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湖
毛詩正義(全四冊)
世界最神奇的24堂課(電子書)
自□:一個漫畫家的抑鬱手記
橫行太保典藏版01

TOP
4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舞姬.湖
滿額折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舞姬.湖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10 元
優惠價
79560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個逐漸崩壞的典型日本式家庭, 一個身處甘美幻境的妄念之人, 以現實主義與意識流的驚豔筆法, 描摹精神激變的戰後時代, 浸沒在亂舞與無力中的人間諸相。

《舞姬》
放棄舞台夢想的芭蕾舞演員波子,全心投入對女兒品子芭蕾事業的支持中。面對懦弱失職的丈夫、情感淡薄的兒子,波子轉而向舊日的情人尋求安慰。藝術、情感與家庭的裂口無聲蔓延,當波子終於決定直面自己的內心時,這個並非由愛情而是由厭惡結合起來的家庭,迎來了悲劇的最高潮。
《湖》
憧憬若任其流淌,便會演化為冒瀆,最終變成惡。自我厭棄的銀平對美的追求幾近偏執,擦身而過的美麗女子一去不復返,這令他感到惋惜,於是踏上了尾隨年輕女子的危險道路。母親故鄉的湖不斷閃現在他的幻視之中,宿命與因緣的線,也早已暗埋於他與被尾隨的女人們之間。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
著名小說家,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作家。生於大阪,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與橫光利一等共同創刊了《文藝時代》,是日本「新感覺派」的代表作家。一九六八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評價道:「川端先生明顯地受到歐洲近代現實主義的影響,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確地顯示出這種傾向:他忠實地立足於日本的古典文學,維護並繼承了純粹的日本傳統的文學模式。在川端先生的敘事技巧裏,可以發現一種具有纖細韻味的詩意。」一九七二年,川端康成自殺身亡。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有《伊豆舞娘》《雪國》《千羽鶴》《古都》《湖》《美麗與哀愁》等。

竺祖慈
祖籍寧波,一九四九年生於上海。資深日本文學編輯、譯者。曾任譯林出版社編審、副社長兼《譯林》雜誌主編,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日本文學研究分會副會長。2022年以《小說周邊》(藤澤周平著)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發表譯作二百餘萬字。

葉宗敏
一九五五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外文系日文專業,曾任譯林出版社、江蘇少兒出版社編審。現任江蘇省翻譯協會理事、南京市翻譯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和歌俳句研究會副秘書長、中日比較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漢俳協會理事等。主要論文、漢俳創作及翻譯作品有《俳句漢譯管見》《我想為您拭去眼角的珠滴—松尾芭蕉、與謝蕪村、小林一茶、正岡子規俳句集》《雪國》《美麗與哀愁》等共計一百餘萬字。

名人/編輯推薦

許多湖泊,是很久以前火山口噴發後積水形成的。火有休止的時候,而水沒有。——川端康成

目次

譯序 i
舞姬 1
皇宮的護城河3
母親的女兒與父親的兒子24
半夢半醒55
冬之湖87
愛的力量111
隔山之處144
佛界與魔界175
往事深沉202
關於《舞姬》的解說 三島由紀夫225
湖 231

