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馬拉拉(青少年版):勇敢發聲,改變世界的女孩!
商品資訊
系列名:愛視界
ISBN13:9786269902446
替代書名:I Am Malala:How One Girl Stood Up for Education and Changed the World Young Readers Edition
出版社:愛米粒出版
作者:馬拉拉.優薩福扎伊; 派翠西亞.麥考密克
譯者:朱浩一
出版日:2025/01/01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1cm*14.8cm*1.5cm (高/寬/厚)
版次:初版
適讀年齡:小學高年級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全球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親述
★專為青少年書寫的勇氣故事
「我曾祈禱擁有一枝神奇鉛筆改變世界,
但現在,我知道必須靠自己親手去實踐。」── 馬拉拉.優薩福扎伊
誰是馬拉拉?
我跟其他女孩並沒有什麼不同,
但我的確擁有自己的獨特才華。
我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名字得以記載在族譜,
還沒有學會走路之前,就無比渴望能夠上學。
然而塔利班來到之後,一切都變了,
宵禁、禁止西化、女孩也不准再去上學。
「恐怖主義」環繞在所有人的周圍,
永遠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曾祈禱著能有一枝神奇鉛筆改變世界,
但現在,我知道必須靠自己親手去實踐。
我們誰也不怕,我們會繼續自身的教育,
因為,這是我們的夢想──像鳥兒般自由。
我是馬拉拉,這是我的故事。
I Am Malala. This is my story.
▍ 你能想像,年僅17歲就站上全球的舞台,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史上最年輕的得主嗎?馬拉拉做到了!她曾經只是一個熱愛學習的普通女孩,卻因為拒絕向恐怖勢力低頭,為所有孩子爭取受教育的權利而改變了世界。
馬拉拉的勇氣不只感動了無數人,也讓她獲得「國際兒童和平獎」、「沙卡洛夫人權獎」等國際大獎,更被《Time 時代雜誌》選為年度風雲人物第二名。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身處逆境,只要堅持自我,就能為世界帶來改變。
本書以第一人稱平實敘述,收錄35張全彩照片,真實再現這位改變世界的女孩的生活與成長軌跡。
本書特色
1.多元版本,滿足不同讀者:
《I Am Malala》推出了針對青少年的特別版本——《Young Readers Edition》,語言更簡單易懂,內容更加故事化,適合青少年讀者了解馬拉拉的成長故事與教育理念。不同版本滿足成人與青少年讀者對深度與啟發性的不同需求。
2.啟發性的成長故事:
馬拉拉從一位渴望學習的普通女孩,成為爭取兒童教育權益的全球象徵,書中講述了她如何在逆境中堅持信念,並在國際舞台上倡導變革,激勵讀者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
3.平實敘述,與收錄照片:
書籍以第一人稱平實敘述,結合她的成長經歷與社會背景,引人入勝。同時收錄全彩照片,展現馬拉拉的生活點滴與重要時刻,讓讀者能夠更貼近這位改變世界的女孩。
★專為青少年書寫的勇氣故事
「我曾祈禱擁有一枝神奇鉛筆改變世界,
但現在,我知道必須靠自己親手去實踐。」── 馬拉拉.優薩福扎伊
誰是馬拉拉?
我跟其他女孩並沒有什麼不同,
但我的確擁有自己的獨特才華。
我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名字得以記載在族譜,
還沒有學會走路之前,就無比渴望能夠上學。
然而塔利班來到之後,一切都變了,
宵禁、禁止西化、女孩也不准再去上學。
「恐怖主義」環繞在所有人的周圍,
永遠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
我曾祈禱著能有一枝神奇鉛筆改變世界,
但現在,我知道必須靠自己親手去實踐。
我們誰也不怕,我們會繼續自身的教育,
因為,這是我們的夢想──像鳥兒般自由。
我是馬拉拉,這是我的故事。
I Am Malala. This is my story.
