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教會如何實踐道成肉身的信仰?————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如果我們是耶穌當時代鄰近地方上的人士,能不能認出耶穌是神的兒子呢?或許機率是很大的。因為我們有可能正是那位病了三十幾年的血漏婦人,擠在人群中伸手摸到耶穌衣服的布邊,被祂的能力穿過虛弱的病體,未曾說出的信心從此被祂肯認;也或許我們是那位需要為行蹤保密的尼哥德慕,考慮到自身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必須弄清楚耶穌到底是哪一號人物,就在徹夜晤談後終究逃不過耶穌穿透人心的眼神,因而對祂算是徹底折服了……。因著耶穌是一位活生生的人,行走在街道上,讓我們可以接近,見聞祂的一言一行,我們會在不知不覺想要下跪拜祂,認出祂是神的兒子。本書作者邁克.福斯特認為這是耶穌所示範惟 一的方法,讓人可以認識上帝的國度;祂完全順服成為肉身,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融入世人的生活;而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也要像祂一樣,有血有肉地在土地上扎根。因著道成肉身是如此重要,作者很著急地提醒,面對我們今日所置身的處境,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產生了越來越劇烈的脫節,連教會也同樣越來越疏離,我們陷溺在感覺良好的敬拜氣氛裡,嚴重時甚至製造信徒與非信徒的敵我對峙。健全的教會不能置身於社會之外,邁克.福斯特從多年的服事實戰經驗中提出,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當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讓我們盡力讓教會走入鄰舍的生活,讓作者透過本書重新打開我們的眼界,用更整全的角度看見教會所領受的呼召,盡心、盡性、盡力、盡意來跟隨耶穌成為肉身。「這本書融合了敏銳的評論與明確的批判,碰觸的面向豐富而廣泛、深刻而有力。福斯特在這本書中不變的中心主旨:一方面沉重地慨歎我們與日俱增的脫離肉身的生活方式;另一反面則以堅定、充滿救贖的呼召來平衡,並呼籲我們重新發掘,奪回深具猶太與基督教傳統的產業,成為『有靈性的身體』。」菲莉絲.緹克(Phyllis Tickle),《靈魂的世代》(The Age of the Spirit)作者「對尋求跟隨耶穌、進而透過愛鄰舍來愛上帝的信仰群體而言,一定要讀本書。」懷特.腓力森(Dwight J. Friesen),西雅圖神學與心理學院,《新教區》(The New Parish)作者
★2002年銷售超過百萬冊★楊腓力畢生用心對待的一個主題!────────獻給每個住在這嘆息星球上的人────────一九四三年, 15歲的埃利.維瑟爾,目睹一位無辜男孩死於納粹集中營,內心充斥對信仰的失望,疑惑「上帝到底在哪裡?」。在當年維瑟爾的心裡,上帝已與這位男孩一同死去。一九六七年,棲身某個農場的移工家庭,面對基督信仰無能回應他們的貧窮問題,教會只是空泛要求基督徒不斷為現況讚美感謝、不要埋怨,不禁咆哮,耶穌能否從十字架上下來,親身體會他們所過的日子。身處不同年代,遭遇不同苦難,他們發出相同的吶喊,以及對上帝的質問。當受苦以各種不明白的樣貌出現,被龐大情緒壓得喘不過氣的我們,會很自然想知道「這些事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是我?」。甚至,有時原以為基督信仰能提供解答、給予安慰,沒想到給予的回應,竟是滿地的失望,或沉默。然而,對痛苦置若罔聞,是上帝的本意嗎?「痛苦的問題」一直是基督信仰深奧難解之謎。面對苦難的基督徒,就像走在一條鋼索上,就連那些聰穎或曾自認敬虔忠心的人,也不乏仆倒其上。因為這從來不只是信仰知識、神學議題,更是一位信靠上帝之人,期望自己未曾被上帝背叛的椎心之痛。楊腓力初次寫成此書雖年僅二十來歲,但本於追尋苦難意義的初衷,日後仍舊筆耕不輟,走進受苦者的世界。他整理、書寫這些尋獲的線索,歷經前後多次增修、改版,成為我們今日看到的這本著作。楊腓力循線發現,在這些看似無望的苦難現場背後,竟透著上帝的身影。那位無辜的男孩、那戶移工家庭,從來不是獨自一人死去,也不是孤苦無依、浮沉於世。因為上帝同樣經受過如此難以想像的傷痛,祂的兒子來到世上與我們同住,卻也為我們死在這個世上。祂受壓迫的痛苦身軀,是向我們顯明自己一直都在的證據,證明祂對我們不曾離棄過的諾言,述說痛苦終有救贖可能的希望。凡是探討痛苦與邪惡的問題,只要弄得到手,我都讀過。但這書是我讀過最清晰易懂,也最實用的一本。基斯.米勒(Keith Miller)《新酒芬芳》(A Taste of New Wine)的作者這是我讀過最有助於處理邪惡問題的一本書之一⋯⋯並且奠基於真正與人們對話的層次上。如果我需要物色某些物品可以送給正經歷煎熬或困難之人,我會推薦這本書。弗農.葛蘭茲博士(Dr. Vernon Grounds)前任丹佛神學院(Denver Seminary)院長真是本好書!大師之作!鉅細靡遺,令人動容,