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找回真實的自我:人性的思考
79折
找回真實的自我:人性的思考
找回真實的自我:人性的思考
找回真實的自我:人性的思考
找回真實的自我:人性的思考
找回真實的自我:人性的思考

找回真實的自我:人性的思考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79355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預購中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從凡俗的意義上說,生活的意義表現在生存的需要和欲望的滿足。我們的生活表現在我們的欲望和滿足欲望的追求上。我們謀求可口的食物,尋求與朋友們在一起的時間,尋求並參與那些能夠帶給我們愉悅感受的活動。我們尋求愛情、婚姻、友誼、娛樂、財富、權力、地位和其他的方面。欲望的原始力量,給我們的思想和生活帶來了前進的動力。
阿肖克‧高勒克里的隨筆文集,越來越多地在世界各地被各階層人士廣為誦讀。他是當代活著的文學家與思想家。他通過自己寫的多達四百餘篇的文論隨筆,對人生的一些重大問題,作出了精深的思考與辨析。他的讀者遍及全球四十五個國家。如今,中國又成為第四十六個擁有其讀者的國家。作為他的譯者,我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

作者簡介

Ashok Gollerkeri,1965年1月2日生於印度班加羅爾市。1985年參軍,擔任印度海軍無線電聯絡官,退役後進入印度政府公用事業部門的ONGC石油公司擔任職員,並在業餘時間博覽群書,嘗試寫作,迄今已經完成了四百多篇關於人生哲理的隨筆。2003年,第一本三十五篇的隨筆,由倫敦Truborn出版社出版。此後,他的隨筆文集陸續在美國的文學雜誌《THOUGHT》和《THE STORYTELLER》上發表。在德國和巴西以德文和葡萄牙文出版,並且正在被翻譯成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法語等二十餘種語言。本書內容是作者從數百篇已發表的隨筆中精選出來的。他在網上擁有的讀者,遍及世界四十多個國家。

泰戈爾和釋迦牟尼的故鄉,歷來「盛產」思想家、哲學家與文學家。他們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卻名垂青史。然而,近幾年來,阿肖克‧高勒克里的隨筆文集,越來越多地在世界各地被各階層人士廣為誦讀。他是當代活著的文學家與思想家。他通過自己寫的多達四百餘篇的文論隨筆,對人生的一些重大問題,作出了精深的思考與辨析。他的讀者遍及全球四十五個國家。如今,中國又成為第四十六個擁有其讀者的國家。作為他的譯者,我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 本書並沒有空洞的說教,只有親身的體驗與內心深處的反思。 第一篇(生命),談論的是人生普遍存在的幾個重大問題,包括生存的目的,欲望與幸福,內心衝突問題,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特點是什麼,生存與生活有什麼不一樣,金錢、逆境與競爭問題,創新的基礎等。 第二篇(愛情),談論的是愛情的自然、生理與心理基礎,純潔的愛的本質,愛與性、愛與理解的關係等。 第三篇(美德),是第二篇的擴展,因為一個完善的人,除了應該具有愛心,還應具備其他相關的品德。 第四篇(感悟),則從個人擴展到社會的某些關係,包括社會承認與拒絕、個人價值、認可、物欲、攀比、暴力等等。 第五篇(感知),剖析了某些基本的精神觀念,包括時間與空間,守舊與創新,知識與智慧,幸福與追求等。 第六篇(自我),探究了個人的精神存在與發展,包括個性、自我體驗與分享,自我接受,環境與認可,什麼是真實的自我等等。 由於此書含蓄雋永,極其耐讀,普通人不可能一眼看清作者的本意,需要反復揣摩、細細品味。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讀者,對本書亦可能有不同的感受與理解,因此我建議讀者珍藏此書,以便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反復吟讀,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真正把她視為永久的良伴與人生的寶典。

