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作品集35:復活【全新譯校】
巨蜥母親:沈石溪全新動物小說
實用俄語(書+5片VCD)
The Little Purple Mardi Gras Bead
漢森初馬訓練法:第一次跑馬拉松就完賽(電子書)
漫威超級英雄&反派角色全圖解:從科學角度拆解超能力背後的祕密(電子書)
DK Amsterdam
Internet of Things for Agriculture 4.0:Impact and Challenges
儿童数独:入门与练习(電子書)
中國繪畫:遠古至唐Chinese Paiing: From Ancie to Tang Dynasty

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世界名著作品集35:復活【全新譯校】
滿額折

世界名著作品集35:復活【全新譯校】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50 元
優惠價
79434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預購中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托爾斯泰的「復活」精神是什麼?久被泯滅的道德良知何時才能重現?久被遺忘的濃烈愛情已經再度復活?俄國寫實文學泰斗托爾斯泰寫作生涯中最後一部長篇巨著,先被刊載在《Niva週刊》,於1899年首次出版。本書不僅是托爾斯泰一生思想總結,也是其畢生寫作的最高成就,銷售量超越《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書中女主角遭遇坎坷,先是被玩弄拋棄,只得墜入風塵,而後又面臨司法不公導致冤獄;男主角則歷經了信念的動搖及複雜的心靈掙扎終於醒悟,彷彿重生復活一般,內容真實刻劃沙皇專制的腐敗及當時社會的許多黑暗面,也諷刺了上流貴族的浮誇偽善,讀完本書,也像是進行了一場自我的救贖。
※托爾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也因此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並於1902年至1906年獲得多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901年、1902和1909年則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復活》是托爾斯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也是托爾斯泰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更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

透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率粗糙的法庭審判、蒙受冤獄的無辜罪犯、官僚機關的腐敗及荒蕪的農村景象,對比的則是富豪奢華的貴族階級、世代承襲的龐大土地和金碧輝煌的教會,封建統治階級驕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動官吏的殘暴昏庸、官辦教會的偽善面孔,再再突顯了下層農奴的困頓與無奈,及已經面臨崩潰邊緣的俄國社會。故事中得以「復活」的,不僅僅是醒悟過後積極為自己「贖罪」的涅赫柳多夫,也有放下仇恨和偏見,解開心結的卡秋莎。他們不僅復活了對新生活的希望,對道德的信心,也復活了純潔的靈魂。

《復活》是托爾斯泰繼其著名小說《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後,於1899年寫成的第三部長篇小說,也是其晚年代表作。故事取材自檢察官柯尼為托爾斯泰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個貴族青年引誘了他姑母的婢女。婢女懷孕後被趕出家門,只能委身特種行業,因被指控偷錢而遭受審判。貴族以陪審員的身分出席法庭,見到從前被他引誘過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譴責,向法官申請准許自己同她結婚以贖其罪過。托爾斯泰用了十年時間,六易其稿,終於完成這部不朽名著。

