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人間禪詩首獎〈安靜的力量〉巧妙地從一些日常、細小、平凡的物件,深入觀察思考,進而聯想人生,點出佛理。貳獎〈梅花菩薩〉以寒梅、木魚喻眾生,透過僧人掃地,掃除一切煩惱塵埃,兼顧佛性與人性。叁獎〈茶席〉擺茶席,如擺山水,如擺人生體會,從茶起興,對杯具、茶葉特性、品茗、茶色等相關物事的描述,扣合心境,物人互涉,散發哲理。佳作〈學長說〉、〈睡前倒立〉、〈樹本佛號〉、〈浮標.浮木.浮舟.浮島〉、〈聽雨:在人生的黃昏〉,斟酌於詩禪之間,出入於隱顯之際,皆具啟發性。
人間佛教散文首獎〈草木本無意〉由拔草破題,也破除妄念,翻轉敘寫草之用、草之韌、草之美,映照自己的傲慢與無知,有無限的啟示。貳獎〈裝籠〉以一對兄弟迥然不同的成長歷程,家庭成員彼此溝通障礙,反思人類在面對抉擇時的脆弱和無可跨越的疏離感。叁獎〈掃地僧「吱嘎」〉刻劃一位小僧沉默寡言,勤奮認真,對應一位有著神奇傳說的四十餘歲失智僧人。鏡照多方,畫面感十足。佳作〈灰澹的繽紛的,生或死〉、〈不著花〉、〈玉佛的哭泣〉、〈頂樓之鴿〉、〈雪山調〉等,題材寬廣,視角不同,風格各異,皆有可觀者焉。
作者簡介
人間禪詩
首獎
蔡馨慧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書記
學歷——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經歷——
‧二○一八年獲磺溪文學獎新詩組優選
‧二○二二年獲浯島文學獎新詩組優等獎
‧二○二三年獲菊島文學獎現代詩首獎
貳獎
王怡仁
華舞伴金銀工工作室創藝總監
學歷——
國立臺北商專附設空中商專企管科
經歷——
‧二○六年曾獲聯合報文學獎新詩評審獎
‧二○九年曾獲菊島文學獎現代詩首獎
‧二○一七年獲打狗鳳邑文學獎高雄獎與新詩首獎
叁獎
林世明
退休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經歷——
教育工作者、語文競賽評審、旅遊書寫
佳作
黃木擇
伊甸基金會高專兼組長
學歷——
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經歷——
‧二○二四年金車新詩獎入圍
‧二○二三年獲南投縣玉山文學獎首獎
‧二○二三年獲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特優
佳作
邱逸華
桃園市立楊梅高級中學教師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經歷——
‧二○二二、二○二四年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項目優選
‧二○二三年獲磺溪文學獎新詩類磺溪獎
‧二○二四年獲磺溪文學獎新詩類優選
佳作
語凡
Dua Land Pte Ltd/ Accountant會計師
學歷——
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會計專業
經歷——
‧二○二二年獲新加坡文學獎
‧二○二四年獲臺灣「時報文學獎」新詩二獎
‧曾獲第二屆陳贊一博士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創作獎(二○二二—二○二三)
佳作
美緣
退休
學歷——
彰化正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經歷——
二○二二年獲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現代詩潛力獎
佳作
吳錫和
新北市政府殯葬管理處課員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經歷——
‧一九九一年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類第一名
‧一九九二年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人間佛教散文
首獎
鄭麗卿
寫作者
學歷——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經歷——
‧二○○九年獲臺北縣文學獎散文類首獎
‧二○一○年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類優選
‧二○二三年獲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類
