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到你的生命裡走走(電子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攝影機執起,就隨海波起伏,到不同的生命旅行
懷疑人生的時候,他就去拍紀錄片!
金馬獎導演黃嘉俊,最貼近紀實人生書寫--
如果這輩子是一部電影,
你覺得自己會屬於什麼風格、什麼類型?
白麗芳(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李亞梅(台北電影節總監)
李霈瑜(大霈)(金鐘主持人/演員)
冷彬(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
栗光(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張以昕(瑜伽老師.作家)
陳莉茵(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
連淑錦(臺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院長)
黃淑文(作家)
彭樹君(作家)
楊小黎(金鐘演員.主持人)
楊玉欣(立法院榮譽顧問.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
劉柏君(2019國際奧會女性與運動世界獎得主)
劉冠吟(《小日子》雜誌社長)
瞿欣怡(作家)
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因為不讀書差點連命都沒了
曾是輕狂的追風飆車少年
念了父母都疑惑找得到工作嗎的電影系
想過逃兵卻從體幹班第一名結訓
九二一大地震奮勇救災看遍人生百態
辛苦掙來的出國學費慘遇股票萬點崩盤
一路ㄎㄧㄤ玩從沒想過會成為一位
愛妻如命、愛女成痴的父親--
以《一首搖滾上月球》知名的紀錄片導演黑糖(黃嘉俊),走過因為不讀書差點連命都沒了的猖狂少年時期,曾是飆車仔,念了父母都疑惑「找得到工作嗎」的電影系,還想過要逃兵。最後,老天爺讓他成為一位紀錄片導演,還成了一位愛妻如命、愛女成痴的父親!
好好活著不容易,黑糖說:「想要活得好,就去看看別人是怎麼活著。」
是自己人生的演員,
也是一位記錄他人生命的觀攝者--
他的人生,就如一艘漂泊的方舟,執起攝影機,便隨海波起伏,到不同的生命旅行。一路觀察、聆聽、陪伴,尊重與世界的差異,感受人類、自然與生活的強勁心跳。他因此撞上了幾個不平凡的生命,也為自己的生命撞出了不平凡的巨浪。
旅行結束,他的紀錄片是一趟趟旅程淬鍊出的精采遊記。「如果有一天,黑糖來敲門邀請,也請打開門,讓我到你的生命裡走一走。」
作者簡介
黑糖,黃嘉俊,1974年,台北生。臺灣藝術大學MFA藝術碩士。
電影是業別,導演是職稱,人師是善念,人夫是命運,人父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考驗。
男人身女人心,敏感纖細,動靜皆宜,常處在冷靜與熱情之間高潮迭起。35歲成為極限運動愛好者,45歲出道成為作家,幻想有生之年能著作等身,最大的夢想是駕駛帆船環球一周。
臉書追蹤:黑糖 黃嘉俊 Huang Chia-Chun
序
【自序】
導演不是都很愛演
我是一個導演,但我更喜歡這樣自我介紹:「我是一個紀錄片導演。」
當導演不難,實在沒什麼了不起,不是有個老笑話這麼說:「西門町隨便一塊招牌掉下來,就會砸死一個導演。」好在台北現在看電影的地方多又分散,導演們在西門町的致死率應該已大大降低。不過如今攝影器材普及,拍片門檻降低,加上自媒體流行發達,招牌不管在哪裡掉下來,應該會砸死一堆自編自導自演的「網紅」才對。(其中有一半是正進行拍攝,沒注意到旁人警告而來不及閃躲的直播主……。)
是的,在這個不斷強調「故事」當道,擁有說好故事能力就能讓你無往不利的時代,導演這個專門創造和製作故事的身分,確實迷人。不論戲劇、廣告、電視、電影……許多可引人入勝教人暫時擺脫殘酷現實束縛的聲光幻境,在需求下源源地被製造、生產出來。
