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中修心,王陽明的知行哲學:將心學哲理融入當代思維,從根本上改善行動力與決策力
商品資訊
ISBN13:9786264081115
出版社: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王建軍
出版日:2024/12/11
裝訂/頁數:平裝/296頁
規格:21cm*14.8cm*1.6cm (高/寬/厚)
版次:初版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你若光明,萬物生!心學與日常相結合
擺脫外求、專注修心、放下偏見、回歸本心
以王陽明心學為本,教人如何在浮世中保持自我
【心即理】一切力量來自內心
王陽明提出「心即理」,認為心是萬物的主宰,人心即是道德與智慧的泉源,無需外求。當人能夠靜下心來認知世界,所有的問題其實可以從自身的心靈中找到答案。正如王陽明所說,「心外無物」,即萬事萬物的理都存在於心中。這一觀點使人們更注重心靈的培養,將精力從外物的追求轉向內在的覺醒,並相信內心自帶的光明與智慧。
【知行合一】將所悟所學化為具體行動
心學的核心之一在於「知行合一」,即將認知與實踐結合起來。王陽明認為知與行不可分離,真正的「知」必須在行動中實現。書中以大量事例闡述了這一理念的深意:只有行動才可以讓我們真正掌握知識,光有理論而缺乏實踐只是空談。因此,心學並非紙上談兵的哲學,而是生活中的實踐指南,提醒人們將所悟所學化為具體行動,才能達到身心統一,成就理想人生。
【致良知】打破世俗偏見
在王陽明的學說中,「致良知」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代表心靈最高的智慧覺悟。王陽明認為每個人內心都擁有「良知」,這是道德的本源,是天理的具體展現。透過致良知,人們能夠辨別是非,對萬事萬物做出準確的判斷,並進而超越個人私利。書中強調,「致良知」並非外求的智慧,而是打破世俗偏見,回歸本真,聆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以此指引人們行事,達到身心安定的境界。
▎在逆境中修練強大內心
王陽明一生飽經挫折,曾在逆境中頓悟心學哲理,透過內心的力量找到生活的方向。人生中無法避免困難和挫折,但強大內心能使人從容應對。正如王陽明在困境中所示範的,逆境是修心之良機,只要心靈不被挫敗,困難最終都將成為成長的階梯。
▎點亮內心之燈,迎接幸福生活
內心的強大不僅讓人更有智慧地應對生活挑戰,也讓人感受到內在的幸福。當內心變得充實、穩定,人便不再被外界的名利浮華所擾,而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寧靜與美好。這份內心的光明,不僅照亮自己,也會溫暖身邊的人,使整個人生都豐盈而幸福。
本書特色:本書以王陽明心學為主軸,探討人心的強大力量,提出「知行合一」、「心即理」等核心理念,強調人須自我提升心境,致力於修得清明強大的內心。書中以王陽明的生平與理念為例,激勵讀者透過內心的自我照亮來達到內外平衡,無懼外界影響,收獲內在的幸福與智慧。全書兼顧哲理與實踐,讓讀者在浮躁的社會中找到力量和方向。
擺脫外求、專注修心、放下偏見、回歸本心
以王陽明心學為本,教人如何在浮世中保持自我
【心即理】一切力量來自內心
王陽明提出「心即理」,認為心是萬物的主宰,人心即是道德與智慧的泉源,無需外求。當人能夠靜下心來認知世界,所有的問題其實可以從自身的心靈中找到答案。正如王陽明所說,「心外無物」,即萬事萬物的理都存在於心中。這一觀點使人們更注重心靈的培養,將精力從外物的追求轉向內在的覺醒,並相信內心自帶的光明與智慧。
【知行合一】將所悟所學化為具體行動
心學的核心之一在於「知行合一」,即將認知與實踐結合起來。王陽明認為知與行不可分離,真正的「知」必須在行動中實現。書中以大量事例闡述了這一理念的深意:只有行動才可以讓我們真正掌握知識,光有理論而缺乏實踐只是空談。因此,心學並非紙上談兵的哲學,而是生活中的實踐指南,提醒人們將所悟所學化為具體行動,才能達到身心統一,成就理想人生。
【致良知】打破世俗偏見
在王陽明的學說中,「致良知」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代表心靈最高的智慧覺悟。王陽明認為每個人內心都擁有「良知」,這是道德的本源,是天理的具體展現。透過致良知,人們能夠辨別是非,對萬事萬物做出準確的判斷,並進而超越個人私利。書中強調,「致良知」並非外求的智慧,而是打破世俗偏見,回歸本真,聆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以此指引人們行事,達到身心安定的境界。
▎在逆境中修練強大內心
王陽明一生飽經挫折,曾在逆境中頓悟心學哲理,透過內心的力量找到生活的方向。人生中無法避免困難和挫折,但強大內心能使人從容應對。正如王陽明在困境中所示範的,逆境是修心之良機,只要心靈不被挫敗,困難最終都將成為成長的階梯。
▎點亮內心之燈,迎接幸福生活
內心的強大不僅讓人更有智慧地應對生活挑戰,也讓人感受到內在的幸福。當內心變得充實、穩定,人便不再被外界的名利浮華所擾,而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寧靜與美好。這份內心的光明,不僅照亮自己,也會溫暖身邊的人,使整個人生都豐盈而幸福。
本書特色:本書以王陽明心學為主軸,探討人心的強大力量,提出「知行合一」、「心即理」等核心理念,強調人須自我提升心境,致力於修得清明強大的內心。書中以王陽明的生平與理念為例,激勵讀者透過內心的自我照亮來達到內外平衡,無懼外界影響,收獲內在的幸福與智慧。全書兼顧哲理與實踐,讓讀者在浮躁的社會中找到力量和方向。
作者簡介
王建軍,筆名引車賣漿,瑞士維多利亞大學工商管理博士(DBA),企業董事長、教授等,著有《提高團隊執行力的58條職業法則》、《曾國藩:成大事者不糾結》等書。