※【書中金句】
★男女之間的愛情通常都會有到達頂點的一刻,那時候這愛情就完全沒有有意識的、理智的因素,也沒有絲毫肉欲的因素了。在這個基督復活節的夜晚,對於涅赫柳多夫而言,就是這樣的時刻。儘管他在各種各樣的場合看到過卡秋莎,但是如今每當他回憶起她時,總是首先想起這最鮮明的一刻。
★她那長著油光發亮的烏黑頭髮的可愛的小腦袋,她那件有皺褶的、緊緊地裹著她那頎長的身軀和不高的胸部的白色連衣裙,她泛著紅暈的臉蛋,她那雙由於一晚上沒睡覺而稍稍有點兒斜視的、烏黑發亮、含情脈脈而又閃亮的眼睛,不管怎樣,她整個人身上都散發著兩個主要的特點:她用自己那純潔無瑕的愛不僅是對他,這他是清楚的,而且在愛著每一個人和每一樣東西,愛著天下存在的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且也愛她剛剛吻過的那個乞丐。
★世界上有些道理,那些准許人們做危害他人的事情而又讓他們覺得無需在這方面承擔什麼責任,然而,不管這些道理編排的多麼高明,多麼由來已久,多麼習以為常,典獄長仍然意識到他是造成這屋子裡所顯現出來的各種淒慘景象的罪人之一,所以他的心情顯然也極其沉重。
★可是可怕的倒不是肉體受盡折騰,而是他看到人們那麼殘酷而又無緣無故地虐待他的時候,就困惑絕望,對善良以及對上帝產生懷疑。可怕的是那上百個人連一點罪都沒有,只不過就是因為身分證上的幾個字有錯,可他們卻必須要受盡屈辱,受盡折磨。可怕的是那些麻木不仁的看守們儘管天天在做著折磨自己同胞弟兄的事情,卻還以為他們是在幹一件很重要且有益的事情。
★人就像是一條河流:每一條河裡的水都是一樣的,到處的水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每一條河都是一會兒狹小,水流就湍急;一會兒寬闊,水流就緩慢;一會兒河水清澈,一會兒河水渾濁,一會兒河水冰冷,一會兒河水溫暖。人也是這個樣子的。每個人的身上都具有各種各樣人的本性胚胎,有時表現出了這一種本性,有時又會表現出另外一種本性。他有時會變得面目皆非,但與此同時還是原來那個人。在有些人身上,這種變化尤其的厲害。聶赫留道夫就是屬於這一種人。在他身上發生這樣的變化,有時是出於生理方面原因,有時是出於精神方面的緣由。
★你應該好好考慮考慮你自己的生活,考慮好今後該怎麼生活,再依據這些來處理你自己的產業。你現在的決心是否堅定不移?還有就是,你是憑著你的良心在做這些?還是僅僅是為了做給別人看,向別人炫耀你自己呢?
★他想問:有的人可以利用一些權利把另外一些人關起來,並施以殘酷的折磨、流放、鞭笞、甚至是殺害,可他們本身和那些人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這是為什麼,憑什麼呢?
★你要對土地負責。把土地交出去,把一切都弄得精光,這都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如果要再重新創立現在的局面,那就非常困難了。最重要的是,你應該好好考慮考慮你自己的生活,考慮好今後該怎麼生活,再依據這些來處理你自己的產業。你現在的決心是否堅定不移?還有就是,你是憑著你的良心在做這些?還是僅僅是為了做給別人看,向別人炫耀你自己呢?」聶赫留道夫這樣自己問自己。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L‧托爾斯泰Leo Tolstoy 1828-1910,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公認為世界最偉大作家之一。出生於貴族家庭,父親曾參加1812年拿破崙進攻莫斯科的俄法戰爭,幼年父母雙亡,由親戚撫養長大。1844年進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托爾斯泰非常同情農民的艱難困苦,曾於1847年4月為農民子弟興辦過學校。由於對平庸生活感到厭倦,托爾斯泰於1851年投奔他在高加索當兵的兄長尼古拉。第二年,他也參加了軍隊,並在與山地部落的幾次作戰中表現勇敢。他的閒暇時間大部分用於寫作,寫成了他第一部公開發表的作品《童年》,登載在《現代人》雜誌上。1853年,他讀到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從此與屠格涅夫結為文友。他厭棄自己及周圍的貴族生活,自己耕地、縫鞋,為農民蓋房子,摒絕奢侈,持齋吃素。其長篇著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皆深刻刻劃俄國社會生活。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因與妻子不睦而離家出走,最終病逝於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享年82歲。

譯者簡介:
鄭君,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現專職從事翻譯工作,為專業翻譯人,出版過《愛瑪》、《復活》等多部文學譯作。

