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集成,古代文獻與經典專著:太平廣記、四書集注、九章算術……文化、哲學與藝術的總結,細數歷史長河中的絢爛篇章
找不出病因?搞定迷走神經就好了:日本名醫5大核心修復,調整自律神經的關鍵,從根本擺脫病痛,啟動自癒力(電子書)
麥迪遜之橋【復刻經典愛藏精裝版】
當代戰略全書3.全球戰爭時代的戰略: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戰略,如何形塑之後的國際政治(電子書)
探索快速發展的俄羅斯農業與台灣的商機(電子書)
一起來摺招財貓:3分鐘摺出日本超人氣幸運小物
漫畫三國英雄傳1:傳說的起點
狗狗專用點心【全圖解】:無添加!好製作!54道毛小孩鮮食料理(電子書)
著作權法論
全球貿易重組:區域經濟新商機.東協下篇(印尼、越南、柬埔寨)(電子書)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TOP
4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文苑集成,古代文獻與經典專著:太平廣記、四書集注、九章算術……文化、哲學與藝術的總結,細數歷史長河中的絢爛篇章
滿額折

文苑集成,古代文獻與經典專著:太平廣記、四書集注、九章算術……文化、哲學與藝術的總結,細數歷史長河中的絢爛篇章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90269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解讀經典文獻,探索文化源流
古今東西,天文地理
帶你穿越歷史,品味智慧與美學
多元視角呈現璀璨篇章
本書以深厚的學術底蘊和通俗易懂的敘述方式,描繪了五千年文明的壯麗畫卷。全書從語言文字到科技工藝,從哲學倫理到文學藝術,涵蓋多個領域,為讀者提供了一次全面了解中華文化的機會。書中透過故事化的表達,將深奧的文化內涵轉化為鮮活的描述,使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之間實現完美銜接。
多樣主題與豐富內涵
書中主題廣泛,涉及語言演變的歷程、科技創新的影響、經典文獻的傳承及地域文化的特色。書中對歷代典籍的梳理,從秦漢的《七略》到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展現了知識分類與文獻保存上的智慧,進一步闡明文化的遞嬗與創新。
歷史與現代的交融
本書展示了文化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多樣發展。無論是盛唐的文學輝煌,還是宋代的類書編纂,亦或清代的大型文獻彙編,都成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見證。這些內容不僅彰顯了古代文化的深邃智慧,也為現代人提供了重新審視傳統的靈感來源。
故事化敘述增強可讀性
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將深刻的文化內涵表達得通俗易懂,使歷史知識更加親近人心。透過引用典故、歷史人物的事跡以及文學作品的片段,該書讓讀者能夠在生動的故事中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這種敘述方式不僅增強了趣味性,還使書籍具有更廣泛的讀者群體。
文化傳承的現代意義
本書不僅是一部記錄歷史與文化的典籍,更是一部探索當代文化身分的指南。它為現代讀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的工具,並啟發人們思考文化遺產在全球化時代中的價值與意義。閱讀此書,既能感受到文化的無窮魅力,也能汲取面對未來挑戰的精神力量。
本書特色:本書以通俗生動的敘述展現文明的璀璨光輝。涵蓋語言文字、科技工藝、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等多方面,融匯古今,展現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書中梳理經典文獻,解讀文化歷史,將歷代智慧娓娓道來,寓知識於趣味之中。故事性與學術性兼具,古韻高雅,引人入勝,是探索東方文明脈絡的重要門徑,讀來開卷有益,令人流連忘返。

作者簡介

衡孝芬,專職編者。著有《水利古貌:古代水利工程與遺蹟》、《神祕的空中飛船:從古至今的飛碟之謎》等書。

肖東發,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指導教授。主編有《經傳寶典,古代經傳與文化內涵》、《祭祀慶典,傳統祭典與祭祀禮俗》、《京津大戲,北京與天津戲曲藝術》等著作。