紀錄片導演不是魔術師,更不是坐在咖啡店就可以寫出《哈利波特》和整個奇幻世界的作者,紀錄片拍攝是入世的作為,必須走進人群,如同好廚師實際走進市集,走到作物產收的農地,甚至走入販家和農人們的生活裡,帶回新鮮的食材,更帶回人們談話的身影輪廓。
只要材料真實,不是加工劣品,取得方式夠自然無礙。料理不需花太多工夫調味花樣,便可端出動人佳餚,每口都能讓觀眾嘗到內容的鮮美滋味。這是我個人對紀錄片導演的注解,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因此,「創造」並不是我的風格,探索、思考、整理,才是我當導演時選擇的方式。拿起攝影機,走進不同的生命裡,觀察、聆聽、陪伴,就像揹著背包遠赴不同國度的旅行,尊重、融入、體驗、感受。旅行結束,淬煉一本遊記,作品裡記載著這趟旅程的見聞與心得。
我的導演生活,不似外界所窺探那般,沒有大咖沒有女明星圍繞,沒有飄飄然的華麗,也沒有文青自視眼光或藝術家的衝動敏感。比起高談闊論地講故事,我更經常寧靜地浸漬在不同人們的故事裡頭,這個工作,讓我有更多機會去觸碰生命的狀態,思辨它的本質。自然而然,鏡頭下的作品,便有許多不同生命樣貌,被看見的機會。
這些年因為電影作品的放映,常常會在映後座談或演講時被現場諮詢一些類似的問題:「導演,你可以告訴我們,人生在世,怎麼樣可以活得好一點呢?」
「想要活得好,就去看看別人是怎麼活著。」
很有趣也很遺憾,我不是學問滿腹的哲學家,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更不是姿態優雅的生活大師,我只好這樣回覆。
片子裡的故事能量,連結觸發了觀看者自身,讓人們開始去思考和討論。
這是好的開始。如同這一路在紀錄片拍攝上的風景,也豐富了我的生命韌度,讓「活著」這件事,有更多元的可能。
在全球肺炎疫情警報尚未消退的二○二○年,我能與家人平安健康活著,並且接連順利完成第二本書,這是多麼幸運並值得感恩的事。所以我也會自我約束不要太嘮叨自曝其短,裡頭有我成為紀錄片導演的前因後果和印象深刻的記憶,也為看過我作品的舊雨和尚未相識的新知,整理出許多電影裡來不及放進去的點滴,希望你們會喜歡!
目次
Prologue 導演不是都很愛演
Act 1 導演是這樣長大的
不讀書差點連命都沒了
我的人生,解禁的很早
無人知曉的狂飆午夜
你讀電影系,將來找得到工作嗎?
我要逃兵
凌晨兩點三十分,我挖出了第一具屍體
如果這輩子是一部電影
Act 2 拿起攝影機,到不同的生命去旅行
飛行少年
電影書上說:孩子和動物最難拍?
續集電影?
想念的方式
嗨!寶貝
一首搖滾上月球
願望可以很簡單,讓我睡到飽就好
人之老
遺照
歡迎來我家
男人與他的海
我的人生也在漂流
Epilogue 片尾,沒有彩蛋
書摘/試閱
【內文節選一】
不讀書差點連命都沒了
我誕生在一個藍領家庭,爸媽都是做工的人。父親是開過計程車的模板工,媽媽是做家庭代工的家管,兩人年輕時在紡織工廠相識相戀。因為客閩族群間的偏見,讓他們愛情長跑了六年,才開花結下我這個果。
婚後老爸創業開了間電器維修行,修電視修冰箱修電扇,那時候電器種類不多也不普遍,所以從小父親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無所不能的男人。老媽揹著我在店門口賣涼水,然後一年一胎,連生了三個兒子。出門時,一家五口共乘一台野狼機車,像三明治一樣前中後夾得緊密,而我是永遠坐在車頭油缸上,享有完整風景讓弟弟們羨慕的大哥。
台灣電影裡,那些底層勞動人民的描繪,對我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的真實畫面。樸實的父母有著踏實的人生觀,他們從未要求孩子立定大志向,高人一等好光耀門楣,只求我們問心無愧成為對社會有幫助的人。這樣的要求容易,標準不高不低。於是我的成長過程,並沒有埋首書桌,當一個「只要好好讀書,什麼事情都不用管」的好孩子。家務的分擔,好習慣的養成,禮貌與對人的包容,反倒是他們最重視的教育。
我的理解力強,學習這件事似乎課堂上就能吸收,考試輕輕鬆鬆前三名。掛滿客廳的獎狀,是那時代平常人家最好的裝飾品。不過隨著學業難度增加,上課愈來愈不專心,回家也從來不複習的我,成績開始明顯退步。小五考了個吊車尾時,我才震驚,原來大家考試前都、有、看、書!