▍ 你能想像,年僅17歲就站上全球的舞台,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史上最年輕的得主嗎?馬拉拉做到了!她曾經只是一個熱愛學習的普通女孩,卻因為拒絕向恐怖勢力低頭,為所有孩子爭取受教育的權利而改變了世界。
馬拉拉的勇氣不只感動了無數人,也讓她獲得「國際兒童和平獎」、「沙卡洛夫人權獎」等國際大獎,更被《Time 時代雜誌》選為年度風雲人物第二名。她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身處逆境,只要堅持自我,就能為世界帶來改變。
本書以第一人稱平實敘述,收錄35張全彩照片,真實再現這位改變世界的女孩的生活與成長軌跡。
本書特色
1.多元版本,滿足不同讀者:
《I Am Malala》推出了針對青少年的特別版本——《Young Readers Edition》,語言更簡單易懂,內容更加故事化,適合青少年讀者了解馬拉拉的成長故事與教育理念。不同版本滿足成人與青少年讀者對深度與啟發性的不同需求。
2.啟發性的成長故事:
馬拉拉從一位渴望學習的普通女孩,成為爭取兒童教育權益的全球象徵,書中講述了她如何在逆境中堅持信念,並在國際舞台上倡導變革,激勵讀者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
3.平實敘述,與收錄照片:
書籍以第一人稱平實敘述,結合她的成長經歷與社會背景,引人入勝。同時收錄全彩照片,展現馬拉拉的生活點滴與重要時刻,讓讀者能夠更貼近這位改變世界的女孩。
作者簡介
馬拉拉.優薩福扎伊 (Malala Yousafzai)
因史瓦特河谷遭到恐怖分子的襲擊、受教權遭受威脅,因此她從十歲開始就展開了提倡少女教育的活動。透過筆名高爾.馬凱(Gul Makai),她在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烏爾都語網站發表在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點滴。馬拉拉同時自願接受拍攝一部《紐約時報》關於巴基斯坦教育現況的紀錄片。她善用每一個公開發表的機會宣揚和平理念,與每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
在二〇一二年十月,馬拉拉成為塔利班的攻擊目標,並在從學校返家的途中遭到槍擊。她活了下來,並繼續她提倡教育的社會活動。
在二〇一一年時,因為她的勇氣與理念獲得認可,馬拉拉被提名角逐「國際兒童和平獎」,並贏得巴基斯坦首屆的「國家青年和平獎」。她是「諾貝爾和平獎」創設以來最年輕的候選者,也曾榮獲許多其他獎項,包含二〇一三年「國際兒童和平獎」、「沙卡洛夫人權獎」以及「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
馬拉拉現在定居英國伯明罕,並持續為教育的普及化而奮戰,並透過馬拉拉基金會(malalafund.org)這個非營利組織,關注社區議題和支持世界各地的教育。
派翠西亞.麥考密克 (Patricia McCormick)
曾兩度進入「國家圖書獎」的決選名單,也是數本極受好評的青少年讀物的作者,作品包含《割下》、《再見,幸福之家》以及《永不倒下》。她跟丈夫住在紐約。若想知道關於她的更多訊息,請上patriciamccormick.com。