序言

浩浩歷史長河,熊熊文明薪火,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滾滾黃河、滔滔長江,是最直接源頭,這兩大文化浪濤經過千百年沖刷洗禮和不斷交流、融合以及沉澱,最終形成了求同存異、兼收並蓄的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絕而從沒中斷的古老文化,並始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中華文化曾是東方文化搖籃,也是推動世界文明不斷前行的動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華文化的四大發明催生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地理大發現。中國四大發明先後傳到西方,對於促進西方工業社會發展和形成,曾帶來了重要作用。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各族人民五千年來創造、傳承下來的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的總和,其內容包羅萬象,浩若星漢,具有很強文化縱深,蘊含豐富寶藏。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弘揚和發展五千年來優秀的、光明的、先進的、科學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現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華,建構具有特色的現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價值、文化形態與文化風采。
為此,在相關專家指導下,我們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別編撰了本套大型書系。主要包括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倫理道德、古風古韻的建築遺存、深具內涵的自然名勝、悠久傳承的歷史文明,還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顯示了厚重文化底蘊。
本書縱橫捭闔,採取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形象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讀者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肖東發

目次

序言
文獻集成
綜覽提要的圖書目錄文獻
網羅百家的歷代經典類書
考據精細的歷代注釋文獻
浩瀚豐富的歷代叢書文獻
科技專著
傳承醫學智慧的歷代健康典籍
推動文明進步的天文曆法巨著
邏輯嚴謹的古代數學專題文獻
實用為本的工藝與科技鉅作
結合文學與實用的歷代農書文獻
描繪山河疆域的古代地理專著
文娛博雅
探究書畫妙韻的古代書畫專著
彰顯文人氣韻的琴棋墨硯印專著
從歷史中溯源的鼎彝古幣類專著
品味悠長的茶酒文化專著
描寫自然奇趣的花鳥蟲魚專著

