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史導論(簡體書)
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2015版)(簡體書)
慢行致勝:12個創造穩定成功的秘訣
漢麻種植與初加工技術(簡體書)
瑜伽經白話講解.獨存篇(瑜伽大師斯瓦米韋達梵文原音逐字誦讀線上聽)
兔俠01:強盜與兔子
2024年理想樹高考必刷題‧專題突破:英語2(完形填空)(簡體書)
最新憲法概要
歐盟全球戰略與對外關係-國際關係研究叢書
東方文學譯介與研究史(簡體書)

TOP
4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總論 / 博物館學

447筆,1/23頁
溯水之源:臺南水道的人、物與歷史
79折
作者:林佳慧; 吳芮甄; 張知淇; 陳致豪; 陳恒安; 楊宏裕; 楚然-著; 鄭培哲-繪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2025/02/27 裝訂:平裝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為臺南市立博物館轄下博物館之一。以字面來看,容易誤以為位於叢山峻嶺,但其實他在離市區不到一小時車程的淺山地區,那是臺南市轄下的行政區「山上區」。有趣的是,「山上」的舊名是「山仔頂」,雖取山頂之意,實則為曾文溪畔的河階上起伏不平的丘陵。此地自古以來便有曾文溪主、支流環繞。如此,水與陸地、陸地與人的足跡,以及隨著現代化發展而來的水道,在時間之河裡持續交流和相互影響,留下了獨特的人物故事與歷史記憶。本書走訪眾多水道中唯一國定古蹟——臺南水道,探索其地理空間,回溯其興建的歷史源流,並以圍繞水道而生的「人、物與空間記憶」為出發點;從在水道中的水道人、居住在水道附近的居民,到穿梭在其中的人與物件,具體了解水道與人互動而成的生活文化;最後展望水道花園博物館從「淨水場」搖身一變後,作為環境教育的推動要角,以及未來期待持續發掘並成為文化路徑、滋養新的水文化以及與國際交流的願景。本書特色★內有水道博物館主建築以及特色植物精彩插畫!★3位水道職人現身說法,帶領讀者一同揭開水道工作的神秘面紗。★獨家收錄——4條行家指引之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植物秘境。
庫存:3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9 300
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細品一生必看的21件文明珍寶,在一個博物館思考整個世界
滿額折
作者:程珺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2024/12/18 裝訂:平裝
【得獎紀錄】★2022年第82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讀物入選-知識性讀物-編著類★★2023年度第45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書單-人文社科類★大英博物館尋寶記讀懂偉大博物館的背後傳奇▌用21件珍寶,濃縮800萬件藏品精華 ▌出國參觀最快速的入門鍵,不再錯過必看珍寶3大主題,從大英博物館思考全世界7件作品看懂鎮館之寶˙9件作品見證文明奇蹟˙5件作品看見文化融合是掠奪?是守護?是反省?認識15位文物傳承者,帶你揭開文物神祕面紗還原歷史真相,他們就是頂級館藏傳奇的一部分嚴選21件珍品,講透人類文明的價值所在更說透畫裡畫外的動人故事一個藝術浸泡過的理科大腦,最能幫你有效率地讀懂世界頂級博物館▌學習這一課,從此不再盲目打卡,走馬看花,腦袋空空 ▌▌懂世界:˙為什麼大英博物館最多人參觀的地方,永遠在羅塞塔石碑?法老過世2000年後,兩個男人去征討他的國家,研究他們的文字,這相隔2000年的交流,如何寫下文明的里程碑?˙馬雅文明和復活島,曾經輝煌卻又消失,傳奇文明如何覆滅?世外桃源的真正下場是什麼?文物如何洩露玄機?˙如何從古埃及壁畫,理解埃及人的理想生活?埃及法老的雕像,為什麼都那麼像?˙一件美索不達米亞至寶,說出人類最早的城市是如何運轉的?而一件史前人類的雕刻,讓我們看見一萬多年前的人類,與我們無所差別的精神世界?˙兩河流域的一塊泥板,如何震驚世人?諾亞方舟的故事只存在於《聖經》裡嗎?˙世界最早的亞述帝國,人口占了世界1/3,為何國王愛獵獅?而一個戰車模型,竟能看懂統治者是如何管理國家?▌講傳奇:˙破解古埃及文的商博良,有多天才,破譯既表音又表意的古埃及文字?他為了文物,42歲英年早逝,巴黎協和廣場的方尖碑原來是為了紀念他?˙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英法爭搶入手,卻難以搬回。靠著義大利考古學家設計的液壓裝置才撬動,動用百位工人好不容易才運抵倫敦?˙十四層樓的摩索拉斯陵墓,名列世界古代七大奇蹟,當代建築爭相仿效,是如何消失的?˙英國大衛爵士如何眼光獨具,收藏了碩果僅存罕見的元青花瓷,改寫了中國陶瓷的歷史?˙八國聯軍入侵下的受難國寶《女史箴圖》,堂堂大英博物館竟硬生生切割它,犯下世界級的錯誤?▌看名作:˙為什麼古希臘雕塑特別珍稀、好看?如何正確欣賞?˙《女史箴圖》是一幅文學插畫?畫中十二重要場景訴說著怎麼樣的歷史故事?˙犍陀羅佛像為何跟我們熟悉的佛像不一樣?高挺的鼻子,長
