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球迷的逆襲:挺球員、背紀錄、重情義,找回看球的初衷與樂趣
商品資訊
系列名:人生散步
ISBN13:9786263967212
替代書名:Rethinking Fandom: How to Beat the Sports-Industrial Complex at Its Own Game
出版社:時報文化
作者:克雷格‧卡爾卡特拉
譯者:劉宗為
出版日:2024/09/24
裝訂/頁數:平裝/240頁
規格:21cm*14.8cm*1.4cm (高/寬/厚)
重量:335克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告訴我們,如何當個有自主性的球迷,不再對球團過度死忠而被牽著走。」――
《思維誤判》作者基斯.洛爾(Keith Law)
「作者以他特有的分析能力與幽默感,指出今日球迷的熱情如何被濫用。他也提出了積極的解決辦法,讓我們用更健康、更理性的方式去欣賞球賽。本書是給新世代球迷最重要的指南。」――知名歷史播客麥可.鄧肯( Mike Duncan)
「本書是一帖苦口良藥,讓你在當個熱血球迷的同時,不會對這個領域的現實問題和不公不義視而不見。」――《芝加哥論壇報》專欄作家約翰.華納(John Warner)
球迷總是有許多無助的心情:
死忠支持心愛的球隊,但看不慣球團的無理作為……
努力存錢看球跟收集紀念品,但門票跟商品卻越來越貴……
球隊戰績越來越差,但球團老闆卻忙著在發展副業……
今日,職業運動已成為資本高度集中的場域。球團高層的作為與決策,往往與球迷所在意的運動精神與價值背道而馳。因此,當代的球迷不僅要關心球隊的戰績與球員的表現,還要探究球團經營的問題,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社會和道德議題。
本書作者卡爾卡特拉從小是亞特蘭大勇士隊的球迷(因為地方電視台的頻道被壟斷了),而在成為體育記者後,因為要陪孩子去看棒球,又成為了道奇隊的球迷。對他來說,成為球迷往往是許多偶然的因素促成,卻不知不覺成為生活的重心。
不過身為資深的棒球記者,他研究美國職業運動界數十年來的發展趨勢,發現有些球團並不看重球隊的輸贏或球員的權益,只想要花納稅人的錢蓋新場館、炒地皮,甚至用搬離主場來要脅政府。而在這些蠻橫作為的背後,球團依舊利用球迷的忠誠與激情來作為籌碼。
因此,作者提出多項策略,以幫助球迷找回單純看球的情懷與樂趣,特別是「支持球員而非球團」、「當個一日球迷與鍵盤教練也不錯」等。在這些深刻的觀察和評論中,他想提醒大家,球迷其實是有能力、有自主性的個體,若是能勇於發聲,不但能改變球隊經營者的決策,也能喚起整個社會對體育的熱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克雷格‧卡爾卡特拉(Craig Calcaterra)
前NBC Sports的首席棒球作家,創建了棒球部落格HardballTalk,也在NPR、彭博社、BBC和ESPN發表文章。
譯者簡介
劉宗為
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譯有《逃避自由》、《當亞里斯多德遇上佛洛伊德》、《關係免疫力》、《超減壓的BMW身心自療法》、《記憶強化全攻略》、《你可以喘口氣》、《預防失智大作戰》等書。
目次
前言 不爽不要看
第一部 職業運動界不是天堂
第一章 老派球迷的消逝
第二章 球隊拯救了城市?
