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三禧思維:亂世解決問題、活得更好的科學思考工具!
【世界哲學史08】現代篇-全球化時代的哲學:現代與後現代的對話
香港故事‧香港百年III:霓虹、屋邨、老街坊,獅子山下的時光旅圖,純樸繁華的鄰里日常
元素週期表終極圖鑑:118個化學元素的知識大百科(附贈精美元素週期表海報)
How Far You Have Come ― Musings on Beauty and Courage
Recognition of Belligerency and the Law of Armed Conflict

TOP
5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79折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科學小種籽第二輯科學篇套書(共三冊)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180 元
優惠價
79932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4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第一套新形態科學閱讀橋梁書★
有聲科學故事 X 知識繪本 X知識橋梁書 X 百科圖鑑
六大科學主題,23篇故事與98個謎題,開啟「科學的大門」

★專業配音故事音檔,親子共讀與獨立聆聽更easy★
3歲開始聽→8歲融會貫通,從認識自然到專題探究

★特別收錄:給家長的共讀建議——開啟科學的思考對話★
劉淑雯 (南加州師範學院教授、臺北市立大學退休教授、輔導群委員和輔導團指導教授) 、黃明宏(前臺北市國小主任、科學研習月刊專欄作者) 專文導讀

便便是如何產生的?
照鏡子為什麼會左右相反?
感冒的時候為什麼會發燒?
地球為什麼有白天和夜晚?
人類和機器人的區別是什麼?

兒童--尤其是幼兒和低年級的學童對身邊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每個孩子都是「小小科學家」。本套書是為3-8歲孩子量身打造的知識繪本橋樑書,23篇故事涵蓋植物、動物、人體、生活、地球到宇宙六大主題,再透過插圖解說和小百科資訊,鼓勵孩子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奇妙現象,探究背後的原理,進入科學世界。

豐富有趣的學習素材,培養多元讀寫素養
每篇故事搭配注音和QRcode音檔,並設計動動腦猜謎題、小知識、圖鑑資訊等不同的內容形式,提供孩子【聽】故事音檔˙【讀】繪本故事˙查【百科圖鑑】˙玩【益智猜謎】的四合一閱讀。

循序漸進,學習更輕鬆有趣
從聆聽開始進步到自主閱讀,3歲開始聽科學故事,4歲親子共讀知識繪本,5歲學會查圖鑑,6歲玩謎題,7歲獨立閱讀知識橋梁書,8歲愛上科學探究

最歡樂的親子共讀
翻開書頁,不只是閱讀,更是一場趣味冒險!親子邊讀邊找書中隱藏的圖案,挑戰98個關於科學現象的謎題,增加親近科學主題的樂趣。

本套包含三冊:【科學小種籽】科學篇①呼叫血液戰隊》、《【科學小種籽】科學篇②汪達與我的時空旅行》、《【科學小種籽】科學篇③太空奧林匹克運動會》。這套書陪伴孩子一路成長,在圖文閱讀中積累科學知識,在探索的黃金期培養觀察力、建立科學語彙與更豐富的閱讀能力。

【各冊內容】
《【科學小種籽】科學篇①呼叫血液戰隊》
——你觀察過天上出現各種形狀的雲嗎?
——你知道魚睡覺的時候,眼睛是睜開的?
——為什麼地球在轉動,我們卻沒有感覺呢?

《【科學小種籽】科學篇②汪達與我的時空旅行》
——生病時,身體裡有哪些小幫手對抗病菌?
——照鏡子的時候,為什麼看到的東西會左右相反?
——為什麼人類可以用兩隻腳走路?

《【科學小種籽】科學篇③太空奧林匹克運動會》
——你知道便便是如何產生的嗎?
——你覺得人類和機器人有什麼不一樣呢?
——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去拜訪月球?

【各界推薦】
松松X拉亞(「就決定是你了!松松」主持人)、許伯琴(小妹媽媽,「我們家的睡前故事」主持人)、黃暐恬(恬兒)(職能治療師)、劉雨柔(林森國小閱讀探究教師)、鄭祺民(親子教育講師)、盧俊良(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阿魯米玩科學」粉專版主) 齊聲推薦

【本書特色】
1.國內第一套幼小銜接自然科學領域最佳讀物
2.專家精心策劃給3~8歲孩子的全方位知識學習
3.一本包含多種學習素材,結合優秀插畫、故事創作,繽紛圖像內容有趣
4.循序漸進的知識學習鷹架,奠定多元閱讀素養力

作者簡介

監修
田中千尋(Tanaka Chihiro)
生於東京都。東京學藝大學初等教育師資養成課程畢業。擔任茶水女子大學附屬國小理科部主任、御茶水女子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ISE)研究員、日本女子大學講師,身兼大學客座教授、博物館協力委員、研討會講師等職務。修訂多本書籍《自然與科學的大發現!366(培育聰明的孩子)》(主婦之友社)等。