庫存:7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臺灣博物季刊第164期(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國立臺灣博物館  出版社:國立臺灣博物館(秀威)  出版日:2024/12/01 裝訂:音效書
《臺灣博物》季刊第164期 專題主題:在地之眼,探索臺灣輸出之道 本期專題企劃「在地之眼,探索臺灣輸出之道」以在地文化為視野,關注源自臺灣的自然、產業與文化內容,或從跨國交流經驗探索對於在地文化的影響,以及臺灣文化輸出的可能。藉由〈從博物館角色、原民社群參與及展覽實踐三向維度談文化輸出:以史前館南島廳策展歷程為例〉一文,回溯國際交流之於策展實踐的影響,探討國際趨勢與在地參與交織的博物館文化輸出。而〈從地方長出力量的藝術進駐平臺:以新竹市鐵道藝術村為例〉則分享國際年會討論關於藝術進駐面臨的挑戰,並試以臺灣在地案例回應如何拓展與地方的連結。〈黑色聚落中的四月雪——秀英花的興衰與復育〉引領讀者從歷史脈絡認識新北市三蘆地區盛極一時的香花產業及為傳承而復甦的在地文化輸出面向。 另外,文化視野單元登載〈淺談一段澎湖貝殼工藝的記憶語錄〉,透過文獻蒐整與訪談採錄,述說澎湖貝殼工藝與自然、與居民的緊密關係及今昔轉變。另一篇章〈夏季歡騰的芬蘭考斯蒂寧民謠音樂節——反思臺灣傳統音樂的現在與未來〉則以作者參與他國音樂節及出演臺灣傳統音樂的感受,省思傳統音樂文化的傳遞與推廣。 再者,博物館研究單元收錄三篇專文:〈博物館定位的具象化:從博物館建築和建築展覽看見文化〉分別從四座博物館建築與其建築主題展覽,淺談博物館定位、建築本體與文化之間的關聯;〈在地社群與大學博物館的共作:臺北文山安康社區東南亞社群參與的移動記憶展示〉則以大學博物館策展為例,體現與周邊社區共作、移轉博物館從重視「物件」到以「人」為本的可能;〈淨零減碳的博物館作為——由蘭陽博物館碳盤查談起〉介紹碳盤查執行過程,足為博物館實踐「淨零減碳」的示範。此外,展覽瞭望臺單元刊登〈臺博館2022年「百年對話:跨國移動者與藏品的相遇」特展的行動者網路和文化平權實踐〉一文,探討不同社群形成策展的行動者網絡,以及跨文化理解與對話。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88 元, 優惠價:1 88
博物館照明入門
滿額折
作者:John Burke柏戰; 翁誌勵; 鄭勤思; 謝佩芳; 羅鴻文  出版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出版日:2024/12/01 裝訂:平裝
本書由臺史博、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的兩館館員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學者共同書寫,從學理乃至於實務工作,做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書中內容分為三個主要部分:一是介紹光在各種波長的特性,與博物館文物保護各面向之考量。二是各種照明類型的介紹,延伸至博物館不同空間,如展廳、庫房和修護室中的應用,並探討觀眾看不清楚文物的可能原因。最後,再回到文物保護與照明的原則,研究光對文物造成的損害,不同博物館應考量不同的環境與需求,制定出最適宜的照明計畫。博物館照明不僅僅是展示手段,更是文物保護的重要工具,依據不同文物類型、展示需求及環境條件,為文物選用合適的光源和燈具,是臺史博持續耕耘努力的方向。
庫存 > 10
定價:320 元, 優惠價:85 272
從西亞到歐洲:外交禮品的故事
滿額折
作者:陸瑞玉; 邱鈺婷; 楊騏駿; 劉濟寬; 陳君豪  出版社:國史館  出版日:2024/11/01 裝訂:精裝
國史館為我國總統、副總統文物的主管機關,典藏國內外各界致贈我國的外交禮品,其中與西亞、歐洲相關的文物為數不少,這些文物除了具有特殊的風格外,其致贈的外交場合也是我國與國際社會互動的重要見證。本圖錄精選兩百餘項(組)西亞、歐洲主題文物,依其來源地劃分做介紹,並選錄大量國史館典藏照片。希冀透過豐富的館藏文物與精選圖文,讓讀者欣賞國史館典藏的總統、副總統文物風采之餘,也能感受到外交禮品的歷史、藝術與民情風俗等人文與自然情境。