貳獎
賴俊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
學歷——
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博士
經歷——
‧二○二一年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二獎
‧二○二三年獲臺北文學獎現代詩組優選
‧二○二四年獲打狗鳳邑文學獎高雄獎
叁獎
阿逴
自由職業
學歷——
香港浸會大學碩士
經歷——
‧自二○一五年起為四川省藏族地區一所寺院小學組織善款購買蔬菜,為當地居民捐贈物資,籌集資金給藏族人治病就醫,相關公益事業持續至今。
‧自二○一九年碩士畢業以來開始從事寫作,目前為全職寫作狀態;居住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馬尼干戈鎮,一個藏族小鎮,以當地居民的生活及民生狀況為題材進行系列紀實散文寫作,同時創作小說作品。目前已有一本散文集的存量,以及兩部長篇小說,數部中短篇小說。
佳作
張耀仁
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
經歷——
‧二○一一年獲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佳作
‧二○一七年獲臺北文學獎短篇小說優等獎
‧二○二三年獲後山文學獎短篇小說第二名
佳作
李詩云
自由業
學歷——
崇德學院
經歷——
半生荒唐,一生漂泊,十年前忝得若干文學獎項虛名
佳作
沈志敏
自由職業者
學歷——
上海市普陀區業餘大學
經歷——
‧二○○○年,中篇小說〈變色湖〉獲中國文聯「盤房杯世界華文小說優秀獎」。
‧二○○七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動感寶藏》( 上海人民出版社) 獲得臺灣僑聯華文著述獎小說類第一名。
‧二○一一年,散文〈街對面的小屋〉獲首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人間佛教散文佳作獎。
佳作
劉虛壹
貝勒工作室
學歷——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候選人
經歷——
‧二○二二年獲吳濁流文學獎短篇小說組佳作
‧二○二三年獲苗栗縣夢花文學獎短篇小說優選
‧二○二四年獲桃城文學獎短篇小說第三名
佳作
呂政達
自由作家
學歷——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
經歷——
‧二○○八年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組首獎
‧二○一六年獲臺北文學獎散文組首獎
‧二○二年獲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組優等獎
序
總序
李瑞騰
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的設立,乃緣於星雲大師對文學的熱愛與期待。他曾表示,在他學佛修行與弘揚佛法的過程中,文學帶給他智慧和力量;他自己也日夜俯首為文,藉文學表達所悟之道。因為他深知文學來自作家的人生體會,存有對於理想社會不盡的探求,也必將影響讀者向上向善,走健康的人生大道。
我幾次聆聽大師談他的閱讀與寫作,感覺到他非常重視反思歷史的小說寫作以及探索現實的報導文學,而這兩種深具傳統的文類,在當代輕薄短小的社會風潮中,已日漸式微,尤其是二者的難度都高,且欠缺發表園地,我們因此建議大師以這兩種文類為主來辦文學獎;而為了擴大參與,乃加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人間佛教散文。大師認同我們的想法,這就成了這個文學獎最初的主要內容。此外,大師來台以後,數十年間廣結文壇人士,始終以誠相待,他喜愛文學,尊敬作家,於是在創作獎之外,我們設了貢獻獎,以表彰在文學領域長期持續耕耘,且具有累積性成就的資深文學工作者。
星雲大師將其一生筆墨所得設立公益信託基金,用在廣義的文教上面。這個文學獎的經費就來自這個基金,筆墨所得用之於筆墨,何其美善的人間因緣,曾深深感動了我。至於以「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為名,意在跨越政治與區域的界限,有助推動以華文為媒介的文學。從二○一一年創辦以來,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議委員會,獲得充分的授權,堅定站在文學的立場上,以民主的實踐方式運作,進行得相當順利。我們通常會在年初開會檢討去年辦理情況,也針對本年度相關作業進行討論,除了排定時程,更會針對如何辦好文學獎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廣泛討論,特別是評審和宣傳問題。
