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18個人生故事
商品資訊
系列名:Master
ISBN13:9789863574088
替代書名:Illuminating Hopes: 18 Life Stories of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
作者:許維素; 汪冰
出版日:2024/12/17
裝訂/頁數:平裝/368頁
規格:21cm*14.8cm*3.3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資深諮商師,以案例深入淺出說明實務中如何應用概念及技術。
★案例多元,諮商對話讓人彷彿身歷其境,翻轉過程清楚詳細,值得咀嚼深思。
★結合正向心理學,抽絲剝繭其中的人生智慧,再搭配實用練習,為生活帶來更多幫助。
★是給專業助人工作者的經驗分享和錦囊妙計,也是給一般大眾的心靈感悟與自我成長。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 正向心理學
於助人技巧與個人成長,為你雙重增能
人雖然會受過去影響,但更被未來吸引,
當目標符合願望,當事人最有改變的動力。
──許維素
短期奏效,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的強大魅力,即運用有限的諮商次數達到一定的顯著效果。這套療法著眼於當事人想要的未來及既有的優勢,透過與諮商師的密切合作、點燃行動火花、激發轉變,使當事人更成為理想的自己、更接近期盼的願景。
SFBT相信每個求助者都自帶解答與資源,助人者的任務,是幫助他們找到那隱而未覺的目標與智慧,建構適合生命脈絡的獨特解決之道。然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諮商現場的思緒與情感流動千變萬化,無公式可循,考驗助人者本身的應變彈性與內在韌性。
本書為此而生,由兩岸SFBT第一把交椅許維素,與多年推廣正向心理學的汪冰博士聯手,擺脫理論步驟式的教學,透過18則不同背景的人生故事,見證當事人如何在諮商師的關鍵提問下突破困境,看見希望。這些故事感人肺腑、深富啟發,並搭配【回顧與反思】單元,以專業視角簡明解析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核心技巧與應用要點,再輔以【生活踐行】專欄及【練習】單元,運用正向心理學的觀點拓展心靈體悟,幫助讀者自然運用焦點解決思維自我成長,成為自己與求助者的最佳啦啦隊!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理念與技術深具實用性,在教育、企業、司法界也有越來越多的應用。相信本書的豐富內容,可以讓所有讀者大有斬獲,值得每個自助、助人者學習與體驗。
我始終相信,諮商室中產生的洞見與領悟也可以擴展到諮商室外的生活,尤其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智慧,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所啟發。
──汪冰
感動推薦──
王浩威/作家、榮格分析師
林宏茂/台灣焦點解決中心負責人
吳熙琄/亞洲創意對話中心暨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
曹中瑋/資深諮商心理師
陳秉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退休教授
黃天豪/臨床心理師、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
黃素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諮商督導
郭崇信/加拿大溫莎大學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賴念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Aladadair Macdonald 阿拉斯戴爾.麥克唐納/歐洲短期治療協會前辦事處主任
Cynthia Franklin 辛西亞.富蘭克林/美國德州奧瑞岡大學社工系教授
Heather Frisk 希瑟.菲斯克/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協會創始人之一
Lance Taylor 蘭斯.泰勒/美加地區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協會前會長
Thorana Nelson 托拉娜.尼爾森/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家庭、消費和人力發展系婚姻與家庭治療專業榮譽退休教授
作者簡介
許維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退休教授。曾任臺灣諮商與輔導學會常務理事、理事及學校輔導小組召集人,《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TSSCI)主編、《教育心理學報》(TSSCI, CSSCI)副主編。現為臺灣焦點解決中心顧問及國際《焦點解決實務期刊》(Journal of Solution Focused Practices)編輯委員,投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諮商、督導、訓練與研究三十年,是華人領域「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的代表人之一。
2013年榮獲美加地區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協會「紀念茵素.金.柏格(Insoo Kim Berg)卓越貢獻訓練師獎」,2018年獲邀為美國陶斯(The Taos Institute)後現代學院院士。曾發表大量SFBT相關研究及文章,譯有《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訓練手冊》等十多本SFBT重要書籍,另著有《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的應用》(天馬出版)、《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入門手冊》、《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論與實務》(皆為心理出版)等書;並與陳秉華等合著《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焦點解決諮商的多元應用》(張老師文化)。最新與汪冰合著《照見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18個人生故事》(心靈工坊)。
汪冰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博士。自幼好奇一切已知與未知、熱衷探索生命的可能性,如今致力於傳播幸福的學問,多年來全心推廣正向心理學的當地語系化實踐,特別是在提昇個人幸福感的應用。曾於高校及企事業單位舉辦大量的積極心理學專題講座及培訓,廣受好評。
曾為眾多知名雜誌心理欄目撰稿,並擔任過中國中央電視臺《夜線》、《等著我》等節目單元的特邀嘉賓;另以嘉賓主持人身分參加與主持職場心理節目《SOHO新勢力》和心理談話節目《十點談心》。
著有《世界再虧欠你,也要敢於擁抱幸福》,譯有暢銷傳記《列奧納多.達.芬奇傳》、《奧本海默傳》,以及共同翻譯暢銷書《幸福的方法》(以上皆為中信出版)。亦是書評人,連續六屆擔任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評選委員。最新與許維素合著《照見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18個人生故事》(心靈工坊)。
序
【推薦序】一份令人心動的SFBT邀請 /希瑟.菲斯克(Heather Fiske)
許維素博士和汪冰博士是我的兩位老友,也是令人敬重的同僚。在收到邀請我為他們合著的《照見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18個人生故事》一書撰寫推薦序時,我深感榮幸。許維素博士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領域擁有多年實踐、教學和研究的深厚經驗,而汪冰博士在心理學、語言和傳播學方面,也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加上兩人多年來對這個主題不斷交流和對話,因此我認為他們是非常適合、也非常有資格撰寫這本書的。
在收到本書部分章節的英文翻譯及詳細閱讀之後,對於能為本書撰寫推薦序,我更是覺得榮幸之至。我興奮且欽佩著,期盼可以看到更多內容。目前我也已經在這些篇章上劃了許多重點、寫了一些筆記,期待有天能將這些可貴的內容做為引用的文獻資料。
在兩位作者精心安排的架構下,《照見希望》成為我讀過的最豐富、也最容易理解的心理諮商與治療實踐書籍之一。我一直很喜歡閱讀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相關資料,本書中有十八個主題多元的案例,許博士與汪博士分別對這些諮商室內的對話提出了深思熟慮、富有洞察力的評論,同時也說明了:(1)與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相關的特定治療技術,如何為前來接受諮商的當事人帶來改變;(2)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哲學立場對這些治療技術的應用產生了哪些影響,以及,在諮商師與當事人互動過程中如何自然呈現出來——這可是一個難度更大的挑戰。
這其中令我最震撼的,是這些案例充分顯示出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最重要的基礎原則、最關鍵的治療作用:諮商師的尊重與對「未知」抱持好奇的態度,以及對每位當事人獨特「在地知識」的倚重;而許博士呈現案例材料的風格,也成功地展現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工作的系統性與互動性:當事人和諮商師如何共同建構出晤談對話和解決方案的歷程。
說到這裡,本書還有一個讓我覺得十分獨特且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在案例對話過程中,細心且誠實地描寫出諮商師的反應和想法,這部分既讓人感動又發人深省。我想這對對未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深度培訓,以及對現有諮商實務的完善與闡明,都能帶來巨大的潛力與助益。
除了十八篇案例對話與【回顧與反思】,汪博士還針對每個案例提供了【生活踐行】及【練習】。所謂的「踐行」,正是從每個人的人生故事細節中出發,不僅幫助確認生活中實際有效的解決方案,還肯定了如何運用個人過往的經歷、資源和努力,來制定最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綜合以上所述,《照見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18個人生故事》架構清晰、組織完善,讀者不僅能透過書中具體且詳盡的示範,了解如何在心理諮商與治療對話中使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還能從焦點短期諮商師決策過程的討論中獲得啟發。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中的十八個故事,篇篇精彩動人,讓人感同身受,對於剛接觸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讀者和一般大眾而言,本書絕對是一本引人入勝、自助助人的入門寶典;對有著豐富經驗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助人者,本書則是一份令人心動的邀請,力邀您一同拓展焦點解決實務中的對話與思維!