庫存:6
優惠:政府出版品-國際關係
定價:400 元, 優惠價:85 340
博物館與社會:博物館學論文選輯
95折
作者:梁吉生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4/10/25 裝訂:平裝
穿越時空瀚海,回溯、展望博物館學發展之路!在人類歷史上,博物館的起源很早,但近代以前的博物館,只是供皇室或少數富人觀賞的奇珍異物收藏室,並未向一般公眾開放。18世紀末,西歐一些國家博物館相繼成立,並向社會公眾開放,博物館開始肩負社會文化教育的角色。而中國現代博物館學的起始,則是在19世紀後半,接觸西方的博物館,並在甲午戰爭前後,更多中國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博物館的社會作用:「廣見聞」、「開風氣」、「啟心思」。到了20世紀初,中國相繼成立現代意義的博物館,以及各方學者的博物館學相關論著、研究、館刊,為今日的中國博物館學奠定基礎。本書收錄博物館學相關研究論文六十多篇,時間從1980年代至2022年跨越世紀40年。回顧博物館學建構的學理基礎、發展歷史,以及博物館學教育、國際博物館學將來的發展趨勢等。提供讀者綜合的觀察面向,期能激盪思考,開創博物館學研究新局面。
庫存:3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5 618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年報.2023
滿額折
作者:陳倩慧  出版社:桃市木博館  出版日:2024/09/01 裝訂:平裝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在地百年木藝文化及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為本,結合深厚的社區營造基礎,及修復再利用歷史建築群,發展為展演大溪特色的歷史文化廊道。本館同步推動大溪文化推廣補助計畫,期結合博物館策略帶動地方發展。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220 元, 優惠價:85 187
臺灣博物季刊第163期(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國立臺灣博物館  出版社:國立臺灣博物館(秀威)  出版日:2024/09/01 裝訂:音效書
《臺灣博物》季刊第163期 專題主題:文化認同-解鎖差異,保存多樣性 全球化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與反思。人口的流動加速文化交流,進而激發了對個人與集體歷史文化與生活記憶的探索,在探索集體記憶的過程中,我們得以分享歷史傳統、習俗規範與生活經驗,融入情感並形成認同感與歸屬感,也激勵我們付諸行動以保存文化或記憶。 本期專題企劃以「文化認同-解鎖差異,保存多樣性」為主題,嘗試由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的觀點出發,從社會文化、大眾參與等面向探討人們在地適應與生活記憶的形塑,並思考社會中多元文化與群體認同的意義。分析宜蘭面對城鄉時空收斂、都市化、商品化等大規模消費旅遊的文化衝擊,蘭陽博物館如何運用環境教育行動,引導鼓勵觀光旅遊場域,成為地方文化保存與推廣的夥伴。以海端館策劃「烈日疊影展」及博物館戲劇的過程為例,探討原住民主體詮釋的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及博物館戲劇,館員如何以多元角度詮釋布農族殖民史,以及探尋族群內部組成的多樣性與身份認同等議題。 另以客家宗族關係的公廳、祖塔、嘗會來說明客家族群的宗族網絡特質與互相扶持的精神,並以客家族群的米食文化特性、客家語言經驗以地方命名及族群語言名稱的言說等經驗為例,探討臺灣客家在地適應與生活文化記憶。而隨著社群媒體成為生活一部分,進入大眾書寫時代,一文探討在資訊社會中蒐集、保存與展演數位足跡反映集體記憶的必要性,並嘗試以數位人文研究方法展示當代集體記憶的跨平台比較。 本期特別規劃焦點特輯單元,邀請捷克國家文化資產局以「捷克城堡與堡邸」為主題,分享專文,介紹捷克的城堡與堡邸等文化遺產的價值;另則介紹在臺灣的歐式文藝復興軍事建築-熱蘭遮城堡,其所反映當時荷蘭共和國堡壘要塞建築的設計觀念,以及近代初期火砲運用下的防禦思維與實踐,期透過此單元以城堡為題進行交流及對話。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88 元, 優惠價:1 88