【譯者序】
托爾斯泰,一八二八年九月九日出生於俄國,是俄國著名的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爾斯泰這個貴族家族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還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傑作,是世界文學的不朽名著之一。它是托爾斯泰思想探索和藝術探索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它代表了托爾斯泰創作的最高成就。這部小說通過地主家的養女卡秋莎‧瑪絲洛娃的受辱、墮落以及被下獄、被流放的悲劇,表現了對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對沙皇俄國的專制國家機器、官僚制度、教會、法庭、監獄以及土地私有制等等的無情嘲諷、揭露和批判。它鮮明地體現了托爾斯泰「撕毀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現實主義」。
涅赫柳多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審員。一次他參加審理一個毒死人的命案。不料,從妓女瑪絲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認出,原來她是他青年時代熱戀過的卡秋莎。於是十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展現在涅赫柳多夫眼前:當時他還是一個大學生,暑期住在姑媽的莊園裡寫論文。他善良,熱情,充滿理想,熱衷於西方進步思想,並愛上了姑媽家的養女兼婢女卡秋莎。他們一起玩耍談天,感情純潔無瑕。
三年後,涅赫柳多夫大學畢業,進了近衛軍團,路過姑媽莊園,再次見到了卡秋莎。在復活節的莊嚴氣氛中,他看著身穿雪白連衣裙的卡秋莎的苗條身材,她那泛起紅暈的臉蛋和那雙略帶斜眼的烏黑發亮的眼睛,再次體驗了純潔的愛情之樂。但是,這以後,世俗觀念和情欲占了上風,在臨行前,他佔有了卡秋莎,並拋棄了她。後來聽說她墮落了,也就徹底把她忘卻。現在,他意識到自己的罪過,良心受到譴責,但又怕被瑪絲洛娃認出當場出醜,內心非常緊張,思緒紛亂。其他法官、陪審員也都心不在焉,空發議論,結果錯判瑪絲洛娃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四年。等涅赫柳多夫搞清楚他們失職造成的後果,看到瑪絲洛娃被宣判後失聲痛哭、大呼冤枉的慘狀,他決心找庭長、律師設法補救。名律師告訴他應該上訴。
涅赫柳多夫懷著複雜激動的心情按約去米西(被認為是他的未婚妻)家赴宴。本來這裡的豪華氣派和高雅氛圍常常使他感到安逸舒適。但今天他彷彿看透了每個人的本質,覺得樣樣可厭:柯爾查庚將軍粗魯得意;米西急於嫁人;公爵夫人裝腔作勢。他藉故提前辭別。回到家中他開始反省,進行「靈魂淨化」,發現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是「又可恥,又可憎」。母親生前的行為;他和貴族長妻子的曖昧關係;他反對土地私有,卻又繼承母親的田莊以供揮霍;這一切都是在對卡秋莎犯下罪行以後發生的。他決定改變全部生活,第二天就向管家宣布:收拾好東西,辭退僕役,搬出這座大房子。涅赫柳多夫到監獄探望瑪絲洛娃,向她問起他們的孩子,她開始很驚奇,但又不願觸動創傷,只簡單對答幾句,把他當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盧布煙酒錢以麻醉自己,第二次涅赫柳多夫又去探監並表示要贖罪,甚至要和她結婚。這時卡秋莎發出了悲憤的指責:「你今世利用我作樂,來世還想利用我來拯救你自己!」後來涅赫柳多夫幫助她的難友,改善她的處境,她也戒煙戒酒,努力學好。
涅赫柳多夫分散土地,奔走於彼得堡上層,結果上訴仍被駁回,他只好向皇帝請願,立即回莫斯科準備隨卡秋莎去西伯利亞。途中,卡秋莎深受政治犯高尚情操的感染,原諒了涅赫柳多夫,為了他的幸福,同意與尊重她體貼她的西蒙松結合。涅赫柳多夫也從《聖經》中得到「人類應該相親相愛,不可仇視」的啟示。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表現了他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復活。小說揭露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觸及了舊社會制度的本質。
《復活》是托爾斯泰的晚期代表作。這時作家世界觀已經發生激變,拋棄了上層地主貴族階層的傳統觀點,用宗法農民的眼光重新審查了各種社會現象,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金碧輝煌的教堂和襤褸憔悴的犯人;荒蕪破產的農村和豪華奢侈的京都;茫茫的西伯利亞和手銬腳鐐的政治犯。托爾斯泰以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對當時的全套國家機器進行了激烈的抨擊。然而在《復活》中,托爾斯泰雖然對現實社會做了激烈的抨擊,揭露了社會制度的本質,但是小說結尾,仍然把改革社會的希望寄望於基督教,又把自己的宗教觀強行植入小說當中,並且幾乎否定了資本主義一切國家機器的作用,不得不說是小說思想境界上的一個遺憾。《復活》中各個階級所代表的人物的心理特點,還需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慢慢體味。

目次

◎第一部
第一章 瑪絲洛娃
第二章 身世
第三章 聶赫留道夫
第四章 難題
第五章 法院
第六章 名律師
第七章 開庭
第八章 陪審團
第九章 被告們
第十章 起訴書
第十一章 重大案件
第十二章 往事
第十三章 軍隊生活
第十四章 舊情重燃
第十五章 基督復活了
第十六章 風暴
第十七章 是幸還是不幸?
第十八章 驚人偶遇
第十九章 證人
第二十章 驗屍報告
第二十一章 副檢察官
第二十二章 總結發言
第二十三章 需要討論的問題
第二十四章 判決結果
第二十五章 錯誤審判
第二十六章 顛倒是非
第二十七章 遺傳學
第二十八章 甦醒
第二十九章 一個念頭
第 三十 章 女囚犯們
第三十一章 遭遇
第三十二章 牢房裡的貴族
第三十三章 贖罪
第三十四章 滑稽的喜劇
第三十五章 古怪的來訪者
第三十六章 不速之客
第三十七章 回憶
第三十八章 教堂
第三十九章 禮拜
第 四十 章 大騙局
第四十一章 探監(一)
第四十二章 探監(二)
第四十三章 懺悔
第四十四章 人生觀
第四十五章 好機會
第四十六章 故事
第四十七章 棘手差事
第四十八章 求婚
第四十九章 慘狀
第 五十 章 許可證
第五十一章 典獄長家
第五十二章 敏紹夫
第五十三章 複雜感情
第五十四章 政治犯
第五十五章 薇拉
第五十六章 到底是怎麼了
第五十七章 顯赫人物
第五十八章 骯髒職務
第五十九章 宿命論