故事
山本省三(Yamamoto Syouzou)
生於神奈川縣。橫濱國立大學畢業。從事繪本、童話、黏貼書、紙話劇的編撰,廣泛活躍於各領域。著有《動物不可思議大發現》系列全五集(公文出版),榮獲第34屆日本兒童文藝家協會特別獎,《挖吧!再挖深一點吧!》(公文出版)也獲得第1屆日本兒童的書研究會作品獎。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兒童文藝家協會理事長。

前言 所有生物都是地球上的夥伴
家父喜歡攝影,為我留下了上千張童年時期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我三歲左右時拍的照片。我站在藍色的花叢前,手上不知拿著什麼東西塞進嘴巴裡,臉上露出了好像很苦的表情。我問父親當時的情形,他只是若無其事的說「那是你把瓢蟲放進嘴裡的瞬間」。
聽說三歲的小千尋對紅色的蟲子很感興趣,捧在手上玩了一會兒之後,竟然往嘴巴送。
今年的秋天季末發生了一件事。我帶著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到大學校園裡,進行自然觀察。在準備返回國小之前,點名時發現少了一名女學生。即使老師大聲呼喊「注意!大家集合了!」也沒回應,我便請助教帶同班同學幫忙分頭找人。於是,葛藤的草叢裡,冒出了衣服沾滿枯葉、變得像隻蓑蛾的女孩。我一看,她手上的塑膠袋裝滿了五顏六色的王瓜,說著「這個送老師,應該夠分給班上每個同學……」。她一定是被色彩繽紛的王瓜所吸引,想跟所有朋友分享吧。那時,我強烈感受到女孩對「大自然」與「人」的體貼心意。
我們所居住的太陽系,當中的第三行星—地球也稱為「奇蹟之星」。地球的直徑、岩石的構造、水和大氣的組成、地軸的傾斜、到太陽的距離、月亮引起的潮汐等,皆以絕妙的平衡,奇蹟似地造就了地球上的環境與生物的多樣性。只要其中一項數值有些微的差異,就沒有今日的地球。不是完全沒生物,就是只演化到微生物的階段吧?所有的動物、植物、蕈類、黏菌、微生物,當然還有人類,全是一起居住在這顆「奇蹟之星」的「地球夥伴」。
若拿起本書閱讀的孩子能產生「原來身邊有這麼有趣的生物,我想去找找看!」、「地球上有這麼多未知的生物,好想有一天親眼看到!」這樣的想法,將令我感到欣喜萬分。

2023年8月 於文京區小石川自宅
田中千尋

目次

第1冊 呼叫血液戰隊
前言
中文版推薦序
本書特色

1. [植物]原野上的玩具店
用花花草草來玩耍吧!
2. [地球]地球另一端的朋友
地球為什麼有白天和夜晚?
3. [生活]師父,請傳授我忍術吧!
水為什麼加熱會消失?
4. [地球]第一次的飛行
雲的結構是什麼?
各種的雲圖鑑
5. [動物]愛賴床的金魚
魚如何在水中呼吸?
6. [人體]呼叫血液戰隊!
血液的組成成分是什麼?
7. [地球]山兵衛,醒來吧!
火山怎麼樣爆發?
岩漿形成的岩石圖鑑

尋找圖形!的答案

第2冊 汪達與我的時空旅行
前言
中文版推薦序
本書特色

8. [人體]發燒妖怪
為什麼感冒時會發燒?
9. [地球]影子好朋友
影子的長度和方向為什麼會改變?
10. [人體]味道嚐起來如何?
為什麼我們能吃出各種味道?
11. [地球]奶奶的禮物
先來認識白堊紀的兩大恐龍
恐龍族群的圖鑑
12. [人體]奇怪的甜點店
不好好刷牙就會蛀牙?
13. [生活]兩個弟弟
照鏡子為什麼會左右相反?
14. [動物]章魚和烏賊的魔術秀
烏賊和章魚為什麼要吐墨汁?
軟體動物圖鑑
15. [地球]呱助的奇妙之旅
河水為什麼能川流不息?
尋找圖形!的答案
16. [人體]汪達與我的時空旅行
人類為什麼能用兩隻腳走路?

