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以錢乘旦教授開設的頗受北大學生歡迎的“大國崛起”課程為藍本,講述15世紀以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蘇聯、美國等九個世界大國崛起的歷史。本書講大國崛起不僅講基本故事,講一些有趣的情況,更著力於將大國問題、大國興衰的問題講清楚,尋找普遍規律和共性。跟隨錢教授的講述,讀者能夠明白:所謂“世界大國”是什麼?這個現象何以出現?在每一個歷史階段上,“世界大國”的特徵是什麼?為什麼一些國家崛起、另一些國家衰落,大國興衰的機制是什麼?
作者簡介
錢乘旦,歷史學博士,英國考文垂大學榮譽文學博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通訊會士。現為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國家社科基金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曾任第4—6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著有《在傳統與變革之間》《工業革命與英國工人階級》《西方那一塊土》等;主編《英國通史》(6卷)、《英帝國史》(8卷)、《世界現代化歷程》(10卷)等。曾擔任中央電視臺12集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的學術指導。
名人/編輯推薦
(1)作者錢乘旦教授是國內世界史泰斗,曾任央視紀錄片《大國崛起》學術指導,《風起云飛揚》一書是他聚十年之力講析大國崛起的一部新作。(2)《風起云飛揚》是《西方那一塊土》的姊妹篇,根據錢乘旦教授在北大的“大國崛起”通識課程改編成書,文字深入淺出,兼具學術性與趣味性,適合大眾讀者閱讀。 (3)全書四色印刷,圖文並茂,彩色插圖和地圖近200幅,與生動的文字相得益彰。
序
引 子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大風歌》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帝國
此後兩千余年
中國雄踞東亞大地
哺育和創造中華文明
…… ……
斗轉星移,天地輪回
浮云世事,過眼煙灰
五百年前西風起
方始見
大國起落興與衰
…… ……
目次
引子 ... v
第一講 總論:什麼是世界大國 ... 003
什麼是世界大國 ... 004
世界大國的共同特徵 ... 011
第一篇 重商主義大國
第二講 葡萄牙、西班牙:“世界”的發現者 ... 019
地理大發現 ... 020
對世界的影響 ... 034
為什麼是葡萄牙、西班牙 ... 042
第三講 荷蘭:重商主義的高峰 ... 057
低地之國 ... 058
民族獨立 ... 060
商業霸權 ... 063
“荷蘭的世紀” ... 068
第二篇 早期工業化大國
第四講 英國(上):統一國家的形成 ... 079
文明邊緣的海島 ... 080
中世紀的遺產 ... 085
民族國家的起點 ... 092
第五講 英國(下):第一個工業化國家 ... 099
尋找新的政治制度 ... 100
引領工業化發展方向 ... 112
為什麼是英國,及英國的失誤 ... 120
第六講 法國(上):艱難的立國之路 ... 129
從“高盧”到法國 ... 130
混沌的中世紀 ... 135
由戰亂到穩定 ... 138
專制主義典範 ... 147
第七講 法國(下):革命改造世界 ... 155
專制主義的危機 ... 156
革命的邏輯 ... 159
戰爭與革命 ... 169
革命的慣性與終結 ... 175
第三篇 資本主義強權大國
第八講 德國(上):破碎的德意志 ... 191
日耳曼,德意志,“德國” ... 192
從強大皇權到皇權虛懸 ... 195
分裂,分裂,更分裂 ... 199
第九講 德國(下):趕超現代化 ... 213
奧地利的盛衰 ... 214
普魯士的突起 ... 219
德國統一與崛起 ... 225
第十講 日本:東亞帝國夢 ... 241
“拿來主義”與“屏蔽效應” ... 242
“公武並立”與幕府政治 ... 247
明治維新與軍國主義形成 ... 250
帝國夢的破滅 ... 259
第四篇 20世紀超級大國
第十一講 蘇聯(上):俄羅斯的前世今生 ... 269
俄羅斯國家的形成 ... 270
俄羅斯帝國的崛起 ... 274
向現代世界靠攏 ... 288
西方還是東方? ... 292
第十二講 蘇聯(下):社會主義世界大國 ... 299
戰爭、改革與革命 ... 300