因史瓦特河谷遭到恐怖分子的襲擊、受教權遭受威脅,因此她從十歲開始就展開了提倡少女教育的活動。透過筆名高爾.馬凱(Gul Makai),她在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烏爾都語網站發表在塔利班統治下的生活點滴。馬拉拉同時自願接受拍攝一部《紐約時報》關於巴基斯坦教育現況的紀錄片。她善用每一個公開發表的機會宣揚和平理念,與每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
在二〇一二年十月,馬拉拉成為塔利班的攻擊目標,並在從學校返家的途中遭到槍擊。她活了下來,並繼續她提倡教育的社會活動。
在二〇一一年時,因為她的勇氣與理念獲得認可,馬拉拉被提名角逐「國際兒童和平獎」,並贏得巴基斯坦首屆的「國家青年和平獎」。她是「諾貝爾和平獎」創設以來最年輕的候選者,也曾榮獲許多其他獎項,包含二〇一三年「國際兒童和平獎」、「沙卡洛夫人權獎」以及「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
馬拉拉現在定居英國伯明罕,並持續為教育的普及化而奮戰,並透過馬拉拉基金會(malalafund.org)這個非營利組織,關注社區議題和支持世界各地的教育。
派翠西亞.麥考密克 (Patricia McCormick)
曾兩度進入「國家圖書獎」的決選名單,也是數本極受好評的青少年讀物的作者,作品包含《割下》、《再見,幸福之家》以及《永不倒下》。她跟丈夫住在紐約。若想知道關於她的更多訊息,請上patriciamccormick.com。
名人/編輯推薦
好評推薦
(依首字筆畫數排列)
李衿綺|臺北市優良教師(導師類)
高毓屏|教育部閱讀推手
陳安儀|親職專欄作家
陳俊朗|孩子的書屋創辦人
陳美儒|建中資深名師
(依首字筆畫數排列)
李衿綺|臺北市優良教師(導師類)
高毓屏|教育部閱讀推手
陳安儀|親職專欄作家
陳俊朗|孩子的書屋創辦人
陳美儒|建中資深名師
目次
序幕
第一部:在塔利班出現以前
1.像鳥兒般自由
2.夢想
3.神奇鉛筆
4.來自真主的警告
5.第一次的直接警告
第二部:籠罩河谷的陰影
6.電臺毛拉
7.史瓦特裡的塔利班
8.危機四伏
9.天降糖果
10.二○○八:恐怖主義帶給我的感受
第三部:我的發聲之路
11.開口的機會
12.女學生日記
13.永遠的下課
14.祕密學校
15.和平?
16.逃離家園
17.回家
18.一個小小的請求,一場奇怪的和平
19.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第四部:成為公敵
20.死亡威脅
21.滿懷希望的春天
22.惡兆
23.平凡無奇的一天
第五部:遠離家鄉的新生活
24.一個叫做伯明罕的地方
25.困難與解決的辦法
26.一百個問題
27.度日如年
28.闔家團圓
29.填補那些空白
30.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31.苦樂參半的一天
32.奇蹟
33.新地方
34.那件我們都知道的事情
35.周年快樂
尾聲:茫茫人海中的一名女孩
謝誌
其他資訊
詞彙對照表
重大事件表
來自馬拉拉基金會的一封信
第一部:在塔利班出現以前
1.像鳥兒般自由
2.夢想
3.神奇鉛筆
4.來自真主的警告
5.第一次的直接警告
第二部:籠罩河谷的陰影
6.電臺毛拉
7.史瓦特裡的塔利班
8.危機四伏
9.天降糖果
10.二○○八:恐怖主義帶給我的感受
第三部:我的發聲之路
11.開口的機會
12.女學生日記
13.永遠的下課
14.祕密學校
15.和平?
