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15(三)凌晨網頁進行維護,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文化心燈
滿額折

文化心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與其說李喬是為了撰寫文學與文化評論而長期廣泛大量地閱讀,不如說剛好相反,他是「凝視現實有感——大量閱讀,深化思考——論述問題,提出解方」。李喬的知識飢渴症,是因為他有持續關心,想要釐清、解釋、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攸關他所生存的島嶼,以及與他一起共頻呼吸的島嶼子民。

這些問題不是一本書、一種主義、一類思潮可以釐清與解答。

 

那個被怪獸追趕的惡夢,既是指涉「生命是痛苦的符號」,也是臺灣命運的隱喻,惡夢纏繞的時間有多長,李喬閱讀、思考與寫作的時間就有多長。這不只是隱喻,這是李喬的生活現實與生命實體。

 

這個生命實體,從青年時期思索「痛苦的符號」開始。他所遇到的老師博學者眾,帶領他進入知識海域,如中國文字學、西方哲學、佛學、易學、心理學……等等,而他所自學的各種文藝思潮與文學理論,現代主義、存在主義、寫實主義、自然主義、浪漫主義、魔幻寫實、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後設理論,無所不包,

還有各種歷史書籍、符號學、語言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1990 年代開始,臺灣現實與臺灣命運的課題開始纏繞李喬,他的閱讀更積極更廣泛了:「約在1990 年之後十多年,我才始於自我強迫,終而狂熱投入,苦讀文化人類學的書籍,旁及現代民族、國家、權力、殖民、生態的論述,都是自修苦學(當然也向多位行家請益),顯然所學不完整。但我努力思索探索,追求體系性理解——這是我中老年後最美好的一部分。」

如此這般,李喬建構了一張幅員遼闊的閱讀地圖,地圖上密密麻麻註記了無數閱讀旅棧,每一個旅棧都幻變成無數評論,「雜學家李喬」誕生。所有的跨界閱讀都成為「雜學家李喬」的脊骨血肉,織就他的思考紋理與思想體系,更成為他的靈魂底色。我認為,李喬的評論甚至比他的小說更貼近「李喬本尊」,更能彰顯「思想家李喬」的整體面貌。

 

李喬以廣博雜學,試圖探索、描繪、解釋這個世界的紛繁現象,試圖揭露這個世界(特別是臺灣)的問題與困境,尋求解決的路徑與方法,成就了近二百萬字的評論文字,「雜學家李喬」、「思想家李喬」幾乎可以說是《評論卷》十冊最精簡最精準的註腳。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李喬,本名李能棋,1934年出生於苗栗大湖。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勤於涉獵各類知識,形成作品豐富內涵,創作包括小說、詩、散文、戲劇、雜文、評論等。精擅多樣類型,講究形式變化,主張「文學志在反抗」和「臺灣主體意識」,作品已有多國語言外譯。寫作之外,另亦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及公共事務。曾獲吳三連獎、國家文藝獎、臺灣文學金典獎、行政院文化獎等。

李喬全集主編簡介

黃美娥,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另亦擔任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臺灣圖書館臺灣學研究中心諮詢委員等,曾任臺灣大學臺文所所長、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臺灣文學研究與史料編纂,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論文百餘篇,另編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暨選集1603-1945》、《世界中的臺灣文學》等十餘種。曾獲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國家圖書館「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

評論卷主編簡介

楊翠,1962年生,臺中人,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自立晚報》副刊編輯、《自立週報》全臺新聞主編、《臺灣文藝》執行主編、臺中縣社區公民大學執行委員、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著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318運動事件簿》、《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傳記文學《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少數說話:臺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並與施懿琳合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與廖振富合著《臺中市文學史》。

目次

目次

向反抗的哲學家致敬

為臺灣而寫:李喬的文學、哲學與行動

為臺灣文學「做膽」

編輯凡例

 