收到成績單,老爸沒有任何責難,那個周末帶著我到工地上工,我這個不到十二歲的童工,被分配去幫忙搬一些廢料,看著這些曬得黝黑,全身汗漬、灰塵的叔叔伯伯阿姨嬸嬸們,我沒有怨言,這些勞動者工作的環境和辛苦的相貌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那一天默默地開啟了我早熟的小宇宙。
黃昏收工時,老爸蹲下來用條沾了水的毛巾為我擦拭滿臉汙垢,然後問道:「明天還要和我來嗎?」我說不出話來只是搖著頭。
其實那天下午我在地下室踩進了一個觸不到底的積水坑洞,當時還不會游泳的我拚命掙扎,緊張到忘了要呼救,腦袋裡只想到,我不能死,死了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我不能死……。
沒多久就莫名地讓我抓到了邊,一個人奮力地爬出了水坑。
「你怎麼全身都擦傷?」老爸這麼問,而我只是流著眼淚,什麼都沒說。
開玩笑,不讀書差點連命都沒了也太可怕了!
於是我開始維持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中庸成績,沒有退步的壓力也不會有要迎頭趕上的迫切性。年紀小小就遭遇瀕死經驗,在當時說不出什麼感受,卻讓我默默地找到一個可以悠然活著的角度。
後來有一大段時間,老爸常常和其他親友誇口,他家老大不讀書被他帶去工地震撼教育,一次就成功見效……。
哼,哼。
【內文節選二】
我的人生也在漂流
剪接真的好苦呀!
相較於拍片時的開心充實,孤獨的剪接階段,一直都是我最深的恐懼和焦慮。這次同樣在《男人與他的海》的剪接工作當中泅游了一年。如何去詮釋和表現海洋,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不希望它流於慣常的海洋生態片,或是太個人呢喃的意識流。揉和現實與理想,記錄與藝術,能承載人的生活氣味又能醞釀生命啟發的期待,是讓我卡關的原因。
當然自稱有「剪接恐懼症」的我,從事紀錄片創作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剪接這個工作上有過任何愉悅的感受。沒有一次不是處在痛苦的奮力掙扎煎熬之中。因為拍攝期長,所以我的拍片比都很高,也意味著累積的素材量很大,光整理檔案,把拍攝內容轉檔,再用人工的方式聽打變成方便閱讀的逐字稿,這個前期作業就需要占去一半時間。
如今攝影器材的日新月異,檔案格式從HD高畫質,變成了更細緻的2K、4K甚至連8K都已虎視眈眈,為了考量畫面的品質,容量巨大的檔案這時候就是一場惡夢。因為後製設備要跟著提升,其實就是要更換昂貴的新電腦和更多新硬碟才能跑得動。而紀錄片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就只能犧牲更多時間,在檔案播放延遲不順,常常當機得重開的情況下作業了。不過一味追逐更高畫質的拍攝也很荒謬,因為目前台灣的放映平台還是以HD或戲院的2K居多,這些需要「降轉」才能處理的4K檔案,目前實在還不太適合紀錄片拍攝上的全面使用。不過,我相信一兩年內,4K應該很快就會變成主流,所有的工作平台都能順暢支援才對。
其實,我不該抱怨這些的,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總之,分享給對紀錄片製作有興趣的朋友,這些都是目前工作上實際會遭遇的狀況。