序
前言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是許多人在談到「唯心主義」時常常引用的話,王陽明也因此被當作唯心主義的代表。雖然王陽明提出的「心是萬事萬物的主宰」的觀點屬於哲學中的唯心主義,但如果狹隘地將王陽明貼上「唯心主義」的標籤,就曲解了這位智者創造心學的本意,他的目的是呼籲人們了解並挖掘內心潛藏的強大力量,幫助人們修練強大的內心,減少人生的煩惱和痛苦,增加快樂和幸福。
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是王陽明心學的基本觀點。在陽明心學體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個重要的命題。「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也是其哲學思想的理論基礎。王陽明主張「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認為求「理」不在於「格物」,而在於「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是其理論體系的主體結構,是以「心即理」之說作為理論基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互相連繫、互相依存,強調認知過程中「知」、「行」兩個階段之間的統一與連繫。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關於認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對「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學命題的理論概括與昇華,象徵著陽明心學的發展到達了顛峰。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就是「道」、「天理」、「本心」,「致」就是使良知「明覺」和「發用流行」,「致良知」也就是把「良知」擴充、推及萬事萬物之中,予以發揚光大,從而將人的潛在道德意識轉化為現實的人生價值。
王陽明認為人心是根本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他還說,人的「心」本來就有著神奇的作用,如行雲流水般變動流轉於萬事萬物之中,反映著各層次事物的客觀規律。
如果人能靜下心來,自然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將事情做得十分完美。我們心靈的能力之所以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是因為它被各種詆毀、讚譽等利害關係遮蔽了。如果能夠摒棄「自我」的束縛,保持我心不動,遵循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並以此對待各種事物,心靈就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將看似異常神奇的良知妙用發揮出來。
認識自我與天地自然的關係,便能擺脫「自我」的束縛,獲得更高的智慧。有詩云:「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有心靈達到一定境界,才能看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心境提高了,人的智慧、能力、氣質也會隨之提升。
不過,想要讓心靈達到一定境界,人們需要用一顆虔誠的心去認真思考人生,猶如〈大學〉中所言:「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心靈達到清明的境界,人才能洞察萬物的規律,思考問題才能全面,處理事情才能完善。正如王陽明的勸誡:放鬆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會出現在眼前。因為真正的生活在於內心,一切糾結都是心戰,所以只有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點亮一盞心燈,釋放內心的光芒與力量,修得強大的內心,便能在浮躁的社會氛圍中獲得寧靜,收獲內心的充實與幸福。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是許多人在談到「唯心主義」時常常引用的話,王陽明也因此被當作唯心主義的代表。雖然王陽明提出的「心是萬事萬物的主宰」的觀點屬於哲學中的唯心主義,但如果狹隘地將王陽明貼上「唯心主義」的標籤,就曲解了這位智者創造心學的本意,他的目的是呼籲人們了解並挖掘內心潛藏的強大力量,幫助人們修練強大的內心,減少人生的煩惱和痛苦,增加快樂和幸福。
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是王陽明心學的基本觀點。在陽明心學體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個重要的命題。「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也是其哲學思想的理論基礎。王陽明主張「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認為求「理」不在於「格物」,而在於「致知」,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知行合一」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是其理論體系的主體結構,是以「心即理」之說作為理論基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互相連繫、互相依存,強調認知過程中「知」、「行」兩個階段之間的統一與連繫。