◎第二部
第一章 地主和農奴
第二章 舌戰
第三章 惆悵
第四章 巡視
第五章 誰家最窮
第六章 土地的安排
第七章 人性
第八章 舊地重遊
第九章 亨利‧喬治的方案
第十章 以前的我
第十一章 哲學問題
第十二章 好生意
第十三章 聯結
第十四章 三件事
第十五章 察爾斯基伯爵
第十六章 等待答覆
第十七章 毀滅
第十八章 沃洛比奧夫男爵
第十九章 老將軍
第二十章 樞密院
第二十一章 上訴駁回
第二十二章 告御狀
第二十三章 謝列寧
第二十四章 迷惑
第二十五章 舒斯托娃的家人
第二十六章 坐牢經歷
第二十七章 訴狀
第二十八章 獸性
第二十九章 惡與善的鬥爭
第 三十 章 五種人
第三十一章 姐姐和姐夫
第三十二章 顛撲不滅的論調
第三十三章 新鮮的觀點
第三十四章 出發
第三十五章 讓人畏懼的隊伍
第三十六章 出事
第三十七章 瘋子
第三十八章 車廂動靜
第三十九章 丈夫的奴隸
第四十章 同情心
第四十一章 聰明人
第四十二章 上流社會

◎第三部
第一章 政治犯的隊伍
第二章 犯人們的怨聲
第三章 瑪麗婭
第四章 影響
第五章 變化
第六章 革命者
第七章 夜霧
第八章 坦白
第九章 五號牢房
第十章 秘密
第十一章 老本行
第十二章 重新分配
第十三章 複雜的戀愛關係
第十四章 白日做夢
第十五章 混帳的思維方式
第十六章 好事
第十七章 與眾不同的愛情
第十八章 吃驚的消息
第十九章 必然結果
第二十章 三個天體
第二十一章 上帝在哪兒
第二十二章 小沙皇
第二十三章 回信
第二十四章 家宴
第二十五章 我們分手吧
第二十六章 分發福音書
第二十七章 無解
第二十八章 一生的事業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瑪絲洛娃
雖然幾十萬人聚居在一塊不算大的地方,費盡心力將他們所居住的那個地方糟蹋得不像樣子,把石塊埋進土裡,什麼也不讓生長,儘管長出的青草被清除得一乾二淨,空氣中還殘存著煤炭和石油的氣味,煙霧騰騰,儘管濫伐草木,驅散鳥獸,但是在這樣的城市裡,春天終究也還是春天。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青草肆意生長,映入眼簾的都是一片翠綠。無論是花草、鳥兒、昆蟲,還是那些快樂的孩子們,全都歡歡喜喜。而成年人卻一直都在自欺欺人、折騰自己和相互折騰。
人們認為神聖和重要的並不是這個春光明媚的早晨,也不是上帝為了賜福於所有的生靈而創造的這個人間美景;相反的,人們認為真正神聖而且極為重要的,卻是他們自己創造的那些用於人統治人的各種手段。
譬如,在省立監獄的辦公室裡的官吏們一致認為神聖和重要的,不是那些飛禽走獸,也不是所有人都在感受著春天的那份暖意,而是昨天收到的那編了號碼、蓋了官印、標明案由的公函,那上邊指明在今天──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點前,把那三個關在監獄裡已經受過一次審訊的罪犯,兩女一男,一起送去法庭受審。
在這兩名女犯中的一個還是一個重刑犯,需要單獨押解送審。由於接到這張傳票的時候是四月二十八日上午的八點,看守長極不情願地走進女監裡那條又暗又髒的過道。緊跟在他身後的是個女人,面容疲憊,長著一頭鬈曲的白色的頭髮,身上穿著監獄裡統一的制服,袖口上鑲金絛的女褂,腰裡紮著一條鑲著藍邊的腰帶。這個是監獄裡的一名女看守。
「您這是要帶瑪絲洛娃嗎?」她一面問道,一面和正在值班的看守長一起朝過道上的一間牢房門口走去。
看守長匡噹一聲開了鐵鎖,打開牢房門,馬上就有一股比過道裡的空氣更加惡臭的味道從裡面散發出來。他大聲喊道:
「瑪絲洛娃,過堂去!」他說完又把牢門給掩上,等著。
牢房裡傳來一陣慌亂的響聲:幾個女人的講話聲與幾雙赤腳在地上走動的聲音。
「你快一點兒,瑪絲洛娃,磨蹭什麼呢?」看守長衝著牢門大聲地喊道。
約莫過了一兩分鐘,一個身穿白衣白裙、外面套著灰色囚服、個子不高、胸部極其豐滿的年輕女囚大步從裡面走了出來,靈敏地轉過身子,站在了看守長的身邊,這女子腳上穿著一雙麻布長襪,外套著一雙囚犯們穿的棉鞋,頭上包著一塊白色的頭巾,顯然有意地讓幾縷烏黑捲曲的秀髮從白頭巾裡滑出來。正如其他長期坐牢的人們一樣,這女子整個臉上也帶著那種病態的蒼白,白的就像地窖裡馬鈴薯發的新芽。
她那雙不大卻很寬的手以及從囚衣寬大的領口露出來的豐滿的白脖子也是如此。在這張臉上,特別是在那蒼白黯淡的臉色的襯托下,她的雙眼看起來卻分外地烏黑發亮,雖然眼皮稍稍有些浮腫,但看上去卻顯得十分靈活有神,令人驚異。其中有一隻眼睛還稍微帶點兒斜睨的神色。
她高聳著豐滿的胸脯,筆直地站在那兒。她來到走廊上,微微抬起頭來,停下腳步來,對直地朝看守長的眼睛看了看,表現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樣子。
看守長正要動手去關牢門,這時竟有一位沒戴頭巾的白髮老太婆從牢門裡探出了她那張滿是皺紋的老臉。老太婆剛對瑪絲洛娃說了幾句話。看守長就用牢門把老太婆的頭抵回去,白頭就消失了。牢房裡傳來了女人們的哄笑聲。瑪絲洛娃也微微笑了笑,轉過臉對著牢門上方那扇裝著鐵柵欄的小窗子。
老太婆從裡面跑到窗邊,啞著嗓子說:
「最要緊的,能說的說,不能說的別說,說過的別改口,就行了。」
「只要有一個結果就好,反正也不會有比現在更糟的情形啦。」瑪絲洛娃搖搖頭說。
「那是,結果肯定只能有一個,不可能有第二個。」看守長帶著長官神氣的口吻說道,很顯然自認為自己說的很幽默。「跟我走!」
瑪絲洛娃走到過道的中央,緊緊跟在看守長身後。他們順著一道石砌的樓梯下了樓,路過了比女監的氣味更難聞、更嘈雜的男監,這兒的每扇門上的小窗口都有眼睛盯著他們。然後他們進到了辦公室,那兒早就有兩個持槍的押解兵在等著了。坐在桌邊辦公的文書官把一份煙味很濃的公文交給了其中的一名士兵,並用手指了指女犯說:
「她歸你管了。」
那個士兵把公文放進他那軍大衣的外翻的袖子裡,瞟著女犯,笑嘻嘻地對他的同伴──一個顴骨很高的楚瓦什人擠了擠眼睛,這兩個士兵就帶著那名女犯下了臺階,一直朝監獄的大門走去。
大門上的一道小門打開了,兩個士兵帶著被押解的女犯跨過小門的門檻,走進了小院子,接著走出院牆,來到石頭鋪砌的大街上。車夫、店夥計、廚娘、工人和官吏紛紛停下來,好奇地看著那個女犯。
女犯覺察到人們的一道道目光全都朝她射來,但她並沒轉過頭,只是不動聲色地瞟著那些看她的人。許多人對她這樣的關注,讓她覺得高興。這帶著春天氣息的空氣,比起監獄裡的來要清新太多了,這自然也讓她十分高興。可是由於她很久沒有在石子路上走路了,而且又穿著那雙笨重的囚犯棉鞋,讓她的腳覺得十分疼痛。於是她看看自己的腳,盡可能走得輕巧一些。
他們經過一家麵粉鋪時,看見門口有幾隻鴿子在來回踱步,大搖大擺的,好像沒人敢欺負牠們一樣。女犯的腳卻差點兒踩到一隻瓦藍色的鴿子,那隻鴿子煽動翅膀呼啦啦地擦著女犯耳邊飛過,給她帶來一陣清涼的風。女犯微微地笑了笑,接著想起了自己眼下的處境,沉重地長嘆了一口氣。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434
預購中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