希瑟.菲斯克博士,心理學士
美加地區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協會創始人之一
曾任加拿大「自殺預防協會(CASP)」理事長,並榮獲 CASP 國家服務獎
【作者序一】照見生命希望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許維素
與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相遇,是我的專業生涯的關鍵轉折;投入於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學習、應用、研究與訓練工作,更是我的專業生涯的主軸。回首來時路,雖說一路艱辛,但也見到多采多姿的風景,特別是這一路上總感恩著不斷有「貴人」出現:我的恩師——師大心輔系陳秉華教授,自美國引進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進入台灣之後,一直引導我在焦點解決領域上繼續深入;摯友賴念華教授則激勵我將內心對學校輔導的關懷,透過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推廣產生更多的助力;此外台灣焦點解決中心的林宏茂老師及夥伴們多年來情義相挺,共同推動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在校園中的諸多活動,穩穩支撐著我不斷向前。
有些「貴人」,則飄洋過海而至。來台學術交流的加拿大溫莎大學郭崇信教授多次撥冗大力協助我發表英文著作,讓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應用於華人文化的些許經驗,得以在國際間小小分享;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界中為人十分敬重佩服的幾位前輩,如蘭斯.泰勒(Lance Tylor)、阿拉斯戴爾.麥克唐納(Alasdair Macdonald)、托拉娜.尼爾森(Thorana Nelson)、希瑟.菲斯克(Heather Fiske)和辛西亞.富蘭克林(Cyntheria Franklin)等,他們接連來到台灣授課及平日對我的關懷肯定,更是我心中莫大的支持力量。當然,其中最可貴的是,有幸能接受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創始人之一茵素.金.博格(Insoo Kim Berg)數年的督導,與她互動的點點滴滴,令我刻骨銘心,至今仍歷歷在目,無法忘懷、也不願忘懷。
汪冰博士,也是我的一位「貴人」。與汪冰博士何其有緣地在北京相識,又何其有幸遇到這樣一位可以對談、可以長談的好友。汪冰博士雖然不是諮商師,但哲學功底深厚的他,對人生、對生命的深刻思索讓我頗受啟發,特別是他對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獨到解析,經常讓我眼睛為之一亮,而他嘗試將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與正向心理學的觀點組合呈現於演講與寫作之舉,也讓我十分驚豔。不僅如此,在我們邀請加拿大希瑟.菲斯克博士到亞洲巡迴授課時,外語能力絕頂、譯作暢銷的他擔任口譯,除了讓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知識能更在地化地被傳遞、被了解,也讓北京大學的會場洋溢著幽默與溫馨,因此希瑟.菲斯克博士也對汪冰博士溫文儒雅的氣質、博學好問的態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本書的誕生,其實要歸功於汪冰博士的提議。他認為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知識不應只在諮商界流傳,也相信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精髓,能激發普羅大眾對生命的迴響與反思。一開始汪冰博士半開玩笑地提議撰寫時,我雖然口頭應承下來,卻對是否能如願成稿半信半疑,果然這本書歷經十年的往返討論才終於定稿。期間曾經幾度我都想放棄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幸好有汪冰博士堅定的信心,才讓一切成為可能。
在我們身邊總有觸動人心的人生故事,故事中總有引人深思的生命情節,我與汪冰博士記錄著、彙整著,再分頭運用各自擅長的方式,編寫案例諮詢對話以及衍生的思考心得,然後不斷修改本書的架構與各篇的主軸。期間每一小步一小步的邁進,都滾動出更多的創意對話,特別是汪冰博士對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提出的評論或疑惑,除了引發我不同於前的寶貴領會之外,我們也透過持續的討論,獲得理解與撰寫上的共識;同時這一小步一小步的邁進,也激發出我倆更熱情地投入,除了潤飾彼此不同的表達用語,還認真地輪番大幅修訂對方撰寫的內容,有如追求「信、達、雅」境界的精益求精。回想起這十年「唇槍舌戰」、「休兵再戰」般的來來回回,實在不可思議,也令人不覺莞爾。
由於這本書撰寫的初衷正是創作出一本對諮商專業工作者及一般讀者,都能有所啟發的焦點解決書籍,因此為了讓讀者清楚各種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相關理念、架構與代表技術如何應用,本書企圖將這些與案例對話與之進行對應、連結。同時,為了讓讀者能窺見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中特定晤談對話段落的細緻脈絡,在設計編寫時,除了配合常見的諮商實作情境,呈現出主要的對話內容及諮商師的心路歷程之外,同時還提供對晤談的歷程回顧和解析,以期能有助於拓展讀者對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實務工作上的理解與認識。而擁有多年正向心理學研究和推廣經驗的汪冰博士認為,這些案例對話過程、晤談歷程的回顧及解析,不僅專業助人工作者能夠在閱讀中獲得專業激盪,一般讀者也能藉此對自身的生命、當下的生活產生種種建設性的省思,於是學識豐富的他透過每篇案例故事,依據諮商對話和焦點解決思維的精華,進行了延伸思考;在這些案例的人生故事中,他提煉出閃現的吉光片羽,以明快清晰、深入淺出的文筆,呼應著諸多心理學的專業知識,為本書讀者提供了有別於心理諮商的心靈體悟。最後,汪冰博士還運用了焦點解決代表問句於自我提問環節,或者將其變化設計於實用的練習活動,以期望幫助讀者將焦點解決思維與技術自然而然地應用於日常生活裡,並從中大有獲益。
雖然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並非適用於所有人與所有情況,但是對於各種情況,都可以試著採用焦點解決取向的思路和策略來嘗試提供介入或協助。對我來說,與汪冰博士共同撰寫本書的過程是一次漫長的腦力激盪,儘管讓人絞盡腦汁,卻也著實帶來驚喜意外的可貴收穫,所以我也衷心期盼能透過《照見希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18個人生故事》這本書,將我與汪冰博士思想碰撞的感悟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書能成功出版,深感幸運並充滿感激。感謝「心靈工坊」團隊的全心投入,他們在校對、潤稿和編輯的每一個環節上傾注專業心力,使得這本書不僅更具可讀性,也讓其內涵更加豐富與動人。此外,也要特別謝謝希瑟.菲斯克博士,當我與汪冰聯繫她時,她對多年前的北京之行仍記憶猶新,於百忙中仍慷慨同意為我倆合著的這本書撰寫推薦序,讓我們又驚喜、又感動。
最後,我想對在專業生涯與現實人生中緊密陪伴我的、心愛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以及汪冰博士時刻流露的溫雅慧黠,再次表達珍惜和感謝;同時,我更要特別感謝與我交錯的每一個人生故事——
你們自然地存在著,真實地流動著,讓我在共振共鳴的同時,引導我如何看待生命,提醒我如何踏實生活,並且鼓舞我如何照見希望。
【作者序二】在人生的故事裡,尋找幸福的希望 /汪冰
請您試著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您現在生活得幸福嗎?