發現驚奇博物館:小大人的探究任務: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滿額折
作者:郭怡汝-作; Ariel Hsu-繪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2024/08/06 裝訂:精裝
☆★專業博物館人、超人氣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主理人郭怡汝首本兒童圖文書★☆穿越博物館的多重宇宙,奠定觀展素養,建立策展能力\一起跨入這個讓人大開眼界,又能邊學邊玩的另類教室/深入探索博物館各式各樣驚奇有趣的祕密!你是曾經跟著學校校外教學,覺得裡面好無聊,不知從何看起,但回家還要寫學習單功課,所以很討厭博物館的人?還是對博物館很好奇,甚至夢想成為策展人,但卻苦無門道的人?亦或是覺得空間乏味沉悶、看不懂館方擺出來的展品,於是對於博物館有不好的印象,甚至長大後列為拒絕往來戶……等一下,大人您真是冤枉了!隨著時代的快速躍進,博物館也演化得越來越有趣了!為了讓看倌們重新體驗與認識,本書挖掘了博物館中許多值得探查和留意的新奇事物。不過,在打開博物館的大門前,先考考你,你知道.....•博物館是什麼?究竟有多少類型的博物館呢?•為什麼會出現博物館?(當然不是荼毒你寫學習單用的)•博物館的深處,有千千萬萬個你所不知道的館藏?•裡面有許多默默耕耘的神奇小夥伴,你都認識嗎?跟著書中的閱讀領航員,一同踏入博物館的浩瀚世界。你將會發現,博物館一點都不如印象中那般枯燥無趣!•博物館裡各種有趣的大小展覽,究竟是怎麼誕生的?•在博物館內可以動滋動,還有好吃好玩的新鮮體驗?•博物館裡有意想不到的創意商品與神展開的吸睛廣告?•傳統大顛覆!當博物館尬上流行文化,會迸出什麼新火花?•成為觀展達人!博物館的展場氛圍有什麼樣的祕密?•策展人究竟在做什麼?學一學如何策展,動手做個小展覽吧!一起來挖掘博物館有趣的不同面向,在課業中也可以加以運用,學習將平面報告轉化成立體展覽,晉身成為專家等級的小小策展人吧!本書特色特色1繽紛圖像X閱讀領航員:書內小跟班在畫面中穿針引線,帶領讀者層層推進閱讀之路。特色2酷創意案例分享:解祕眾多博物館究竟如何使出洪荒之力,推出吸睛行銷和有趣體驗。特色3策展力超展開:在學校就能派上用場!學習將紙上報告轉成實體展覽,跨學科皆適用。◎本書關鍵字:博物館、策展、展覽、科技、AI◎無注音,9歲以上適讀◎學習領域分類:社會、藝術與人文★博物館界、圖推教師、閱讀推手,齊聲按讚!★|博物館界專家|王世宏臺南市立博物館館長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蔡韻慈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研究學院副教授|閱讀推廣巨匠|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曾品方臺北市萬興國小圖書館
庫存:1
優惠:兒童節書展-單79雙75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捷克城堡與堡邸
滿額折
作者:郭昭翎-主編  出版社:臺灣博物館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挑選自捷克國家博物館和捷克國家文化資產局的珍貴藏品,包括武器、畫作、珠寶、冠冕、服飾、貴族餐具、彩繪瓷器、樂器等。城堡是中世紀具有防禦性質的住所,通常建於12世紀至16世紀早期;近代(16世紀至19世紀)城堡則逐漸被改為舒適、裝飾華麗的堡邸。本書內容包括對於歐洲具有重要意義的場域,例如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案例,以及其他世界文化遺產潛力點;另一方面也有令人印象深刻、富有浪漫色彩的遺址被改建成壯觀堡邸的城堡,以及金碧輝煌的近代宮殿,這些城堡和堡邸不但具有重要歷史意義,也有其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
庫存:3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5 475
臺灣博物季刊第162期(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國立臺灣博物館  出版社:國立臺灣博物館(秀威)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音效書