「臺灣新文化」的基礎

《文化心燈》新版序

臺灣作家的自省

臺灣客家人的步法——寫於客協三週年

臺灣客家人的政治態度

臺灣人在曠野——李總統、司馬遼太郎對談讀後

大家來面對象徵符號

「臺灣民族主義」的幾個問題

「臺灣主體性」的追尋

臺灣需要教育革命

寶血洗禮與臺灣新生

「小臺灣」、「去中原」

歷史鍛鑄的臺灣人——馬關條約後的胎動

土地之愛與族群之花

樸素的真學問——《二十世紀臺佛轉型與發展》讀後

期待「臺灣文化人類學家」——敬序《臺灣文化與歷史的

重構》

朝向「臺灣學」——敬序《臺灣論》

隱藏的風景

有毒的諺語

媽祖與施琅之間

「二二八」在臺灣人精神史的意義

臺灣青年在「二二八」

後二二八的恨與愛

二二八紀念碑文

臺灣人的「後進國」意識

被遺棄與被移植

臺灣藝術的原點

綁架、用腳、蕃薯鳥

菩提與葫蘆

「臺北觀點」初探

新型國家

臺灣的文學文化

阿二e 影——像賊仔

如何評論「北港香爐」——臺灣的文學文化

文化解讀「陳進興」

選舉的文化觀察

「英雄」的崩潰

新臺灣人的深情——《人文與生態》與《臺灣生態史話

十五講》序

客家音樂的當代意義與發展

倫理的透明性——從「郭廷亮模式」談起

套房出租——限女性

人子的權力

「同年」:請安息!

臺灣文化與新國家

書摘/試閱

【內文】

套房出租——限女性

 

近年來常常會看到一則很突兀的招租小廣告:「套房出租:限女性」。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其中意涵卻十分「豐富」,外國人看了不知作何感想?國人一定是見怪不怪吧?

去年聖誕節,筆者受邀欣賞了一場鄉下幼稚園的音樂晚會。結束時發現,登臺表演的四十三位小朋友中,男孩僅僅三人而已。

筆者授課的淡水學院「臺灣文學系」,其男女性比例,據說是最接近的:十九比三十四。新竹聖經學院,顧名思義是以培植神職人員為目標,大一的男女生比例是二比十九。目前長老會已接受女性為牧師,可以預見的,十年、二十年後,臺灣的牧師大半是要「易性」了。

再看一些顯然逐漸「陰盛陽衰」的現象:各項文學獎得獎人,幾乎沒有例外是女勝於男;這是現下整個文壇實力分布的反映;作家詩人,甚至全藝文界也都女性多於男性。大學入學錄取率,男生愈來愈下降,以往被認為男生天下的理工科,女生也大舉攻占;請查查每年律師考試機率就知道,未來的司法界,男生大概怕是只在法警方面占優勢啦!男人怎麼了呢?臺灣的男性出了什麼錯?身為男性,尤其年輕一輩的能毫無感觸嗎?

是的,這是一個用腦,憑藉智力學識的時代,臉紅脖子粗,拳打腳踢的歲月遠颺了。以往的「男性沙文」,不公不義地壓迫女性,宰制共同的生活空間。這是事實。然而「好時光」已然不再。因為女性覺醒了、反抗了,她們理直氣壯,而她們擁有實力。以後的社會,男女站在平等地位,勝敗來自優劣,大家一樣,只有各憑本事。這個時刻,男人如果不能及時覺悟,不知力爭不敗,到了二十一世

紀中葉,男性只好乖乖以「第二性」自居。至於臺灣的男人,不出二十年,處境「不堪設想」……。

說明白一點:以往的男性優勢,已經把男性慣壞了,在今後公平競爭的現代社會,已經左支右絀窘態畢露。最明顯的是:錯誤的歷史經驗累積而成的缺點,恃強掠奪、粗心大意、蠻橫不講理、暴力傾向等。以往大家都如此,而女性又不得已地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於是顛倒是非而不知,長期陷溺而不覺,遂成為男人的自然性格。如今女性的挑戰步步升高,男人失去自省能力和公平競爭本事,而

且看來是「醉生夢死」,日夕之間將被取代還茫然無所知呢。到此,「我們男人」應該悲聲一哭!

據一位從事人類腦神經研究的年輕學者透露:依近年的科技發現——有些「事實」令人十分吃驚,其一是,從整體生物演化層面言,今天的人類演化的「實況」,很可能是「錯誤的發展」(這一點予神學上莫大啟示);其二是,不同人種,確實在神經結構上有些差異(此說可能造成族群政治的困擾);其三是,男女的腦神經發展上有不同處,而且女性優於男性。這一點應是給「我們」男性的當頭一棒……。

今後的「兩性戰爭」情勢如何?男下女上似乎是必然的趨勢。然而,女性會不會痛心於以往男性壓制女性之非,從更寬闊的境界著眼——力求「女男平等」呢?筆者以為不可能。因為女性也是人,是人就難逃人性的局限;女性未來不會因取得女男平權就罷手,而是取而代之,回過來形成「女性沙文主義」,壓迫不長進、居於弱勢的男性,宰制整個生活空間,就像歷史上男性中心的社會一樣。

在那男人陷於「第二性」的世代,男人能反攻嗎?復仇有望嗎?這一點已非如筆者這代老人能置喙的。區區當下目前「有一丁點」憂心的是:目前在臺灣言論市場上,風起雲湧,已然匯為巨流的「女性論述」,有些許論點導向,是相當值得大家思考、檢討的。言不盡意,留下餘緒供大家面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