在《男人與他的海》的拍攝過程,我的太太懷孕了,片子殺青時,我的女兒也出生了。
原本習慣生活自由,無拘無束的我,這下子因為有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人生來到一個全新的階段。首先最大的改變就是,你不自由了,你有了束縛!從結婚為人夫,生子為人父,這兩個角色的轉變,對我確實產生前所未有的劇烈衝擊。
婚姻要面對的是你可以溝通協調磨合的伴侶對象,但父親這個角色,則是面對一個無法用言語溝通的嬰兒,大部分時間她只有幾個簡單的表情:睡、吃、哭。光一個哭,可能就代表各種可能性,是餓了?想睡了?嚇到了?生病了?生氣了?要換尿布了?對一個擅長溝通的紀錄片導演,這次真的是遇上強大的敵手了,平時工作再厲害的提問技巧,縱使你問上千百遍,也完全無用武之地。只好慢慢用觀察累積的經驗,去判斷孩子無時無刻的需求,錯了,就換一個,有時候把所有可能性都跑過一遍後,還是無解時,只能靠最大的耐心,抱著,陪伴著情緒高漲的她,直到她平靜。
天呀!我以為平時潛水和滑雪已經夠挑戰極限了,沒想到哺育一個嬰兒才真的是極限運動。新生兒的父母真的不容易,整個生活作息都跟著孩子紊亂起來,吃不正常睡得少,情緒也跟著容易暴躁,每每夜半起身安撫哭泣的孩子久久無法休息時,我就會悲傷地聯想到,熬夜剪接算什麼?可是現在的我,連能安靜地一個人剪接都沒有辦法呀!
原本《男人與他的海》的影片概念從拍攝到後置前期,都還是往一個「空」的形而上方向發展,去探索人追求自我心靈的狀態,尤其到了空無一物的海上,心自然就會跟著逐漸洗滌一空。但在孩子出現後,我的心非但無法放空,還被塞得滿滿,隨時都會爆炸。於是「空」的概念被自己推翻,空的版本也被作廢刪除。
一切重來之後,我卻看到了過去沒看到的模樣。兩位主角廖鴻基和金磊,自始至終都不是瀟灑自由的人,他們都是被束縛著卻努力奔向自由的男人。他們突破主流價值的僵化禁錮,奔赴到了海上,但還是有一條繩子,無形卻緊緊牽繫著他們,那是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孩子。這兩個世代,不同年齡的父親,不約而同都被孩子牽絆住。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自己,正因生活狹隘窒息,為失去自由所苦,甚至感到哀傷憂鬱
的模樣。到底這兩個男人怎麼辦到的?怎麼在泅游中生存並漸漸地游出了大海?男人、丈夫、父親這三個角色如何取捨或平衡呢?
不斷自我推翻再重來的剪接過程,就像搭上了一片方舟,在茫茫大海上漂流,這艘沒有槳的舟也是我的漂島。會往哪裡還不知道,但總是不知不覺地就被帶往一個方向。
黑潮漂流時,曾經對父親不解的女兒,搭船來到海上探望父親,廖鴻基驚喜地流下來我了眼淚;出國拍攝鯨魚數個月終於抵台的金磊,兒子像隻無尾熊在機場開心地抱著爸爸的
大腿,久久不願起身放開;八個月大的女兒哭泣一夜後睡去,一早站在嬰兒床邊對著睡眼
惺忪的我甜甜地笑著。啊,原來這都是讓這些流浪成性,但不論離開再遠再久都期待回去
的父親們,甘願被束縛的原因呀!
痛苦,並快樂著!
謝謝紀錄片導演這個工作的磨練,提前讓我培養要當一個爸爸的基本能力,也謝謝《男人與他的海》的拍攝,如此適巧地在這個階段,讓我繼續應景地對照自己的生命歷程。不論《男人與他的海》最後是否會是一個成功的作品,但我已確信,我的女兒,是我目前最棒的作品!