16.逃離家園
17.回家
18.一個小小的請求,一場奇怪的和平
19.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第四部:成為公敵
20.死亡威脅
21.滿懷希望的春天
22.惡兆
23.平凡無奇的一天
第五部:遠離家鄉的新生活
24.一個叫做伯明罕的地方
25.困難與解決的辦法
26.一百個問題
27.度日如年
28.闔家團圓
29.填補那些空白
30.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31.苦樂參半的一天
32.奇蹟
33.新地方
34.那件我們都知道的事情
35.周年快樂
尾聲:茫茫人海中的一名女孩
謝誌
其他資訊
詞彙對照表
重大事件表
來自馬拉拉基金會的一封信
書摘/試閱
序幕
只要閉上雙眼,我就能看到自己的臥室。床是亂的,我那條絨毯堆擠成一座小山,因為我趕著要去學校考試。學校的行事曆攤開在我的桌上,日期是二○一二年十月九號。而我的制服—我那件白色的沙瓦爾 (shalwar )和藍色的卡米茲 (kamiz )—則吊在牆上的掛鉤上,乖乖地等著我。 我可以聽見鄰里的孩童正在我們家後面的巷子裡打板球。我可以聽見不遠的市集那兒傳來微弱的人聲。而如果我仔細去聽的話,我就可以聽見住在隔壁的鄰居賽費娜正在輕敲著我們兩家共用的牆,等著要跟我分享一個祕密。
我聞到母親在廚房裡烹煮米飯的聲音。我聽見兩個弟弟正在搶遙控器—電視在《激爆摔角大賽》和卡通節目之間被轉來轉去。很快我就會聽見父親用他低沉的嗓音叫喚我的小名。「Jani」,他會這樣叫我,這在巴基斯坦語中是「親愛的」的意思。「學校那邊今天運轉得還順利嗎?」他是在問我卡須爾女校的狀況—這所學校是我父親創立的,而我就在這裡就學—但我通常會利用這個機會跟他玩文字遊戲。
「爸爸 (Aba ),」我會跟他開玩笑。「學校又沒有輪子,它是用走的啦!」這是我用來表達「還有進步空間」的說詞。
某一天早晨,我離開了溫暖的家—當時,我本來計畫趁學校一放學時喬裝偷溜進去—最後卻來到了另外一個國度。
有些人覺得,返回家鄉這件事情,對現在的我來說太危險了。還說我再也沒有辦法回去了。因此,我只好時不時地搭乘心靈之翼,帶我重返家鄉。
但其實現在已經有另外一個家庭住進那幢宅院,另一名女孩睡在我那間臥室裡,而我卻身在千里之外。雖然我不太在意我房裡大多數的雜物,但我真的很擔心書架上那些學校獎牌的安危。我有時甚至還會夢見它們。其中有一面,是我第一次參加演講比賽時拿到的亞軍獎牌。還有四十五座以上的冠軍獎盃和獎牌,都是我參加班上的考試、辯論,和其他競賽贏回來的。對其他人來說,它們也許不過是塑膠做成的裝飾品。對其他人來說,它們看起來也許不過是成績好的學生會拿到的獎品。但對我而言,它們象徵的是我所熱愛的生活,和我曾經是個怎麼樣的女孩子—遠在命運之神逼我離開家鄉的那一天之前。
當我睜開雙眼,我人在自己那間新的臥室裡。這是一幢堅固的磚造房屋,位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地方。這裡是英國的伯明罕。在這裡,只要你開關一轉,水就會從水龍頭源源不絕地流出,要冷要熱都沒問題,再也不需要從市場買瓦斯桶回來燒水。這裡的房間很寬敞,地板鋪著亮閃閃的木頭,房裡擺滿了各種大型家具,更有一臺大得不可思議的電視機呢!
在這個綠意盎然的寧靜郊區裡,鮮少會聽見吵雜聲。聽不見孩童的嘻笑或叫喊聲。
聽不見婦人在樓下邊切菜邊跟我母親說三道四。聽不見男人們邊抽菸邊論辯政治。然而,即便家裡有著一堵堵的厚牆,我偶爾還是會聽見家裡的誰因想家而落淚。但緊接著我的父親就會從前門衝進家裡來,他的嗓音隨之炸開。「親親!」他會這麼說,「學校那邊今天還順利嗎?」
文字遊戲不再。他問及的不是那間他創辦而我就讀的學校。而他的語氣中藏著一絲的擔憂,就好像他害怕我人不在家,沒辦法回答他的問題。因為就在不久之前,我差點丟了性命—原因很簡單,只因為我站出來,用言語捍衛自己上學的權利。
那天再平凡不過。我當時十五歲,念九年級。為了準備隔天的考試,我前一天晚上熬了夜。
黎明時分,我清楚聽見了公雞的鳴叫,但還是倒頭睡去。我雖然也聽見了鄰近的清真寺在廣播提醒早禱,但我還是想方設法地藏在被窩之中。而當我父親來叫我起床時,我也假裝沒有聽到他的聲音。
後來我母親來了,她輕輕地搖我的肩膀。「該起床了,pisho,」她這麼說,用帕什圖語 (Pashto,帕什圖人講的話 )裡的「貓咪」叫我。「已經七點半囉,妳上學要遲到啦!」
我們上的「巴基斯坦研究」課要考試。我對真主講了一段簡單的祈禱文。倘若此事順祢的旨意,可以讓我考試考第一嗎?我如此低語。喔,也感謝祢至今為止所賜予我的成就!
