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來雲和月:回顧那段我與王尚義及李敖的歲月
商品資訊
ISBN13:9781665800716
替代書名:Essays of Sanchin Wang
出版社:漢世紀數位文化EHGBooks
作者:王尚勤
出版日:2025/06/01
裝訂/頁數:平裝/92頁
規格:22.86cm*15.24cm*0.5cm (高/寬/厚)
重量:180克
版次:初版
預購中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美國波士頓華文女作家王尚勤最新作品。
王尚勤,河南汜水人,筆名舒琴、心影,臺灣大學農經系畢業,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曾任聯合國翻譯,現旅居美國波士頓。王尚勤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及傳記。散文常刊載於海外中文報刊,主題偏好海外華人風情。此外,身為作家王尚義的妹妹,她對自己早逝的哥哥王尚義及那個存在主義式的年代,也有深刻的紀錄。
王尚勤,河南汜水人,筆名舒琴、心影,臺灣大學農經系畢業,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曾任聯合國翻譯,現旅居美國波士頓。王尚勤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及傳記。散文常刊載於海外中文報刊,主題偏好海外華人風情。此外,身為作家王尚義的妹妹,她對自己早逝的哥哥王尚義及那個存在主義式的年代,也有深刻的紀錄。
作者簡介
王尚勤(Sanchin Wang),河南汜水人,筆名舒琴、心影,臺灣大學農經系畢業,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曾任聯合國翻譯,現旅居美國波士頓。王尚勤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兼及傳記。散文常刊載於海外中文報刊,主題偏好海外華人風情。此外,身為作家王尚義的妹妹,她對自己早逝的哥哥王尚義及那個存在主義式的年代,也有深刻的紀錄。
序
●序言/王尚勤●
從上次出書到今年,整整20年,20年變化很大,我老了,身邊的人走了,最傷心的是二兒子Philip的過世。
41歲那年他在鬧離婚,可能心情不好,晚上開車出事。
我為他驕傲,做為第一代移民的小孩,他能打入好萊塢的大門,成為電影電視的劇作人。
每次看到他的名字在銀幕上出現,就想到他可愛討人喜歡的臉。
20年,我也離婚,認識了英國朋友Bob Edwards,是我最快樂的10年。
我們遊遍了歐洲,在1997年前又到了香港,Bob 如魚得水,高興的不得了。
20年,我也陸陸續續寫了不少文章,尤其是2018年,李敖過去的一年,我寫了一篇,放在這本集子裡,算是我跟他生活了兩年的回憶。
未來還有幾年,沒有人知道,我喜歡美國人常說的一句話:Life is Short,Enjoy when you can.
從上次出書到今年,整整20年,20年變化很大,我老了,身邊的人走了,最傷心的是二兒子Philip的過世。
41歲那年他在鬧離婚,可能心情不好,晚上開車出事。
我為他驕傲,做為第一代移民的小孩,他能打入好萊塢的大門,成為電影電視的劇作人。
每次看到他的名字在銀幕上出現,就想到他可愛討人喜歡的臉。
20年,我也離婚,認識了英國朋友Bob Edwards,是我最快樂的10年。
我們遊遍了歐洲,在1997年前又到了香港,Bob 如魚得水,高興的不得了。
20年,我也陸陸續續寫了不少文章,尤其是2018年,李敖過去的一年,我寫了一篇,放在這本集子裡,算是我跟他生活了兩年的回憶。
未來還有幾年,沒有人知道,我喜歡美國人常說的一句話:Life is Short,Enjoy when you can.
目次
●目錄●
序言
落葉一定要歸根(中國)嗎?
倫敦之霧
我一定會再來……
東方欲曉,風景還是這邊獨好嗎?
澎湖、風沙、童年
不該是我來寫的序文
EMPTY NEST—空巢
知遇龍應台
誰歧視誰
鬱金香開的季節
野百合花
王尚義和他所處的時代
野鴿子的黃昏
李敖死後
跋──四十年來雲和月
序言
落葉一定要歸根(中國)嗎?
倫敦之霧
我一定會再來……
東方欲曉,風景還是這邊獨好嗎?