如果現在讓您的幸福感提升1%,您可以做些什麼?
這兩個問題我問過許多人,在思考第一個問題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生活中種種的不滿或尚未解決的難題,比如貸款、房租、收入、工作的壓力,或者與家人、愛人或同事的衝突。但是,在回答第二個問題時,他們的表情會變得輕鬆許多,也會說出一些令人欣慰的答案,比如品一杯自己喜歡的茶、曬十分鐘的太陽,甚至只是暫時把手機調到飛行模式閉目養神一會兒。
這些答案說明人生也許總有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或差強人意之處,但與此同時,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增加1%幸福感的可能性。我們往往忙著在「可見區」(即眼前的生活)裡解決問題,卻很少注意到同時存在大片「可能區」(即生活的可能性),這種關注點的轉移就是從「束手無策」到「柳暗花明」的重要一步。
出於生存本能,我們對消極的事物,比如痛苦、危險或問題,經常會給予更多的關注,雖然恐懼感有助於我們存活下來,但是僅是活下來並不足以讓人感到幸福,我們還期待著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能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人生最大的內驅力之一。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們成了解決問題的高手,但往往偏離了最初的方向,解決問題也從「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手段之一,變成了生活的全部。
然而,解決人生中各種問題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過上「零困擾」的生活嗎?首先,這個目標並不現實,生命無常,變化常在,人生在世就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等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才能幸福,那或許只能在等待中度過餘生了;其次,沒有問題的人生不等於幸福的人生,與之相比,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哪怕這條路並不好走。讓人最絕望的不一定是人生有問題,而是人生只剩下了問題。其實,不是人生變得完美我們才能感到幸福;與之相反,往往是那些讓人感受到幸福的瞬間,讓我們可以接受、忽略和容忍問題的存在,並且在面對挑戰時,我們的力量其實是來自那些值得為之奮鬥和付出的目標。
曾有一位中年人因飽受某種怪病折磨而苦不堪言,在遍尋良醫後仍然沒人能解釋或醫治他的怪病。無奈之下,他找到了一位心靈大師,向他求教自己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大師先問了一個令人沮喪的問題:「如果你確認自己的『怪病』終生無法治癒,你會怎麼辦?」中年人回答:「如果確定它治不好,我就不會再浪費那麼多精力到處求醫問藥,也不會花那麼多時間糾結於什麼時候才能治好。」
大師接著問道:「除了『不會』再做那些事,你還『會』做些什麼呢?」這位中年人接著回答說:「那省下來的時間,我會去做一些讓自己感到舒服和開心的事情,至少這樣可以暫時忘記這些惱人的病痛,反正我也拿它沒法子,我不能再為它錯過更多……」說到這裡時,中年人突然有所頓悟。
這位大師沒有解決病痛,但是他讓中年人看到了一種「解決之道」,也就是不再把對抗痛苦作為人生的首要目標,接受和承認現實帶來了一種自由——發現能讓自己不那麼「不幸」的可能性,其中可能還蘊涵著「幸福」的機會。換句話說,即使沒有解決問題本身,我們依然可以想辦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者至少朝這個方向邁出一小步;如果連一小步都顯得困難,那麼還可以思考如何邁出半步、甚至只是增加抬起腳的可能性。
上述思路也反映出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核心精神之一,它不以問題為焦點(problem-focused)而是側重於「建構解決之道」。借用傳統的「陰陽」觀念來類比,以問題為焦點的諮商流派著重探索「陰」(負向),比如症狀、病因、抱怨、問題、缺點、僵局,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期望發掘與探討的則是「陽」(正向)的部分,比如目標、資源、優勢、力量、能力、經驗、智慧等。如果「陽」的部分不斷增加,那麼就算「陰」的部分沒有任何改變,在當事人的主觀世界裡,其所占的「比例」也會相對減少;換句話說,不是「此消彼長」(陰衰陽盛)而是「此長彼消」(陽盛陰衰)。
看到生命中的積極面,可以改變人對問題的看法和感受(比如更有勇氣面對困境),甚至可能會改變我們的目標(比如重新設定問題的優先順序,從解決痛苦到構建希望)。與此同時,這種思維轉換也有助於當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方法(比如借鑒過去的成功經驗)來處理眼前的問題,還有助於找到承受困境的力量(比如自身優勢、他人支持等),甚至還可以在「與問題共處」中,繼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上述種種正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最為看重的「知覺擴大與轉移(shift)」的工作。
當然,「知覺擴大與轉移」的這一過程絕非是通過生硬的說教而產生,相反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就在於,它處處透露著對個人生命處境和歷程的尊重。對於這一點,我最初的體會來自於十餘年前參加許維素老師的工作坊,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她反覆強調每個人才是自己生命的專家,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諮商晤談不是以權威的姿態對當事人的生活指手畫腳,而是一種平等的對話與合作的建構,亦即不是指出問題,而是不斷賦能。
當時,這些觸動心靈的理念在我心中激起了重重漣漪,每個生命最渴望被看見的,不是自身的缺陷而是其獨一無二的美好;每個人最想要的,不是一張問題清單而是面對挑戰的優勢與力量。在之後的若干年中,無論是在聆聽許維素老師授課或是在閱讀她的著作時,我經常會有類似的感深肺腑和醍醐灌頂的瞬間。
許老師精深的專業素養、傳播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使命感,以及睿智仁心的人格魅力都讓我深受觸動,同時我也愈發覺得如此寶貴的智慧應該與更多人分享,特別是非專業的一般大眾。於是,我斗膽地向許維素老師提議撰寫一本形式和內容都更貼近大眾的焦點解決書籍,而且非常幸運地得到了她的積極回應,她還鼓勵我在每個案例末尾單獨撰寫一部分內容;於我而言,此乃殊榮。
本書中有許維素老師悉心撰寫的十八則諮商案例故事,從成長困惑、家庭糾葛到職場問題,不一而足。我始終相信,雖然諮商師在諮商室裡工作,但諮商室中產生的洞見與領悟,也可以擴展到諮商室外的生活場景中,尤其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智慧,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會有所啟發。
秉持這樣的信念與初衷,我分析了案例故事中具有普遍性和啟發性的內容,試圖透過這樣的探討,促成讀者體會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所強調的「知覺轉移」,也就是藉由改變「視界」而改變「世界」,畢竟個人主觀知覺是我們應對外在環境的前提和基礎。為了更好地與現實生活有所連結,我還設計了相關練習活動,希望讀者在有所體會的同時,更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行動,因為行動本身就是一種改變,而且行動還會帶來不可預測的連鎖反應、開啟生命的可能性,幫助我們用彈性的姿態迎接人生的無常。