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關於認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對「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學命題的理論概括與昇華,象徵著陽明心學的發展到達了顛峰。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就是「道」、「天理」、「本心」,「致」就是使良知「明覺」和「發用流行」,「致良知」也就是把「良知」擴充、推及萬事萬物之中,予以發揚光大,從而將人的潛在道德意識轉化為現實的人生價值。
王陽明認為人心是根本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他還說,人的「心」本來就有著神奇的作用,如行雲流水般變動流轉於萬事萬物之中,反映著各層次事物的客觀規律。
如果人能靜下心來,自然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將事情做得十分完美。我們心靈的能力之所以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是因為它被各種詆毀、讚譽等利害關係遮蔽了。如果能夠摒棄「自我」的束縛,保持我心不動,遵循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並以此對待各種事物,心靈就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將看似異常神奇的良知妙用發揮出來。
認識自我與天地自然的關係,便能擺脫「自我」的束縛,獲得更高的智慧。有詩云:「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有心靈達到一定境界,才能看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心境提高了,人的智慧、能力、氣質也會隨之提升。
不過,想要讓心靈達到一定境界,人們需要用一顆虔誠的心去認真思考人生,猶如〈大學〉中所言:「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心靈達到清明的境界,人才能洞察萬物的規律,思考問題才能全面,處理事情才能完善。正如王陽明的勸誡:放鬆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會出現在眼前。因為真正的生活在於內心,一切糾結都是心戰,所以只有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點亮一盞心燈,釋放內心的光芒與力量,修得強大的內心,便能在浮躁的社會氛圍中獲得寧靜,收獲內心的充實與幸福。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一切力量從「心」開始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欲成大事先立志
保持童心,做真實的自己
順應性情生活,找準自己的位置
相信自己最優秀
求人不如求己
挖掘內心的巨大潛能
敢為天下先
第二章 在逆境中修練強大內心
正確對待不如意之事
坦然地面對失敗
用心感受生活中的苦與樂
在苦難中磨練自己
做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消除恐懼的良藥是自信
將自己雕琢成一塊璞玉
寂寞是一種清福
第三章 大格局者,胸懷坦蕩能容物
無論他人譽與謗,只管做好自己
做到中正平和,關鍵在於慎獨
只要肯「下學」,自然能夠成功
狂者胸次:不被瑣事所擾
恕人之過,釋人之嫌
大肚能容,寬大為懷
將誹謗和侮辱當作進取的動力
用寬容的安撫感化惡人
第四章 做「知行合一」之人
真正的學問是學以致用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件事
改掉淺嘗輒止的毛病
少空談,多實踐
抓住關鍵問題,對症下藥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另闢蹊徑,巧幹要比苦幹強
第五章 修練一顆「不動心」
心無外物,超然灑脫
過分執著於靜,易空虛寂寞
修心,在萬事萬物上下功夫
修練不動心的境界
重視內心的修行,鍛造強大的氣勢
身處惡境,更要持重守靜
保持本色,以真示人
在寧靜中感悟奔騰
第六章 自省是認識自己的最佳方法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正視自己的錯誤,不要文過飾非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克服傲慢自大的毛病
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
善於反省,揚長避短
別過分執迷於細節問題
第七章 做學問必須從內心下功夫
博學是成功的基礎
循序漸進,才能有長進
學無止境,永無巔峰
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打破文字的局限,追求真正的事實
知識不等於智慧
德比才更重要
追求完美是一種偏執
第八章 做真誠人,行仁愛事
誠信是立身之本
心誠則靈,懷有一顆真誠心
不做作,待人待己皆真誠
誠意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讚美
養一身浩然正氣