配著茶水,我隨口嚥下一些炒蛋跟薄餅 (chapati )。那天早上,我的小弟阿塔爾特別愛耍嘴皮子。當時,我為了爭取讓女孩獲得跟男孩有同樣接受教育的權利挺身而出,他卻對我因這麼做而受到的關注抱怨個沒完。早餐桌上,我父親小小地嘲弄了他一番。
「哪天啊,等馬拉拉當上首相了,你可以去當她的祕書。」他這麼說。
阿塔爾,我們家裡的小開心果,假裝他在生氣。「我才不要!」他大叫。「她才要來當我的祕書咧!」
這些談笑時光差點害我遲到,我奔出大門,把吃剩一半的早餐留在餐桌上。當我跑出巷道時,那輛擠滿了其他要去上學的女孩們的校車恰好出現在我眼前。那個星期二的早晨,我就這麼頭也沒回地跳上了那輛車。
校車順著馬路與河岸邊開,不過五分鐘的時間就到了學校。我剛好趕上,而這個要考試的日子如同往常那樣地過去了。當我們安靜地在書寫考卷時,明戈拉市的喧鬧聲環繞著我們:包含了鳴個不停的喇叭聲跟工廠發出來的噪音,不過我們都一言不發,只專注翻著那一張又一張的考卷。那天臨近尾聲時,我雖然疲累卻相當開心;我知道自己考試的成績會很理想。
「我們等校車來第二趟再搭吧,」我的好朋友莫妮芭這麼說。「這樣我們就可以多聊一下天。」我們總喜歡留下來搭晚班車。
這幾天我都有種奇特的不安感,好像有什麼壞事將會發生。有一天晚上,我察覺到自己腦海中不停思索著死亡。死掉的感覺會是怎麼樣呢?我想要知道。那時房間裡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因此我將臉龐轉往麥加的方向,詢問真主。「當妳死去的時候,會是什麼情況呢?」我說。「死亡是什麼感覺?」
如果我死了,我希望能告訴人們死亡是什麼感覺。「馬拉拉,妳這個笨女孩,」然後我這麼對自己說,「妳死了就無法告訴人們死亡是什麼感覺了。」
所以在我上床睡覺之前,我問了真主另一個問題。有辦法讓我只死去一下下然後就復活嗎?這樣我就可以跟人們說那是種怎麼樣的感覺了。
但隔天的破曉既明亮又天晴,再隔一天,甚至又隔一天也都是如此。而現在我知道自己考試的表現很好,曾經徘徊在我頭頂上的烏雲已開始消散。因此莫妮芭跟我一如以往:我們開懷閒聊。她使用的是哪個牌子的面霜?某個男老師有沒有去做禿頭的治療?
還有,現在第一場考試已經結束了,第二場考試不知道又會有多困難呢?