專題主題:教育―與博物館相遇的起點 本期以「教育—與博物館相遇的起點」為專題企劃,聚焦「博物館之於教育」與「教育之於博物館」的關鍵作用,藉由不同類型博物館的教育推廣案例,激盪教育推動及觀眾參與的多重面向。〈族群博物館教育推廣多元樣貌—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例〉呈現多元發展的教育推廣,提供民眾與當地客家文化互動的途徑;〈身在博物館心嚮物外智—科學學習理論在博物館學習經驗的應用〉剖析博物館情境科學學習理論在活動設計的應用,具體落實教育活動意義深化。教育不只傳遞與接收,學習也並非侷限特定場域,〈當博物館教育活動迎向新一代學習者 科技助力了嗎?以臺博館「博物館任意門」經驗為例〉探究線上活動的學習成效,作為博物館觀眾參與另闢蹊徑之參考;〈第三方的觀察: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的線上相遇〉一文,作者觀察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整合的問題及挑戰,嘗試提出改善方向;〈澎湖海洋資源館教育推廣實務解讀〉以策辦漁村生活體驗營為例,探討博物館教育能延伸展示內容,擴展海洋文化傳承場域。 另外〈澳大利亞幼兒園的原住民文化教育:塑造理解與尊重的未來〉、〈波爾多簽署合作備忘錄紀行〉兩篇文章,則借鏡國際經驗或交流合作,反思文化保存和推廣的不同觀點。〈生物多樣性知識普及化之路—以開啟臺灣「虫」類相關議題為例〉,闡述推動「虫」類多樣性知識之普及,並提出增進大眾接觸的可行方案。〈博物館永續展示設計實踐—臺博館「當我們同宅一起」特展〉,分享建築展示結合建築設計方法的可能性,從中回應減碳、循環再利用、永續建築等議題。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88 元, 優惠價:1 88
大和洋樓的人與物: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專刊(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鹿港民俗文物館編撰小組  出版社:山谷文教  出版日:2024/05/08 裝訂:音效書
大和洋樓是日治時期臺灣五大家族之一鹿港辜顯榮所興建,為臺灣民間最有看頭的百年洋樓。民國62年11月洋樓改設為鹿港民俗文物館。 鹿港民俗文物館的主體館舍為大和洋樓。鹿港大和洋樓完工於日治時期1919年,時值「大正浪漫」及洋樓主人辜顯榮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因而洋樓建築極為富麗堂皇。 文物館創建於1973年,為臺灣首座民間博物館。典藏文物以清末民初的食、衣、住、行、育、樂、宗教、禮俗等民俗文物為主,分別來自辜氏家族及鹿港鄉親之捐獻。五十年來,歷經辜偉甫、辜振甫、辜濂松、辜寬敏、辜嚴倬雲、辜仲諒等多位董事長的苦心經營,並連結鹿港鄉親的支持,迄今仍為鹿港最珍貴的文化財。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大和洋樓的人與物:鹿港民俗文物館創立五十周年專刊
滿額折
作者:鹿港民俗文物館編撰傳小組  出版社:山谷文教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平裝
臺灣最有看頭的民間洋樓 大和洋樓是日治時期臺灣五大家族之一鹿港辜顯榮所興建,為臺灣民間最有看頭的百年洋樓。民國62年11月洋樓改設為鹿港民俗文物館。 鹿港民俗文物館的主體館舍為大和洋樓。鹿港大和洋樓完工於日治時期1919年,時值「大正浪漫」及洋樓主人辜顯榮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因而洋樓建築極為富麗堂皇。 文物館創建於1973年,為臺灣首座民間博物館。典藏文物以清末民初的食、衣、住、行、育、樂、宗教、禮俗等民俗文物為主,分別來自辜氏家族及鹿港鄉親之捐獻。五十年來,歷經辜偉甫、辜振甫、辜濂松、辜寬敏、辜嚴倬雲、辜仲諒等多位董事長的苦心經營,並連結鹿港鄉親的支持,迄今仍為鹿港最珍貴的文化財。 由本書可一窺辜家人半世紀的心血,鹿港人的文化使命與熱情,還有珍貴難尋的的民俗文物。 書籍特色包括:‧大和洋樓建造史記與建築特色。‧台灣首座民間博物館成立暨經營的歷程。‧台灣民俗文物典藏介紹。 洋樓整體造型頗為接近歐洲中世紀古堡,為一棟前後兩進,有寬大中庭,具中式「正身護龍」四合院布局的二層樓建築。第一進正面有孟薩爾式塔樓,下方為洋樓的唯一三層樓,左右兩側有八瓣佛羅倫斯大教堂式魚鱗型瓦塔樓兩座;中庭左右護室有巨大的巴洛克山牆及四角尖型塔樓兩座;第二進左右兩側有方尖碑急斜式尖塔兩座。 洋樓外觀有多種形式的圓柱與方柱,柱頭、圓拱、紅白相間牆壁,還有各種勳章、貝殼、獎盃、麥穗、繩結、火炬、鮑魚等裝飾物。 本洋樓為曾參與臺北總督官邸(今臺北賓館)的頂尖匠師所設計監造,反映英國建築師Norman Shaw 及日本辰野金吾的設計風格。但其中庭配上內部的合院布局,又能反映臺灣傳統漢人宅第精神,而其前、後、側面共七座塔樓,高度與數量冠於全臺,可謂臺灣最有看頭的民間洋樓,又稱民間的「臺灣總督府」。 洋樓不僅為辜氏家族的根基與象徵,更象徵臺灣社會與家族的重要故事。
