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噯唷喂呀!陳威宏作品集2011(電子書)
公職考試享唸【環境化學 】
我愛憂美的睡眠(電子書)
別告訴我你懂陸戰(簡體書)
小王子繪本(簡體書)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年報.
開放經濟下的企業創新資源配置(簡體書)
質樸堅毅:張其昀日記(1973)
演奏與詮釋:2010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飛灰固化處理廠勞工戴奧辛暴露評估研究(POD)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滿額折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生態台灣 第86期(台灣生態學會季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80 元
優惠價
79142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編輯室報告】

文│洪憶瑄

工業革命後,人類文明發展開始大規模地影響地球環境生態的可持續性。人類對自然資源無限索求,壓縮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而碳排放帶來的溫室效應,讓地球氣溫明顯上升,更讓許多地方的氣候發生改變,並影響了地球上包含人類的所有生物。
本期封面專題第一篇〈氣候變遷下的陸蟹生態變化〉,是學會理事長劉烘昌老師自1994年投入陸蟹研究以來,累積30年的觀察對比紀錄。文中分別從陸蟹的地理分布與繁殖影響進行說明,並列舉了臺灣與澳洲聖誕島兩地的狀況,可見氣候變遷的影響是全球性的。文中有兩個畫面令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自已,一是因為降雨不足,導致大量繁殖遷徙的紅地蟹困在海岸上乾死,堆積成山的肢體不自然地四散,彷如末日景色;另一是來不及長大的紅地蟹群被其他成蟹大量捕食,一隻幼蟹在進入成蟹口中前,還在揮舞掙扎。原本經過天演而穩定運作的陸蟹生態循環,卻因氣候變遷,在沙灘上變奏成一幕又一幕的死亡場景。
氣候變遷影響了環境生態的運作,當一切發生偏移,就可能影響到其中物種的生存,而人類正是造成偏移的最大主因。趙克堅老師在〈你的淨零,不「適」我的淨零〉一文中,以嚴謹的邏輯思辨提醒我們,為了維持可持續生存環境,人類不該再玩弄數字遊戲來面對碳排放議題,而是回到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活模式。黃淑梅導演在〈七股光電啟示錄〉一文中也提到,七股漁民認為野鳥才是這塊土地原本的主人,他們以候鳥友善的方式養殖,共存共榮,因此漁民們強烈要求光電開發必須有總量上限,兼顧生態永續與工作權,而非盲目地為了人類的需求,無限擴張太陽能板的面積。
沒有人知道氣候變遷的現象是否可逆,但至少每個人都可以從現在開始為維護環境生態盡一份心力,並降低對自然資源的索求。我們需謹記,自然界的每個物種都有它的獨特性,而人類只是自然中千萬物種的一種,無法獨立存在於自然之外。

作者簡介

【各篇作者簡介】

劉烘昌 從小在新竹頭前溪中摸魚捉蝦,培養鍛鍊出自然獵人的身手。國中時立志要成為一個物理學家,高中時因觀看BBC生態影片,重燃對生物學的興趣並進而努力自學。大學時就讀化學系,大一時的一場演講改變了未來規劃,決定改換人生跑道。1990年從「國家地理雜誌」聖誕島紅地蟹介紹認識了「陸蟹」,1994年開始固定在恆春半島進行陸蟹研究。2012年辭教職成為獨立陸蟹研究者,2013年起定期前往聖誕島進行陸蟹生態研究。

梁羽楓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熱愛登山的女子。

陳玉峯 一生匍匐在地,爬梳台灣山林。始終以心跳的堅毅,一筆一畫,
刻劃給母土台灣一封封的情書。生死交融、反芻再三,不再只是生態調查或學術研究,而是直扣三世人靈與土地的相關。靈鷲山及上森生態顧問,台灣自然保育、文化改造的代表性人物。畢業於台灣大學植物系,台灣大學碩士,東海大學理學博士。曾任教台大、逢甲、東海、靜宜、成大等多所大學。著有「台灣植被誌」書系及相關自然、宗教、哲學等著作百餘冊。

董藹光 喜歡陪孩子親近山林的國小老師(1982~2014),目前為國際殼斗學會(IOS)會員(2016~迄今)。

黃淑梅 出生於臺南縣白河鎮,1991 年開始創作紀錄片,長期以影像關注、介入環境生態議題,主要作品有《在中寮相遇》(2006)、《寶島曼波》(2008)、《給親愛的孩(2015)、《家鄉保衛戰》(2016)、《 回 家 》(2020)、《馬頭山之戰》(2021)、《依諾物語》(2023)等。

趙克堅 台灣生態學會特約研究員、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博士生、大學兼任教師。長期關注台灣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議題。

郭彥仁 又名郭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畢業,曾跟隨「黑熊媽媽」黃美秀副教授從事野外臺灣黑熊生態研究,目前從事野生動物研究,著有《走進布農的山》。


田原 烏來大桶山「獵人雜貨店」店長、政治大學原專班碩士

目次

【封面專題 變動中的橫跡】
氣候變遷下的陸蟹生態變化
文│劉烘昌

潮間帶螃蟹生態觀察活動隨筆
文│梁羽楓

【生態教室】
側寫身心靈──靈性與生態的橋樑
文│陳玉峯

櫟林之美──臺灣東南區殼斗科物種簡介(一)
文│董靄光

【環境與生界議題:紀實與反思】
七股光電啟示錄
文│黃淑梅

你的淨零,不「適」我的淨零──淺談減碳政策與自然生態
文│趙克堅 「


【百工百業】
山林裡的生態紀錄者──王文哲導演專訪
文│梁羽楓

【自然小徑:環境教育與生活美學】
與眼鏡王蛇的相遇
文│郭彥仁

烏來大桶山與「獵人雜貨店」的秘密
文│田原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1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