二○一七年,我們在充分討論之後決定增設「人間禪詩」獎項。詩旨在抒情言志,禪則靜心思慮,以禪入詩,是詩人禪悟之所得,可以是禪理詩,也可以是修行悟道的書寫,正好和「人間佛教散文」相互輝映。幾屆下來,成績不錯,得到評審委員的讚歎。
二○一九年,評議委員決議將歷史小說分成長篇和短篇,等於是增設短篇歷史小說。說是短篇,其實是二、三萬字,辦了兩屆以後,我們信心倍增。此外,我們也設立了「長篇歷史小說寫作計畫補助專案」,每年至少補助兩個寫作計畫,增加誘因,吸引不少海內外華文作家參與。辦理五屆以來,總計補助十個寫作計畫,已有七個結案,正式出版的已有四部。
這個大型文學獎已然果實累累,每一年我們都趕在年底贈獎典禮之前出版得獎作品集;但得獎的長篇歷史小說,我們讓作者自行尋找出版的機會,盼能接受市場及讀者的考驗,提高其能見度及流通量。特別感謝歷屆評審委員的辛勞,他們在會議上熱烈討論、激辯,有讚歎,有惋惜,就只為選出好作品,讓我們感動;相關事務,如評審行政、贈獎典禮的舉辦等,則有勞信託基金同仁的細心處理;得獎作品集的出版,則有賴佛光文化的高效率,於此一併致謝。
人間禪師序
禪意、創意、詩藝
渡也
想換個方式寫序。想透過三個重要論點的解說和分析,臚舉得獎作品為例,適時帶出作品的特色與優點,而非針對八首得獎詩作依序逐一評點。所謂三個重點,即是禪意、創意、詩藝。先談禪意。
二○一七年起,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增設「人間禪詩」獎項,主任委員李瑞騰教授在星雲獎得獎作品集總序定義了禪詩:「詩旨在抒情言志,禪則靜心思慮,以禪入詩,是詩人禪悟之所得,可以是禪理詩,也可以是修行悟道的書寫。」一般文學獎新詩獎項徵的是「詩」,和「禪詩」截然不同。禪詩基本上必須是詩,同時必須具有禪意。因此,評審委員評閱參賽詩作時,首要關注者應是作品是否具有禪意、禪機?
禪是什麼?李教授已點出要義。以下再引用一些說法,好讓讀者、參賽者參考。古往今來,對於禪的界定,眾說紛紜,或從簡界定,或從寬;有的詳說,有的簡述定義;且界說時採取的切入角度不同。有人如是說「禪意,是指清淨、簡潔、平淡的意識思惟,是一種思慮得到平靜以後得到的人生觀或者人生態度。」見解甚佳。星雲大師曾撰文論及「禪心」有四點意義,第一為你我一體的心叫做禪心。第二為有無一如的心叫做禪心。第三為包容一致的心叫做禪心。第四為普利一切的心叫做禪心。大師所言頗周詳。此四點係節錄,是星雲大師〈佛教的理念 何謂禪心?〉一文之摘要。
禪的意境有深有淺,淺有淺的悟境,深有深的悟境,並非只有深的才有意義、價值。我看到得獎詩作有淺的禪意境者,如〈浮標‧浮木‧浮舟‧浮島〉;亦有深的禪意境者,如〈梅花菩薩〉、〈樹本佛號〉。每首詩創作上的考量、需要均不同,故各展現不同程度的悟境、意境,只要適可即是美好。必須強調的是,並非表達哲理的詩皆屬於禪詩。哲理不等於禪。
得獎詩作都是禪詩。有的詩從頭到尾散發禪意,〈安靜的力量〉、〈茶席〉、〈樹本佛號〉即是,禪味十足。只作片段書寫禪意者亦有之,〈學長說〉、〈浮標‧浮木‧浮舟‧浮島〉即是。不過,並非全詩皆敘述禪意者方屬優秀之作,請勿誤會。
要在一百八十二首參賽詩作中先選出入圍決審作品十六首,創意顯然是相當重要的評審條件,可說是充分必要條件。每位委員會從主題、構思、材料、語言、技巧等方面來評估作品具備創意與否?換言之,高度創意之作較能吸引委員的目光!從平常生活中睡前倒立的動作,聯想其他一些「倒」、「反」、「逆」的事、物,因「倒」而悟「道」,〈睡前倒立〉一詩構思頗富創意也。李進文委員對於此詩獨特主題思想有精闢之剖析,請參考他為此詩寫的「評語」。〈安靜的力量〉通篇所述的細微材料均平凡無奇,作者卻能善用乏「料」可陳、了無新意的小元素,表達不平凡的大禪機,反常合道,堪稱創意思惟中的創意。
在語言方面,有幾首詩出乎意外地使用平淡、簡單、淺顯的語言,如〈安靜的力量〉,此詩竟能寫出純粹的哲思與「安靜」的氛圍,「力量」超強,令委員們激賞,實乃出奇制勝的好詩!〈聽雨:在人生的黃昏〉一詩亦不例外,無怪乎李癸雲委員盛讚此詩文字「語言出奇的乾淨、簡單,竟能如此自然的轉換情景,啟動詩意,情感飽滿。……以日常用語緩緩清點自己的生命……」。一般參賽者多用濃縮、凝鍊、高密度的語言,對立面的語言反而成為一種創意,一種特色,反而引人注目,可真是奇妙的現象!