當我們聽到那班校車司機的叫喊時,我們跑著下了階梯。如同往常,莫妮芭跟其他女孩子們都在走出學校大門前包覆住了她們的頭部跟臉蛋,然後搭上正在等待她們的迪納 (dyna ),一輛權充卡須爾學校「校車」的白色卡車。而且跟平常一樣,司機也準備好了一個小魔術要來逗樂我們。那一天,他讓一顆卵石憑空消失。無論我們怎麼想破頭,都想不透他究竟是使用了什麼伎倆。
我們塞進車裡,二十名女孩及兩位老師擠在跟迪納等寬的三排長椅上。車裡悶熱又感覺黏呼呼的,車子又沒有窗戶,只在外頭蓋了條泛黃的塑膠布。當我們顛簸地穿越明戈拉擁擠的下班車陣時,塑膠布也隨之飄動不已。
哈吉巴巴路上擠滿了色彩鮮亮的人力車、罩袍迎風擺盪的婦女,還有騎著摩托車的男人,他們邊按喇叭邊在車陣中左閃右躲地前行。我們經過了一名正在殺雞的店鋪老闆、一名正在賣霜淇淋的男孩,以及一面哈滿亞醫生植髮中心的看板。莫妮芭跟我則沉浸在聊天當中。我有很多朋友,但她是我的交心好友,我把自己的一切都與她共享。
那一天,當我們聊到這次考試誰會得最高分時,有個女孩開始唱歌,而包含我們兩人在內的其他女孩們也都跟著一起哼唱。
在經過小巨人點心工廠及那個距離我家只有三分鐘路程的彎道之後,車子就開始減速,最後停了下來。外頭出奇的安靜。
「今天也太安靜了吧,」我對莫妮芭說。「大家都跑哪兒去啦?」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全部都忘光了,但我從他人的口中聽到的過程是這樣的:
兩名穿著白袍的年輕男子擋在我們的卡車前面。
「這是卡須爾學校的校車嗎?」其中一個人問。
司機笑了。因為校名分明就用黑色的大字漆在車子的側面了。
另一名年輕男子跳上了車尾,傾身從後方鑽入,當時我們全都排排坐好。
「誰是馬拉拉?」他問。
沒有人回話,但有幾個女孩朝我的方向望過來。他舉起手臂指著我。有些女孩因此尖叫出聲,我則緊緊握住了莫妮芭的手。
誰是馬拉拉?我是馬拉拉,這是我的故事。
只要閉上雙眼,我就能看到自己的臥室。床是亂的,我那條絨毯堆擠成一座小山,因為我趕著要去學校考試。學校的行事曆攤開在我的桌上,日期是二○一二年十月九號。而我的制服—我那件白色的沙瓦爾 (shalwar )和藍色的卡米茲 (kamiz )—則吊在牆上的掛鉤上,乖乖地等著我。 我可以聽見鄰里的孩童正在我們家後面的巷子裡打板球。我可以聽見不遠的市集那兒傳來微弱的人聲。而如果我仔細去聽的話,我就可以聽見住在隔壁的鄰居賽費娜正在輕敲著我們兩家共用的牆,等著要跟我分享一個祕密。
我聞到母親在廚房裡烹煮米飯的聲音。我聽見兩個弟弟正在搶遙控器—電視在《激爆摔角大賽》和卡通節目之間被轉來轉去。很快我就會聽見父親用他低沉的嗓音叫喚我的小名。「Jani」,他會這樣叫我,這在巴基斯坦語中是「親愛的」的意思。「學校那邊今天運轉得還順利嗎?」他是在問我卡須爾女校的狀況—這所學校是我父親創立的,而我就在這裡就學—但我通常會利用這個機會跟他玩文字遊戲。
「爸爸 (Aba ),」我會跟他開玩笑。「學校又沒有輪子,它是用走的啦!」這是我用來表達「還有進步空間」的說詞。
某一天早晨,我離開了溫暖的家—當時,我本來計畫趁學校一放學時喬裝偷溜進去—最後卻來到了另外一個國度。
有些人覺得,返回家鄉這件事情,對現在的我來說太危險了。還說我再也沒有辦法回去了。因此,我只好時不時地搭乘心靈之翼,帶我重返家鄉。
但其實現在已經有另外一個家庭住進那幢宅院,另一名女孩睡在我那間臥室裡,而我卻身在千里之外。雖然我不太在意我房裡大多數的雜物,但我真的很擔心書架上那些學校獎牌的安危。我有時甚至還會夢見它們。其中有一面,是我第一次參加演講比賽時拿到的亞軍獎牌。還有四十五座以上的冠軍獎盃和獎牌,都是我參加班上的考試、辯論,和其他競賽贏回來的。對其他人來說,它們也許不過是塑膠做成的裝飾品。對其他人來說,它們看起來也許不過是成績好的學生會拿到的獎品。但對我而言,它們象徵的是我所熱愛的生活,和我曾經是個怎麼樣的女孩子—遠在命運之神逼我離開家鄉的那一天之前。
當我睜開雙眼,我人在自己那間新的臥室裡。這是一幢堅固的磚造房屋,位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地方。這裡是英國的伯明罕。在這裡,只要你開關一轉,水就會從水龍頭源源不絕地流出,要冷要熱都沒問題,再也不需要從市場買瓦斯桶回來燒水。這裡的房間很寬敞,地板鋪著亮閃閃的木頭,房裡擺滿了各種大型家具,更有一臺大得不可思議的電視機呢!
