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謠風議與漢唐社會(簡體書)
1917列寧在火車上:世界陷入紅色風暴的前八天
臺灣史研究名家論集:二編(共十五冊)
繼承法制之研究(二)
安居大高雄:103高雄市公寓大廈執行成果專輯(附光碟)
長空萬里:空軍飛行員的故事
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全16冊)
中華民國102年勞動檢查年報
麻醉口袋書(第4版)(簡體書)
紙上戲台:粵劇戲橋珍賞(1910s-2010s)(電子書)
怪誕馬戲團(簡體書)

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歌謠風議與漢唐社會(簡體書)
滿額折

歌謠風議與漢唐社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商品簡介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歌謠風議包括歌謠、民謠、童謠、訛言、訛謠以及特定歷史情境下使用的俗語、諺語等,是漢唐史籍中常見的一類評議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預言歷史變局和借鑒歷史經驗的輿論形態。
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歌謠風議都是因人而起、緣事而發的,是在一定時代、一定社會文化和政治背景之下的產物,它們反映了民眾的生存狀況和情感意願,是古代民眾生活與思想實踐的直接反映。歌謠風議在社會上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廣泛傳播開來,不僅能夠成為發生重要影響的公眾輿論,而且其本身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風俗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唐時期廣泛存在的歌謠風議是民眾和一部分官僚士人對現實政治和生活的批評和意見,可以看作是普通民眾參與社會政治的一種特殊手段。漢唐時期的統治者注重歌謠風議的輿論作用,經常派遣皇帝身邊的近侍作為風俗使者分路巡行天下,收輯歌謠。形成了秦漢時期的采詩觀風、南北朝時期的風俗巡使制度和唐代禦史的風聞彈事制度。漢唐統治者意識到歌謠風議的下情上達作用,經常根據歌謠風議對地方官進行監督甚至黜置,有的統治者也會根據歌謠風議調整統治措施和統治方法。這樣就在普通民眾和統治上層之間通過歌謠風議形成了一種政治和社會的互動關係。這種互動對於我國古代的社會機制及其良性運轉,具有積極的意義。漢唐統治者對歌謠風議的採納和有效因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唐社會治理的水平。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