最後談詩藝。詩藝亦即詩的表達技巧,技巧包羅甚多,這裡僅談表達上露骨與晦澀的課題,也就是顯與隱的現象。我看到入圍的十六首詩存在此現象,參賽者對於「禪意」的呈現,難免不適當、不得體,導致過度顯明或隱晦的問題產生。過度顯明者,如〈睡前倒立〉結尾:「看窗外一棵無憂無慮的樹∕長成菩提」,李進文委員認為是「太普通的方便用語」,我有同感。畢竟「無憂無慮」和「菩提」皆太直白,〈樹本佛號〉第三段:「有誰一開始就知道,有什麼住在自己身體∕眼耳鼻舌都經過世間幾許劫難」亦不含蓄,所幸小疵不足為病。至於過度隱晦者,〈學長說〉末段最後兩行:「你瞧見一隻熊蜂笨拙降落∕嘮叨的蘭花」,有晦澀之嫌,不知熊蜂與蘭花各指何而言?另一問題是:如果前者指死者學長,後者喻作者自己,如此結尾只是安排兩個生動的譬喻而已,何禪意之有?
以上,針對三個值得討論的議題列舉得獎詩作為例,略加解說,給今年、明年參賽者參考。
人間佛教散文序
非像心靈的遠方
—— 陳克華
此次散文類的參賽作品水準都很整齊,決審過程競爭可謂激烈。縱觀此次進入決審的十七件作品,可以感受到在這網路時代,視覺感官主導著日常人類思惟的當下,仍有許多熱衷於文字的創作者在辛勤筆耕,秉持著對文學的虔誠信仰,以散文的方式將自己日常生活的感觸,生命歷程的反思,某個事件的記錄等等,化為一行行文學殿堂等級的文字,或情感澎湃,或文思細膩,或卓有洞見,或深刻動人,充分展現了當今華語世界的文學愛好者對散文文學的高度投入及精采呈現。此次參賽進入決審的作品當中,文筆秀逸者眾,技法風格各異,最難得的是題材寬廣,視角不同,讀來各有各的巧思和見地,視野與題旨,在如今坊間眾多文學獎參賽作品中,可謂是上上之選。
作品依題材大致有親情類,宗教體驗類,生活記實類,愛情類等,筆法也各擅勝場,有細密而層次分明的敍事鋪陳,也有如小說般情節跌宕起伏,曲折蜿蜒的推演;有的行文用字淡雅,樸實無華,有的活潑生動,人物立體,情節進行歷歷在目,有的更擅於運用譬喻和象徵,呈現文學的高度,有的則在行文結束前神來一筆,令人讀來不覺動容,回味無窮。由此次進入決審的作品來看,使我們對「散文」這一文類燃起更多希望和期待,相信未來在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的帶動和奬勵下,能在華語世界再創文學藝術的百年盛世,造就更多高超的文學作品可否刪,成就更多美好的文學心靈。在此恭喜得獎者筆耕有成,獲得肯定,也寄望未入選者再接再礪,不氣餒;更希望廣大讀者和作者們共同進入這一場豐美的文學饗宴。
目次
第十四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人間禪詩及人間佛教散文得獎作品集——安靜的力量
總序——李瑞騰
人間禪詩序——渡也 禪意‧創意‧詩藝
人間佛教散文序——陳克華 飛向心靈的遠方
人間禪詩
首獎——蔡馨慧 安靜的力量