第三章 蓋球場:爽到球團、苦到納稅人
第四章 球場的VIP席愈來愈多
第五章 那些年,他們搶著要輸球……
第六章 球員也是勞工
第七章 球場上的愛國主義
第二部 二十一世紀的球迷
第八章 轉隊並不可恥
第九章 球員比球團更值得鼓勵
第十章 佛系看球的悠閒感
第十一章 球迷上街頭
第十二章 當鍵盤教練跟紀念品收集者的樂趣
結語
致謝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老派球迷的消逝
我在一九八五年成為MLB亞特蘭大勇士隊的球迷,當時陣中的明星球員是外野手戴爾・墨菲(Dale Murphy)。除此之外,我還喜歡:
一壘手鮑勃・霍納(Bob Horner)
游擊手拉斐爾・拉米雷斯(Rafael Ramírez)
三壘手肯・奧伯凱爾(Ken Oberkfell)
二壘手格倫・哈伯德(Glenn Hubbard)
先發投手里克・馬勒(Rick Mahler)
後援投手吉恩・加伯(Gene Garber)
他們到了一九八六年球季都還留在勇士隊中。然而在一九八七年,霍納去日職養樂多隊打球,加伯被交易到堪薩斯皇家隊。接下來在一九八八年,拉米雷斯被交易到休斯頓太空人隊、奧伯凱爾到匹茲堡海盜隊,哈伯德成為自由球員去了奧克蘭運動家隊。在一九八九年,馬勒與辛辛那提紅人隊簽下了自由球員合約。最後,在一九九〇年,勇士隊將戴爾・墨菲交易到費城費城人隊。
在一九八五年到一九九〇年期間,勇士隊變得很糟,有四個賽季的排名墊底,另外兩個賽季排名倒數第二。然而在一九九一年他們完全扭轉局面,從最弱的球隊變成最強的隊伍,並贏得了國家聯盟冠軍,甚至僅差一勝即可獲得世界大賽冠軍(跟明尼蘇達雙城隊戰到最後一場)。那年整個賽季我都瘋狂地在為勇士隊加油,儘管我喜歡的球員都被交易出去或離開了。事實上,一九八五年的勇士隊班底早就消失了,當中沒有任何一名出現在一九九一年的國聯冠軍隊名單中。
羅馬哲學家普魯塔克當然不是棒球迷,但藉由他所提出的「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我們便能完全理解那幾年勇士隊以及往後職業運動隊伍的經營模式:
在希臘神話中,忒修斯和其他年輕人經歷了重重難關從特里克島返回雅典,而他們所搭乘的那艘船有三十支槳。該船後來被雅典人保留下來作為紀念,還保存到哲學家法勒魯斯(Demetrius Phalereus,西元前三五○至二八○)年)的時代。幾百年來,他們陸陸續續將船上破舊腐蝕的木板取下,換上新的、好的木料。後世哲學家常常用這艘船當例子,用來討論事物變化的邏輯問題;有一方認為那艘船仍舊是原本的船,而另一方則主張它已經不是同一艘船了。
長期下來,那艘船上每塊木板都換過一次了,那麼它還是原來的船嗎?如果不是,那又是在哪個時間點失去了忒修斯之船的特徵呢?只是換掉一塊木板就不成問題,但若有一半以上的木板都是新的呢?如果勇士隊的老將全都被交易到費城人隊,那哪一隊才是真正的勇士隊?
幾個世紀下來,各派的哲學家(大概都不是棒球迷)針對這個悖論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法,但沒有一個能讓眾人心悅誠服。有些人認為,只要換過的木板超過一半,就不再是原本的船了,正如亞特蘭大勇士隊的明星球員先後走了一大半。不過,小時候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不!那已經不再是原本的勇士隊了!」畢竟有些替換後的木板——湯姆・葛拉文(Tom Glavine)、約翰・史莫茲(John Smoltz)以及大衛・賈斯提斯(David Justice)——都是很厲害的選手。
其他哲學家則聲稱,事物一有變化,其同一性就蕩然無存了。據此,在霍納離開勇士、加入養樂多燕子隊後,就不再是我原本所喜愛的那支球隊了。這種說法顯然相當荒謬。雖然球員經常在不同球隊間遊走,但球迷也不會每年都重新選擇自己要支持的隊伍,更不可能在球季內變來變去。再說,當時霍納已經開始發胖、體能過了巔峰期;那塊木板的確是該被換掉了。
另一個解決方案來自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他直接跳過那些令人絞盡腦汁的哲學討論,而是建議大家,「忒修斯之船」可以應用在你喜歡的任何事物上。換句話說,一切都是相對的:一九八五年、一九九一年和二〇二二年的勇士隊都是同一支球隊。就盡情去歡呼喝彩吧!
我認為,維根斯坦的解決方案就是大部分球迷的因應之道,反正球員總是來來去去、陣容每年都會更動。然而問題在於,球迷這麼做正是在為企業的商標、代表色和圖像加油。喜劇演員傑瑞・史菲德(Jerry Seinfeld)因此開玩笑說:「既然每年隊上的球員都不同,那麼仔細想想,身為球迷就是在支持那件球衣,盲目地為它加油吶喊。」