此外,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強調諮商師要對當事人保持「未知」(not-knowing)的心態,在我看來,這也是我們可沿用為對待世界和人生的態度。問題的答案可能是未知數,但生命的可能性同樣也是未知數,因此對「未知」保持敬畏之心,就是對可能性敞開懷抱,如此,便會誕生出幸福的希望。
【導論】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簡介、技術說明與本書架構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簡介
自20世紀以來,心理諮商與治療逐漸發展成重要且有效的助人方式之一,在看似「聊天」的過程中,其實隱含了許多倫理原則以及高度的專業要求。隨著時代的演進,心理諮商與治療領域也經歷了多次重大變革,其中,強調兼顧當事人獨特主觀性與其社會系統觀點的「後現代」(postmodern)取向,成為後期發展的重要新勢力,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簡稱SFBT)正是後現代心理諮商與治療的重要代表派別之一。
由史蒂夫.德.沙澤(Steve De Shazer)、茵素.金.博格(Insoo Kim Berg)及其工作團隊在美國創建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勇健地堅持對現代主義的反動,審慎地翻轉了過往看待問題的視角和框架,強調對人們整體性、正向性的認識,不著重於當事人的弱點、失誤、問題及病理診斷,也不以顛覆當事人的思維、語言和行為為主要意圖,而是相信、尊重人性尊嚴與主觀知覺(perception),並以「建構解決之道」(solution-building)為諮商主軸。在一次或多次的「解決式談話」(solution-talk)晤談裡,為了協助當事人自我負責地逐步建構解決之道,並創造正向改變的上升螺旋,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諮商師的任務是:依據當事人接受諮商的期待及當下期盼的未來願景形成該次的諮商目標,同時積極地辨識當事人的優勢力量,挖掘過去成功的「例外」(exception)經驗,進而協助當事人善用這些既有的內、外在資源來達成目標。此外,諮商師還會推進當事人採取一小步的具體行動,希望能影響當事人所處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會協助當事人學習穩固與擴大既有的進展,並懂得在諮商室之外進行自我協助——因為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相信,當事人之所以前來諮商,只是「暫時」被特定的問題困擾而已,當諮商能幫助當事人再次找回或動員原先擁有的優勢資源時,當事人就能回到他們想要的生活,或邁向想要的未來。
三十年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發展以「諮商的『有效性』」為核心重點,並且與「問題導向派別」相比,晤談所需的時間較短,因此隸屬於短期治療的一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之所以能在較少的晤談次數內獲得一定成效,關鍵之一在於它的工作方式容易快速獲得當事人的合作,激發出當事人願意改變的強烈動機。能夠有這樣的效果,至少是來自以下幾點因素:
首先,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是一種「以勝任力為基礎的模式」(competency-based model),這讓當事人更容易相信自己具備面對挑戰的優勢與力量,從而更願意投入諮商當中,於生活中創造改變。
再者,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相信,人們雖然會被過去所影響,但不會被過去所決定;而更容易吸引人的目光是未來——因此當諮商目標符合當事人的願望時,當事人常更願意啟動改變。
此外,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看來,每次的諮商都可能是最後一次晤談,因此也應視為最重要的一次諮商。焦點解決短治療期望幫助當事人培養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協助的能力,盡快離開諮商服務——甚至最好在結束諮商時不記得諮商師是誰,而只記得自己的願景與目標、資源,以及例外經驗、行動與進展。這樣的諮商哲學,自然會大大加快晤談節奏並提升諮商成效。
以較少的晤談次數達成諮商成效,具有實際的經濟效益,除了讓臨床實務現場能負擔較高的個案量之外,也較符合現代社會快速節奏與諮商保險制度需求。然而,即便「短期奏效」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一大優勢,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對「短期」的定義,並非指諮商任務必須在特定次數或時間內完成,而是尊重當事人對晤談次數與諮商進度的選擇,且強調「不做『沒有必要』的諮商會談」——事實上,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所強調的短期工作模式,正是針對當時蔚為主流的長期治療所提出的不同見解。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認為,晤談的重要療效來自於接納、擴大與轉換當事人的主觀知覺(包含感受、想法、行動及其互動等)。為達此療效,諮商師需要尊重當事人透過語言對問題做出的定義,以及什麼才是解決之道的想法,同時需要接納並轉化當事人當下的負向感受,帶出更多的正向情緒,並且藉由與當事人合作,鼓勵當事人善用自身優勢、催化當事人採取有效的行動。精熟於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諮商師對當事人的生活脈絡擁有極高的敏感度,能快速辨認當事人獨特的文化或價值系統,在催化當事人提供自己獨特經驗的同時,提出合宜的回應並彼此同步前進,而不是強力鼓勵當事人接受正向思考,落入「強迫解決」(solution-forced)的專家角色中。
顯而易見,後現代焦點解決諮商師擁有獨特的工作「心理意向」(mind set),其人性觀以樂觀積極為核心,不僅彰顯人性本善的價值取向,也拒絕病理與標籤化,堅持當事人是其生活的主導者,並強調改變隨時可能發生。其重要觀點包括:
1.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美好且能夠更好的,也希望別人過得好。
2. 當事人不等於他們的問題。
3. 所謂的問題常發生在當事人與他人的社會互動脈絡之間。
4. 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被另一個人的觀點決定和建議。
5. 每位當事人都是獨特的,並帶著個人化的優勢進入諮商室。
6. 當事人常一時間忘記自己身上已有的資源,或尚未意識到已經手握解決之道。
7. 一個人雖然被過去影響,但不會被過去決定,因為人們擁有自然復原力,也會持續運用這個復原力來幫助自己。
8. 當事人之所以來晤談,是因為想要改變。當事人擁有選擇權,也因此將帶來實踐與力量。
9. 未來是可以被創造與協商的,而人們對未來的願景往往會影響當下的行動。
10.諮商師需要鞏固並擴大當事人微小的進展與改變。這些微小的改變可能為當事人的生活帶來連鎖反應,甚至可能引發可觀的巨大轉變。
令人驚嘆但不意外的是,研究與實務已充分證實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有效性與實用性,並給予高度肯定,其應用領域涵括了:醫院系統、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心理和社會工作機構、學校輔導、牧師協談機構、兒童保護服務、收容福利機構與監獄司法系統、企業機構組織等場域;中小學生、青少年、成人、夫妻、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為學生、中輟生、非自願個案、高關懷族群、特殊教育學生與家長等對象;情緒與創傷、藥酒癮、網路沉迷、精神疾病、家暴與虐待、親子關係、生涯、低自尊、人際關係等主題,以及危機處理、個別諮商、團體諮商、家庭諮商及督導、網路諮商、管理與教練等方式,範疇之廣,足可見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獨特價值。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
