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系列書提出了人身體不適的各種原因,並且給出了改善身體的“飲食法”。在中醫中,為了讓身體和心靈健康地活動,必要的要素是“氣、血、水” 3個。在《心靈篇》中主要介紹了補充“血”的方法,作者認為,隨著手機和互聯網的便利,導致人的運動量減少,飲食的變化也在增加,近十年來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大氣污染加劇,新病毒出現,異常氣象的頻率也增加了。雖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但作為人所具備的身體結構自古以來幾乎沒有變化,如果隨心所欲地生活,就會給身體帶來負荷,頻繁地感到身體不適。為了防止這樣的身體倦怠,為了健康地生活,我們可以調整“飲食、睡眠、運動”的習慣。只是,“運動”和“睡眠”改變可能很難。突然開始“運動”難度很高吧。關於“睡眠”,也許能意識到要確保睡眠時間,但是自己控制睡眠質量是很難的。那麼,從“飲食”來改善身體機能是最簡單的方法。這本書以中醫的思考方式(自然對人的影響)、營養學、腸道科學為基礎,按月份整理了每月需要注意的氣候變化,根據環境變化飲食如何做出調整。最終讓身體免於生病和疲勞。
作者簡介
大久保愛,藥劑師、國際中醫、國際中醫美容、中醫顧問。
愛香製藥株式會社代表董事、漢方製藥製藥株式會社開發負責人、腸道菌群檢查協會理事、東信醫療株式會社顧問。出生於日本秋田縣。昭和大學生藥學部植物化學研究所畢業。他從小在秋田的大自然中長大,一邊采摘藥草和野生植物,一邊對中藥和食物產生了興趣。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藥膳、東方美容,成為第一個獲得國際中醫美容資格的日本人。在管理過中藥房、配藥房、美容院後,作為醫藥美容專家,從事產品開發、寫作、包括中藥、藥膳咨詢等。目前擔任日本“中草藥研究所”負責人,並在諸多日本雜志、媒體開設中醫專欄。
名人/編輯推薦
春夏秋冬,四季養生。根據氣候變化,為每月份、每周做出了不同的養生規劃。輕鬆查找對應月份的養生重點。
中醫和漢方醫學結合,不僅對熱愛養生的中老年群體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針對當下壓力很大的年輕人,解決心理壓力。
書摘/試閱
心理疲勞的三個原因
為什麼我們的心理會產生各種問題呢?
有時心情煩躁,頭腦空白,無法思考;有時無緣無故感到焦慮;有時沒有幹勁兒,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有時不想與人相處……
請不要武斷地將原因歸結於“我就是這種性格”。
也許你的心理疲勞是以下三個原因引起的:
1.缺乏幫助心理保持健康的營養物質。
2.身體裡無用的物質無法排泄,引發擾亂心神的“心理炎症”。
3.受所處自然環境的強烈影響。
心理營養不良和產生“心理炎症”時是怎樣的狀態
當你看到原因 1時,也許會想:心理也會營養不良嗎?
是的!
心理健康是多種激素共同作用、互相制衡的結果。心理健康必需的激素無法在不干預的前提下自發、大量產生。如果沒有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就無法穩定地分泌激素。當人體缺乏激素、身體和大腦的平衡被打破時,心理狀態會直接受到影響。這時,人會心情煩悶,做什麼都感覺不到快樂,出現抑鬱傾向、提不起幹勁兒等情況並不稀奇。即便是平時陽光開朗的人,一旦缺乏心理健康必需的激素,也會感受到壓力,產生消極情緒。
但是,僅僅攝入大量有利於心理健康的營養物質還不夠。腸胃能夠吸收營養物質,促進內分泌細胞分泌激素。因此,為了幫助身體吸收有利於心理健康的營養物質,保持腸胃的良好狀態也非常重要。
此外,正如原因 2所述,如果體內堆積的過量無用物質無法排泄,就會引起擾亂心神的“心理炎症”。
你聽說過導致腸道不適的有害菌及腸漏綜合征嗎?
如果人體攝入過多本不應攝入的物質,腸胃負擔就會加重,未消化的食物、細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就會被身體吸收,從而引發“心理炎症”。這種腸道內部環境明顯紊亂的狀態會引起身 體不適,擾亂心神。
腸道功能失調時,對有利於心理健康的營養物質的吸收率也會下降,從而出現情緒不穩、異常亢奮、發呆等症狀。
中醫與營養學都認為腸胃影響心理在此簡單地談談中醫吧。
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學,與對出現疾病或不良症狀的部位進行治療的西醫理念不同,中醫更強調整體,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以通過改善飲食、體質和生活習慣來養生,通過針灸刺激穴位進行治療,或者基於中醫理論的指導開具處方來治療疾病。
中醫與西醫並沒有好壞之分。本書以西醫的營養學與中醫 “整體”理念下的飲食養生為參考,向大家介紹讓身體保持良好狀態的方法。
中醫認為,造成心理不適的原因大致分為兩類:
1.體內缺乏必要的“血”。
2.體內堆積了多餘的痰濕或濕熱。
我們可以把這裡所說的“血”理解為保持情緒穩定的物質。
從這個角度看,中醫所說的“血”與前文提到的維持心緒平和的營養物質如出一轍。
痰濕指體內堆積的無用物質,它正是造成身體疲勞的“罪魁禍首”。若不能及時清除,這些無用物質會引起身體發熱,造成“心理炎症”,使人情緒亢奮,進一步發展為濕熱。
亞洲人腸胃功能較弱
中醫認為,腸胃功能會影響人的體質。可以說,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情況,很大程度上受腸胃功能的影響。
實際上,亞洲人自古以來腸胃功能就較弱。大名鼎鼎的幽門螺桿菌就是導致腸胃不適的原因之一。幽門螺桿菌會中和胃酸, 以創造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胃酸過少會導致腸道環境惡化。如果本該被分解的蛋白質無法分解,或者本該被排出去的細菌和病毒進入小腸並繁殖,導致腸道內氣體積聚,就會影響人體吸收營養。而且,亞洲的幽門螺桿菌與歐洲的幽門螺桿菌種類不同,亞洲的幽門螺桿菌引起胃潰瘍、萎縮性胃炎等疾病的風險更高。
腸胃功能弱的另一個原因是亞洲特有的潮濕氣候。亞洲地區受來自太平洋的氣流影響,氣候比較潮濕。中醫認為,濕氣重時腸胃功能較弱。所以,自古以來,亞洲人就認為調理腸胃是調理體質最重要的環節。
由此可見,我們要攝入充足的營養物質,幫助身體分泌保持心理健康的激素;調理腸胃,幫助身體順暢吸收營養;不攝入誘發“心理炎症”、引起腸道環境惡化的食物。如果身體已經出現炎症,還需要攝入能抑制炎症的營養物質。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