社會主義國家道路 ... 306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 314
蘇聯解體及其後 ... 322
第十三講 美國(上):從美國到美帝國 ... 329
美國特殊論:虛構的理論 ... 330
美國獨立:國家的出現 ... 336
美國發展:強國的形成 ... 345
美國擴張:帝國的道路 ... 352
第十四講 美國(下):當代資本主義集大成 ... 363
政治制度演變 ... 364
經濟體制轉型 ... 369
美國的現在和未來 ... 380
結語:世界新變局 ... 389
後記 ... 393
書摘/試閱
結語:世界新變局
21世紀正在經歷重大重組,四條線在當今世界交匯,形成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第一條線是生產方式的演變和社會形態的變化。人類生產方式歷經四次重大變化:最早的生產方式是漁獵采集,那是原始的生存狀態;後來發展出農業生產,包含耕作和飼養家畜,那是在大約8000—10000年之前;然後,在200多年前,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發展出工業生產力,推動了社會的巨大變化;最後,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起,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和智能時代,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所以,從生產方式演變的角度看,我們正處在一個新的轉型過程中。生產方式的轉變決定著人類社會的變化,這是世界新變局中最重要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條線。
第二條線是文明的發展和世界格局的演變。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兩河流域,以及尼羅河、印度河、黃河與長江流域,它們彼此之間很少有聯繫,各自發展成熟,這是遠古時期文明初生時的情況。進入上古時期,東亞的漢王朝和西歐的羅馬國家成為古典文明的典範,其發展程度不相上下、旗鼓相當,這個時候的世界格局呈現出東、西雙方平衡的態勢。然而到公元5世紀前後,由於“蠻族”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古代的希臘、羅馬文明由此告終,不再恢復;東方也出現“蠻族入侵”,即所謂“五胡亂華”。這以後,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亂局,到7世紀又進入新的繁榮期,唐王朝的崛起表明東亞文明不僅沒有中斷,反而更加輝煌。從此後東方和西方就拉開距離,西方進入所謂的“黑暗的中世紀”,致使在近1000年時間裡“東方先進、西方落後”的態勢始終不變。
大約在15世紀時西方開始崛起,最終翻轉了“東方先進、西方落後”的態勢。在這個過程中西方找到了兩件法寶:一是建立新型統一國家即現代民族國家,結束了中世紀的分裂,清除了西方落後的根本原因;二是發動工業革命,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把農業社會改造成工業社會,由此奠定了“西方發達、東方不發達”的局面。在工業力量和殖民手段的配合下,到19世紀末西方控制了整個世界,其他文明則似乎失去了生存的空間,處於生死存亡之際。但就在這個時候,從20世紀開始,全世界掀起了擺脫殖民統治、努力追趕現代化的熱潮。時至今日,現代化在很多國家已經取得重大成就,其中成就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幾乎都是人類古老文明的核心區,如伊朗、土耳其、印度、俄羅斯等等—當然還有中國。我們說這是一種“文明回歸”,其結果將改變“西方發達、東方不發達”的世界格局,這也是21世紀正在上演的世界大變局。
第三條線是國際體系的演變。從15世紀西方開始崛起,到21世紀世界新變局,這段時間就是本書討論的“大國崛起”時期;隨著各個“大國”的興衰起落,此衰彼長,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國際體系”。國際體系是在大國競爭中達到的平衡產物,每一個國際體系都是在激烈爭鬥後,重新組合國際地位的結果。人們一般認為,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署後形成第一個現代國際體系,確立了早期歐洲強國的大國地位。但從大國興衰的角度來看,《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前就已經有過好幾次國際權力重新分配的先例了。最早的一次應該是葡萄牙、西班牙兩國在教皇主持下劃定“教皇子午線”以瓜分世界(1493年),這是西方國家第一次劃分勢力範圍。1609年的《安特衛普條約》,標志著荷蘭獨立戰爭的勝利,也標志著荷蘭這個新興國家的崛起,荷蘭的海上霸權即將到來。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標志著法國獲得歐陸霸權,法國的大國地位終獲承認。而1688年的“光榮革命”,則表明荷蘭和英國之間正在上演霸權交接,英國將成為世界大國。