書摘/試閱

譯 序
這套「新譯川端康成作品」收有《伊豆舞娘》《雪國》《千羽鶴》《舞姬》《古都》《睡美人》《湖》《美麗與哀愁》等八部小說,以中、長篇為主,也包括《伊豆舞娘》這樣的短篇。
川端康成研究界普遍認為川端的小說創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個階段包括整個戰爭時期,第三個階段為戰後時期。這套系列應涵蓋這三個階段的作品,這是我們選譯的一個重要考量,因而有了第一時期的《伊豆舞娘》,第二時期的《雪國》和第三時期的《千羽鶴》《舞姬》《古都》《睡美人》《湖》《美麗與哀愁》。
《伊豆舞娘》是被公認的川端成名作,儘管是不是他的處女作有過一些不同說法,因為在《伊豆舞娘》首次發表(一九二六年)以前,川端就發表了《招魂祭一景》(一九二一年)和《十六歲的日記》(一九二五年)等作品,川端本人關於自己處女作的問題有過這樣的說法:「按發表順序,處女作也許是《招魂祭一景》,它是我在上大學翌年春天發表在《新思潮》同人雜誌第2號上。」「《伊豆舞娘》這篇作品在發表之前幾年就寫好了,大概是在唸大學預科還是剛入大學那年寫好的吧⋯⋯當時並未打算發表,後來只是把關於巡演藝人的部分重寫了,所以說《伊豆舞娘》也可算是我的處女作吧。」譯者認為,僅以小說元素的完整性來說,那兩部作品都無法跟《伊豆舞娘》相比,更遑論其他文學要素的比較了,因此《伊豆舞娘》問世不久,就被文部省選入中學教科書,並被日本文學界公認為川端文學的里程碑式作品。這部短篇小說至今已被六次搬上銀幕,六次被改編成電視劇,田中絹代、美空雲雀、吉永小百合、山口百惠等著名女星先後出演作品中阿薰一角。伊豆半島也因這部短篇小說而成為旅遊勝地,並建有各種與這篇小說有關的塑像和紀念碑。川端康成一九六八年以《雪國》《古都》《千羽鶴》三部作品獲諾貝爾文學獎,但評委會主席奧斯特林在授獎辭中首先提到的卻是《伊豆舞娘》:「川端初次發表了一舉成名、謳歌青春的短篇小說《伊豆舞娘》⋯⋯這個主題猶如一首悲涼的民謠,反覆吟詠,在川端先生後來的作品中也一再改頭換面地出現。這些作品揭示了作家本人的價值,川端先生因而逐漸超越日本的國境而在遙遠的海外博得名望。」近年,這篇小說還被收進了中國中學語文教科書,僅此也足以佐證奧斯特林的評價,所以撇開算不算「處女作」的爭議不論,《伊豆舞娘》作為川端先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應是當之無愧的,這是我們選譯此作的主要理由。
川端小說創作的第二時期正處戰時,有影響的作品不算多,《雪國》就尤顯突出。這部作品從一九三四年底動筆創作到一九三七年五月止,以相對獨立的短篇形式斷斷續續地在多家雜誌上發表,並於一九三七年六月由創元社彙集出版單行本,第一次冠以《雪國》的書名,川端卻覺得故事開頭與結尾呼應不好,又多次到故事的背景地越後湯澤取材,並閱讀了《北越雪譜》之類有關北國雪鄉的書籍,獲得了更多素材,相隔三年半後又續寫兩章,分別於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一年在不同的雜誌上發表,戰後又將這兩章做了重大修改後在雜誌上發表,並於一九四八年由創元社另出了《雪國》定稿本,也就是說這部八萬多字的作品的最後完成足足花了十四年的工夫,無論在川端本人的創作史還是在日本文學的創作史上,這都屬空前之例。如果說《伊豆舞娘》是川端先生的成名作,為其在日本文壇的地位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雪國》就達到了他自己的藝術高峰,令他日後蜚聲世界。《雪國》是外文版本最多的一部川端作品,乃至有人認為《雪國》「明確地體現了日本美的傳統,其代表日本文學走向世界是最合適的」,「川端是《雪國》的作家,為了《雪國》,川端可以失去其他作品」。《雪國》也多次被搬上銀幕,著名女星岸惠子和岩下志麻先後出演過駒子一角,著名男星高橋一生則出演過島村。綜上所述,《雪國》無疑是這套作品系列中不可或缺的重頭戲。
作為川端小說創作的最後階段,戰後時期是其佳作迭出的創作高峰,對這個時期作品的遴選則成為一個既易又難的課題。《千羽鶴》和《古都》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在這套系列中自然不可闕如。這兩部作品提供給讀者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和印象,《古都》中無論是千重子和苗子之間的姐妹親情還是秀男與兩姐妹之間的愛情以及千重子與真一、龍助之間的關係都是純潔無垢的,全書的格調也清新美好,令人感受到一種對新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而《千羽鶴》則呈現一種頹唐的基本格調,菊治與太田母女之間的畸戀充滿了不倫的氣息,乃至他與書中唯一潔淨無瑕的人物雪子之間的婚姻生活也擺脫不了這種陰影的影響。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把這兩部基調迥異的作品一同作為獲獎作品,應該是由於它們都充分地體現了「作者的卓越才能⋯⋯纖細而敏銳的觀察力和編織故事的巧妙而神奇的能力」(奧斯特林主席授獎辭)。
