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難經》全書共八十一難,
主要內容涉及《黃帝內經》中一些難以理解的醫理,
並對其進行釋疑和補充。
《難經正義》是對《難經》的註解和解釋性著作,
為後世醫家對《難經》進行理解和應用提供了重要幫助。
《難經》之所以稱為「難」,是因為其針對古代醫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進行了解釋,因此被稱作「難經」。書中包含的內容豐富而深入,是理解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經典之一。《難經》提出了許多創新的醫學觀點,例如對脈診方法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並進一步發展了「六經辨證」等理論,這些理論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難經正義》對《難經》中各種醫學概念進行了解釋和闡發,補充了原文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並加以註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難經》的深奧之處。《難經正義》通常會引用其他醫學典籍進行佐證和補充,並且會對歷代醫家的注解進行比對,得出更為全面和精確的理解。
本書特色:本書為「典籍裡的中醫叢書」之《難經.難經正義》。力求復現原文,呈現中醫典籍美篇;中醫藥典籍源遠流長,版本多甚,文字有異,對書中異體字、通假字徑直統一,減少研閱阻礙;重在原文,少選釋注,僅加句讀,給發皇古義,尋覓先賢之㫖留下更大的理性思緒空間,利於學術探研。
主要內容涉及《黃帝內經》中一些難以理解的醫理,
並對其進行釋疑和補充。
《難經正義》是對《難經》的註解和解釋性著作,
為後世醫家對《難經》進行理解和應用提供了重要幫助。
《難經》之所以稱為「難」,是因為其針對古代醫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進行了解釋,因此被稱作「難經」。書中包含的內容豐富而深入,是理解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經典之一。《難經》提出了許多創新的醫學觀點,例如對脈診方法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並進一步發展了「六經辨證」等理論,這些理論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難經正義》對《難經》中各種醫學概念進行了解釋和闡發,補充了原文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並加以註釋,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難經》的深奧之處。《難經正義》通常會引用其他醫學典籍進行佐證和補充,並且會對歷代醫家的注解進行比對,得出更為全面和精確的理解。
本書特色:本書為「典籍裡的中醫叢書」之《難經.難經正義》。力求復現原文,呈現中醫典籍美篇;中醫藥典籍源遠流長,版本多甚,文字有異,對書中異體字、通假字徑直統一,減少研閱阻礙;重在原文,少選釋注,僅加句讀,給發皇古義,尋覓先賢之㫖留下更大的理性思緒空間,利於學術探研。
作者簡介
楊建宇,中醫執業醫師,研究員。發表醫藥文章200餘篇,醫學著作100餘冊(含主編醫藥院校教材4冊)。主要從事中醫藥疑難雜症的臨床診治、理論研究與帶徒教學。
翟鳳霞,中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碩士生指導教授。從事中醫婦產科臨床、教學及研究近30年,中醫基礎深厚,主張治未病,重視心身同治,致力女性養生保健、體質調理、防病抗衰。
楊碩,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指導教授。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從事婦科臨床、教學及研究工作十餘年。
翟鳳霞,中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碩士生指導教授。從事中醫婦產科臨床、教學及研究近30年,中醫基礎深厚,主張治未病,重視心身同治,致力女性養生保健、體質調理、防病抗衰。
楊碩,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指導教授。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從事婦科臨床、教學及研究工作十餘年。
目次
難經
論脈
論經絡
論藏府
論病
論穴道
論鍼法
難經正義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論脈
論經絡
論藏府
論病
論穴道
論鍼法
難經正義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書摘/試閱
論脈
一難
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爲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二難
曰:脈有尺寸,何謂也?
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爲尺,分尺爲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難
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爲溢,爲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之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爲覆,爲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四難
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
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也,其脈在中。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故曰陰陽也。
心肺俱浮,何以別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濇者,肺也。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
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法也。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脈俱動耶?
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濇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濇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所謂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濇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濇也;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濇而短,時一浮也。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五難
曰:脈有輕重,何謂也?
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六難
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
然: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七難
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耶?將病脈耶?
然:皆王脈也。
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
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八難
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
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絶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絶於內也。
九難
曰:何以別知藏府之病耶?
然:數者,府也;遲者,藏也。數則爲熱,遲則爲寒。諸陽爲熱,諸陰爲寒。故以別知藏府之病也。
十難
曰:一脈爲十變者,何謂也?
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濇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脈微濇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藏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爲十也。
十一難
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藏無氣者,何藏也?
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十二難
曰:經言五藏脈已絶於內,用鍼者反實其外;五藏脈已絶於外,用鍼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絶,何以別之?
然:五藏脈已絶於內者,腎肝氣已絶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藏脈已絶於外者,其心肺脈已絶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絶補陰,陰絶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十三難
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爲之奈何?
然:五藏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濇而短;色黑,其脈沉濡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
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濇,尺之皮膚亦濇;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濇而短,若大而緩,爲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爲相生也。
經言:知一爲下工,知二爲中工,知三爲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七,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一難
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爲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二難
曰:脈有尺寸,何謂也?
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爲尺,分尺爲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難
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爲溢,爲外關內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之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爲覆,爲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四難
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
然: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也,其脈在中。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故曰陰陽也。
心肺俱浮,何以別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濇者,肺也。
腎肝俱沉,何以別之?
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是陰陽之法也。
脈有一陰一陽,一陰二陽,一陰三陽;有一陽一陰,一陽二陰,一陽三陰。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脈俱動耶?
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濇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濇者陰也。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而滑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滑而長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時一沉也。所謂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而濇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而沉濇也;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濇而短,時一浮也。各以其經所在,名病逆順也。
五難
曰:脈有輕重,何謂也?
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六難
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
然: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七難
曰:經言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短乍長;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脈耶?將病脈耶?
然:皆王脈也。
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
然: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王時日大要也。
八難
曰: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
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絶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絶於內也。
九難
曰:何以別知藏府之病耶?
然:數者,府也;遲者,藏也。數則爲熱,遲則爲寒。諸陽爲熱,諸陰爲寒。故以別知藏府之病也。
十難
曰:一脈爲十變者,何謂也?
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濇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脈微濇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藏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爲十也。
十一難
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藏無氣者,何藏也?
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十二難
曰:經言五藏脈已絶於內,用鍼者反實其外;五藏脈已絶於外,用鍼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絶,何以別之?
然:五藏脈已絶於內者,腎肝氣已絶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藏脈已絶於外者,其心肺脈已絶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絶補陰,陰絶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十三難
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爲之奈何?
然:五藏有五色,皆見於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濇而短;色黑,其脈沉濡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
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濇,尺之皮膚亦濇;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濇而短,若大而緩,爲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爲相生也。
經言:知一爲下工,知二爲中工,知三爲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七,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