庫存:3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
滿額折
作者:張婉真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2024/04/26 裝訂:平裝
國內外第一本探討展覽敘事的專書當代博物館為何越來越重視展覽敘事?何為展覽敘事?展覽又如何說故事?有什麼文本限制與特性?觀眾如何看待與接受展覽敘事? 當代博物館展覽運用敘事手法的現象日益常見,本書說明其背後的文化成因,並試圖分析此種現象如何對應博物館在當代社會所扮演的文化傳譯積極角色。本書也闡明敘事的運用如何能為博物館的展覽主題、乃至於博物館的發展,開闢新的發展方向。此外,本書也指出了展覽敘事的界定方式、其限制與優劣利弊,以及分析其結構的理論模式,並從觀眾閱讀的角度說明敘事手法的運用,如何促進觀眾的認知、學習與獲得正向的博物館經驗。
庫存:2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
滿額折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將近70萬件數千年文物瑰寶,深刻了解文物保存修護的重要性,設立全國唯一具獨立文物保存修復部門,其中包含書畫、古籍檔案、器物與織品四種類型修復室,以及文物科學檢測實驗室,協助院藏文物的保存修護、工藝史研究、文物徵集等博物館基本工作。館藏各類型文物會因自然老化與不同原因劣化,保存修護人員面對文物進行狀況診斷,輔以科學檢測,透過現代各類影像、光譜技術與物理、化學及材料科學領域的知識,解決或釐清保存修護問題。同時因應不同材質與文物類型提出修復方案,以合適的方式與材料加以修復,讓文物能延長其壽命與展示鑑賞。此次展覽公開分享本院保存科學研析與修復技術,讓觀眾一窺跨人文、科技與修復的合作成果。展覽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科技檢測」,以X光影像等技術探究青銅器、漆器、轉心瓶、象牙球等文物的材料、內部結構與製作技術;第二單元「陶瓷修復」,當陶瓷文物為具有高度審美與工藝價值時,保存修護人員以修復技術復原其外觀,藉此增進陶瓷的美學與展示的效果;第三單元「書畫修復」,透過兩件絹本畫的裝裱修復,認識不同裝裱形式與劣化狀況,使用不同的修復思維與方法,以達到最好的保護。展覽期間為了能讓觀眾更了解文物檢測的原理與儀器設備的運用,以及修復過程的細節與修復材料的使用,我們拍攝了三支影片,同時也錄製了三段Podcast,並於本圖錄內文中提供連結,希冀能為文物保存修復的推廣做出一點小小的貢獻。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750 元, 優惠價:88 660
臺灣博物季刊第161期(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國立臺灣博物館  出版社:國立臺灣博物館(秀威)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音效書
《臺灣博物》季刊第161期 專題主題:行旅.博學―回探博物館色彩 背起行囊、出發旅遊,能深入學習、發掘在地的文化觀光逐漸成為受歡迎的體驗方式;可供觀光遊覽的博物館,除了能促進無形及有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和永續,尤其重要的是讓不同文化在此互相交流與促進理解。 《臺灣博物》季刊第161期以「行旅.博學─回探博物館色彩」為專題,探索博物館如何融合自身條件及各項資源,打造連結地方與訪客的觀光路徑。專題收錄〈在這裡相遇:探索體驗臺灣文化─以史前館為例〉、〈絲路旅人的明珠─撒馬爾罕的文化資產保存與數位科技展示〉兩篇借鏡國內外案例。〈啟程總是從地圖展開,故事經由地圖而廣為流傳〉則介紹繪製地圖可作為類「數位旅誌」的工具,利用使用者生成內容特性而產生主動創新及互動效果,提出可應用於觀光數位行銷並加以整合的潛力點。 〈臺北工業學校的登山活動(1927-1940)〉、〈臺灣淺山墓園地景與其內稀有植物保育〉、〈林鐵展不只展林鐵─臺灣林業鐵道特展呈現的多元性與知識性〉三篇可一覽人們在臺灣山岳環境探索著、移動著、生活著,以及因這些活動而形塑人群足跡與地景風貌;此外,藉由創新形式能拉近文化資產與大眾的距離,展現在〈遺落夢境,發掘斬龍山之謎:實境解謎遊戲於考古主題之運用評析〉、〈公立博物館與國際角色IP之聯名出版初探─以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史努比合作為例〉、〈當「疫」起,敲開博物館的另一扇門〉,認識世界的方式因而更加悠遊有趣! 