尋找圖形!的答案

第3冊 太空奧林匹克運動會
前言
中文版推薦序
本書特色

17. [生活]神奇的蹺蹺板
蹺蹺板能平衡人類和恐龍嗎?
18. [動物]變身成壁虎!
什麼物品是參考壁虎的腳做成的?
19. [植物]風精靈與種子
植物如何生長?
會旅行的種子圖鑑
20. [地球]高鐵的月球之旅
月球距離地球有多遠?
21. [動物]機器魚
人類和機器人有什麼不一樣?
22. [人體]便便三兄弟
便便是如何產生的?
23. [宇宙]太空奧林匹克運動會
銀河究竟是什麼?
太陽系的行星圖鑑

尋找圖形!的答案

書摘/試閱

中文版推薦序
讓科學素養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文/劉淑雯 (南加州師範學院教授、臺北市立大學退休教授、輔導群委員和輔導團指導教授) 、黃明宏(前臺北市國小主任、科學研習月刊專欄作者)

融合精緻插圖和動人情節的故事繪本,是最能吸引兒童和大小讀者們注意及喜愛的閱讀材料。這些受歡迎的繪本,依據文本內容可分為「虛構」與「非虛構」二大類,而後者多具科學性與實證性,又可稱為之「知識型」文本。鼓勵孩子們閱讀這類「知識型」圖書,讀者既能在文本中獲得知識,並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成就與樂趣,甚至激發對文本內容探索的動機,促進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參與提問、學習、探究。
這些受歡迎的「非虛構」繪本具有以下類型、特色和功能:

1、故事型繪本:以解決困境、問題或衝突為主,兼具趣味性的閱讀目的,輔以師長的指導來講解科學概念。
2、非敘述型繪本:文本結構重視科學事實與資訊,以學習科學概念和熟悉專業詞彙,此類型包含各類圖鑑和百科圖書。
3、敘述型繪本:以真實資訊為主題,並結合敘事性的故事情節,能培養學生對科學主題的理解和平衡不同的閱讀目的。
4、複合型繪本:將故事與科學事實融為一體,有助於讀者同時掌握文本中的敘事內容與科學要素。

《科學小種籽》展現非虛構、知識型文本的特色,將科學主題或有趣的話題,以趣味的故事線敘述著知識性內容,單元之中編輯高度相關的圖鑑和易讀的解說文字,即是一冊優質的「複合式」科學繪本。
在兒童心智成長歷程中,科學閱讀扮演著促進學習動機和認知發展的重要角色。參照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言之,科學圖書與互動式讀物能刺激感官發展,幫助感覺動作期(0-2歲)的孩子建立物體恆存的基本概念;前運思期(2-7歲)的孩子以符號性思維為主,科學故事和圖畫書可啟發好奇心,激發對自然現象的初步認知;而具體運思期(7-11歲)兒童的邏輯能力逐漸發展,透過實例與實驗的科學閱讀,能引導理解和保留科學的概念、因果關係,並發展和奠基假設、推理的能力,有助於形式運思期(11歲以上)青少年階段,能進行深化抽象思考,激發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分析。
筆者曾深入研究日本一家歷史悠久出版社,在其已發行50餘年、超過600冊的月刊中,科學主題的創作佔比持續增長,並以大自然中最貼近孩童和人們生活的「動物」、「植物」等內容為大宗。【科學小種籽】原為日本朝日新聞出版的系列叢書,包括「生物篇」與「科學篇」兩本,對應了不同年齡認知發展與各年齡層閱讀需求,可見其內容價值。精選的單元和主題,兼具故事性與科學實證,優質的圖文編繪並經專家審核,適合3-6歲幼兒與生活情境連結、7-8歲孩子提升科學閱讀的興趣與啟蒙,9歲以上的小學中年級兒童,搭配學校裡自然與生活、STEM相關領域課程,則順暢地加深、加廣的學習與探究。
在世界各國積極推動2030地球永續發展目標的共同願景下,《科學小種籽》中的主題亦可連結SDGs議題,發揮知識型文本與教育的功能。「生物篇」中以多種動物、植物為主角,舖陳故事,介紹其生命特徵、生態與環境等內容,並在單元標題上直接以文字和圖示註記著「陸地、水岸、海洋、空中……」,讀者可直接關注與認知全球生態,以及生物多樣性等議題。
《科學小種籽》有易讀易懂的故事,搭配圖鑑式的圖文説明,讓讀者容易理解單元中相關的科學概念;而頁面巧妙編排與主題相關的提問或科學謎題,則引發大小讀者更多的驚奇與疑問,萌發解謎的挑戰與發現的趣味性。「可讀繪本、可聽故事、可查圖鑑、可玩猜謎」的編輯特色,讓這套書不只適合兒童閱讀,亦推薦作為親子共讀的材料,以及跨域學習的輔助教材,提供不同年齡層孩子或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兒童對科學探究的動機,促進語文與科學閱讀技能、理解科學知識與實踐環境永續等多面向的學習和發展。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932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