在這個綠意盎然的寧靜郊區裡,鮮少會聽見吵雜聲。聽不見孩童的嘻笑或叫喊聲。
聽不見婦人在樓下邊切菜邊跟我母親說三道四。聽不見男人們邊抽菸邊論辯政治。然而,即便家裡有著一堵堵的厚牆,我偶爾還是會聽見家裡的誰因想家而落淚。但緊接著我的父親就會從前門衝進家裡來,他的嗓音隨之炸開。「親親!」他會這麼說,「學校那邊今天還順利嗎?」
文字遊戲不再。他問及的不是那間他創辦而我就讀的學校。而他的語氣中藏著一絲的擔憂,就好像他害怕我人不在家,沒辦法回答他的問題。因為就在不久之前,我差點丟了性命—原因很簡單,只因為我站出來,用言語捍衛自己上學的權利。
那天再平凡不過。我當時十五歲,念九年級。為了準備隔天的考試,我前一天晚上熬了夜。
黎明時分,我清楚聽見了公雞的鳴叫,但還是倒頭睡去。我雖然也聽見了鄰近的清真寺在廣播提醒早禱,但我還是想方設法地藏在被窩之中。而當我父親來叫我起床時,我也假裝沒有聽到他的聲音。
後來我母親來了,她輕輕地搖我的肩膀。「該起床了,pisho,」她這麼說,用帕什圖語 (Pashto,帕什圖人講的話 )裡的「貓咪」叫我。「已經七點半囉,妳上學要遲到啦!」
我們上的「巴基斯坦研究」課要考試。我對真主講了一段簡單的祈禱文。倘若此事順祢的旨意,可以讓我考試考第一嗎?我如此低語。喔,也感謝祢至今為止所賜予我的成就!
配著茶水,我隨口嚥下一些炒蛋跟薄餅 (chapati )。那天早上,我的小弟阿塔爾特別愛耍嘴皮子。當時,我為了爭取讓女孩獲得跟男孩有同樣接受教育的權利挺身而出,他卻對我因這麼做而受到的關注抱怨個沒完。早餐桌上,我父親小小地嘲弄了他一番。
「哪天啊,等馬拉拉當上首相了,你可以去當她的祕書。」他這麼說。
阿塔爾,我們家裡的小開心果,假裝他在生氣。「我才不要!」他大叫。「她才要來當我的祕書咧!」
這些談笑時光差點害我遲到,我奔出大門,把吃剩一半的早餐留在餐桌上。當我跑出巷道時,那輛擠滿了其他要去上學的女孩們的校車恰好出現在我眼前。那個星期二的早晨,我就這麼頭也沒回地跳上了那輛車。
校車順著馬路與河岸邊開,不過五分鐘的時間就到了學校。我剛好趕上,而這個要考試的日子如同往常那樣地過去了。當我們安靜地在書寫考卷時,明戈拉市的喧鬧聲環繞著我們:包含了鳴個不停的喇叭聲跟工廠發出來的噪音,不過我們都一言不發,只專注翻著那一張又一張的考卷。那天臨近尾聲時,我雖然疲累卻相當開心;我知道自己考試的成績會很理想。
「我們等校車來第二趟再搭吧,」我的好朋友莫妮芭這麼說。「這樣我們就可以多聊一下天。」我們總喜歡留下來搭晚班車。
這幾天我都有種奇特的不安感,好像有什麼壞事將會發生。有一天晚上,我察覺到自己腦海中不停思索著死亡。死掉的感覺會是怎麼樣呢?我想要知道。那時房間裡只有我自己一個人,因此我將臉龐轉往麥加的方向,詢問真主。「當妳死去的時候,會是什麼情況呢?」我說。「死亡是什麼感覺?」