第九章 用「心」體會人生之美
自然是生命的方式
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
擺脫羈絆,培養空靈的心
隨心而動,隨性生活
身體忙,心悠閒
樂觀的心態有利於身體健康
書法之中悟心法
用中正平和的心態品味音樂之美
第十章 從容淡定過一生
前半生不要怕,後半生不要悔
沉浮動靜皆人生
短暫的生命,長久的快樂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生命的執著
生命不在於長短,在於活得有意義
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辯濁清
絢爛過後歸於平淡
第一章 一切力量從「心」開始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欲成大事先立志
保持童心,做真實的自己
順應性情生活,找準自己的位置
相信自己最優秀
求人不如求己
挖掘內心的巨大潛能
敢為天下先
第二章 在逆境中修練強大內心
正確對待不如意之事
坦然地面對失敗
用心感受生活中的苦與樂
在苦難中磨練自己
做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消除恐懼的良藥是自信
將自己雕琢成一塊璞玉
寂寞是一種清福
第三章 大格局者,胸懷坦蕩能容物
無論他人譽與謗,只管做好自己
做到中正平和,關鍵在於慎獨
只要肯「下學」,自然能夠成功
狂者胸次:不被瑣事所擾
恕人之過,釋人之嫌
大肚能容,寬大為懷
將誹謗和侮辱當作進取的動力
用寬容的安撫感化惡人
第四章 做「知行合一」之人
真正的學問是學以致用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件事
改掉淺嘗輒止的毛病
少空談,多實踐
抓住關鍵問題,對症下藥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另闢蹊徑,巧幹要比苦幹強
第五章 修練一顆「不動心」
心無外物,超然灑脫
過分執著於靜,易空虛寂寞
修心,在萬事萬物上下功夫
修練不動心的境界
重視內心的修行,鍛造強大的氣勢
身處惡境,更要持重守靜
保持本色,以真示人
在寧靜中感悟奔騰
第六章 自省是認識自己的最佳方法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正視自己的錯誤,不要文過飾非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克服傲慢自大的毛病
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
善於反省,揚長避短
別過分執迷於細節問題
第七章 做學問必須從內心下功夫
博學是成功的基礎
循序漸進,才能有長進
學無止境,永無巔峰
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打破文字的局限,追求真正的事實
知識不等於智慧
德比才更重要
追求完美是一種偏執
第八章 做真誠人,行仁愛事
誠信是立身之本
心誠則靈,懷有一顆真誠心
不做作,待人待己皆真誠
誠意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
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讚美
養一身浩然正氣
第九章 用「心」體會人生之美
自然是生命的方式
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
擺脫羈絆,培養空靈的心
隨心而動,隨性生活
身體忙,心悠閒
樂觀的心態有利於身體健康
書法之中悟心法
用中正平和的心態品味音樂之美
第十章 從容淡定過一生
前半生不要怕,後半生不要悔
沉浮動靜皆人生
短暫的生命,長久的快樂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生命的執著
生命不在於長短,在於活得有意義
須從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辯濁清
絢爛過後歸於平淡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一切力量從「心」開始
自古以來的聖人都在講述一個真理:「心為天地萬物之主」。王陽明也不例外,因而他才說出,「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並在此基礎上開創了心學。因此,我們不能小瞧自己的內心,它充滿著人類最真實的渴望,也隱藏著眾多不為人知的力量。
洞悉了心的力量,我們將會從心中得到人生的幸福。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王陽明作為宋明理學中「心學」的創始者,強調個人的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他認為,只要心中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不忘記這一點,久而久之心自然會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說的「把凡胎修練成聖胎」。如此將天理時刻銘記於心,逐漸達到宏大神聖的境界,也是從心中最初的意念不斷堅持並發展下去。
「心之所想」雖然只是停留在腦海中的意識,看似虛無縹緲,卻有著不可小覷的力量。王陽明所言的「念念存天理」,就是用我們的意念影響我們的思維。當心存念想時,就能做到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倘若心無所思,則難以排除雜念,就會陷入胡思亂想之中。