澎湖、風沙、童年
不該是我來寫的序文
EMPTY NEST—空巢
知遇龍應台
誰歧視誰
鬱金香開的季節
野百合花
王尚義和他所處的時代
野鴿子的黃昏
李敖死後
跋──四十年來雲和月
書摘/試閱
●節錄─東方欲曉,風景還是這邊獨好嗎?●
看了朋友送來的一本書“東方欲曉”,牟永寧寫的。
牟永寧是我學弟,台大化工系畢業,1971年拿了伊州理工學院碩士。
不久就回中國了。
這本書是在他從中國出來後寫的。
書的名字是毛澤東的一首詩,詩是這樣寫的: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這本長達300頁的書,道盡了一個知識分子,從台灣出來的知識分子,對中國盲目的響往與無知,更道盡了50年來兩岸關系的荒謬與錯亂。
不僅是一個台大人的故事,更是一個現代中國人的故事。
一面讀,一面想到景新漢,我唯一知道的回中國定居的。
景新漢,山西人,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文星雜誌編輯。
他和太太傅小燕在1966年從紐約繞道巴黎回中國。
正是文革的高潮。
他也是我知道的,唯一沒再申請出來。仍在山西太原。
牟永寧書裡說:因為是中國人所以要回中國。
甚至說:回去是要嘗一嘗當一個真正中國人的感覺。
他沒說出一個中國人的感覺是什麼?
是他發誓要喝的長江水,還是要跨步走上的長城?
20年後的領悟,真正一個中國人的感覺,會不會還有別的?
像文化差距,像社會結構。
書裡除了敘述他20年來的生活細節外,有二件事最使我感動。
一件是1992年,靠著從台灣移民來美的父親,幫他辦出國手續,父親對他說: 你當年要回去不能全算你錯,現在要出來,不能全算你對。
知子莫如父,但錯與對用什麼來衡量呢?
也許只能用歷史來做見証。
另一件是他送兒子到Cornell大學唸書,綺色佳的校園依舊很美。
綺色佳還是當年他離開美國的最後一站。他是經過加拿大的渥太華回中國的。
這不是美國人常說的 A Full Circle嗎?
綺色佳更是他與老友挑燈夜談,寫下要飲長江水的誓言。
當年勸他三思後行的老友仍然住在那裡。
他去拜訪過老友嗎?談了些什麼?
牟永寧在書裡沒有做交待。也許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也許他是一個工程師,不善於用文字表達自己。
我倒是很有興趣知道,景新漢,一個很會用文字表達的人。
如果有一天他要寫書,會用什麼題目呢?
他還會說:東方欲曉,風景這邊獨好嗎?
看了朋友送來的一本書“東方欲曉”,牟永寧寫的。
牟永寧是我學弟,台大化工系畢業,1971年拿了伊州理工學院碩士。
不久就回中國了。
這本書是在他從中國出來後寫的。
書的名字是毛澤東的一首詩,詩是這樣寫的: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這本長達300頁的書,道盡了一個知識分子,從台灣出來的知識分子,對中國盲目的響往與無知,更道盡了50年來兩岸關系的荒謬與錯亂。
不僅是一個台大人的故事,更是一個現代中國人的故事。
一面讀,一面想到景新漢,我唯一知道的回中國定居的。
景新漢,山西人,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文星雜誌編輯。
他和太太傅小燕在1966年從紐約繞道巴黎回中國。
正是文革的高潮。
他也是我知道的,唯一沒再申請出來。仍在山西太原。
牟永寧書裡說:因為是中國人所以要回中國。
甚至說:回去是要嘗一嘗當一個真正中國人的感覺。
他沒說出一個中國人的感覺是什麼?
是他發誓要喝的長江水,還是要跨步走上的長城?
20年後的領悟,真正一個中國人的感覺,會不會還有別的?
像文化差距,像社會結構。
書裡除了敘述他20年來的生活細節外,有二件事最使我感動。
一件是1992年,靠著從台灣移民來美的父親,幫他辦出國手續,父親對他說: 你當年要回去不能全算你錯,現在要出來,不能全算你對。
知子莫如父,但錯與對用什麼來衡量呢?
也許只能用歷史來做見証。
另一件是他送兒子到Cornell大學唸書,綺色佳的校園依舊很美。
綺色佳還是當年他離開美國的最後一站。他是經過加拿大的渥太華回中國的。
這不是美國人常說的 A Full Circle嗎?
綺色佳更是他與老友挑燈夜談,寫下要飲長江水的誓言。
當年勸他三思後行的老友仍然住在那裡。
他去拜訪過老友嗎?談了些什麼?
牟永寧在書裡沒有做交待。也許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也許他是一個工程師,不善於用文字表達自己。
我倒是很有興趣知道,景新漢,一個很會用文字表達的人。
如果有一天他要寫書,會用什麼題目呢?
他還會說:東方欲曉,風景這邊獨好嗎?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