如果我死了,我希望能告訴人們死亡是什麼感覺。「馬拉拉,妳這個笨女孩,」然後我這麼對自己說,「妳死了就無法告訴人們死亡是什麼感覺了。」
所以在我上床睡覺之前,我問了真主另一個問題。有辦法讓我只死去一下下然後就復活嗎?這樣我就可以跟人們說那是種怎麼樣的感覺了。
但隔天的破曉既明亮又天晴,再隔一天,甚至又隔一天也都是如此。而現在我知道自己考試的表現很好,曾經徘徊在我頭頂上的烏雲已開始消散。因此莫妮芭跟我一如以往:我們開懷閒聊。她使用的是哪個牌子的面霜?某個男老師有沒有去做禿頭的治療?
還有,現在第一場考試已經結束了,第二場考試不知道又會有多困難呢?
當我們聽到那班校車司機的叫喊時,我們跑著下了階梯。如同往常,莫妮芭跟其他女孩子們都在走出學校大門前包覆住了她們的頭部跟臉蛋,然後搭上正在等待她們的迪納 (dyna ),一輛權充卡須爾學校「校車」的白色卡車。而且跟平常一樣,司機也準備好了一個小魔術要來逗樂我們。那一天,他讓一顆卵石憑空消失。無論我們怎麼想破頭,都想不透他究竟是使用了什麼伎倆。
我們塞進車裡,二十名女孩及兩位老師擠在跟迪納等寬的三排長椅上。車裡悶熱又感覺黏呼呼的,車子又沒有窗戶,只在外頭蓋了條泛黃的塑膠布。當我們顛簸地穿越明戈拉擁擠的下班車陣時,塑膠布也隨之飄動不已。
哈吉巴巴路上擠滿了色彩鮮亮的人力車、罩袍迎風擺盪的婦女,還有騎著摩托車的男人,他們邊按喇叭邊在車陣中左閃右躲地前行。我們經過了一名正在殺雞的店鋪老闆、一名正在賣霜淇淋的男孩,以及一面哈滿亞醫生植髮中心的看板。莫妮芭跟我則沉浸在聊天當中。我有很多朋友,但她是我的交心好友,我把自己的一切都與她共享。
那一天,當我們聊到這次考試誰會得最高分時,有個女孩開始唱歌,而包含我們兩人在內的其他女孩們也都跟著一起哼唱。
在經過小巨人點心工廠及那個距離我家只有三分鐘路程的彎道之後,車子就開始減速,最後停了下來。外頭出奇的安靜。
「今天也太安靜了吧,」我對莫妮芭說。「大家都跑哪兒去啦?」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全部都忘光了,但我從他人的口中聽到的過程是這樣的:
兩名穿著白袍的年輕男子擋在我們的卡車前面。
「這是卡須爾學校的校車嗎?」其中一個人問。
司機笑了。因為校名分明就用黑色的大字漆在車子的側面了。
另一名年輕男子跳上了車尾,傾身從後方鑽入,當時我們全都排排坐好。
「誰是馬拉拉?」他問。
沒有人回話,但有幾個女孩朝我的方向望過來。他舉起手臂指著我。有些女孩因此尖叫出聲,我則緊緊握住了莫妮芭的手。
誰是馬拉拉?我是馬拉拉,這是我的故事。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