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3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文系的理想課程:「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省思專輯 前言
車行健
自一九一○年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建立後,其中文科下設「中國文學門」,是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前身,亦標示著日後新式大學中文系(含國文系)的誔生。中文系百餘年來的發展,課程與教學內容屢經調整,除了早年教育部主導的課程標準化所製定的規範化科目外,也保有各校斟酌變通的空間。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文學、小學與學術思想「三國鼎立」的格局,始終保持不變。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三個主要領域下轄的課程亦須與時俱進,方能符合學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如何才能達到理想的境地?或是現今中文系理想的課程又是什麼樣的面貌?這對很多關心中文系前途與走向的人,應是十分切要的議題。
有鑑於此,在獲得《國文天地》張晏瑞總編輯的支持下,筆者與中興大學中文系林淑貞教授合作,共同策畫「中文系的理想課程」系列專輯,擬分期規劃專題,邀請各大學中文系講授基本課程的教師們,結合其對執教課程的認知、理念與教學經驗,通過回顧、檢討與反思,期望能朝向「理想課程」的目標邁進。
目前已刊出由林教授策畫的「理想的現代文學課程:跨領域與跨媒體的結合專輯」(2024年4月號)、「中文系的理想課程:中國文學史的教學與省思專輯」(2024年5月號)、「中文系的理想課程:詩歌與詩學的教學與省思專輯」(2024年9月號)。本期接續刊出「中文系的理想課程: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省思專輯」,邀請林朝成、張麗珠、徐聖心、吳冠宏、陳逢源、楊自平、許朝陽、吳肇嘉和蕭振聲等九位學殖深厚,經營「中國思想史」課程多年的學者,撰寫專稿,一起思考如何在中文系中建構出屬於中文人的理想中國思想史課程。希望藉由觀摹借鑑、切磋啟發的方式,達到提升教學品質,精進研究水準的願景。
回顧中文系百餘年的發展,一九五○年以前的中文系,並未設有中國思想史的課程,直至今日大陸多數大學的中文系依然如此。但國民政府遷臺後的中文系,不但設有中國思想史,而且還列為必修,甚至是中文研究所的必考科目,其重要性與中國文學史不相上下。然而臺灣中文系的中國思想史課程,卻深受中國哲學史的影響,事實上,早年中文系開的正是「中國哲學史」,除幾所師範系統的國文系始終不變外,直至一九六○年代後才逐漸改為「中國思想史」。雖然課名改成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的內涵和底子仍是極為濃厚的。另一方面,作為史學專科次領域的思想史,其中的中國思想史也一直存在於歷史學門的教學與研究版圖中,其對中文系的中國思想史也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然而中文系的中國思想史身處於哲學系的中國哲學史和史學系的中國思想史之間,其學科領域的主體性又何在?什麼才是有別於哲學學門和歷史學門的中文系中國思想史?其理論、方法、研究範圍與對象又為何?這些問題對中文學門治思想史的學人而言,相信都是難以迴避的。除非無視於學科的藩籬和主體性,徑直投身於哲學、史學或其他學門,則上述質問自然可被消解,但如此一來,又將置中文學門於何地?中文系設立的意義又何在?此次專輯的刊出,無疑展現了中文學人對中國思想史課程與領域的觀點與立場,誠然,僅憑一次專輯的刊出,是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至少邁開了步伐,也提供了進一步思考探索的基石。
車行健
自一九一○年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建立後,其中文科下設「中國文學門」,是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前身,亦標示著日後新式大學中文系(含國文系)的誔生。中文系百餘年來的發展,課程與教學內容屢經調整,除了早年教育部主導的課程標準化所製定的規範化科目外,也保有各校斟酌變通的空間。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文學、小學與學術思想「三國鼎立」的格局,始終保持不變。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三個主要領域下轄的課程亦須與時俱進,方能符合學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需求。如何才能達到理想的境地?或是現今中文系理想的課程又是什麼樣的面貌?這對很多關心中文系前途與走向的人,應是十分切要的議題。
有鑑於此,在獲得《國文天地》張晏瑞總編輯的支持下,筆者與中興大學中文系林淑貞教授合作,共同策畫「中文系的理想課程」系列專輯,擬分期規劃專題,邀請各大學中文系講授基本課程的教師們,結合其對執教課程的認知、理念與教學經驗,通過回顧、檢討與反思,期望能朝向「理想課程」的目標邁進。
目前已刊出由林教授策畫的「理想的現代文學課程:跨領域與跨媒體的結合專輯」(2024年4月號)、「中文系的理想課程:中國文學史的教學與省思專輯」(2024年5月號)、「中文系的理想課程:詩歌與詩學的教學與省思專輯」(2024年9月號)。本期接續刊出「中文系的理想課程: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省思專輯」,邀請林朝成、張麗珠、徐聖心、吳冠宏、陳逢源、楊自平、許朝陽、吳肇嘉和蕭振聲等九位學殖深厚,經營「中國思想史」課程多年的學者,撰寫專稿,一起思考如何在中文系中建構出屬於中文人的理想中國思想史課程。希望藉由觀摹借鑑、切磋啟發的方式,達到提升教學品質,精進研究水準的願景。