評審評語——渡也
獲獎感言
貳獎——王怡仁 梅花菩薩
評審評語——李進文
獲獎感言
叁獎——林世明 茶席
評審評語——
獲獎感言
佳作——黃木擇 學長說
評審評語——李進文
獲獎感言
佳作——邱逸華 睡前倒立
評審評語——李進文
獲獎感言
佳作——語凡 樹本佛號
評審評語——李癸雲
獲獎感言
佳作——美緣 浮標.浮木.浮舟.浮島
評審評語——李進文
獲獎感言
佳作——吳錫和 聽雨:在人生的黃昏
評審評語——李癸雲
獲獎感言
人間佛教散文
首獎——鄭麗卿 草木本無意
評審評語——何寄澎
獲獎感言
貳獎——賴俊儒 裝籠
評審評語——陳克華
獲獎感言
叁獎——阿逴 掃地僧「吱嘎」
評審評語——廖玉蕙
獲獎感言
佳作——張耀仁 灰澹的繽紛的,生或死
評審評語——廖玉蕙
獲獎感言
佳作——李詩云 不著花
評審評語——何寄澎
獲獎感言
佳作——沈志敏 玉佛的哭泣
評審評語——何寄澎
獲獎感言
佳作——劉虛壹 頂樓之鴿
評審評語——陳克華
獲獎感言
佳作——呂政達 雪山調
評審評語——廖玉蕙
獲獎感言
書摘/試閱
人間禪詩首獎
安靜的力量
瓶頸學會支撐燦爛
說它是默不作聲的花瓶
不如說它很瘦、很小心
像酵母菌讓日子發酵
麵糰有淡淡的香氣,就不悲觀
說它不是主角
不如說它,像肥皂
光滑,沒有一點攫取、圖利
只是削弱自己
成就潔淨
這些安靜的力量
瓶頸、肥皂、益生菌之類
像皮膚不會說話
但知道代謝、呼吸的重要
它不問蒼天一句話
而你問候了它。用語言之外的語言
例如給它們水
和不可見的對話
日復一日,關了燈
安靜就是明亮
人間佛教散文首獎草木本無意
平日常走的步道旁,新種了一長畦的玫瑰花,已開了三五朵。賞過花之後我繼續散步。行進間想起在疫情期間,這社區的花圃長時間沒有剪草,巴拉草都長到桂樹的腰部,達到一片荒煙蔓草的境地了。這一畦玫瑰植株下已長滿了我想不起來或從不知名的雜草,密密匝匝已有半尺高,再過幾日雜草怕就要淹沒玫瑰株了。為了這一畦玫瑰花,一路上我想著自己可以做點什麼。
夕照下的玫瑰花更顯鮮麗,深深嗅聞著清淡芬芳的氣息,我決定:只要路過這裡,就要為玫瑰花除草。我蹲下來試著拔草,總有點忐忑,不時抬頭往身後查看,畢竟這裡不是自家園地,就怕警衛、住戶或來蹓狗的人因我可疑的形跡而來「指教」。
所幸,有人漠然走過,有人被狗拉著急急往前,看來沒人注意我在做什麼。新長出的草拔起來容易,剛下過幾天的雨,草一拔起連帶有股濕土和腐植味,並混雜著青草的辛辣和臭腥氣,這是我曾經熟悉的氣味,土壤中也隱約有各種小昆蟲窸窣向八方奔竄。我手抓草莖不加思索便往地上拍了拍將草根夾帶的泥土甩掉,原來,手都還記得小時候跪在水田裡挲草、在香蕉園拔草的動作,務必去掉草根的泥土,都說斬草要除根,絕不給雜草留下生機。花圃的土很鬆,草拔起時帶有草根離土時輕微的刷刷聲,我也還記得拔草除之而後快的殺意。