史菲德講出這個笑話時,美國職棒的自由球員制度(free agency,簡稱FA)才存在十五年而已,而當今職籃和美式足球通行的自由球員制也才落實沒幾年而已。心愛的球員在某個時間點突然離開原本所待的球隊,球迷都會感到好奇甚至不安。體育專欄作家會藉此抨擊球員的貪婪與不忠誠,富有的球隊老闆也聲稱,若要付高薪留住這些自由球員,球團就會破產。真實情況遠非如此。然而大多數的球迷卻都接受了這些說詞,所以不再將球員視為偶像或英雄,而是球團的傭兵。隨著球員的來來去去,球迷對於球隊、隊徽和球衣的依戀便更加牢固,就如同雅典的忒修斯之船一樣。
從崇拜球員到崇拜球衣
我們會為某支球隊的象徵和球衣加油歡呼,是出於某些心理因素。正如前文所述,有些球迷認同是從家族繼承而來的,也通常是以地區為劃分基礎。雖然球員來來去去,但「某某城市的驕傲」填補了我們內心的缺憾。這種地方認同其實與球賽本身無關。有些專業的球迷是為了欣賞力與美而去觀看賽事,但更多球迷是喜歡壁壘分明的對立感(但這種心態也沒有錯)。
傳統的地方認同感能激發球迷的熱情和動機,但近年來新式的球迷文化卻越來越跟運動脫節。
針對球員在場上表現,許多統計專家運用了大量數據來進行高等分析,亦即賽伯計量學。麥克・路易斯(Michael Lewis)在二〇〇三年的暢銷書《魔球》正是在談這門學問,還有人據此改編成了電影。賽伯計量學等棒球統計學存在很久了,但在路易斯的著作問世前,握有實權的球團管理階層鮮少根據統計數據下決策。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情況大大改變了,現在人人都很重視數據分析,球團在評估球員的能力與價值時,也改用了全新的方法。
在《魔球》裡,對賽伯計量學感興趣的年輕管理階層有如渺小的大衛,必須對抗巨人歌利亞,也就是老一輩的球團掌權者。運動家隊的經理認為,舊的思考框架和評估方式欠缺效能,不如改用進階的數據分析法。因此,他簽下優秀、有用但卻遭到忽視的球員,並以低成本建立起具有競爭力的隊伍。這種奮鬥的故事吸引了許多球迷,特別是那些熟悉統計分析的人;他們懂得用賽伯計量學去評估球員的表現,也鑽研過球隊的運作模式。反過來說,老派方法就有很多限制,哪怕是經營球隊多年、具有威望的前輩,也跟不上時代了。
結果,球迷就更加推崇那些聰明、能善用賽伯計量學的高階主管。事實上,他們都是在為球團加油歡呼。是的,老派的棒球人確實有問題,但在談合約的球員也連帶受害。賽伯計量學的支持者都在讚揚花小錢組王牌球隊的管理者,並取笑對數字不精明的守舊老闆。大家都在討論,有哪些球團看走了眼,付了過高的薪資給中看不中用的棒球明星。他們依舊是在為球隊加油,但受到讚美的是管理階層而不是球員。
另一個更加走鐘的球迷文化出現在冰球場上。球迷和媒體都害怕這項運動被邊緣化,所以竭盡全力去宣傳,說這是最優越的技競運動。他們都吹噓說,冰球運動員勇猛頑強,不容易因傷缺賽,上場後也不驕縱,就像藍領工人那樣苦幹實幹。總而言之,冰球選手既高尚又有道德;球迷光是欣賞比賽還不夠,還要讓這項運動變成最頂級、最受歡迎的賽事。對他們來說,場上最重要的不是球隊或球員,而是其他事物。
類似的現象在大學賽事中也越來越常見,有些球迷不光是對所愛的球隊及球員死忠,對整個地區聯盟也一樣支持。舉例來說。阿拉巴馬大學與中西部的「大十聯盟」(Big Ten Conference)球隊比賽時,有些喬治亞大學的球迷會到場加油。因為阿拉巴馬大學勝利的話,這兩所大學所同屬的東南聯盟(Southeastern Conference)就會受到矚目,喬治亞大學在體育界裡的地位就會提升。同樣地,在美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舉辦的賽事中,有些奧克拉荷馬大學的球迷會跑去支持原本的死對頭堪薩斯大學,因為兩隊都屬於「大十二聯盟」(Big 12 Conference)。不過,若回到地區聯盟的賽事中,這些球迷就會回到母隊,不再為其他球隊加油。體育心理學家常提到,球迷加油的動力是來自於敵我的內外之分以及歸屬感。因此,這種為死對頭加油的行為反而違反常理。
我所見過最為脫節的球迷心態,應該是與NFL有關。在過去十年,該聯盟的總裁羅傑・古德爾(Roger Goodell)毫不掩飾地表示,該聯盟的各項業務,包括行銷、電視轉播、公共關係、聯盟管理和球員紀律等,都應該以「保護盾牌」作為最優先考量,也就是聯盟本身的代表商標。古德爾用這個說法來描述他對於NFL的運作、形象及收入所肩負的職責。對古德爾來說,他得善盡工作上的職責,也就是增加聯盟的收益。然而,「保護盾牌」已滲透到該聯盟的營運與辦公室以外的其他領域。針對相關的批評,古德爾的回應方式定調了聯盟的價值與特質。NFL販售著印有盾牌的帽子、T恤和連帽衫,而為數眾多的球迷還真的買單。
他們膜拜球衣、為球隊的制服組及其高層加油,用抽象的角度與高傲的心態去看球。他們擁抱NFL的商標,成為整個聯盟的後盾。事實上,這種文化是在呈現某種消費模式,且完全悖 離了單純看球、欣賞運動員表現的傳統,也不再與志同道合的球迷組成小圈圈。在消費文化下,只要球場內外發生某些有違我們個人理念的事情,我們內心便會感到非常矛盾。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