回顧中文系百餘年的發展,一九五○年以前的中文系,並未設有中國思想史的課程,直至今日大陸多數大學的中文系依然如此。但國民政府遷臺後的中文系,不但設有中國思想史,而且還列為必修,甚至是中文研究所的必考科目,其重要性與中國文學史不相上下。然而臺灣中文系的中國思想史課程,卻深受中國哲學史的影響,事實上,早年中文系開的正是「中國哲學史」,除幾所師範系統的國文系始終不變外,直至一九六○年代後才逐漸改為「中國思想史」。雖然課名改成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的內涵和底子仍是極為濃厚的。另一方面,作為史學專科次領域的思想史,其中的中國思想史也一直存在於歷史學門的教學與研究版圖中,其對中文系的中國思想史也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然而中文系的中國思想史身處於哲學系的中國哲學史和史學系的中國思想史之間,其學科領域的主體性又何在?什麼才是有別於哲學學門和歷史學門的中文系中國思想史?其理論、方法、研究範圍與對象又為何?這些問題對中文學門治思想史的學人而言,相信都是難以迴避的。除非無視於學科的藩籬和主體性,徑直投身於哲學、史學或其他學門,則上述質問自然可被消解,但如此一來,又將置中文學門於何地?中文系設立的意義又何在?此次專輯的刊出,無疑展現了中文學人對中國思想史課程與領域的觀點與立場,誠然,僅憑一次專輯的刊出,是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至少邁開了步伐,也提供了進一步思考探索的基石。
目次
目次
編輯手記
001 張晏瑞 文化交流與文化自信
百家筆談
004 金培懿 尋找本色
006 劉芝慶 施琅、金雞與媽祖
焦點議題
008 林淑貞 經學,匯流在北京:
二○二四年北京清華「經學與中國文明國際研討會」剪影
中文系的理想課程:「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省思專輯
014 車行健 關於專輯
015 林朝成 「中國思想史」教科書的選用與課程的經營
021 張麗珠 理想的「中國思想史」課程
027 徐聖心 「中國思想史」課程反思
037 吳冠宏 仍在路上的中國思想史──東華大學中文系「中國思想史」課程分享
044 陳逢源 「精彩」與「真實」──思想史課程講授心得
050 楊自平 我思故我在:「中國思想史」的研究與教學
056 許朝陽 「中國思想史」教材、概念與教學的省思
061 吳肇嘉 「中國思想史」課程的教學與省思
068 蕭振聲 我的「中國思想史」教學經驗
思想文化
071 常 檣 當代城市書院的社會功能
078 程珺妍 《周禮》官職研究與結構析論
082 鄒廷悅 論禮與俗的關係
古典文學
088 施議對等 南柯子‧第十一屆中國詞學研究會年會暨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唱和集
091 李晨佳、歐明俊 朱熹〈感春賦〉在朝鮮半島李朝時期的接受
096 葉淑敏、黃美華 曹魏諸王交通賓客之禁與曹植後期文學的發展變化
現代文學
101 陳碧月 散文影視化的雙贏:《我的阿勒泰》
106 廖建智 海峽兩岸網路時代文學傳播影響性之探討(下)
109 秦想、袁勇麟 古典與現代的雙重變奏──莊裕安音樂散文的特質(下)
析字辨詞
114 葉林佛青 象形字演變過程中的訛變現象探略
辭章章法
123 陳佳君 辭章章法學的功能──兼談章法與音樂曲式的對照
文化傳載
127 王次澄 里仁為美:擇居
天地書肆
131 李學銘 《葉玉超詩選集》的述懷詩及其他(代序)
134 林珊如 《戰國楚簡詞典(文書卷)》讀後
編輯手記
001 張晏瑞 文化交流與文化自信
百家筆談
004 金培懿 尋找本色
006 劉芝慶 施琅、金雞與媽祖
焦點議題
008 林淑貞 經學,匯流在北京:
二○二四年北京清華「經學與中國文明國際研討會」剪影
中文系的理想課程:「中國思想史」的教學與省思專輯
014 車行健 關於專輯
015 林朝成 「中國思想史」教科書的選用與課程的經營
021 張麗珠 理想的「中國思想史」課程
027 徐聖心 「中國思想史」課程反思
037 吳冠宏 仍在路上的中國思想史──東華大學中文系「中國思想史」課程分享
044 陳逢源 「精彩」與「真實」──思想史課程講授心得
050 楊自平 我思故我在:「中國思想史」的研究與教學
056 許朝陽 「中國思想史」教材、概念與教學的省思
061 吳肇嘉 「中國思想史」課程的教學與省思
068 蕭振聲 我的「中國思想史」教學經驗
思想文化
071 常 檣 當代城市書院的社會功能
078 程珺妍 《周禮》官職研究與結構析論
082 鄒廷悅 論禮與俗的關係
古典文學
088 施議對等 南柯子‧第十一屆中國詞學研究會年會暨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唱和集
091 李晨佳、歐明俊 朱熹〈感春賦〉在朝鮮半島李朝時期的接受
096 葉淑敏、黃美華 曹魏諸王交通賓客之禁與曹植後期文學的發展變化
現代文學
101 陳碧月 散文影視化的雙贏:《我的阿勒泰》
106 廖建智 海峽兩岸網路時代文學傳播影響性之探討(下)
109 秦想、袁勇麟 古典與現代的雙重變奏──莊裕安音樂散文的特質(下)
析字辨詞
114 葉林佛青 象形字演變過程中的訛變現象探略
辭章章法
123 陳佳君 辭章章法學的功能──兼談章法與音樂曲式的對照
文化傳載
127 王次澄 里仁為美:擇居
天地書肆
131 李學銘 《葉玉超詩選集》的述懷詩及其他(代序)
134 林珊如 《戰國楚簡詞典(文書卷)》讀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