雜草和農作物搶食養分、水分和陽光而影響作物生長,田地上雜草長得越旺盛,農家就越焦慮,那是怠惰的象徵,也像被雜草侵門踏戶有失面子,草類一直以來都是農家的天敵。但雜草並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天敵,春風吹夏雨來就生長,無可遏制,成群蔓延兀自長得生機盎然、欣欣向榮。小學時的假日我們常在香蕉園、菜畦蹲成一排拔草。全株長刺的刺莧、含羞草,根扎得深且廣的牛筋草,我們費盡拔蘿蔔之力也拔不起,得藉著小鋤頭來刨根。香附子、紫花藿香薊、豬母奶連綿到天邊看不到盡頭,怎麼拔也拔不完。童少時期沒有比蹲著前進拔草更無趣疲累的事了,讓人恨死那些雜草了。
隨著閱歷、常識的增長,才了解到雜草並不僅僅是「害」草,草類的生長不僅保護土壤不受侵蝕,根系更能鬆動、改善土壤結構,也為各種生物提供棲地,有益於生物的多樣性;草的生長狀況也反映土質,並補充土壤中的有機質。現在,或許是年紀大了,也不再有拔草的負擔,當我再次回到果園蹲下來撫摸新生的草叢,竟也有像撫觸嬰幼兒皮膚的感覺,而生出憐愛的心情。那一簇一簇的青草追隨著太陽,展現無可抑制的繁殖力量,真正生生不息的是這些小草。
眼前可見的小草,我們慣以野草、青草、雜草或小草概略稱之。平時放眼一片草地,也只得一片模糊無形的草綠色,並不較真地去一一辨識。日本植物學家牧野富太郎卻說:「世上沒有一種草叫做雜草。」每一株草都是有名有姓,只是我們對蟲魚草木無知不識罷了。在植物學的分類上,綱目科屬種的學名一般以拉丁語標記,顯得學問高深且難記,大家總依其特徵、用途,在各地方又隨人興味取名,有莊有諧,比如圓仔花又名千日紅;馬齒莧也叫豬母乳;鼠麴草又叫做清明草、母子草或金錢草。咸豐草的黑褐瘦果有倒鉤刺,小時候曾經在草地上和友伴互相丟擲嬉玩,別名鬼針草俗稱恰查某,倒也恰如其分。
記得在高中時期,阿嬤搗煮一鍋黑糊糊的青草膏治癒了表姐常生瘡的皮膚病(臭腳黏),至於那一鍋青草膏到底放了哪幾味青草,竟也沒人知道了。夏季酷暑,我們也喜歡喝杯青草茶或仙草茶,有點苦,有點甘,彷彿真能消解盛夏暑氣。這些用來清火防中暑、消炎解毒、祛除夏日熱毒的是哪些青草?恐怕即便相逢應不識,如今我們也不懂得在野地裡採食野菜,是暴殄天物了。當我們特地驅車到山上去吃野菜,倒不在意一定吃到什麼,只讓車子在山路裡滑行,尋找那一塊粗拙字體的簡單招牌下,鐵鍋快炒山萵苣、山芹菜或破布子炒山蘇,各自咀嚼尋思各人嘴裡的苦味。雖說我們對青草感到陌生,小看它,踐踏它,實則日常用它,喝它,吃它,又十分親近。
直到晚近,我才能欣賞春日荒地上那大片大片的咸豐草白花、通泉草酢醬草的紫花、蔓花生的黃花和蟛蜞菊,陽光下微小而壯麗的風景。小小的花朵就像嬰孩臉龐,清美新鮮,單純而短暫,正因為短暫,如此盛放然後凋萎,是一幅幅大自然的自畫像,也是一面照鏡,照見了自己的傲慢,無知的樣子。
