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西晉末年,司馬懿的子孫為了爭奪權力,展開了長達16年的大混戰,並引發了神州陸沉的永嘉之亂,古老的中國由此進入了動蕩的東晉十六國時代。
從開國(317年)到亡國(420年),東晉歷時103年,一直在門閥政治的泥淖裡掙扎,皇權與門閥的博弈一直沒有停止。本書以溫情細膩且克制的小說式筆法,以先後控制東晉朝政的瑯琊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幾大家族間的“權力的遊戲”為線索,將幾大家族的盛衰榮辱與東晉王朝的百年興亡娓娓道來,脈絡清晰地梳理了東晉這段充滿挑戰與變革,同時又引人入勝的歷史。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張巖,青年歷史作家,魏晉南北朝歷史重度愛好者。先後供職於山西電視臺、吉林出版集團、商務印書館。做過編輯、翻譯、編劇。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東晉的存在意義重大,但它一直被忽視和低估:皇權暗弱的東晉時代,也是世族門閥的巔峰時刻,在此期間,政權更替頻繁,大江南北出現了無年不戰、無月不戰的局面。山川大河沸騰動蕩,如同火海煉獄,政變、兵變、暴亂、起義紛至沓來,政客、軍閥、英雄、刺客、間諜穿梭如織,出場人物成百上千。在那個大分裂的時代,如果沒有東晉的存在,南方將會變成什麼樣、中國將會變成什麼樣,是難以想象的。
★主題聚焦,脈絡清晰:市面上多是將東晉、十六國放在一本書裡講,造成視野不停地在十幾個政權之間往來移動,讓人眼花繚亂,理不清歷史脈絡。東晉十六國這一時間段,南北方的主要歷史矛盾不同,南方的症結在於皇權與門閥的衝突,北方的問題在於胡漢文明的碰撞以及權力的頻繁更迭。為了讓讀者快速且清晰地梳理這一階段的歷史脈絡,這本書先單獨說說政權傳遞比較穩定的東晉,在作者的另一本書(《十六國》)裡,再專門講述十六國的歷史。
★敘述視角獨特:門閥政治是東晉的一大特色,本書以皇權與門閥的博弈為主線來串講東晉的百年歷史。目前市面上鮮有從這一角度專門敘述這段歷史的通俗歷史書。
★專業嚴謹、細膩克制、極具電影畫面感的小說化講述方式,沉浸式的閱讀感:溫情細膩且克制的小說式筆法,極具電影畫面感的描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傳說中把歷史寫得比小說還好看,看完後發現比傳說得還好看。東晉這段歷史,是創作中國版《冰與火之歌》的最好素材。
★他們是東晉時代蕞耀眼的群星,他們是在理想與欲望中掙扎的普通人
【桓溫】我是桓溫,我生來就是為了復仇。流芳百世不容易,遺臭萬年很隨意!站在人生的歷史節點,你會怎麼選?
【王敦】一代梟雄王敦在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擇時,也會畏懼悠悠眾口,感嘆自己無法留名青史。
【劉琨與祖逖】聞雞起舞的那一夜,他們風華正茂。國破家亡的時代洪流中,歲月的風霜染白了祖逖的雙鬢,壯志未酬的劉琨卻成了一抔黃土。幸運的是,英雄雖死,壯志不絕,劉琨之後,還有祖逖。
【苻堅】高開低走、功敗垂成,被稱作“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帝王。回首一生時,苻堅會後悔嗎?
【王導】“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站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處時,王導內心的遺憾可曾平息半分?
