《死在下午》(Death in the Afternoon, 1932)、《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 1935)、《有與無》(To Have and Have Not, 1937)、《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40),和這本《老人和大海》。英國詩人史班德則認為就現代主義的觀點而言,《在我們的時代》(In Our Time)是他最佳的作品。他的短篇故事亦甚有地位,可以《殺人者》(The Killers)為其代表作。有些批評家認為,漢明威如能傳後,則使他傳後者,將是他的寫作技巧──他那打破傳統修辭的樸實簡勁的風格──而不是他作品的內容。
《老人和大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出版於一九五二年,最初發表在九月一日的《生活》雜誌上。《老人和大海》出版後,曾獲批評界一致的推崇,更先後得到普利策和諾貝爾獎金(美國作家得此雙重榮譽者,僅奧尼爾、賽珍珠、劉易斯與漢明威四人),複為好萊塢以重金購得攝製權,由史本塞‧屈賽主演,拍成電影。
我想漢明威在意匠經營此書之時,心中必有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巨著《白鯨》(Moby Dick)的影子。二書相似之處太多了:漢明威筆下的這位崇拜瑪麗蓮‧夢露前夫,棒球名手第馬古奧的古巴老漁人,自然不是梅爾維爾筆下那位籠罩於宗教的象徵氣氛中的阿哈布船長;以白鯨為死敵的阿哈布自然更非視巨魚為兄弟的老人。可是一個人的命運和一條魚(嚴格說來,馬林魚是魚,但鯨「魚」只是海中的哺乳動物,並非魚)的命運如此不可分割,一個凡人無法抗拒大自然背後的力量的這種悲劇,則二書是相同的。
《老人和大海》的原文不過二萬七千字。據漢明威自己說,他曾先後校讀此書達二百遍之多;所謂千錘百煉,爐火純青,自不待言。不過其中至少有一個詞──一個星的名字──恐怕是寫錯了。我是指書中的「萊吉爾」(Rigel)一詞。
現在海上已經昏黑,因為九月間,太陽落後,天很快就黑了。他(指老人)倚著船頭那磨舊了的木板,盡量休息。初夜的星星已經湧現。他不識萊吉爾的名字,卻望得見它,並且知道不久群星都會出齊,他便有那些遙遠的朋友(指群星)做伴了。1
按:萊吉爾學名叫做Beta Orionis,中文叫做參宿七,原是獵戶座(Orion)中與貝多格斯(Betelgeuse,亦即Alpha Orionis,中文為參宿四)遙遙相對,夾峙於玲攏三明星左右的一顆淡藍色一等巨星。獵戶座是輝映於冬夜太空的一大星座,自十二月起以迄四月,都燦爛可見。如以台北附近地區而言,獵戶座自十一月一日起,每晚九時即自東南地平湧起。但因星體每晚恒較前一晚四分鐘出現於同一位置,故在相差六十夜的九月之間,獵戶座之出現於東南地平,應為上午一時。老人在古巴的百都啥瓦那以北的海面捕魚,其緯度相當於台灣的嘉義,星座出沒的情形可說和台灣所見完全相同。然則子夜始升起之星座,不能見之於初夜的天空,是無可置疑的了。美國女作家華頓(Edith Wharton)在她的小說《伊坦‧弗洛姆》(Ethan Frome)中描寫馬薩諸塞州的冬夜,謂「村上到處蓋著兩尺厚的雪……北斗七星倒懸著冰柱似的鋒芒,獵戶座發出閃閃的寒光」。詩人弗羅斯特(Robert Frost)的作品《剖星者》(The Star-splitter)裡也提起冬夜大地冰封,獵戶座諸星跨過群山形成的圍籬。由此看來,參宿七之不見於新大陸九月之晚空,明矣。
《老人和大海》在中國已有好幾種譯文;最初印成單行本者,恐怕要推《拾穗》月刊的譯文,但是《拾穗》之連載本書譯文尚遲於《大華晚報》之連載筆者的譯文(自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日起,至一九五三年一月廿三日止)。因此筆者的譯文可說是最早的中譯本了。譯文在四年前連載時,曾有教處蒙吳炳鐘先生指正;及此次付印單行本,又另有數處曾經請益於夏濟安先生;耿修業先生賜本書以連載於《大華晚報》的機會;陳紀瀅先生在市面上有了幾種中譯本之後猶毅然將本書收為重光文藝出版社的叢書之一;這些,都是譯者深深感謝的。
余光中一九五七年九月六日於台北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