雖然建構解決之道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創始人茵素認為,最具成效的方式是協助當事人從個人經驗中提煉出精華,並透過語言,清晰而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希望如何走向解決之道。為達此一目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非常強調諮商師需要專心傾聽當事人表述的字字內容,尊重當事人願意吐露情緒到哪種程度,同時在當事人主觀知覺及推論架構中工作時,展現出尊重當事人決定的、充滿希望的、正向積極的態度,並保持著「去專家化」、不預設的未知之姿,努力與當事人建立團隊互動式的合作關係,進而建構與達成前來諮商的目標。尤其是當事人在諮商過程中,透過諮商師以「生命與生活的專家」的眼光看待自己,並在平等對話中獲得全新的體驗時,往往能更肯定自己、展現自己,進而更能提升接納現實、應對生活的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能力。
所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可說是一種發揮「希望與尊重的語用學」(pragmatics of hope and respect)效用的諮商會談,其主要工作階段包括:正向開場、問題簡述、發展良好目標、探討例外、暫停與回饋,以及後續會談(含探討進展的開場)。其中常運用的重要技術可參考【表1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重要技術】。
特別的是,這些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重要技術,一如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重要理念,能廣泛應用於不同的社會角色與生活場域中,例如父母和老師與孩子互動時,若能經常讚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幫助孩子維持「對」的行為;而在需要指正孩子錯誤時,若能將目標重新建構為「這是引導孩子學習的好機會」,可幫助自己有意識地轉化身分為孩子的「教育引導者」。於企業界團隊建設(team building)討論中,則可藉由評量問句為架構,比如以10分代表期望業績的最佳表現,1分代表業績表現不佳,那麼目前現況是幾分?這一個分數在代表團隊及個人的既有的優勢、長期的努力上分別代表什麼?接著,可以共同腦力激盪,討論如何透過個人和集體行動在目前分數上再加一分,以及具體設定在到達10分前的每一級分的指標,作為進展的評估向度。而對於我們身邊需要支持的朋友,在同理之餘,不妨嘗試對他們的感受給予「一般化」,並且多觀察他們「比較好」的狀態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出現,以及提醒他們已經擁有的優勢資源和微小卻有效的應對方式。
在各種專業技術中,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最看重「提問問句」的效果,因為當事人在回答各種焦點解決代表問句時,常自然地接受了問句中鑲嵌的正向預設立場,比如:自己是擁有資源與自發力量的、改變是有可能的、目標是由自己決定的、生命是充滿希望的等等。順著各種問句的引導方向,當事人藉由口語表達把注意力從「問題」上移開,進而逐漸覺察到願景目標和優勢資源,認識了自己的邏輯推論與社會脈絡,並釐清了自己與現實環境的相對位置,如此一來,當事人自然產生正向情緒,提高自我價值及自我賦能感,也能重新看待問題、談論自己和處境,並出現新的決定與有效行動。所以,無論是為哪種族群服務的助人工作者,只要碰上需要與人溝通的場合,都可以將焦點解決代表問句自然鑲入於對話中,在必要時作為自我督導的省思重點;甚至,這些問句也可以成為人們平日自問自答、自我提醒的反思方向。
本書案例主題與架構
故事常觸動人心,諮商室內的案例故事也是如此。案例故事能夠透過諮商師與當事人來來回回的對話,一字一句地勾勒出當事人的生活世界,逐句逐語地積累出心理諮商的療癒力,因此本書設計了18則諮商室內的案例故事,它們都是從現實生活改編而來,取材自社會新聞、電影小說、親朋好友、輔導案例、教育情境、職場人事等不同來源,期望透過各種組合編撰,力求主題的多樣與豐富。
諮商是一個流動的、不可預知的歷程,當事人在這趟「深度心靈之旅」中,也常隨著個人不斷的蛻變,轉換晤談的話題、諮商的目標或前進的方向。為了讓讀者對本書的各案例故事能有整體的理解,也為了方便讀者選取有興趣的案例閱讀,我們為每篇案例故事製作了一份表格,放入當事人前來晤談時的主要議題,以及各案例故事中涉及的重點主題(請見表2-1與2-2)。我們也在書中每篇篇名上方以小字清楚標示,便於讀者快速掌握。
此外,本書共有18個章節,每一篇章的撰寫架構相同:先呈現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進行諮商對話的案例故事;之後是對諮商對話歷程的【回顧與反思】;第三部分的【生活踐行】書寫每則案例故事引發的生命發想;緊接於後的【練習】單元則是借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精神與技術,設計給讀者自行演練的活動。我們深深期盼,本書的架構及內容能成為引見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媒介,也能成為一股靜謐的支持力量,陪伴著讀者在自己的人生故事中,照見希望,繼續前行。
目次
【推薦序】一份令人心動的SFBT邀請 /希瑟.菲斯克(Heather Fiske)
【作者序一】照見生命希望的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許維素
【作者序二】在人生的故事裡,尋找幸福的希望 /汪冰
【導論】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簡介、技術說明與本書架構
案例1完美的媽媽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沒有完美只有盡力
◆練習:發現進展的不同視角
案例2我是他生命的示範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不在場的重要他人
◆練習:從失望到期望
案例3我該怎麼走下去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為了什麼」(for what)比「為什麼」(why)更重要
◆沒有進展不等於沒有成長
◆練習:成為自己的啦啦隊
案例4不要變更糟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誰的需要,誰改變
◆改變是一扇從裡面打開的門
◆練習:改變關係滿意度
案例5我終於看到我自己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接受不是放棄而是放下
◆從最容易的那件事開始
◆練習:從最容易的開始做
案例6我是英雄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沒有恐懼就無所謂勇氣
◆從受害者到倖存者,再到興盛者
◆練習:受害者、倖存者和興盛者的視角切換
案例7我要堅強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從兩難到兩全
◆練習:亦此亦彼的思維轉換
案例8自由的機會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別讓痛苦成為折磨
◆創造未來就是走出過去
◆練習:創作新的生命願景