「心之所想」的力量遠不止於此。在奮力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想」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缺少這份「心之所想」的動力,抑或受外界干擾而無法將之堅持到底,則難以發揮自身潛在的能力,難以超越自我、挑戰極限。
明朝後期是古代科學技術史上最燦爛輝煌的一段時間,此時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地理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自幼聰明好學,喜歡讀歷史、地理、遊記之類的書籍,立志成人之後遍遊大好河山。
但是父親去世後,老母無人照顧,徐霞客的遊覽計畫無法實現,終日悶悶不樂。母親看出了他的心思,對他說:「男兒志在四方,哪能為我留在家裡?」母親的支持,堅定了徐霞客遠遊的決心。
徐霞客有了勇氣和力量,便辭別母親開始遊歷。他先後遊歷了太湖、洞庭湖、天臺山、雁蕩山、泰山、武夷山、五臺山、恆山等名勝,並且記錄下了各地的奇風異俗和遊歷中的驚險經歷。
幾年後,徐母去世,徐霞客便把全部精力放在遊歷考察事業上。他跋山涉水,到過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攀登懸崖峭壁,考察奇峰異洞。
在湖南茶陵,徐霞客聽說這裡有個深不可測的麻葉洞,便決心去探訪。可當地人說洞裡有神龍和妖精,沒有法術的人不能進去。剛走到洞口,嚮導得知徐霞客不會法術,就嚇跑了。徐霞客毫不動搖,獨自手持火把進洞探險。當他游完巖洞出來的時候,等候在洞外的當地群眾紛紛向他鞠躬跪拜,將他看成是有大法術的神人。
徐霞客白天考察,晚上就藉著篝火記錄當天的見聞。30多年中,他走遍大江南北,對曾走過的地方的地理、地質、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做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並以日記體裁進行詳細、科學的記錄。徐霞客死後,由他人整理成聞名世界的《徐霞客遊記》。
自古以來的聖人都在講述一個真理:「心為天地萬物之主」。王陽明也不例外,因而他才說出,「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並在此基礎上開創了心學。因此,我們不能小瞧自己的內心,它充滿著人類最真實的渴望,也隱藏著眾多不為人知的力量。
洞悉了心的力量,我們將會從心中得到人生的幸福。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王陽明作為宋明理學中「心學」的創始者,強調個人的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他認為,只要心中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不忘記這一點,久而久之心自然會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說的「把凡胎修練成聖胎」。如此將天理時刻銘記於心,逐漸達到宏大神聖的境界,也是從心中最初的意念不斷堅持並發展下去。
「心之所想」雖然只是停留在腦海中的意識,看似虛無縹緲,卻有著不可小覷的力量。王陽明所言的「念念存天理」,就是用我們的意念影響我們的思維。當心存念想時,就能做到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倘若心無所思,則難以排除雜念,就會陷入胡思亂想之中。
「心之所想」的力量遠不止於此。在奮力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想」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缺少這份「心之所想」的動力,抑或受外界干擾而無法將之堅持到底,則難以發揮自身潛在的能力,難以超越自我、挑戰極限。
明朝後期是古代科學技術史上最燦爛輝煌的一段時間,此時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地理學家──徐霞客。
徐霞客自幼聰明好學,喜歡讀歷史、地理、遊記之類的書籍,立志成人之後遍遊大好河山。
但是父親去世後,老母無人照顧,徐霞客的遊覽計畫無法實現,終日悶悶不樂。母親看出了他的心思,對他說:「男兒志在四方,哪能為我留在家裡?」母親的支持,堅定了徐霞客遠遊的決心。
徐霞客有了勇氣和力量,便辭別母親開始遊歷。他先後遊歷了太湖、洞庭湖、天臺山、雁蕩山、泰山、武夷山、五臺山、恆山等名勝,並且記錄下了各地的奇風異俗和遊歷中的驚險經歷。
幾年後,徐母去世,徐霞客便把全部精力放在遊歷考察事業上。他跋山涉水,到過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攀登懸崖峭壁,考察奇峰異洞。
在湖南茶陵,徐霞客聽說這裡有個深不可測的麻葉洞,便決心去探訪。可當地人說洞裡有神龍和妖精,沒有法術的人不能進去。剛走到洞口,嚮導得知徐霞客不會法術,就嚇跑了。徐霞客毫不動搖,獨自手持火把進洞探險。當他游完巖洞出來的時候,等候在洞外的當地群眾紛紛向他鞠躬跪拜,將他看成是有大法術的神人。
徐霞客白天考察,晚上就藉著篝火記錄當天的見聞。30多年中,他走遍大江南北,對曾走過的地方的地理、地質、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做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並以日記體裁進行詳細、科學的記錄。徐霞客死後,由他人整理成聞名世界的《徐霞客遊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