書摘/試閱

邏輯嚴謹的古代數學專題文獻

西周時期有一位名叫商高的人,是當時的學問大家。他在數學方面的成就,被記載在最古老的天文學著作《周髀算經》中,其中就有數學知識畢氏定理的內容。
有一次,商高面見周公時,周公對古代伏羲構造周天曆度的事蹟感到不可思議,就請教商高數學知識從何而來,於是商高以畢氏定理的證明為例,解釋數學知識的由來。他說:
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
商高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和4時,「經隅」即 「弦」則為5。以後人們就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這就是後世著名的「畢氏定理」。由此開創了古代數學的新紀元。
《周髀算經》成書時間大約在兩漢之間,據考證明確者為西漢趙君卿所作,北周時期甄鸞重述,唐代李淳風等注。書中就記錄了商高的那段話,表明「勾三股四弦五」這種關係早在大禹治水時就已經發現了。
《周髀算經》中明確記載了畢氏定理的公式,並且詳細證明了畢氏定理。此外還有開平方的問題、等差級數的問題,使用了相當繁複的分數演算法和開平方法,以及應用於古代的「四分曆」計算的相當複雜的分數運算。
漢代數學成就除了《周髀算經》外,還有《九章算術》,它系統地總結了從先秦到西漢中期的數學成就。該書作者已無從查考,但西漢著名數學家張蒼、耿壽昌等人曾經對它進行過增訂刪補。魏晉時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時說:「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可知該書中理論成於周公之時。
《九章算術》全書分作9章,一共搜集了246個數學問題,按解題的方法和應用的範圍分為9大類,每一大類作為一章。它們的主要內容分別是:第一章「方田」:田畝面積計算;第二章「粟米」:穀物糧食的按比例折換;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問題;第四章「少廣」:已知面積、體積、求其一邊長和徑長等;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體積計算;第六章「均輸」:合理攤派賦稅;第七章「盈不足」:即雙設法問題;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組問題;第九章「勾股」:利用畢氏定理求解的各種問題。
《九章算術》在數學上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
《九章算術》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象徵著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唐宋兩代,《九章算術》都由國家明令規定為教科書。到了北宋,《九章算術》還曾由政府進行過刊刻,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數學書。
南北朝是數學的蓬勃發展時期,計有《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海島算經》等數學著作。所以當時的數學教育制度對繼承古代數學經典是有正面意義的。
《孫子算經》約成書於四五世紀,作者生平和編寫年不詳。全書共分3卷:上卷詳細討論了度量衡的單位,並第一次詳細討論了籌算的制度和方法;中卷主要是關於分數的應用題,包括面積、體積、等比數列等計算題;下卷對後世的影響最為深遠,如下卷第31題即著名的「雞兔同籠」問題,後傳至日本,被改為「鶴龜算」。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期劉徽所作。這部書中講述的都是利用標杆進行兩次、三次至最複雜的四次測量來解決各種測量數學的問題。這些測量數學,正是古代非常先進的地圖學的數學基礎。
此外,劉徽對《九章算術》所做的注釋工作也是很有名的,可以把這些注釋看成是《九章算術》中若干演算法的數學證明。劉徽注中的「割圓術」開創了古代圓周率計算方面的重要方法,他還首次把極限概念應用於解決數學問題。
隋唐時候,國子監算學科將漢、唐1,000多年間的著名數學著作作為教科書,稱為「算經十書」。這10部算書的名字是:《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夏侯陽算經》、《張丘建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經》、《綴術》。
除《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外,「算經十書」的其餘幾部書也記載有一些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例如《孫子算經》中的「物不知數」問題,《張丘建算經》中的「百雞問題」等等都比較著名。而《緝古算經》中的三次方程解法,特別是其中所講述的用幾何方法列三次方程的方法,也是很具特色的。
《綴術》是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祖沖之的著作。可惜這部書在唐宋之際失傳了。宋人刊刻「算經十書」時就用當時找到的另一部算書《數術記遺》來充數。
祖沖之關於圓周率的計算可精確到第六位元小數,記載在《隋書.律曆志》中:
古之九數,圓周率三,圓徑率一,其術疏舛。自劉歆、張衡、劉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設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數在盈、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約率,圓徑七,周二十二。又設開差冪,開差立,兼以正圓參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所著之書,名為《綴術》,學官莫能究其深奧,是故廢而不理。
唐代立於學官的10部算經中,王孝通的《緝古算經》是唯一的一部由唐代學者撰寫的。王孝通出身於平民,少年時期便開始潛心鑽研數學,隋朝時以曆算入仕,入唐後被留用,唐初做過算學博士,後升任通直郎、太史丞。畢生從事數學和天文工作。
在中國數學史上,《緝古算經》是最早解三次方程的著作,它集中展現了數學家早在7世紀在建立和求解三次方程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古代數學經過從漢至唐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更加完備的體系。在這基礎上,到了宋元時期又有了新的發展。宋元數學,從它的發展速度之快、數學著作出現之多和取得成就之高來看,都可以說是古代數學史上光輝的一頁。
秦九韶是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西元1247年,他在《數書九章》中將「增乘開方法」加以推廣,論述了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並且例舉20多個取材於實踐的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為十次方程。另外,秦九韶還對一次同餘式理論進行過研究。
《數書九章》主要講述了兩項重要成就:高次方程數值解法和一次同餘式解法。書中有的問題要求解十次方程,有的問題答案竟有180條之多。
西元1248年,李冶發表《測圓海鏡》,該書是首部系統性論述「天元術」即一元高次方程的著作,在數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尤其難得的是,在此書的序言中,李冶公開批判將數學貶為「賤技」、 「玩物」等長期存在的士風謬論。
李冶的《測圓海鏡》和《益古演段》中,也還講述了直角三角形和內接圓所造成的各線段間的關係,這是古代數學中別具一格的幾何學。
西元1261年,南宋楊輝在《詳解九章演算法》中用「垛積術」求出幾類高階等差級數之和。西元1274年他在《乘除通變本末》中還敘述了「九歸捷法」,介紹了籌算乘除的各種運算法。
此外,楊輝還著有《日用演算法》、《楊輝演算法》等。楊輝的著作講述了宋元數學的另一個重要側面:實用數學和各種簡捷演算法。這是應當時社會經濟發展而興起的一個新的方向,並且為珠算盤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在元代,王恂、郭守敬等制定《授時曆》時,列出了三次差的內插公式。郭守敬還運用幾何方法求出相當於現在球面三角的兩個公式。
元代朱世傑受李冶《測圓海鏡》和楊輝著作的影響,著有《四元玉鑑》,他把「天元術」推廣為「四元術」,即四元高次聯立方程,並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傑還對各有限項級數求和問題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得出了高次差的內插公式。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69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