《臺灣博物》季刊自第159期起採數位發行方式,響應節能減碳,善盡地球環境永續責任,敬請讀者持續共同探索多元觀點與博物館學新知。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88 元, 優惠價:1 88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館介(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音效書
成立國家級二二八紀念館,向來是二二八受難者暨家屬及人權關懷者的殷切期待,由於原臺灣教育會館經歷了日治時期、二二八事件、戒嚴統治及迄今的民主政治,古蹟本體即見證了臺灣由被殖民、一黨專政轉型為民主體制的歷史進程,因此最終獲選定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址。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二二八国家紀念館 ご案内(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財団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会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音效書
二二八国家紀念館の開設は、被害者とその家族をはじめ、人権に関心を寄せる人々がかねて切望していたものでした。旧台湾教育会館は日本統治時代、二・二八事件、戒厳令時代を経て、現在の民主政治に至り、被植民地、一党独裁体制から民主主義体制へと生まれ変わった台湾の歩みを見守ってきたことから、二・二八事件を紹介する国家レベルの記念館として選ばれました。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The Memorial Foundation of 228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音效書
Establishment of a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has been an ardent expectation of the victims, families of the 228 Incident and people who care about the incident. The Taiwan Education Hall, having experienced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228 Incident, Martial Law rule and democracy today, is a historical building that witnesses Taiwan’s historical progression from a colony to one-party rule to democracy. As such, it was chosen as the site to house the National 228 Memorial Museum.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228국가기념관 소개(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재단법인228사건기념기금회  出版社:二二八基金會  出版日:2024/02/24 裝訂:音效書
국가급 228기념관 설립은 228 희생자 및 그들의 가족과 인권에 깊은 관심을 갖은 사람들이 간절히 고대해 왔던 것입니다. 원 타이완교육회관은 일본통치시기, 228사건, 계엄통치 및 지금의 민주 정치까지, 고적 자체는 타이완이 피식민과 일당독재를 거쳐 이행기 정의의 민주화 체제로의 전환 역사 과정을 지켜본 산증인이기에 이곳을 228국가기념관 소재지로 선정하게 된 것입니다.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2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