目次

第一篇 生命
1.為什麼而活著
2.生活的目的就是滿足欲望嗎
3.欲望有盡頭嗎
4.什麼是幸福
5.痛苦是幸福的前兆嗎
6.衝突
7.成就
8.幸福來自金錢嗎
9.逆境對人有好處嗎
10.競爭
11.走出生存網
第二篇 愛情
12.為何會墜入愛情
13.愛可以沒有承諾嗎
14.愛,必須視無條件的
15.「無性婚姻」也有愛嗎
16.愛是自我犧牲嗎
17.愛的力量
18.理解與愛
19.活著並愛著
20.無私的愛的本質
21.無限之愛,存之於心
第三篇 美德
22.謙卑
23.樸實
24.坦率
25.耐心
26.寬恕
27.滿足
28.慷慨
29.溫和
30.獨立
31.歡笑
第四篇 感悟
32.我們為什麼以貌取人
33.認可的需要
34.獲取的渴望
35.奢華的淺薄
36.平凡之美
37.比較強迫症
38.證明我們的價值
39.害怕拒絕
40.人對人的殘忍是什麼造成的
41.一個普遍的盲點
第五篇 感知
42.知識與智慧
43.我們正在否認自己的完美嗎
44.隱匿的感知
45.永久幸福的夢想只能是空想嗎
46.努力是白費勁嗎
47.克服習得觀念的盲目性
48.掙脫羈絆
49.不滿足導致發現
50.時間是一個謎
51.超越恐懼,超越悲哀
第六篇 自我
52.體驗真實的自我
53.自我的表達
54.我問自己「我是誰」
55.個性之謎
56.分享自我發現的快樂
57.環境是一面鏡子
58.真理的不言自明與似非而是
59.自我接受
60.認可的追尋與致富的夢想
61.我與非我
62.我就是我

書摘/試閱

1.為什麼而活著
你要在專注的狀態下生活,在痛苦與歡愉的經歷之中:體驗內心的感受。不要去追逐、尋找和強求歡愉,也不要躲避、抗拒和逃避痛苦。

我為什麼而活著?我的出生就是為了吃、喝、繁衍、睡覺、衰老和死亡嗎?除此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呢?是的,我得到良好的教育,以確保我的生存;我找到工作,找到配偶,生兒育女,攢錢,花錢,吃美食,喝佳釀,住好房,周遊世界,捐款給慈善機構,與朋友聚會,養育孫輩並與之嬉戲,盡享天年;然後,當我老得不能活的時候,我就死了;我死得心安理得。這聽起來像是一段幸福的生活嗎?是的。但是,所有的生活都是平靜而快樂的嗎?生活都像一簇盛開的玫瑰嗎?如果失去親人,如果夫妻反目,如果失去工作,如果父母離異,如果小孩殘疾,如果戀愛失敗……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那又會如何呢?
為什麼要上學?我上學是為了學習,找一份工作並且養活自己,我所接受的教育確實是為自給自足做好基本的準備。但是,當我有了工作,有了妻子、孩子、房子、小車以及一點兒或許多金錢,接下來是什麼?是不是失去這一切的恐懼?為什麼?為什麼會存在恐懼?如果你是徹底地活著,忙著過好日子,完全沉浸於每一個瞬間,從這個瞬間到下一個瞬間,為什麼會害怕將來失去什麼東西或者什麼人?當盛宴結束,客人全都離去,為什麼主人會感到寂寞?為什麼我們終究會覺得孤寂、恐懼與不安?即便處在災難、衝突、病痛與死亡之中,我們能夠泰然處之嗎?我認為: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只要你完全專注於事件的過程,便會使之成為可能。
這個完全專注的過程,要求你完全專注於悲哀、衝突、痛苦、恐懼與不安之中。這就要求你扭轉心靈的自然傾向,要有尋求歡愉和避開痛苦的傾向。我不是建議你尋求痛苦和避開歡愉,那是愚蠢的。你要在專注的狀態下生活,在痛苦與歡愉的經歷之中體驗內心的感受。不要去追逐、尋找和強求歡愉,也不要躲避、抗拒和逃避痛苦。
當你完全處於被動的狀態時。你的心靈要處於完全的專注,體驗著歡愉或痛苦的時候,你才能完全感受到相關的刺激和反應,感受到整個過程。在這完全專注、完全靜默、觀察與徹底體驗的時刻,心靈才會變得自由與輕鬆,才會超越歡愉與痛苦的兩極分化,停留在一種清靜平和的狀態,只有這樣才不會對歡愉產生強求,才不會對失去歡愉產生恐懼,才不會對痛苦產生躲避,才不會對痛苦侵入生活產生擔憂。在這種完全沉浸於純粹感受的狀態中,你的心靈才是完全輕鬆與清靜的,它才能得到解放與自由。
當心靈習慣於這種深邃的平靜與快樂,從而超越了情感的兩極,擺脫了物質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極端化的時候,它便保持著超脫,沉浸于體驗、靜默與注意之中。這樣的心靈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夠改造與治癒生命中的方方面面。它重新創造了生命,活躍了每一個瞬間,具有非常的靈敏度和感受力、清晰度與深度,成為生命本應具有的無限智力的一面反射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55
預購中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