拿破侖戰爭的結束和維也納體系的形成(1815年),表明英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得以確立;此後一百年,是英國霸權的獨占期。一戰結束後形成的凡爾賽體系(1919年)是一個不穩定的世界體系,新的大國正在興起,老的大國卻在衰落,但結局並未分明,仍在醞釀新的爭奪。二戰結束時形成了雅爾塔體系(1945年),奠定了美蘇兩強主宰世界的格局。然而在20世紀末,以蘇聯解體為標志,雅爾塔體系崩塌了,美國成為一強獨大;可是,這種局面卻未能維持很久,世界很快進入多國並起的時代。現在這個時代,是個體系空缺的時代,老體系解體了,新體系尚未出現,人們正等待新體系形成。以上三條線在21世紀開始時交叉匯聚,劇烈碰撞,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第四條線是中國發展這條線。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就逐漸落入西方列強的控制下,慢慢變成了半殖民地。現在,經過一百多年的奮斗和自我更新,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成績斐然。在現代化過程中,所有國家都面臨三項任務:一是構建現代國家。現代國家是現代化的機構保障,沒有現代國家就沒有現代化,這是西方的經驗,也是非西方國家汲取的基本教益。二是發展現代經濟。從傳統農業經濟體系轉變為現代工業經濟體系,這是現代國家面臨的第一要務,其任務更加艱巨,需要更多努力。三是建設現代社會。這項任務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幾乎觸及社會的各個層面,與前面兩項任務相比,這項任務最難完成,卻必須完成,否則有可能前功盡棄。
中國目前是什麼情況?在三項任務中,第一項任務基本完成了,標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除臺灣仍待統一之外,一個現代國家已經出現。在第二項任務即發展現代經濟方面,中國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現代化的經濟體系已經建成;需要繼續努力的是,打造更強、更先進、更堅實的經濟能力,在全球範圍內領先。但第三項任務卻處在剛剛開始的階段,中國現在面臨的最艱巨的任務是建設現代社會。最近十幾年,社會各界都意識到各種社會問題的存在,也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但社會問題太多、任務太重,我們必須把工作重心的很大一部分放到社會發展方面來,努力建設現代社會。總之,中國現代化已經走到了關鍵點,中國發展這條線和上面三條世界歷史大格局線恰巧在21世紀的今天匯合,由此而觸發了真正的“世界新變局”。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四條線同時交匯的情況,這是一個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刻,我們應做好充分準備應對變局。
講到這裡,“大國崛起”這門課可以告一段落了。最後稍作總結:
什麼是“世界大國”?它們和時代變化息息相關,每一個時代都有“大國”,每一個“大國”都是它那個時代的特徵的體現,也是那個時代的精神的表征。這意味著,“世界大國”是引領時代潮流的國家,它們開啟新時代,成為被模仿的榜樣。隨著時代變化,新的潮流出現,引領新潮流的國家會成為新的“世界大國”;原有的大國若不能跟上潮流變化,更不能引領新潮流時,它就會衰落,會被超越,會被新的“大國”所取代。而新的“世界大國”最主要的特徵一定是引領了新的潮流。換句話說,新出現的“世界大國”體現著新的世界潮流所帶來的新的世界變化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恰恰是新時代的標志。“大國”更替的過程並未結束,它仍然在延續。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