案例9有人跟蹤我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一人一世界
◆練習:走進他人內心的提問
案例10我要的,媽媽不要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不解決問題也是一種解決之道
◆練習:培養涵容的能力
案例11這次一定也可以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足夠小的一小步
◆變化中蘊含著答案
◆練習:請例外經驗當幫手
案例12我也不想來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抗拒的背後是期望
◆練習:激發對方的溝通意願
案例13面對無常的遺憾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人生是一場與無常共處的練習
◆練習:採取一小步的行動
案例14 回不去以前的自己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找到力量與目標的平衡點
◆好的決定不一定等於好的結果
◆練習:意料之外的收穫
案例15 無解的問題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先有正確的問題才有正確的答案
◆練習:讓問題不再是問題
案例16我是智慧的女人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先接受再解決
◆應該做與願意做
◆練習:自我激勵的方法
案例17我是好主管?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掙扎也是成長
◆安頓身心是解決之本
◆練習:做一份自我照顧清單
案例18 不讓過去的命運,決定我的未來
回顧與反思
生活踐行
◆與其等待證據不如創造證據
◆練習:增加行動的勇氣
【後記一】相信奇蹟 /許維素
【後記二】美好在等待發現者 /汪冰
書摘/試閱
案例6我是英雄
當這位媽媽坐進沙發時,身後的小男孩像「小士兵」一樣,挺直地站在她身後,一隻手抱著藍色的哆啦A夢。他面無表情,和哆啦A夢的俏皮頭形有著一種可愛的反差。為了表示歡迎,我嘗試問候他,並表示想多認識他的哆啦A夢,但對我的每一次邀請,他都只是用簡單的搖頭、點頭來回應,之後便安安靜靜地站在那裡。媽媽忙著補充說,他手上的哆啦A夢是地震後特地買給他陪他的,因為他最愛哆啦A夢。媽媽也有注意到他不像地震前會亂丟玩具,這個哆啦A夢他一直都帶在身邊。
我猜想,或許他是被母親強迫來的,先別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以免他有壓力。於是我轉向母親,詢問她決定前來諮商的原因。
早已迫不及待等著開口的她說:「我是為這孩子來的。之前那個大地震啊,很可怕,他在地震後就不願意上學了,否則本來現在要讀小學四年級。我們當爸媽的當然很擔心他的學業,也有請過一些心理相關的老師幫忙,但都沒有用,只知道他受到了很大的驚嚇。」
這位母親越說越激動:「唉,說起來都是我的錯,地震那天實在搖得太厲害了,我嚇得就……就很本能地一個人往外跑,在大馬路上尖叫。好像過了一、兩分鐘吧,我……我才清醒過來,然後想到小孩還在家裡,我就立刻衝回去了。結果我到家時,房子已經不搖了,但是他在三樓的房間裡一直尖叫。我聽著他的尖叫聲找到他,他看到我才停了下來,不再叫了。」
她自責的眼淚奪眶而出:「所以有的心理老師說他一定是覺得被我『拋棄』了,覺得沒安全感什麼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都是地震害的……」她身後的孩子一動也不動,但是,他的目光未曾離開過母親。
我企圖將之前她所描述的予以同理,於是謹慎且關懷地說:「看來,地震的經驗影響了孩子,也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她聲音更為激昂地說:「他爸爸是軍人,一直都不在家,地震的時候只有我們兩個人在家,現在也只有我帶著他。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妳都不知道地震後他不去上學,我先生工作時也都沒辦法專心,還有啊……」她繼續訴說著小孩因為地震沒上學的事,以及這件事帶給他們的衝擊。我一邊傾聽著,一邊點著頭。
她慌張無措的言語中充滿著爸媽心疼孩子的愛意,但也閃爍著他們為人父母的堅強。
這份堅強也讓我靈光一閃:「除了地震帶給你們這樣大的影響之外,能不能先讓我了解一下,地震發生後,妳覺得對孩子、對妳和妳先生來說,在你們的生活之中或你們的關係之中,哪些地方並『沒有』受到地震的影響?」
她驚訝地微張著嘴看著我,整個表情似乎在說:妳怎麼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心裡一緊,難道這個問題問得太心急了?但是,我仍一語不發,因為當事人經常只是一時有些困惑,他們之前沒有沿著這樣的方向思考過。所以,我依然目光堅定地望著她。
果然,因為我如如不動的態度,她抿了抿嘴,側著頭,開始認真地思忖著:「怎麼說呢,那個……就是孩子不上學的這件事特別讓我們擔心……其實其它事情都好解決,也都已經解決了,畢竟已經過去半年了啊。」接著她竟然開始說了一些與先生及小孩一起重建房子、恢復日常生活的辛苦細節,然後回頭望了小孩一眼:「當然,我們和孩子之間,感情還是很好……」她的臉部表情似乎輕鬆了些。
於是我積極地跟進:「所以,除了孩子目前還沒有恢復上學,其他事情都已經慢慢走入正軌,你們跟孩子的感情也沒受影響,這些都很不容易啊,在地震這樣大的影響之後。你們是怎麼能做到這些的呢?」我希望幫她從愁苦與擔憂之中撥雲見日,於是繼續肯定這些難得的進展,好讓她覺察他們身上已經存在且能有所發揮的可貴力量。
不過,她的反應並不如我所願,她反駁道:「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是老師,我心裡一直過不去的是地震當天,如果我沒有失心瘋似地跑出去,他就不會這樣了。老師妳看,要怎麼樣才能消除地震那天對他的影響?」她的回答提醒了我,她仍然陷在那天經歷的影響裡。我需要改變自己預設的策略,靠近她看重的問題,同時,也看看能否緩解一些她的自責。
「很多人在遇到強烈地震的時候,都會自然地衝到房子外面,因為這是來不及思考的反射動作啊。就像妳說的,這是一種非常『本能』的反應。」我故意重複她前面提到的詞,也想輕輕地「一般化」這個讓她自責的反應。
「可是別人的孩子不見得會受到這麼大的影響嘛!」她無奈地嘟起了嘴。
她這個回應與表情,是在告訴我什麼嗎?我需要更深入她思路的脈絡。
我一邊傾聽一邊思考:雖然她仍在意孩子那天受到了自己行為的影響,但好像已經接受了對自己當天行為一般化的觀點。
我讓自己停頓了一下,快速回想她所描述的地震當日情景,還好我發現了一個具體的正向證據,或許,我可以先試試突顯她在災難中的勇敢表現。
我故意將發問的速度變得更慢,希望邀請她專心進入後續問句的情境當中:「是的,妳很重視孩子被影響的結果,妳真的很愛妳的孩子。」她點頭。我繼續說:「那麼,我想先多了解一點,就是在地震當時,很多人會本能跑出房子外,但是,很少人『敢再跑回房子裡去』。大多數人都是在房子外面喊家人趕緊出來而已,妳一定也看到了吧?所以,我很想知道的是:在妳本能地跑出來、清醒之後,是什麼讓妳『敢』再跑回房子去,甚至還跑到三樓?」
她比前一次更驚訝地看著我。然後,她的表情靜止了。一會兒後,她開始皺眉。我想這說明她在思索著我的問話了。
之後,她非常堅定地做出了回答:「他是我的孩子,我當然要救他啊!這有什麼好猶豫的?」
「但是,跑回房子可能會發生意外喔!」我強調著。
「要死就一起死啊,因為他是我的孩子啊!」她的語氣中充滿了為母則強的力量。
我在心裡忍不住說了一句:「太好了!」她毫不猶豫地回答,也讓我敢毫不猶豫地跟進。
我故意用很慢的速度說:「所以,妳在告訴我的是,妳並沒有要『拋棄』妳的孩子?」我一字一頓地,想讓她從我的話裡看到自己的勇敢無畏。
此時,孩子與她的眼神中似有領悟,心有靈犀般的淚水,同時從他們的臉龐滑落。她不禁再次回頭望了望孩子,孩子則對她微笑著。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孩子臉上出現表情的變化。
我等待了一會兒,希望他們能消化這份領悟,也期待他們的回應。不過他們只是看著我,於是我便強化著剛才的「領悟」,繼續說:「而且,妳還把孩子帶出了房子,是妳『救』了自己的孩子。」