【劉裕】親眼見證了東晉的潰爛與墮落,劉裕的心情是憤怒而悲愴的。硝煙彌漫的天空裡,命運之神正在把掃蕩污垢的任務放到他的肩頭,但他還不知道自己在未來將成為主角。他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他們是政客,軍閥,英雄,刺客,間諜,
也是在動蕩時代中迷茫和惶惑的年輕人
他們有能力,有野心,會鉆營,受到過命運的青睞
也有著各自的困難和傷痛,一不小心就被碾壓成塵土
他們的人生輝煌、多舛,但永遠不失滾燙、鮮活
★推薦與田余慶先生的《東晉門閥政治》共讀:令人拍案叫絕、被稱為神作的《東晉門閥政治》在豆瓣上被1.4w 讀者打出9.5的高分,被眾多讀者推崇,但很多不了解東晉歷史的讀者無法領略到其書的精妙之處,推薦先讀這本《東晉:門閥與皇權的百年博弈》,能讓你清晰地了解這段歷史,掌握東晉時期的幾大家族間的“權力的遊戲”,進而領悟到這本政治史的精髓。
★論證充分,考據嚴密而合理:作者是魏晉南北朝歷史深度愛好者,在寫本書之前,已經對相關史料有了充分的研究和考據。本書梳理史料,不去拔高,不做過多論述,踏踏實實講故事。這些史料來自多方,包括歷代文獻、考古發掘、學者研究等,有大眾認知內的,也有鮮為人知的,內容相當豐富。
★眾多讀者追更,呼吁出書,內容經得起市場驗證。
序
◎內文節選
小 引
西晉末年,司馬懿的子孫為了爭奪權力,展開了長達十六年的大混戰,引發永嘉之亂,導致西晉滅亡,中國由此進入南北對峙的動蕩時代:西晉皇室退守南方,建立東晉王朝;五胡占據北方,先後建立十六國。
東晉的一大特色是門閥當道,皇帝形同虛設。歷史學家稱這種政治制度為門閥政治,或者說,門閥政治是皇權政治的變態,實質上就是家族政治。東晉從開國(317年)到亡國(420年),歷時一百零三年,一直在門閥政治的泥淖裡掙扎,直到氣吞萬裡的劉裕登場,門閥政治才漸漸走向末路,歷史的車輪也才漸漸重回正軌。
總體而言,門閥政治的負面作用比較大。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被門閥把持的東晉,也一直是一個存在感比較弱的政權,但這並不意味著東晉的存在沒有意義,因為,在那個大分裂的時代,如果沒有東晉的存在,南方將會變成什麼樣、中國將會變成什麼樣,都是難以想象的。
本書的目的,就在於說明東晉存在的意義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01周處殉國
西晉惠帝元康七年(297年),正月初四。
廣袤無垠的關中平原積雪皚皚,就像一塊巨大的裹尸布,徐徐張開。梁山(今陜西乾縣附近)腳下的空曠地帶,散布著一些呈圓圈狀的黑色斑點,這是一支軍隊的宿營地。
東方的天空剛露出一絲魚肚白,六十一歲的老將軍周處就已經披掛完畢,他面色凝重地走出軍帳,命令傳令兵發布軍令:全軍即刻埋鍋造飯,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這位老將軍早年的經歷很有傳奇色彩。他出身江東大族,其父周魴是孫吳重臣,曾因“斷發賺曹休”的事跡名揚天下。每當回憶起青少年時代,周處總是有些悵然,那段風華正茂的歲月裡,他虛擲光陰,依仗勇力為禍鄉裡,橫暴兇蠻,被父老鄉親視為當地一害。幸虧他後來迷途知返,潛心向學,痛改前非,才成為文武兼備的棟梁之才。孫吳滅亡之後,他被西晉朝廷征調入京,被派到關中來鎮 壓氐人齊萬年發動的一次民變。
西晉時,關中居住著很多內遷的胡人,胡漢矛盾向來激烈。鎮守關中的原先是趙王司馬倫,此公在職期間因為貪婪斂財,處理民族矛盾不當,致使胡人揭竿而起,在氐人齊萬年的領導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暴動。晉廷極為不滿,剝奪了他的職務,調他回京候命,並派遣司馬肜(róng)為主將、夏侯駿為副將,入駐關中,負責平亂事務。
孫吳滅亡之後,晉廷為了籠絡江東人才,瓦解當地盤根錯節的士族,晉武帝司馬炎制訂了一些人才引進政策,周處就是被引進的人才之一。周處抵達京城初期曾出任御史中丞。他性格強硬,剛直不阿,屢屢彈劾目無綱紀的王公貴戚,得罪了一大批權貴,司馬肜就在他手裡吃過苦頭。