當陽台花盆第二次長出同樣的不知名小草,新葉鮮綠有光著實可憐可愛,看著也不忍再冒然拔除。我給予些許清水,它以一暝大一寸的速度抽高,漸漸結出數簇花苞,並開了一元鎳幣大小的五瓣白花,清淨如晨光,小小的淡淡的盛開,持續十餘日。小草完成自己,並以美麗無邪回答我。
可能,是風的緣故,也或許是飛鳥帶來種籽,大花盆長出三株龍葵,葉葉鮮嫩,想摘來煮鹹粥也不夠用,便任其生長。依傍著茉莉花枝幹在有限制的空間裡,龍葵斜倚著長出自己的姿形,漸漸莖上開了簡單細小的白花,花藥一點鮮黃,很快地一顆顆果實競生膨脹,綠豆般大小,在陽光下晶瑩透亮如綠寶石。等果實由青酸逐漸轉為紅紫以至熟成烏甜,招來白頭翁和綠繡眼時來嘰喳啄食,我在窗簾後遠觀小鳥在陽台歡喜踴躍,快樂更勝於自己重溫兒時在田壟間採食的滋味。
而在養死了三數盆鐵線蕨之後,意外發現住家後巷紅磚牆縫隙有簇簇長得頭好壯壯的鐵線蕨,半牆的蓬勃綠意。為什麼為什麼呢,我天天澆水看顧它卻死了,實在不明白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又常在路邊牆角、水泥路的縫隙或岩石裂縫,甚至老屋屋頂上,意想不到的角落,見到隨順著風吹方向、光照走向和牆的角度長出姿態優雅的鳳仙花、蒲公英或狗尾草,或有不知名小草抓住不多的泥土,吸收微薄的水分,沒有同伴,獨自傾斜著抽長、開花,意志強悍地在縫隙中過日子。雖是大自然的無心姿態,在我看來宛然是激勵人心的心靈雞湯,強韌而美麗。試想它們的種子如何自庭院、花盆中乘風脫逸而出,落在貧瘠的一角發芽著根,無聲無息在堅硬的環境中找出生存的方法,以姿態、顏色映襯出那片剝蝕的牆面、裂縫精神燦爛。
現在去野地走走,我很願意多去認識不曾見過的花草植物。比如在台北近郊生長的通泉草、蔓花生,這是在屏東鄉下不曾見過的;到了墾丁、小琉球海岸邊沙地才見識到夢幻般的土丁桂。四月下旬到苗栗公館拜訪朋友的山上居,朋友說年紀大了,花園多半就隨它去,也因此顯得有野趣。在這花園我首次見到爵床,又名鼠尾紅,開著美麗小小紅花在微冷的光影裡搖曳;一株瘦伶仃的銀杏,新綠的葉正扇著春風來。昭和草昂然獨立在草地上,野得美,好美好野好生動,充滿花園的一角。一隻快樂的石龍子竄出,擺一擺頭又羞怯地竄進草叢裡。
下午我們在屋裡喝茶,風吹動雜樹林葉子發出連綿的颯颯聲,五色鳥唱完紅嘴黑鵯唱,貓頭鷹漫應幾聲。不久下起雨來,窗外綠浪微波,雨水勻勻地落在樹葉、草葉上細微的摩挲,終於每一片葉子都濡濕了。我們在屋裡坐著談著,漸漸就只剩下雨聲,雨聲如溪水流過,細聲沙沙漸成點點滴滴,洗去些微塵勞倦意,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澈的、深沉的靜。