結果,一瞬間,母親的釋懷又變成了糾結:「不是的,當時我就是看到了他,兩個人就抱著一起尖叫了一會兒啊。我當時傻住了,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妳看,我是一個多糟糕的母親啊!」
她出乎意料的回答,再一次提醒我,不應該預設當事人的經歷。
我停了停,整理了一下思緒,立即修正腦中的理解,謙虛地再次詢問我看到的「成功」以及我不知道的細節:「那麼,你們最後是怎麼逃出來的呢?」
她大聲地說:「是我的孩子說:『媽媽,我們是不是應該趕快出去啊?』然後孩子他用手錶上的冷光燈——就是我地震前買給他的新手錶,手錶上也有那個哆啦A夢——然後硬拉著我逃出去。不然,我還不知道怎麼辦呢!」
「真的?」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我覺察自己驚訝的心中有著一份感動,我直接說:「嗯,這麼說,我剛才漏掉了一個人,原來勇敢的不只是媽媽,孩子也很了不起。他能夠在那種情況下冷靜下來,還救了媽媽。」於是,我轉向孩子,對他說:「哇!你是小英雄啊!你是怎麼做到的?你救了媽媽耶?」
這孩子竟然笑了,雖然依舊十分靦腆,但是終於開口說:「我爸爸有告訴我喔,說我們是男生,要保護女生,要保護媽媽。」說完,他將頭微微抬起,上揚的嘴角露出小小的得意。
媽媽示意他坐下。這次,他順從地坐到媽媽旁邊。
我想趁勝追擊,希望能成功轉化他被眾人認為的受害者角色:「你再多說一點,那天地震,你是怎麼能夠那麼冷靜又勇敢地把媽媽帶出房子?」我特意加重了「冷靜」和「勇敢」這幾個字的語氣。
他又靦腆地笑笑說,「我爸爸說,他不在家的時候,保護媽媽就是我的責任。」
雖然他有接收到我的肯定,但他的答案怎麼跟剛才說的一樣?很顯然,我得換個方式來推進。
於是我自動地回想一次他剛才說的話,這才再次意識到:原來,保護母親正是他最在意與得意的事。
為了肯定與擴大這份在意與得意,我說:「喔,原來如此!那我很好奇喔,除了地震當天你冷靜、勇敢地把媽媽救出來,你還做了什麼事情來保護媽媽呢?」
「我有陪媽媽出門買東西。」
媽媽微笑著。
「還有呢?」我鼓勵著。
「我有幫媽媽做家事啊。」
媽媽點頭著。
「還有呢?」我繼續鼓勵著。
「嗯……嗯……我媽媽在地震以後,常常在房間哭,一哭就哭很久,尤其是晚上。那我就……我就會站在門外面等她睡著後才會去睡。」
媽媽愣住了。
同樣出乎意料的我,也只來得及重複著他的最在意的地方:「所以,保護媽媽,真的對你很重要呢。」
他看著我,用力點了點頭:「我想陪在她身邊,保護她。」
原來,這些事情環環相扣。一個家庭裡,家人總是這樣彼此影響著。
我停頓了一下,理清自己目前所知的訊息,再將孩子與母親各自最在意的事情相互連結,希望能建構出行動方向,所以我試探著問他:「我知道地震後,你想陪在媽媽身邊保護媽媽,但是,爸爸媽媽因為你不上學的事情很擔心難過。」
他有些歉意而不知所措地點點頭:「我也不希望爸爸媽媽難過。」他又偷望了媽媽一眼。媽媽的眼眶再度溼潤。
「是啊,你也不希望他們難過。那你覺得可以去上學嗎?」我想確認他的意願。
他想了想,慢慢地點點頭,小聲地說:「我也應該要去上學。」但他看起來還是有些猶豫。此時,他換了一隻手抱哆啦A夢。這個動作一下子給了我靈感。
我指著哆啦A夢說:「我們來玩一個想像的遊戲喔。如果啊,這個哆啦A夢可以送給你們家一個禮物——因為它是地震後來到你們家的,它最知道你們家地震之後需要什麼了——所以,假如這個哆啦A夢可以送給你們家一個禮物,讓你們家裡發生一些變化,像是誰做了什麼事啊,或者,爸爸、媽媽、你啊,可以有哪些不一樣,然後,你就真的能夠去上學了?」
孩子認真看著手上的哆啦A夢,想了一會兒,接著又望了望母親。母親也看著他,殷切地希望他能回答。於是,他支支吾吾地說:「那個,如果,媽媽……媽媽可以,可以……晚上不要再哭的話……」
在這一刻,媽媽情不自禁地緊緊抱著她的孩子,孩子輕輕靠在媽媽的胸懷。媽媽的啜泣聲,透著一份了解與感動。他們對彼此的深厚情感,在安靜的諮商室中交織在一起。
媽媽平靜下來後,對著我說:「我終於知道原來不只是孩子的問題。除了孩子沒上學的事情,地震對我的影響其實也很大,不只是因為他沒上學而已……」
媽媽有些不好意思但誠懇地接著說:「看來我的心情要快點好起來……我得先把自己的心情平穩下來。」那孩子仍然緊緊盯著母親,臉上露出了似懂非懂但有些喜悅的表情,還不禁用手搖了一下哆啦A夢。看來哆啦A夢還真的帶給這個家庭一份神奇的禮物呢。
我剪裁與組織著媽媽的語言及孩子的觀點,認真地注視著孩子,一字一句慢慢地對他說:「媽媽說她會努力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你開心嗎?」他眼神中含著些許笑意的看著我,輕輕地點點頭。
我繼續說:「你一直都很想要幫媽媽、要保護好媽媽。那麼,你能夠上學,媽媽的心情也會好很多,這也是一種保護她的方式喔。你和媽媽都一起繼續努力讓媽媽的心情好起來,好嗎?」
這次他聽懂了,很用力地點了點頭。
此時他眼神裡流露的堅定,正像一位「小士兵」。
回顧與反思
「知覺」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工作重點。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認為,所謂的知覺包含了一個人的情緒、認知、行動以及它們互動的總和;若當事人對同一個事件的認知有所不同時,其知覺中的情緒也將有所變化,而後續的目標與行動也會因此修正。生活中,所謂的「事實」並不只有一面,當諮商師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發現和強調那些被當事人忽略的面向——尤其是優勢、力量、目標和支援等——常能擴大及改變當事人原先的知覺。
同樣的,想幫助當事人從災難或創傷經驗中復原,常需要拓展與轉換當事人的知覺,其中最重要的是讓當事人體驗到自己其實是一名有「復原力」的強者。例如在這篇案例裡,當母親提到地震當天的經歷和後續影響時,諮商師先詢問經歷了這些後生活有哪些變與不變,以此來催化母親覺察在災難中,自己的復原力已然開始發揮作用。之後,諮商師使用「一般化」和「因應問句」,逐步幫母親舒緩地震時出於本能逃離的自責,並且透過母親衝進房子救孩子的行動,讓她認識到自己自發表現出了為母則強的極大勇氣,轉變她之前視這為理所當然的主觀知覺。
在協助當事人擴大與轉化知覺的過程中,諮商師要特別注意當事人「已經說出」及「還沒有說到」的內容述之處,特別是對後者,切莫自動想像、填補或分析當事人尚未提到的故事情節。諮商師需要秉持「身後一步引導」(leading one step behind)的提問精神,持續對當事人訴說的內容展現出尊重、信任和傾聽的態度。
在傳遞資訊時,諮商師也需要在當事人的語言系統和溝通模式裡工作,注意當事人的語言習慣,儘可能貼近當事人的詮釋模型和主觀立場,在語言中借用與嵌入當事人的用詞。換句話說,焦點解決諮商師會將當事人在訴說當下的期盼、思維的角度、生命的脈絡以及世界觀時所使用的詞彙納入考量,同時關注當事人組織文字或講述的方式,並隨時與當事人表達的速度保持同步的節奏。因為,諮商師需要跟隨並貼近當事人描繪的故事情節和展現的價值系統,才能精巧地以重新建構或提問來影響當事人的主觀詮釋,也才能在合宜地「轉向」過程中帶入新的正向觀點。在本案例中,諮商師如何動搖了母親所謂「拋棄小孩」的看法,以及諮商師將小孩放在「拯救母親的小英雄」的位置,轉變了其受害者的角色,並大大提升母子低迷的能量狀態,都是很好的例子。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認為,若當事人能與周圍的重要他人擁有長久的良好關係、持續被重要他人接納肯定,並時常與他們進行對話,且這些對話是涉及個人優勢、資源、勝任力、希望、樂觀態度、正向期望的內容,將大大激發當事人的復原力。本篇案例裡,諮商師不斷同理與認同母子艱辛的復原歷程,同時持續突顯著母子之間深厚的愛,這些都成為啟動兩人正向循環、帶動正向改變的重要元素。這其中,以哆啦A夢為媒介提出的「假設問句」更是關鍵重點,它將母親對小孩上學的關切及小孩想保護母親的責任感進行連結,構建出雙方一致的目標,同時激發出母子願意各自努力的共識。正如善用當事人自身的優勢一樣,諮商師若能善用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影響力,就能透過「借力使力」的方式,逆轉當事人生活中的惡性循環並使之轉為正向,而這也正是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中常見的重要「創造」歷程。
生活踐行