《舞姬》是川端在戰後發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民主思想和反戰思想表現得比較充分的代表作,書中夫妻子女之間在婚姻、愛情與生活問題方面的抵牾和衝突,表現了戰後追求民主自由、個性解放的日本女性對人生道路的積極探索,並借助書中人物高男的嘴指出個人和家庭悲劇都是「時代的不安造成的」,從而暗示故事中的悲劇其實就是封建主義與民主主義之間的衝突造成戰後日本社會面臨分裂這一現狀的縮影。書中還通過戰後日本社會種種貧困、凋敝等淒涼景象的白描圖像加深了作品的反戰色彩。從這個意義來說,《舞姬》在川端的戰後作品中應該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男女情愛是川端小說重要題材,如果說他早期作品主要寫的是少年純潔的愛情萌動,晚期作品中則除了《古都》和《舞姬》之外,中長篇小說大多基調頹唐,儘管藝術上爐火純青,但所寫多為悖倫乃至變態的性愛,雖然筆調曲致,多以心理描寫為主而罕涉性行為細節,但情緒大多頹廢而虛無,《千羽鶴》自不待說,本套系列所選《睡美人》《湖》《美麗與哀愁》也是此類作品的代表,誠如著名日本文學研究家葉渭渠先生在《冷豔文士川端康成傳》中所言:「所以他的這幾部小說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描寫傳統道德、觀念、理性乃至於生命自然的規律對於情慾的壓抑⋯⋯以發現人的天性、人的本能的東西,所以作家寫異常情慾,『縱使放蕩,心靈也不應是齷齪的』(井原西鶴語)。他在為精神戀愛說教時,也還是把筆墨灌注在人的性心理活動上,寫性生理要求是很注意把握分寸的。」川端晚期作品中屬於此類的還有《山音》和《一隻手臂》,前者與《千羽鶴》相似,後者與《睡美人》相似,且中譯本相對較多,而《湖》和《美麗與哀愁》則各有獨特之處,且中譯本較少,於是我們收進這套系列,希望與《千羽鶴》和《睡美人》一起,讓讀者對川端晚期作品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
川端先生的短篇小說《伊豆の踊り子》,除二十世紀大陸改革開放後最早出現的侍桁先生譯本譯作《伊豆的歌女》,其他譯本多譯為《伊豆舞女》。日本權威辭書《廣辭苑》對「踊り子」一詞的主要釋義是「跳舞的少女」或「以跳舞為職業的少女或舞者」,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日漢大辭典》的釋義是「跳舞的少女」或「舞女、舞蹈演員;以西方舞蹈為職業的女子」。從這篇小說的內容來看,顯然「跳舞的少女」這條釋義與作品人物的身份和形象最為貼切,但語感較贅,似不大適用於題目及對應的正文部分,而《現代漢語詞典》對「舞女」一詞的釋義—「以伴人跳舞為職業的女子,一般受舞場雇用」—與此篇人物的形象、身份都有明顯的錯位。此次譯者考慮再三,決定將題目譯作《伊豆舞娘》,希望能與書中阿薰的形象更貼切一些。
面對之前已有的眾多川端作品譯本,我們此次重譯所持態度一是謙謹認真,二是努力提供一些新的東西。除了上述在選目方面的種種考量之外,在譯文方面一是在語言風格方面努力貼近川端原作的平實、凝練和內斂;二是充分利用「後發優勢」,努力糾正前譯因種種條件限制而存在的問題甚至謬誤,例如《古都》中關於祇園祭等京都民俗活動方面的種種細節,若非身歷其境,僅憑辭典之類的工具書是很難準確迻譯的,一些流行較廣的譯本在這方面就存在一些明顯「想當然」的誤譯,我們在翻譯時充分利用當今互聯網帶來的資訊便利,查閱了大量日本方面的文字乃至視頻和圖片資料,弄清每個辭書中查不到的詞彙、場景的準確涵義,庶幾避免前譯之誤。《古都》《千羽鶴》中有大量關於日本特色文化、器物、物產、食物的描寫,我們儘量在正文中保留其原來的漢字名稱,再以腳註的形式解釋其具體內容,若日文原本是以假名形式表示,我們則在正文中譯以相應的中文名稱,再儘量在腳註中寫出其日文假名名稱,這兩種方式都便於讀者今後在日本旅行見到這些事物的日文名稱時,不管它們是以漢字或假名形式出現,都能直接想到它們的具體內容。我們的《古都》譯本中共有腳註一百三十餘條,庶幾不負作品中大量京都風物描寫所涵川端先生的一番苦心。

竺祖慈 葉宗敏 於二○二三年七月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5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