當時晉廷高官以北人居多,他們認為南人只是卑賤的亡國奴,並沒有躋身朝堂的資格,對周處的破例提升本來就頗為不滿,周處雷厲風行的鐵面作風更使他們無比忌恨。等到齊萬年發動民變,他們就以周處有平亂能力為借口,建議朝廷把他調到前線,協助司馬肜和夏侯駿平亂。表面上是舉賢任能,事實上是借刀殺人。
司馬肜是司馬懿的兒子,封梁王;夏侯駿是夏侯淵的孫子,亦是外戚。一位耿直的官員上了一道奏折,直言不諱地說,司馬肜和夏侯駿都是養尊處優的貴戚,沒有統兵的才能,而且他們兩個不會為了功名而進取,也不會擔心因為戰敗而受到責罰。周處與司馬肜有過節,此去前線,兇多吉少。可是奏折呈上去如泥牛入海,朝廷沒有對此做出響應。
營地上空剛剛騰起裊裊炊煙,夏侯駿就來到了周處的營地,傳達司馬肜剛下達的軍令:全軍即刻出戰,不得延誤。
齊萬年的兵力多達七萬人,周處的兵力只有五千人,而且司馬肜至今還沒有安排後援。聽完夏侯駿的聒噪,周處平靜地說:“如果沒有後援,我今日必死。我死也就罷了,可這也是國家的恥辱。”夏侯駿見他並沒有拔營啟程的意思,以為他貪生怕死,抗命不遵,於是氣狠狠地離去,回去請主帥司馬肜親自來催戰。周處有年邁的高堂,離開京城之前,一個好心的同僚提醒他以供養老母為由拒絕征調。他知道政敵的歹毒用意,明白自己一旦開赴前線,必然會遭到陷害,但他拒絕了同僚的善意提醒,抱著為國效命之心,義無反顧地踏進了陷坑裡。他拒絕夏侯駿的命令,並非怕死,而是基於對戰局的清醒認識——如果沒有後援,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五千人對七萬人,勝算微乎其微。他按兵不動,只是不願眼睜睜地看著麾下的五千名士兵有去無回。
不久,司馬肜親自來到了周處的營地,以冷冰冰的官僚式口吻命令周處立刻出戰,並且說他將會派遣援軍。這時早飯還沒有做好,周處和部下腹中空空,不過對於周處來說,能不能吃一頓飽飯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司馬肜答應了派遣援軍。
與心情沉重的周處相比,十幾裡地之外的齊萬年卻是一副運籌帷幄的姿態,即將打響的會戰並沒有對他造成任何壓力。戰前,他派人打探過敵軍的動向,得知前鋒指揮官是周處,他如釋重負地說:“周處勇猛且有謀略,如果他能獨斷軍機,我就沒有勝算可言。可惜他受制於人,此來必然為我所敗。”
呼嘯的寒風如同野鬼的號叫,飄飄灑灑的雪花如同飛揚的紙錢。蒼黃色的天幕下,周處和齊萬年各自率領著軍隊踏雪前行,趕往會戰地點。在這兩支軍隊的身後,行軍道路被踩踏得泥濘不堪,像兩條即將發起搏殺的巨龍。
周處所率前鋒的任務是衝垮敵人的陣勢,然後在援軍的配合下發動最為猛烈的總攻。司馬肜答應過周處會派遣援軍,他也這樣做了,派遣了兩個北人將領,命令他們各率一支軍隊,隨同周處一起趕往會戰地點,只是他的部署當中有些隱情是周處不知道的。
伴隨著沉悶而有節奏的戰鼓聲,會戰開始了。
目次
◎圖書目錄
小引
第一章 瑯琊王氏:門閥政治的開啟
周處殉國
陳敏:時勢造野心
王導、司馬睿南下
瑯琊雙雄
江東亂局
寒酸的北伐
放逐陶侃
奸雄的崛起
內戰爆發:王敦清君側
恐怖的墻頭草:甘卓
叛軍入建康
傀儡皇帝臨終設局
司馬紹的反擊
二次內戰
垂死掙扎
梟雄王敦的末路
第二章潁川庾氏:門閥政治
皇權的短暫復興
司馬紹:明帝為何而明
急功近利的庾亮
大錯鑄成
蘇峻叛亂
陶侃東進救危局
亂局
瞬間:蘇峻暴死
內戰余波
江州之變
大時代裡的小人物
東晉五巨頭退場
第三章龍亢桓氏:皇權的挑戰者
桓溫:三十而立
英雄的崛起
遠征成漢
錯失北伐良機
泥淖中的北伐
逗留灞上
功虧一簣
虎頭蛇尾的第二次北伐
山雨欲來風滿樓
孤獨的變革者
覬覦北府兵
功未成,萬骨枯
篡位
傳奇落幕
第四章 陳郡謝氏:皇權的復興
對抗與妥協
前秦南下
鏖兵江淮
扭轉歷史的密信
淝水之戰
大動蕩
復活的皇權與相權
兩次清君側之戰
- 金戈鐵馬北府兵:埋葬門閥政治
英雄登場
討伐桓玄
戰五日
桓家末日
重啟北伐
滅燕
決戰京城
再破勁敵
古剎亡魂
登臨絕頂
烈士暮年
收復故都
敗魏亡秦
西北望長安
挽鐘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