這次《男人與他的海》在海上拍攝時,遭遇了許多珍貴的經驗和畫面,回到陸上一樣也經歷了許多美妙的事。電影計劃上映尚有製作預算的缺口,所以我第一次嘗試「群眾募資」的方式,提前和大眾溝通,並且用小額募資的方式。一個半月時間結束,我們得到將近六千人的贊助支持,最後成功為電影募集到一千一百八十萬的資金,成為當時台灣電影集資史上第一名的紀錄。這個得來不易的成績,讓我對台灣有機會走向真正的海洋國家,有了更多的信心!
響亮的集資成績,除了讓更多民眾在電影上映前就有機會知道這部電影,並且實際參與其中外,出版社也來邀請,希望能夠搭配電影上映,同步發行一本由導演個人撰寫,對於電影內容有更多補充和描述的拍攝紀實書籍作品。於是二○二○年四月一日,我人生的第一本書《島與鯨。海洋之子》順利上市,也希望藉由這本對海洋主題有更多論敘的新書,為台灣的海洋文化,更添加一點養分內容,如果讀者和觀眾想對《男人與他的海》這部電影有更一步的理解,那就一定要珍藏一本《島與鯨。海洋之子》喔!
不過,二○二○這一年,不只對台灣,對全世界,都是劇烈改變的一年。因為新冠肺炎讓人類受到巨大的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也被大大地改變,許多過去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規則都被打破,我們的價值觀不再一樣,甚至未來都有無限的可能。
在疫情尚未得到控制,能有效治療的疫苗還未被發明上市前,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可以在今年平安地活下來。所以原本規劃要在二○二○年春天全台上映的《男人與他的海》,決定延後一年,到二○二一年才和大家見面。
做下這個決定很掙扎也很痛苦,因為電影從二○一六年開拍到完成已經四年了,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的情況下,非常盼望正式發表和大家見面的那一天,尤其群眾募資得到這麼熱烈的支持和肯定,我相信所有贊助者們,一定都和我一樣,期待能夠看到我們一起貢獻心力的成果!
但從二○二○年初開始,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許多計畫都被迫延宕或中斷,各行各業也受到極大的影響,嗅覺靈敏的好萊塢片商第一時間做了全面撤片,到隔年才上映的決定,許多如期上映的中小型片商電影,觀影人數果然也慘澹不已。我們從原本預計的四月十日上映日期,延到了五月二十九日,在在都希望疫情是否有機會提前好轉,讓電影可以順利在今年完成上映。但觀察直到目前最後階段,疫情一時半刻都尚未有機會消除,也沒有辦法讓大家可以安心走出家門,進到戲院觀影。所以製作團隊與行銷團隊在密切討論後,不得已要做下延期一年上映的決定,因為一部花費三年心力投入完成的作品,當然不希望為了硬著頭皮在今年如期發表,而讓它乏人問津最後草草結束。更因為下一部海洋電影或討論台灣海洋議題的紀錄片,不知道還會需要多久才會再次誕生!
另外,全台的國高中生是我們這次期待能夠進場觀影認識海洋的目標觀眾之一,但疫情未明朗的情況下,都不適合邀請年輕學子在戲院裡聚集觀影,包含完成集資目標的一萬名海洋之子計畫,可能都會受到影響。而許多在過去呼朋引伴,熱情包場一起進戲院支持紀錄片的企業團體和單位,在這次疫情衝擊下,也需要時間恢復休生養息。所以延期到明年約莫也是這個時間點,讓大家準備好,再一起用《男人與他的海》來迎接嶄新的夏天!
謝謝這段期間,不斷來信和來訊關心的影迷和贊助者們,你們的建議也是促使我們決定勇敢延後上映的最主要關鍵,這部從拍攝時就設定要在大銀幕觀看的電影,一定要讓大家安心進戲院好好感受親臨大海般的美好!
美好,值得期待。就如同我們對台灣一定會在這次全球疫情中全身而退,大家都平安無恙的信心一樣!希望我們很快能在戲院相會,海上相見!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