那是正當桐花開的季節,雨後便出門賞花。山上的林道早已鋪上桐花地毯,桐樹聽見我們走近的腳步聲,桐花便紛紛落下,我們屏息僅報以好美好美的讚歎。晚餐後再走一次林道去賞螢,才出門便有點點飄零幽光在花園草叢低處滑移,像流星的細微碎片劃過腳邊。待大家興奮驚呼聲稍定,主人帶領我們前往樹林更深處走去。儘管大家距離撲螢為樂的年紀很遙遠了,看見螢火蟲仍讓人感到孩子般單純的欣喜,像收到老天賜予的禮物一樣。小時候在農村的夏夜,容易在草叢或花草間就能發現螢火蟲出沒飛行。我記得一回我們全家出動在蠶仔寮為熟蠶上簇,深夜忙完後姊姊和我兩人先騎車回家,在無人無路灯的暗黑農路上,已看不清路兩旁有些什麼作物,夜空黑暗又澄澈無垠,銀河橫跨過天際迤邐而去,弦月懸在檳榔樹梢,唧唧蟲鳴,或許也有蛙叫,螢火蟲在檳榔樹幹間上下穿梭飛行,閃爍不定是夜路上微明的光,宛如前方村子裡的微焰燈火,撫慰我微微的不安和害怕。那是多麼遙遠的記憶了,天上光熠熠的銀河,人間照路的螢火蟲,多麼清晰,真實,卻不曾再得,直到這個春夜。
春夜的山間林道並不安靜,雖然再無他人和車輛,一路上蟲吟震耳,不知是蟾蜍還是樹蛙呱呱鳴叫,像一首歌謠間歇唱著。樹葉間一輪亮光,初以為是路燈,草地上反映著一片清光,近處遠處的樹葉閃著光,終於把四周都照亮了,原來是農曆十四的圓月,第一次感受到月光可以亮到這麼直白刺眼。我們關閉所有光源,在林蔭之下豐草之上,螢火蟲煥若群星,晶亮的光點輕盈迅疾移動,劃出曲折的動線,那是正當年輕、健康的光,歡快互相追逐嬉戲,踴動著生之歡愉,幾幾乎要聽見牠們熱烈喧鬧的呼叫聲了。在此閃閃爍爍不可思議的夜晚,彷彿再往草地前進一步就要踏入星空。
一週之後再來花圃,春雨均霑玫瑰株和春草,拔過草的地方青草又長好長滿了,生氣勃勃在微風中悠然搖曵。青草無所事事,迎著陽光形成一片單純的綠,招待蜜蜂、滋養白粉蝶,甚至稀罕地有青帶鳳蝶到訪。我仍依照自己的約定蹲下來拔拔草,「啊,我深愛玫瑰,又被那刺所深愛」※,雖一再謹慎小心,手指頭終於還是被玫瑰尖刺所刺。一陣尖銳的痛,讓我猛然抽回手,熱熱的,腫腫的疼痛卻一直留在指尖。是我不該做多餘的事,介入花圃的生態嗎?回頭一想,玫瑰花美麗芬芳,化身愛情的象徵物,贏得眾人的目光,那長在花朵底下的小草難道就不該存在了嗎?我不總認為地植的玫瑰,葉片有些缺口,瓢蟲、蜜蜂藏身花心,小蝸牛爬在枝枒上,這樣的玫瑰花才是健康美麗的?在繽紛的花朵底下若缺了草色,不也顯得少了點什麼。少了點什麼呢?缺少了野性,缺少了完整。
我也不過是一道短暫投射在玫瑰花和草地上的陰影,除草的想法和作為似也顯得無謂和徒勞。孟浩然的詩句:「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我就放過青草任其茂盛生長,也放過我自己吧。我這樣猶豫著反思著,前方不遠處草地上的八哥和珠頸斑鳩或許已經熟悉我的存在,正不慌不忙四處逡巡跳躍,與玫瑰花、百草和我一同目送夕陽西下。
※註:引自智利詩人密絲特拉兒〈財富〉一詩,陳黎、張芬齡 譯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