◆沒有恐懼就無所謂勇氣
案例中,有兩個原因讓這位母親不停苛責自己:一是自責身為母親在地震中「失職」,二是不能接受自己在災難發生時的「慌張怯懦」。在她看來,一位勇敢的母親應該臨危不懼,時時刻刻都鎮定自若,永遠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然而勇敢的人並非心中沒有恐懼,恰恰相反,勇敢的定義是即便心存恐懼,依然選擇去做自認正確或必要的事。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位母親明知危險還衝回去救孩子的行為,說得上是勇氣可嘉。
我們總是對人性的「光明面」充滿欣賞和敬意,而對所謂的「陰暗面」充滿否定和排斥,但它們都是完整人性的一部分,而且「陰」與「陽」的對立,也是它們存在的基礎,比如沒有恐懼就對照不出勇氣,沒有仇恨也就無所謂寬容。美德的彰顯,不是因為我們消除了強大的本能反應,而是因為「超越」了它們,所以恐懼越強烈,勇氣就越可貴。也因此,勇敢永遠是相對的,它與每個人主觀感受到的恐懼的強烈程度有關,即使一個人當眾發言時看起來很怯懦,事實上他可能是一位勇者,因為他十分努力地應對自己內心強烈的焦慮和恐懼。所以,不了解一個人內心的恐懼,也就無從評價他的勇氣。
再進一步來看,把某些情緒貼上「正面」或「負面」的標籤,同樣是主觀的評價,比方恐懼感就不是絕對的負面。正如案例中諮商師對母親反覆進行的「一般化」,恐懼是人遭遇威脅時的自然反應,它激發我們保護自己,這本身就具有正面意義。同理,內疚感也一樣,內疚推動我們採取積極行動彌補錯誤,看似負面的情緒也有正向的一面。追根究底而言,情緒是自然的身心現象,這些情緒是正面還是負面,需視情境和我們的主觀標準而定;換句話說,情緒是一種無關對錯的自然現象,但是各種情緒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帶來正面(我們想要的)或負面(我們不想要的)的結果。
用黑白兩分法看待情緒有時會阻礙我們充分地體驗、接納它們,因為這容易讓我們對所謂消極或負面情緒採取敵對態度。一旦對抗所謂的「負面情緒」,等於向它們投入更多的關注,就像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用多大力量壓抑情緒,情緒就會有多大的反彈,比如要求自己盡量不要去想一隻長頸鹿,那麼腦海中通常會更頻繁地跳出一隻隻的長頸鹿。不接納情緒不僅會讓情緒的反作用力更強,還會陷入自我否定,例如「我為什麼會這麼害怕!我真沒用!」、「我怎麼對孩子這麼沒耐心,我真是一個糟糕的家長!」當我們把負面情緒與自我否定建立聯繫,從「我討厭焦慮」到「我討厭焦慮的自己」,便會衍生出更多的負面情緒,甚至最終將「人」等同於「負面情緒」,也就是「我=焦慮」、「我=恐懼」。
要知道情緒只是一種「發生」。如同廣闊的天空會烏雲密佈也會彩霞滿天,這些來來去去的現象與變化都不是天空的本質;情緒也只是我們身上正在發生的現象,並非我們的全部或本質。只是,強烈的負面情緒經常感覺如此的真實,以至於我們把它們當作了事實,並據此做出後續種種推論,比如從「我感到心碎」跳轉到「我再也不會愛任何人了!」從「我胃痛」跳轉到「完了!我是不是得了絕症?」或者從「我很緊張」跳轉到「我一定會當眾出醜的!」
這些對情緒和感受跳轉式的推論與詮釋,讓痛苦或擔憂的情緒加倍。我們不如反其道而行,無論那些推論和詮釋在頭腦中如何喧嘩,先試著只是簡單地觀察情緒,還原它們的本來面貌,就像抬頭看雲時不去想雲朵像是什麼,也不去命名和歸類,只是單純地觀察它們的顏色、質感及變化。情緒就像雲朵來來去去,一切有生就有滅,它們會來也會走。
此外還可以把負面情緒當成正在哇哇哭鬧的嬰孩,雖然不知道它何時會停止哭鬧,但我們嘗試給予安慰關懷而不是怒駡喝叱,這些負向情緒就有可能安靜下來。如此應對時,就是不再把「負面情緒=敵人」,也不再認為「我=痛苦」或「我=無能」。當我們與情緒合作而不是對抗,才會擁有平靜;真正的平靜並非波瀾不興,而是對任何波瀾都充分接納。每一次情緒風暴來襲,都是練習接納與合作的機會;不過記得,既然是 「練習」,就不用總要求自己要做得很完美。
◆從受害者到倖存者,再到興盛者
毋庸置疑,在經歷創傷後,受害者(victim)角色是一個事實,但如果只以這個視角看待自我,可能會忽略自己作為倖存者(survivor)的生命力量。「受害者」視角讓人感到痛苦和無助,而「倖存者」視角則暗示每個經歷災難活下來的人身上都蘊含著了不起的資源和力量;前者使人感到「衰弱」,後者讓人體會「賦能」。或許並非所有的創傷親歷者都能找到對倖存者身分的認同感,但是這不失為一種轉換視角看待自己人生經歷的方式,這種轉變雖然改變不了創傷的性質與影響,但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我們活了下來」的事實,早已說明我們的生命「大於」創傷。
根據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PTG)理論,在經歷創傷性事件或環境後,人們仍有可能體驗到積極正向的心理變化,這不僅意味著能從創傷中恢復,甚至還能讓個人生命體驗得到提升,就如同鳳凰涅盤。「創傷後成長」的出現有賴於一些因素,比如能從創傷經歷中有所學習、獲得來自他人的支援,以及用積極的態度重新建構創傷經歷的意義。
案例中的母親曾自認是「地震中只顧自己逃難的母親」,卻沒意識到她也是一位「為了孩子冒險衝回房子的英勇母親」;而案例中的孩子,人們都以為他在地震中受到驚嚇,卻沒想到經歷災難的他成了保護媽媽的小英雄。透過諮商師的引導,我們不僅發現了不同敘事的過去,更看到了飽含力量的現在和充滿希望的未來。這對母子,他們不僅是地震的倖存者,還能夠基於這份愛和力量構建更好的未來,成為擁有創傷後成長的「興盛者」(thriver)。
如果說從「受害者」轉為「倖存者」的視角,是從關注傷害轉而關注應對傷害的力量,那麼從「倖存者」到「興盛者」,就是要把生命中因為創痛獲得的力量與經驗予以發揚光大。興盛者的表現包括但不限於:更加珍惜生命、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追求精神信仰、人際關係加深、發現人生新的可能性,以及發現和使用個人的優勢。若受害者指向過去受傷和無助的經歷,倖存者聚焦過去帶給現在的成長和力量,那麼興盛者更著眼於未來,更關注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經驗和力量,來實現對未來生活的期許,即使過去傷害的陰影偶爾仍會光顧生活。
從「我受到了哪些傷害」到「我擁有哪些力量」再到「我還能創造怎樣的未來」,隨著思考向度的轉換,我們會越發認識到生命的韌性與生活的廣闊。
◆練習:受害者、倖存者和興盛者的視角切換
下表中列出了受害者、倖存者和興盛者之間的簡要區別,包括各自常見的信念及行為。在現實中,三者的過渡是一個連續的歷程,有些人也許會在某一階段或兩個階段的交界處停留,每個人的進程都需要被尊重。請回想你曾經歷的一件生命中的挫折或創傷事件,並試著從表格最後一行中提供的三種不同角色的思考向度來回答問題,看看在回應這些問句時,會產生什麼樣的不同感受。
受害者(Victim) 倖存者(Survivor) 興盛者(Thriver)
信念 創傷決定一切 人生大於創傷 生命是個奇蹟
行為 反芻痛苦/指責對抗 接受過去/解決問題 感恩當下/創造幸福
思考向度 ˙如果過去不再影響我,我會做些什麼不一樣的事?
˙在目前的生活中,做哪些事情時我比較不會受到過去的影響?
˙哪怕都是別人的錯誤(或責任)造成的,但我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我是如何撐過來的?從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哪些優勢、力量和資源?
˙這段經歷讓我在哪些方面變得更強大、更堅韌?
˙我從裡面獲得了哪些人生經驗或智慧? ˙目前的生活中,有什麼是值得感謝的?怎麼說呢?
˙如果能比現在生活得更幸福一點,我還可以嘗試做些什麼?
˙如果創傷過後是劫後新生的開始,那麼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我可以選擇哪些不同的活法?我還能賦予生命哪些意義?有哪些事情我一直想做卻沒付出行動?我還可以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或熱情?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